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的
建制化及其转向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及其转向
? 引言,技术哲学的历史分期
? 一,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的产生
? 二,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 三,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 四,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和转向
? 五, 借鉴与启示: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
建制化历程与转向
一,技术哲学的历史分期
? 引言
? SPT创始人 P,Durbin教授的技术哲学分期,
1,技术哲学史前期 ——
古代至 E.卡普, 技术哲学纲要, ( 1877年);
2,技术哲学规范期 ——
1877至 20世纪 70年代前期 SPT成立;
3,当代技术哲学期 ——
SPT成立( 1975年)至今。
一、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产生
1.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恩格斯:, 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
这一长时期内,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 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
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 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 主要
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
( 1) 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
18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改造自然的新篇章 。
( 2)哲学理论视野的转向。
从自然本体论 --→ 自然认识论 --→ 自然改造论
↓ ↓ ↓
(世界的本原)(我思故我在) (我造物故我在)
2.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标志
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00多年以前的欧洲大陆
( 主要是德国和法国 ) 。
( 1) [德 ] E· 卡普 ( Ernst Kapp) 的, 技术哲学纲要, ( 1877)
( 2) [法 ]A· 埃斯比纳斯 ( Alfred Espinas), 技术起源, ( 1897)
3.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徘徊
尽管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但直到 1976年美国
芝加哥科学哲学年会上, 哲学家仍在争论, 在技术中是否存在令人信服
的哲学问题?, 。
为什么技术这支古老的人类文明之花在哲学的领地
竟然难寻一片沃土呢?
( 1) 哲学释因,
1) 西方哲学偏重理论的传统
邦格:历史上只有三个伟大的哲学家关注科技发展 ( 亚里斯多德, 马克思, 罗素 )
特别关注技术的是培根, 狄德罗, 海德格尔 。
2) 技术哲学缺乏扎实的哲学基础
它不象科学哲学那样有维特根斯坦, 卡尔纳普, 库恩等公认的哲学大师 。
( 2) 历史释因,
—— 技术哲学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
1) 1835年 —— [英 ]化学工程师, 经济学家 A· 尤尔 ( Eure),, 工厂哲学,,, 机械哲学,,
, 制造业哲学, 等 。 ( 论述了手工与机械生产的区别, 机器的分类及发明规则,
自动工厂与工厂手工业的对立等 。 )
2) 1877年 —— [德 ] 地质学家, 工程师 E· 卡普:, 技术哲学 纲要, (, 器官投影说, ) 。
( 使用技术哲学第一人 )
3) 1890— 1912年 —— [俄 ] 机械工程师 P·K· 恩格迈尔( Peter.K.Engelmeier):, 技术哲学 通
论, (四卷)(“专家治国论” —— 用技术原理改造和管理社会)(使用技术哲学第二人)
4) 1913年 —— [德 ]工程师 E· 席梅尔:( E.Zschmmer), 技术哲学, (技术目的是摆脱自然
限制,而获得自由)。 (使用技术哲学第三人)
5) 1908— 1956年 —— [德 ]工程师和企业家 F· 德韶尔:( F.Dessauer), 技术的文化( 1908),
, 技术哲学, ( 1927),,技术的核心问题, ( 1945),,围绕技术的争论( 1956),
他的技术哲学思想影响了 20世纪上半叶。他继康德的三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 科学
认识的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 伦理行为的批判;, 判断力批判, — 审美感觉的批判)之后,
提出了对技术制造的批判:发明与自在之物的关系 —— 即科学认识只有经过中介才能与“自在
之物”发生联系,也就是说,发明原本在现象世界并没有,发明如果在现象世界出现,那它来
自思想的实在物,超验的实在。)(使用技术哲学第四人)
二,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1.德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 1) 1947年 ——德国工程师学会( VDI,成立于 1856年)于 1947年重新成立
二战结束后,人们对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普遍持悲观态
度,并认为工程师应从道义上对战争的灾难负有责任。
因此,德国工程师学会( VDI)重新成立,工程师通过它
来探讨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责任。
并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
1) 1950( Kassel) ——关于工程师的责任;
2) 1951( Marburg) ——人类和技术时代;
3) 1953( Tubingen) ——技术对人类的挑战;
4) 1955( Munster) ——技术领域的人类学。
( 2) 德国工程师学会制定了, 工程师守则,
1) 遵守价值观,工程师在从事职业时必须遵守社会价值, 虔诚地信仰上帝;
2) 以人为本理念,工程师应当服务于人类生活, 向所有人提供服务, 无论他的
出身, 社会地位, 世界观如何;
3)自律原则,工程师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信守诚实、公正等原则,工程师
不应屈服于危害人类地邪恶势力,玷污科技,他应是人类道德,
文化的忠诚卫士;
4) 共同体规范,工程师应当与他的职业同事真诚合作, 尊重合作者的劳动,
就象正确评价自己的创造力活动一样;
5)职业精神,工程师应当使他的职业超越于经济意义,为造福社会和得到
各个领域的尊重和承认而工作。
( 3)二战后 —— 建立了, 人类与技术委员会,
随着经济恢复和技术发展,德国工程师学会( VDI)在 1956年的百年纪念
会上,建立了, 人类与技术委员会,, 1973年更名为, 工程师与社会, 委员
会,下设许多分会,
教育与科技,宗教与科技,语言与科技,哲学与科技等分会。
其中哲学与科技分会主要研究技术哲学和技术道德问题。
( 4)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技术哲学家 ——
1) 伦克 ( H.Lenk), 批判技术单因素论 ( 技术是一种社会哲学, 传统哲学
难以胜任, 应从技术史和社会学的视阈中研究 ) ;
2) 罗波尔 ( G, Pophol), 技术系统论 ( 跨学科的技术哲学, 探求
, 社会 —技术, 系统的相互关系 ) ;
3) 拉普 ( Friedrich Rapp), 分析的技术哲学 ( 技术哲学的流派, 概念,
方法论分析, 现实问题研究等 ) ;
4) 海德格尔 ( M.Heidegger), 存在主义技术哲学 ( 具有苏格拉底传统,
善于提出问题, 但不提供答案, 去追问技术 ) ;
5)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 Mercuse & Habermas),社会批判理论的技术哲学
(提出单面人、单面社会理论,提倡批判性思维;
认为技术理性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
1.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1)美国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始于 20世纪 60年代
1) 1963——美国天主教大学 ( CUA), 技术文化中的哲学, 讨论会, 是第一次以技术为主题的
哲学会议 ( 技术与科学, 技术与人性 ) ;
2) 1964—— [法 ]埃吕尔 ( Jacques Ellul) 的, 技术的社会, ( Technological Society,1954)
由 John Wilkinson翻译,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出版, 译者认为埃吕尔是一位
技术社会的哲学家 。
3) 1966—— [加 ]阿根廷裔哲学家邦格( M.Bunge)在, 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 一文中(美国技术史
协会), 技术与文化, 杂志( 1966,329—347),还认为技术哲学几乎不存在。
4) 1966——美国技术哲学兴起的标志,
当年由, 技术与文化, 杂志主办, 技术与文化, 研讨会,邦格发表, 建立一种技术哲学,
从此第一次出现英文的, 技术哲学, 词汇(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而且会议论文集
, 面向技术哲学, 同年在该杂志出版)中还有芒福德( L.Mumford),
费布曼( J.Feibleman)、阿伽西( J.Agassi)等人的文章;
5) 1968——斯柯列莫夫斯基( Skilimowski)在, 当代哲学概览, 上发表了一篇, 技术哲学评论,,
美国学术界第一次承认, 技术与哲学, 的主题,并把它列入哲学研究的范畴。
( 2) 20世纪 70年代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重要时期
1) 1972——米切姆和麦基 ( C,Mitcham & R,MacKey) 主编
美国第一部技术哲学综合文献, 哲学与技术 ——技术的
哲学问题读本, (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Reading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Technology), 其中有,
A,[德 ]德韶尔 ( Dessuaer) 的, 在适合领域中的技术, ;
B,[法 ]埃吕尔 ( J.Ellul) 的, 技术的规则, ;
C,[西 ]奥特伽 ( J.Ortega) 的, 对技术的思考, ;
D,[美 ]乔纳斯 ( H.Jonas) 的, 理论的实际用途, ;
E,[美 ]费布曼 ( J.Feibleman) 的, 纯科学, 应用科学和技术, ;
F,[美 ] 斯柯列莫夫斯基 ( Skilimowski) 的, 技术中的思维结构, ;
G,[美 ]芒福德 ( L.Mumford) 的, 技术与人的本性, 等 26篇论文 。
( 1983年再版,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
2) 1973年 —— 在芝加哥召开“技术的历史与哲学”国际会议
( 1979年,由 G.Bugliarello等主编出版了该会议论文集,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IlloNois Press)
3) 1974——拉普主编, 技术哲学文集,
( Contributions to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ink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Sciences,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Holland)
在荷兰出版,
其中有 5位美国学者的 7篇文章,
? A) J.阿伽西:, 一般科学哲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混淆, ;
? B) J.O.威兹德姆:, 需要确证 ——对阿伽西的评论, ;
? C) J.阿伽西:, 为成功而谋划 ——对 J.O.威兹德姆的答复, ;
? D) J.O.威兹德姆:, 发现的规则 ——对阿伽西的答复, ;
? E) H.斯柯列莫夫斯基:, 技术中的思维结构, ;
? F) M.I.曼泰尔:, 科学方法 ——三位一体的模式, ;
? G) R.J.麦克罗里:, 设计方法 ——有效设计的科学方法, 。
( 3) 美国德拉华州立大学的杜尔宾教授 ( Paul T.Durbin)
为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 1975年 —— 不仅创办了技术哲学通讯 ( 不定期出版至今 ), 而
且还组织成立了专门研究哲学与技术的美国技术哲学学会
( SPT), 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学术组织, 使技术哲学最终走
上了建制化的轨道 。
2) 1976年 10月 —— 美国哲学协会中的科学哲学协会等三个分会
在芝加哥专门为技术哲学举行了专题年度研讨会,主题是, 在技
术中是否存在有意义的哲学问题?, 。杜尔宾等人参与了讨论。
杜尔宾强调技术哲学研究可借助库恩的范式进行选择;
3) 1978年 —— 杜尔宾等主编了, 哲学与技术研究, (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RPT)年刊,使 SPT正式有了技术哲
学的学术刊物,现已出版 21卷。
( 4) 20世纪后二十年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
发展期
第一,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的技术哲学文集和专著。
第二,1995年出版了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
