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原性真菌
主要病原性真菌
皮肤感染真菌 ( 浅部真菌 )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皮肤感染真菌
部位,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
(表皮角质层、毛发、甲板 )
分类,皮肤癣菌
角层癣菌
感染源,接触患者或患畜
接触染菌物体
皮 肤 癣 菌
疾 病:皮肤癣 (tinea),尤其手足癣
三个属:表皮癣菌 (Epidermophyton)
毛癣菌 (Trichophyton)
小孢子癣菌 (Microsporum)
表皮癣菌属 (Epidermophyton)
致病菌种:絮状表皮癣菌 (E,floccosum)
侵犯部位,侵犯表皮, 甲板, 不侵犯毛发
疾病:体癣, 足癣, 手癣, 股癣和甲癣
特征,1 菌落:蜡状 ―> 粉末状,
白色 ―> 黄绿色
2 大分生孢子:菌丝的侧壁及顶端,
棍棒状, 壁薄, 3-5个细胞
3 小分生孢子:无
4 菌丝:较细, 分隔, 可见球拍状,
结节状, 螺旋状菌丝
毛癣菌属 (Trichophyton)
致病菌种,红色毛癣菌 ( T.rubrum)
石膏样毛癣菌 ( T.mentagrophytes)
断发毛癣菌 ( T.tonsurans)
侵犯部位,侵犯表皮, 甲板, 毛发
疾病:体癣, 足癣, 手癣, 股癣, 甲癣, 发癣
特征,1 菌落性状:颗粒状, 粉末状, 绒毛状,
光滑蜡样及脑回状
菌落色泽:白色, 黄色, 淡红色, 红色,
橙黄色, 桔黄色或紫色
2 大分生孢子:细长, 薄壁, 棒状,
两端钝圆
3 小分生孢子:侧生, 散在或葡萄状
红色毛癣菌 ( T.rubrum)
1 生长速度:较缓慢
2 菌落性状:粉末状, 绒毛状
菌落色泽:白色, 淡红色或蛋黄色
菌落背面, 红色
3 大分生孢子:为圆筒形, 胞壁薄,
光滑, 3- 8个细胞
4 小分生孢子:为单细胞性, 侧生,
卵圆形, 棍棒状或洋梨状
石膏样毛癣菌
( T.mentagrophytes)
1 生长速度:中等
2 菌落性状:扁平, 呈粉末状或绒毛状
菌落色泽:白色或蛋黄色
菌落背面, 黄色, 黄褐色或褐色
3 大分生孢子:较少, 2- 5个细胞,
呈棍棒状, 胞壁薄, 有横隔
4 小分生孢子:单细胞性或葡萄串状,
球形或亚球形
断发毛癣菌 ( T.tonsurans)
1 生长速度:迟缓
2 菌落性状:扁平形, 呈颗粒状
菌落色泽:奶油色, 灰色, 黄褐色
菌落背面, 黄褐色, 红褐色, 铁锈色
3 大分生孢子:少, 棍棒形或圆筒形,
2 ― 10个细胞
4 小分生孢子:丰富, 稍大, 形状多样
( 丝状, 泪滴状, 棍棒状等 ),
侧生, 并排或成堆
5 亦可见到分节型孢子和螺旋形菌丝
小孢子癣菌 (Microsporum)
致病菌种,奥杜按小孢子菌 ( M.audoini)
犬小孢子菌 (M,canis)
石膏样小孢子菌 (M,gypseum)
侵犯部位,毛发, 皮肤
疾病:头癣, 体癣
特征,1 菌落性状:绒毛状或粉末状, 粗糙
菌落色泽:灰色, 桔红色或棕黄色
2 大分生孢子:厚壁, 梭形
3 小分生孢子:卵圆形, 侧枝末端
4 菌丝:有隔, 呈结节状, 球拍状,
梳状
奥杜按小孢子菌( M.audoini)
(欧美小孢子菌)
1 侵犯部位,毛发及皮肤
2 疾病:鳞屑斑, 偶尔引起体癣, 甲癣, 脓癣
3 菌落性状:天鹅绒状, 可有放射状沟纹
菌落色泽:淡桔黄色或淡棕黄色
菌落背面, 棕黄色
4 大分生孢子:纺锤形, 壁厚, 外有刺,
分隔多 ( 4- 20个 )
5 小分生孢子:棍棒状, 菌丝两侧
