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当代技术哲学的建制化及其转向
引言, 技术哲学的历史分期
? 一, 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产生
? 二, 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 三, 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 四, 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其转向
? 五, 借鉴与启示: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与转向
引言, 技术哲学的历史分期
? SPT创始人 —— P,Durbin教授的技术哲学分期,
1,技术哲学史前期 ——
古代至 E.卡普, 技术哲学纲要, ( 1877年);
2,技术哲学规范期 ——
1877至 20世纪 70年代前期 SPT成立;
3,当代技术哲学期 ——
SPT成立( 1975年)至今。
一、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产生
1.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恩格斯:, 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
这一长时期内,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 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
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 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 主要是
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
( 1) 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
18世纪蒸汽革命, 19世纪电力革命标志改造自然的新篇章 。
( 2)哲学理论视野的转向。
从自然本体论 ---------→ 自然认识论 -----------→ 自然改造论
↓ ↓ ↓
(世界的本原)(存在就是被感知、我思故我在) (我造物故我在)
2.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生成的标志
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00多年以前的欧洲大陆
( 主要是德国和法国 ) 。
( 1) [德 ] E· 卡普 ( Ernst Kapp) 的, 技术哲学纲要, ( 1877)
( 2) [法 ]A· 埃斯比纳斯 ( Alfred Espinas), 技术起源, ( 1897)
3.现代西方技术哲学的徘徊
尽管现代西方技术哲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但直到 1976年美国
芝加哥科学哲学年会上, 哲学家仍在争论, 在技术中是否存在令人信服
的哲学问题?, 。
为什么技术这支古老的人类文明之花在哲学的领地
竟然难寻一片沃土呢?
( 1) 哲学释因,
1) 西方哲学偏重理论的传统
邦格:历史上只有三个伟大的哲学家关注科技发展 ( 亚里斯多德, 马克思, 罗素 )
特别关注技术的是培根, 狄德罗, 海德格尔 。
2) 技术哲学缺乏扎实的哲学基础
它不象科学哲学那样有维特根斯坦, 卡尔纳普, 库恩等公认的哲学大师 。
( 2) 历史释因,
—— 技术哲学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
1) 1835年 —— [英 ]化学工程师, 经济学家 A· 尤尔 ( Eure),, 工厂哲学,,, 机械哲学,,, 制造业哲学,
( 论述了手工与机械生产的区别, 机器的分类及发明规则, 自动工厂与工厂手工业的对立等 。 )
2) 1877年 —— [德 ] 地质学家, 工程师 E· 卡普:, 技术哲学 纲要, (, 器官投影说, ) 。
( 使用技术哲学第一人 )
3) 1890— 1912年 —— [俄 ] 机械工程师 P·K· 恩格迈尔 ( Peter.K.Engelmeier):, 技术哲学 通论, (四卷)
(“专家治国论” —— 用技术原理改造和管理社会)。(使用技术哲学第二人)
4) 1913年 —— [德 ]工程师 E· 席梅尔,( E.Zschmmer), 技术哲学, (技术目的是摆脱自然限制获得自由)
(使用技术哲学第三人)
5) 1908— 1956年 —— [德 ]工程师和企业家 F· 德韶尔,( F.Dessauer), 技术的文化, ( 1908),
, 技术哲学, ( 1927),,技术的核心问题, ( 1945),,围绕技术的争论, ( 1956)。
(使用技术哲学第四人)
他的技术哲学思想影响了 20世纪上半叶。 他继康德的三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 科学认识的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 伦理行为的批判;, 判断力批判, — 审美感觉的批判)之后,
提出了对技术制造的批判,发明与自在之物的关系 —— 即科学认识只有经过中介才能与“自在之物”发
生联系,也就是说,发明原本在现象世界并没有,发明如果在现象世界出现,那它来自思想的实在物,超经验
的实在。)
二,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1.德国的技术哲学
( 1)二战结束后,人们对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普遍持悲观态度,并认为工程师
应从道义上对战争的灾难负有责任。因此,德国工程师学会( VDI,成立
于 1856年)于 1947年重新成立,工程师通过它来探讨他们的地位和责
