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用事实说话
――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关于新闻写作,有的西方新闻学教材提出过十项
原则:
? 先理解事件,然后再写。
? 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 要展现,不要讲述。
? 把好的引语和具有人情味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显著
之处。
? 把相关的说明或有趣的故事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
? 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
? 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用大量副词修饰动词。
? 避免在报道中做判断和推论。让事实说话。
? 不要在文章中提出你无法回答的问题。
? 质朴、诚实并迅速地写作。
这十项原则中涉及到的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和要求,或许并不能完全照按,但却形象化地点
明了贯穿在新闻写作的一个最本质特征:新闻写
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行为。这个本质特征贯穿
和渗透于新闻写作的许多方面:方法、要求、语
言的使用等等,我们从新闻写作活动开始的那一
刻起,就必须牢记于心并且付诸于行。为了便于
了解和掌握,下面分成若干章来介绍。本章所要
介绍的重点在于,就基本方法而言,新闻写作的
受限制性就集中体现为:必须用事实说话。
第一节
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内涵和理由
在上引西方新闻学教材提出的新闻写作十项
原则中,至少第 1,2,3,8诸条都与“用事实说
话”具有直接的关系:第 1,3条侧重于了解和展
现事实;第 2,8条侧重于“说话”和怎样说。这
其实正体现出新闻“用事实说话”的核心要素和
内涵。
一、“用事实说话”的要素和内涵
在用事实说话这一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中,
无论有多少种概括和表述,都离不开两个核心
要素:“事实”和“说话(即观点)”。“用事
实说话”的基本内涵,就在于指明新闻写作是这
两个要素的结合:必须用“事实”体现“说话”,
同时又必须用“说话”来统领“事实”。
从新闻报道的实践看,好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动
态性的新闻报道,都不直接论述对事实的观点,亦即
都不直接出面总结、概括、判断和评论事实,而是采
取“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方法,通过叙述和展现事
实,用通过事实来发表无形意见的形式来“说话”。
我国新闻界的先辈胡乔木有一段话说得很经典:“我
们人人都会发表有关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
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
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
的观点。”新闻写作的这种基本方法,西方新闻界形
容为“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头的”;新闻写作是“藏
舌头的艺术”。在这里,“舌头”指的就是观点,就
是“说话”;在“缩”和“藏”的前方显现出来的,
就是事实。
二、新闻不能脱离事实的理由
新闻不能脱离事实的理由,与新闻的本质特
征和新闻传播的目的、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价值
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已经再清楚不过地表
明,事实既是新闻内容的实体,也是其存在形式。
没有事实的支持,就没有新闻报道。新闻所有的
各种作用和意义,都须由事实才能派生出来。
其次,从事实与道理(观点)的关系
看,总是先有事实,后有道理,道理总是
蕴藏在事实之中。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规律,
也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
事实产生观点。因此,没有事实,道理就
是空洞和抽象的;有了事实,道理有时就
不言自明。这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而西方作家亨利 ·詹姆斯则夸张地说:“一
盎司实例比得上一吨概括。”(相差 32000
倍)
再次,从受众的需要看,受众关注各种
媒体,主要是想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像读
书学习那样,去掌握理论知识和科学道理。
信息是什么?信息论的奠基者申农在其《通
信的数学理论》里说:“信息就是消除或减
少接受一方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
确定性”,指的就是与受传者以往的了解或
经验预期具有差异的东西,也就是所谓“未
知、欲知”而又“当知”的事实。因此,提
供新鲜具体而又为受众未知、欲知、当知的
事实,才是受众通过媒体最想了解的,也是
媒体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再其次,从受众心理看,在阅读选择的时候,
大多数人最愿意也最容易接受的是事实,希望通
过自己的头脑对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
意见,而不愿意轻易地接受别人告知的观点,尤
其讨厌假、大、空的宣传和强制性的填塞灌输。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受众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要有“个人主见”的心理趋势也会越发强烈。因
此,传播学的理论研究告诉我们,最好的传播效
果是劝服而不是压服。传播学家勒平格在他所设
计的五种劝服策略中,主要一种就是认知性设计,
即通过提供事实、信息和逻辑推理来进行劝服。
他的口号就是:“让事实来说话。”亦即把评判
事实的权力还给受众。
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艾丰在其《新闻
写作方法论》中总结说,新闻写作最基本
的内容是事实,最基本的素材是事实,写
作成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事实。没有过
硬的事实,再有过硬的笔头也是白搭。因
此可以说,新闻写作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如
何运用事实,新闻写作的一切方法和技巧,
都是运用事实的方法和技巧,至少也是建
立在运用事实之上的方法和技巧。
三、新闻必须“说话”的理由
新闻报道中所谓“说话”,特指有目
的地传递信息,通过事实的报道表达某种
意见和观点。从宏观的角度定义,“说话”
就是指要达到某种传播目的,也就是常说
的“舆论导向”。
新闻必须“说话”,最根本的理由在于新闻
传播的社会公器性质。我们在前面说过,无论古
今,也无论中外,从本质上说,新闻从来不曾有
过绝对和纯粹的自由、公正、客观、公平,而是
一种谋取和获得利益的工具。在西方国家,新闻
舆论对整个社会具有强大的干预和引导力量,所
以新闻记者才有“无冕之王”之称。同样,在我
国,新闻舆论也对形成和引导社会认识,稳定社
会秩序,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等各项事业具
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事实来“说
话”,以形成社会舆论,从而造成所需要的社会
影响,是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之一。
其次,新闻对事实的报道,总是有选择的,
所以西方也称之为“选择的艺术”。选择包括对
新闻事实的选择、对报道力度的选择、对报道角
度的选择、对报道结构和语言的选择等。这些选
择总是由记者根据自己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来进行,
因此从来都是具有主观性的行为,也都是“说话”
的表现形式。所以日本著名记者本多胜一曾说,
用事实写新闻不是目的,只是最有效的手段。因
为直接加进主张和议论,会减弱说服力。而只摆
事实,其目的仍然在于表达意见,说服读者。这
段话说得非常直白,可以简单地说,新闻本是为
了达到“说话”的目的,才不得不采用“事实”
的手段。
最后,从新闻写作的实践角度看,写新闻报道,
尤其是综合性的消息和通讯,总要有一个主题思想
(观点),这样才能围绕主题思想取舍事实材料,统
摄全文。初学者觉得新闻写作难于掌握,事实素材难
于取舍,文章难以组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想说什
么样的“话”没有弄清楚。所以前举西方新闻写作十
项原则中的第 2条说:“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这就告诉我们,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事实”和“说
话”事实上也是无法分开的。
总之,就新闻报道而言,“事实”是客观存在,
而“说话”则是主观意图。主观意图和客观存在的对
立统一构成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矛盾,而“用事实说
话”,则正是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最好的、也是最有
效的方法。
第二节
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方法
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的具体方法
不一而足,我们先看下面这两篇关于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的报道,做些分
析和比较:
( 1) 堪萨斯州《州新闻报》:《提醒托皮卡欠死者的债》
在星期四上午的两个阵亡将士纪念日的仪式上,一
位陆军将官和一位海军少校向托皮卡(堪萨斯州首府)
人提醒他们欠美国阵亡者的债以及他们应承担的责任。
赖利堡司令约翰 ·A,贝里准将在芒特霍普公墓的纪念仪
式上向 18个退伍老兵组织发表了演讲。
此前,美国海军后备役部队的约翰 ·G,蒂尔曼少校
站在托皮卡的阿弗纽大桥上做了简短的谈话。
“今天早上,我们集聚在此地来纪念 ―― 并感谢
―― 那些在过去的战争中献出生命的男男女女,正因为
有他们,你们和我今天才能充分享有美国传统带给我们
的恩惠、权利和责任。这个活动很好。”蒂尔曼少校说。
“在战争中,许多人并不理解他们为之而战的战争
背后隐蔽的所有原因,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希望我们中
那些身在家乡的人能够继续享有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以
及我们的传统:他们愿意献出生命,如果我们能得到这
些的话。
“你们和我必须认识到,我们有责任确保我们的孩
子和未来的几代也能获得相同的承诺。
“今天,成千上万的人正在逃离那些欲剥夺他们人
权和传统的统治者。有一天,我们也会走上这条逃亡之
路,除非我们推翻藩篱,坚决支持正确的 ―― 从道德和
爱国心上看是正确 ―― 事情。”
蒂尔曼告诉他的听众,保护传统并不一定要身着戎装
或处身战场。
( 2),弗雷斯诺蜜蜂报》:《弗雷斯诺举行仪式纪念已故战
争英雄》
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请尽早跟随我在自由公墓内穿行,此
时纪念仪式尚未开始。在这些安静的墓碑间,上千只脚走动时
搅起的灰尘四处飘荡。这里埋葬着许多死于我国战事的人。
每座墓边都飘荡着一面旗帜,鲜花覆盖着所有坟墓。没有
一个人被遗忘。
许多人在身着制服时死去。而另一些则不同,如威廉 ·J,达
拉斯上尉,他参加了美西战争,服役于田纳西州第二步兵团,
战争结束回到故土后又活了很久 ――80 岁高龄。
许多墓碑屹立着,因时间侵蚀大理石表面已布满裂纹。这
些墓碑后又藏着着什么事呢?路人说不出来。碑铭上只是简单
地写着:
马歇尔 ·奥康纳,美国海军,美西战争。
或是:南北战争,艾萨克 ·N,厄什,堪萨斯州第 13步兵团
B连。
另一些墓碑也确实讲述了一些故事:
小杰克 ·马丁,1922- 1942年,“兰利号”舰,在海上失
事。
詹姆斯 ·S,瓦戈纳,土木工程主管,美国海军“基特号”
舰,1917- 1945年,在海上失踪。
基恩 ·A,马修上尉,第 877轰炸机中队,美国陆军航空队,
1918- 1945年,在海上失踪。
两个彼得森
前面并排躺着两位彼得森。
莫里斯 ·彼得森上尉,第 9航空队第 330轰炸机中队,1917
- 1944年,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
斯特林 ·彼得森上尉,空降兵团,B连,1919- 1944年,法
国诺曼底。
太阳越来越高,死者的朋友和亲人们纷纷携花而来。有些
家庭全家都来了。他们用金鱼草、玫瑰、金盏草、八仙花及其
他鲜花装饰墓地。成年人在摆花,而孩子们则在草地上打滚,
互相高声叫喊着。
然后,仪式开始了。老兵组织列队行进来到公墓。各种
颜色集聚在老兵纪念碑。
“让我们祈祷,我们将永远崇敬那些将全部热诚献给国
家的人们。”光荣退役的詹姆斯 ·M,马洛克说。
,让我们祈祷美国将永远是自由的乐土、勇者的家园,
并成为诸国和平的倡导者。,
默哀
在贝尔蒙特纪念公园,向死者默哀时,军队各分队全体立正。
C,凯尔 ·埃文斯市长提醒安静的人群,纪念日有新的意义,
人们, 不仅要尊敬战争英雄,也要尊敬和平英雄, 。
主演讲者、立法专员泰德 ·G,威尔斯说:
,虽然我们所爱的人的身体被埋入地下,但他们的灵魂将
会飞向天父。在天父的殿堂内有数不尽的大厦,在那里,他们
的灵魂将会获得永恒的快乐。,
演讲者的声音飘上树梢,远逝在空中,士兵们列队离开。
以上两篇报道的新闻点和传播目的相
同,但在写作方法和内容上不同,因而传
播效果也大不一样。通过比较和分析,我
们不仅可以看出新闻用事实说话的价值所
在,也可以总结出新闻如何用事实来说话
的一些基本方法。主要有:
(一)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事实总是发生在具体的环境之中,之所以选择
报道某种事实,总是因为其有某种意义,也
就是说,与新闻报道所要说的, 话, 之间有某种联
系。新闻报道所要说的, 话, 可能不尽相同,但既
然许多时候并不止限于事实本身,那么,,缩, 着
和, 藏, 在后面的观点和道理究竟是什么呢?抽象
地说,应当就是通过事实表现出来的事情的真相。
所谓事实的真相,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特定环境下,
事实发生背后的理由和原因,如果只报道事实,而
不揭示原因,就是没能反映出事实的真相,也就不
能全面满足受众, 未知、欲知、当知, 的需求。
因此,20世纪 40年代后期,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
要求记者:, 在语境中赋予每日事件以意义,对其进
行真实、全面、睿智的报道 …… 仅仅真实地报道事实
是不够的。现在需要报道关于事实的真相。, 于是,
记者开始想方设法使自己避开阻碍自己报道事实真相
的限制。他们的对策之一是:为突发新闻事件找出背
后的原因,找权威人士讲述可能的结果,以便让读者、
听众更加接近真相。西方新闻学教科书中说:, 当我
们驶向真相的目的地时,事实是为我们提供指南的星
星。但是它们决不能完全照明我们的航程。它们要求
有语境和意义。记者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 …… (美梅
尔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第 2章《报道要素》,
65页)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揭示真相的事实,就
是所谓的典型事实;最能够揭示出所报道事实
背后的原因和理由的,就是最典型的事实。这样
的事实因为最能满足社会和受众的需求,因此就
是最具新闻价值的。在这里,典型事实的意义与
我们所熟知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是一致的。这
样的事实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鲜活而为读者所未知
?有一定重要性且是具体的
?与受众具有接近性,为他们所关心
?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二)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所谓, 再现场景,,就是通过描述的
方法,把新闻事实产生的某些具体场景形
象、生动地加以展现。如前所述,事实总
是出现在某种具体的环境之下,而且事实
总是有形的,因此,新闻报道如果能再现
场景,使读者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
具体可感,那么你通过事实所要说的, 话,
也就会更具可信性,说服力也就会更强。
西方的新闻实践和教学中,特别强调用再现
场景说话的方式。他们说:,记者在报道中必须
要再现关键地点的场景 …… 没有场景描写,故事
就没法讲。”“就好像没有场景,就没法拍电影
一样。环境描写能够烘托气氛,帮助读者理解文
章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事的动机,环境能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通过你的描写,
让读者产生仿佛亲眼所见的感觉。不要直接告诉
读者发生了什么,要用你的描写让他们去感受发
生了什么。”
(美 杰里 ·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美联社新
闻报道手册》,曹俊、王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1,157- 158页。)
上世纪的 1983年 9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于曾写过一
篇文章,叫《学会写视觉新闻》。文中说:“所谓视觉
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
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
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
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
代。”(穆青:《新闻散论》,276- 281页,新华出版
社,1996)穆青所说的“视觉新闻”,或叫“视觉采
访”,其实就是“场景再现”的部分表现形式。只不过,
从严格意义上说,再现场景不仅需要视觉,还应调动所
有的感官来描述场景。西方新闻学教材中说:“一个好
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
觉感受四个部分。”而他们要求的写作方式就是“运用
感官”:“一般而言,如果他没有看见、听见、摸到或
闻到什么,他就写不出什么东西。”(门彻:《新闻报
道与写作》,184页)
例文:《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选自新华社
著名军事记者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新华出版社,
1987,11)
[新华社淮海前线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一日电 ]本社前线
记者报道杜聿明匪部在解放军强大攻击下最后覆没时的
情景称:经过三天激战,十日黎明各路总攻的解放军指
向杜匪“剿总”总部及匪第二兵团司令部住地陈官庄一
线,解放军攻到那里,一堆一堆的敌人就立刻大叫大喊
起来:“投降啦!缴枪啊。”解放军战士们冲入敌阵,
匪军纷纷举手缴枪,没有缴枪的涌来涌去喊着:“我们
向哪里缴枪啊?我们枪放到哪里呀?”当解放军战士指
定一个放枪的地方后,各式枪支立刻就堆了起来。俘虏
群如同泛滥的潮水,一眼望不到边地由解放军押着向东
走去。当记者问:“你们是哪一部分?”他们立刻报出
了许多番号。有的则回答:“提不得啦!我们一个人一
个部分。”
这些长久陷在饥饿中的敌军士兵,他们宁肯摔掉了自
己的行李,但是还头顶着小黑锅和烟火薰黑了的钢盔等一
个月来用以烧饭的家伙。偶尔发现地上有一块解放军掉下
来的干粮,立刻就有一群人拥上去争抢,以至打起来。在
鲁楼河的南岸,成群结队饿瘦得走不动的马匹,解放军的
战士随便从中拉一匹,立刻就有几十匹跟上来走了。几百
辆缴获的汽车,在杜聿明临时筑的飞机场上由解放军战士
押着,忙碌地搬运货物。从陈官庄至鲁集一线,到处停放
着敌军士兵们用降落伞撑起的用以挡风雪的棚子,大口径
的榴弹炮和美式山炮,以及各种枪支、弹药,夹杂在才缴
获的坦克与装甲车之间,堆积如山。前来“空投”的蒋机
还在匆忙地抛罐头、饼干和弹药。解放军的战士们嘲笑着
说:“你知道解放军在底下吗?”一个身背十二支短枪的
战士俏皮地说:“不要丢了,我已拾不了啦!”
(三)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 新闻背
后的新闻, 。既然是, 新闻,,当然自身也就应
当是事实。所以,背景材料最简洁的定义就是:
,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 新闻报道中使用
背景材料具有多种作用,所以通常是不可或缺的。
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作用,就是通过灵活使用,
来巧妙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所以西方记者所说的
,藏舌头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就是说把舌头藏
在背景材料之中。而越是写得好的新闻,就越善
于在内容上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还越善于在形
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例如今年 10月,历时四年多(自 2001年
始)、耗资 300多亿元人民币、世界海拔最高
(昆仑山口段海拔 4776米)、也是最长(仅自青
海格尔木至拉萨就 1000多公里)的高原铁路 ――
青藏铁路已全线铺通,预计明年全线通车。英国
记者乔纳森 ·沃茨沿此线路走了一遭,写成《横跨
世界屋脊的铁路》一文,载于 9月 20日《卫报》
上(《参考消息,2005年 10月 5日 14版翻译转
载)。文中的第一段中有如下一些描述:
,中国是一个变迁中的国家。但是,它的经
济增长到底值不值得恐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迅
速崛起:英国是在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是在上世
纪初,日本是在上世纪 60年代前后。但是,英国
的崛起用了 100年、美国 60年、日本 30年。现在
看来,中国在几十年里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引起世人瞩目的不仅仅是速度,还有规模。,
,自 1984年建成以后,从西宁通往格尔木的
铁路就是一条 ‘ 死胡同 ’ 。按照过去的看法,没
人能再把路继续修下去跨越青藏高原,更不用说
一直通到西藏。那里太荒凉、太冷、太高、太缺
氧,就连最优秀的瑞士隧道工程师也得出结论:
穿越昆仑山脉的岩石和坚冰不可能。
如果这还不够,即使平地也处处是危险。在
地表以下约 1米深处是厚厚一层永冻土。在永冻
土上面是一个随季节甚至太阳升落反复融化冻结
的冰层。在这种地形上怎么可能修铁路呢?就算
有了铁路,在这个夏季沙暴肆虐冬季风雪满天的
地方又怎么可能保证正常行车呢?
