第三章 银幕上的哲学和电影意识流 第一节 英格玛·伯格曼和《第七封印》 瑞典著名电影导演伯格曼是现代派电影重要的奠基人物,其电影作品也是作者电影的典型范例。 一、英格玛·伯格曼的生平与创作 伯格曼(Ingmar Bergman ):瑞典电影和话剧导演。 作为一个现代派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电影最突出的特征在于:把哲学的命题作为影片的主题,善于运用抽象的哲学概念作为影片的中心内容,善于借助于隐喻、象征等手法去表达一种思想或精神状态,因而有 “银幕上的哲学家"之誉。 伯格曼的电影除少数例外,都是他自编自导的,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固定的创作集体,包括演员、摄影师和其他创作成员,他们一同创作出一种非常个人化的电影风格――伯格曼风格,因此他也是“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1945年执导第一部影片《危机》;1955年的《第七封印》代表了他创作的成熟;1956《夏夜的微笑》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1957《野草莓》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58《魔术师》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61《犹在镜中》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62《处女泉》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63《冬日之光》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63年《沉默》获瑞典金甲虫奖;1972年《呼喊与细语》;1976年《面对面》;1978年《秋天奏鸣曲》;1982《芬妮和亚历山大》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伯格曼一生共四次获得奥斯卡奖。 二、《 第七封印》赏析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中世纪的欧洲,情节线索是主人公布洛克骑士和他的随从延斯在参加十字军东征十年之后返乡的旅程。 影片的哲理内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影片片名借自《圣经》中的典故:耶稣拆开第七封印,这是世界末日和最后审判的信号,使影片构成了一个隐喻。影片虽然以欧洲中世纪为时代背景,但影片的主旨和隐喻意义显然超越历史而与当代现实甚至人类未来有关。伯格曼借用中世纪人们对瘟疫和世界末日的恐慌比喻现代人对原子灾难和世界毁灭的恐慌。在他看来,原子灾难就是现代瘟疫,它会带来世界的末日和人类的灭绝。 (二)影片通过一个具有一定假定性的故事讲述,不同程度触及到伯格曼电影的三个基本主题:1、人的孤独与痛苦;2、生与死、善与恶的关系;3、上帝是否存在。影片质疑一种生存状态,却找不到可以归去的精神家园,进而思索生命的痛苦与死亡、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并反思上帝是否存在这样的本体论问题。 死神形象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影片中有一个戴着斗篷,穿一身黑衣,面色苍白的死神形象,他是片中所有的人物和线索的连接点,他在每一个重要场面出现,片中所有人物的命运最终都归结于死亡,只有约夫一家在布洛克骑士的暗中相助之下才逃出了死神的魔掌。“死神”形象是片中瘟疫的具像化,也是人的孤独与痛苦的生存状态的具像化符号;影片通过骑士和死神对弈的历程,探索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借助死神的如影随形而上帝始终空缺,追思上帝是否存在的本体论命题。 《第七封印》的独特风格: 在主题内涵上,影片的表现中心从外在世界转向了内在世界,转向了探索人的内心和灵魂的深层次,使影片达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以电影的语言形式来思考现代社会中人的境遇,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的痛苦、死的恐惧、孤独、人与人之间难于交流等问题,并为表现这些主题寻找到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在艺术形式上,他的影片突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采用了多线索、多声部的复杂结构。“旅行”是影片的叙事框架,主人公布洛克骑士的心路历程是影片叙事的深层结构。 在影片的有机结构中,写实因素与绘画风格、朴实的生活真实与神秘的神怪象喻、深沉的哲理思考与隽永的诗意表达都融汇在一起。 在视觉语言上,影片以极为强烈的、风格化的影调反差和黑白对比,以及怪诞、夸张的视觉形象造型,构造了超现实的表现主义画面,对观众形成了强烈而丰富的视觉冲击力。 影片还体现出杰出的光影运用技巧。如影片开头段落,用普遍平光照明,这种效果就像一种阴沉、愁闷的天气给人的感觉一样,它产生一种失望和无法解脱的忧伤情调。然后,旁白叙述了影片叙事背景:瘟疫肆虐的土地,悲伤、无望的归乡旅程。 第二节 阿仑·雷乃和《广岛之恋》 阿仑·雷乃(Alain Resnais ):法国电影导演,新浪潮“左岸派”的代表人物。 “新浪潮”电影是指1958起兴起于法国的一场继欧洲先锋派、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后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革新运动。它没有统一的宣言和完整的艺术纲领,也没有固定的组织,主要由聚集于《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内激进的青年影评家组成。