( 4) 20世纪后二十年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发展期
第一,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的技术哲学文集和专著。
? 1981年拉普 的, 分析的技术哲学, ( 1978) 英译本 。
? 1985-1995年杜尔宾主编, 哲学与技术, 丛书, 共 11卷 。
? 1985年阿伽西 的, 哲学和社会视野中的技术, 。
? 1985年邦格 的, 科学和技术的哲学, 。
? 1985年派特利克 ( E.C.Pytlik) 等的, 技术, 变革与社会, 。
? 1988年费雷 ( F.Ferre) 的, 技术哲学, 。
? 1990年希克曼 ( L.Hickman) 主编的, 作为人类事务的技术, 。
? 1991年伊代 ( D.Ihde), 工具实在论,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 的界面, 。
? 1991年费恩伯格 ( A.Feenberg) 的, 技术批判理论, 。
? 1993年伊代 的 ( D.Ihde), 技术哲学, 。
? 1993年莫莱斯基 ( A.Nmoulakis) 主编的, 技术和责任, 。
第二,1995年出版了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
( Techne,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spt.html ) 。 至
今已出版 19期, 实现了 SPT学术研究的数字化 。
在此前后, 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成立了本国的技
术哲学研究组织, 如英国于 1989年成立了, 哲学, 技
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 CPTS), 该中心设在阿伯丁大
学内, 有 CPTS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 结果与方法,
( Ends and Means,
http://www.abdn.ac.uk/philosophy/cpts/techno.hti) 。
荷兰的埃德霍温理工大学, 特温特大学和代尔夫
特大学都成立了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目前已成为欧洲
的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SPT每两年举办一次欧美技术哲学学术年会, 轮
流在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欧洲举行 。 自 1981年在德国
巴特洪堡召开第一次会议以来, 迄今已召开 13次 。
三,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主要特点
3,1 理论传统的多元性
3,2 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
3,3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3,4 研究视角的多重性
3,5 研究地域的国际性
3,6 学科边缘的开放性
3,7 关注问题的多变性
3,1 理论传统的多元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哲学研究都受自己
国家的哲学传统的影响, 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理
论背景, 如美国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海德
格尔的哲学传统, 法国埃吕尔的技术自主论的
思想等等 。
拉普在, 分析的技术哲学, 中认为德国技
术哲学研究中存在四种倾向, 即德韶尔的工程
科学主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格伦的社会
人类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主义 。
3,2 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
狭义的和广义的技术哲学, 欧美技术哲学
研究的不同时期对这一问题都有多种阐发甚至
争论, 这也表明在此问题上观点的不一致性 。
如 H.斯柯列莫夫斯基认为广义的技术哲
学即对技术的社会批判, 无法代替狭义的技术
哲学即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分析技术的认
识内容并作为一门学问的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
应主要关注对技术的认识论状况的分析 。 皮特
也一直坚持把认识论作为技术哲学的核心, 并
就此问题与费雷等人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
3,3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主要有整体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两种 。
前者是把, 技术, 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基
本概念, 埃吕尔和海德格尔等选择这种方法;
后者则分析技术现象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
在第一种方法中,, 整体性, 被视为一个
黑匣子, 未考虑其中的相关因素和它们之间的
联系, 后一种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思考哲学论点
的经验的方式, 而整体的方法则以超验的方式
思考与技术发展相关的历史的, 文化的和社会
的因素 。
3,4 研究视角的多重性
? 主要有政治的视角, 社会制度的视角, 文化
的视角等从技术外部进行的研究和对技术的结构,
功能, 技术指示等从技术本身进行的研究 。
? 前者形成了诸如技术统治论, 技术批判理论,
卢德主义, 现实主义, 社会建构论等学派, 后者
形成了 J.皮特, M.邦格等人的技术认识论视角的
研究 。
? 研究视角的多重性使技术哲学领域中的学术
争论颇多, 如皮特和费雷等人就技术哲学的研究
对象即认识论在整个技术哲学中的地位问题的争
执, 费恩伯格和其他学者就技术本质论批判引发
的争论 。 争鸣表现出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也推动
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
3,5 研究地域的国际性
这一方面和, 二战, 期间欧洲国家的学者
到美国政治避难进而产生的思想交流有关, 也
和这些国家间经济, 政治上的关联性相一致 。
在 SPT成立之初, P.杜尔宾等人编辑的
,哲学与技术研究, ( RPT) 及后来的, 哲学
与技术, ( PT) 刊物, 都是与德国的 F.拉普等
人的合作, 也是在拉普的倡议与努力下才有了
1981年在德国的巴特洪堡召开的欧美第一次技
术哲学国际会议 。 这一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地点相继分别在美国的某个城市和欧洲的某个
城市, 从而促使这种合作成为欧美技术哲学研
究特有的一种模式, 一个传统 。
3,6 学科边缘的开放性
技术哲学研究的边缘领域与社会学,
经济学, 政治学等的边缘领域都有经验
的和实践的倾向, 这种倾向能够使技术
哲学的研究得以和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
进行交流, 从而对其中相关联的技术问
题进行深入研究, 这将有助于拓宽技术
哲学的研究领域 。
德国的 G.罗波尔就是运用理论体系
边缘开放的方法研究技术, 建立了跨学
科的技术哲学 。
3,7 关注问题的多变性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自 SPT建制化以来
所关注的问题一直随社会的变化而有不
同的侧重, 至今的二十多年间在不同的
时间和历史背景中对本体论, 认识论,
伦理 —政治问题, 实践问题等的关注程
度不同 。
如 21世纪初, 第 12届 SPT国际会议
的主题是:技术与自然 ( 2001) ;第 13
届 SPT国际会议的主题则是:技术与全
球社会 ( 2003) 。
四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和转向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在 SPT建制化的 20多年间取得的长足
进展举世瞩目, 但正像 J.皮特所言, 世纪之交欧美技术哲
学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或走向繁荣或走向衰败, 因此需
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反思, 欧美技术哲学的困境主
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SPT学术共同体的规模较小。
第二,技术哲学的学术基础较薄弱,缺乏公认的经典著作和
代表人物。
第三,技术哲学研究的视野较窄,不够宽泛,带有局限性
第四,SPT学术共同体发展动力不强,前景堪忧 。
第一,SPT学术共同体的规模较小。
? 20世纪 60-70年代是美国哲学全面繁荣的
历史时期, 但与其它哲学学科相比较, SPT从
1975年至 1995年仅发展到 300人左右, 补充进
来的新生力量较少, 大多为其初就参加学会的
老面孔 。
? 而大致兴起于同一时期, 同一背景之下的
,现象学与存在哲学学会, ( SPEP,1962) 的
会员已翻了两番, 发展至 1400人, 并完成新旧
更替, 女权主义者创立的, 哲学妇女学会,
( SWIP,1962) 也出现了类似的发展, 声称有
2000名成员 。 相对而言, 技术哲学却处于一种
微妙而危险的境地 。
第二,技术哲学的学术基础较薄弱,缺乏公认的
经典著作和代表人物。
? 如 J.皮特所说, 技术哲学不象科学哲学,
不仅在西方哲学理论中一脉相承, 而且现代西
方的科学哲学也可找到维特根斯坦的, 逻辑哲
学,, 卡尔纳普的, 科学的统一,, 库恩的
,科学革命的结构, 等理论渊源 。
? 技术哲学则相反, 尽管 C.米切姆是比较活
跃的技术哲学家, P.杜尔宾是 SPT的开创者,
F.拉普等人的著作也很有影响, 但还不能认为
他们就是技术哲学的领军人物, 他们的研究代
表了技术哲学的方向, 因此每一个思想家都不
得不, 白手起家, 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法, 从而
难有哲学思想的继承性 。
第三,技术哲学研究的视野较窄,不够宽泛,带
有局限性。
早期工程的技术哲学采用的是工具主义或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把技术本性物质化, 手段
化, 遭到了人文学派的诘难;而人文主义者对
技术的形而上分析, 如海德格尔的晦涩阐述,
也受到工程的技术哲学家的抵制, 认为 SPT象
绿党一样意识形态化了, 拉普也在多处提到这
一问题 。
第四,SPT学术共同体发展动力不强,前景堪忧。
? 杜尔宾曾认真研究了技术哲学 20多年来的发展情
况, 提出尽管从文献上看, 技术哲学发展成果颇丰,
但如果从它的实践价值来看则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
过多强调理论性而与实践的联系不强使欧美技术哲学
的发展没有强有力的促进动因 。
? 如皮特曾向技术史学会的一位负责人提出了举行
技术哲学, 技术史联合会议的建议, 那位成员反应很
恐惧, 他说:, 那些技术哲学学会 ( SPT) 的人憎恶
技术 。 而且, 他们对技术一无所知, 我们能对他们说
什么呢?, 皮特指出, 难道再 SPT共同体的人员仅仅
是技术的抨击者吗? 果真如此, 我们将不再被其它的
哲学团体所认真接受, 意味着我们的问题将不再包含
在合法的哲学范畴内, 我们将不再是哲学团体的一部
分, 我们将滑向无足轻重的边缘 。
上述情况表明, 技术哲学既缺乏根深蒂固
的哲学传统, 少有前人探索得来的方法论原则,
因此每个研究者必须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法,
SPT缺乏统一的研究纲领 。
拉普, 费雷和皮特等都提出欧美技术哲学
的研究中多元性有余而统一性不足的缺点, 皮
特以激烈的言词对此作了深刻批判, 认为这导
致每个学派各陈其辞, 各种思想之间的对话存
在困难, 从而严重影响了技术哲学的发展;
伊代则批评了在技术哲学内部人为地画地
为牢, 把技术哲学二分为工程的和人文的方法,
认为事过境迁, 不应仍过于强调这种划分, 否
则将阻碍技术哲学的发展, 这一警告具有很强
的预见性 。
? 近年来伴随着对上述困境与问题的
反思,某些学者提出了技术哲学研
究的经验转向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最早是由荷兰学者提
出并进一步引导的 。 在 1998年与荷兰的代尔夫特
大学举办的春季研讨班上, 埃茵霍温理工大学的
P.克罗斯和 A.梅莱斯提出了一个, 技术哲学研究
中的经验转向, 研究纲领 。 围绕这个研究纲领,
来自哲学和工程学界的参加者们聚济一堂, 讨论
哲学和工程学共同关注的问题 。
几乎是在同时, 荷兰的 H.阿赫特胡斯主编
,美国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一书, 他认为当代
美国技术哲学已占居世界技术哲学前沿问题的重
心, 美国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就意味着当今全球
技术哲学发展的经验转向 。
所谓,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不是把技术哲
学作为一项经验的事业来对待, 从而使其失去其, 哲学
的, 特性, 不是把关于技术的哲学问题从关注的重心移
向边缘, 也不是消除掉技术哲学中的规范和伦理价值,
现代技术不仅提出了伦理问题, 而且提出了本体论的,
认识论的, 方法论的问题 。
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的本性, 需要把对技术的哲学
分析建立在可靠的和在经验方面的充分的描述基础之上 。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荷兰学者在一个名为, 技术人造
物的双重本质, 的研究纲领中对技术人造物的本性进行
了研究, 认为技术人造物具有双重本性, 即 ① 具有自然
的结构; ② 具有体现人的意识的功能 。 因而研究技术本
身就不能仅仅从其中的一个方面出发而应考虑到它的二
重本性 。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的表现
? 第一,经验转向的本体论
? 第二,经验转向的认识论
? 第三,经验转向的伦理学
? 第四,经验转向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一,经验转向的本体论
主要关注于技术人工物的相关的本体论问题, 同时对工程