任。并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
1) 1950( Kassel) ——关于工程师的责任;
2) 1951( Marburg) ——人类和技术时代;
3) 1953( Tubingen) ——技术对人类的挑战;
4) 1955( Munster) ——技术领域的人类学。
( 2) 工程师学会制定了, 工程师守则,,
并向每一位新会员宣读,
1)宗教价值观,工程师在从事职业时必须遵守社会价值,虔诚地信仰上帝;
2) 以人为本理念,工程师应当服务于人类生活, 向所有人提供服务, 无论他
的出身, 社会地位, 世界观如何;
3)自律原则,工程师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信守诚实、公正等原则,工程师
不应屈服于危害人类的邪恶势力,玷污科技,他应是人类道德,
文化的忠诚卫士;
4) 共同体规范,工程师应当与他的职业同事真诚合作, 尊重合作者的劳动,
就象正确评价自己的创造力活动一样;
5)职业精神,工程师应当使他的职业超越于经济意义,为造福社会和得到
各个领域的尊重和承认而工作。
( 3) 二战后 ——
随着经济恢复和技术发展,德国工程师学会( VDI)在 1956年的百年
纪念会上,建立了, 人类与技术委员会,, 1973年更名为, 工程师与社会,
委员会,下设许多分会,
教育与科技,宗教与科技,语言与科技,哲学与科技等分会。
其中哲学与科技分会主要研究技术哲学和技术道德问题。
( 4)产生了一批著名的技术哲学家 ——
1) 伦克 ( H.Lenk), 批判技术单因素论 ( 技术是一种社会哲学, 传统哲学
难以胜任, 应从技术史和社会学的视阈中研究 ) ;
2) 罗波尔 ( G, Pophol), 技术系统论 ( 跨学科的技术哲学, 探求
, 社会 —技术, 系统的相互关系 ) ;
3) 拉普 ( Friedrich Rapp), 分析的技术哲学 ( 技术哲学的流派, 概念,
方法论分析, 现实问题研究等 ) ;
4) 海德格尔 ( M.Heidegger), 存在主义技术哲学 ( 具有苏格拉底传统,
善于提出问题, 去追问技术 ) ;
5)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 Mercuse & Habermas),社会批判理论的
技术哲学(提出单面人、单面社会理论,提倡批判性思维;
认为技术理性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
2.美国的技术哲学
( 1)美国技术哲学的孕育期( 1960— 1970)
1) 1963——美国天主教大学 ( CUA), 技术文化中的哲学, 讨论会, 第一次
以技术为主题的哲学会议 ( 技术与科学, 技术与人性 ) ;
2) 1964—— [法 ]埃吕尔 ( Jacques Ellul) 的, 技术的社会,,
( Technological Society,1954) 由 John Wilkinson
翻译,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出版 。
3) 1966—— [加 ]阿根廷裔哲学家邦格 ( M.Bunge),,作为应用科学的
技术, 一文,(美国技术史协会), 技术与文化, 杂志( 1966,
329—347),还没有提出技术哲学的概念。
4) 1966——美国技术哲学兴起的标志,
当年由, 技术与文化, 杂志主办, 技术与文化, 研讨会,邦格发

, 建立一种技术哲学,, 第一次出现英文的, 技术哲学, 词汇
(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而且会议论文集, 面向技术
哲学, 同年在该杂志出版)。
5) 1968——斯柯列莫夫斯基( Skilimowski),在, 当代哲学概览, 上发表
了, 技术哲学评论,,美国学术界第一次承认, 技术与哲学, 的
主题,并把它列入哲学研究的范畴。
( 2)美国技术哲学的发展期( 1971——1980)
1) 1972——米切姆和麦基 ( C,Mitcham & R,MacKey) 主编
美国第一部技术哲学综合文献, 哲学与技术 ——技术的
哲学问题读本, (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Reading in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Technology), 其中有,
A,[德 ]德韶尔 ( Dessuaer) 的, 在适合领域中的技术, ;
B,[法 ]埃吕尔 ( J.Ellul) 的, 技术的规则, ;
C,[西 ]奥特伽 ( J.Ortega) 的, 对技术的思考, ;
D,[美 ]乔纳斯 ( H.Jonas) 的, 理论的实际用途, ;
E,[美 ]费布曼 ( J.Feibleman) 的, 纯科学, 应用科学和技术, ;
F,[美 ] 斯柯列莫夫斯基 ( Skilimowski) 的, 技术中的思维结构, ;
G,[美 ]芒福德 ( L.Mumford) 的, 技术与人的本性, 等 26篇论文 。
( 1983年再版,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
2) 1973年 —— 在芝加哥召开, 技术的历史与哲学, 国际会议
( 1979年,由 G.Bugliarello等主编出版了该会议论文集,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IlloNois Press)
3) 1974 —— 拉普主编, 技术哲学文集,
( Contributions to a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inking in the Technological
Sciences,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Holland)在荷
兰出版,其中有 5位美国学者的 7篇文章,
A) J.阿伽西:, 一般科学哲学对科学和技术的混淆, ;
B) J.O.威兹德姆:, 需要确证 ——对阿伽西的评论, ;
C) J.阿伽西:, 为成功而谋划 ——对 J.O.威兹德姆的答复, ;