6 可见到厚膜孢子,还可见到球拍样,树状,
结节状菌丝
犬小孢子菌 (M,canis)
(羊毛状小孢子菌)
1 疾病:白癣, 脓癣, 体癣
2 生长速度:慢
3 菌落性状:棉毛状, 菌丝呈放射状,
树枝状, 边缘呈锯齿状
菌落色泽:白色, 米黄色
菌落背面, 桔黄带红棕色
4 大分生孢子:梭形, 壁厚, 顶端尖,
胞壁有小突起, 6- 15个细胞
5 小分生孢子:单细胞性, 侧生,
棍棒形, 洋梨形
6 菌丝:有隔
石膏样小孢子菌 (M,gypseum)
1 侵犯部位:儿童头部
2 疾 病:毛囊炎及脓肿, 亦可引起体癣
3 生长速度:较快
4 菌落性状:绒毛状, 颗粒状, 粉末状
菌落色泽:白色, 棕黄色
菌落背面:红棕色
5 大分生孢子:丰富, 纺锤形, 壁薄, 光滑
或有小突起, 顶端钝圆, 4- 6个细胞
6 小分生孢子:少, 单细胞性, 棍棒状,
在菌丝的两侧
7 菌丝:多形性, 如球拍样, 梳状,
结节状菌丝
8 可见有厚膜孢子
角层癣菌
腐生于表皮角质或毛干表面
病原性菌,
秕糠状鳞斑癣菌 ( 糠皮孢子菌 )
( Malassezia furfur)
何德毛结节菌 (Pieria hortai)
秕糠状鳞斑癣菌 ( Malassezia furfur)
疾病:皮肤表面:花斑癣 ( 黄褐色 )
只碍美观
好发部位:胸, 背, 腹, 颈和上臂
培养特点:好脂性 ( 培养基中加入橄榄油等 )
菌落:酵母型
镜下所见:球形或卵圆形的酵母形细胞
菌丝 ( 比白念珠菌的假菌丝及
皮肤癣菌的菌丝宽且短 )
厚壁, 球形, 成群的孢子
何德毛结节菌 (Pieria hortai)
毛干上硬的黑色结节(砂粒状)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种 类:着色真菌
孢子丝菌
侵入途径:外伤
感染部位:局部
扩 散:着色真菌:血行或淋巴管
孢子丝菌:淋巴管
申克孢子丝菌 (Sporotrix schenckii)
腐生性
双相型真菌
形态特点,
患者标本 (脓, 痰, 血, 病变组织 ),
梭形或圆形孢子
沙保弱培养基 ( 25℃ ),
灰褐色皱膜状菌落
镜下:分隔菌丝, 成群的梨形小分生孢子
血平板 ( 含胱氨酸 ) ( 37℃ ),
以芽生方式形成酵母型菌落
感染途径,
皮肤 ( 有创伤 ) 接触:染菌土壤或植物
经口或呼吸道侵入
疾病,
孢子丝菌性下疳 (sporotrichotic
chancre):孢子丝菌侵入皮下组织、淋
巴管,形成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使淋
巴管出现链状硬结
着色真菌
分 布:土壤, 木片和木浆中
组织中:厚壁, 圆形细胞
形态, 培养特性,
1 生长速度:缓慢
2 菌落:褐色, 黑色的糊状菌落
3 菌丝:棕色, 有隔
4 分生孢子:棕色, 圆形或椭圆形
在分生孢子梗上, 树枝形,
剑顶形, 花瓶形等
代表菌:裴氏丰萨卡菌 (Fonsecaea pedrosoi)
卡氏分枝孢菌 (Cladosporium carrionii)
外瓶霉 (Exophiala)
瓶霉 (Phialophora)
侵入途径:外伤
感染多发部位:颜面, 下肢, 臀部等暴露部位
疾病,
着色真菌病 (chromomycosis),
病损皮肤呈境界鲜明的暗红色或黑色区
深部组织:慢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 脑内感染 ),
免疫功能低下时
多态性,鉴定困难
深部感染真菌
发病率增加,
抗生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
主要菌属,
