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疏螺旋体属
疏螺旋体属 (Borrelia)
病原体,
回归热疏螺旋体:回归热
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
伯氏疏螺旋体
(B,burgdoferi)
形态与染色
细长
大小,(0.2μ m~ 0.3μ m)× (10μ m~ 40μ m)
运动:活泼
特殊结构:有 6-8根轴丝
染色,G—
Giemsa染色:淡紫色
镀银染色法:棕褐色
培养
营养要求:高,含牛或兔血清
气体环境,5%~ 10% C02
培养温度,32~ 33℃
生长速度:缓慢,2–3w
分类
根据 DNA分析将伯氏疏螺旋体分为 3个基
因种,即基因种 Ⅰ, Ⅱ, Ⅲ
致病性
所致疾病,莱姆病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病 原 体,10余种疏螺旋体
传播媒介:硬蜱 (被蜱叮咬 )(节肢动物 )
储存宿主:野栖鼠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疫 区:蜱栖息地
好发人群:野外工作者,旅游者
症状:红斑、发烧、头痛、关节痛、心脏,
神经系统及其他深部组织炎症。晚
期可伴有关节畸形、心内膜炎、心
包炎、心血管畸形、神经麻痹等。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 )病原体分离和检测
1.组织学检查
取材:皮肤, 滑膜, 淋巴结等
方法:制成切片- >镀银染色法
特点:快速, 简便
检出率低
2.分离培养
(二 )检测特异性抗体
是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
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 IgM和 IgG
此法具有高度特异性
EIA
防治原则
?预防: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被蜱叮咬
?治疗:对四环素、青霉素等敏感
回归热螺旋体
传播媒介:节肢动物
疾 病:回归热 (relapsingfever)
病 原 体,
( 1) 回归热疏螺旋体 (B,recurrentis)
媒 介:体虱
所致疾病:流行性回归热
( 2) 赫姆斯疏螺旋体 (B,hermsii)
媒 介:软蜱
所致疾病:地方性回归热
生物学性状
大小,(8μ m ~ 18μ m)× (0.3μ m ~ 0.6μ m)
螺旋:稀疏, 不规则, 波状
运动:活泼
染色,G—
Giemsa染色:紫色
培养,人工培养难
小白鼠接种
鸡胚绒毛尿囊膜
抵抗力:血液中室温可存活 6d
0℃ 时可存活 100d
砷剂, 青霉素, 四环素敏感
抗原构造,
1.极易变异:不同地区
同一患者不同时期
2.赫姆斯疏螺旋体,24个血清型
3.回归热疏螺旋体,
特异性抗原
共同抗原(和其他微生物)
用变形杆菌 OX株做抗原检查回归热
致病性
流行性回归热 (epidemic relapsing fever),
1.虱传播型
2.人类是唯一的宿主
3.病 原 体,虱体腔内 ( 不随唾液或虱粪排出 )
4.侵入途径:虱叮咬- >抓痒 ->虱致损 ->体腔内
螺旋体放出 ->通过抓伤的皮肤 ->人体
地方性回归热 (endemic relapsing fever),
1.蜱传播型
2.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自然储存宿主:蜱及啮
齿类动物
3.病 原 体,可随蜱唾液和粪便排出
4.侵入途径:蜱叮咬 ->随唾液和粪便 ->人体
发病过程:螺旋体进人- >潜伏期,1w
->血中,大量螺旋体,突然高热,头痛, 肝
脾肿大 ->1w->骤退, 血中螺旋体消失 ->1~ 2w
后 ->再次发热, 血中也再次出现螺旋体 ->数
日后 ->又退热, 血中螺旋体再次消失--反
复发作与缓解可达 3~ 10次, 故名, 回归热,
周期性发热与缓解交替的原因,
机体免疫与螺旋体抗原变异相互作用
病原体侵人 ->发热 ->抗体 ->螺旋体被消
灭 ->体温正常 ->少数变异的螺旋体隐伏 ->继
续繁殖 ->再次入血 ->发热
微生物学检查法
取材,发热期血液 2~ 3滴 ->涂片
(血涂片法常用,可确诊 )
方法,1.直接暗视野 显微镜镜检法
2.Giemsa染色法
观察:卷发状,长度为红细胞的 2 ~ 5倍
的疏螺旋体
动物实验,
1.幼龄小白鼠腹腔接种
血中直接未查到螺旋体时
方法:取血 1 ~ 2ml- >小白鼠腹腔 ->经 1~ 3d
->取尾静脉血 ->镜检,大量螺旋体
2.豚鼠接种
区分:虱型(有抵抗力) 蜱型(易感)
防治原则
预防,灭虱,防止蜱叮咬
治疗,青霉素、金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