正如伟大的火车旅行家保罗 ·泰鲁在《游历中
国》一书中写道,‘ 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
到不了拉萨。这说不定是件好事。我以为自己喜
欢铁路,但是,看见西藏,我才意识到我远远更
爱荒野。 ’
但是,今非昔比。 10月份,中国工程师就将
为这条跨越世界屋脊的铁路铺设最后一段。,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使用的背景材料有
联想类的,有对比性的,有属自然科学知识
的,有立足全球历史和格局的,正是这些背
景材料的综合使用,一方面,形象而具体地
述说了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和了不起的成就;
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一个点,折射出中国经
济的飞速发展和其必然要迅速崛起的未来。
但由于这些都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用那些
真实可感的背景材料, 说话,,因此就自有
一种真实可信的力量。
(四) 借助, 直接引语, 说话
直接引语一般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
访者的原话,广义的直接引语也包括除新闻事
实之外的某些消息源的话语,如其他的报纸杂志
上的文章等。
直接引语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
1.直接引用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
的话,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现场感(属于, 听到,
的部分)、富有变化且能增加人情味,有助于去
除新闻报道中可能出现的枯燥乏味和概念化。
2.直接引语都有出处,因此也是消息源。
恰当使用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感;权威人士或
权威机关的话语,还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自身的
权威性;
3,直接引语还有一个极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新闻记
者自己想说而又不便直接出面,就算直接出面效果也
不一定会好的, 话, (意见、观点等),借新闻报道
中的人物之口说出,把自己的, 舌头, 藏起:,我们
努力地寻找一些建议,希望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笔下生
花。在这个探寻过程中,我们或许从列夫 ·托尔斯泰开
始。在形容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力量时,他说:
‘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
我说话。’记者发现,托尔斯泰的原则在新闻编辑室
内普遍适用。《纽约时报》的里克 ·布拉格回忆他在伯
明翰初任记者时的经历,一位高级主编将他带到一边,
告诉他一条‘优秀写作的基本原则:要展现,不要讲
述。给我看你所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绘一幅画面,
然后,我就可以跟随你的脚步。’”( 美 梅尔文 ·门
彻《新闻报道与写作》,174页)
第三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有人说起新闻写作的受限制性、不自
由的特点时,形容为“八仙桌下打猴拳”;
在现代社会,也像是“吧台上跳钢管舞”。
无论拳法怎么千变万化,舞姿怎么婀娜多
姿,总是有时空限定,有一定之规。在新
闻写作的要求方面,这种限定和规则是由
新闻产品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节 新闻产品的特点与相应的观念
以纸介媒体为例,发表在报纸上的新
闻报道主要具有两上特点:一个是传播产
品,另一个是组合产品。这两个特点相应
地带来两个观念:即读者观念和版面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组
合产品与版面观念决定了新闻写作的基本
要求。广播与电视的新闻报道虽然有其特
别的介质和形式,但作为其中骨架的文字
写作部分,也要遵循这些基本要求。
一,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
新闻必须以产品的形式向大众传播。
对报纸而言,记者写的新闻报道,只有上
了报刊,也就是传播出去了,进入了读者
市场,才可能发挥作用。反之,如果因为
各种原因被压下,没有见报,那么就失去
了传播的前提,也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力。
而对那些已经进入读者市场的新闻报道来
说,有多少读者阅读了这篇报道,反响如
何,则决定着新闻传播面的宽窄及传播力
的强弱。
新闻的接受者是读者,新闻报道的市
场也在读者,读者是买主,新闻是写给读
者看的。西方新闻学说:“报纸是作为社
会舆论的纸币而流通的。”因此,只有真
正懂得读者,才能真正懂得传播产品的价
值所在,也才能真正懂得新闻写作的要求。
这就需要牢固地树立读者观念。
实事求是地说,比起我国以往的新闻
报道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的新闻报
道实践,西方新闻界在读者观念的确立和
坚持方面,要比我们彻底和全面。
他们在选择报道题材时,总会从读者
是否关心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在写作稿件
时,总会问自己读者是否想读、爱读、至
少把它读完。因此,在他们倡导并奉为准
则的许多看似琐碎的新闻写作的方法和要
求背后,都能感受到读者的需求和愿望,
例如:独特性、趣味性、可读性、故事性、
人情味、语言简洁清晰,等等。这是值得
我们学习的,也对真正改变以往那种脱离
实际的新闻宣传教条和风气大有裨益。
树立读者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对于
新闻写作而言,最主要的,就是从读者读
报的特点入手,分析和了解他们对于新闻
报道有什么要求和期望,以此作为我们进
行新闻写作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读报
的目的和形式有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打开报纸,欲知天下事。也就
是希望从报纸上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以
满足自己知晓的权利,这是读者看报的主
要需求。
其次,读报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个问题至
关重要。同样是阅读,看书与看报形式很不相
同,因此写小说与写一篇报道也就会大相径庭。
从方式上看,阅读报刊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短,
随手翻”,具体来说:
从阅读形式看,读报是以略读为主的一次
性阅读。所谓略读,就是以快速阅读为主的浏
览。据一份读者调查显示,我国读者读报的时
间每天平均为 20- 30分钟。所谓一次性阅读,
是指一份报纸被一个读者读过一遍后,对这个
读者而言,通常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从阅读心理分析,看书无论是全书还
是一章一节,总是从开头循次往下读,内
容的逻辑牵动着读者。而读报则是一种主
动的选择性阅读,读者一般没有什么特定
的心理准备,因而也没什么预期的压力,
他只选择那些能够引起他的注意,并且能
引起他的兴趣的报道来阅读。
基于读者读报的目的和形式,新闻报
道作为一种大众传播产品,需要具备以下
两个条件:一是要适应大量的、广泛的信
息传播的需要;二是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以
快速交流的方式实现。
因此,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要以能够
满足这些需求为标准。能够领会这些,就比较
容易掌握新闻写作的决窍。比如,新闻报道要
求信息量大,出手还要快,篇幅不宜长,都是
为了适应广泛传播和快速交流的需要;新闻的
语言要求准确、清晰、具体,正是为了尽量减
少信息传播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适应快
速交流所要求的无障碍和高清晰度;新闻报道
的内容要求新鲜、具有可读性、有人情味等,
包括消息通常具有的倒金字塔结构,则是为了
在短暂而随意的阅读过程中,尽快和尽量地引
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以便最大化地实现传播
产品的价值。
二、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
每件新闻产品几乎都是“个体创造,
集体完成”的。记者的采访写作虽然通常
是个体劳动,但采访前的选题策划、稿件
写成后的编辑加工、主编审定直到见报,
生产过程的许多环节都包含着集体的劳动。
但这只是“组合产品”的第一层意思。第
二层意思是指新闻报道在写作时是单个成
篇的,但发表时却必须或必然以组合的形
式出现。这种组合的具体体现就是版面,
由此便带来了版面观念。
版面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整版的主
题、结构、各种新闻体裁的搭配、版式等,
这些涉及报纸编辑学的内容暂且不谈,对
于新闻写作而言,它提出了以下要求:
1.版面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有固定的
字数限定,因此上版的新闻稿件也就一定
要有字数的限制。而且一个版面中通常不
止一篇报道,因此每一篇报道的字数不能
太多,篇幅不能太长。
2.版面在时间上也是有限定的,
各种报纸都有自己的截稿时间,因此
上版的新闻稿件也会有时间的要求。
因此对于新闻写作,特别是突发性的
事件性新闻,容不得记者“慢工出细
活”,而是要既好且快。
3.版面在组合上是“配套”的,
从内容、角度到新闻文体等,稿件要
服从于整体策划的需求。
因此,记者在写作稿件时还必须了解
报纸每个版面的需求,包括时间、时机、
数量、品种、文体等,还应当注意版面的
新变化和新动向。我们在前面介绍传播产
品和读者观念时,强调的是为读者写作;
而为了作品最终能够传播出去,与读者见
面,记者首先必须为版面写作,要能够适
应版面的需求,使之真正成为产品。因此,
在新闻实践的工作中,记者的新闻写作,
永远还要受到版面和时间的制约,越早认
识到这一点,就能越早在新闻写作中真正
获得自由。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
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有人
称之为“易碎品”,使之容易破碎的力量
正是时效。有的新闻迟发一步,就可能成
为没什么价值的“旧闻”,这是由新闻自
身“一次性消费”的特点决定的。所谓
“一次性消费”,是指新闻的主要价值和
功能是解决受众“不知道”的问题,一旦
人们都知道了,新闻的作用也就消失了。
而这个“知道”一般都是一次性的,甚至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以完成。
“一次性消费”同时会带来“排他
性”。即哪条新闻先到了受众那里,解决
了他的“不知道”问题,后到的就不起作
用了,失去了其价值。无数新闻实践证明,
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时间先后不同,给受众
的冲击和印象就不一样,传播效果也就不
一样:先到是“雪中送炭”,后到最多只
是“锦上添花”。因此,各种媒体之间的
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新闻时效性的竞
争,或者说是采访速度、写作速度、播发
速度等的竞争,谁先抢发新闻,谁就能争
取到受众。
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时效性既是
传媒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是资本优势。拥
有第一时效的新闻不仅能产生社会效应,
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因为读者会
买你的报纸,而其他传媒也会买你的消息
和稿件。所以西方新闻界才会有这样比喻:
“今天的消息是金子,昨天消息是银子,
前天的消息是垃圾。”社会发展到今天,
甚至以“日”为播发的时间单位有时也已
不能满足新闻快速播报的时效要求,所以
才会有“分钟电”、“现场播报”等新的
形式出现。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写作中,新闻的时
效性主要由新鲜、快速和简短来体现:
一、新鲜
新闻的“新鲜”,当然首先是指时间。
一般而言,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
播出去的时间之差越小,也就越快,当然
也就越新鲜。这是现今各传媒和记者竞争
的重点之一,已在前面已经提及。
有时候,特别是对于那些非事件性新
闻或事件的时间性不太强的新闻,为了弥
补这种时间差的间隔,就需要寻找新闻的
最近点,亦即尽可能地找出某件新闻事实
在今天的依据。比如一个刑事案件,如果
发生的时候没有抢得播报时效,那么可以
考虑在法院审判日写作发稿;又如一个工
程,可能拖得时间较长,那么可以选在完
工或剪彩的日子写作发稿,就像我们前面
看过的英国记者乔纳森 ·沃茨写的那篇《横
跨世界屋脊的铁路》。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报道的新鲜
决不仅仅指时间性,如果内容不, 鲜活,,
同样不能 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在写作中,
还要学会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
“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
面前,以引起他们的关注。就像前面提到
西方新闻写作十项原则中第 4和第 5条说的
那样:“把好的引语和具有人情味的内容
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把相关的说明
或有趣的故事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而
且,时间的新鲜性和内容的鲜活并不矛盾
的,它们完全可以很好可以溶入一篇报道
中,这样更能增加报道的新鲜度。请看下
面的例文:
美联社巴格达 10月 24日电:《爆炸迎接驻伊
记者,(记者 罗伯特 ·里德。《参考消息》
2005年 10月 26日第 3版翻译转载)
在休假六周之后,我于今天重返巴格达。天
空湛蓝,气候宜人,街上车水马龙。“情况怎么
样?”从机场驾车前往巴勒斯坦饭店的路上,我
问同事,他答道:“局势似乎渐渐平静了。”
三个小时后,三次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打破了
这份平静,其中之一撕裂了巴勒斯坦饭店外面的
防爆墙,而饭店里住着美联社及其他国际新闻机
构的记者。
与巴勒斯坦饭店同在一个大院里的还有喜来
登饭店,这里早已不是第一次受袭击,但今天显
然受损最为严重。
2003年 11月 21日叛乱分子从驴车上向饭店发
射火箭炮时,我正在睡梦中。
这一次,叛乱分子经过了精心策划,使用了
三辆汽车携带炸弹。袭击事件揭示了伊拉克战争
的一个事实:表象是具有欺骗性的。
从各种表象看,巴格达似乎的确比我 9月初
离开时要平静一些。机场通往城里的道路上熙熙
攘攘,无疑说明伊拉克人不再害怕受到袭击。快
到饭店时,我注意到行人比过去要多:午后温暖
的阳光下,蒙着面纱的妈妈带着孩子在食品摊前
买东西,男人们聚集在路边的茶摊消磨时间。
伊拉克首都形势险峻的唯一迹象是加油站
前排起的长队,这在一个产油大国显得颇具讽
刺意味。
第一次爆炸声响起时,我正坐在电脑前。
声音震耳欲聋,显然离得非常近,紧接着是密
集的枪声。我首先想到的是汽车炸弹,或者是
火箭炮。我意识到爆炸就发生在附近,有人高
喊喜来登饭店被击中了。我看了一眼手表,时
间是下午 5点 21分。
片刻之后是第二次爆炸,响声很大但离得
较远。枪声又起。我们决定离开工作室前往大
厅,在重重墙壁的保护下,那里相对来说更安
全一些。
突然,5点 24分,一声剧烈的爆炸震撼了
大楼,我们可以感觉到爆炸的冲击波。过道里
浓烟滚滚,我当时想:肯定是导弹。
“所有人都戴上头盔,穿上防弹服!”一
名保安人员喊道。
大家毫不迟疑,我们推开储藏室的门,发
现里面一片狼籍,爆炸震坏了通往阳台的玻璃
推拉门,我的卧室也未幸免,玻璃门支离破碎,
碎片散落一地。
晕头转向的记者们跑来跑去,有人冲向安
全出口。
“别乱动,别乱动”,一名保安人员大喊,
“呆在这儿更安全”。
我们迅速清点了人数,看看有没有人
遇难或身受重伤,然后打电话向开罗总社
汇报了情况。
我们的一名已下班回家的司机打来电
话,他在街上亲眼目睹了袭击过程。
“三辆车急速驶向天堂广场,撞向两
个饭店之间的混凝土墙后爆炸了。这是我
看到过的最大的爆炸。”
到外面去太危险了,但饭店里的摄像
头记录了一切:四分钟内三次爆炸,就在
我几个小时之前曾开车经过的广场上。
【评析】
这是一篇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其新鲜
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新: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今
天”,而且是下午,第一次爆炸的准确时
间是“我看了一眼手表,时间是下午 5点 21
分”。而稿件在当天就写出,也就是新闻
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播出去的时间之
差极小,符合新鲜性的时间原则。
2.内容具有新鲜性:除去突发性事件自身
具有的新鲜感之外,从写作上看:
( 1)“三次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是三次
爆炸最形象具体的外在声响标志;而三次爆炸则
是这一突发事件、同时也是此篇报道最新鲜也最
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全文的第二段就被“拎”了
出来,摆在读者的面前,马上引起了关注。这就
是所谓的具有全局性的“新闻眼”,有了这个
“眼”,下面的内容就很容易展开。此外,开头
一段对归途中优美风光、宁静气氛和漫不经心对
话的记述,一方面与紧接着的下段“震耳欲聋的
爆炸声”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视觉和感官的冲
击;另一方面也为文中作者要说的“话”预做铺
垫。这两段浑然一体,具有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新闻写作十项原则中所说的
“报道的显著之处”,首先就是指报道的开头部分,
因此无论是消息和通讯,都一定要对写好开头高度重
视,这是让读者从一开始就感觉内容新鲜的重要手段。
( 2)全文采用叙事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记述
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听到的、看见的、触摸到的(“震
撼了大楼,我们可以感觉到爆炸的冲击波”)等等,
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因此也就具有突出新鲜感。
( 3)全文以“我”的见闻感觉为主线,又穿插
了许多人的行为、话语、见闻、感受,如“大家(其
他房客,主要是各路记者)”、保安、司机等,这是
加强报道的人情味进而提高新鲜性、引起读者关注的
重要手法。
3.记者说的“话”具有新鲜性:本篇报道
也是“用事实说话”的很好范例。作为美联社
记者,作者并没有一味迎合美国政界、军界对伊
拉克局势的粉饰,而是精心选择了一些典型事实,
来证明“表象是具有欺骗性的”,这是文中明写
的。而“藏在舌头后”的,其实还有对美国政府
粉饰伊拉克局势行为的揭露,甚至对美国攻占伊
拉克合理性的质疑。例如:“伊拉克首都形势险
峻的唯一迹象是加油站前排起的长队,这在一个
产油大国显得颇具讽刺意味。”,2003年 11月 21
日叛乱分子从驴车上向饭店发射火箭炮时,我正
在睡梦中。”“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大的爆炸。”
包括全文的结尾:“四分钟内三次爆炸,就在我
几个小时之前曾开车经过的广场上。”读者细细
体味,都能感觉到意味深长,从而在认识和思考
方面有所启迪。
二,快速
新闻报道要使得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
播出去的时间之差压缩至最小,以保证新闻的
新鲜性,除了对新闻事实要有最快的敏感和反
应外,对于记者的写作而言,还必须“出手
快”,也就是写作的速度要快。原《人民日报》
总编辑范静宜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倚
马可待”。在这一点上,外国记者的意识和做
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外记者参加的新闻发
布会上,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外国
记者总是边听记边写稿,往往他们所关注的新
闻刚一发布,记者也就把消息发布了出去。
最新的例子,就是针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10
月 17日又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外交部新闻发言
人孔泉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这个时候中国不方
便接待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实质上取消了原定的日
本外相访华活动。据报章报道,孔泉的话音甫落,
不少日本记者便纷纷走出大厅,用卫星电话把这个
最新消息发布出去。前面提到,现在新闻时效的竞
争已经发展到了“分钟电”的形式,不提高新闻写
作的速度显然是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
怎样才能使新闻报道写得尽可能快呢?这就需
要加强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相关的写作训练,
? 要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做到在不同的工作条
件下都能迅速地进入写作状态。
? 熟练掌握各种新闻文体的写作要领,做到驾轻就熟、应
用自如,特别是消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因为这是新闻
报道的最常用文体。
? 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并能熟练掌握新闻语言的特点和
使用技巧,在此基础之上,一方面,要养成打腹稿的习
惯,在采访与记录的过程中即开始酝酿起草稿件;另一
方面,也要注意培养自己口述新闻的能力,做到出口成
章。这样写作速度自然会提高。
? 时刻关注并积累重要事实的背景材料,尤其是对自己分
管的业务领域,一定要善于事先准备好各种可供写作之
需的“预制构件”素材,一旦需要时,随时可以拿出来
进行拼接和组装,无需临时翻找资料,写作速度自然也
会大大加快。
三,简短
新闻报道的新鲜和快速,其实都与简
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篇幅短了,
在有限的时间和版面里,可以多发新闻报
道,传递更多的新鲜信息;而就一篇报道
而言,长篇大论弄得不好,就会把新鲜内
容湮没,而简短的篇幅则容易突出新鲜的
内容。其次,新闻写得简短,自然也就更
容易快速,篇幅的长短总是与花费时间的
多少成正比的。
新闻报道要求简短的最根本原因,是
与前面提到的读者阅读报刊时“时间短,
随手翻”的基本特点相联系的。由于读报
通常是从快速浏览的略读开始,那么新闻
写作当然也要适应这一特点,所以西方新
闻界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读者是站着
看报的,记者是站着写稿的。”大家都站
着,这稿子当然不会也不应当写长。此外,
刚才也谈到,每篇稿子的篇幅短小了,一
个版面就可以发更多的报道,所以这也是
为版面而写作的体现。
正是认识到受众需求和版面需要,我
国新闻界近些年来一直在呼吁要“刹住长
风”,“消息要短些、短些、再短些”,
并为此制定出一些具体要求,我们应当有
所了解。例如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就要求
参评作品:文字消息在 1000字以内;文字
通讯在 3000字以内;文字言论则在 2000字
以内。并特别规定:“对超长作品须由各
参评单位从严掌握,主要领导签署特别推
荐意见,方可参评。”
而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选,则要求:
?短消息( 1分 30秒以内);
?长消息( 1分 30秒至 4分钟);
?连续(系列)报道(每集不超过
5分钟);
?评论(广播不超过 8分钟,电视
不超过 15分钟);
?专题(广播不超过 15分钟,电视
不超过 20分钟)。
总之,新闻报道要根据需要,能短则
尽量写短,当然,这决不能以报道内容的
缺失为代价。但我们同样要知道的是,新
闻报道的优劣短长,决不是以篇幅的长短
为衡量标准。篇幅简短而内容精当的作品,
往往能起到一石千钧的报道效果。
例文:
淅江人民广播电台方秋涛:《说不清
的数字》( 1994年 5月 23日首播):
昨天( 5月 22日)上午,记者带着宁海县政府提供的各乡
镇早稻种植面积数字,到城关镇实地核查。
在镇政府会议室,副镇长郑有荣介绍说,县里下达的早稻
面积是 1,5万亩,已经种下 14,750亩。记者问:“这个数字
是怎么来的?”郑副镇长回答:“都是各村报上来的。”
记者任意挑了个赵家村,采取查空田的办法,一丘一丘点,
共点出 23丘空田,6丘麦田,2丘草籽田,但实种面积很难搞准
确。问了在田里劳动的几个农民,他们也只能说出毛估估种了
多少,准确数字说不清。记者问村会记:“有没有到农户统计
过?”会计说:“没有,我们是按乡里分解给村里的计划数和
农户承包田面积数作依据,估计估计的。”
下午 4点,记者回到镇里,再问党委书记早稻种植面积的
数字究竟是多少?这位书记不加掩饰地说:“说句大实话,早
稻面积的数字我也说不清。”
【评析】
这条短消息总共不到 400字,很是简
短。但批评的角度很新颖,它不像通常的
批评性报道,从正面做文章,选取大量事
实,给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曝光。而是
从核对, 早稻种植面积数字, 的角度进行
软切入,暴露了县政府统计数字严重失实
的问题。而且整条消息没有一处批评性的
言辞,但播出后却具有震聋发聩的作用,
让人感慨万千。当地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随
即表示:, 准备重新核实早稻种植面积。,
统计数据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状况的
,晴雨表, 和, 指示仪,,对宏观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但近些年来在各项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现象时
有耳闻,且屡禁不止。以至于, 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
部, 成为百姓讥评的口头禅,而且近年来有关的恶性事
件不断。在这背后反映的,是以权造假、以权谋私、欺
上瞒下、夸大政绩、隐瞒罪恶等一系列丑恶的腐败现象,
这既与, 实事求是, 精神背道而驰,也是造成整个社会
诚信缺失的极有杀伤力的坏榜样。因此,这篇在同类报
道中较早问世的作品,就由小见大,其思想意义决不仅
限于数字真假的问题,而是从这一个点,深入到, 实事
求是, 精神的提倡和反腐倡廉的层面,具有全局性的、
重大的启迪意义,这应当正是它能获得 1994年广播新闻
奖短消息一等奖 的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把新闻报道写得简短
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在报道策略上,应注意把主题破小,
把角度选小,把架子搭小,坚持一事一报,
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力争以小见大。
切忌总结式的报道、漫无边际的全景式报
道,和多条罗列的排浪式报道。
2.报道中的每个句子要写得尽量简短。
这里有两层含意:
( 1)句子意义单一明了。西方新闻写作崇
尚:“如有可能,每句话应该只传达一种意思。
这个座右铭一直被认为是仅限于新闻界的律令。”
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简化语句,二是
还可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梅尔文 ·门彻的《新闻
报道与写作》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记者写了下面这条导语:
“今天,城市规划办公室建议在关于住宅地产类
别的分区规则中增加一项条款。”
主编对此感到疑惑,然后他建议记者详细说出所
提议条款的内容。记者又试了一次。
“城市规划办公室今天建议,对用作建筑两英亩
独户住宅的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以便使中
低收入的家庭能够在那里建造公寓大楼。”
本市新闻主编看了一遍,他似乎很高兴。“还可以
更进一步,”他说,“建议的要点是什么?”他自问自
答:“改变规则是为了让普通人而不仅仅是富人也能住
进林区。林区位于格林尼治住宅区附近一个镇的北部。
让我们试着把人这一要素放进导语中。” 10分钟后,记
者带着下面两段报道回来了:
“中低收入的家庭可以购买城市北部郊区的公寓了。
这是今天城市规划办公室所提出建议的目的所在。
城市规划委员会向市议员提出的这条建
议将取消目前对该地区只允许存在两英亩的独户家庭住
宅的限制。”
在这个写作和重写的过程中,记者所写的导语从堆
满行话、令人费解的冗长语句改变为一句句清楚、简洁
的表述,而且提示出这个事件的最重要的意义,增加了
可读性。
为了写好一句一意,西方新闻写作极为提倡
主-谓-宾的句子结构。梅尔文 ·门彻在其《新闻
报道与写作》中说道:“导语的基本结构应该是
主语-谓语-宾语(主-谓-宾)。也就是,导
语应该以主语开始,紧接着一个行为动词,还应
该包括动词的宾语。主-谓-宾结构有其内在的
必要性:它指导记者写简单的句子,即只有一个
主句的句子。”“记者写的句子中 3/ 4或更多的
是遵循这种模式。它接近于人们日常的讲话方式。
并且符合下面这个训诫:‘像说话一样写作。’
并且,主-谓-宾结构非常有效,它与记者构思
导语时的思维方式一致,记者试图找到导语时,
会问两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与谁有关?它
就是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
( 2)删除繁冗的词语,挤掉水分,写短句子。门彻
《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受到想把所有事实都塞进句
子中这种渴望的刺激,一些缺乏经验的记者下笔洋洋洒洒,
一发而不可收,让读者每看一行就增加一分困惑。如果一
个三行或更长的句子,你就应该想到艾萨克 ·巴布( 1894
- 1941,前苏联犹太裔作家)如何自我修改压缩。这位俄
国作家的短篇小说就像精心打磨的宝石:
‘我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每一个句子。开始,我先删
去所有可有可无的词语。你要时刻警惕,因为这些词语是
如此狡猾。那些毫无价值的词语都躲藏了起来,你必须把
它们都挖出来 ―― 重复词、同义词,还有毫无意义的词语。
在清除这些垃圾之前,我先把文章分成短句。句号越
多越好。我将这定为一条法则。一个句子所表达的不要超
过一种思想或一个形象。‘”
而且据说美国各报业协会在做了大量研究之
后得出结论,报道要有可读性,关键之一是写短
句,还列表提示了可读性与句子长度的关系(指
英文报道),可供我们参考:
句子平均长度 可读性
少于 8个单词 很容易读
11个单词 容易读
14个单词 比较容易读
17个单词 一般
21个单词 比较难读
25个单词 难读
29个单词或以上 非常难读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接一个的句子都少于
17个单词,那就会让读者或听众觉得,他们似乎
被猎鸟用的子弹连连射中。”那么这种报道效果
就不言而喻了。
3.如果某个事件特别重要,或时间跨度较
长,可根据需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使每一
单篇的结构简短,例如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
续报道。当然,在中国,这通常不是记者个人所
能决定的,还需要报社或编辑部的同意与配合。
例如教材 66页上所举《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
对 1998年抗洪中九江 4号阐附近决堤情况的连续
报道,就是由 8篇“分钟电”组成,很好地体现
了决堤事件的时间跨度。
又如美联社记者杰夫 ·威尔森对 2000年
1月 31日晚一架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失事飞机
事件的报道,由于事故重大(最后查明机
上共 88人全部丧生),突发性强,一时间
许多情况不甚明了,需要随时补充和更新,
所以自当天下午的 5点 44分开始,到第二天
凌晨 3点 17分,共发出 15条连续报道。如:
奥克斯纳德,加利福尼亚(美联社)
,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 737客
机星期一坠毁在洛杉矶西北部的太平洋海
域,机上 70名人员全部遇难。飞机失事前
曾报出现机械故障。(未完待续)”
“夜幕降临前,一架海岸警卫队直升机、一
架海军 P- 3飞机及数条小船,对大面积的碎片散
落区域进行了搜查,尚未发现幸存者。
据联邦航空总局地区发言人米奇 ·巴克在西雅
图说,261航班是从墨西哥的巴亚尔塔港飞往旧
金山和西雅图的,于下午 3点 45分坠毁在洛杉矶
国际机场西北 20英里处。
‘目前他们正在寻找幸存者,’海岸警卫队
的陆军少尉珍妮 ·赖内克说,‘他们发现了大面积
碎片散落区域,但是还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联邦航空总局执行官员森西亚 ·艾摩瑞称,机
上共有乘客 65名,机组人员 5名。(未完待续)”
(杰里 ·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美联社
新闻报道手册,1- 14页)
第三节 新闻写作的可读性要求
新闻报道强调可读性,正是新闻摆正
自己的位置、体现“读者观念”的集中表
现。顾名思义,就是要让读者愿意读、喜
欢读、能够读得下去,总之就是要写得
“好看”,这既是新闻体现社会价值的前
提条件,也是媒体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条
件。
新闻报道要有可读性,当然首先在报道题材
和内容的选择上要有“读者观念”,按照新闻的
价值要素来说,就是要和受众要求具有“接近性”
的特征,例如我们都熟知的时空上的接近、利益
上的接近、心理(思想、情感)上的接近等,此
不赘述。就新闻写作而言,可读性具体体现于以
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清晰
西方新闻界似乎对新闻写作的, 清晰, 要求
格外重视。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西方新闻学主张
“新闻工作是从 abc―― 准确 (accuracy),简洁
(brevily)和清晰 (clarity)―― 起步的”,把“清晰”
视为仅次于“准确”和“简洁”的另一条标准。
而对其定义是“清晰指对所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
疑问”。
梅尔文 ·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
还提到好的新闻作品的四个特征,分别是:
? 准确,语言与情势相吻合,这就是马
克 ·吐温说的“选词准确”、“用词贴切”
的含义。
? 清晰,正确运用形式和内容,避免模棱两
可和含混不清的报道。
? 可信,报道令人信服,它听起来是真实的。
? 恰当,风格自然而不拘谨。用马克 ·吐温
的话说就是:“不矫揉造作,语言质
朴 …… 自然 …… 所选词语恰到好处。”
美联社著名记者索尔 ·佩特也强调说:“报纸撰
稿者的首要任务是写作清晰。”西方新闻实践和研究
者之所以如此看重“清晰”,正是首先从新闻可读性
的角度,将, 清晰, 视为可读性的前提条 件。对此,
美国《亚特兰大宪法报》的拉尔夫 ·麦吉尔( 1898-
1969,美国报人。 1938年起任《亚特兰大宪法报》执
行主编。 1958年写下一组反种族隔离社率获得次年普
利策社论奖)有一个比喻,虽然对读者也许稍有不恭,
但却非常形象:“假如你打算成为一位报纸撰稿人,
你就必须把干草放在骡子能够得着的地方。”他还引
用《旧约全书》中的一句谚语,来说明“清晰”在报
道中的阅读效果:“一句话说得适宜,就如金苹果在
银画里。”
因此,前面提到西方新闻学主张要把
句子写短,一句只表达一个意思,其实都
包含着提高可读性的目的在内。因为如果
一个句子包含的意思太多,读者在阅读中
就会感到吃力和费解。相反,精选出来的
意思应该是很容易把握的,从这个意义上
说,错综复杂的意思在新闻写作中应该得
到简化。除此之外,“清晰”还与新闻报
道的结构、语言等有关,我们留待后面详
述。
二、具体生动
即便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具体”和“生动”
也总是连在一起的,可见首先有了“具体”,“生动”
自然容易体现。那么,什么是“具体”?怎样才能做
到“具体”?我们先看下面两则节选的报道:
1.这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
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
合本省(市、区、县、部门)实际,切实加强领导,
协调各方面力量,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抓住新
一轮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继
续奋斗,开创更新的局面。
2.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海工业的地位和历
史贡献,并强调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制造业在上
海未来发展中的定位。他说,强大的现代化制造业
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重要支
撑,是增强上海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在
建设, 四个中心, 的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 三、
二、一, 产业发展方针,长期坚持二、三产业共同
推动经济发展,并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上海要避
免, 产业空心化,,不同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
道路,努力成为国际大都市中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
城市。上海要在融入全国、服务全国中加快自身发
展,上海制造业也要争取在全国拥有更高的地位、
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并使其地位、
作用和贡献更多地体现在质量、效益和水平上。
? 不具体。表现为没有具体事实,综合性、总结性、
概貌性的话语充斥其间,缺少事实描述,所以予人
大而空的感觉。
? 不生动。正是由于充斥概念化的叙述,所以极显枯
燥乏味。而且长句子多,许多句子表意也不清晰。
? 不朴实。好用顶级形容词,如“扎扎实实”、“更
新”、“更高”、“更大”、“更多”、“更具竞
争力”等,留有“文革”语言风气。
? 不通俗。比如“四个中心”、“‘三、二、一’产
业发展方针”、“产业空心化”等特定词语、专业
术语堆积,一般大众难读也难懂。
这两段报道充斥着行话、空话和套话,是在
我国长期流行的、典型的“宣传腔”和“新闻
腔”。其主要特点是:
正因为如此,这两段报道毫无可读性可言。
见诸报章,可以想见很少会有读者去关注它
们,也很少会有读者读完它们。
由这些反面的例子,我们可知所谓“具体”,
首先是报道中要有事实,而且事实越具体、越个
别,也就会越生动;其次,事实的具体和个别,
总是由细微可感的细节组成的,没有细节也就不
会有具体。因此要想事实表现得具体,就要注意
运用细小而独特的细节来体现,这正是外国新闻
报道特别注重细节的原因,也是我们应当学习和
借鉴的。这样的报道,自然会大大增加其可读性。
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所有那些好的例文,都有这
样的共同特点。还可再看下面一篇:
石磊:《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
(《河北日报,2002年 7月 11日):
祖籍沧州的郑先生在沪经商数年,前
不久他从上海返乡,连遇两个 ? 没想到 ? 。
一是石家庄到沧州的高速公路上舒适、
快捷、干净的旅途让他连说 ? 没想到过去
要走六七个小时的路现在只用 3个小时。 ?