设计中的对象和社会的人工物进行了比较分析 。
如对人工物的本体论的分析中, 有学者着眼于技术的功能
来分析技术的本性问题, 以探讨技术人造物的本体论问题 。
技术的功能总是与人工物的结构相关, 因而人工物是一个
相关联的实体, 这意味着没有完全是它, 自身, 的人工物, 也
说明人工物之间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 技术哲学应认真对待设
计实践和使用中的人工物问题 。
对设计中的对象和社会的人工物的比较研究中, 他们认为
设计过程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其最终产品即人工物是由社会建
构的, 设计过程中的每个部分都在自己的对象世界中, 超出这
一客观世界进行的抽象的争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那种认为人
工物并非客观事物本身的观点没有看到技术人工物的设计和使
用过程中与社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而技术具有社会性 。
第二,经验转向的认识论
主要关注于对事物的客观存在性, 工程设计中对象和过程的
经验建构以及对设计中的认识论分析 。
贝尔德强调指出, 经验转向需要从以往吸收的教训是要较多
地关注技术对象的物质性, 而以往的技术哲学和技术史研究强调
与注重的是意识方面, 从而忽视了技术人工物是基本的物质存在
物这一事实 。
对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建构主要关注设计知识的本性和设计过
程的认知结构问题, 如 J.皮特提出, 技术哲学应关注事实而非意
识形态或形而上学问题 。 尽管事实本身不会说话, 需要理论来阐
发, 但这正说明需要发展一个对技术的经验阐述做出评估的标准
问题 。 这个标准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技术知识受到方法论的, 价值
观的限制, 一旦我们能评价我们的理论在经验上的充分性, 我们
就能够消除存在于它们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从而减少设计中的
错误的发生 。
第三,经验转向的伦理学
主要关注于对工程伦理学中从职业的角色
责任到公众的合作责任, 工程设计和法律对话
等问题的分析 。
米切姆等人提出, 与哲学相关联的工程伦
理学的出现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一个信号 。
他们对基于角色责任的伦理学史的考察, 认为
这种伦理学正日渐被基于公众的合作责任的伦
理学所取代, 这说明高技术时代在对角色责任
之上还需要发展某种东西, 这一转向是对伦理
系统和社会责任的一种新的尝试 。
第四,经验转向的社会批判理论
主要指从事批判理论的学者告别了以往在技术批判中的极
端化倾向, 转而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联中把握问题, 美国学
者如 A.伯格曼, A.费恩伯格, L.温纳等的思想发展路向比较典
型地反映出这一转向 。
, 哲学与技术研究, ( RPT) 第 20卷中有一部分是对经验转
向的一般性思考, 学者们对技术哲学中究竟有无, 经验的转向,
问题进行了研讨, 对工程设计和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的涵义,
实质等问题作了详细阐发, 也对批判性的技术哲学与社会建构
论之间关系进行了思考 。 这些思考, 对欧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
向给予了深层的理论论证 。
值得提及的是, F.拉普对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问题提出异
议, 认为, 如果技术哲学绝对地关注既定的经验的存在物, 它
将失去哲学的研究维度, 。 由此看来, 如何理顺哲学的思辨思
维方式和技术中所含的经验成分的关系, 欧美技术哲学的经验
转向能否成为克服弊病的良方, 还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
验的问题 。
五,借鉴与启示: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
的历程与转向
追溯欧美技术哲学的建制化过程, 阐述其特点并
分析其困境与转向, 对促进我国技术哲学的深入发展
是十分有益的 。
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与欧美非常类似, 早在 20
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建制化历程 。
1,50年代末 60年代初, 围绕工程技术展开了工程传统
的技术哲学研究 。
2., 文革, 以后 ( 1978—1985), 工程技术辩证法向
技
术论的转向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
1,50年代末 60年代初,围绕工程技术展开了
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研究
当时结合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的, 双革, 运动,
一些哲学工作者对工业生产实践中的方法论和辩证法
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东北大学陈昌曙教授的第一篇技术哲学论文, 要
注意技术中的方法论问题,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57
年第二期 ) 是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开端的重要标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关士续教授等机床专业的师生
在, 光明日报, 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了机床内部矛盾
运动规律的探讨, 开创了工程技术辩证法研究的先河 。
由此可见,, 东北学派, 在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2., 文革, 以后( 1978—1985),工程技术辩证法
向技术论的转向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1979年 8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委会在天津举办了全
国工程技术辩证法讲习会 。
同年 12月, 华中工学院邹珊刚教授等编纂了, 工程技术科学
的若干辩证内容, 。
1980年, 陈昌曙教授提出应加强从整体上研究技术和技术发
展规律 。
同年 6月, 中国科学院, 自然辩证法通讯, 杂志社出版了
,技术史, 技术论译文专辑, ( 科学与哲学, 1980年第五期 ),
第一次对欧美技术哲学和日本技术论进行了初步介绍 。
1982年 9月, 在北京召开了, 科学技术与四个现代化学术讨
论会,, 第一次开展了以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 。
1985年 11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了
第一届全国技术伦学术研讨会, 并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技术论专业组 ( 筹 ), 实现了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 。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的标志
首先,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表现为成立了
全国性专业组织,并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 如 1988年 5月, 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技术论学术
研讨会, 并决定将技术论专业组更名为中国自
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 以后每
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 至今已
举办九届 ( 2002)
其次,出版一批代表性理论专著也是中国技术哲
学研究建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论, ( 杨沛霆, 陈昌曙等, 1985),
,论技术, ( 远德玉, 陈昌曙, 1986),
,技术论, ( 陈念文, 杨德荣, 高达声等, 1987)
,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 ( 陈振明, 1992),
,技术社会化引论, ( 陈凡, 1995),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 ( 高亮华, 1996),
,技术的政治价值, ( 刘文海, 1996),
,技术哲学引论, ( 陈昌曙, 1999),
,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 ( 2001),
,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纲要, ( 乔瑞金, 2001),
,工程哲学引论, ( 李伯聪, 2002),
,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 ( 2002),
,解析技术, ( 陈凡, 张明国, 2002) 等 。
第三,开展系统的专题研究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
建制化后的主要任务。
80年代中期, 东北大学陈昌曙, 远德玉教授
开展了, 工程技术方法论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等开展了, 技术开
发方法论研究,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士续教授等开展了, 工程
技术的结构及其发展研究, ;
成都科技大学杨德荣教授等开展了, 日本技
术论研究, 。
近年来, 中南大学陈文化教授, 清华大学曾
国屏教授,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
学关士续教授等又结合国家创新战略开展了技术
创新论的研究 。
第四,进行专业技术论研究,拓展技术哲学研究的
领域,也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建制化的丰硕成果。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教授的
,找矿哲学概念, 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矿产
勘查领域哲学问题的专著 。
另外, 在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
一些理, 工, 农, 医, 军校的专家学者在一般
技术论的基础上, 又开展化工技术论, 石油技
术论, 农业技术论, 医学技术论, 军事技术论
的研究 。
第五,较系统介绍国外技术哲学进展,邀请国外
学者讲学,参加国际技术哲学学术会议,促进了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建制化的国际化进程。
?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先后出版了一批译著和译丛 。
?, 技术哲学译文专辑, ( 科学与哲学, 1985年第二期 ),, 技术
哲学导论, ( 拉普著, 刘武译, 1986)
?, 现代技术与政治, ( 五谷三男, 星野芳郎著, 迟镜询译, 1986)
?, 技术与技术哲学, ( 邹珊刚主编, 1987)
?, 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 ( 拉普编, 刘武译, 1988)
?, 技术哲学概论, ( 米切姆著, 殷登祥, 曹南燕译, 1999) 等 。
?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等曾先后邀请日本的星野芳郎和德国的
波塞尔等技术哲学家来华讲学, 陈凡教授也在近年先后参加了第
12,13届技术哲学国际会议和欧洲技术哲学会议 。
第六,学科与学派之间的对话也是中国技术哲学
研究建制化的新特征
? 如陈昌曙, 远德玉教授与张华夏, 张志林
教授就技术哲学研究纲领问题的商谈, 吴国盛
教授关于, 技术哲学:一个有着伟大未来的学
科, 的文章就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之间开始
出现的对话 。
? 技术哲学共同体内部陈文化教授等人关于
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话语是技术价值论还是技
术认识论的讨论, 以及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
术哲学的视域对峙, 也反映了不同学派之间的
争鸣和交流 。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虽已实现并取得较大
进展, 但与科学哲学等相关学科比较, 技术哲学还处
于哲学领域非主流, 甚至边缘化的地位, 欧美技术哲
学的困境在我国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
陈昌曙教授曾发表一篇文章, 保持技术哲学研究
的生命力,, 指出, 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 没有基础
就没有水平, 没有应用就没有前途, 。 从某种意义上
说, 这表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仍存在特色不明显, 基
础不牢固, 应用不充分的缺陷 。 因此, 我国的科技工
作者, 应当给予技术哲学以更多的关注 。
当代哲学的, 技术转向, 已成趋势, 引起众多专
家的关注 (, 哲学研究, 2001年第 1期 ) 。 欧美技术哲
学的困境与经验转向也唤醒国内学者的思考 。 面对哲
学技术转向的趋势, 借鉴欧美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背
景, 针对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我们在秉
承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研究传统的同时, 是否也应考
虑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转向呢?
