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串联谐振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的使用 2.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压、电流相位差 3.学习观察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状态、测定谐振频率 4.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1.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 当XL=XC时,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谐振频率为:  发生谐振时,电路总阻抗达到最小,为R,电流达到最大。 2.电压、电流相位关系 在RLC串联电路中,UL与UC反向,UL超前UR(i)π/2 UR超前UCπ/2谐达到振时,UR与U同相。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信号发生器一台 毫伏表一只 示波器一台 电阻、电感、电容各一台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测量RLC串联谐振的谐振点: 按图2所示电路接好电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调至一定的电压值(3V)并保持不变,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的频率又小逐渐变大(注意维持其输出幅度不变)当毫伏表的读数为最大时的频率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测量此时L、C两端的电压,改变电阻R,重复上述测试,数据记录于表1中。 表1 测量值 计算值   f0 UR UL UC I Q  1 R=50        2 R=100        2.观察电压和电流相位差 用双踪示波器测量(1)UR、UL的相位差 (2)UR、UC的相位差 (3)谐振时U、UR的相位差 并记录观察的波形。 五、注意事项 1.测试频率点的选择应在靠近谐振附近多取几点,在改变频率测试前应调整信号输出幅度,使其维持不变。 2.在测量UL、UC数值前注意切换仪表的量程。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回答下列思考题: (1) 改变电路的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的R的数值是否影响谐振频率值? (2) 如何判别电路中是否发生谐振? 2.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 3.根据观察到的波形,说明电感、电容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