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关于 STS研究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一 STS及其研究对象
1.何谓 STS?
科技与社会( STS)研究 是 20世纪 6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新兴的一种交叉
学科研究,也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已经在欧美以及日
本等发达国家广泛开展。
STS是,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英文缩写,它是以

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科技史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科学技术与社会为
研究对象,它不仅把科学当作一种认知过程,把技术当作一种生产过程,同时还
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社会过程,其研究的宗旨和目的在于探求科学技术与社会之
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阐明它们之间的互动机制。
2,STS的研究对象
( 1) STS一般是指科技与社会,(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
? 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但除此之外,STS还有
其他几种表述方式,如国外,
? STS—— 科学技术研究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 STES—— 科技、经济、社会 ( Science,Technology,Economy
and Society)
? STPP—— 科技与公共政策 ( Science,Technology and Public
Policy)
? STEP—— 科技与工程政策
( Science,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Policy)
( 2)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也认为,可以把 STS分解
为各种关系来研究,如,
? ST—— 科学与技术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S—— 科学与社会 ( Science and Society)
? TS—— 技术与社会 (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ES—— 经济与社会 ( Economy and Society)
? ES—— 工程与社会 ( Engineering and Society)
? SPP—— 科学与公共政策 (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 TPP—— 技术与公共政策 ( Technology and Public
Policy)
二,国内外 STS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1,STS研究的产生的理论背景
( 1) 1931年国际科学史大会 (伦敦),苏联莫斯科物理研究所所长
Б,М,盖森, 牛顿力学的经济根源, ;
( 2) 1938年 R,K,默顿 的博士论文,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
( 3) 1939年 J,D,贝尔纳, 科学的社会功能,,以及, 科学与社会,
( 1953),,19世纪的科学和工业, ( 1953),,历史上的科学,
( 1954),,科学研究的战略, ( 1955);
( 4) 1959年 C,P,斯诺, 关于两种文化, 的演讲;
( 5) 1962年 R,卡尔逊, 寂静的春天, ;
2,STS研究的产生的社会背景
( 1)二战原子弹 爆炸引发了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和
工程师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 2) 60年代越南战争 导致了美国公众、特别是
大学生异常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
( 3) 60年代科技发达的美国 出现的环境问题,
使公众产生了生存的危机感;
3,美国 STS研究的产生
? 上述 STS理论先驱的睿智和发达国家的社会现实,引发
了 STS研究在美国的萌发,并使美国成为目前世界
STS研究的中心和基地。
( 1) 1964年哈佛大学 在 IBM公司 500万美元的资助下
建立了一个, 技术和社会, 计划,其目的是, 深入探讨
技术变化对经济、公共政策和社会特征的影响,以及社
会进步对科技发展的性质、范围和方向的互惠作用, 。
这 是 STS研究在美国兴起的雏形。
( 2) 1969年,以康奈尔大学的, 科学、技术与社会
( STS)计划, 为标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 STS

究在美国正式诞生,并开始向建制化方向发展,
1) 美国 100多所大学 建立了 STS中心,STS系和 STS研究计
划,开始培养 STS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2) 建立了全国性的, 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协会,, 其宗旨