D) J.O.威兹德姆:, 发现的规则 ——对阿伽西的答复, ;
E) H.斯柯列莫夫斯基:, 技术中的思维结构, ;
F) M.I.曼泰尔:, 科学方法 ——三位一体的模式, ;
G) R.J.麦克罗里:, 设计方法 ——有效设计的科学方法, 。
4) 1976—1978:美国技术哲学活跃的标志
A) 德拉华州立大学杜尔宾教授 ( Paul T.Durbin),
创办一组技术哲学内部通讯 ( newsletters);
B) 成立美国技术哲学学会 ( SPT),技术哲学研究走上了建制化的过程;
C) 1976年 10月美国哲学协会中的科学哲学协会等,
三个分会在芝加哥专门为技术哲学举行了专题年度研讨会,
主题是:, 在技术中是否存在有意义的哲学问题?,
杜尔宾等人参与了讨论。
杜尔宾 ( 德拉华州立大学 ) —— 技术哲学研究的四种选择 ( 其中最重要的是
借助库恩的范式到技术哲学中, 研究技术革命 ) ;
布莱克(康奈尔大学) ——技术哲学的四个任务
(基本概念、技术批判、技术伦理、技术行动);
吉 里(印第安纳大学) ——技术哲学应是应用哲学的一个分支,不能仅研究
技术知识(反对科学哲学家故弄玄虚,坐而论道)。
D) 1976年 12月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
与波士顿大学联合继续举办技术哲学专题研讨会,
乔纳斯(波士顿大学) ——现代技术的特征与技术进步的模式(推与拉);
瓦托夫斯基(波士顿大学) ——技术概念的四个问题
(评论乔纳斯:技术概念的历史性;
技术进步的定性与量化;
技术进步的无限性;
技术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制度无关)。
E) 1978年杜尔宾等主编了, 哲学与技术研究,
(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年刊,正式有了技术哲学
的学术刊物。
F)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技术哲学家。
( 3)美国技术哲学的成熟期 ——( 1981—2000)
1) 出版了大量的技术哲学文集和专著,
A) 1981年拉普, 分析的技术哲学, ( 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1978) 由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Holland
出版英译本 。
B) 1983— 1993年杜尔宾主编, 哲学与技术, 丛书(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共 11卷(论文集,D.Reidel & Kluwer
Publishing Company,Boston Series);
C) 1985年阿伽西, 哲学和社会视野中的技术, ( Technology,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Aspects,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D) 1985年邦格, 科学和技术的哲学, (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E) 1985年派特利克 ( E.C.Pytlik) 等的, 技术, 变革与社会, ( Technology,Change,
and Society,Davis Publications,Inc) ;
F) 1988年费雷 ( F.Ferre) 的, 技术哲学, (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Prentice Hall) ;
G) 1990年希克曼 ( L.Hickman)主编的, 作为人类事务的技术, ( Technologyas a Human Affair,
McGraw— Hill);
H) 1991年伊德 ( D.Ihde) 的, 工具实在论: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界面,
( Instrumental Realism,The Interface betwee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I) 1991年费恩伯格 ( A.Feenberg)的, 技术批判理论, (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J) 1993年伊德 ( Don Ihde) 的, 技术哲学, (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An Introduction,
Paragon Press) ;
K) 1993年莫莱斯基 ( A.Moulakis)主编的, 技术和责任, ( Technology and Responsibil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Ener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 1994年米切姆 ( C.Mitcham)
, 通过技术的思考 —— 工程和哲学之间的道路, (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
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本书内容充实, 可作为技术哲学入门的基本教材,
第二,1995年出版了电子版技术哲学期刊
( Techne,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SPT/spt.html) 。 至今已出版 21期,
实现了 SPT学术研究的数字化 。
在此前后, 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成立了本国的技术哲学研究组织, 如英国于
