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杨 竹
1,外阴及阴道炎症
2,子宫颈炎症
3,盆腔炎症
主要内容
盆腔炎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女性上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的
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
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等。
一、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自然保护机制
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尿道口
阴道自净作用, 3.8-4.4(雌激素、乳酸杆菌,pH)
阴道口闭合,前后壁紧贴,防止外界污染
子宫颈作用,
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
输卵管作用
生殖道免疫系统
二、女性生殖道容易发生各种炎症的原因
外阴前与尿道毗邻,后与肛门邻近,易受污染
外阴、阴道是性交、分娩及各种宫腔操作的必
经之道,易受损伤和外界病原菌的感染
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身体免疫功能下降等,都
可导致生殖道感染,产生疾病
三、病原体
? 外源性病原体:性传播疾病病
原体;结核杆菌;绿脓杆菌
? 内源性病原体:需氧菌及厌氧

需氧菌
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
特点:毒力强、产生
溶血素和酶、使感染
扩散导致败血症;一
般不并发转移性脓肿。
葡萄球菌:脓液稠
厚、不臭;常伴有
转移性脓肿
为阴道和肠道的正常
寄生菌,一般不致病;
产生内毒素,常导致
混合感染
厌氧菌
消化球菌 消化球菌
厌氧类杆菌
主要来源于结肠、直肠、
阴道、口腔黏膜;感染
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
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
炎;脓液有粪臭和气泡。
据文献报道,70%-80%
的盆腔脓肿可培养出厌
氧菌。
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主要为
外源性病原菌
淋病奈氏菌( 40%-50% 美国)
沙眼衣原体( 10%-40% 美国)
支原体( 2%-20% 我国)
最适宜的培养温度是 35~36,离开人体后,在干燥的环境数小时即死亡,湿润的环境中保
持传染性 24小时,在脓液中可存活 6 ~7周
一般消毒液或肥皂液均能使之迅速灭亡
四、感染途径
?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 沿淋巴系统蔓延
? 经血循环传播
? 直接蔓延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
? 非妊娠期、非产褥期
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

? 淋球菌、衣原体及葡
萄球菌等的感染途径
沿淋巴系统蔓延
? 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及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染
? 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
氧菌等多沿此途径蔓延
经血循环传播
结核感染的主要途径
五、分类
按病程 急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按病原菌 非特异性盆腔炎
特异性盆腔炎
STD— PID
TB— PID
急性盆腔炎
Acut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一、高危因素
? 宫腔内手术操作
?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 经期卫生不良
? 性生活(15-25岁 美国)
? 性传播性疾病
?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 宫内节育器( IUD) 尤其是带尾丝的 IUD
} 内原性
二、病理及发病机制
1.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 acute endometritis,myometritis)
胎盘创面病原菌 子宫蜕膜
急性子宫内膜炎 子宫肌炎
病理
侵入、扩散
侵入
肌层
2,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
salpingitis, pyosalpinx, tubo-ovarian abscess
病理
病理 病原菌
输卵管粘膜炎 宫旁结缔组织炎
管腔粘连或伞端闭锁 输卵管周围炎
输卵管脓肿
输卵管卵巢炎
输卵管间质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
( TOA)