代表人物和作品;特吕弗的《四百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以及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等。“新浪潮”运动持续的时间不长,1962年后逐渐衰落,但这一运动对世界电影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是以后一系列变革的先声。 《电影手册》1951年由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主编创刊,巴赞的纪实电影的美学思想和长镜头理论是新浪潮革新的理论基础。1958年,聚集在《电影手册》杂志的一群青年影评家开始相继走上电影创作之路,他们将巴赞视为他们的精神之父。1962年《电影手册》开辟了“新浪潮”特刊,为新浪潮的电影实践推波助澜。 “左岸派”: 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被视为是新浪潮的另一分支。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为“左岸派”之称,代表人物是阿仑·雷乃、罗伯-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电影的文学性,是文学家拍摄的电影,所以,他们的电影实践被称为是“作家电影”。代表影片有《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 意识流电影: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电影创作类别。其突出特征是侧重表现人的潜意识或直觉活动,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时空交错的结构形式,来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代表作主要有1957年伯格曼导演的《野草萄》、阿仑·雷乃导演的1958年的《广岛之恋》和1961年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 一、阿仑·雷乃的生平与创作 阿仑·雷乃早期拍摄了一系列以著名画家和战争为题材的纪录短片:1948年《梵高》、1950年《戈尔尼卡》、1951年《高更》、1954年《雕像也在死亡》、1955年《夜与雾》、1956年《世界的全部记忆》、1957年《第15车间的神秘》、1967年《远离越南》等。 1959年的《广岛之恋》是他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被誉为标志“电影古典主义末日”的“空前伟大的影片”,雷乃开始为世界影坛所瞩目。 1961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现代主义意识流电影的高峰之作,影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棕榈奖。 1980年的《我的美国叔叔》被评论界认为是雷乃的代表作。这时一部论文式电影,影片由一组组跨越时空的现实镜头、无技巧闪回和名片片断组成,叙事的主线是拉博理教授讲解的生物学理论,三条副线是三个主人公各自的一段生活经历,副线与主线相交的唯一目的,就是用现实生活证实教授的理论。 1997年的《法国香颂》是一部以歌曲电影的形式呼唤平常生活中的爱情的影片。 二、《广岛之恋》赏析: 《广岛之恋》是世界电影从传统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一部划时代作品,影片一经问世就轰动了西方影坛,并引起了各国评论界广泛而热烈的争论。 这部影片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对电影时空特性的探索。影片一反传统电影的线性陈述法,而将“新小说”的文学语言、时空交错的意识流及象征性带到了电影中,创造了 “电影意识流”手法。 《广岛之恋》如何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 (一)、以时空交错的“心理时间”结构取代线性的一维时间结构。影片以女主人公意识流动将两个相距甚远的时空串在一起。使影片像一首乐章,不断从现在(广岛)返回从前(内韦尔),又从从前返回到现在,将短暂的爱情并发的人物狂乱的潜意识作为影片表现的主体。人物的主观意识和客观现实混为一体,狂乱的潜意识不断侵袭人物现在的生活,过去深嵌入现在之中,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梦魇般的内心创伤,个人的悲剧与人类的悲剧直接联系。 (二)、采用了独白的叙事视角。影片借鉴文学的叙事方式,以第一人称咏叹式叙述代替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者,大量使用对话和内心独白来展现人物复杂而紊乱的精神状态,人物生活在现实与回忆的双重世界中,眼前的恋情与深藏在内心的刻骨铭心的初恋,使人物陷于内心情感生活交错的迷离与痛苦之中。?人物大段的内心独白以一种悼文式叠句、咏叹式语调来朗诵,使影片具有一种非常抒情的调子,并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主题思想。? 《广岛之恋》主题的理解: 影片对传统电影的突破还体现在主题的暧昧多义上。影片表现出一种把重大题材(战争对人类精神的影响)与极端个人性质的主题(时间的主题和回忆对今天的现实的影响)结合起来的非凡能力。影片的重大主题之一依然是反战,但这部影片显然达到了对这一主题的超越,影片探入到人的深层心理世界和潜意识精神领域,表达了极为深刻的现代主义主题,表达了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危机,以及对时间的深刻焦虑等等。片中人物和许多现代主义作品一样,无名无姓,也没有详细的经历背景,加之影片对情节的淡化,强化了整部影片主题及风格的朦胧暧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