第一,技术哲学研究背景的转向 ——从现代技术向后现
代技术的转向
米切姆认为, 随着 20世纪末信息技术进步, 全球网络化的发
展, 世纪之交出现的元技术 ( metatechnology) 值得关注 。 什么
是元技术? 从语义学角度讲,, Meta-”既有, 元, 意, 也有
,后,,超, 之意, 所以元技术也可以理解为超技术, 在现代技
术出现之后的超技术 。
米切姆将它与前现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加以比较, 认为它是
一种后现代技术 。 他认为, 就技术的社会功能而言, 如果说前现
代技术是一种建构性技术, 那么现代技术就是一种解构性技术,
而后现代技术就是一种重构的技术 。
米切姆的分析对我们很有启示 。 现代技术哲学产生于工业
文明的背景之中 ( 卡普, 1877), 世纪之交, 相对于中国这样的
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技术哲学工作者既要关注现代技术的工具理
性对工业社会的解构作用, 同时更应关注网络通讯等后现代技术
对信息社会的重构功能 。 这种研究背景的转换要求中国当代的技
术哲学在本体论, 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上与时俱进, 产生新的
问题旨趣 。
第二,技术哲学研究视角的转向 ——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现代技术哲学自产生之时,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研
究特色, 在不同学者身上体现不同的哲学传统 。 学派林立, 方法
各异, 多元转向, 百家争鸣, 是现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因此不能采取, 工程传统技术哲学, 和, 人文主义技术哲学, 的
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分类方法 。
目前国内技术哲学共同体内部存在工程和人文的两种传统,
两种范式, 两套话语系统 。 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各有
优势, 但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应互相融合, 相得益彰 。 这种趋
势在国外的技术哲学家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 将技术哲学进行, 二元化, 分类的 C.米切姆到底属
于, 工程技术哲学传统,, 还是归于, 人文主义哲学流派,? 以
往人们倾向于米切姆是工程技术哲学家, 但米切姆本人却说, 我
的注意力既在工程技术哲学方面, 也在人文技术哲学方面, 因为
无论是工程技术哲学对技术的积极肯定, 还是人文技术哲学对技
术的否定批判, 未必都是一种合乎理智的选择, 所以, 他也正在
努力实现工程技术哲学的传统与人文技术哲学的传统的融合 。 他
认为或许通过这种融合, 可以使现代技术哲学摆脱当前发展的困
境与, 边缘化, 的尴尬境地, 在后现代文化背景的整合下, 经过
重构再次得到社会确认和哲学认同 。
另外象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曾从工程传统的视域写过一本
,分析的技术哲学, ( 1978), 但目前他的理论视野已转向人文
主义的技术哲学, 德国学者罗波尔为此还批评他背叛了现实主义
的工程技术哲学, 所以拉普本人也很苦恼, 他说自己现在处于一
种孤立于困苦之中 。 不过尽管如此, 它还是强调今后应加强对技
术的哲学思辨和形而上的分析, 反对单纯主张经验主义和实用主
义传统 。 他甚至认为今后技术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技术哲学研
究必须与哲学传统相结合, 强化形而上的分析方法, 追问技术的
本质, 否则技术哲学就会失去理论根基 。 由此可见, 即使是工程
技术哲学传统的代表人物, 也不是坚持单一化的研究视角 。
今后国内的技术哲学研究, 应继续保持并发扬工程技术哲学
与人文技术哲学的传统特色, 但也应摒弃学派之间的偏颇与局限,
坚持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更多关注不同的技术哲学研究主题, 如
A.伯格曼的现象学的技术哲学, C.米切姆的伦理学的技术哲学,
D.伊德的实践的技术哲学, J.皮特的认识论技术哲学, L.温纳自
主论的技术哲学, A.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主义等等, 促进中国技
术哲学研究的全面繁荣 。
第三,技术哲学研究共同体的转向 ——从封闭性向开放
性转向
德国技术哲学家 F.拉普在, 从德国人的视野看 20后的技术哲
学, ( Techne,1995) 这篇文章中说, 无论是德国的技术哲学还
是美国的 SPT,从建制化 ( 1975) 到世纪之交的 20年, 其研究既
有理论性, 思辨性的哲学思考, 同时还有实证性, 经验性的实践
导向, 这一点在 C.米切姆, R.麦基所编的技术哲学文献等众多资
料统计中, 已得到初步论证 。
技术的内涵是丰富的, 技术哲学的研究导向应该是多元的 。
因此, 。 技术哲学研究的共同体 ——无论是美国的 SPT还是中国
的 CSPT( Chines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都
不应是封闭性的学术团体, 而应向开放性转向,, 内核硬化, 边
缘软化, 或许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学术共同体 ( CSPT) 转向的
合理政策选择 。
所谓, 内核硬化,, 就是说 CSPT共同体的, 内核,
( 指专业的技术哲学工作者 ) 应是具有基本研究范式,
具有明确的研究纲领, 具有科学合理方法导向的不同
流派的技术哲学共同体, 坚持, 相对封闭, 边界清晰,
的理论性, 思辨性的哲学思考, 是其研究特色 。 CSPT
通过, 会员制, 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发展是其组织
保证, 技术本体论, 技术认识论, 技术方法论, 技术
价值论等是其研究方向 。
所谓, 边缘软化,, 是指 CSPT共同体的外围边界
应是, 内外开放, 的 。 如果说, 内核硬化, 有益于
,狭义技术哲学, 的形成与完善, 那么, 边缘开放,
则有利于, 广义技术哲学, ( 即跨学科的技术哲学 )
的产生和发展 。 广义技术哲学的建构既有内核的理论
封闭性, 也有边缘的实践开放性, 这是由技术的本质
内涵决定的 。 技术与科学不同, 它不仅是人对自然的
一种理论认知过程, 也是人对自然的实践改造过程,
因此不能仅局限在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价值论
的领域内研究, 还必须加强学科间的沟通和, 官, 产,
学, 的合作 。
“边缘软化, 的政策导向有两重涵义,
第一, 对内开放, CSPT应加强与国内有关高校
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相互沟通, 加强与社会学, 伦理学,
政治学, 经济学和历史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
合作, 加强与各级政府, 大中小型企业和自然科学工
程技术的, 文化联盟, 。
第二, 对外开放, 走出去, 请进来, 加强与国外
技术哲学学会和研究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如以中国技
术哲学 (CSPT)的名义, 与国外技术哲学研究机构
(SPT,VID等 )建立合作关系, 以团体名义加入 SPT,并
争取与美国 SPT合作, 出版, 欧美技术哲学译丛,,
邀请国外学者, 举办暑期, 中美 /中欧技术哲学讲习
班,, 为将来与 SPT联合在中国举办, 第 15届技术哲
学学术会议, 做好理论与人才准备 。 通过上述国内外
交流与合作, 不仅可以扩大中国技术哲学的影响, 促
进我国技术哲学的发展, 适应, 与时俱进, 的时代要
求, 同时也可以逐渐使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与国际接
轨, 在立足, 本土化, 的同时, 日益走向, 国际化,,
促进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
结 束
谢 谢!