1989年成立了, 哲学, 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 CPTS), 该中心设在阿伯丁大学
内, 有 CPTS 电 子 版 技 术 哲 学 期 刊, 结 果 与 方 法, ( Ends and Means,
http://www.abdn.ac.uk/philosophy/cpts/techno.hti) 。
荷兰的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特温特大学和代尔夫特大学, 都成立了技术哲学研究
中心, 目前已成为欧洲的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
SPT每两年举办一次欧美技术哲学学术年会, 轮流在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和欧洲举
行 。 自 1981年在德国巴特洪堡召开第一次会议以来, 迄今已召开 14次 。
三,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3,1 理论传统的多元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哲学研究都受自己国家的哲学传统的影响,从而
显现出不同的理论背景,
3,2 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
狭义的和广义的技术哲学,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不同时期对这一问题都
有多种阐发甚至争论,
3,3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主要有整体的方法和分析的方法两种。
前者是把, 技术, 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概念,, 整体性, 方法把技术视为一
个黑匣子, 未考虑其中的相关因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埃吕尔和海德格尔等;
后者则采取经验分析的方法,打开技术黑箱,探讨技术现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4 研究视角的双重性
从技术外部,(政治, 社会, 文化等 )进行的研究, 诸如技术统治论, 技
术批判理论, 卢德主义, 社会建构论等学派;
从技术本身,(结构, 功能等 )进行的研究, 如 J.皮特, M.邦格等人的技
术认识论视角的研究 。
3,5学科边缘的开放性
技术哲学研究的现实问题与社会学, 经济学, 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
这将有助于拓宽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 。
3,6 关注问题的多变性
当代欧美技术哲学自 SPT建制化以来所关注的问题一直随社会的变化而
有不同的侧重, 如对技术的本体论, 认识论, 价值论和伦理学等问题的关注
程度 。
如:第 12届 SPT国际会议的主题是:技术与自然 ( 2001) ;
第 13届 SPT国际会议的主题是:技术与全球社会 ( 2003) ;
第 14届 SPT国际会议的主题是:技术与设计 ( 2005) ;
四,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研究的困境和转向
J.皮特,世纪之交欧美技术哲学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或走向繁荣
或走向衰败, 因此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反思 。
4.1 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现实困境,
第一,SPT学术共同体的规模较小。
第二,技术哲学的学术基础较薄弱,缺乏公认的经典著作和
代表人物。
第三,技术哲学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各视角带有局限性 ;
第四,SPT学术共同体发展动力不强,前景堪忧。
4,2 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理论困境,
—— 经典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缺失
(1) 经典技术哲学研究纲领, 技术价值论
1 )工程技术哲学 ( Engineering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它
是技术专家或工程师从技术内部对技术分析理解而创立的
一种技术哲学。
工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乐观的 技术价值论
( 如,Kapp,Engelmeier,Zschmmer,Dessauer等 )
2) 人文技术哲学 ( Humanistic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它是
哲学家用非技术或超技术的观点反思技术, 从技术外部去解
释技术的一种尝试 。
人文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批判的 技术价值论
( 如,Heidegger,Mumford,Ellul等 )
( 2) 经典技术哲学研究纲领的缺失
1 ) 研究主题:强调技术价值论, 忽视技术认识论和本体论
——经典技术哲学关注较多的是技术的使用, 而技术
本身的设计, 制造, 生产, 工程等则经常游离于
技术哲学家的视野之外 。
2 ) 研究方法:强调外部规范性, 忽视内部描述性
——因而把技术当作一个, 黑箱,, 当作一个不变的整体,
外部的伦理规范 ( 应怎样 ) 较多, 而内部的经验
描述 ( 是怎样 ) 不足 。
3 ) 理论内核:缺乏技术哲学基本问题的明晰性与一致性
——难以形成集中于中心问题的内聚性理论 。