第二个没想到就是他离家前买的 1996
年版的《河北省地图册》已失去作用,因
为里面的河北交通图上,只标有京石和石
太两条高速公路,而现在连沧州这个号称
? 交通死角 ? 的地方都有两条高速公路穿
过。
5月 17日,记者特地从河北省测绘局要了一
张 2001年版的河北省交通图送给了郑先生。原河
北省制图院总工程师师去杰介绍说,? 近几年,
我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太快,
交通图每年都要更新,有时一年要更新 2次。从
1997年到去年年底,河北交通图一共出了 7版。 ?
对照新旧两张地图,我省高速公路飞速发展
的步伐跃然纸上:从 1996年底的 ? 一横一竖 ?,
到 2001年底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石家庄、天
津为枢纽,辐射 10个中心城市和秦皇岛、京唐、
天津、黄骅 4个港口以及大同、阳泉两个煤炭基
地的 ? 两纵两横 ? 开字型布局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我省已建成高速公路 13条(段)。
省交通厅有关负责同志说,为打破经济发展
的 ? 交通瓶颈 ?,我省近侯年加大了公路建设投
资,1997年到 2000年几乎每年投资都近 130亿元,
从 1996年到 2001年底我省已完成公路投资 639亿
元。新增高速公 1,332公里。 1999年全省高速公
路突破 1,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位。 2001年,
通车里程达 1,563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交
通,正在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省会到全省任意一个省辖市的车程均在 6小
时以内,目前我省踟网平均车速已由 1996年的
30,2公里/小时提高到 53,8公里/小时,? 走
高速 ? 成为人们驾车出行的首选。
高速公路的快速延伸,带动了公路客运、
货运的大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 高速直达 ?
的出现,尤其激活了客运市场的一潭死水,
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这种伴随高
速公路而生的新型陆路运输方式,以其及时、
快捷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源,迫使 ? 铁老
大 ? 放下了架子,民航降低了门槛。
截止到今年 3月,我省高级客运班车已
达 1,169辆,客座 32,520个,配备空调、
电视、卫生间等设施的 ? 豪华大巴 ?,让人
们体验的是先进的客运工具,? 航空式服务 ?
的出现,让乘客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当 ? 上帝 ?
的味道。
【评析】
作者因为常年负责交通行业报道,对有关情况非常
熟悉,但同时也正因为总是负责交通报道,容易流于一
般和枯燥。为了写出可读性,记者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采
访,终于发现了从 1997年到 2001年底,河北省一共出版
了 7版交通图这样一个难得的、具体的事实载体。于是决
定从这一具体、个别的细节入手,通过交通图变化的视
角,来表现交通事业发展的成就。
稿件见报后,中宣部《新闻阅评》很快对此稿给予
高度评价,认为, 既宏观大气,又具体生动,起到了总
结成绩、鼓舞人心、喜迎未来的积极效果, 。交通业内
人士认为,此文跳出了交通写交通,把交通这个枯燥无
味的行业,写得有血有肉,抓住了交通发展的主脉。此
稿被评为 2002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后又获 2002年
度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当然,,具体, 虽然是, 生动, 的前提,但又决不
能涵盖, 生动, 的全部内容。报道的生动还有其他不少
表现的方法,国外新闻报道最看重的是趣味性和人情味,
他们的经验值得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借鉴。趣味性的内容
和技法很多,我们留等以后再详谈,这里主要介绍一些
西方关于新闻报道怎样体现人情味的经验,以供参考:
1.新闻报道中一般都要有人物的事迹和活动,也就
是常说的要“见人”:“一位电视台记者回台时带上了
一篇特稿,它的题材是当地一家出售与《星际旅行》
(美国一部有关星际旅行的科幻电视连续剧)有关的图
书、照片、海报以及其他材料的商店。主编表扬了这位
记者的进取心。但是录像带聚焦于售出的商品,极少谈
到顾客 ―― ‘星际旅行’迷。‘我们错过了这一点,’
主编说,‘我们本来应该跟着一位顾客走走,并以他为
故事的中心’。”
2.对人物的指代尽可能具体并有个性:“合众国际社
( UPI) 老牌记者弗雷德里克 ·G,奥思曼建议:记者要在
每句话中尽可能加入一些个人指代,‘他、她、乔治国王、
叔叔、男孩、女孩以及其他任何可以称呼一个活人的词语。
这样的词用得越多,报道就越有趣。’”
3.把抽象的概念变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形象化
事物:“奥思曼的另一个建议是:“如果一位绅士穿了一
件深褐色的外套,你应该说这件外套是巧克力色的。这不
仅更形象,而且把食物引入了报道,任何与食物有关的词
语都会增加趣味性。”
4.将非人类的事件拟人化:“有时候,记者未能做
到将事件个人化,而个人化容易使报道具有人情味。在新
墨西哥州的卡尔斯巴德,一条小狗掉入一口废井。救援行
动上了许多报纸的头条。用了狗名‘温皮’的一则通讯社
报道比其他未用狗名的报道要受欢迎。”
中毒控制中心 试比较以下两则报道
(一)
所有医生都希望他们的病人永远没有
机会使用新设立的中毒控制中心。该中心
新近设立在社区医院的急诊室中。但是,
如果知道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向该中心求助,
市民们,尤其是家长们会感到更安心。
在本州,有 8个城市建有官方 ? 承认 ?
的中毒处理中心,斯普林菲尔德就是其中
之一。其他 7个城市是 ……
(二)
一个疯狂的母亲打电话给她的医生,哭喊着
说,他两岁的孩子一直在烤箱清洁器边玩,孩子
的嘴唇上沾满了清洁器里的液体。
该液体的标签上标注着?有毒?的字样,她
该怎么办?
接到她的电话后,医生立刻做了一系列检查,
还打了其他一些电话。在很短时间内,医生就查
明了清洁器中装的是何种化学物质,它是有毒的,
他也知道了该采取什么措施。
孩子接受了治疗,这个学步儿童情况还好,
只是嘴唇和舌头上有几处小小的灼伤。
这件事发生在几天前,它是社区总医院中的
弗里波特中毒信息中心接手的第一个病例。
我们看那些具体生动的报道,还可发
现一个颇具共同的结构特点,即一般都是
从对具体事件的描述开始,进而引出解释,
再进而引出评价。这就是西方新闻报道中
常用的、也十分著名的, 华尔街日报体,,
也叫, DEE”结构,是描写、解释、评价三
个英文单词词头的缩拼。我们当然不必完
全遵循,但其增强可读性的用心是应当学
习。
三、朴实通俗
朴实通俗主要侧重于新闻语言方面。“朴实”
简单而言,就是去除矫揉造作的斧凿和修饰,用最
质朴的语言说话,简言之,就是“像说话那样写
作”。西方新闻写作十项原则的第十条就是:“质
朴、诚实并迅速地写作。”这样的话语由于没有毫
无必要的修饰,所以“每段话都如砖石般坚实”,
是靠事实本身去打动人,所以才最具有力量。 美国
历史上最畅销的书之一是一部政论 ―― 托马斯 ·潘恩
( 1737- 1809,美国作家、政治家)写的《常识》。
1776年,在此书出版后的 3个月内,它在当时约有
250万人口的各殖民地销售了 12万册。按这个比例,
在今天的美国,与它同样畅销的书应拥有 1000万读
者。他的小册子这样开头:, 接下去的各页,我所
提供的不过是简单的事实、浅显的论据和常识。,
“通俗”最要注意的,就是要学会前
面提到过的“第二种翻译”,即把那些专
业性、行业性、学术性的内容和词语,以
及枯燥的、但又必不可少的事实依据(如
数字、百分比、图表等),用通俗易懂的
语言说出,让大多数人都能毫无困难地听
懂、听明白。就像美国作家兼记者 丹尼
尔 ·笛福 所说:“如果有人要问我,我认为
什么是完美的语言风格,我会回答,它是
这样一种风格:一个人对着 500名接受能力
不等的普通人说话 ―― 除了白痴和疯子外,
他们中所有人都能听懂 ―― 而且说话人有
意识地让人理解。”
这类语言的风格、作用及如何写作,
我们在下面“新闻的语言”一章中马上还
要详谈,这里就先看两篇例文:
1.美国 废奴主义者和女性平权提倡者
索乔纳 ·特鲁思( 1797- 1883,美国黑人女
传教士) 1867年所做演讲(节录)。索乔
纳 ·特鲁思是黑奴出身,目不识丁,但演讲
却总是富有魅力,正缘于质朴话语背后的
事实动人:
? 我已经 80多岁了,我到了该走的时候了。我
当了 40年的奴隶,做了 40年的自由人。如果还有 40
年,就要为所有人争取平等权利。我想,我所以还
在这儿,是因为还有一些事情要我来做。我想,我
还要帮助别人打碎枷锁。我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事,
跟男人做的一样多,但是却没有得到那么多的报酬。
我过去在田里干活,捆扎粮食,我还摇摇篮,但是
男人做的不比我多,却得到了两倍于我的报酬 ……
我们做的同样多,我们吃的同样多,我们要求得到
的也同样多。我想,在走出来为有色人种女性要求
权利的人当中,我是惟一一个有色人种女性。我希
望事情一直闹腾下去,既然冰块已经咔咔响 …… 我
高兴地看到男人们正在得到他们的,但是我希望女
性们也得到她们的权利。有人在搅水,我就跳进池
子里。 ?
2,大桥:《, 拉尼娜, 要来了》
(《工人日报,1998年 5月 25日):
比起 ? 厄尔尼诺 ? 来,? 拉尼娜 ? 的
知名度要低得多。但专家们认为,? 厄尔
尼诺 ? 确实有一个 ? 孪生妹妹 ? 叫 ? 拉尼
娜 ? 。而且 ? 尼诺 ? 之后 ? 尼娜 ? 会紧随
而来。他们说,1998年也许将是 ? 拉尼娜 ?
大显 ? 神威 ? 的一年,而比起 ? 厄尔尼诺 ?
来,亚洲人对 ? 拉尼娜 ? 应保持更高的警
觉。
? 厄尔尼诺 ? 一词专指地处热带的中、东
太平洋海水受信风影响发生的大范围异常增温
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使
气候平衡因素被打破,从而导致气候反常。
? 厄尔尼诺 ? 就像一条恶龙,奔腾于海洋与苍
穹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给人类造成许
多灾害。
据史料记载,自 1950年以来,世界上总共
发生了 13次 ? 厄尔尼诺 ? 现象,1997年发生的
这次较为严重,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
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快的地
方酷热难当;温暖如春的季节却下起了鹅毛大
雪;本应下干雨的季节滴雨不下,往常干旱季
节却洪水泛滥 ……
然而,今年以来,正当人们庆幸 ? 厄尔尼
诺 ? 已经接近尾声时,专家们警告说,? 拉尼
娜 ? 即将逼近人类了,? 厄尔尼诺 ? 和 ? 拉尼
娜 ? 就像一对孪生兄妹,总是相伴而行。
? 拉尼娜 ? 是指紧跟着 ? 厄尔尼诺 ? 现象
出现的全球性气候骤变的异常现象。但二者的
表现特征却截然相反。 ? 厄尔尼诺 ? 使海水急
剧升温,而 ? 拉尼娜 ? 会使热浪急速变为寒潮,
导致长期干旱后的洪水泛滥。
据认为,去年以来,造成印尼和拉美
一些国家森森火灾持续蔓延的原因,主要
是长期干旱所致。在印尼,如果此时 ? 拉
尼娜 ? 到来,就会使天气骤变,突降大雨,
过量的雨水在烧焦的林地废墟上立即可能
形成孤猛的洪水,其后果也同样是不堪设
想的。到那时,大雨挟带有毒的烟灰大量
降落和渗透到土壤里、江湖里,不仅可使
土壤被侵蚀、恶化,而且会使大批鱼类和
珊瑚面临灾难。
对于 ? 厄尔尼诺 ? 和 ? 拉尼娜 ? 交替出现的
成因,美国加州大学的海洋气象学专家格拉姆是
这样解释的,? 厄尔尼诺 ? 现象造成的海水升温,
就像池塘里的涟漪一样,在所谓的 ? 斜温层 ?
(即同海面上的温水和冷水混合层)里向前推进,
在 ? 斜温层 ? 沉入深海层后,海面温度开始上升,
? 厄尔尼诺 ? 现象发生了。这样的涟漪长度为数
千公里,当它推进到南海岸后,就会像声波一样
出现反弹,反弹的涟漪抵达亚洲,然后再次反弹,
这连续两次反弹的结果,使本来沉入深海的 ? 斜
温层 ? 上升,冷水层对表面的温水形成强大的冲
击和渗透,最后导致太平洋东部洋面上的温度急
剧下降,这时就会发生 ? 拉尼娜 ? 现象。
? 拉尼娜 ? 现象同样可以使全球气候发生急剧
变化,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专家认为,每一次 ? 尼
诺 ? 之后必然跟随一次 ? 尼娜 ?,但人类不知二者交
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有专家认为,? 厄尔尼诺 ? 发
生周期大约为 5年至 7年,而这种现象是 4,000年至 5,
000年前开始出现的,但是对于 ? 拉尼娜 ? 现象,历
史记载却并不多。今天,科学家们达成的共识是,研
究 ? 厄尔尼诺 ? 现象必须同时研究 ? 拉尼娜 ? 现象,
这应当是全球有关学科的专家设臵的一项长期的课题。
科学家不仅想知道这两种大自然的反常现象发生的周
期,更想弄清楚它们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到底有
多大。随着 ? 拉尼娜 ? 的逼近,专家们正在加紧研究,
从海水中的珊瑚礁、树木的年轮和极地冰冻层变化等
诸多因素分析太平洋水温增高和下降的第一手资料 。
美国国家海洋气象局今年 2月宣布,他们已经拨款 210
万美元用于研究 ? 厄尔尼诺 ? 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气象和
环境问题;去年 11月,菲律宾主持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
专门研究 ? 厄尔尼诺 ? 造成的太平洋水温变化问题以及因
此造成对本地区有关国家居民卫生健康的影响;今年 2月,
亚洲疾病防治中心在泰国首都曼谷也举行了类似的专题讨
论会,甚至迄今尚未受到 ? 厄尔尼诺 ? 现象直接影响的日
本也宣布设立一个 ? 厄尔尼诺 ? 监测和预告中心,以密切
监视气候的变化,防止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
专家们同时看到,? 厄尔尼诺 ? 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
同时,也给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得以研究
特殊的气候变化形式,特别是全球性的温室效应给气候和
环境造成的影响等,从而使人类进一步掌握自然变化的规
律,最终找到对付 ? 厄尔尼诺 ? 负面效应的办法。
【评析】
这是一篇国际科技报道,文章言简意赅,通
俗易懂,知识性强。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写法,很
有趣味性。全文不到 2000字,不仅介绍了, 拉尼
娜, 现象的起因、特点,而且还分析了它对全球
的危害以及国际社会所采取的一些对策。这是国
内媒体中较早关于, 拉尼娜, 现象的详尽报道。
本文获第四届中国国际新闻通讯专题类优秀
作品二等奖,选自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办公室编
《国际新闻精品选评 ―― 第四届中国国际新闻奖
获奖优秀作品》,五洲传播出版社,199年 8月)
第四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
新闻写作的技巧,指的是新闻成品的显性方
面,如叙述方式、结构特点、组织方法、以及
语言特点等。所有这些都不是凭空而生,都要服
从于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究其本质,
就是要满足受众需要,努力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及其价值。正如梅尔文 ·门彻在其《新闻报道与写
作》中所说:“一篇新闻报道可能是准确的,正
确地交待了出处,平衡而公正,客观而简洁。记
者可能富于同情并有理解力,可能负责地完成了
自己的任务。报道可能讲述了一些有趣的和令人
兴奋的事情。但是除非记者在写作中运用了适当
的技巧,否则读者和听众在阅读或收看时同样会
感到费劲。”( 70页)新闻写作涉及的技巧问题
繁富复杂,这里择要介绍如下:
第一节 现代新闻写作崇尚的叙述方式
一、“叙述事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
在关于新闻的种种定义中,我们一定
不会忘记, 历史记录说, 。,新闻是变迁
的记录”、“新闻是瞬间的历史”、,新
闻实际上是关于现实的历史。它是及时写
就的历史,被用来遵照行事, 等等表述,
许多人都是耳熟能详。
历史上著名的历史著作,例如我
国的《左传》、《史记》等,都是以
记事的真实、详瞻和生动传闻天下。
因此,,历史记录说, 给我们的启示,
除了在新闻内容方面更加印证真实准
确的原则,在写作基本方法上印证
,用事实说话, 的要求之外,在写作
技巧方面,其实在提示我们,应当学
习和使用如实记录历史事实的方法,
亦即叙事的方法,这样可以大大增加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据说当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为,堪萨斯
城明星报》报道治安法庭时,习惯把笔记带回家,
然后一小时接一小时地简化证人的证词,直到他
能用几个字把握证据的实质为止。马克斯韦尔 ·盖
斯马尔称之为:“他这种著名的平实风格,是对
‘事情本来面目’的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描
述。”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展现”
事实的基本方法,其好处是能帮助人们目睹事件
的经过,能使人物栩栩如生,能使人有亲临现场
之感。有人对此形容说:“好散文就像一块窗格
玻璃。”与污迹斑斑的玻璃窗户不同,窗格玻璃
不是要唤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而是能够让人更
加轻松和清晰地看清窗外优美的风景。优秀的写
作也是这样,它要唤起的是人们对报道、事件、
信息的注意。
上世纪 60年代初,美国《华尔街日报》
著名记者汤姆 ·沃尔夫首创了一种被后人称
为“新新闻主义”的写作风格,其特点是
借鉴小说家的一些写作技巧,用讲故事的
方法写作新闻报道,例如重视人物、重视
人物的动作、对话,重视场景和悬念的应
用。它谨遵一条格言:“别讲给我听,请
示给我看。”这就突破了以往清一色直接
导语的僵硬模式,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
可读性。不难看出,“新新闻主义”的源
头正是叙事性写作。
二、“叙述”的作用与要素
此后的几十年间,虽然人们对“新新闻主
义”的评价不尽一致,但这种叙事性写作或称
讲故事的方法,一直受到新闻记者的广泛推崇。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 ·德希尔瓦曾说:
“如果你把新闻报道看做故事,而不只是通讯
稿,那么你可以找到许多可写的东西。在报纸
上刊登的新闻大多只是事件的结局部分,而不
是全部 …… 我们往往只报道结果。但事实上,
这些事件的背后有许多更加精彩的内容。所以
我们说,人们首先看到结局,然后才会发掘出
一个完整的故事。”
为什么要采用故事的形式呢?德希尔瓦说:
“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
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
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
更加有效地吸引记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
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
上个月下旬开始,自法国巴黎郊区开始的移
民骚乱事件愈演愈烈,看着各新闻媒体对事件及
严重后果的报道,不自觉地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
美国六十年代的类似报道,说的是当时洛杉矶黑
人骚乱事件。仔细想想,这篇报道正是运用了当
时刚开始盛行的新新闻主义写法,因此对事件的
报道极具叙事性和现场感,新闻标题也很传神,
所以令人印象深刻:
《, 烧吧,宝贝,烧吧!, ―― 瓦茨骚
乱目击》
(美国《洛杉矶时报,1965年 8月 15日)
本报 8月 15日讯(记者罗伯特 ·理查森)
纵火的黑人驾驶着车辆横冲直撞地穿过行
人稀少的洛杉矶市大街,挨门逐户地朝商
店里扔燃烧瓶,狂呼乱喊着从电台播放的
迪斯科乐曲中学来的嬉皮士口号,? 烧吧,
宝贝,烧吧! ?