建制化及其转向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及其转向
? 引言,技术哲学的历史分期
? 一,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的产生
? 二,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 三,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 四, 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和转向
? 五, 借鉴与启示: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
建制化历程与转向
一,技术哲学的历史分期
? 引言
? SPT创始人 P,Durbin教授的技术哲学分期,
1,技术哲学史前期 ——
古代至 E.卡普, 技术哲学纲要, ( 1877年);
2,技术哲学规范期 ——
1877至 20世纪 70年代前期 SPT成立;
3,当代技术哲学期 ——
SPT成立( 1975年)至今。
一、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产生
1.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恩格斯:, 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
这一长时期内,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 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
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 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 主要
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
( 1) 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
18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改造自然的新篇章 。
( 2)哲学理论视野的转向。
从自然本体论 --→ 自然认识论 --→ 自然改造论
↓ ↓ ↓
(世界的本原)(我思故我在) (我造物故我在)
2.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标志
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00多年以前的欧洲大陆
( 主要是德国和法国 ) 。
( 1) [德 ] E· 卡普 ( Ernst Kapp) 的, 技术哲学纲要, ( 1877)
( 2) [法 ]A· 埃斯比纳斯 ( Alfred Espinas), 技术起源, ( 1897)
3.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徘徊
尽管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但直到 1976年美国
芝加哥科学哲学年会上, 哲学家仍在争论, 在技术中是否存在令人信服
的哲学问题?, 。
为什么技术这支古老的人类文明之花在哲学的领地
竟然难寻一片沃土呢?
( 1) 哲学释因,
1) 西方哲学偏重理论的传统
邦格:历史上只有三个伟大的哲学家关注科技发展 ( 亚里斯多德, 马克思, 罗素 )
特别关注技术的是培根, 狄德罗, 海德格尔 。
2) 技术哲学缺乏扎实的哲学基础
它不象科学哲学那样有维特根斯坦, 卡尔纳普, 库恩等公认的哲学大师 。
( 2) 历史释因,
—— 技术哲学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
1) 1835年 —— [英 ]化学工程师, 经济学家 A· 尤尔 ( Eure),, 工厂哲学,,, 机械哲学,,
, 制造业哲学, 等 。 ( 论述了手工与机械生产的区别, 机器的分类及发明规则,
自动工厂与工厂手工业的对立等 。 )
2) 1877年 —— [德 ] 地质学家, 工程师 E· 卡普:, 技术哲学 纲要, (, 器官投影说, ) 。
( 使用技术哲学第一人 )
3) 1890— 1912年 —— [俄 ] 机械工程师 P·K· 恩格迈尔( Peter.K.Engelmeier):, 技术哲学 通
论, (四卷)(“专家治国论” —— 用技术原理改造和管理社会)(使用技术哲学第二人)
4) 1913年 —— [德 ]工程师 E· 席梅尔:( E.Zschmmer), 技术哲学, (技术目的是摆脱自然
限制,而获得自由)。 (使用技术哲学第三人)
5) 1908— 1956年 —— [德 ]工程师和企业家 F· 德韶尔:( F.Dessauer), 技术的文化( 1908),
, 技术哲学, ( 1927),,技术的核心问题, ( 1945),,围绕技术的争论( 1956),
他的技术哲学思想影响了 20世纪上半叶。他继康德的三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 科学
认识的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 伦理行为的批判;, 判断力批判, — 审美感觉的批判)之后,
提出了对技术制造的批判:发明与自在之物的关系 —— 即科学认识只有经过中介才能与“自在
之物”发生联系,也就是说,发明原本在现象世界并没有,发明如果在现象世界出现,那它来
自思想的实在物,超验的实在。)(使用技术哲学第四人)
二,现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1.德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 1) 1947年 ——德国工程师学会( VDI,成立于 1856年)于 1947年重新成立
二战结束后,人们对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普遍持悲观态
度,并认为工程师应从道义上对战争的灾难负有责任。
因此,德国工程师学会( VDI)重新成立,工程师通过它
来探讨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责任。
并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
1) 1950( Kassel) ——关于工程师的责任;
2) 1951( Marburg) ——人类和技术时代;
3) 1953( Tubingen) ——技术对人类的挑战;
4) 1955( Munster) ——技术领域的人类学。
( 2) 德国工程师学会制定了, 工程师守则,
1) 遵守价值观,工程师在从事职业时必须遵守社会价值, 虔诚地信仰上帝;
2) 以人为本理念,工程师应当服务于人类生活, 向所有人提供服务, 无论他的
出身, 社会地位, 世界观如何;
3)自律原则,工程师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信守诚实、公正等原则,工程师
不应屈服于危害人类地邪恶势力,玷污科技,他应是人类道德,
文化的忠诚卫士;
4) 共同体规范,工程师应当与他的职业同事真诚合作, 尊重合作者的劳动,
就象正确评价自己的创造力活动一样;
5)职业精神,工程师应当使他的职业超越于经济意义,为造福社会和得到
各个领域的尊重和承认而工作。
( 3)二战后 —— 建立了, 人类与技术委员会,
随着经济恢复和技术发展,德国工程师学会( VDI)在 1956年的百年纪念
会上,建立了, 人类与技术委员会,, 1973年更名为, 工程师与社会, 委员
会,下设许多分会,
教育与科技,宗教与科技,语言与科技,哲学与科技等分会。
其中哲学与科技分会主要研究技术哲学和技术道德问题。
( 4)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技术哲学家 ——
1) 伦克 ( H.Lenk), 批判技术单因素论 ( 技术是一种社会哲学, 传统哲学
难以胜任, 应从技术史和社会学的视阈中研究 ) ;
2) 罗波尔 ( G, Pophol), 技术系统论 ( 跨学科的技术哲学, 探求
, 社会 —技术, 系统的相互关系 ) ;
3) 拉普 ( Friedrich Rapp), 分析的技术哲学 ( 技术哲学的流派, 概念,
方法论分析, 现实问题研究等 ) ;
4) 海德格尔 ( M.Heidegger), 存在主义技术哲学 ( 具有苏格拉底传统,
善于提出问题, 但不提供答案, 去追问技术 ) ;
5)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 Mercuse & Habermas),社会批判理论的技术哲学
(提出单面人、单面社会理论,提倡批判性思维;
认为技术理性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
1.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1)美国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始于 20世纪 60年代
1) 1963——美国天主教大学 ( CUA), 技术文化中的哲学, 讨论会, 是第一次以技术为主题的
哲学会议 ( 技术与科学, 技术与人性 ) ;
2) 1964—— [法 ]埃吕尔 ( Jacques Ellul) 的, 技术的社会, ( Technological Society,1954)
由 John Wilkinson翻译,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出版, 译者认为埃吕尔是一位
技术社会的哲学家 。
3) 1966—— [加 ]阿根廷裔哲学家邦格( M.Bunge)在, 作为应用科学的技术, 一文中(美国技术史
协会), 技术与文化, 杂志( 1966,329—347),还认为技术哲学几乎不存在。
4) 1966——美国技术哲学兴起的标志,
当年由, 技术与文化, 杂志主办, 技术与文化, 研讨会,邦格发表, 建立一种技术哲学,
从此第一次出现英文的, 技术哲学, 词汇(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而且会议论文集
, 面向技术哲学, 同年在该杂志出版)中还有芒福德( L.Mumford),
费布曼( J.Feibleman)、阿伽西( J.Agassi)等人的文章;
5) 1968——斯柯列莫夫斯基( Skilimowski)在, 当代哲学概览, 上发表了一篇, 技术哲学评论,,
美国学术界第一次承认, 技术与哲学, 的主题,并把它列入哲学研究的范畴。
( 2) 20世纪 70年代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重要时期
1) 1972——米切姆和麦基 ( C,Mitcham & R,MacKey) 主编
美国第一部技术哲学综合文献, 哲学与技术 ——技术的
哲学问题读本, (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Reading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Technology), 其中有,
A,[德 ]德韶尔 ( Dessuaer) 的, 在适合领域中的技术, ;
B,[法 ]埃吕尔 ( J.Ellul) 的, 技术的规则, ;
C,[西 ]奥特伽 ( J.Ortega) 的, 对技术的思考, ;
D,[美 ]乔纳斯 ( H.Jonas) 的, 理论的实际用途, ;
E,[美 ]费布曼 ( J.Feibleman) 的, 纯科学, 应用科学和技术, ;
F,[美 ] 斯柯列莫夫斯基 ( Skilimowski) 的, 技术中的思维结构, ;
G,[美 ]芒福德 ( L.Mumford) 的, 技术与人的本性, 等 26篇论文 。
( 1983年再版,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
2) 1973年 —— 在芝加哥召开“技术的历史与哲学”国际会议
( 1979年,由 G.Bugliarello等主编出版了该会议论文集,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IlloNois Press)
3) 1974——拉普主编, 技术哲学文集,
( Contributions to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ink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Sciences,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Holland)
在荷兰出版,
其中有 5位美国学者的 7篇文章,
? A) J.阿伽西:, 一般科学哲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混淆, ;
? B) J.O.威兹德姆:, 需要确证 ——对阿伽西的评论, ;
? C) J.阿伽西:, 为成功而谋划 ——对 J.O.威兹德姆的答复, ;
? D) J.O.威兹德姆:, 发现的规则 ——对阿伽西的答复, ;
? E) H.斯柯列莫夫斯基:, 技术中的思维结构, ;
? F) M.I.曼泰尔:, 科学方法 ——三位一体的模式, ;
? G) R.J.麦克罗里:, 设计方法 ——有效设计的科学方法, 。
( 3) 美国德拉华州立大学的杜尔宾教授 ( Paul T.Durbin)
为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 1975年 —— 不仅创办了技术哲学通讯 ( 不定期出版至今 ), 而
且还组织成立了专门研究哲学与技术的美国技术哲学学会
( SPT), 并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学术组织, 使技术哲学最终走
上了建制化的轨道 。
2) 1976年 10月 —— 美国哲学协会中的科学哲学协会等三个分会
在芝加哥专门为技术哲学举行了专题年度研讨会,主题是, 在技
术中是否存在有意义的哲学问题?, 。杜尔宾等人参与了讨论。
杜尔宾强调技术哲学研究可借助库恩的范式进行选择;
3) 1978年 —— 杜尔宾等主编了, 哲学与技术研究, (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RPT)年刊,使 SPT正式有了技术哲
学的学术刊物,现已出版 21卷。
( 4) 20世纪后二十年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
发展期
第一,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的技术哲学文集和专著。
第二,1995年出版了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
