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MIS的系统设计
? 系统设计是根据说明书的规定和逻辑功
能的要求,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技术手段和
方法,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化为系统的物
理模型,
? 系统设计所使用的方法是自顶向下的结
构化方法,
? 系统分析 —— 干什么?系统设计 —— 怎
么干?
5.1 系统设计概述
? 5.1.1 系统设计的任务
?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逻辑
模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
详细设计,为下一阶段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
资料,
? 总体设计包括划分子系统、模块结构图设计。
? 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输
入 /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系统物理配
置方案设计和系统设计说明书。
? 5.1.2系统设计的原则
? 系统性
? 灵活性
? 可靠性
? 经济性
? 5.1.3子系统划分
? 一般按照功能划分,根据相对独立的管理
活动建立各个职能子系统,
? 划分原则,
? 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
? 应使数据冗余较少 ;应考虑今后管理工作
发展的需要 ;
? 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
5.2 结构化系统设计
? 5.2.1 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
? 结构化系统设计是运用一套标准的设计
准则和工具,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进行系统
结构设计,
? 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分解的方法,
将系统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组
成的结构,它是以系统的逻辑功能和数据流关
系为基础,根据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借助
于一套标准的设计准则和图表工具,通过“自
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复,把系统逐层
划分为多个大小适当、功能明确、具有一定独
立性且容易实现的模块,从而把复杂系统的设
计转变为多个简单模块的设计,使系统开发整
体工作量变小。
? 结构化系统设计的特点
? 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
? 块内联系紧密、块间联系松散
? 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
? 5.2.2 模块结构图
? 模块结构图是描述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
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的工具,它能表达已经
被分解成若干模块组成的系统结构的层
次和通讯关系,
? 1)模块结构图的组成及符号
模块
调用
数据通讯
控制通讯
? 模块是一组程序语句,它有四种属性,
? 输入 /输出
? 逻辑功能
? 运行程序
? 内部数据
外部属性,系统设计进行
内部属性,程序设计中进行
? 模块结构图中是用矩形来表达一个模块
的,模块的名称写在矩形框里面,模块的名
称必须表达这个模块的功能,也就是指出
每一次调用时该模块应该完成的任务,
? 模块的名称一般是动宾结构,
? 公用模块一般是预先定义好的,只能被其
他模块所调用,
? 模块调用
? 用由调用模块指向被调用模块的箭头表
示,
? 被调用的模块执行后又返回到调用模块,
? (1)直接 (无条件 )调用,
A B C
? (2)选择 (条件 )调用
B B C
A
? (3)循环 (重复 )调用
? 当调用模块存在循环时,
? 模块间通讯 —— 伴随着模块调用而发生
的模块间信息交换。
? 数据通讯 —— 表示模块间只传递只传送
数据。
? 控制通讯 —— 除传递数据外,还传递标
志位。
查学生档案
读学生文件


学生档案数据
无此学生
? 5.2.3模块结构设计原则
? 尽量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
? 尽量提高模块的聚合度 ;
? 模块的分解 ;
? 模块的扇出和扇入
? 扇出指模块直接属下级模块的个数,
? 扇入指调用它上级的数目
? 5.2.4模块结构图设计方法
? 模块结构图是由数据结构图转换而来,
? 转换方法有两种,变换中心和事务中心
? 1)变换中心转换方法
? 条件,数据流程图中,从同一数据来源而进
入系统的数据流所经过的逻辑路径几乎
是相同的,并有输入 /输出,处理逻辑变换功
能,
? 步骤,
? (1)找出主处理、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
? (2)设计模块的顶和第一层
? (3)设计中下层模块
? 这种设计过程可以由顶向下递归进行,直
至到达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 2)事务中心的转换方法
? 条件,对于进入系统的业务有若干种,要根
据判断处理模块的自理结果来确定进行
不同的业务处理
? 方法,首先分析数据流程图,确定其结构类
型,找出事务中心的位置和事务类型的标
志,画出第一层模块,然后再重复逐层分解