星期五晚上,市内到处是一种可怕的景象。
就在头天晚上,成百上千的骚乱者拥上街头;可
现在,街头除了乱七八糟的废墟外,就不见人影
了。大多数窗户都是漆黑一团,整个城市像一片
鬼域。
但是,火焰还在蔓延。汽车穿梭般疾驶过这
一地区。汽车上的人伸出所熟悉的一个,两个或
三个指头互相致意,狞笑地狂呼着口号:
? 烧吧,宝贝,烧吧! ?
(一个指头表示他是瓦茨人,两个指头表示
康普敦人,三个指头表示来自威洛布鲁克地区。)
就像疯子有时也会伤害自己一样,骚乱者正
在焚烧自己所在的城市。
洛杉矶大部分地区都淹没在火海之中,谁不
回答他们那发疯的口令,谁就会遇到危险。
在好几发子弹朝我射来后,我也学会了喊叫:
? 烧吧,宝贝,烧吧! ?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车
没有被子弹击中,我身上也没有挨上子弹。
在霍尔姆斯大街和帝国公路上,我看见一座
商店在被抢劫一空后已经燃烧。
在第 120街和中央大道上,一处市场在大火
中燃烧。
在靠近曼彻斯特大道和百老汇的地方,也有
一些地方着了火,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就在弗农大道和中央大道,好几座商店被吞
没在大火之中,火焰由南到北蔓延到六个街区。
商店都被抢劫一空。
…………
1965年夏季,在美国洛杉矶黑人区瓦
茨发生了严重的骚乱事件,瓦茨区陷于火
海之中。 24岁的黑人广告推销员理查森临
危受命,出色地完成了报道工作,并以其
栩栩如生的报道赢得 1966年普利策地方一
般新闻报道奖。
对于这种叙事性写作的基本要素,美
国杰里 ·施瓦茨所著《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总结说:
“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作为主
角。这样他们才会读你的文章 …… 人物的性格也
很重要。你不能只是单纯地列出人物的姓名、职
业、年龄 …… 绝不能让人物性格显得一成不变,
那样才能达到栩栩如生的刻画效果。
“主角总是面对一些难题,一些让读者都感
到头痛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这就
意味着,这些问题必须同是很难解决的。如果主
角轻而易举地把它们解决了,那你的这篇文章也
就没什么可写的了。
“在文章的最后,需要有一个结局。
“没有以上四点: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
要想成功地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可能的。”( 156
- 158页)
这样的总结也许有些失之简单,但的确可供
我们写作新闻报道时参考。同时还可指明的是,
叙事性的方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不一定只
有在硬新闻、亦即事件性报道中才能使用,同样
也可以用于解释性报道和对事实的原因分析方面。
“故事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件事情。当人们对某些
事情感到困惑的时候,你用故事来帮助他们解开
疑惑。就像这样,‘你不理解,是吗?那好,让
我给你说个故事吧 …… ’实际上,讲故事就是通
过举例帮助人们进行理解。”
当然,那需要对事实本质的深刻把握和对典
型事例的精当选择,总之,需要更高的技巧,才
能运用适当。请看下面这篇最新的例文:
《我们是法国人,但不是, 真正的, 法国人》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5年 11月 4日,记者 凯特
琳 ·本霍尔德,《参考消息,2005年 11月 7日 3版翻译转载)
弗朗斯 ·瓦利德出生于法国,上的是法语中学。
他 会向别人出示他的法国驾照和法国身份证。但在被问
及他的身份是什么时,他 会回答,? 93。 ?
? 93? 是巴黎东北郊一片条件最简陋的地区的邮政
编码的前两位数。 它 代表失业、长期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青年流氓团伙斗殴和一大片移民社区。
不久前,两名少年意外死亡在这一地区引发了骚乱。
此后, ? 93? 也成了那些焚烧汽车和店铺、袭击警察的
愤怒青年 的代号。
这些青年 也许并不能代表他们所在的整个地区:
该地区的许多居民谴责暴力活动,渴望恢复正常的生活。
但是,这些青年 对剥夺了他们工作岗位、发展
机会和认同感的一套制度充满愤怒,这种感情引起了
广泛的共鸣。
具有阿尔及利亚血统的 瓦利德 今年 19岁,他 说:
? 是不是法国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一张身份证能说
明什么? ? 他 说,? 我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我来自
‘ 93’ 。就是这么回事。 ? 他 轻蔑地把身份证塞回牛
仔裤口袋。
20世 60年代,瓦利德的父母从阿尔及利亚南部
移民到法国,他们现在仍拥有阿尔及利亚国籍。 和瓦
利德一样,这一地区的许多移民后裔觉得,他们既
不是北非人,也不是法国人。
但是,这些青年 对剥夺了他们工作岗位、发展机会和认同感的一套制度充满愤怒,这种感
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具有阿尔及利亚血统的 瓦利德 今年 19 岁,他 说,?是不是法国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一
张身份证能说明什么?? 他 说,?我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我来自 ‘ 93 ’。就是这么回事。?
他 轻蔑地把身份证塞回牛仔裤口袋。
20 世 60 年代,瓦利德的父母从阿尔及利亚南部移民到法国,他们现在仍拥有阿尔及利亚
国籍。 和瓦利德一样,这一地区的许多移民后裔觉得,他们既不是北非人,也不是法国人。
和这里的许多青年一样, 24岁的 马马杜 因担心
被警察追踪而不愿透露自己的姓氏。 他 说,在这个地
区,现实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崇高思想相去甚远。
马马杜 说,? 我们是法国人,但与 ‘ 真正的 ? 法
国人相比,我们觉得自己像是外国人。 ? 几十年前,
马马杜的父亲离开马里,来到法国,后来与一名法国
女子结婚。
在马马杜 看来,谁是真正的法国人? 他 的回答毫
不犹豫,他的一群朋友 听了使劲点头。 他 说,? 那些
白皮肤、蓝眼睛的人。 ?
他们 被视为二等公民的故事举不胜举。许多青年
觉得,白人警察盯着他们不放,定期搜查他们的居住
区。 瓦利德 愤愤不平地说,? 在那些白人警察看来,
如果你是黑人或阿拉伯人,你就有可能隐瞒了什么事
情。 ?
这场已波及法国全境的骚乱,始于巴黎北部郊区的
克利希苏布瓦市( Cliehy-sous-Bois)。 10月 27日下午,
有人报警称一群青少年试图进入某建筑工地的工棚,巡
警随后赶到现场,将六七个孩子带回警察局。另有 3人
溜走,并躲进了法国电力公司的变电站。尽管警察用扩
音器警告他们:变电站内, 有生命危险,,不幸的事还
是发生了:两名非洲穆斯林移民少年触电丧生,另一个
土耳其裔孩子被严重烧伤。这起意外事件激怒了当地居
民。第二天,400名当地青年走上街头,焚烧汽车和垃
圾桶,打砸店铺和一所消防站,与数百名警察发生正面
冲突。法国内政部长萨尔科齐当即在电视新闻中发表强
硬讲话,称不能容忍该区, 贱民,,准备增派防暴警察
维护治安。结果更加激烈的暴力事件由克利希苏布瓦市
迅速扩展到其他市镇及周边 3省,之后在全国蔓延。
从写作上看,此篇与上篇获 1966
年普利策奖的美国《洛杉矶时报》文
章《烧吧,宝贝,烧吧》同是报道种
族骚乱,但侧重点却不一样。前者侧
重目击现场报道,此篇则侧重事件背
后的原因和意义的探讨,即发掘, 真
相,,这反映出时代发展对新闻报道
的新要求。但从写作方法和技巧来看,
却有着共同和不变之处,那就是坚持
,叙述,,, 让事实说话, 。
三,,叙述, 的结构类型
事实的发生总是伴随着时间推移而产
生、发展和终结,但报道却可以按照不同
的需要灵活组织,因此并没有一成不变的
一定之规,也不应当有这样的一定之规。
其实,我们在一般写作中所了解的各种叙
述方式都可灵活地运用于新闻报道之中,
只要不破坏事件自身的逻辑关系,而且能
够增加可读性即可。
例如:
1,顺序结构
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是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也
就是通常所说的, 顺叙, 。例如这样一则交通
事故报道:
昨天,两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匆忙中开
始了一天。
朱地 ·艾布拉姆斯头一天晚上学习到很晚,所
以很晚才睡。她飞快地喝下早餐咖啡,然后跳进
了自己的车里。此时离上午 9点钟的上课时间还
有 5分钟。
富兰克林 ·斯塔雷特也没有时间吃早饭,他快
速地跑进车里向学校驶去。他 9点钟与他的英语
指导老师有一个约会。
启程几分钟后,他们两人的车在校园以南的
斯坦福大街相撞了 ……
2.倒叙结构
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消息类报道中,也可按照
重要内容在前的原则,在报道中先写一条关于事件结
果的直接导语,然后再开始依时间记叙,这就是通常
所说的“倒叙”。例如上面那条新闻也可以这样来写:
昨天早上,马洛里学院的两个学生严重受伤,当
时他们的车在校园以南的斯坦福大街上迎面相撞。
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说,两名学生身受复合性骨
折和内伤。他们号召学生自愿献血。
学生们是在匆忙中开始这一天的 ……
3.插叙结构
有时候,当报道的事件牵涉面较多,
或者记者的“说话”需要更多的事实加以
说明时,可以在主要的叙述线索中,根据
需要插入一些具有佐证或加强性质的材料,
以增加报道的丰富感、可信度和可读性,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插叙”。例如上面列
举的例文,我们是法国人,但不是, 真正
的, 法国人》中,阿尔及利亚后裔弗朗
斯 ·瓦利德是主要叙述线索,但却又插入关
于马里后裔马马杜的叙述,更有力地指明
了巴黎骚乱背后的社会原因。
4,平叙结构
当报道的主题重大、事实众多或牵涉的事由
较为复杂,单一线索式的结构不足以全面深入
地反映全景或概貌时,可以采用多线索齐头并进
的叙述方式,使之相互说明、支持或映衬,这就
是通常所说的“平叙”。例如前面曾经提到英国
《卫报,2005年 9月 20日刊载记者乔纳森 ·沃茨的
文章《世界屋脊的铁路》,主体部分就是选择青
藏铁路沿线 6个最具代表性的地点,分为 6个小的
单元,,分别介绍和描述当地的铁路建设情况和发
生的变化,共同揭示报道主题。这 6个地点是拉
萨、西宁、格尔木、西大滩服务站、唐古拉山口、
沱沱河。例如:
格尔木(海拔 2800米)
天刚破晓我们就到了格尔木。我的《孤独星球》
旅游指南上说,这是一个 ? 孤零零的哨所,在中国一
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 。但是,这本书是 5年前出版的。
今天,到处似乎都旧貌换新颜。许多道路和建筑都是
崭新的,起重机和建筑工地随处可见。这座城市也变
得更为好客了:有可接待外国人的四星级酒店、霓虹
灯闪烁的饭馆、卡拉 OK和美容院等。
我们和野牦牛保护队队员扎西一起吃面条。他承
认说,这里的变化让他喜忧参半。 ? 总的来说,我觉
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里很穷,与世隔绝,所以人
们需要加速经济发展。但这对环境不利。这条铁路穿
越藏羚羊保护区。它们都是非常羞怯的动物,施工把
它们都吓跑了。 ?
5,补叙结构
,补叙, 就是补充叙述,在报道中
经常会以介绍背景材料的形式出现,
可谓司空见惯,这里就不专门举例了。
第二节 新闻跳笔及其运用
一、跳笔 ―― 新闻写作特有的行文笔
法
在新闻写作中,一般写作的基本
方法(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
论)和一些修辞手法都可以广泛使用,
而且也应当使用,然而,新闻写作却
又有通常只属于自己行文笔法,这就
是所谓的“跳笔”。
关于“跳笔”,西方新闻界似乎没有类似的
专门术语,但在“清晰”、“简洁”等要求之下,
其实已涵盖了使之得以清晰、简洁的这种技法。
美联社最优秀的记者之一哈尔 ·博伊尔( 1911-
1974,美国著名战地记者,1945年获普利策通讯
奖)说:“认识事实真相,并对它进行清晰的陈
述,这是一个能干而诚实的记者的首要职责。”
又如前引梅尔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所说
好作品的 4个特征中,“清晰”就是“正确运用形
式和内容,避免模棱两可和含混不清的报道”,
这里的“形式”,就包含“跳笔”的行文笔法。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艾丰在其《新闻写作方法论》
有一段形象的说明:“新闻写作的艺术在某种意
义上说‘舞蹈的艺术’。它是讲求跳的,跳得好,
就成了新闻的写作技巧。”
1,跳笔及其基本特点
那么,什么是“跳笔”?它与一
般写作行文笔法有什么不同?先看下
面两篇文字:
( 1) 今天是 ? 9,11? 事件发生整整 3个月的日子,
美国及其盟友都举行活动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美国
东部时间上午 8点 30分,白宫的纪念活动开始。在一
阵咚咚的鼓声之后,奏响了美国国歌。接着,布什总
统在会上了发表讲话。他说,? 在 9月 11日遇难的每
一个无辜的人对于某个人来说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熄灭了一个世界。 ? 与此同时,
在纽约市,消防人员、警察和建筑工人在世贸中心所
在地进行模拟搜寻和清理,作为一次跨宗教祈祷仪式。
旁边有一位喇叭手神情孤独,吹奏着一曲《星条旗永
不落》,曲声优郁而悲伤。此外,在华盛顿的其他地
方,如国会大厦、司法部、运输部和五角大楼等都举
行了纪念活动。美国之外,在美国的盟国、遍布世界
的美国大使馆,甚至外层空间,也都举行了纪念活动。
这就是一般写作的行文笔法,特
点是叙述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交代
细致、叙述绵密,非常注意上下文意
的衔接和连贯,讲究行文的起承转合,
因而显得行文从容不迫甚至速度有些
缓慢,风格厚重。而且文体结构是自
成一段。
( 2) 美联社纽约 2001年 12月 11日电 在白宫,
在外层空间,在工厂,在遍布世界的美国大使馆
里,美国人和他们的盟友今天都停下来纪念
? 9,11? 事件发生 3个月。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8点 30分,白宫开始了纪
念活动,一阵咚咚的鼓声之后奏响了美国国歌。
布什总统说,? 在 9月 11日遇难的每一个无
辜的人对于某个人来说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熄灭了一个世界。 ?
在国会大厦、司法部、运输部和五角大楼等
华盛顿其他地方,也举行了纪念活动。
在纽约市,消防人员、警察、和建筑工人在
世贸中心所在地进行模拟搜寻和清理,作为次跨
宗教祈祷仪式。一个孤独的喇叭手吹出一曲优郁、
悲伤的《星条旗永不落》。
这篇就是新闻写作的行文笔法,亦即跳笔。
其特点可总结为:
( 1) 跳跃性的连接。例如第一段仅用几十个字,
就叙述了从地球各个地方到外层空间纪念
,9,11” 的活动。接下来的 2,3两段,叙述白
宫的纪念活动,只用一句话描述奏乐升旗仪式,
就跳到了布什的讲话内容上。紧接着又跳到华盛
顿其他地方的纪念活动,最后又跳到纽约举办的
活动和现场。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没有、也不需
要一般行文的那种起承转合和衔接性的叙述,犹
如电影镜头里的一幅幅画面,直接推到读者眼前。
( 2) 文体结构是多段体,而且每段篇幅短小,
即, 短段落,多分段, 。
( 3) 风格特点是节奏明快,行文流畅,即所谓
,快节奏行文, 。
2,跳笔的作用及意义
新闻写作之所以必须使用跳笔,或者换句话
说,跳笔之所以是新闻写作特有的行文笔法,
与新闻传播信息的特点及受众阅读新闻的需求、
特点和心理具有直接的联系,可以说,也是受限
制写作的一种体现。其主要作用及意义如下:
( 1) 在, 短段落、多分段, 的新闻跳笔中,
一般每段只叙述一个事实,这种明快的风格,最
适合读报时, 时间短,随手翻, 的快速阅读特点。
而且即便阅读时因受干扰而停顿,回过头也很容
易接上,不必费时到长段落中去寻找, 接读点, 。
( 2) 由于跳笔的每一小段新闻事实一般自成首
尾,形成一个新鲜的新闻阅读兴奋点,这样组成的
多个兴奋点,比较容易吸引读者沿循着报道的笔触,
饶有兴味地一路读完,以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
( 3),短段落、多分段, 的新闻跳笔,印刷在
报纸版面上,黑白相间,疏密有致,眉清目秀,具
有较好的, 一眼功效,,可以避免读者阅读长篇大
段时容易出现的阅读疲劳,甚至是一看长篇大段就
,眼晕, 的, 视觉疲劳,,让他们产生好感。
( 4) 由于省却了诸多承转起合的话语,和可有
可无的文字,在相同的篇幅和字数下,跳笔的使用,
无疑增大了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那些多侧面和多
角度的段落,如同构成了立体感很强的信息总汇。
而且, 短段落、多分段, 之间的间隙,也留给了读
者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二,跳笔的原则和内在结构
1,跳笔的原则
新闻报道必须使用跳笔,但“跳”是有原则的,
不能无端来去,随心所欲。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
算是“跳得好”,也才能真正成为“新闻写作的艺
术”。
首先,要做到“形散神不散”。也就是说,跳笔
所体现出的发散性思维,必须聚焦于一个原点,这个
原点就是新闻报道的中心内容,也就是新闻主旨。所
以西方新闻学总是强调记者必须先想清楚再写、先想
好说什么再写,这非常重要的。跳跃不是散乱,正是
由这个原点统辖并发散出去,段落与句子虽然在跳跃,
但同时自身又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于是那些承转起合
的话语才会变成可有可无。
其次,要精选事实。,短段落、多分
段, 只是形式,跳笔的快速、新鲜、信息
量大、吸引读者等,最终还是靠报道所选
择的事实说话。 记者采访时可能搜集到许
多事实材料,因此,写作前必须根据确定
的报道中心或新闻主旨,按照重要性的程
度对材料进行甄别分类,精心挑选最具说
明意义或最具趣味的材料写入报道。
最后,在写作上,一定要删繁就简,
淘汰繁芜,去除所有内容、意义重复的话
语和可有可无的字词,只留下多侧面、多
角度的“裸露”的事实,使行文真正“跳”
起来。
2,跳笔的内在结构
( 1)概括与具体之间的跳跃
( 2)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跳跃
( 3)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跳跃
( 4)时段之间的跳跃
( 5)空间之间的跳跃
( 6)正面与反面之间的跳跃
三,跳笔的过渡与衔接
我们在前面提到,跳笔一般没有其他
写作中常见的起承转合的话语、句段,也
不追求一般写作文句的那种绵密和连贯,
但这并不意味跳笔就不需要必要的过渡和
衔接技巧,与此恰恰相反,由于“跳跃”
的特点,有时反倒更需要必要的衔接和照
应,否则就会造成段落或语句之间逻辑关
系的含混不清,从而造成读者阅读和理解
时的不便。我们看下面两个例子:
1.?这些建议没有任何新意,?巴特利特
说,?我们以前就全都听过。?
?第一次听说它们的时候,我们以为跟它没
什么关系。但是后来,我们又看了一眼。?蒂尔
曼说。
虽然第一段以引号结尾,意味着说话者巴特
利特的话已经完了。但是在第二段的开头,读者
思维惯性会以为还是巴特利特在说话。只有等到
读完这句话,才知道原来说话者换了蒂尔曼。这
就会使阅读的流畅性因为必须停下来辨明事实而
中断。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当你要引入一位
新的讲话者时,以他的名字开始这句话或这一段。
2,纽约 4月 13日电 昨天,弄事法院指控一
传者在被捕后从警察局逃跑。该传者在上月被判定
诱奸而非强奸一名学生,并被判入狱服划一年,该
人被指控在被捕后从警察局逃跑。
3月 19日,最高法院法官艾伯特 ·S,赫斯宣告
菲利普 ·布劳强奸彭布罗克大学 20岁学生的罪名不
成立。法官说,该男子可能使用了诡计、阴谋等手
段,这是欺诈行为。但是只要他没有使用暴力,就
不能构成强奸。
当时,女性团体反对该判决。
? 尽管愤怒的女性在抗议,她们要你的人头,
或你身体的其他可能更恰当的部位。 ? 法官昨天对
布劳说,? 但我还是只能根据你已被发现的罪行来
惩罚你。 ?
这篇报道在处理时间的跳跃时产生了不必要的混
乱:读者从导语中的“昨天”开始阅读,在第二段,
记者清楚地指明时间的变化前溯到,3月 19日”,然
后又通过段落开头的“当时”这个过渡词转到了第三
段;所以当第四段开始时,读者仍会以为时间是 3月
份,只是到了段落的中间,读者才突然意识到了法官
说的话是在“昨天”,也就是与第一段导语同一时间,
这就容易造成阅读的困难和停顿。如果在第四段的开
始有一个过渡句,就可以避免这种时间和地点的不确
定性:
但昨天对布劳做出判决时,赫斯法官针对外界的
抗议发表了看法。他对布劳说:? 尽管愤怒的女性在
抗议,她们要你的人头,或你身体的其他可能更恰当
的部位,但我还是只能根据你已被发现的罪行来惩罚
你。 ?