4.3 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近年来伴随着对上述困境与问题的反思,某些学者提出了技术哲学研究
的经验转向。
( 1)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解蔽技术的, 黑箱,
1)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最早是由荷兰学者提出并进一步引导的 。
在 1998年与荷兰的代尔夫特大学联合举办的春季研讨班上, 埃因霍温理工
大学的 P.克罗斯 (P.Kros)和 A.梅莱斯 (A.Meijers)提出了一个, 技术哲学研究中的
经验转向, 研究纲领 。
围绕这个研究纲领, 来自哲学和工程学界的参加者们聚济一堂,
讨论哲学和工程学共同关注的问题 。
2) 1998年, 荷兰的 H.阿赫特胡斯 (H.Achterhuis)主编, 美国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一书, 他认为当代美国技术哲学已占居世界技术哲学前沿问题的重心, 美国技术
哲学的经验转向就意味着当今全球技术哲学发展的经验转向 。
3) 在当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中, 美国的 Feenberg( 技术批判理论 ), Winner( 自
主技术论 ), Pitt( 技术认识论 ), Ihde( 技术现象学 ), Borgmann( 装置范式
论 ) 等人也提出自己的研究纲领 。
4) P.克罗斯 (P.Kros)和 A.梅莱斯 (A.Meijers)
——,技术人造物的双重本质, 的研究纲领
第一, 技术本体论的解读:认为技术人造物具有双重本性 。
① 具有自然的结构;
② 具有体现人的意识的功能 。
因而研究技术本身就不能仅仅从其中的一个方面出发而应
考虑到它的二重本性 。
第二,,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的意蕴,
不是把技术哲学作为一项经验的事业来对待, 从而使其失去其
, 哲学的, 特性, 也不是消除掉技术哲学中的规范和伦理价值 。
① 技术哲学的研究主题 ——从技术价值论转向技术本体论和认识论
即从主要关注技术的使用阶段转向技术的设计, 发展与生产阶段 。
② 技术哲学的分析层次 ——从形而上的抽象层次转向形而下具体的层次
即技术哲学的分析少去关注有关技术的抽象预设与虚构神话, 而必
须将其分析建立在技术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
⑶ 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 —— 从理论规范性转向经验描述性
即打开技术的黑箱, 对技术的批判与规范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经验基
础上 。 ( Pitt,技术的认识论问题具有对社会批判主义的逻辑优先性 )
( Mitcham,工程伦理学的出现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一个信号 )
五,借鉴与启示: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与转向
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与欧美非常类似, 早在 20世纪中叶
就开始了建制化历程 。
( 一 ) 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历程
1,50年代末 60年代初, 围绕工程技术展开了技术哲学研究 。
(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奠定中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理论基础
提出, 技术科学, 概念 ( 1947)
, 论技术科学, 报告 ( 1955)
, 研究技术科学的方法问题,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57年1期 )
(2) 东北大学陈昌曙教授, 开创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先河
, 要注意技术中的方法论问题,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57年2期 )
(3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关士续教授等,机床专业的师生在, 光明日报, 发表学术
论文, 展开了机床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探讨, 为工程技术辩证法的
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
由此可见,, 东北学派, 在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2., 文革, 以后( 1978—1985),工程技术辩证法向技术论的转

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1) 1965年,于光远先生主持, 自然界的辩证发展,,
, 研究工业技术辩证法, ( 1965)
( 2 ) 1979年 8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委会在天津举办了全国工程技术
辩证法讲习会 。
( 3 ) 同年 12月, 华中科技大学邹珊刚教授等编纂了, 工程技术科学的若干
辩证内容, 。
( 4 ) 1980年, 陈昌曙教授提出应加强从整体上研究技术和技术发展规律 。
( 5 ) 同年 6月, 中国科学院, 自然辩证法通讯, 杂志社出版了, 技术史, 技术

译文专辑, ( 科学与哲学, 1980年5期/1985年2期 ),
第一次对欧美技哲学和日本技术论进行了初步介绍 。
( 6 ) 1982年 9月, 在北京召开了, 科学技术与四个现代化学术讨论会,, 第一