急性盆腔炎转归示意图
输卵管管腔
粘连阻塞
输卵管粘连、肌壁
增厚、变窄 ;通畅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acute pelvic cellutitis)
病理
病原菌 结缔组织炎
淋巴管内生殖器急性炎
症或阴道、子宫
颈有创伤
盆腔腹膜外脓肿
破入直肠或阴道
4,急性盆腔腹膜炎 (acute peritonitis)
盆腔内严重感染 盆腔腹膜炎
(腹膜充血、水肿、纤维素渗出)
盆腔脏器粘连
积聚肠间 积聚子宫直肠陷凹
散在小脓肿 盆腔脓肿
破入直肠 破入腹腔
(症状减轻) 弥散性腹膜炎
病理
5,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septicemia and pyemia)
病原体毒性强、数量多、患者抵抗力降低
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 感染性休克 → 死亡
严重的产褥感染、感染性
流产、播散性淋病
病理
病理
6.Fitz-Hugh-Curtis综合征
指肝包膜炎症而无肝实质损害的肝
周围炎
肝包膜上有脓性或纤维素渗出物,
与前腹壁腹膜粘连,出现吸气时右
上腹疼痛
淋菌及衣原体感染均可导致
5%~10%的输卵管炎可出现此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因炎症轻重和范围大小不同,而表
现不同;病原菌不同,表现亦不同
症状
临床表现
?下腹疼痛(持续性)
?白带增多,脓性或脓性。
?畏寒发热,
?泌尿道症状
?消化道症状
?月经改变
?肝周围炎
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有差异
淋病奈氏菌感染 —— 起病急,多在 48小时内出现
高热,腹膜刺激征、阴道脓 性分泌物。
非淋菌性盆腔炎 —— 起病较缓慢,高热及腹膜刺
激征不明显,常伴有脓肿形成。
沙眼衣原体感染 —— 病程较长,长期持续低热,
轻微下 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久治难愈。
厌氧菌感染 —— 患者的年龄偏大,(常 >35岁),
容易反复发作,脓肿形成。
临床表现
体征
临床表现
全身检查 —— 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
腹部检查 —— 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合并肝周
围炎时,肝区有压痛。 肠鸣音减弱或
消失
盆腔检查 —— 阴道:灼热、脓性白带、后穹隆触痛
宫颈:举痛,宫口可见脓液
宫体:压痛,活动受限
二侧:增厚、压痛;有时可扪及盆腔包

四、诊断
由于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只有临
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不高;
常常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一)辅助检测
1) 宫颈分泌物或尿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
2) 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并作培养或涂
片找病原菌
3) B超检查:据盆腔内游离液体、输卵管增粗并
有积液,盆腔肿块进行诊断
4) 其他检查:白细胞升高,血沉加速和 CA125升
高,体温 >39℃,血培养等
( 二) PID的诊断标准
诊断
基本标准 宫体压痛、附件区压痛
宫颈触痛
附加标准 体温超过 38.3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白细胞
实验室证实宫颈淋菌或衣原体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C-反应蛋白升高
特异标准 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道超声或 MRI检查显示充满液体的增粗输卵管,伴或不伴盆腔
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
腹腔镜发现输卵管炎
(三)腹腔镜诊断 PID的标准
1) 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
2) 输卵管壁水肿
3) 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
渗出物
诊断
(四) 鉴别诊断 急性盆腔炎的鉴别诊断
腹膜刺激
征、麦氏
点压痛
急性盆腔炎 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 急性阑尾炎