( 4) 20世纪后二十年是美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发展期
第一,在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的技术哲学文集和专著。
? 1981年拉普 的, 分析的技术哲学, ( 1978) 英译本 。
? 1985-1995年杜尔宾主编, 哲学与技术, 丛书, 共 11卷 。
? 1985年阿伽西 的, 哲学和社会视野中的技术, 。
? 1985年邦格 的, 科学和技术的哲学, 。
? 1985年派特利克 ( E.C.Pytlik) 等的, 技术, 变革与社会, 。
? 1988年费雷 ( F.Ferre) 的, 技术哲学, 。
? 1990年希克曼 ( L.Hickman) 主编的, 作为人类事务的技术, 。
? 1991年伊代 ( D.Ihde), 工具实在论,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 的界面, 。
? 1991年费恩伯格 ( A.Feenberg) 的, 技术批判理论, 。
? 1993年伊代 的 ( D.Ihde), 技术哲学, 。
? 1993年莫莱斯基 ( A.Nmoulakis) 主编的, 技术和责任, 。
第二,1995年出版了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
( Techne,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spt.html ) 。 至
今已出版 19期, 实现了 SPT学术研究的数字化 。
在此前后, 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成立了本国的技
术哲学研究组织, 如英国于 1989年成立了, 哲学, 技
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 CPTS), 该中心设在阿伯丁大
学内, 有 CPTS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 结果与方法,
( Ends and Means,
http://www.abdn.ac.uk/philosophy/cpts/techno.hti) 。
荷兰的埃德霍温理工大学, 特温特大学和代尔夫
特大学都成立了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目前已成为欧洲
的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SPT每两年举办一次欧美技术哲学学术年会, 轮
流在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欧洲举行 。 自 1981年在德国
巴特洪堡召开第一次会议以来, 迄今已召开 13次 。
三,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主要特点
3,1 理论传统的多元性
3,2 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
3,3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3,4 研究视角的多重性
3,5 研究地域的国际性
3,6 学科边缘的开放性
3,7 关注问题的多变性
3,1 理论传统的多元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哲学研究都受自己
国家的哲学传统的影响, 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理
论背景, 如美国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海德
格尔的哲学传统, 法国埃吕尔的技术自主论的
思想等等 。
拉普在, 分析的技术哲学, 中认为德国技
术哲学研究中存在四种倾向, 即德韶尔的工程
科学主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格伦的社会
人类学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主义 。
3,2 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
狭义的和广义的技术哲学, 欧美技术哲学
研究的不同时期对这一问题都有多种阐发甚至
争论, 这也表明在此问题上观点的不一致性 。
如 H.斯柯列莫夫斯基认为广义的技术哲
学即对技术的社会批判, 无法代替狭义的技术
哲学即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分析技术的认
识内容并作为一门学问的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
应主要关注对技术的认识论状况的分析 。 皮特
也一直坚持把认识论作为技术哲学的核心, 并
就此问题与费雷等人进行了激烈的论争 。
3,3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主要有整体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两种 。
前者是把, 技术, 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基
本概念, 埃吕尔和海德格尔等选择这种方法;
后者则分析技术现象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
在第一种方法中,, 整体性, 被视为一个
黑匣子, 未考虑其中的相关因素和它们之间的
联系, 后一种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思考哲学论点
的经验的方式, 而整体的方法则以超验的方式
思考与技术发展相关的历史的, 文化的和社会
的因素 。
3,4 研究视角的多重性
? 主要有政治的视角, 社会制度的视角, 文化
的视角等从技术外部进行的研究和对技术的结构,
功能, 技术指示等从技术本身进行的研究 。
? 前者形成了诸如技术统治论, 技术批判理论,
卢德主义, 现实主义, 社会建构论等学派, 后者
形成了 J.皮特, M.邦格等人的技术认识论视角的
研究 。
? 研究视角的多重性使技术哲学领域中的学术
争论颇多, 如皮特和费雷等人就技术哲学的研究
对象即认识论在整个技术哲学中的地位问题的争
执, 费恩伯格和其他学者就技术本质论批判引发
的争论 。 争鸣表现出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也推动
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
3,5 研究地域的国际性
这一方面和, 二战, 期间欧洲国家的学者
到美国政治避难进而产生的思想交流有关, 也
和这些国家间经济, 政治上的关联性相一致 。
在 SPT成立之初, P.杜尔宾等人编辑的
,哲学与技术研究, ( RPT) 及后来的, 哲学
与技术, ( PT) 刊物, 都是与德国的 F.拉普等
人的合作, 也是在拉普的倡议与努力下才有了
1981年在德国的巴特洪堡召开的欧美第一次技
术哲学国际会议 。 这一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地点相继分别在美国的某个城市和欧洲的某个
城市, 从而促使这种合作成为欧美技术哲学研
究特有的一种模式, 一个传统 。
3,6 学科边缘的开放性
技术哲学研究的边缘领域与社会学,
经济学, 政治学等的边缘领域都有经验
的和实践的倾向, 这种倾向能够使技术
哲学的研究得以和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
进行交流, 从而对其中相关联的技术问
题进行深入研究, 这将有助于拓宽技术
哲学的研究领域 。
德国的 G.罗波尔就是运用理论体系
边缘开放的方法研究技术, 建立了跨学
科的技术哲学 。
3,7 关注问题的多变性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自 SPT建制化以来
所关注的问题一直随社会的变化而有不
同的侧重, 至今的二十多年间在不同的
时间和历史背景中对本体论, 认识论,
伦理 —政治问题, 实践问题等的关注程
度不同 。
如 21世纪初, 第 12届 SPT国际会议
的主题是:技术与自然 ( 2001) ;第 13
届 SPT国际会议的主题则是:技术与全
球社会 ( 2003) 。
四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和转向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在 SPT建制化的 20多年间取得的长足
进展举世瞩目, 但正像 J.皮特所言, 世纪之交欧美技术哲
学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或走向繁荣或走向衰败, 因此需
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反思, 欧美技术哲学的困境主
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SPT学术共同体的规模较小。
第二,技术哲学的学术基础较薄弱,缺乏公认的经典著作和
代表人物。
第三,技术哲学研究的视野较窄,不够宽泛,带有局限性
第四,SPT学术共同体发展动力不强,前景堪忧 。
第一,SPT学术共同体的规模较小。
? 20世纪 60-70年代是美国哲学全面繁荣的
历史时期, 但与其它哲学学科相比较, SPT从
1975年至 1995年仅发展到 300人左右, 补充进
来的新生力量较少, 大多为其初就参加学会的
老面孔 。
? 而大致兴起于同一时期, 同一背景之下的
,现象学与存在哲学学会, ( SPEP,1962) 的
会员已翻了两番, 发展至 1400人, 并完成新旧
更替, 女权主义者创立的, 哲学妇女学会,
( SWIP,1962) 也出现了类似的发展, 声称有
2000名成员 。 相对而言, 技术哲学却处于一种
微妙而危险的境地 。
第二,技术哲学的学术基础较薄弱,缺乏公认的
经典著作和代表人物。
? 如 J.皮特所说, 技术哲学不象科学哲学,
不仅在西方哲学理论中一脉相承, 而且现代西
方的科学哲学也可找到维特根斯坦的, 逻辑哲
学,, 卡尔纳普的, 科学的统一,, 库恩的
,科学革命的结构, 等理论渊源 。
? 技术哲学则相反, 尽管 C.米切姆是比较活
跃的技术哲学家, P.杜尔宾是 SPT的开创者,
F.拉普等人的著作也很有影响, 但还不能认为
他们就是技术哲学的领军人物, 他们的研究代
表了技术哲学的方向, 因此每一个思想家都不
得不, 白手起家, 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法, 从而
难有哲学思想的继承性 。
第三,技术哲学研究的视野较窄,不够宽泛,带
有局限性。
早期工程的技术哲学采用的是工具主义或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把技术本性物质化, 手段
化, 遭到了人文学派的诘难;而人文主义者对
技术的形而上分析, 如海德格尔的晦涩阐述,
也受到工程的技术哲学家的抵制, 认为 SPT象
绿党一样意识形态化了, 拉普也在多处提到这
一问题 。
第四,SPT学术共同体发展动力不强,前景堪忧。
? 杜尔宾曾认真研究了技术哲学 20多年来的发展情
况, 提出尽管从文献上看, 技术哲学发展成果颇丰,
但如果从它的实践价值来看则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
过多强调理论性而与实践的联系不强使欧美技术哲学
的发展没有强有力的促进动因 。
? 如皮特曾向技术史学会的一位负责人提出了举行
技术哲学, 技术史联合会议的建议, 那位成员反应很
恐惧, 他说:, 那些技术哲学学会 ( SPT) 的人憎恶
技术 。 而且, 他们对技术一无所知, 我们能对他们说
什么呢?, 皮特指出, 难道再 SPT共同体的人员仅仅
是技术的抨击者吗? 果真如此, 我们将不再被其它的
哲学团体所认真接受, 意味着我们的问题将不再包含
在合法的哲学范畴内, 我们将不再是哲学团体的一部
分, 我们将滑向无足轻重的边缘 。
上述情况表明, 技术哲学既缺乏根深蒂固
的哲学传统, 少有前人探索得来的方法论原则,
因此每个研究者必须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法,
SPT缺乏统一的研究纲领 。
拉普, 费雷和皮特等都提出欧美技术哲学
的研究中多元性有余而统一性不足的缺点, 皮
特以激烈的言词对此作了深刻批判, 认为这导
致每个学派各陈其辞, 各种思想之间的对话存
在困难, 从而严重影响了技术哲学的发展;
伊代则批评了在技术哲学内部人为地画地
为牢, 把技术哲学二分为工程的和人文的方法,
认为事过境迁, 不应仍过于强调这种划分, 否
则将阻碍技术哲学的发展, 这一警告具有很强
的预见性 。
? 近年来伴随着对上述困境与问题的
反思,某些学者提出了技术哲学研
究的经验转向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最早是由荷兰学者提
出并进一步引导的 。 在 1998年与荷兰的代尔夫特
大学举办的春季研讨班上, 埃茵霍温理工大学的
P.克罗斯和 A.梅莱斯提出了一个, 技术哲学研究
中的经验转向, 研究纲领 。 围绕这个研究纲领,
来自哲学和工程学界的参加者们聚济一堂, 讨论
哲学和工程学共同关注的问题 。
几乎是在同时, 荷兰的 H.阿赫特胡斯主编
,美国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一书, 他认为当代
美国技术哲学已占居世界技术哲学前沿问题的重
心, 美国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就意味着当今全球
技术哲学发展的经验转向 。
所谓,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不是把技术哲
学作为一项经验的事业来对待, 从而使其失去其, 哲学
的, 特性, 不是把关于技术的哲学问题从关注的重心移
向边缘, 也不是消除掉技术哲学中的规范和伦理价值,
现代技术不仅提出了伦理问题, 而且提出了本体论的,
认识论的, 方法论的问题 。
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的本性, 需要把对技术的哲学
分析建立在可靠的和在经验方面的充分的描述基础之上 。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荷兰学者在一个名为, 技术人造
物的双重本质, 的研究纲领中对技术人造物的本性进行
了研究, 认为技术人造物具有双重本性, 即 ① 具有自然
的结构; ② 具有体现人的意识的功能 。 因而研究技术本
身就不能仅仅从其中的一个方面出发而应考虑到它的二
重本性 。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的表现
? 第一,经验转向的本体论
? 第二,经验转向的认识论
? 第三,经验转向的伦理学
