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MIS的系统实施 本章的内容: 物理系统的实现; 编程、调试; 项目管理; 培训; 准备数据、录入; 系统转换、评价。 §7.1 物理系统的实施 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主要考虑的因素: ⑴ 品牌; ⑵ 性能价格比; ⑶ 可扩充性; ⑷ 有否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⑸ 机房的设计等。 网络系统的实施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⑴ 网络类型 局域网/广域网 ⑵ 通信设备的安装; ⑶ 网线的选择、铺设; ⑷ 网络性能的测试等。 §7.2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的目标 ⑴ 可维护性 —— 环境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变化需要相应的维护工作。一般,一个MIS可工作3-10年。 ⑵ 可靠性 —— 容错能力。 ⑶ 可理解性 —— 可读性。 ⑷ 效率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⑴ 模块化设计 —— 一种自顶向下的方法。该方法能从总体上理解、把握整个系统,并逐步细化。 应注意的问题: ① 模块的独立性 尽可能减少模块之间的信息耦合; ② 模块的大小要适当,子模块数要合适; ③ 模块功能要简单; ④ 共享模块要集中管理。 ⑵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特点:有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 —— 顺序、循环和选择。 §7.3 软件开发工具 电子数据表格 EXCEL、lotus 1-2-3等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与报表生成器、菜单生成器等结合在一起。 套装软件 如,OFFICE 系列软件。 可视化编程工具 如,Visual Basic(VB)、Power Builder等。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支持系统调查之外的所有过程,汇集了大量的软件工具。 §7.4 程序和系统调试 程序调试 理论方法 —— 尚在研究,不能实用; 实验方法 ——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⑴ 代码测试 ① 正常数据调试; ② 异常数据调试; ③ 错误数据调试。 ⑵ 功能测试 —— “黑盒子”法,面向程序的应用环境。 分调 —— 即功能模块的调试,主要测试模块之间的控制关系、模块的运行效率等。 总调 总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⑴ 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的调试 此时,并不注重程序运行的结构正确与否,而是注重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的正确性以及数据资源调度的正确性。 ⑵ 程序的总调 主要测试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出错。 特殊测试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 峰值负载测试; ⑵ 容量测试; ⑶ 响应时间测试; ⑷ 恢复能力测试。 §7.5 系统切换、运行及维护 系统切换 —— 新旧系统之间的过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⑴ 直接切换法 ⑵ 并行切换法 ⑶ 试点过渡法 系统切换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基础数据 对新系统而言,如果原系统也是MIS,则存在数据的转换问题;如果原系统是手工信息系统,则存在数据录入的问题。 ② 培训工作 ③ 切换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但应记录、维护。 系统运行管理及维护 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 ⑴ 日常运行; ⑵ 运行状况; ⑶ 数据的输出、输入情况; ⑷ 系统的安全性、完备性等。 上述工作,统一由系统管理员负责。 系统的维护包括: ⑴ 程序的维护 修改; 记录修改情况 ——〉形成程序变更通知书。 ⑵ 数据文件的维护 通过系统已有的程序/自编的程序完成。 ⑶ 代码的维护 包括修正、添加、删除及重新设计等。 §7.6 项目管理与系统评价 人员管理 人员包括: 系统工作员 程序员 操作员 硬件人员 项目负责人等 人员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 拟定并实现项目工作计划 方法有甘特图(卡特图)法、网络计划法(PERT)等。 制定相应的文件 目的: 明确工作目标、职责范围等(系统评价的依据)。 系统评价的内容: 包括功能评价、软硬件评价、MIS应用评价及经济效果评价等(详细内容第九章讨论)。 思考题: 实例7.1 案例7.1 演示7.1-7.6 P188 7.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