白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新形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曲霉菌 (Aspergillus)
毛霉菌 (Mucor)
镰刀菌属( Fusarium)
白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假丝酵母菌
(Saccharomyces albicans)
?念珠菌 (Candida)中 10个种有致病性
?皮肤、粘膜及内脏的念珠菌病
(candidiasis)
? 生物学性状
1 形态:菌体圆形或卵圆形
2 方式繁殖:出芽
3 组织内:芽生孢子及假菌丝
培养时,厚膜孢子 ( 在假菌丝中间或其末端
形成 ) 为本菌特征之一
4 菌落,37℃ 2~ 3d,类酵母样菌落,
灰色或奶油色, 光滑, 有酵母气味
陈旧:菌落增大, 颜色变深,
质地变硬或有皱褶
5 营养要求:普通琼脂、血琼脂,
沙保弱培养基
致病性
常在菌 ( 口腔, 上呼吸道, 肠道与阴道粘膜 )
菌群失调或抵抗力降低时 (如 AIDS):念珠菌病
所致疾病,( 深部, 浅部 )
1.皮肤, 粘膜感染
皮肤:皮肤潮湿, 皱褶部位 ( 腋窝,
腹股沟, 乳房下, 肛门周围,
会阴部及指 (趾 ) 间 ),
引起湿疹样皮肤念珠菌病,
肛门周围瘙痒症及肛门周围湿疹
和指间糜烂症
粘膜,鹅口疮 (thrush),口角糜烂,
外阴, 真菌性阴道炎
2.内脏感染
肺炎, 支气管炎, 肠炎, 膀胱炎,
肾盂肾炎, 败血症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不易发现,病死率高)
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
? 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镜检
脓, 痰标本:革兰染色后镜检
皮肤或指 (趾 ) 甲:先滴加 10%KOH
软化后镜检
镜下所见:圆形或卵形
芽生孢子
假菌丝
2,分离培养
沙保弱培养基,
25℃ 1~ 4d,乳白色酵母样型菌落
镜下所见:假菌丝
成群的卵圆形芽生孢子
3.鉴别和鉴定
(1) 芽管形成试验,
人血清或羊血清中, 37℃, 1.5~ 4h,
芽生孢子及芽管形成
(2) 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检查致病力
1%吐温 -80玉米粉培养基中,
25℃, 24~ 48h,厚膜孢子
( 菌丝顶端, 侧缘或中间 )
(3) 动物试验,
菌液注入兔 ( 耳静脉 )
小白鼠 ( 尾静脉, 腹腔 )
5~ 7d 后动物可死亡,
肾脏、肝脏等有脓肿
新形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分布:鸽粪;人类的体表, 口腔, 粪便
形态:圆形的酵母样细胞
外周有一层肥厚的胶质样荚膜
繁殖方式:芽生, 无假菌丝
培养:沙保弱与血琼脂培养基
25℃ 和 37℃
酵母型菌落, 粘稠,
乳白色 ---桔黄色 ---棕褐色
荚膜多糖,A,B,C,D 4个血清型
临床分离株,A,D型
致病性
是正常菌群
抵抗力降低时:内源性感染
致病物质:荚膜多糖:抑制吞噬
诱使动物免疫无反应性
降低机体抵抗力
感染途径:呼吸道
所致疾病,( 深部, 浅部 )
肺部感染 ( 空气飞沫传播 )
播散感染,
各个脏器 ( 皮肤, 粘膜,
淋巴结, 骨, 内脏 )
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慢性脑膜炎) 预后不良