? 第四,经验转向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一,经验转向的本体论
主要关注于技术人工物的相关的本体论问题, 同时对工程
设计中的对象和社会的人工物进行了比较分析 。
如对人工物的本体论的分析中, 有学者着眼于技术的功能
来分析技术的本性问题, 以探讨技术人造物的本体论问题 。
技术的功能总是与人工物的结构相关, 因而人工物是一个
相关联的实体, 这意味着没有完全是它, 自身, 的人工物, 也
说明人工物之间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 技术哲学应认真对待设
计实践和使用中的人工物问题 。
对设计中的对象和社会的人工物的比较研究中, 他们认为
设计过程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其最终产品即人工物是由社会建
构的, 设计过程中的每个部分都在自己的对象世界中, 超出这
一客观世界进行的抽象的争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那种认为人
工物并非客观事物本身的观点没有看到技术人工物的设计和使
用过程中与社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而技术具有社会性 。
第二,经验转向的认识论
主要关注于对事物的客观存在性, 工程设计中对象和过程的
经验建构以及对设计中的认识论分析 。
贝尔德强调指出, 经验转向需要从以往吸收的教训是要较多
地关注技术对象的物质性, 而以往的技术哲学和技术史研究强调
与注重的是意识方面, 从而忽视了技术人工物是基本的物质存在
物这一事实 。
对工程设计中的经验建构主要关注设计知识的本性和设计过
程的认知结构问题, 如 J.皮特提出, 技术哲学应关注事实而非意
识形态或形而上学问题 。 尽管事实本身不会说话, 需要理论来阐
发, 但这正说明需要发展一个对技术的经验阐述做出评估的标准
问题 。 这个标准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技术知识受到方法论的, 价值
观的限制, 一旦我们能评价我们的理论在经验上的充分性, 我们
就能够消除存在于它们之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从而减少设计中的
错误的发生 。
第三,经验转向的伦理学
主要关注于对工程伦理学中从职业的角色
责任到公众的合作责任, 工程设计和法律对话
等问题的分析 。
米切姆等人提出, 与哲学相关联的工程伦
理学的出现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一个信号 。
他们对基于角色责任的伦理学史的考察, 认为
这种伦理学正日渐被基于公众的合作责任的伦
理学所取代, 这说明高技术时代在对角色责任
之上还需要发展某种东西, 这一转向是对伦理
系统和社会责任的一种新的尝试 。
第四,经验转向的社会批判理论
主要指从事批判理论的学者告别了以往在技术批判中的极
端化倾向, 转而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联中把握问题, 美国学
者如 A.伯格曼, A.费恩伯格, L.温纳等的思想发展路向比较典
型地反映出这一转向 。
, 哲学与技术研究, ( RPT) 第 20卷中有一部分是对经验转
向的一般性思考, 学者们对技术哲学中究竟有无, 经验的转向,
问题进行了研讨, 对工程设计和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的涵义,
实质等问题作了详细阐发, 也对批判性的技术哲学与社会建构
论之间关系进行了思考 。 这些思考, 对欧美技术哲学的经验转
向给予了深层的理论论证 。
值得提及的是, F.拉普对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问题提出异
议, 认为, 如果技术哲学绝对地关注既定的经验的存在物, 它
将失去哲学的研究维度, 。 由此看来, 如何理顺哲学的思辨思
维方式和技术中所含的经验成分的关系, 欧美技术哲学的经验
转向能否成为克服弊病的良方, 还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
验的问题 。
五,借鉴与启示: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
的历程与转向
追溯欧美技术哲学的建制化过程, 阐述其特点并
分析其困境与转向, 对促进我国技术哲学的深入发展
是十分有益的 。
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与欧美非常类似, 早在 20
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建制化历程 。
1,50年代末 60年代初, 围绕工程技术展开了工程传统
的技术哲学研究 。
2., 文革, 以后 ( 1978—1985), 工程技术辩证法向
技
术论的转向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
1,50年代末 60年代初,围绕工程技术展开了
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研究
当时结合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的, 双革, 运动,
一些哲学工作者对工业生产实践中的方法论和辩证法
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东北大学陈昌曙教授的第一篇技术哲学论文, 要
注意技术中的方法论问题,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57
年第二期 ) 是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开端的重要标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关士续教授等机床专业的师生
在, 光明日报, 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了机床内部矛盾
运动规律的探讨, 开创了工程技术辩证法研究的先河 。
由此可见,, 东北学派, 在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2., 文革, 以后( 1978—1985),工程技术辩证法
向技术论的转向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1979年 8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委会在天津举办了全
国工程技术辩证法讲习会 。
同年 12月, 华中工学院邹珊刚教授等编纂了, 工程技术科学
的若干辩证内容, 。
1980年, 陈昌曙教授提出应加强从整体上研究技术和技术发
展规律 。
同年 6月, 中国科学院, 自然辩证法通讯, 杂志社出版了
,技术史, 技术论译文专辑, ( 科学与哲学, 1980年第五期 ),
第一次对欧美技术哲学和日本技术论进行了初步介绍 。
1982年 9月, 在北京召开了, 科学技术与四个现代化学术讨
论会,, 第一次开展了以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 。
1985年 11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了
第一届全国技术伦学术研讨会, 并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技术论专业组 ( 筹 ), 实现了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 。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的标志
首先,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表现为成立了
全国性专业组织,并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 如 1988年 5月, 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技术论学术
研讨会, 并决定将技术论专业组更名为中国自
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 以后每
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 至今已
举办九届 ( 2002)
其次,出版一批代表性理论专著也是中国技术哲
学研究建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科学技术论, ( 杨沛霆, 陈昌曙等, 1985),
,论技术, ( 远德玉, 陈昌曙, 1986),
,技术论, ( 陈念文, 杨德荣, 高达声等, 1987)
,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 ( 陈振明, 1992),
,技术社会化引论, ( 陈凡, 1995),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 ( 高亮华, 1996),
,技术的政治价值, ( 刘文海, 1996),
,技术哲学引论, ( 陈昌曙, 1999),
,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 ( 2001),
,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纲要, ( 乔瑞金, 2001),
,工程哲学引论, ( 李伯聪, 2002),
,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 ( 2002),
,解析技术, ( 陈凡, 张明国, 2002) 等 。
第三,开展系统的专题研究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
建制化后的主要任务。
80年代中期, 东北大学陈昌曙, 远德玉教授
开展了, 工程技术方法论研究, ;
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等开展了, 技术开
发方法论研究,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士续教授等开展了, 工程
技术的结构及其发展研究, ;
成都科技大学杨德荣教授等开展了, 日本技
术论研究, 。
近年来, 中南大学陈文化教授, 清华大学曾
国屏教授,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
学关士续教授等又结合国家创新战略开展了技术
创新论的研究 。
第四,进行专业技术论研究,拓展技术哲学研究的
领域,也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建制化的丰硕成果。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教授的
,找矿哲学概念, 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矿产
勘查领域哲学问题的专著 。
另外, 在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
一些理, 工, 农, 医, 军校的专家学者在一般
技术论的基础上, 又开展化工技术论, 石油技
术论, 农业技术论, 医学技术论, 军事技术论
的研究 。
第五,较系统介绍国外技术哲学进展,邀请国外
学者讲学,参加国际技术哲学学术会议,促进了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建制化的国际化进程。
?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先后出版了一批译著和译丛 。
?, 技术哲学译文专辑, ( 科学与哲学, 1985年第二期 ),, 技术
哲学导论, ( 拉普著, 刘武译, 1986)
?, 现代技术与政治, ( 五谷三男, 星野芳郎著, 迟镜询译, 1986)
?, 技术与技术哲学, ( 邹珊刚主编, 1987)
?, 技术科学的思维结构, ( 拉普编, 刘武译, 1988)
?, 技术哲学概论, ( 米切姆著, 殷登祥, 曹南燕译, 1999) 等 。
?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等曾先后邀请日本的星野芳郎和德国的
波塞尔等技术哲学家来华讲学, 陈凡教授也在近年先后参加了第
12,13届技术哲学国际会议和欧洲技术哲学会议 。
第六,学科与学派之间的对话也是中国技术哲学
研究建制化的新特征
? 如陈昌曙, 远德玉教授与张华夏, 张志林
教授就技术哲学研究纲领问题的商谈, 吴国盛
教授关于, 技术哲学:一个有着伟大未来的学
科, 的文章就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之间开始
出现的对话 。
? 技术哲学共同体内部陈文化教授等人关于
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话语是技术价值论还是技
术认识论的讨论, 以及工程技术哲学与人文技
术哲学的视域对峙, 也反映了不同学派之间的
争鸣和交流 。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虽已实现并取得较大
进展, 但与科学哲学等相关学科比较, 技术哲学还处
于哲学领域非主流, 甚至边缘化的地位, 欧美技术哲
学的困境在我国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
陈昌曙教授曾发表一篇文章, 保持技术哲学研究
的生命力,, 指出, 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 没有基础
就没有水平, 没有应用就没有前途, 。 从某种意义上
说, 这表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仍存在特色不明显, 基
础不牢固, 应用不充分的缺陷 。 因此, 我国的科技工
作者, 应当给予技术哲学以更多的关注 。
当代哲学的, 技术转向, 已成趋势, 引起众多专
家的关注 (, 哲学研究, 2001年第 1期 ) 。 欧美技术哲
学的困境与经验转向也唤醒国内学者的思考 。 面对哲
学技术转向的趋势, 借鉴欧美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背
景, 针对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我们在秉
承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研究传统的同时, 是否也应考
虑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转向呢?