腹痛持续性,活
动性交后加剧
突然撕裂样剧
痛,伴肛坠
单侧突发剧痛,
伴恶心呕吐 转移性腹痛
无 有 无 无


发热、腹
膜刺激征、
双侧盆腔
水肿压痛
腹膜刺激征
轻、破裂侧
压痛;直肠
陷凹波动感;
发热、腹
膜刺激征、
单侧压痛、
包块




病原菌
脓液
白分高
血液、
B超发
现液性
暗区
B超发
现包块、
血象可

血象高
诊断
五、治疗
治疗原则:
◆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保护输卵
管功能。
◆ 针对易感病原体,联合选用最有效的抗
菌素。
◆ 剂量和疗程要足。
1,支持疗法
◆ 卧床休息(半卧位)
◆ 补充液体,注意酸碱平衡
2,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抗生素的选用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选用
?结果未出来以前,根据感染情况判断可能的病
原体,联合用药
治疗 临床常用抗生素方案
青霉素 +氨基糖苷类 +甲硝唑
红霉素 +氨基糖苷类 +甲硝唑
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感染
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 +氨基糖苷类
革兰氏阴性或淋菌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甲硝唑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甲硝唑
喹诺酮类 +甲硝唑
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
阿奇霉素
3、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无效,盆腔脓肿形成,( 48~72h,体温持续不
降),患者中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
◆ 脓肿持续存在,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 TOA),
经积极治疗肿块未消失,但已局限化
◆ 脓肿破裂,突然出现腹痛加剧、高热、寒战、恶心、
呕吐、腹胀;中毒性休克;死亡率高
指征:
手术治疗
手术范围:原则以清除病灶为主
◆ 年轻妇女: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尽量保留卵
巢功能。
◆ 年龄大者:如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
作,可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
◆ 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后穹隆,经阴道切开
排脓引流; 位置高,较表浅,腹膜外,可行腹
膜外切开引流
六、预防
◆ 注意三期卫生(经期、孕期、产褥期)
◆ 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
术前:做好准备
术时:注意无菌操作
术后:作好护理
◆ 及时、彻底治疗急性盆腔炎,防止转为慢性
◆ 注意性生活卫生,以防性传播疾病
慢性盆腔炎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
患者体质差,病程迁延
直接表现为慢性感染
病情顽固、治疗困难、可急性发作
一、病理
1.慢性子宫内膜炎
(chronic endometritis)
产后或流产后
绝经后老年妇女
子宫内膜充血水肿、间质大
量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
2.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
(chronic salpingitis and hydrosalpinx
病理
多为双侧,输卵管呈轻度或中
度肿大,伞端部分或全部闭锁,
与周围有粘连
输卵管积水
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
积脓后,脓液被吸收
输卵管表面光滑,管壁薄,状似腊肠
3.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
病理
输卵管与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
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并贯通,液体渗出
输卵管卵巢脓肿脓液被吸收 囊肿
4,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炎症蔓延波及宫骶韧带及宫颈旁
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增厚变硬,
使子宫固定,形成“冰冻骨盆”
病理
二、临床表现
1,慢性盆腔痛
2,不孕及异位妊娠
3,月经异常
4,全身症状
症状
体征
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
输卵管炎,一侧或双侧可扪及条索状增粗的
输卵管或不活动的囊性包块、轻压痛
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
动度受限或粘连固定,宫旁组织增厚、压痛,
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临床表现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 既往有盆腔炎(急性)史,有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诊断多无困难。
◆ 诊断时需注意:对主诉多而无明显阳性体征时,诊断
应慎重。因有时盆腔充血或阔韧带内静脉曲张也可产
生类似慢性盆腔炎的症状。
鉴别诊断应与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囊肿 及 卵巢癌 等
相区别。 B超及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有帮助。
鉴别诊断
疾病
症状
体征
特检
慢性盆腔炎 卵巢癌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痛、不孕、
月经改变;有
或无 急性炎症