开展了以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主题的全国性会议 。
( 7 ) 1985年 11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全国
技术伦学术研讨会, 并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论专业
3.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的标志
(1) 成立了全国性专业组织,并定期召开学术会议
如 1988年 5月, 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技术论学术研讨会, 并决定将技术论专业
组更名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 以后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技术
哲学学术会议, 至今已举办十届 ( 2004, 08, 东北大学 )
( 2 ) 出版一批代表性的理论专著
, 科学技术论, ( 杨沛霆, 陈昌曙等, 1985),
, 论技术, ( 远德玉, 陈昌曙, 1986),
, 技术论, ( 陈念文, 杨德荣, 高达声等, 1987)
, 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 ( 陈振明, 1992),
, 技术社会化引论, ( 陈凡, 1995),
,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 ( 高亮华, 1996),
, 技术的政治价值, ( 刘文海, 1996),
, 技术哲学引论, ( 陈昌曙, 1999),
, 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 ( 2001),
, 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纲要, ( 乔瑞金, 2001),
, 工程哲学引论, ( 李伯聪, 2002),
, 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 ( 2002),
, 解析技术, ( 陈凡, 张明国, 2002) 等 。
(3) 开展系统的专题研究
1 ) 80年代中期, 东北大学陈昌曙等开展了, 工程技术方法论研究, ;
2 ) 大连理工大学刘则渊教授等开展了, 技术开发方法论研究,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士续教授等开展了, 工程技术的结构及其发展研究, ;
4 ) 成都科技大学杨德荣教授等开展了, 日本技术论研究, 。
5 ) 近年来, 中南大学陈文化教授, 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 东北大学远德玉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士续教授等又结合国家创新战略开展了技术创
新论的研究 。
( 4 ) 进行专业技术论研究, 拓展技术哲学研究的领域
1 )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朱训教授的, 找矿哲学概念,,
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矿产勘查领域哲学问题的专著 。
2 ) 理, 工, 农, 医, 军校的专家学者在一般技术论的基础上, 又开展化工
技术论, 石油技术论, 农业技术论, 医学技术论, 军事技术论的研究 。
( 5 ) 促进中国技术哲学建制化的国际化进程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先后出版了一批译著和译丛 。
?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等曾先后邀请日本的星野芳郎和德国的波塞尔
等技术哲学家来华讲学, 陈凡教授也在近年先后参加了第 12,13届技术哲
学国际会议和欧洲技术哲学会议 。
(二) 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转向
? 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建制化虽已实现并取得较大进展, 但与科学哲学等
相关学科比较, 技术哲学还处于哲学领域非主流, 甚至边缘化的地位, 欧美
技术哲学的困境在我国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
? 陈昌曙教授在2000年曾发表一篇文章, 保持技术哲学研究的生命
力,, 指出, 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 没有基础就没有水平, 没有应用就没有
前途, 。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表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仍存在特色不明显, 基
础不牢固, 应用不充分的缺陷 。 因此, 我国的科技工作者, 应当给予技术哲
学以更多的关注 。
? 当代哲学的, 技术转向, 已成趋势, 引起众多专家的关注 (, 哲学研究,
2001年第 1期 ) 。 欧美技术哲学的困境与经验转向也唤醒国内学者的思考 。 面
对哲学技术转向的趋势, 借鉴欧美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背景, 针对中国技术
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我们在秉承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研究传统的同时,
是否也应考虑中国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转向呢?