第一,技术哲学研究背景的转向 ——从现代技术向后现
代技术的转向
米切姆认为, 随着 20世纪末信息技术进步, 全球网络化的发
展, 世纪之交出现的元技术 ( metatechnology) 值得关注 。 什么
是元技术? 从语义学角度讲,, Meta-”既有, 元, 意, 也有
,后,,超, 之意, 所以元技术也可以理解为超技术, 在现代技
术出现之后的超技术 。
米切姆将它与前现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加以比较, 认为它是
一种后现代技术 。 他认为, 就技术的社会功能而言, 如果说前现
代技术是一种建构性技术, 那么现代技术就是一种解构性技术,
而后现代技术就是一种重构的技术 。
米切姆的分析对我们很有启示 。 现代技术哲学产生于工业
文明的背景之中 ( 卡普, 1877), 世纪之交, 相对于中国这样的
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技术哲学工作者既要关注现代技术的工具理
性对工业社会的解构作用, 同时更应关注网络通讯等后现代技术
对信息社会的重构功能 。 这种研究背景的转换要求中国当代的技
术哲学在本体论, 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上与时俱进, 产生新的
问题旨趣 。
第二,技术哲学研究视角的转向 ——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现代技术哲学自产生之时,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研
究特色, 在不同学者身上体现不同的哲学传统 。 学派林立, 方法
各异, 多元转向, 百家争鸣, 是现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因此不能采取, 工程传统技术哲学, 和, 人文主义技术哲学, 的
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分类方法 。
目前国内技术哲学共同体内部存在工程和人文的两种传统,
两种范式, 两套话语系统 。 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各有
优势, 但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应互相融合, 相得益彰 。 这种趋
势在国外的技术哲学家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 将技术哲学进行, 二元化, 分类的 C.米切姆到底属
于, 工程技术哲学传统,, 还是归于, 人文主义哲学流派,? 以
往人们倾向于米切姆是工程技术哲学家, 但米切姆本人却说, 我
的注意力既在工程技术哲学方面, 也在人文技术哲学方面, 因为
无论是工程技术哲学对技术的积极肯定, 还是人文技术哲学对技
术的否定批判, 未必都是一种合乎理智的选择, 所以, 他也正在
努力实现工程技术哲学的传统与人文技术哲学的传统的融合 。 他
认为或许通过这种融合, 可以使现代技术哲学摆脱当前发展的困
境与, 边缘化, 的尴尬境地, 在后现代文化背景的整合下, 经过
重构再次得到社会确认和哲学认同 。
另外象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曾从工程传统的视域写过一本
,分析的技术哲学, ( 1978), 但目前他的理论视野已转向人文
主义的技术哲学, 德国学者罗波尔为此还批评他背叛了现实主义
的工程技术哲学, 所以拉普本人也很苦恼, 他说自己现在处于一
种孤立于困苦之中 。 不过尽管如此, 它还是强调今后应加强对技
术的哲学思辨和形而上的分析, 反对单纯主张经验主义和实用主
义传统 。 他甚至认为今后技术哲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技术哲学研
究必须与哲学传统相结合, 强化形而上的分析方法, 追问技术的
本质, 否则技术哲学就会失去理论根基 。 由此可见, 即使是工程
技术哲学传统的代表人物, 也不是坚持单一化的研究视角 。
今后国内的技术哲学研究, 应继续保持并发扬工程技术哲学
与人文技术哲学的传统特色, 但也应摒弃学派之间的偏颇与局限,
坚持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更多关注不同的技术哲学研究主题, 如
A.伯格曼的现象学的技术哲学, C.米切姆的伦理学的技术哲学,
D.伊德的实践的技术哲学, J.皮特的认识论技术哲学, L.温纳自
主论的技术哲学, A.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主义等等, 促进中国技
术哲学研究的全面繁荣 。
第三,技术哲学研究共同体的转向 ——从封闭性向开放
性转向
德国技术哲学家 F.拉普在, 从德国人的视野看 20后的技术哲
学, ( Techne,1995) 这篇文章中说, 无论是德国的技术哲学还
是美国的 SPT,从建制化 ( 1975) 到世纪之交的 20年, 其研究既
有理论性, 思辨性的哲学思考, 同时还有实证性, 经验性的实践
导向, 这一点在 C.米切姆, R.麦基所编的技术哲学文献等众多资
料统计中, 已得到初步论证 。
技术的内涵是丰富的, 技术哲学的研究导向应该是多元的 。
因此, 。 技术哲学研究的共同体 ——无论是美国的 SPT还是中国
的 CSPT( Chines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都
不应是封闭性的学术团体, 而应向开放性转向,, 内核硬化, 边
缘软化, 或许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学术共同体 ( CSPT) 转向的
合理政策选择 。
所谓, 内核硬化,, 就是说 CSPT共同体的, 内核,
( 指专业的技术哲学工作者 ) 应是具有基本研究范式,
具有明确的研究纲领, 具有科学合理方法导向的不同
流派的技术哲学共同体, 坚持, 相对封闭, 边界清晰,
的理论性, 思辨性的哲学思考, 是其研究特色 。 CSPT
通过, 会员制, 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发展是其组织
保证, 技术本体论, 技术认识论, 技术方法论, 技术
价值论等是其研究方向 。
所谓, 边缘软化,, 是指 CSPT共同体的外围边界
应是, 内外开放, 的 。 如果说, 内核硬化, 有益于
,狭义技术哲学, 的形成与完善, 那么, 边缘开放,
则有利于, 广义技术哲学, ( 即跨学科的技术哲学 )
的产生和发展 。 广义技术哲学的建构既有内核的理论
封闭性, 也有边缘的实践开放性, 这是由技术的本质
内涵决定的 。 技术与科学不同, 它不仅是人对自然的
一种理论认知过程, 也是人对自然的实践改造过程,
因此不能仅局限在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价值论
的领域内研究, 还必须加强学科间的沟通和, 官, 产,
学, 的合作 。
“边缘软化, 的政策导向有两重涵义,
第一, 对内开放, CSPT应加强与国内有关高校
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相互沟通, 加强与社会学, 伦理学,
政治学, 经济学和历史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
合作, 加强与各级政府, 大中小型企业和自然科学工
程技术的, 文化联盟, 。
第二, 对外开放, 走出去, 请进来, 加强与国外
技术哲学学会和研究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如以中国技
术哲学 (CSPT)的名义, 与国外技术哲学研究机构
(SPT,VID等 )建立合作关系, 以团体名义加入 SPT,并
争取与美国 SPT合作, 出版, 欧美技术哲学译丛,,
邀请国外学者, 举办暑期, 中美 /中欧技术哲学讲习
班,, 为将来与 SPT联合在中国举办, 第 15届技术哲
学学术会议, 做好理论与人才准备 。 通过上述国内外
交流与合作, 不仅可以扩大中国技术哲学的影响, 促
进我国技术哲学的发展, 适应, 与时俱进, 的时代要
求, 同时也可以逐渐使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与国际接
轨, 在立足, 本土化, 的同时, 日益走向, 国际化,,
促进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
结 束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