由此可知,适当的衔接和照应在新闻跳笔中
必不可少。而在新闻写作的实践中,初学者有时
恰恰是因为没能熟练地掌握句子或段落过渡的技
巧,在使之自然衔接时感到困难,于是必须借助
更多的语句来完成衔接,句子也就短不起来。
新闻跳笔中常用的过渡方式,有的西方新闻
写作教材总结出以下 4种:
1,代词,用代词代替前面的句子和段落中提到
的名词:
1977年,布劳恩博士 开始教历史。那一年他
获得了他的博士学位。 他的 论文主题是法国印象
派。
2,关键词和意思,在后面的句子和段落中重复某些
词和某些意思:
他曾经被指责为? 学术纯化论者 ?。那些词让他战
栗。
? 学术纯化论者 这个称谓听上去像个绰号。?他说。
3,过渡词,使用连接句子的衔接词。下面是主要的
常用连词的分类以及每种分类的例子,它们可以用作过
渡词:
附加,又、也、并且、最终、而且、另外、接下去、
于是、因而、同样。
对照,但是、可是、不过、反之、另一方面、否则、
然而、虽然、此外。
比较,同样地、类似地。
地点,临近的、在远处、这里、附近、对面。
时间,此后、同时、后来、其间、很快。
他两次试图获准到私人展鉴馆里参观
那些画。 最终,他放弃了。
布劳恩博士 下一 个计划主要围绕柏辽
兹(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
代表作有《幻想交响曲》、《浮士德的沉
沦》等)的音乐展开。 但是 他的运气还是
很差。他试图找到流失的手稿,结果却 同
样 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他继续研究西班牙语,这
样他就能去西班牙从事研究工作。
4,排比句,句子和段落通过重复来连接:
没有人 敢在他的课上讲话,没有人 敢斗胆用不是
最正式的方式跟他打招呼,没有人 有勇气在班上提问。
他的课就像从不间断的独角戏。
还可以补充的是,在新闻报道中,对于一个人物、
事件多方面特征的描述,不必像一般写作常见的那样,
在某一处(通常是第一次出现或提到的时候)务求交
待清楚,而是可以有意识地分折开来,先说一些,其
他留待其他地方再说。这样不仅可使每一句段变得简
短,而且也是跳笔间自然过渡的常用方式。
此时再回过头去看一遍《我们是法国
人,但不是, 真正的, 法国人》这篇报道,
就会发现跳笔中各种自然过渡方式,都运
用得非常娴熟,于是我们应当对其行文快
捷、阅读流畅的特点形成,有更多的感悟。
此外,用排比句来实现跳笔连接的用
法,可能我们还不是很熟悉,下面还可再
举一个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例子,是
《解放军报,2002年 2月 12日- 18日假日系
列专稿《春节,在鲜为人知的地方》中的
一篇,名为《列车与哨所, 一分钟情缘》:
迎着马年第一缕阳光,记者来到六盘山深处,陪伴
守护隧道的武警官兵过年。
这是个不起眼的哨所,一条隧道,7名官兵,一
只名叫 ? 黄虎 ? 的狗。
这是个遥远哨所,山路弯弯,野岭荒原,离最近
的固源城还有 49公里。
这是个特别的哨所,宁夏银川与甘肃平凉间对开
的 8783/ 4次列车,在这个不是车站的执勤点,破例每
天停车 1分钟。
哨所 就在隧道口,营房就在半山腰。 ? 黄虎 ? 见了
穿军装的人格外亲。过年了,营房贴了大红春联,上联:
? 列车隆隆辞旧岁 ? ;下联,? 隧道平安迎新春 ? 。横
批,? 忠于职守 ? 。对联算不上工整,但很真诚,作者
是哨所的中尉警官 曹永胜 。
曹永胜 跟记者聊起了哨所掌故 ……
可以说,自然的过渡和衔接是把跳笔
中的段落及更小句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
一体的粘合剂。与一般写作相比,如果要
总结出什么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那么最重
要的就是:把事实的叙述与句段的过渡衔
接统一起来,尽量用事实内在的前后呼应
或之间的左右照应,包括与之关联的时空
转换来实现主要的连接;不到迫不得已的
时候,不使用事实描述之外的、仅起连接
作用的过渡词。这样才能显现跳笔快速、
流畅、清晰、简洁的特点。
用事实说话
――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关于新闻写作,有的西方新闻学教材提出过十项
原则:
? 先理解事件,然后再写。
? 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 要展现,不要讲述。
? 把好的引语和具有人情味的内容放在报道的显著
之处。
? 把相关的说明或有趣的故事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
? 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
? 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用大量副词修饰动词。
? 避免在报道中做判断和推论。让事实说话。
? 不要在文章中提出你无法回答的问题。
? 质朴、诚实并迅速地写作。
这十项原则中涉及到的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和要求,或许并不能完全照按,但却形象化地点
明了贯穿在新闻写作的一个最本质特征:新闻写
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行为。这个本质特征贯穿
和渗透于新闻写作的许多方面:方法、要求、语
言的使用等等,我们从新闻写作活动开始的那一
刻起,就必须牢记于心并且付诸于行。为了便于
了解和掌握,下面分成若干章来介绍。本章所要
介绍的重点在于,就基本方法而言,新闻写作的
受限制性就集中体现为:必须用事实说话。
第一节
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内涵和理由
在上引西方新闻学教材提出的新闻写作十项
原则中,至少第 1,2,3,8诸条都与“用事实说
话”具有直接的关系:第 1,3条侧重于了解和展
现事实;第 2,8条侧重于“说话”和怎样说。这
其实正体现出新闻“用事实说话”的核心要素和
内涵。
一、“用事实说话”的要素和内涵
在用事实说话这一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中,
无论有多少种概括和表述,都离不开两个核心
要素:“事实”和“说话(即观点)”。“用事
实说话”的基本内涵,就在于指明新闻写作是这
两个要素的结合:必须用“事实”体现“说话”,
同时又必须用“说话”来统领“事实”。
从新闻报道的实践看,好的新闻报道,尤其是动
态性的新闻报道,都不直接论述对事实的观点,亦即
都不直接出面总结、概括、判断和评论事实,而是采
取“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方法,通过叙述和展现事
实,用通过事实来发表无形意见的形式来“说话”。
我国新闻界的先辈胡乔木有一段话说得很经典:“我
们人人都会发表有关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
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要客观地、忠实地、朴
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
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
的观点。”新闻写作的这种基本方法,西方新闻界形
容为“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头的”;新闻写作是“藏
舌头的艺术”。在这里,“舌头”指的就是观点,就
是“说话”;在“缩”和“藏”的前方显现出来的,
就是事实。
二、新闻不能脱离事实的理由
新闻不能脱离事实的理由,与新闻的本质特
征和新闻传播的目的、效果具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价值
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已经再清楚不过地表
明,事实既是新闻内容的实体,也是其存在形式。
没有事实的支持,就没有新闻报道。新闻所有的
各种作用和意义,都须由事实才能派生出来。
其次,从事实与道理(观点)的关系
看,总是先有事实,后有道理,道理总是
蕴藏在事实之中。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规律,
也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
事实产生观点。因此,没有事实,道理就
是空洞和抽象的;有了事实,道理有时就
不言自明。这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而西方作家亨利 ·詹姆斯则夸张地说:“一
盎司实例比得上一吨概括。”(相差 32000
倍)
再次,从受众的需要看,受众关注各种
媒体,主要是想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像读
书学习那样,去掌握理论知识和科学道理。
信息是什么?信息论的奠基者申农在其《通
信的数学理论》里说:“信息就是消除或减
少接受一方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
确定性”,指的就是与受传者以往的了解或
经验预期具有差异的东西,也就是所谓“未
知、欲知”而又“当知”的事实。因此,提
供新鲜具体而又为受众未知、欲知、当知的
事实,才是受众通过媒体最想了解的,也是
媒体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再其次,从受众心理看,在阅读选择的时候,
大多数人最愿意也最容易接受的是事实,希望通
过自己的头脑对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自己的
意见,而不愿意轻易地接受别人告知的观点,尤
其讨厌假、大、空的宣传和强制性的填塞灌输。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受众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要有“个人主见”的心理趋势也会越发强烈。因
此,传播学的理论研究告诉我们,最好的传播效
果是劝服而不是压服。传播学家勒平格在他所设
计的五种劝服策略中,主要一种就是认知性设计,
即通过提供事实、信息和逻辑推理来进行劝服。
他的口号就是:“让事实来说话。”亦即把评判
事实的权力还给受众。
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艾丰在其《新闻
写作方法论》中总结说,新闻写作最基本
的内容是事实,最基本的素材是事实,写
作成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事实。没有过
硬的事实,再有过硬的笔头也是白搭。因
此可以说,新闻写作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如
何运用事实,新闻写作的一切方法和技巧,
都是运用事实的方法和技巧,至少也是建
立在运用事实之上的方法和技巧。
三、新闻必须“说话”的理由
新闻报道中所谓“说话”,特指有目
的地传递信息,通过事实的报道表达某种
意见和观点。从宏观的角度定义,“说话”
就是指要达到某种传播目的,也就是常说
的“舆论导向”。
新闻必须“说话”,最根本的理由在于新闻
传播的社会公器性质。我们在前面说过,无论古
今,也无论中外,从本质上说,新闻从来不曾有
过绝对和纯粹的自由、公正、客观、公平,而是
一种谋取和获得利益的工具。在西方国家,新闻
舆论对整个社会具有强大的干预和引导力量,所
以新闻记者才有“无冕之王”之称。同样,在我
国,新闻舆论也对形成和引导社会认识,稳定社
会秩序,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等各项事业具
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事实来“说
话”,以形成社会舆论,从而造成所需要的社会
影响,是新闻传播的本质属性之一。
其次,新闻对事实的报道,总是有选择的,
所以西方也称之为“选择的艺术”。选择包括对
新闻事实的选择、对报道力度的选择、对报道角
度的选择、对报道结构和语言的选择等。这些选
择总是由记者根据自己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来进行,
因此从来都是具有主观性的行为,也都是“说话”
的表现形式。所以日本著名记者本多胜一曾说,
用事实写新闻不是目的,只是最有效的手段。因
为直接加进主张和议论,会减弱说服力。而只摆
事实,其目的仍然在于表达意见,说服读者。这
段话说得非常直白,可以简单地说,新闻本是为
了达到“说话”的目的,才不得不采用“事实”
的手段。
最后,从新闻写作的实践角度看,写新闻报道,
尤其是综合性的消息和通讯,总要有一个主题思想
(观点),这样才能围绕主题思想取舍事实材料,统
摄全文。初学者觉得新闻写作难于掌握,事实素材难
于取舍,文章难以组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想说什
么样的“话”没有弄清楚。所以前举西方新闻写作十
项原则中的第 2条说:“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时再写。”
这就告诉我们,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事实”和“说
话”事实上也是无法分开的。
总之,就新闻报道而言,“事实”是客观存在,
而“说话”则是主观意图。主观意图和客观存在的对
立统一构成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矛盾,而“用事实说
话”,则正是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最好的、也是最有
效的方法。
第二节
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方法
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的具体方法
不一而足,我们先看下面这两篇关于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的报道,做些分
析和比较:
( 1) 堪萨斯州《州新闻报》:《提醒托皮卡欠死者的债》
在星期四上午的两个阵亡将士纪念日的仪式上,一
位陆军将官和一位海军少校向托皮卡(堪萨斯州首府)
人提醒他们欠美国阵亡者的债以及他们应承担的责任。
赖利堡司令约翰 ·A,贝里准将在芒特霍普公墓的纪念仪
式上向 18个退伍老兵组织发表了演讲。
此前,美国海军后备役部队的约翰 ·G,蒂尔曼少校
站在托皮卡的阿弗纽大桥上做了简短的谈话。
“今天早上,我们集聚在此地来纪念 ―― 并感谢
―― 那些在过去的战争中献出生命的男男女女,正因为
有他们,你们和我今天才能充分享有美国传统带给我们
的恩惠、权利和责任。这个活动很好。”蒂尔曼少校说。
“在战争中,许多人并不理解他们为之而战的战争
背后隐蔽的所有原因,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希望我们中
那些身在家乡的人能够继续享有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以
及我们的传统:他们愿意献出生命,如果我们能得到这
些的话。
“你们和我必须认识到,我们有责任确保我们的孩
子和未来的几代也能获得相同的承诺。
“今天,成千上万的人正在逃离那些欲剥夺他们人
权和传统的统治者。有一天,我们也会走上这条逃亡之
路,除非我们推翻藩篱,坚决支持正确的 ―― 从道德和
爱国心上看是正确 ―― 事情。”
蒂尔曼告诉他的听众,保护传统并不一定要身着戎装
或处身战场。
( 2),弗雷斯诺蜜蜂报》:《弗雷斯诺举行仪式纪念已故战
争英雄》
在阵亡将士纪念日,请尽早跟随我在自由公墓内穿行,此
时纪念仪式尚未开始。在这些安静的墓碑间,上千只脚走动时
搅起的灰尘四处飘荡。这里埋葬着许多死于我国战事的人。
每座墓边都飘荡着一面旗帜,鲜花覆盖着所有坟墓。没有
一个人被遗忘。
许多人在身着制服时死去。而另一些则不同,如威廉 ·J,达
拉斯上尉,他参加了美西战争,服役于田纳西州第二步兵团,
战争结束回到故土后又活了很久 ――80 岁高龄。
许多墓碑屹立着,因时间侵蚀大理石表面已布满裂纹。这
些墓碑后又藏着着什么事呢?路人说不出来。碑铭上只是简单
地写着:
马歇尔 ·奥康纳,美国海军,美西战争。
或是:南北战争,艾萨克 ·N,厄什,堪萨斯州第 13步兵团
B连。
另一些墓碑也确实讲述了一些故事:
小杰克 ·马丁,1922- 1942年,“兰利号”舰,在海上失
事。
詹姆斯 ·S,瓦戈纳,土木工程主管,美国海军“基特号”
舰,1917- 1945年,在海上失踪。
基恩 ·A,马修上尉,第 877轰炸机中队,美国陆军航空队,
1918- 1945年,在海上失踪。
两个彼得森
前面并排躺着两位彼得森。
莫里斯 ·彼得森上尉,第 9航空队第 330轰炸机中队,1917
- 1944年,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
斯特林 ·彼得森上尉,空降兵团,B连,1919- 1944年,法
国诺曼底。
太阳越来越高,死者的朋友和亲人们纷纷携花而来。有些
家庭全家都来了。他们用金鱼草、玫瑰、金盏草、八仙花及其
他鲜花装饰墓地。成年人在摆花,而孩子们则在草地上打滚,
互相高声叫喊着。
然后,仪式开始了。老兵组织列队行进来到公墓。各种
颜色集聚在老兵纪念碑。
“让我们祈祷,我们将永远崇敬那些将全部热诚献给国
家的人们。”光荣退役的詹姆斯 ·M,马洛克说。
,让我们祈祷美国将永远是自由的乐土、勇者的家园,
并成为诸国和平的倡导者。,
默哀
在贝尔蒙特纪念公园,向死者默哀时,军队各分队全体立正。
C,凯尔 ·埃文斯市长提醒安静的人群,纪念日有新的意义,
人们, 不仅要尊敬战争英雄,也要尊敬和平英雄, 。
主演讲者、立法专员泰德 ·G,威尔斯说:
,虽然我们所爱的人的身体被埋入地下,但他们的灵魂将
会飞向天父。在天父的殿堂内有数不尽的大厦,在那里,他们
的灵魂将会获得永恒的快乐。,
演讲者的声音飘上树梢,远逝在空中,士兵们列队离开。
以上两篇报道的新闻点和传播目的相
同,但在写作方法和内容上不同,因而传
播效果也大不一样。通过比较和分析,我
们不仅可以看出新闻用事实说话的价值所
在,也可以总结出新闻如何用事实来说话
的一些基本方法。主要有:
(一)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事实总是发生在具体的环境之中,之所以选择
报道某种事实,总是因为其有某种意义,也
就是说,与新闻报道所要说的, 话, 之间有某种联
系。新闻报道所要说的, 话, 可能不尽相同,但既
然许多时候并不止限于事实本身,那么,,缩, 着
和, 藏, 在后面的观点和道理究竟是什么呢?抽象
地说,应当就是通过事实表现出来的事情的真相。
所谓事实的真相,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特定环境下,
事实发生背后的理由和原因,如果只报道事实,而
不揭示原因,就是没能反映出事实的真相,也就不
能全面满足受众, 未知、欲知、当知, 的需求。
因此,20世纪 40年代后期,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
要求记者:, 在语境中赋予每日事件以意义,对其进
行真实、全面、睿智的报道 …… 仅仅真实地报道事实
是不够的。现在需要报道关于事实的真相。, 于是,
记者开始想方设法使自己避开阻碍自己报道事实真相
的限制。他们的对策之一是:为突发新闻事件找出背
后的原因,找权威人士讲述可能的结果,以便让读者、
听众更加接近真相。西方新闻学教科书中说:, 当我
们驶向真相的目的地时,事实是为我们提供指南的星
星。但是它们决不能完全照明我们的航程。它们要求
有语境和意义。记者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 …… (美梅
尔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第 2章《报道要素》,
65页)
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揭示真相的事实,就
是所谓的典型事实;最能够揭示出所报道事实
背后的原因和理由的,就是最典型的事实。这样
的事实因为最能满足社会和受众的需求,因此就
是最具新闻价值的。在这里,典型事实的意义与
我们所熟知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是一致的。这
样的事实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鲜活而为读者所未知
?有一定重要性且是具体的
?与受众具有接近性,为他们所关心
?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二)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所谓, 再现场景,,就是通过描述的
方法,把新闻事实产生的某些具体场景形
象、生动地加以展现。如前所述,事实总
是出现在某种具体的环境之下,而且事实
总是有形的,因此,新闻报道如果能再现
场景,使读者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
具体可感,那么你通过事实所要说的, 话,
也就会更具可信性,说服力也就会更强。
西方的新闻实践和教学中,特别强调用再现
场景说话的方式。他们说:,记者在报道中必须
要再现关键地点的场景 …… 没有场景描写,故事
就没法讲。”“就好像没有场景,就没法拍电影
一样。环境描写能够烘托气氛,帮助读者理解文
章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事的动机,环境能在很大程
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通过你的描写,
让读者产生仿佛亲眼所见的感觉。不要直接告诉
读者发生了什么,要用你的描写让他们去感受发
生了什么。”
(美 杰里 ·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美联社新
闻报道手册》,曹俊、王蕊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1,157- 158页。)
上世纪的 1983年 9月,新华社原社长穆青于曾写过一
篇文章,叫《学会写视觉新闻》。文中说:“所谓视觉
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
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
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
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
代。”(穆青:《新闻散论》,276- 281页,新华出版
社,1996)穆青所说的“视觉新闻”,或叫“视觉采
访”,其实就是“场景再现”的部分表现形式。只不过,
从严格意义上说,再现场景不仅需要视觉,还应调动所
有的感官来描述场景。西方新闻学教材中说:“一个好
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
觉感受四个部分。”而他们要求的写作方式就是“运用
感官”:“一般而言,如果他没有看见、听见、摸到或
闻到什么,他就写不出什么东西。”(门彻:《新闻报
道与写作》,184页)
例文:《杜聿明匪部最后覆没情景》,选自新华社
著名军事记者阎吾《战地情景新闻选》(新华出版社,
1987,11)
[新华社淮海前线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一日电 ]本社前线
记者报道杜聿明匪部在解放军强大攻击下最后覆没时的
情景称:经过三天激战,十日黎明各路总攻的解放军指
向杜匪“剿总”总部及匪第二兵团司令部住地陈官庄一
线,解放军攻到那里,一堆一堆的敌人就立刻大叫大喊
起来:“投降啦!缴枪啊。”解放军战士们冲入敌阵,
匪军纷纷举手缴枪,没有缴枪的涌来涌去喊着:“我们
向哪里缴枪啊?我们枪放到哪里呀?”当解放军战士指
定一个放枪的地方后,各式枪支立刻就堆了起来。俘虏
群如同泛滥的潮水,一眼望不到边地由解放军押着向东
走去。当记者问:“你们是哪一部分?”他们立刻报出
了许多番号。有的则回答:“提不得啦!我们一个人一
个部分。”
这些长久陷在饥饿中的敌军士兵,他们宁肯摔掉了自
己的行李,但是还头顶着小黑锅和烟火薰黑了的钢盔等一
个月来用以烧饭的家伙。偶尔发现地上有一块解放军掉下
来的干粮,立刻就有一群人拥上去争抢,以至打起来。在
鲁楼河的南岸,成群结队饿瘦得走不动的马匹,解放军的
战士随便从中拉一匹,立刻就有几十匹跟上来走了。几百
辆缴获的汽车,在杜聿明临时筑的飞机场上由解放军战士
押着,忙碌地搬运货物。从陈官庄至鲁集一线,到处停放
着敌军士兵们用降落伞撑起的用以挡风雪的棚子,大口径
的榴弹炮和美式山炮,以及各种枪支、弹药,夹杂在才缴
获的坦克与装甲车之间,堆积如山。前来“空投”的蒋机
还在匆忙地抛罐头、饼干和弹药。解放军的战士们嘲笑着
说:“你知道解放军在底下吗?”一个身背十二支短枪的
战士俏皮地说:“不要丢了,我已拾不了啦!”
(三)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 新闻背
后的新闻, 。既然是, 新闻,,当然自身也就应
当是事实。所以,背景材料最简洁的定义就是:
,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 新闻报道中使用
背景材料具有多种作用,所以通常是不可或缺的。
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作用,就是通过灵活使用,
来巧妙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所以西方记者所说的
,藏舌头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就是说把舌头藏
在背景材料之中。而越是写得好的新闻,就越善
于在内容上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还越善于在形
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例如今年 10月,历时四年多(自 2001年
始)、耗资 300多亿元人民币、世界海拔最高
(昆仑山口段海拔 4776米)、也是最长(仅自青
海格尔木至拉萨就 1000多公里)的高原铁路 ――
青藏铁路已全线铺通,预计明年全线通车。英国
记者乔纳森 ·沃茨沿此线路走了一遭,写成《横跨
世界屋脊的铁路》一文,载于 9月 20日《卫报》
上(《参考消息,2005年 10月 5日 14版翻译转
载)。文中的第一段中有如下一些描述:
,中国是一个变迁中的国家。但是,它的经
济增长到底值不值得恐慌?其他一些国家已经迅
速崛起:英国是在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是在上世
纪初,日本是在上世纪 60年代前后。但是,英国
的崛起用了 100年、美国 60年、日本 30年。现在
看来,中国在几十年里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引起世人瞩目的不仅仅是速度,还有规模。,
,自 1984年建成以后,从西宁通往格尔木的
铁路就是一条 ‘ 死胡同 ’ 。按照过去的看法,没
人能再把路继续修下去跨越青藏高原,更不用说
一直通到西藏。那里太荒凉、太冷、太高、太缺
氧,就连最优秀的瑞士隧道工程师也得出结论:
穿越昆仑山脉的岩石和坚冰不可能。
如果这还不够,即使平地也处处是危险。在
地表以下约 1米深处是厚厚一层永冻土。在永冻
土上面是一个随季节甚至太阳升落反复融化冻结
的冰层。在这种地形上怎么可能修铁路呢?就算
有了铁路,在这个夏季沙暴肆虐冬季风雪满天的
地方又怎么可能保证正常行车呢?