1,技术哲学研究背景的转向 ——从现代技术向后现代技术的转向
( 1) Mitcham,随着 20世纪末信息技术进步, 全球网络化的发展, 世纪之交出现
的元技术 ( metatechnology) 值得关注 。
什么是元技术? 从语义学角度讲,, Meta-”既有, 元, 意, 也有
,后,,超,
之意, 所以元技术也可以理解为超技术, 在现代技术出现之后的超技术 。
( 2) M itcham,将超技术与前现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加以比较, 认为它是一种后
现代技术 。
他认为, 就技术的社会功能而言, 如果说前现代技术是一种建构性技术
那么现代技术就是一种解构性技术, 而后现代技术就是一种重构的技术 。
( 3) Mitcham的分析对我们很有启示 。
现代技术哲学产生于工业文明的背景之中 ( 卡普, 1877), 世纪之交,
相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技术哲学工作者既要关注现代技术的
工具理性对工业社会的解构作用, 同时更应关注网络信息等后现代技术对信
息社会的重构功能 。 这种研究背景的转换要求中国当代的技术哲学在本体
论, 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研究上与时俱进, 产生新的问题旨趣 。
2,技术哲学研究视角的转向 ——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 1 ) 现代技术哲学自产生之时,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研究特色,
在不同学者身上体现不同的哲学传统 。
学派林立, 方法各异, 多元转向, 百家争鸣, 是现代技术哲学研究
的基本特征, 因此不能采取, 工程传统技术哲学, 和, 人文主义技术
哲学, 的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分类方法 。
( 2 ) 目前国内技术哲学共同体内部存在工程和人文的两种传统, 两种范式,
两套话语系统 。
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各有优势, 但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应互相融合, 相得益彰 。 这种趋势在国外的技术哲学家中也有所体现,
( 3 ) 这种趋势在国外的技术哲学家中也有所体现,
例如, C.米切姆到底属于, 工程技术哲学传统,, 还是归于, 人文
主义哲学流派,?
米切姆本人说, 我的注意力既在工程技术哲学方面, 也在人文技术
哲学方面, 因为无论是工程技术哲学对技术的积极肯定, 还是人文技术
哲学对技术的否定批判, 未必都是一种合乎理智的选择,
所以, 他也正在努力实现工程技术哲学的传统与人文技术哲学的传
统的融合 。 他认为或许通过这种融合, 可以使现代技术哲学摆脱当前发展
的困境与, 边缘化, 的尴尬境地, 在后现代文化背景的整合下, 经过重构
再次得到社会确认和哲学认同 。
3.技术哲学研究共同体的转向 ——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向
( 1 ) 技术的内涵是丰富的, 技术哲学的研究导向应该是多元的 。
因此, 。 技术哲学研究的共同体 ——无论是美国的 SPT还是中国的
CSPT( Chines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都不应是封闭性的学术团体, 而应向开放性转向,, 内核硬化, 边缘软化,
或许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学术共同体 ( CSPT) 转向的合理政策选择 。
( 2 ) 所谓, 内核硬化, ——
就是说 CSPT共同体的, 内核, ( 指专业的技术哲学工作者 ) 应是具有基

研究范式, 具有明确的研究纲领, 具有科学合理方法导向的不同流派的技术
哲学共同体, 坚持, 相对封闭, 边界清晰, 的理论性, 思辨性的哲学思考,

其研究特色 。 CSPT通过, 会员制, 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发展是其组织保证,
技术本体论, 技术认识论, 技术方法论, 技术价值论等是其研究方向 。
( 3 ) 所谓, 边缘软化, ——
是指 CSPT共同体的外围边界应是, 内外开放, 的 。
如果说, 内核硬化, 有益于, 狭义技术哲学, 的形成与完善, 那么, 边缘开
放, 则
有利于, 广义技术哲学, ( 即跨学科的技术哲学 ) 的产生和发展 。
广义技术哲学的建构既有内核的理论封闭性, 也有边缘的实践开放性,
( 4 ), 边缘软化, 的政策导向有两重涵义,
1 ) 对内开放 ——
? CSPT应加强与国内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相互沟通;
? 加强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合作;
? 加强与各级政府, 大中小型企业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 文化联盟, 。
2 ) 对外开放 ——
? 加强与国外技术哲学学会和研究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 与国外技术哲学研究机构 (SPT,VID等 )建立合作关系;
? 翻译出版, 欧美技术哲学经典译丛, ;
? 邀请国外学者, 举办暑期, 中美 /中欧技术哲学讲习班, ;
通过上述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不仅可以扩大中国技术哲学的影响,
促进我国技术哲学的发展, 适应, 与时俱进, 的时代要求, 同时也可以
逐渐使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与国际接轨, 在立足, 本土化, 的同时, 日
益走向, 国际化,, 促进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
结 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