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第四节
零点残余电压
零点残余电压
e
0
z理想特性曲线和实际特性曲线,在零点
总有一个最小的输出电压
U0-x特性
返回
灵敏度下降
危害非线性误差增大
放大器末级趋于饱和
u 电源电压
e
0
零残电压波形
基波与电源电压相正交
零残电压波形及组成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零残电压的原因
零残电压的原因
两电感线圈的等效参数不对称
差动式两电感线圈的电气参数和磁心几何尺寸的不对称;
传感器具有铁损(即磁心磁化曲线的非线性)
电源电压中含有高次谐波;
线圈的寄生电容、线圈与外壳、磁心间的分布电容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理想情况下(图b)
零残电压图解
21 cc
RR =
21
LL =
21
δδ =
21 zz
uu =
21
θθ =
0
0
=u
实际上(图c)
Rc1≠Rc2
δ1 ≠δ1
适当调整L1与
uz1 = uz2
θ1 ≠θ2
[ ]2/)(sin
210
θθ ?=
z
Ue
以U为参考电压
e
0
的相位接近90
0
相敏整流
相敏整流后抑制
将两个电感线圈接入变压器电桥后,
流入两线圈的总电流是同一的,如图所示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设计时:
应使上、下磁路对称,尽量减小Re增大Reh
增加L,以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
制造时:
应使上下磁性材料特性一致,
磁筒、磁盖、磁芯要配套挑选,
线圈排列要均匀,松紧要一致,
最好每层的匝数都相等。
设计和制造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零残电压调整方法
零残电压调整方法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补偿零残电压的电路
补偿零残电压的电路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减
少
零
残
电
压
的
拆
圈
法
减
少
零
残
电
压
的
拆
圈
法
理论根据
理论根据:
两个二次侧线圈的等效参数不相等,拆圈的方法来调整
返回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