正如伟大的火车旅行家保罗 ·泰鲁在《游历中
国》一书中写道,‘ 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
到不了拉萨。这说不定是件好事。我以为自己喜
欢铁路,但是,看见西藏,我才意识到我远远更
爱荒野。 ’
但是,今非昔比。 10月份,中国工程师就将
为这条跨越世界屋脊的铁路铺设最后一段。,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使用的背景材料有
联想类的,有对比性的,有属自然科学知识
的,有立足全球历史和格局的,正是这些背
景材料的综合使用,一方面,形象而具体地
述说了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和了不起的成就;
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一个点,折射出中国经
济的飞速发展和其必然要迅速崛起的未来。
但由于这些都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用那些
真实可感的背景材料, 说话,,因此就自有
一种真实可信的力量。
(四) 借助, 直接引语, 说话
直接引语一般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
访者的原话,广义的直接引语也包括除新闻事
实之外的某些消息源的话语,如其他的报纸杂志
上的文章等。
直接引语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
1.直接引用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
的话,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现场感(属于, 听到,
的部分)、富有变化且能增加人情味,有助于去
除新闻报道中可能出现的枯燥乏味和概念化。
2.直接引语都有出处,因此也是消息源。
恰当使用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感;权威人士或
权威机关的话语,还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自身的
权威性;
3,直接引语还有一个极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新闻记
者自己想说而又不便直接出面,就算直接出面效果也
不一定会好的, 话, (意见、观点等),借新闻报道
中的人物之口说出,把自己的, 舌头, 藏起:,我们
努力地寻找一些建议,希望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笔下生
花。在这个探寻过程中,我们或许从列夫 ·托尔斯泰开
始。在形容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力量时,他说:
‘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
我说话。’记者发现,托尔斯泰的原则在新闻编辑室
内普遍适用。《纽约时报》的里克 ·布拉格回忆他在伯
明翰初任记者时的经历,一位高级主编将他带到一边,
告诉他一条‘优秀写作的基本原则:要展现,不要讲
述。给我看你所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绘一幅画面,
然后,我就可以跟随你的脚步。’”( 美 梅尔文 ·门
彻《新闻报道与写作》,174页)
第三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有人说起新闻写作的受限制性、不自
由的特点时,形容为“八仙桌下打猴拳”;
在现代社会,也像是“吧台上跳钢管舞”。
无论拳法怎么千变万化,舞姿怎么婀娜多
姿,总是有时空限定,有一定之规。在新
闻写作的要求方面,这种限定和规则是由
新闻产品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节 新闻产品的特点与相应的观念
以纸介媒体为例,发表在报纸上的新
闻报道主要具有两上特点:一个是传播产
品,另一个是组合产品。这两个特点相应
地带来两个观念:即读者观念和版面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组
合产品与版面观念决定了新闻写作的基本
要求。广播与电视的新闻报道虽然有其特
别的介质和形式,但作为其中骨架的文字
写作部分,也要遵循这些基本要求。
一,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
新闻必须以产品的形式向大众传播。
对报纸而言,记者写的新闻报道,只有上
了报刊,也就是传播出去了,进入了读者
市场,才可能发挥作用。反之,如果因为
各种原因被压下,没有见报,那么就失去
了传播的前提,也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力。
而对那些已经进入读者市场的新闻报道来
说,有多少读者阅读了这篇报道,反响如
何,则决定着新闻传播面的宽窄及传播力
的强弱。
新闻的接受者是读者,新闻报道的市
场也在读者,读者是买主,新闻是写给读
者看的。西方新闻学说:“报纸是作为社
会舆论的纸币而流通的。”因此,只有真
正懂得读者,才能真正懂得传播产品的价
值所在,也才能真正懂得新闻写作的要求。
这就需要牢固地树立读者观念。
实事求是地说,比起我国以往的新闻
报道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的新闻报
道实践,西方新闻界在读者观念的确立和
坚持方面,要比我们彻底和全面。
他们在选择报道题材时,总会从读者
是否关心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在写作稿件
时,总会问自己读者是否想读、爱读、至
少把它读完。因此,在他们倡导并奉为准
则的许多看似琐碎的新闻写作的方法和要
求背后,都能感受到读者的需求和愿望,
例如:独特性、趣味性、可读性、故事性、
人情味、语言简洁清晰,等等。这是值得
我们学习的,也对真正改变以往那种脱离
实际的新闻宣传教条和风气大有裨益。
树立读者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对于
新闻写作而言,最主要的,就是从读者读
报的特点入手,分析和了解他们对于新闻
报道有什么要求和期望,以此作为我们进
行新闻写作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读报
的目的和形式有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打开报纸,欲知天下事。也就
是希望从报纸上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以
满足自己知晓的权利,这是读者看报的主
要需求。
其次,读报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个问题至
关重要。同样是阅读,看书与看报形式很不相
同,因此写小说与写一篇报道也就会大相径庭。
从方式上看,阅读报刊的最大特点是“时间短,
随手翻”,具体来说:
从阅读形式看,读报是以略读为主的一次
性阅读。所谓略读,就是以快速阅读为主的浏
览。据一份读者调查显示,我国读者读报的时
间每天平均为 20- 30分钟。所谓一次性阅读,
是指一份报纸被一个读者读过一遍后,对这个
读者而言,通常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从阅读心理分析,看书无论是全书还
是一章一节,总是从开头循次往下读,内
容的逻辑牵动着读者。而读报则是一种主
动的选择性阅读,读者一般没有什么特定
的心理准备,因而也没什么预期的压力,
他只选择那些能够引起他的注意,并且能
引起他的兴趣的报道来阅读。
基于读者读报的目的和形式,新闻报
道作为一种大众传播产品,需要具备以下
两个条件:一是要适应大量的、广泛的信
息传播的需要;二是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以
快速交流的方式实现。
因此,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就要以能够
满足这些需求为标准。能够领会这些,就比较
容易掌握新闻写作的决窍。比如,新闻报道要
求信息量大,出手还要快,篇幅不宜长,都是
为了适应广泛传播和快速交流的需要;新闻的
语言要求准确、清晰、具体,正是为了尽量减
少信息传播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适应快
速交流所要求的无障碍和高清晰度;新闻报道
的内容要求新鲜、具有可读性、有人情味等,
包括消息通常具有的倒金字塔结构,则是为了
在短暂而随意的阅读过程中,尽快和尽量地引
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以便最大化地实现传播
产品的价值。
二、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
每件新闻产品几乎都是“个体创造,
集体完成”的。记者的采访写作虽然通常
是个体劳动,但采访前的选题策划、稿件
写成后的编辑加工、主编审定直到见报,
生产过程的许多环节都包含着集体的劳动。
但这只是“组合产品”的第一层意思。第
二层意思是指新闻报道在写作时是单个成
篇的,但发表时却必须或必然以组合的形
式出现。这种组合的具体体现就是版面,
由此便带来了版面观念。
版面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整版的主
题、结构、各种新闻体裁的搭配、版式等,
这些涉及报纸编辑学的内容暂且不谈,对
于新闻写作而言,它提出了以下要求:
1.版面在空间上是有限的,有固定的
字数限定,因此上版的新闻稿件也就一定
要有字数的限制。而且一个版面中通常不
止一篇报道,因此每一篇报道的字数不能
太多,篇幅不能太长。
2.版面在时间上也是有限定的,
各种报纸都有自己的截稿时间,因此
上版的新闻稿件也会有时间的要求。
因此对于新闻写作,特别是突发性的
事件性新闻,容不得记者“慢工出细
活”,而是要既好且快。
3.版面在组合上是“配套”的,
从内容、角度到新闻文体等,稿件要
服从于整体策划的需求。
因此,记者在写作稿件时还必须了解
报纸每个版面的需求,包括时间、时机、
数量、品种、文体等,还应当注意版面的
新变化和新动向。我们在前面介绍传播产
品和读者观念时,强调的是为读者写作;
而为了作品最终能够传播出去,与读者见
面,记者首先必须为版面写作,要能够适
应版面的需求,使之真正成为产品。因此,
在新闻实践的工作中,记者的新闻写作,
永远还要受到版面和时间的制约,越早认
识到这一点,就能越早在新闻写作中真正
获得自由。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
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有人
称之为“易碎品”,使之容易破碎的力量
正是时效。有的新闻迟发一步,就可能成
为没什么价值的“旧闻”,这是由新闻自
身“一次性消费”的特点决定的。所谓
“一次性消费”,是指新闻的主要价值和
功能是解决受众“不知道”的问题,一旦
人们都知道了,新闻的作用也就消失了。
而这个“知道”一般都是一次性的,甚至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以完成。
“一次性消费”同时会带来“排他
性”。即哪条新闻先到了受众那里,解决
了他的“不知道”问题,后到的就不起作
用了,失去了其价值。无数新闻实践证明,
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时间先后不同,给受众
的冲击和印象就不一样,传播效果也就不
一样:先到是“雪中送炭”,后到最多只
是“锦上添花”。因此,各种媒体之间的
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新闻时效性的竞
争,或者说是采访速度、写作速度、播发
速度等的竞争,谁先抢发新闻,谁就能争
取到受众。
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时效性既是
传媒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是资本优势。拥
有第一时效的新闻不仅能产生社会效应,
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因为读者会
买你的报纸,而其他传媒也会买你的消息
和稿件。所以西方新闻界才会有这样比喻:
“今天的消息是金子,昨天消息是银子,
前天的消息是垃圾。”社会发展到今天,
甚至以“日”为播发的时间单位有时也已
不能满足新闻快速播报的时效要求,所以
才会有“分钟电”、“现场播报”等新的
形式出现。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写作中,新闻的时
效性主要由新鲜、快速和简短来体现:
一、新鲜
新闻的“新鲜”,当然首先是指时间。
一般而言,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
播出去的时间之差越小,也就越快,当然
也就越新鲜。这是现今各传媒和记者竞争
的重点之一,已在前面已经提及。
有时候,特别是对于那些非事件性新
闻或事件的时间性不太强的新闻,为了弥
补这种时间差的间隔,就需要寻找新闻的
最近点,亦即尽可能地找出某件新闻事实
在今天的依据。比如一个刑事案件,如果
发生的时候没有抢得播报时效,那么可以
考虑在法院审判日写作发稿;又如一个工
程,可能拖得时间较长,那么可以选在完
工或剪彩的日子写作发稿,就像我们前面
看过的英国记者乔纳森 ·沃茨写的那篇《横
跨世界屋脊的铁路》。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报道的新鲜
决不仅仅指时间性,如果内容不, 鲜活,,
同样不能 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在写作中,
还要学会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
“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
面前,以引起他们的关注。就像前面提到
西方新闻写作十项原则中第 4和第 5条说的
那样:“把好的引语和具有人情味的内容
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把相关的说明
或有趣的故事放在报道的显著之处。”而
且,时间的新鲜性和内容的鲜活并不矛盾
的,它们完全可以很好可以溶入一篇报道
中,这样更能增加报道的新鲜度。请看下
面的例文:
美联社巴格达 10月 24日电:《爆炸迎接驻伊
记者,(记者 罗伯特 ·里德。《参考消息》
2005年 10月 26日第 3版翻译转载)
在休假六周之后,我于今天重返巴格达。天
空湛蓝,气候宜人,街上车水马龙。“情况怎么
样?”从机场驾车前往巴勒斯坦饭店的路上,我
问同事,他答道:“局势似乎渐渐平静了。”
三个小时后,三次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打破了
这份平静,其中之一撕裂了巴勒斯坦饭店外面的
防爆墙,而饭店里住着美联社及其他国际新闻机
构的记者。
与巴勒斯坦饭店同在一个大院里的还有喜来
登饭店,这里早已不是第一次受袭击,但今天显
然受损最为严重。
2003年 11月 21日叛乱分子从驴车上向饭店发
射火箭炮时,我正在睡梦中。
这一次,叛乱分子经过了精心策划,使用了
三辆汽车携带炸弹。袭击事件揭示了伊拉克战争
的一个事实:表象是具有欺骗性的。
从各种表象看,巴格达似乎的确比我 9月初
离开时要平静一些。机场通往城里的道路上熙熙
攘攘,无疑说明伊拉克人不再害怕受到袭击。快
到饭店时,我注意到行人比过去要多:午后温暖
的阳光下,蒙着面纱的妈妈带着孩子在食品摊前
买东西,男人们聚集在路边的茶摊消磨时间。
伊拉克首都形势险峻的唯一迹象是加油站
前排起的长队,这在一个产油大国显得颇具讽
刺意味。
第一次爆炸声响起时,我正坐在电脑前。
声音震耳欲聋,显然离得非常近,紧接着是密
集的枪声。我首先想到的是汽车炸弹,或者是
火箭炮。我意识到爆炸就发生在附近,有人高
喊喜来登饭店被击中了。我看了一眼手表,时
间是下午 5点 21分。
片刻之后是第二次爆炸,响声很大但离得
较远。枪声又起。我们决定离开工作室前往大
厅,在重重墙壁的保护下,那里相对来说更安
全一些。
突然,5点 24分,一声剧烈的爆炸震撼了
大楼,我们可以感觉到爆炸的冲击波。过道里
浓烟滚滚,我当时想:肯定是导弹。
“所有人都戴上头盔,穿上防弹服!”一
名保安人员喊道。
大家毫不迟疑,我们推开储藏室的门,发
现里面一片狼籍,爆炸震坏了通往阳台的玻璃
推拉门,我的卧室也未幸免,玻璃门支离破碎,
碎片散落一地。
晕头转向的记者们跑来跑去,有人冲向安
全出口。
“别乱动,别乱动”,一名保安人员大喊,
“呆在这儿更安全”。
我们迅速清点了人数,看看有没有人
遇难或身受重伤,然后打电话向开罗总社
汇报了情况。
我们的一名已下班回家的司机打来电
话,他在街上亲眼目睹了袭击过程。
“三辆车急速驶向天堂广场,撞向两
个饭店之间的混凝土墙后爆炸了。这是我
看到过的最大的爆炸。”
到外面去太危险了,但饭店里的摄像
头记录了一切:四分钟内三次爆炸,就在
我几个小时之前曾开车经过的广场上。
【评析】
这是一篇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其新鲜
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新: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今
天”,而且是下午,第一次爆炸的准确时
间是“我看了一眼手表,时间是下午 5点 21
分”。而稿件在当天就写出,也就是新闻
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播出去的时间之
差极小,符合新鲜性的时间原则。
2.内容具有新鲜性:除去突发性事件自身
具有的新鲜感之外,从写作上看:
( 1)“三次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是三次
爆炸最形象具体的外在声响标志;而三次爆炸则
是这一突发事件、同时也是此篇报道最新鲜也最
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全文的第二段就被“拎”了
出来,摆在读者的面前,马上引起了关注。这就
是所谓的具有全局性的“新闻眼”,有了这个
“眼”,下面的内容就很容易展开。此外,开头
一段对归途中优美风光、宁静气氛和漫不经心对
话的记述,一方面与紧接着的下段“震耳欲聋的
爆炸声”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视觉和感官的冲
击;另一方面也为文中作者要说的“话”预做铺
垫。这两段浑然一体,具有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新闻写作十项原则中所说的
“报道的显著之处”,首先就是指报道的开头部分,
因此无论是消息和通讯,都一定要对写好开头高度重
视,这是让读者从一开始就感觉内容新鲜的重要手段。
( 2)全文采用叙事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记述
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听到的、看见的、触摸到的(“震
撼了大楼,我们可以感觉到爆炸的冲击波”)等等,
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因此也就具有突出新鲜感。
( 3)全文以“我”的见闻感觉为主线,又穿插
了许多人的行为、话语、见闻、感受,如“大家(其
他房客,主要是各路记者)”、保安、司机等,这是
加强报道的人情味进而提高新鲜性、引起读者关注的
重要手法。
3.记者说的“话”具有新鲜性:本篇报道
也是“用事实说话”的很好范例。作为美联社
记者,作者并没有一味迎合美国政界、军界对伊
拉克局势的粉饰,而是精心选择了一些典型事实,
来证明“表象是具有欺骗性的”,这是文中明写
的。而“藏在舌头后”的,其实还有对美国政府
粉饰伊拉克局势行为的揭露,甚至对美国攻占伊
拉克合理性的质疑。例如:“伊拉克首都形势险
峻的唯一迹象是加油站前排起的长队,这在一个
产油大国显得颇具讽刺意味。”,2003年 11月 21
日叛乱分子从驴车上向饭店发射火箭炮时,我正
在睡梦中。”“这是我看到过的最大的爆炸。”
包括全文的结尾:“四分钟内三次爆炸,就在我
几个小时之前曾开车经过的广场上。”读者细细
体味,都能感觉到意味深长,从而在认识和思考
方面有所启迪。
二,快速
新闻报道要使得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
播出去的时间之差压缩至最小,以保证新闻的
新鲜性,除了对新闻事实要有最快的敏感和反
应外,对于记者的写作而言,还必须“出手
快”,也就是写作的速度要快。原《人民日报》
总编辑范静宜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倚
马可待”。在这一点上,外国记者的意识和做
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在中外记者参加的新闻发
布会上,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外国
记者总是边听记边写稿,往往他们所关注的新
闻刚一发布,记者也就把消息发布了出去。
最新的例子,就是针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10
月 17日又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外交部新闻发言
人孔泉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这个时候中国不方
便接待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实质上取消了原定的日
本外相访华活动。据报章报道,孔泉的话音甫落,
不少日本记者便纷纷走出大厅,用卫星电话把这个
最新消息发布出去。前面提到,现在新闻时效的竞
争已经发展到了“分钟电”的形式,不提高新闻写
作的速度显然是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
怎样才能使新闻报道写得尽可能快呢?这就需
要加强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相关的写作训练,
? 要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做到在不同的工作条
件下都能迅速地进入写作状态。
? 熟练掌握各种新闻文体的写作要领,做到驾轻就熟、应
用自如,特别是消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因为这是新闻
报道的最常用文体。
? 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并能熟练掌握新闻语言的特点和
使用技巧,在此基础之上,一方面,要养成打腹稿的习
惯,在采访与记录的过程中即开始酝酿起草稿件;另一
方面,也要注意培养自己口述新闻的能力,做到出口成
章。这样写作速度自然会提高。
? 时刻关注并积累重要事实的背景材料,尤其是对自己分
管的业务领域,一定要善于事先准备好各种可供写作之
需的“预制构件”素材,一旦需要时,随时可以拿出来
进行拼接和组装,无需临时翻找资料,写作速度自然也
会大大加快。
三,简短
新闻报道的新鲜和快速,其实都与简
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篇幅短了,
在有限的时间和版面里,可以多发新闻报
道,传递更多的新鲜信息;而就一篇报道
而言,长篇大论弄得不好,就会把新鲜内
容湮没,而简短的篇幅则容易突出新鲜的
内容。其次,新闻写得简短,自然也就更
容易快速,篇幅的长短总是与花费时间的
多少成正比的。
新闻报道要求简短的最根本原因,是
与前面提到的读者阅读报刊时“时间短,
随手翻”的基本特点相联系的。由于读报
通常是从快速浏览的略读开始,那么新闻
写作当然也要适应这一特点,所以西方新
闻界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读者是站着
看报的,记者是站着写稿的。”大家都站
着,这稿子当然不会也不应当写长。此外,
刚才也谈到,每篇稿子的篇幅短小了,一
个版面就可以发更多的报道,所以这也是
为版面而写作的体现。
正是认识到受众需求和版面需要,我
国新闻界近些年来一直在呼吁要“刹住长
风”,“消息要短些、短些、再短些”,
并为此制定出一些具体要求,我们应当有
所了解。例如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就要求
参评作品:文字消息在 1000字以内;文字
通讯在 3000字以内;文字言论则在 2000字
以内。并特别规定:“对超长作品须由各
参评单位从严掌握,主要领导签署特别推
荐意见,方可参评。”
而广播电视新闻奖的评选,则要求:
?短消息( 1分 30秒以内);
?长消息( 1分 30秒至 4分钟);
?连续(系列)报道(每集不超过
5分钟);
?评论(广播不超过 8分钟,电视
不超过 15分钟);
?专题(广播不超过 15分钟,电视
不超过 20分钟)。
总之,新闻报道要根据需要,能短则
尽量写短,当然,这决不能以报道内容的
缺失为代价。但我们同样要知道的是,新
闻报道的优劣短长,决不是以篇幅的长短
为衡量标准。篇幅简短而内容精当的作品,
往往能起到一石千钧的报道效果。
例文:
淅江人民广播电台方秋涛:《说不清
的数字》( 1994年 5月 23日首播):
昨天( 5月 22日)上午,记者带着宁海县政府提供的各乡
镇早稻种植面积数字,到城关镇实地核查。
在镇政府会议室,副镇长郑有荣介绍说,县里下达的早稻
面积是 1,5万亩,已经种下 14,750亩。记者问:“这个数字
是怎么来的?”郑副镇长回答:“都是各村报上来的。”
记者任意挑了个赵家村,采取查空田的办法,一丘一丘点,
共点出 23丘空田,6丘麦田,2丘草籽田,但实种面积很难搞准
确。问了在田里劳动的几个农民,他们也只能说出毛估估种了
多少,准确数字说不清。记者问村会记:“有没有到农户统计
过?”会计说:“没有,我们是按乡里分解给村里的计划数和
农户承包田面积数作依据,估计估计的。”
下午 4点,记者回到镇里,再问党委书记早稻种植面积的
数字究竟是多少?这位书记不加掩饰地说:“说句大实话,早
稻面积的数字我也说不清。”
【评析】
这条短消息总共不到 400字,很是简
短。但批评的角度很新颖,它不像通常的
批评性报道,从正面做文章,选取大量事
实,给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曝光。而是
从核对, 早稻种植面积数字, 的角度进行
软切入,暴露了县政府统计数字严重失实
的问题。而且整条消息没有一处批评性的
言辞,但播出后却具有震聋发聩的作用,
让人感慨万千。当地分管农业的副县长随
即表示:, 准备重新核实早稻种植面积。,
统计数据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状况的
,晴雨表, 和, 指示仪,,对宏观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但近些年来在各项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现象时
有耳闻,且屡禁不止。以至于, 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
部, 成为百姓讥评的口头禅,而且近年来有关的恶性事
件不断。在这背后反映的,是以权造假、以权谋私、欺
上瞒下、夸大政绩、隐瞒罪恶等一系列丑恶的腐败现象,
这既与, 实事求是, 精神背道而驰,也是造成整个社会
诚信缺失的极有杀伤力的坏榜样。因此,这篇在同类报
道中较早问世的作品,就由小见大,其思想意义决不仅
限于数字真假的问题,而是从这一个点,深入到, 实事
求是, 精神的提倡和反腐倡廉的层面,具有全局性的、
重大的启迪意义,这应当正是它能获得 1994年广播新闻
奖短消息一等奖 的原因。
那么,怎样才能把新闻报道写得简短
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在报道策略上,应注意把主题破小,
把角度选小,把架子搭小,坚持一事一报,
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力争以小见大。
切忌总结式的报道、漫无边际的全景式报
道,和多条罗列的排浪式报道。
2.报道中的每个句子要写得尽量简短。
这里有两层含意:
( 1)句子意义单一明了。西方新闻写作崇
尚:“如有可能,每句话应该只传达一种意思。
这个座右铭一直被认为是仅限于新闻界的律令。”
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简化语句,二是
还可以增加报道的可读性。梅尔文 ·门彻的《新闻
报道与写作》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记者写了下面这条导语:
“今天,城市规划办公室建议在关于住宅地产类
别的分区规则中增加一项条款。”
主编对此感到疑惑,然后他建议记者详细说出所
提议条款的内容。记者又试了一次。
“城市规划办公室今天建议,对用作建筑两英亩
独户住宅的区域进行重新划分,以便使中
低收入的家庭能够在那里建造公寓大楼。”
本市新闻主编看了一遍,他似乎很高兴。“还可以
更进一步,”他说,“建议的要点是什么?”他自问自
答:“改变规则是为了让普通人而不仅仅是富人也能住
进林区。林区位于格林尼治住宅区附近一个镇的北部。
让我们试着把人这一要素放进导语中。” 10分钟后,记
者带着下面两段报道回来了:
“中低收入的家庭可以购买城市北部郊区的公寓了。
这是今天城市规划办公室所提出建议的目的所在。
城市规划委员会向市议员提出的这条建
议将取消目前对该地区只允许存在两英亩的独户家庭住
宅的限制。”
在这个写作和重写的过程中,记者所写的导语从堆
满行话、令人费解的冗长语句改变为一句句清楚、简洁
的表述,而且提示出这个事件的最重要的意义,增加了
可读性。
为了写好一句一意,西方新闻写作极为提倡
主-谓-宾的句子结构。梅尔文 ·门彻在其《新闻
报道与写作》中说道:“导语的基本结构应该是
主语-谓语-宾语(主-谓-宾)。也就是,导
语应该以主语开始,紧接着一个行为动词,还应
该包括动词的宾语。主-谓-宾结构有其内在的
必要性:它指导记者写简单的句子,即只有一个
主句的句子。”“记者写的句子中 3/ 4或更多的
是遵循这种模式。它接近于人们日常的讲话方式。
并且符合下面这个训诫:‘像说话一样写作。’
并且,主-谓-宾结构非常有效,它与记者构思
导语时的思维方式一致,记者试图找到导语时,
会问两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与谁有关?它
就是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
( 2)删除繁冗的词语,挤掉水分,写短句子。门彻
《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受到想把所有事实都塞进句
子中这种渴望的刺激,一些缺乏经验的记者下笔洋洋洒洒,
一发而不可收,让读者每看一行就增加一分困惑。如果一
个三行或更长的句子,你就应该想到艾萨克 ·巴布( 1894
- 1941,前苏联犹太裔作家)如何自我修改压缩。这位俄
国作家的短篇小说就像精心打磨的宝石:
‘我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每一个句子。开始,我先删
去所有可有可无的词语。你要时刻警惕,因为这些词语是
如此狡猾。那些毫无价值的词语都躲藏了起来,你必须把
它们都挖出来 ―― 重复词、同义词,还有毫无意义的词语。
在清除这些垃圾之前,我先把文章分成短句。句号越
多越好。我将这定为一条法则。一个句子所表达的不要超
过一种思想或一个形象。‘”
而且据说美国各报业协会在做了大量研究之
后得出结论,报道要有可读性,关键之一是写短
句,还列表提示了可读性与句子长度的关系(指
英文报道),可供我们参考:
句子平均长度 可读性
少于 8个单词 很容易读
11个单词 容易读
14个单词 比较容易读
17个单词 一般
21个单词 比较难读
25个单词 难读
29个单词或以上 非常难读
他们认为:“如果一个接一个的句子都少于
17个单词,那就会让读者或听众觉得,他们似乎
被猎鸟用的子弹连连射中。”那么这种报道效果
就不言而喻了。
3.如果某个事件特别重要,或时间跨度较
长,可根据需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使每一
单篇的结构简短,例如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
续报道。当然,在中国,这通常不是记者个人所
能决定的,还需要报社或编辑部的同意与配合。
例如教材 66页上所举《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
对 1998年抗洪中九江 4号阐附近决堤情况的连续
报道,就是由 8篇“分钟电”组成,很好地体现
了决堤事件的时间跨度。
又如美联社记者杰夫 ·威尔森对 2000年
1月 31日晚一架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失事飞机
事件的报道,由于事故重大(最后查明机
上共 88人全部丧生),突发性强,一时间
许多情况不甚明了,需要随时补充和更新,
所以自当天下午的 5点 44分开始,到第二天
凌晨 3点 17分,共发出 15条连续报道。如:
奥克斯纳德,加利福尼亚(美联社)
,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 737客
机星期一坠毁在洛杉矶西北部的太平洋海
域,机上 70名人员全部遇难。飞机失事前
曾报出现机械故障。(未完待续)”
“夜幕降临前,一架海岸警卫队直升机、一
架海军 P- 3飞机及数条小船,对大面积的碎片散
落区域进行了搜查,尚未发现幸存者。
据联邦航空总局地区发言人米奇 ·巴克在西雅
图说,261航班是从墨西哥的巴亚尔塔港飞往旧
金山和西雅图的,于下午 3点 45分坠毁在洛杉矶
国际机场西北 20英里处。
‘目前他们正在寻找幸存者,’海岸警卫队
的陆军少尉珍妮 ·赖内克说,‘他们发现了大面积
碎片散落区域,但是还没有什么新的进展。’
联邦航空总局执行官员森西亚 ·艾摩瑞称,机
上共有乘客 65名,机组人员 5名。(未完待续)”
(杰里 ·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美联社
新闻报道手册,1- 14页)
第三节 新闻写作的可读性要求
新闻报道强调可读性,正是新闻摆正
自己的位置、体现“读者观念”的集中表
现。顾名思义,就是要让读者愿意读、喜
欢读、能够读得下去,总之就是要写得
“好看”,这既是新闻体现社会价值的前
提条件,也是媒体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条
件。
新闻报道要有可读性,当然首先在报道题材
和内容的选择上要有“读者观念”,按照新闻的
价值要素来说,就是要和受众要求具有“接近性”
的特征,例如我们都熟知的时空上的接近、利益
上的接近、心理(思想、情感)上的接近等,此
不赘述。就新闻写作而言,可读性具体体现于以
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清晰
西方新闻界似乎对新闻写作的, 清晰, 要求
格外重视。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西方新闻学主张
“新闻工作是从 abc―― 准确 (accuracy),简洁
(brevily)和清晰 (clarity)―― 起步的”,把“清晰”
视为仅次于“准确”和“简洁”的另一条标准。
而对其定义是“清晰指对所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
疑问”。
梅尔文 ·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
还提到好的新闻作品的四个特征,分别是:
? 准确,语言与情势相吻合,这就是马
克 ·吐温说的“选词准确”、“用词贴切”
的含义。
? 清晰,正确运用形式和内容,避免模棱两
可和含混不清的报道。
? 可信,报道令人信服,它听起来是真实的。
? 恰当,风格自然而不拘谨。用马克 ·吐温
的话说就是:“不矫揉造作,语言质
朴 …… 自然 …… 所选词语恰到好处。”
美联社著名记者索尔 ·佩特也强调说:“报纸撰
稿者的首要任务是写作清晰。”西方新闻实践和研究
者之所以如此看重“清晰”,正是首先从新闻可读性
的角度,将, 清晰, 视为可读性的前提条 件。对此,
美国《亚特兰大宪法报》的拉尔夫 ·麦吉尔( 1898-
1969,美国报人。 1938年起任《亚特兰大宪法报》执
行主编。 1958年写下一组反种族隔离社率获得次年普
利策社论奖)有一个比喻,虽然对读者也许稍有不恭,
但却非常形象:“假如你打算成为一位报纸撰稿人,
你就必须把干草放在骡子能够得着的地方。”他还引
用《旧约全书》中的一句谚语,来说明“清晰”在报
道中的阅读效果:“一句话说得适宜,就如金苹果在
银画里。”
因此,前面提到西方新闻学主张要把
句子写短,一句只表达一个意思,其实都
包含着提高可读性的目的在内。因为如果
一个句子包含的意思太多,读者在阅读中
就会感到吃力和费解。相反,精选出来的
意思应该是很容易把握的,从这个意义上
说,错综复杂的意思在新闻写作中应该得
到简化。除此之外,“清晰”还与新闻报
道的结构、语言等有关,我们留待后面详
述。
二、具体生动
即便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具体”和“生动”
也总是连在一起的,可见首先有了“具体”,“生动”
自然容易体现。那么,什么是“具体”?怎样才能做
到“具体”?我们先看下面两则节选的报道:
1.这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
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
合本省(市、区、县、部门)实际,切实加强领导,
协调各方面力量,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抓住新
一轮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继
续奋斗,开创更新的局面。
2.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海工业的地位和历
史贡献,并强调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制造业在上
海未来发展中的定位。他说,强大的现代化制造业
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重要支
撑,是增强上海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上海在
建设, 四个中心, 的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 三、
二、一, 产业发展方针,长期坚持二、三产业共同
推动经济发展,并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上海要避
免, 产业空心化,,不同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
道路,努力成为国际大都市中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
城市。上海要在融入全国、服务全国中加快自身发
展,上海制造业也要争取在全国拥有更高的地位、
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并使其地位、
作用和贡献更多地体现在质量、效益和水平上。
? 不具体。表现为没有具体事实,综合性、总结性、
概貌性的话语充斥其间,缺少事实描述,所以予人
大而空的感觉。
? 不生动。正是由于充斥概念化的叙述,所以极显枯
燥乏味。而且长句子多,许多句子表意也不清晰。
? 不朴实。好用顶级形容词,如“扎扎实实”、“更
新”、“更高”、“更大”、“更多”、“更具竞
争力”等,留有“文革”语言风气。
? 不通俗。比如“四个中心”、“‘三、二、一’产
业发展方针”、“产业空心化”等特定词语、专业
术语堆积,一般大众难读也难懂。
这两段报道充斥着行话、空话和套话,是在
我国长期流行的、典型的“宣传腔”和“新闻
腔”。其主要特点是:
正因为如此,这两段报道毫无可读性可言。
见诸报章,可以想见很少会有读者去关注它
们,也很少会有读者读完它们。
由这些反面的例子,我们可知所谓“具体”,
首先是报道中要有事实,而且事实越具体、越个
别,也就会越生动;其次,事实的具体和个别,
总是由细微可感的细节组成的,没有细节也就不
会有具体。因此要想事实表现得具体,就要注意
运用细小而独特的细节来体现,这正是外国新闻
报道特别注重细节的原因,也是我们应当学习和
借鉴的。这样的报道,自然会大大增加其可读性。
我们在前面所列举的所有那些好的例文,都有这
样的共同特点。还可再看下面一篇:
石磊:《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
(《河北日报,2002年 7月 11日):
祖籍沧州的郑先生在沪经商数年,前
不久他从上海返乡,连遇两个 ? 没想到 ? 。
一是石家庄到沧州的高速公路上舒适、
快捷、干净的旅途让他连说 ? 没想到过去
要走六七个小时的路现在只用 3个小时。 ?