痛经,不孕、
月经改变; 无
急性炎症史
无明显的症状 早期无明显症状
晚期恶病质表现
双侧增厚、压
痛、触痛;粘
连包块、囊性;
固定子宫
子宫骶韧带触
痛结节;宫旁
固定粘连囊性
包块
单侧或双侧活
动包块,界限
清楚
包块、粘连固
定、
B超
腹腔镜
照影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2,中药治疗
3,物理治疗
4,其它药物治疗
5,手术治疗
治疗
子宫内膜炎
抗生素 +
输卵管炎或输卵管卵巢炎
综合治疗
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
手术治疗
刮宫术
扩宫术
物理疗法(激光、短波、红外线)
中药疗法
抗生素疗法(腹腔灌注)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⑴ 有明显肿块(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
巢囊肿)不能排除肿瘤时,应手术探查。
⑵ 小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急性发作者。
手术治疗
手术范围
? 以彻底治愈为原则
? 年龄 >40岁以上,宜行全子宫及
双侧附件 切 除术。
? 年青者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 不孕患者,行输卵管造口术或开窗术
五、预防
注意卫生,增强体质,及时彻底治疗
急性盆腔炎。
生殖器结核
(genital tuberculosis)
一、概述
?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炎症
称为生殖器结核,又称结核性盆腔炎。
? 多见于 20~ 40岁的妇女,也可见于绝经
后的老年妇女。据国内外文献报告,老
年妇女发病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 此病在不孕患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据
统计报导约占 30~ 40%。
二、病原体
三、传播途径
结核性盆腔炎是全身结核的表现之一;主要继发于
身体其他部位结核,如肺结核、肠结核等;生殖
器结核的潜伏期很长,常见的传染途径,
1,血行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青春期、肺结核 1年)
2,直接传播,腹膜结核、肠结核可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
3,淋巴传播,少见。(消化道结核)
4,性交传播,极罕见。
四,病理
1,输卵管结核 最多见,占 90-100%。
⑴ 浆膜面多个粟粒结节
⑵ 输卵管增粗肥大,伞端外翻,呈烟斗状;或伞端
封闭,管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质
⑶ 输卵管僵直变粗,形成多个串珠样结节
⑷ 输卵管与周围脏器广泛粘连
2,子宫内膜结核 占 50-80%
常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病变首先出现在宫腔两
侧角,随病情进展,子宫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结核病变
的破坏。
初期 —— 充血、水肿、溃疡形成
进一步发展 —— 内膜逐渐被破坏而形成疤痕
严重者 —— 内膜全部被疤痕代替,宫腔粘连、变形、
缩小
病理
病理
3,卵巢结核
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通常仅有卵巢
周围炎(因有白膜包围),卵巢深层较
少受侵犯。
占 20-30%
4,宫颈结核
病理
少见,常由子宫内膜结核蔓延所致,表现为
乳突状增生或为溃疡,应与宫颈癌鉴别。可
靠的鉴别方法为宫颈活检
占 10-20%
病理
5,盆腔腹膜结核
渗出型 —— 以渗出为主,表现为粟粒状结节及包
裹性积液。
粘连型 —— 以粘连为主,腹膜增厚,与邻近脏器
之间紧密粘连,常发生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瘘管
五、临床表现
症状:常缺乏特异性
1,不孕
2,月经失调,经量减少乃至闭经
3,下腹坠痛,腰骶部胀痛经期加重
4,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
体征
1,较多患者无明显体征和自觉症状,是由不孕行辅助检
查(诊断性刮宫、碘油造影、腹腔镜检查)才发现有
盆腔结核
2,部分患者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子宫活动受限,子宫两
侧不规则的肿块,质硬无触痛
3,病情严重者:腹膜结核 —— 腹部有柔韧感或腹水征,
包裹性积液(边界不清、不活动、表面因有肠管粘连,
扣诊空响)
六、诊断
病史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⑴ 不孕史,特别是原发不孕
⑵ 经量逐渐减少或闭经(除外其他原因,如宫腔粘
连、内分泌疾病等)
⑶ 未婚女青年有低热、盗汗、盆腔炎或有腹水。
⑷ 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
⑸ 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本人曾患肺结核、胸膜结核、
肠结核时
七、辅助检查
1,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结核最可靠
的依据
方法:
诊断性刮宫,经前一周或月经来潮 6小时内。刮宫时
应注意刮取子宫两角部内膜;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
如果发现子宫小而坚硬,无组织物刮出,需结合临床
考虑,做进一步的检查。