微生物学检查法
1.直接镜检 ( 墨汁涂片法 ),
CSF:离心取沉渣
痰和脓汁,直接加墨汁镜检
圆形菌体, 透明的肥厚荚膜
2.培养
培养:沙保弱培养基, 25℃ 或 37℃, 2~ 5d
菌落:乳白色, 粘液性细菌型菌落,
蜡样光泽
继续培养:菌落增厚, 由乳白,
奶油色变为桔黄色
镜检:圆形或卵圆形菌体, 无假菌丝
3,免疫试验 检测抗原
胶乳凝集试验, 荧光抗体技术
曲霉菌 (Aspergillus)
主要致病菌,
烟曲霉 ( A,fumigatus)
黄曲霉 ( A,flavus)
黑曲霉 ( A,niger)
土曲霉 ( A,terreus)
构巢曲霉 ( A,nidulans)
菌丝:有隔, 多细胞性, 有分枝
足细胞 ( 接触培养基的部分,
厚壁而膨大 )
分生孢子梗:从足细胞直立
顶囊:孢子梗顶端膨大, 半球形或椭圆形
小梗:顶囊上, 辐射状, 一层或二层杆状
分生孢子:小梗顶端, 成串, 球形或柱状,
黄, 蓝, 棕黑
分生孢子头:菊花样的头状结构
( 顶囊, 小梗, 分生孢子 )
菌落:绒毛状或絮状
开始为白色,
后菌种不同颜色不同
繁殖:多数:无性
少数:有性
烟曲霉 ( A,fumigatus)
菌落:绿色, 深绿色
顶囊:烧瓶状
小梗:单层, 顶囊上半部
孢子:球形,有小棘,绿色,成链排列
黄曲霉 ( A,flavus)
菌落:黄色
顶囊:球形或近球形
小梗:双层, 第一层长,
布满顶囊表面, 放射状
孢子:球形或梨形,有小棘,成链排列
黑曲霉 ( A,niger)
菌落:黑色
顶囊:球形或近球形
小梗:双层, 第一层长,
布满顶囊表面, 放射状
孢子:球形,黑褐色,有小棘,
成链排列
土曲霉 ( A,terreus)
菌落:淡褐色或褐色
顶囊:半球形
小梗:双层, 第一层短,
顶囊的 2/3,放射状
孢子:球形,小,表面平滑,
成链排列
构巢曲霉 ( A,nidulans)
菌落:绿色或暗绿色
顶囊:半球形
小梗:双层, 第一层略长,
顶囊的上半, 放射状
孢子:球形,绿色,成链排列
致病性
所致疾病,
直接感染
超敏反应
毒素中毒
1.肺曲霉菌病
真菌球型肺曲霉菌病
(asperigilloma or fungus ball)
局限性
发病基础:器官已有空腔
(如结核空洞, 副鼻窦, 扩张的支气管 )
不侵犯组织, 不播散
肺炎型曲霉菌病
常见于免疫缺损或免疫受抑制的患者
在肺内播散, 引起坏死性肺炎或咯血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超敏反应疾病 。
2.全身性曲霉菌病
重症疾病的晚期
原发病灶:肺, 少见于消化道,
多数由败血症引起
3.中毒与致癌
人或动物急, 慢性中毒, 损伤肝,
肾, 神经等组织
癌症的发生
毛霉菌 (Mucor)
接合菌亚门
条件致病菌, 在重病或恶性疾病晚期,
机体抵抗力低下时
培养特征,
生长速度:迅速
菌落:丝状, 白色, 转为灰黑色或黑色
镜下特征,
菌丝:无隔, 粗大, 不规则, 分枝较少
孢子囊:球形, 在孢子囊梗上
内有大量孢子,可形成有性孢子
感染部位,
鼻或耳部, 经唾液流入上颌窦和
眼眶, 形成肉芽肿;经血流入
脑部, 引起脑膜炎
扩散至全身,死亡
发病急,进展快,生前诊断困难
镰刀菌属 ( Fusarium)
主要致病菌,
茹镰刀菌 (F,solani)
尖镰刀菌 (F,oxysporum)
念珠镰刀菌 ( F,moniliforme)
所致疾病,
浅部:真菌性角膜炎, 爪真菌病
深部:从鼻窦, 呼吸道及皮肤入侵
生长速度:迅速
菌 落:浅紫色或玫瑰红色等
大分生孢子:两头尖,中央弯曲,为镰刀形,
分隔,呈多细胞性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