第二个没想到就是他离家前买的 1996
年版的《河北省地图册》已失去作用,因
为里面的河北交通图上,只标有京石和石
太两条高速公路,而现在连沧州这个号称
? 交通死角 ? 的地方都有两条高速公路穿
过。
5月 17日,记者特地从河北省测绘局要了一
张 2001年版的河北省交通图送给了郑先生。原河
北省制图院总工程师师去杰介绍说,? 近几年,
我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太快,
交通图每年都要更新,有时一年要更新 2次。从
1997年到去年年底,河北交通图一共出了 7版。 ?
对照新旧两张地图,我省高速公路飞速发展
的步伐跃然纸上:从 1996年底的 ? 一横一竖 ?,
到 2001年底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石家庄、天
津为枢纽,辐射 10个中心城市和秦皇岛、京唐、
天津、黄骅 4个港口以及大同、阳泉两个煤炭基
地的 ? 两纵两横 ? 开字型布局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我省已建成高速公路 13条(段)。
省交通厅有关负责同志说,为打破经济发展
的 ? 交通瓶颈 ?,我省近侯年加大了公路建设投
资,1997年到 2000年几乎每年投资都近 130亿元,
从 1996年到 2001年底我省已完成公路投资 639亿
元。新增高速公 1,332公里。 1999年全省高速公
路突破 1,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位。 2001年,
通车里程达 1,563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交
通,正在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省会到全省任意一个省辖市的车程均在 6小
时以内,目前我省踟网平均车速已由 1996年的
30,2公里/小时提高到 53,8公里/小时,? 走
高速 ? 成为人们驾车出行的首选。
高速公路的快速延伸,带动了公路客运、
货运的大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 高速直达 ?
的出现,尤其激活了客运市场的一潭死水,
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这种伴随高
速公路而生的新型陆路运输方式,以其及时、
快捷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源,迫使 ? 铁老
大 ? 放下了架子,民航降低了门槛。
截止到今年 3月,我省高级客运班车已
达 1,169辆,客座 32,520个,配备空调、
电视、卫生间等设施的 ? 豪华大巴 ?,让人
们体验的是先进的客运工具,? 航空式服务 ?
的出现,让乘客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当 ? 上帝 ?
的味道。
【评析】
作者因为常年负责交通行业报道,对有关情况非常
熟悉,但同时也正因为总是负责交通报道,容易流于一
般和枯燥。为了写出可读性,记者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采
访,终于发现了从 1997年到 2001年底,河北省一共出版
了 7版交通图这样一个难得的、具体的事实载体。于是决
定从这一具体、个别的细节入手,通过交通图变化的视
角,来表现交通事业发展的成就。
稿件见报后,中宣部《新闻阅评》很快对此稿给予
高度评价,认为, 既宏观大气,又具体生动,起到了总
结成绩、鼓舞人心、喜迎未来的积极效果, 。交通业内
人士认为,此文跳出了交通写交通,把交通这个枯燥无
味的行业,写得有血有肉,抓住了交通发展的主脉。此
稿被评为 2002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后又获 2002年
度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当然,,具体, 虽然是, 生动, 的前提,但又决不
能涵盖, 生动, 的全部内容。报道的生动还有其他不少
表现的方法,国外新闻报道最看重的是趣味性和人情味,
他们的经验值得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借鉴。趣味性的内容
和技法很多,我们留等以后再详谈,这里主要介绍一些
西方关于新闻报道怎样体现人情味的经验,以供参考:
1.新闻报道中一般都要有人物的事迹和活动,也就
是常说的要“见人”:“一位电视台记者回台时带上了
一篇特稿,它的题材是当地一家出售与《星际旅行》
(美国一部有关星际旅行的科幻电视连续剧)有关的图
书、照片、海报以及其他材料的商店。主编表扬了这位
记者的进取心。但是录像带聚焦于售出的商品,极少谈
到顾客 ―― ‘星际旅行’迷。‘我们错过了这一点,’
主编说,‘我们本来应该跟着一位顾客走走,并以他为
故事的中心’。”
2.对人物的指代尽可能具体并有个性:“合众国际社
( UPI) 老牌记者弗雷德里克 ·G,奥思曼建议:记者要在
每句话中尽可能加入一些个人指代,‘他、她、乔治国王、
叔叔、男孩、女孩以及其他任何可以称呼一个活人的词语。
这样的词用得越多,报道就越有趣。’”
3.把抽象的概念变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形象化
事物:“奥思曼的另一个建议是:“如果一位绅士穿了一
件深褐色的外套,你应该说这件外套是巧克力色的。这不
仅更形象,而且把食物引入了报道,任何与食物有关的词
语都会增加趣味性。”
4.将非人类的事件拟人化:“有时候,记者未能做
到将事件个人化,而个人化容易使报道具有人情味。在新
墨西哥州的卡尔斯巴德,一条小狗掉入一口废井。救援行
动上了许多报纸的头条。用了狗名‘温皮’的一则通讯社
报道比其他未用狗名的报道要受欢迎。”
中毒控制中心 试比较以下两则报道
(一)
所有医生都希望他们的病人永远没有
机会使用新设立的中毒控制中心。该中心
新近设立在社区医院的急诊室中。但是,
如果知道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向该中心求助,
市民们,尤其是家长们会感到更安心。
在本州,有 8个城市建有官方 ? 承认 ?
的中毒处理中心,斯普林菲尔德就是其中
之一。其他 7个城市是 ……
(二)
一个疯狂的母亲打电话给她的医生,哭喊着
说,他两岁的孩子一直在烤箱清洁器边玩,孩子
的嘴唇上沾满了清洁器里的液体。
该液体的标签上标注着?有毒?的字样,她
该怎么办?
接到她的电话后,医生立刻做了一系列检查,
还打了其他一些电话。在很短时间内,医生就查
明了清洁器中装的是何种化学物质,它是有毒的,
他也知道了该采取什么措施。
孩子接受了治疗,这个学步儿童情况还好,
只是嘴唇和舌头上有几处小小的灼伤。
这件事发生在几天前,它是社区总医院中的
弗里波特中毒信息中心接手的第一个病例。
我们看那些具体生动的报道,还可发
现一个颇具共同的结构特点,即一般都是
从对具体事件的描述开始,进而引出解释,
再进而引出评价。这就是西方新闻报道中
常用的、也十分著名的, 华尔街日报体,,
也叫, DEE”结构,是描写、解释、评价三
个英文单词词头的缩拼。我们当然不必完
全遵循,但其增强可读性的用心是应当学
习。
三、朴实通俗
朴实通俗主要侧重于新闻语言方面。“朴实”
简单而言,就是去除矫揉造作的斧凿和修饰,用最
质朴的语言说话,简言之,就是“像说话那样写
作”。西方新闻写作十项原则的第十条就是:“质
朴、诚实并迅速地写作。”这样的话语由于没有毫
无必要的修饰,所以“每段话都如砖石般坚实”,
是靠事实本身去打动人,所以才最具有力量。 美国
历史上最畅销的书之一是一部政论 ―― 托马斯 ·潘恩
( 1737- 1809,美国作家、政治家)写的《常识》。
1776年,在此书出版后的 3个月内,它在当时约有
250万人口的各殖民地销售了 12万册。按这个比例,
在今天的美国,与它同样畅销的书应拥有 1000万读
者。他的小册子这样开头:, 接下去的各页,我所
提供的不过是简单的事实、浅显的论据和常识。,
“通俗”最要注意的,就是要学会前
面提到过的“第二种翻译”,即把那些专
业性、行业性、学术性的内容和词语,以
及枯燥的、但又必不可少的事实依据(如
数字、百分比、图表等),用通俗易懂的
语言说出,让大多数人都能毫无困难地听
懂、听明白。就像美国作家兼记者 丹尼
尔 ·笛福 所说:“如果有人要问我,我认为
什么是完美的语言风格,我会回答,它是
这样一种风格:一个人对着 500名接受能力
不等的普通人说话 ―― 除了白痴和疯子外,
他们中所有人都能听懂 ―― 而且说话人有
意识地让人理解。”
这类语言的风格、作用及如何写作,
我们在下面“新闻的语言”一章中马上还
要详谈,这里就先看两篇例文:
1.美国 废奴主义者和女性平权提倡者
索乔纳 ·特鲁思( 1797- 1883,美国黑人女
传教士) 1867年所做演讲(节录)。索乔
纳 ·特鲁思是黑奴出身,目不识丁,但演讲
却总是富有魅力,正缘于质朴话语背后的
事实动人:
? 我已经 80多岁了,我到了该走的时候了。我
当了 40年的奴隶,做了 40年的自由人。如果还有 40
年,就要为所有人争取平等权利。我想,我所以还
在这儿,是因为还有一些事情要我来做。我想,我
还要帮助别人打碎枷锁。我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事,
跟男人做的一样多,但是却没有得到那么多的报酬。
我过去在田里干活,捆扎粮食,我还摇摇篮,但是
男人做的不比我多,却得到了两倍于我的报酬 ……
我们做的同样多,我们吃的同样多,我们要求得到
的也同样多。我想,在走出来为有色人种女性要求
权利的人当中,我是惟一一个有色人种女性。我希
望事情一直闹腾下去,既然冰块已经咔咔响 …… 我
高兴地看到男人们正在得到他们的,但是我希望女
性们也得到她们的权利。有人在搅水,我就跳进池
子里。 ?
2,大桥:《, 拉尼娜, 要来了》
(《工人日报,1998年 5月 25日):
比起 ? 厄尔尼诺 ? 来,? 拉尼娜 ? 的
知名度要低得多。但专家们认为,? 厄尔
尼诺 ? 确实有一个 ? 孪生妹妹 ? 叫 ? 拉尼
娜 ? 。而且 ? 尼诺 ? 之后 ? 尼娜 ? 会紧随
而来。他们说,1998年也许将是 ? 拉尼娜 ?
大显 ? 神威 ? 的一年,而比起 ? 厄尔尼诺 ?
来,亚洲人对 ? 拉尼娜 ? 应保持更高的警
觉。
? 厄尔尼诺 ? 一词专指地处热带的中、东
太平洋海水受信风影响发生的大范围异常增温
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使
气候平衡因素被打破,从而导致气候反常。
? 厄尔尼诺 ? 就像一条恶龙,奔腾于海洋与苍
穹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给人类造成许
多灾害。
据史料记载,自 1950年以来,世界上总共
发生了 13次 ? 厄尔尼诺 ? 现象,1997年发生的
这次较为严重,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
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快的地
方酷热难当;温暖如春的季节却下起了鹅毛大
雪;本应下干雨的季节滴雨不下,往常干旱季
节却洪水泛滥 ……
然而,今年以来,正当人们庆幸 ? 厄尔尼
诺 ? 已经接近尾声时,专家们警告说,? 拉尼
娜 ? 即将逼近人类了,? 厄尔尼诺 ? 和 ? 拉尼
娜 ? 就像一对孪生兄妹,总是相伴而行。
? 拉尼娜 ? 是指紧跟着 ? 厄尔尼诺 ? 现象
出现的全球性气候骤变的异常现象。但二者的
表现特征却截然相反。 ? 厄尔尼诺 ? 使海水急
剧升温,而 ? 拉尼娜 ? 会使热浪急速变为寒潮,
导致长期干旱后的洪水泛滥。
据认为,去年以来,造成印尼和拉美
一些国家森森火灾持续蔓延的原因,主要
是长期干旱所致。在印尼,如果此时 ? 拉
尼娜 ? 到来,就会使天气骤变,突降大雨,
过量的雨水在烧焦的林地废墟上立即可能
形成孤猛的洪水,其后果也同样是不堪设
想的。到那时,大雨挟带有毒的烟灰大量
降落和渗透到土壤里、江湖里,不仅可使
土壤被侵蚀、恶化,而且会使大批鱼类和
珊瑚面临灾难。
对于 ? 厄尔尼诺 ? 和 ? 拉尼娜 ? 交替出现的
成因,美国加州大学的海洋气象学专家格拉姆是
这样解释的,? 厄尔尼诺 ? 现象造成的海水升温,
就像池塘里的涟漪一样,在所谓的 ? 斜温层 ?
(即同海面上的温水和冷水混合层)里向前推进,
在 ? 斜温层 ? 沉入深海层后,海面温度开始上升,
? 厄尔尼诺 ? 现象发生了。这样的涟漪长度为数
千公里,当它推进到南海岸后,就会像声波一样
出现反弹,反弹的涟漪抵达亚洲,然后再次反弹,
这连续两次反弹的结果,使本来沉入深海的 ? 斜
温层 ? 上升,冷水层对表面的温水形成强大的冲
击和渗透,最后导致太平洋东部洋面上的温度急
剧下降,这时就会发生 ? 拉尼娜 ? 现象。
? 拉尼娜 ? 现象同样可以使全球气候发生急剧
变化,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专家认为,每一次 ? 尼
诺 ? 之后必然跟随一次 ? 尼娜 ?,但人类不知二者交
替的周期是多长时间。有专家认为,? 厄尔尼诺 ? 发
生周期大约为 5年至 7年,而这种现象是 4,000年至 5,
000年前开始出现的,但是对于 ? 拉尼娜 ? 现象,历
史记载却并不多。今天,科学家们达成的共识是,研
究 ? 厄尔尼诺 ? 现象必须同时研究 ? 拉尼娜 ? 现象,
这应当是全球有关学科的专家设臵的一项长期的课题。
科学家不仅想知道这两种大自然的反常现象发生的周
期,更想弄清楚它们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到底有
多大。随着 ? 拉尼娜 ? 的逼近,专家们正在加紧研究,
从海水中的珊瑚礁、树木的年轮和极地冰冻层变化等
诸多因素分析太平洋水温增高和下降的第一手资料 。
美国国家海洋气象局今年 2月宣布,他们已经拨款 210
万美元用于研究 ? 厄尔尼诺 ? 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气象和
环境问题;去年 11月,菲律宾主持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
专门研究 ? 厄尔尼诺 ? 造成的太平洋水温变化问题以及因
此造成对本地区有关国家居民卫生健康的影响;今年 2月,
亚洲疾病防治中心在泰国首都曼谷也举行了类似的专题讨
论会,甚至迄今尚未受到 ? 厄尔尼诺 ? 现象直接影响的日
本也宣布设立一个 ? 厄尔尼诺 ? 监测和预告中心,以密切
监视气候的变化,防止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
专家们同时看到,? 厄尔尼诺 ? 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
同时,也给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得以研究
特殊的气候变化形式,特别是全球性的温室效应给气候和
环境造成的影响等,从而使人类进一步掌握自然变化的规
律,最终找到对付 ? 厄尔尼诺 ? 负面效应的办法。
【评析】
这是一篇国际科技报道,文章言简意赅,通
俗易懂,知识性强。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写法,很
有趣味性。全文不到 2000字,不仅介绍了, 拉尼
娜, 现象的起因、特点,而且还分析了它对全球
的危害以及国际社会所采取的一些对策。这是国
内媒体中较早关于, 拉尼娜, 现象的详尽报道。
本文获第四届中国国际新闻通讯专题类优秀
作品二等奖,选自中国国际新闻奖评选办公室编
《国际新闻精品选评 ―― 第四届中国国际新闻奖
获奖优秀作品》,五洲传播出版社,199年 8月)
第四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
新闻写作的技巧,指的是新闻成品的显性方
面,如叙述方式、结构特点、组织方法、以及
语言特点等。所有这些都不是凭空而生,都要服
从于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究其本质,
就是要满足受众需要,努力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及其价值。正如梅尔文 ·门彻在其《新闻报道与写
作》中所说:“一篇新闻报道可能是准确的,正
确地交待了出处,平衡而公正,客观而简洁。记
者可能富于同情并有理解力,可能负责地完成了
自己的任务。报道可能讲述了一些有趣的和令人
兴奋的事情。但是除非记者在写作中运用了适当
的技巧,否则读者和听众在阅读或收看时同样会
感到费劲。”( 70页)新闻写作涉及的技巧问题
繁富复杂,这里择要介绍如下:
第一节 现代新闻写作崇尚的叙述方式
一、“叙述事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
在关于新闻的种种定义中,我们一定
不会忘记, 历史记录说, 。,新闻是变迁
的记录”、“新闻是瞬间的历史”、,新
闻实际上是关于现实的历史。它是及时写
就的历史,被用来遵照行事, 等等表述,
许多人都是耳熟能详。
历史上著名的历史著作,例如我
国的《左传》、《史记》等,都是以
记事的真实、详瞻和生动传闻天下。
因此,,历史记录说, 给我们的启示,
除了在新闻内容方面更加印证真实准
确的原则,在写作基本方法上印证
,用事实说话, 的要求之外,在写作
技巧方面,其实在提示我们,应当学
习和使用如实记录历史事实的方法,
亦即叙事的方法,这样可以大大增加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据说当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为,堪萨斯
城明星报》报道治安法庭时,习惯把笔记带回家,
然后一小时接一小时地简化证人的证词,直到他
能用几个字把握证据的实质为止。马克斯韦尔 ·盖
斯马尔称之为:“他这种著名的平实风格,是对
‘事情本来面目’的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描
述。”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展现”
事实的基本方法,其好处是能帮助人们目睹事件
的经过,能使人物栩栩如生,能使人有亲临现场
之感。有人对此形容说:“好散文就像一块窗格
玻璃。”与污迹斑斑的玻璃窗户不同,窗格玻璃
不是要唤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而是能够让人更
加轻松和清晰地看清窗外优美的风景。优秀的写
作也是这样,它要唤起的是人们对报道、事件、
信息的注意。
上世纪 60年代初,美国《华尔街日报》
著名记者汤姆 ·沃尔夫首创了一种被后人称
为“新新闻主义”的写作风格,其特点是
借鉴小说家的一些写作技巧,用讲故事的
方法写作新闻报道,例如重视人物、重视
人物的动作、对话,重视场景和悬念的应
用。它谨遵一条格言:“别讲给我听,请
示给我看。”这就突破了以往清一色直接
导语的僵硬模式,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
可读性。不难看出,“新新闻主义”的源
头正是叙事性写作。
二、“叙述”的作用与要素
此后的几十年间,虽然人们对“新新闻主
义”的评价不尽一致,但这种叙事性写作或称
讲故事的方法,一直受到新闻记者的广泛推崇。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 ·德希尔瓦曾说:
“如果你把新闻报道看做故事,而不只是通讯
稿,那么你可以找到许多可写的东西。在报纸
上刊登的新闻大多只是事件的结局部分,而不
是全部 …… 我们往往只报道结果。但事实上,
这些事件的背后有许多更加精彩的内容。所以
我们说,人们首先看到结局,然后才会发掘出
一个完整的故事。”
为什么要采用故事的形式呢?德希尔瓦说:
“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
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
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
更加有效地吸引记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
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
上个月下旬开始,自法国巴黎郊区开始的移
民骚乱事件愈演愈烈,看着各新闻媒体对事件及
严重后果的报道,不自觉地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
美国六十年代的类似报道,说的是当时洛杉矶黑
人骚乱事件。仔细想想,这篇报道正是运用了当
时刚开始盛行的新新闻主义写法,因此对事件的
报道极具叙事性和现场感,新闻标题也很传神,
所以令人印象深刻:
《, 烧吧,宝贝,烧吧!, ―― 瓦茨骚
乱目击》
(美国《洛杉矶时报,1965年 8月 15日)
本报 8月 15日讯(记者罗伯特 ·理查森)
纵火的黑人驾驶着车辆横冲直撞地穿过行
人稀少的洛杉矶市大街,挨门逐户地朝商
店里扔燃烧瓶,狂呼乱喊着从电台播放的
迪斯科乐曲中学来的嬉皮士口号,? 烧吧,
宝贝,烧吧! ?