辅助检查
2,X线检查
⑴ 胸部 X线摄片,找原发病灶。
⑵ 盆腔 X线摄片:孤立钙化点。
⑶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X线片特征(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
◆ 宫腔 狭窄或变形,边缘呈锯齿状
◆ 碘油进入子宫壁间质或两侧静脉丛。
◆ 输卵管呈串珠状,管腔细小而僵直。
◆ 盆腔内见不规则的钙化灶。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3,腹腔镜检查
尤其是不能排除肿瘤的情况下很有必要。
直接窥视:子宫、输卵管浆膜面有无粟
粒状结节。
活检 —— 病变处作活组织检查
辅助检查
4,结核菌培养或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 ( +) —— 体内曾有感染
强( +) —— 仍有活动性病灶
( -) —— 未有过结核感染
辅助检查
5.其他
? TB-PCR 血清结核抗体
? 白细胞计数不高,淋巴细胞增多
? 血沉升高
八、鉴别诊断
非特异性慢性盆腔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癌
(诊断困难时,腹腔镜或剖腹探查可确诊)
九、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女性生殖器结核 90%有效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
治疗药物,利福平( R),异烟肼( H),链霉素( S),吡嗪酰胺( Z)
乙胺丁醇( E)
治疗方案,目前推行两阶段短疗程药物治疗方案(前 2-3个月为强化期,
后 4-6个月为巩固期,即,2SHRZ/4HR,2SHRZ/4H3R3,2SHRZ/6HRE)
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休息营养为辅的治疗原则
2,支持疗法:
急性期至少卧床休息 3个月
慢性患者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治疗
治疗
3,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盆腔包块经药物治疗后缩小,但不能完全消
退,( 不能除外恶性肿瘤)
2,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反复发作
3,子宫内膜结核药物治疗无效
4,盆腔结核形成大包块或较大的包裹性积液者
治疗
手术方案,
1,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为宜
2,对年轻患者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3,对病变局限在输卵管,且迫切希望生育
者,可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保留子宫
和卵巢
注意
⑴ 术前应采用抗结核药物 1~ 2月
术后根据病灶是否取净等情况,继续用药
⑵ 术前应口服肠道消毒药物并做清洁灌肠
⑶ 术时注意解剖关系,避免损伤其他脏器。
十、预防
?做好卡介苗接种
?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结核
淋病( gonorrhea)
定义
性传播性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广义的概念:各种性接触传播的疾病
狭义的概念:淋病、梅毒、软下疳、花柳性
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
淋病:由林球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
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病之一
淋球菌的生物学特征:
固紫染色阴性的双球菌
最适宜的培养温度是 35~36,离开人体后,
在干燥的环境数小时即死亡,湿润的环境
中保持传染性 24小时,在脓液中可存活 6
~7周
一般消毒液或肥皂液均能使之迅速灭亡
流行病学:
40年代以前,性病以梅毒为主,淋病次之;
40年代青霉素问世,两者发病率均下降。
70年代出现耐青霉素的淋球菌后,在西方国家淋
病的患病人数跃居性病之首
我国,60年代性病一度被消灭; 80年代初,性病
从国外传入我国
《健康报》报道:到 1989年 6月底,全国累计报
道性病达 204077例,而淋病占 85,84%;淋病年平
均增长率达 1.24%
感染途径
性交直接感染
淋菌的菌毛可附着于精子,随精子上行而传播
淋球菌污染的手或用具,可发生
间接传染
新生儿出生时,通过患淋病母亲
的产道,可发生呢感垂直感染
临床表现
?淋菌性子宫颈炎
?淋菌性尿道炎
?淋菌性前庭大腺炎
?淋菌性子宫内膜炎
?淋菌性输卵管炎
?淋菌性盆腔炎
临床表现
淋菌性输卵管炎
淋菌 输卵管黏膜上皮
输卵管充血水肿、上皮剥脱、
管腔闭塞
发热、双侧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
多;下腹压痛、反跳痛、附件区水
肿增厚
诊断
病史, 不洁性生活史或身边有人患淋病
体征, 急性盆腔炎体征
实验室检查, 涂片及培养
治疗
无并发症淋病
青霉素肌注或氟嗪酸、头孢类口服
有并发症淋病
青霉素、氟嗪酸、头孢三嗪静脉注射
七、治愈标准
? 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 疗程结束后第 4和第 8周,应从原取材部
位做涂片或培养;若为阴性,则为治愈
? 若为阳性,则应进一步做药敏实验,选
择敏感的药物治疗 淋病奈瑟菌阴性,同时尽
可能追访其性伴,并给予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