和优化,直得到满意的模块结构图,
5.3 代码的设计
? 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符
号,为了便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一
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 5.3.1代码的功能
? 标识
? 分类
? 排序
? 特定含义
? 人和计算机共同语言,是两者信息交换的
工具,
? 5.3.2 代码设计的原则
? 惟一性
? 合理性
? 可扩充性
? 简单性
? 适用性
? 规范性
? 5.3.2 代码的种类
? (1)顺序码
? 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项目名称的编码,
? 优点,码位数少,处理、设计、管理容易。
? 缺点:缺乏分类组织,不适宜分类,编
码的组织和体系性较差。适用于项目比
较少、项目内容长且时间不变动的编码。
? (2)区间码
? 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
组,码中数字的什和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
义,
? 优点:信息处理比较可靠,检索、分类
和排序都很方便;
? 缺点:有时码很长,维修困难。
? ( 3)表意码
? 是把直接或间接表示编码化对象属性的
某些文字、数字、记号等原封不动地编
码。
? 优点:见码起意,易记,易理解。
? 缺点:编码位数随编码增加,给处理带
来不便。
? ( 4)合成码
? 把编码对象用两种以上编码进行组合。
? 优点:容易进行大分类、增加编码层次,
可以从多方面去识别,使各种分类统计
非常容易。
? 缺点:位数和数据项较多。
? 5.3.4 代码设计的步骤
? 选定编码化对象
? 明确编码化的目的及代码在系统中的作
用,
? 确定代码的使用范围
? 确定代码的使用期限
? 决定编码方法
? 5.3.5 代码设计举例
5.4 数据库设计
? 数据库设计是在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
建立数据库过程,
? (1)概念结构设计 —— 指在对用户需求分析的基
础上,建立整个系统的数据库概念结构。
? (2)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 根据数据库管理
系统的特征将概念数据结构转换为相应的逻辑
结构。
? (3)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
取方法,以获得数据库的最佳存取效率,
5.5 输入和输出及人机界面设计
? 重要性,
? 输入 /输出是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
? 关系到系统的灵活性、易用性和实用性
增加使用系统的信心和兴趣。
? 5.5.1输入设计
? 输入的功能是将机外或外地机的信息转换成机
内信息。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出发点,是信息
的源头,正确性是输入设计的重要内容。
? 1)输入方式
? 键盘
? D/A,A/D转换
? 网络或通信传输
? 2)校对方式
? 人工校对
? 二次键入
? 利用统计或财务账目中的一些平衡关系
? 3)输入界面的设计
? 可靠性
? 简单性
? 易学习与易使用性
? 立即反馈性
? 界面简单明了,色彩适中
? 可以采用统一风格,建立相应的输入脚本
? 4)制定输入操作的管理规程
? 5.5.2 输出设计
? 输出设计是利用已有的输出设备,给出用户所需
要的结果,
? 输出方式,
? 报表输出
? 磁盘文件输出
? 网络传输及卫星通讯
? 图形输出
5.6 处理过程设计
? 处理过程设计要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
征,即内部的执行过程,包括局部的数据组
织、控制流、每一步的具体加工要求及
种种实施细节。
? 处理过程设计为编写程序制定一个周密
计划。
? 处理过程设计描述方法有图形、语言、
表格三类。
排序
合并
各种扣款单
建立扣款
文件程序
核对单 扣款文件
主扣款文件
扣款文件
(排好序 )
修改扣款程序
5.7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 5.7.1 设计依据
? 系统总体结构和系统说明书
? 系统的吞吐量
? 系统的响应时间
? 系统的可靠性 (并机处理的对偶系统与双工系统 )
? 单机系统还是多机系统
? 地域范围
? 集中式还是分布式
? 数据管理方式
? 5.7.2计算机型的选择
? 管理对计算机的基本要求,速度快,内存容
量大,通道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
? 5.7.3 网络的设计和选择
? 1)网络的逻辑设计
? 2)网络服务器的选择
? 3)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 5.7.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5.8系统说明书
? 系统说明书具体要求,应全面、准确、清楚地阐
明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具体采取的手段、方法和
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环境要求。
? 系统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 系统开发项目概述
?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代码设计方案
? 输入 /输出设计方案
? 数据库设计方案
? 模块设计方案
? 系统物理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