将日益增加的从各个角度从事 STS研究的个人和研究团体联合
起来,共同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3) 出版了一系列与 STS有关的专业杂志和年刊,如, 科学、技术
与社会通讯, 等。
4,欧洲的 STS研究
? 欧洲是 STS研究的发源地,它的 STS研究要早于美国。
( 1) 1966年英国爱丁堡大学 成立了科学研究中心;
( 2) 1981年欧洲成立了有 750名会员的科学技术研究协会
(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Sciene
and Technology)。它是一个具有 STS性质的交叉学科学术
组织,它反映了近年来欧洲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角
度对科学技术进行多维合作研究的趋势。
( 3) 目前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几百所大学 建立了 STS学术机
构,培养本、硕、博层次的专业毕业生,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学、
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 STS教育,面向政府进行科学、技术和公
共政策( STPP),或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 SEPP)的研究。
( 4)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 STS研究,过去主要表现为在马克思主
义哲学指导下,重点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范畴,科技革
命与社会的关系及对人类未来的影响等方面,目的在于为制订科
学技术发展政策服务。
5,日本的 STS研究
? 日本的 STS研究在亚洲开展的最早,也最为活跃。
( 1) 1978年日本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协会
成立,它由一些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家创办。
( 2)九十年代以后又成立了日本 STS网络
和科学与社会论坛,在神奈川大学建立了 STS
中心,出版了 STS协会的会刊,主办了一系列
STS国际会议。
? 由上述各国 STS的发展来看,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
性的 STS研究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成立了科学、
技术和社会署,并出版了,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等
学术刊物。
6,中国的 STS研究
? 我国的 STS研究发端于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以后。科学技
术的生产力(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已逐渐被社会所认同。
( 1)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
? 1978年以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已逐渐被社会所接受。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术界开展了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
关系方面的研究,并出现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如科学
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和科
技政策,科学技术经济学等,开始从多学科、跨学科的
视角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 2) STS学科的建制化
? 80年代中期 以后,在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一批 STS研
究和教学机构,产生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1) 1985年 清华大学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室;
2) 1986年 北京大学成立了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3) 1986年 东北大学也成立了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1987年更名为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4) 1990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
专业( STS)委员会,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研究中心,1994年,中国
科协成立了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研究中心。
( 3)产生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
? 1) 1988年,国内出版了, 科学与社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
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
? 2) 1995年 出版了, 技术社会化引论, (陈凡著,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 3) 1997年,出版了, 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 (殷登祥著,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4) 2000年 出版了, 世纪之交 STS专家纵横谈, (袁正光
主编,改革出版社)等专著。
? 此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等相继成立了 STS研究机构,
目前在全国高校和科研部门 STS研究机构已达百余家之多。
? 由此可见,国内外的 STS研究目前已形成一种发展趋势。
三,STS研究的阶段性及其理论框架
1,STS研究发展的阶段性
(1)多学科阶段( Multidisciplinary) ——
各种不同的学科并列在一起,研究同一个对象,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和相互作用。(如哲学、历史、社会学等在, 伞下, )
(2)交叉学科阶段( Interdisciplinary) ——
不同学科的人围绕一个共同课题或目标进行研究,构成相互作用的有机
整体。(如哲学、历史、社会学等进入, 伞的辐条, 中)
(3)超学科阶段( Transdisciplianary) ——
它超越了多学科和交叉学科,建立了一个理论体系。(, 伞的辐条, 中
形成了科学、技术、社会)
? 目前,STS研究正处于第二个阶段。
2,STS研究的理论框架
? STS研究的理论框架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 1) STS的历史研究
? 1) STS通史-- 即研究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不同历史阶
段的演变,如 C,米切姆的, 寻求科技和社会之间的新关系, ;
? 2) STS断代史-- 即对某一历史阶段科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
探讨,如 R,默顿的,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
? 3) STS的国别和地区史-- 即对某些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与
社会相互关系的探讨,如李约瑟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 的总论;
( 2) STS的理论研究
1) STS总论-- 主要研究 STS的对象、概念、方法、意义等
2) STS静力学-- 主要从静态角度研究 STS的性质、结构,
功能和价值以及机制和条件等。
3) STS动力学-- 主要从动态角度研究 STS发展的规律性。
( 3) STS的应用研究
1)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 ( STPP)。
2)环境、生态、能源、人口 等全球性问题。
3) STS教育 问题等。
四、关于我国 STS研究的若干现实问题研究
1,关于我国的 STS教育问题
( 1)知识结构的缺失
( 2)素质教育与精英教育
2,关于我国的创新体系问题 —— 建立三位一体的
创新体系
( 1)以知识创新为基础
( 2)以技术创新为主体
( 3)以制度创新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