星期五晚上,市内到处是一种可怕的景象。
就在头天晚上,成百上千的骚乱者拥上街头;可
现在,街头除了乱七八糟的废墟外,就不见人影
了。大多数窗户都是漆黑一团,整个城市像一片
鬼域。
但是,火焰还在蔓延。汽车穿梭般疾驶过这
一地区。汽车上的人伸出所熟悉的一个,两个或
三个指头互相致意,狞笑地狂呼着口号:
? 烧吧,宝贝,烧吧! ?
(一个指头表示他是瓦茨人,两个指头表示
康普敦人,三个指头表示来自威洛布鲁克地区。)
就像疯子有时也会伤害自己一样,骚乱者正
在焚烧自己所在的城市。
洛杉矶大部分地区都淹没在火海之中,谁不
回答他们那发疯的口令,谁就会遇到危险。
在好几发子弹朝我射来后,我也学会了喊叫:
? 烧吧,宝贝,烧吧! ?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车
没有被子弹击中,我身上也没有挨上子弹。
在霍尔姆斯大街和帝国公路上,我看见一座
商店在被抢劫一空后已经燃烧。
在第 120街和中央大道上,一处市场在大火
中燃烧。
在靠近曼彻斯特大道和百老汇的地方,也有
一些地方着了火,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就在弗农大道和中央大道,好几座商店被吞
没在大火之中,火焰由南到北蔓延到六个街区。
商店都被抢劫一空。
…………
1965年夏季,在美国洛杉矶黑人区瓦
茨发生了严重的骚乱事件,瓦茨区陷于火
海之中。 24岁的黑人广告推销员理查森临
危受命,出色地完成了报道工作,并以其
栩栩如生的报道赢得 1966年普利策地方一
般新闻报道奖。
对于这种叙事性写作的基本要素,美
国杰里 ·施瓦茨所著《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总结说:
“要选择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人作为主
角。这样他们才会读你的文章 …… 人物的性格也
很重要。你不能只是单纯地列出人物的姓名、职
业、年龄 …… 绝不能让人物性格显得一成不变,
那样才能达到栩栩如生的刻画效果。
“主角总是面对一些难题,一些让读者都感
到头痛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这就
意味着,这些问题必须同是很难解决的。如果主
角轻而易举地把它们解决了,那你的这篇文章也
就没什么可写的了。
“在文章的最后,需要有一个结局。
“没有以上四点:主角、难题、过程和结局,
要想成功地叙述一个事件是不可能的。”( 156
- 158页)
这样的总结也许有些失之简单,但的确可供
我们写作新闻报道时参考。同时还可指明的是,
叙事性的方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不一定只
有在硬新闻、亦即事件性报道中才能使用,同样
也可以用于解释性报道和对事实的原因分析方面。
“故事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件事情。当人们对某些
事情感到困惑的时候,你用故事来帮助他们解开
疑惑。就像这样,‘你不理解,是吗?那好,让
我给你说个故事吧 …… ’实际上,讲故事就是通
过举例帮助人们进行理解。”
当然,那需要对事实本质的深刻把握和对典
型事例的精当选择,总之,需要更高的技巧,才
能运用适当。请看下面这篇最新的例文:
《我们是法国人,但不是, 真正的, 法国人》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5年 11月 4日,记者 凯特
琳 ·本霍尔德,《参考消息,2005年 11月 7日 3版翻译转载)
弗朗斯 ·瓦利德出生于法国,上的是法语中学。
他 会向别人出示他的法国驾照和法国身份证。但在被问
及他的身份是什么时,他 会回答,? 93。 ?
? 93? 是巴黎东北郊一片条件最简陋的地区的邮政
编码的前两位数。 它 代表失业、长期居高不下的犯罪率、
青年流氓团伙斗殴和一大片移民社区。
不久前,两名少年意外死亡在这一地区引发了骚乱。
此后, ? 93? 也成了那些焚烧汽车和店铺、袭击警察的
愤怒青年 的代号。
这些青年 也许并不能代表他们所在的整个地区:
该地区的许多居民谴责暴力活动,渴望恢复正常的生活。
但是,这些青年 对剥夺了他们工作岗位、发展
机会和认同感的一套制度充满愤怒,这种感情引起了
广泛的共鸣。
具有阿尔及利亚血统的 瓦利德 今年 19岁,他 说:
? 是不是法国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一张身份证能说
明什么? ? 他 说,? 我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我来自
‘ 93’ 。就是这么回事。 ? 他 轻蔑地把身份证塞回牛
仔裤口袋。
20世 60年代,瓦利德的父母从阿尔及利亚南部
移民到法国,他们现在仍拥有阿尔及利亚国籍。 和瓦
利德一样,这一地区的许多移民后裔觉得,他们既
不是北非人,也不是法国人。
但是,这些青年 对剥夺了他们工作岗位、发展机会和认同感的一套制度充满愤怒,这种感
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具有阿尔及利亚血统的 瓦利德 今年 19 岁,他 说,?是不是法国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一
张身份证能说明什么?? 他 说,?我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我来自 ‘ 93 ’。就是这么回事。?
他 轻蔑地把身份证塞回牛仔裤口袋。
20 世 60 年代,瓦利德的父母从阿尔及利亚南部移民到法国,他们现在仍拥有阿尔及利亚
国籍。 和瓦利德一样,这一地区的许多移民后裔觉得,他们既不是北非人,也不是法国人。
和这里的许多青年一样, 24岁的 马马杜 因担心
被警察追踪而不愿透露自己的姓氏。 他 说,在这个地
区,现实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崇高思想相去甚远。
马马杜 说,? 我们是法国人,但与 ‘ 真正的 ? 法
国人相比,我们觉得自己像是外国人。 ? 几十年前,
马马杜的父亲离开马里,来到法国,后来与一名法国
女子结婚。
在马马杜 看来,谁是真正的法国人? 他 的回答毫
不犹豫,他的一群朋友 听了使劲点头。 他 说,? 那些
白皮肤、蓝眼睛的人。 ?
他们 被视为二等公民的故事举不胜举。许多青年
觉得,白人警察盯着他们不放,定期搜查他们的居住
区。 瓦利德 愤愤不平地说,? 在那些白人警察看来,
如果你是黑人或阿拉伯人,你就有可能隐瞒了什么事
情。 ?
这场已波及法国全境的骚乱,始于巴黎北部郊区的
克利希苏布瓦市( Cliehy-sous-Bois)。 10月 27日下午,
有人报警称一群青少年试图进入某建筑工地的工棚,巡
警随后赶到现场,将六七个孩子带回警察局。另有 3人
溜走,并躲进了法国电力公司的变电站。尽管警察用扩
音器警告他们:变电站内, 有生命危险,,不幸的事还
是发生了:两名非洲穆斯林移民少年触电丧生,另一个
土耳其裔孩子被严重烧伤。这起意外事件激怒了当地居
民。第二天,400名当地青年走上街头,焚烧汽车和垃
圾桶,打砸店铺和一所消防站,与数百名警察发生正面
冲突。法国内政部长萨尔科齐当即在电视新闻中发表强
硬讲话,称不能容忍该区, 贱民,,准备增派防暴警察
维护治安。结果更加激烈的暴力事件由克利希苏布瓦市
迅速扩展到其他市镇及周边 3省,之后在全国蔓延。
从写作上看,此篇与上篇获 1966
年普利策奖的美国《洛杉矶时报》文
章《烧吧,宝贝,烧吧》同是报道种
族骚乱,但侧重点却不一样。前者侧
重目击现场报道,此篇则侧重事件背
后的原因和意义的探讨,即发掘, 真
相,,这反映出时代发展对新闻报道
的新要求。但从写作方法和技巧来看,
却有着共同和不变之处,那就是坚持
,叙述,,, 让事实说话, 。
三,,叙述, 的结构类型
事实的发生总是伴随着时间推移而产
生、发展和终结,但报道却可以按照不同
的需要灵活组织,因此并没有一成不变的
一定之规,也不应当有这样的一定之规。
其实,我们在一般写作中所了解的各种叙
述方式都可灵活地运用于新闻报道之中,
只要不破坏事件自身的逻辑关系,而且能
够增加可读性即可。
例如:
1,顺序结构
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是最常见的结构类型,也
就是通常所说的, 顺叙, 。例如这样一则交通
事故报道:
昨天,两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匆忙中开
始了一天。
朱地 ·艾布拉姆斯头一天晚上学习到很晚,所
以很晚才睡。她飞快地喝下早餐咖啡,然后跳进
了自己的车里。此时离上午 9点钟的上课时间还
有 5分钟。
富兰克林 ·斯塔雷特也没有时间吃早饭,他快
速地跑进车里向学校驶去。他 9点钟与他的英语
指导老师有一个约会。
启程几分钟后,他们两人的车在校园以南的
斯坦福大街相撞了 ……
2.倒叙结构
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消息类报道中,也可按照
重要内容在前的原则,在报道中先写一条关于事件结
果的直接导语,然后再开始依时间记叙,这就是通常
所说的“倒叙”。例如上面那条新闻也可以这样来写:
昨天早上,马洛里学院的两个学生严重受伤,当
时他们的车在校园以南的斯坦福大街上迎面相撞。
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说,两名学生身受复合性骨
折和内伤。他们号召学生自愿献血。
学生们是在匆忙中开始这一天的 ……
3.插叙结构
有时候,当报道的事件牵涉面较多,
或者记者的“说话”需要更多的事实加以
说明时,可以在主要的叙述线索中,根据
需要插入一些具有佐证或加强性质的材料,
以增加报道的丰富感、可信度和可读性,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插叙”。例如上面列
举的例文,我们是法国人,但不是, 真正
的, 法国人》中,阿尔及利亚后裔弗朗
斯 ·瓦利德是主要叙述线索,但却又插入关
于马里后裔马马杜的叙述,更有力地指明
了巴黎骚乱背后的社会原因。
4,平叙结构
当报道的主题重大、事实众多或牵涉的事由
较为复杂,单一线索式的结构不足以全面深入
地反映全景或概貌时,可以采用多线索齐头并进
的叙述方式,使之相互说明、支持或映衬,这就
是通常所说的“平叙”。例如前面曾经提到英国
《卫报,2005年 9月 20日刊载记者乔纳森 ·沃茨的
文章《世界屋脊的铁路》,主体部分就是选择青
藏铁路沿线 6个最具代表性的地点,分为 6个小的
单元,,分别介绍和描述当地的铁路建设情况和发
生的变化,共同揭示报道主题。这 6个地点是拉
萨、西宁、格尔木、西大滩服务站、唐古拉山口、
沱沱河。例如:
格尔木(海拔 2800米)
天刚破晓我们就到了格尔木。我的《孤独星球》
旅游指南上说,这是一个 ? 孤零零的哨所,在中国一
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 。但是,这本书是 5年前出版的。
今天,到处似乎都旧貌换新颜。许多道路和建筑都是
崭新的,起重机和建筑工地随处可见。这座城市也变
得更为好客了:有可接待外国人的四星级酒店、霓虹
灯闪烁的饭馆、卡拉 OK和美容院等。
我们和野牦牛保护队队员扎西一起吃面条。他承
认说,这里的变化让他喜忧参半。 ? 总的来说,我觉
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里很穷,与世隔绝,所以人
们需要加速经济发展。但这对环境不利。这条铁路穿
越藏羚羊保护区。它们都是非常羞怯的动物,施工把
它们都吓跑了。 ?
5,补叙结构
,补叙, 就是补充叙述,在报道中
经常会以介绍背景材料的形式出现,
可谓司空见惯,这里就不专门举例了。
第二节 新闻跳笔及其运用
一、跳笔 ―― 新闻写作特有的行文笔
法
在新闻写作中,一般写作的基本
方法(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
论)和一些修辞手法都可以广泛使用,
而且也应当使用,然而,新闻写作却
又有通常只属于自己行文笔法,这就
是所谓的“跳笔”。
关于“跳笔”,西方新闻界似乎没有类似的
专门术语,但在“清晰”、“简洁”等要求之下,
其实已涵盖了使之得以清晰、简洁的这种技法。
美联社最优秀的记者之一哈尔 ·博伊尔( 1911-
1974,美国著名战地记者,1945年获普利策通讯
奖)说:“认识事实真相,并对它进行清晰的陈
述,这是一个能干而诚实的记者的首要职责。”
又如前引梅尔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所说
好作品的 4个特征中,“清晰”就是“正确运用形
式和内容,避免模棱两可和含混不清的报道”,
这里的“形式”,就包含“跳笔”的行文笔法。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艾丰在其《新闻写作方法论》
有一段形象的说明:“新闻写作的艺术在某种意
义上说‘舞蹈的艺术’。它是讲求跳的,跳得好,
就成了新闻的写作技巧。”
1,跳笔及其基本特点
那么,什么是“跳笔”?它与一
般写作行文笔法有什么不同?先看下
面两篇文字:
( 1) 今天是 ? 9,11? 事件发生整整 3个月的日子,
美国及其盟友都举行活动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美国
东部时间上午 8点 30分,白宫的纪念活动开始。在一
阵咚咚的鼓声之后,奏响了美国国歌。接着,布什总
统在会上了发表讲话。他说,? 在 9月 11日遇难的每
一个无辜的人对于某个人来说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熄灭了一个世界。 ? 与此同时,
在纽约市,消防人员、警察和建筑工人在世贸中心所
在地进行模拟搜寻和清理,作为一次跨宗教祈祷仪式。
旁边有一位喇叭手神情孤独,吹奏着一曲《星条旗永
不落》,曲声优郁而悲伤。此外,在华盛顿的其他地
方,如国会大厦、司法部、运输部和五角大楼等都举
行了纪念活动。美国之外,在美国的盟国、遍布世界
的美国大使馆,甚至外层空间,也都举行了纪念活动。
这就是一般写作的行文笔法,特
点是叙述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交代
细致、叙述绵密,非常注意上下文意
的衔接和连贯,讲究行文的起承转合,
因而显得行文从容不迫甚至速度有些
缓慢,风格厚重。而且文体结构是自
成一段。
( 2) 美联社纽约 2001年 12月 11日电 在白宫,
在外层空间,在工厂,在遍布世界的美国大使馆
里,美国人和他们的盟友今天都停下来纪念
? 9,11? 事件发生 3个月。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 8点 30分,白宫开始了纪
念活动,一阵咚咚的鼓声之后奏响了美国国歌。
布什总统说,? 在 9月 11日遇难的每一个无
辜的人对于某个人来说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熄灭了一个世界。 ?
在国会大厦、司法部、运输部和五角大楼等
华盛顿其他地方,也举行了纪念活动。
在纽约市,消防人员、警察、和建筑工人在
世贸中心所在地进行模拟搜寻和清理,作为次跨
宗教祈祷仪式。一个孤独的喇叭手吹出一曲优郁、
悲伤的《星条旗永不落》。
这篇就是新闻写作的行文笔法,亦即跳笔。
其特点可总结为:
( 1) 跳跃性的连接。例如第一段仅用几十个字,
就叙述了从地球各个地方到外层空间纪念
,9,11” 的活动。接下来的 2,3两段,叙述白
宫的纪念活动,只用一句话描述奏乐升旗仪式,
就跳到了布什的讲话内容上。紧接着又跳到华盛
顿其他地方的纪念活动,最后又跳到纽约举办的
活动和现场。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没有、也不需
要一般行文的那种起承转合和衔接性的叙述,犹
如电影镜头里的一幅幅画面,直接推到读者眼前。
( 2) 文体结构是多段体,而且每段篇幅短小,
即, 短段落,多分段, 。
( 3) 风格特点是节奏明快,行文流畅,即所谓
,快节奏行文, 。
2,跳笔的作用及意义
新闻写作之所以必须使用跳笔,或者换句话
说,跳笔之所以是新闻写作特有的行文笔法,
与新闻传播信息的特点及受众阅读新闻的需求、
特点和心理具有直接的联系,可以说,也是受限
制写作的一种体现。其主要作用及意义如下:
( 1) 在, 短段落、多分段, 的新闻跳笔中,
一般每段只叙述一个事实,这种明快的风格,最
适合读报时, 时间短,随手翻, 的快速阅读特点。
而且即便阅读时因受干扰而停顿,回过头也很容
易接上,不必费时到长段落中去寻找, 接读点, 。
( 2) 由于跳笔的每一小段新闻事实一般自成首
尾,形成一个新鲜的新闻阅读兴奋点,这样组成的
多个兴奋点,比较容易吸引读者沿循着报道的笔触,
饶有兴味地一路读完,以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
( 3),短段落、多分段, 的新闻跳笔,印刷在
报纸版面上,黑白相间,疏密有致,眉清目秀,具
有较好的, 一眼功效,,可以避免读者阅读长篇大
段时容易出现的阅读疲劳,甚至是一看长篇大段就
,眼晕, 的, 视觉疲劳,,让他们产生好感。
( 4) 由于省却了诸多承转起合的话语,和可有
可无的文字,在相同的篇幅和字数下,跳笔的使用,
无疑增大了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那些多侧面和多
角度的段落,如同构成了立体感很强的信息总汇。
而且, 短段落、多分段, 之间的间隙,也留给了读
者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二,跳笔的原则和内在结构
1,跳笔的原则
新闻报道必须使用跳笔,但“跳”是有原则的,
不能无端来去,随心所欲。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
算是“跳得好”,也才能真正成为“新闻写作的艺
术”。
首先,要做到“形散神不散”。也就是说,跳笔
所体现出的发散性思维,必须聚焦于一个原点,这个
原点就是新闻报道的中心内容,也就是新闻主旨。所
以西方新闻学总是强调记者必须先想清楚再写、先想
好说什么再写,这非常重要的。跳跃不是散乱,正是
由这个原点统辖并发散出去,段落与句子虽然在跳跃,
但同时自身又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于是那些承转起合
的话语才会变成可有可无。
其次,要精选事实。,短段落、多分
段, 只是形式,跳笔的快速、新鲜、信息
量大、吸引读者等,最终还是靠报道所选
择的事实说话。 记者采访时可能搜集到许
多事实材料,因此,写作前必须根据确定
的报道中心或新闻主旨,按照重要性的程
度对材料进行甄别分类,精心挑选最具说
明意义或最具趣味的材料写入报道。
最后,在写作上,一定要删繁就简,
淘汰繁芜,去除所有内容、意义重复的话
语和可有可无的字词,只留下多侧面、多
角度的“裸露”的事实,使行文真正“跳”
起来。
2,跳笔的内在结构
( 1)概括与具体之间的跳跃
( 2)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跳跃
( 3)主体与背景之间的跳跃
( 4)时段之间的跳跃
( 5)空间之间的跳跃
( 6)正面与反面之间的跳跃
三,跳笔的过渡与衔接
我们在前面提到,跳笔一般没有其他
写作中常见的起承转合的话语、句段,也
不追求一般写作文句的那种绵密和连贯,
但这并不意味跳笔就不需要必要的过渡和
衔接技巧,与此恰恰相反,由于“跳跃”
的特点,有时反倒更需要必要的衔接和照
应,否则就会造成段落或语句之间逻辑关
系的含混不清,从而造成读者阅读和理解
时的不便。我们看下面两个例子:
1.?这些建议没有任何新意,?巴特利特
说,?我们以前就全都听过。?
?第一次听说它们的时候,我们以为跟它没
什么关系。但是后来,我们又看了一眼。?蒂尔
曼说。
虽然第一段以引号结尾,意味着说话者巴特
利特的话已经完了。但是在第二段的开头,读者
思维惯性会以为还是巴特利特在说话。只有等到
读完这句话,才知道原来说话者换了蒂尔曼。这
就会使阅读的流畅性因为必须停下来辨明事实而
中断。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当你要引入一位
新的讲话者时,以他的名字开始这句话或这一段。
2,纽约 4月 13日电 昨天,弄事法院指控一
传者在被捕后从警察局逃跑。该传者在上月被判定
诱奸而非强奸一名学生,并被判入狱服划一年,该
人被指控在被捕后从警察局逃跑。
3月 19日,最高法院法官艾伯特 ·S,赫斯宣告
菲利普 ·布劳强奸彭布罗克大学 20岁学生的罪名不
成立。法官说,该男子可能使用了诡计、阴谋等手
段,这是欺诈行为。但是只要他没有使用暴力,就
不能构成强奸。
当时,女性团体反对该判决。
? 尽管愤怒的女性在抗议,她们要你的人头,
或你身体的其他可能更恰当的部位。 ? 法官昨天对
布劳说,? 但我还是只能根据你已被发现的罪行来
惩罚你。 ?
这篇报道在处理时间的跳跃时产生了不必要的混
乱:读者从导语中的“昨天”开始阅读,在第二段,
记者清楚地指明时间的变化前溯到,3月 19日”,然
后又通过段落开头的“当时”这个过渡词转到了第三
段;所以当第四段开始时,读者仍会以为时间是 3月
份,只是到了段落的中间,读者才突然意识到了法官
说的话是在“昨天”,也就是与第一段导语同一时间,
这就容易造成阅读的困难和停顿。如果在第四段的开
始有一个过渡句,就可以避免这种时间和地点的不确
定性:
但昨天对布劳做出判决时,赫斯法官针对外界的
抗议发表了看法。他对布劳说:? 尽管愤怒的女性在
抗议,她们要你的人头,或你身体的其他可能更恰当
的部位,但我还是只能根据你已被发现的罪行来惩罚
你。 ?
由此可知,适当的衔接和照应在新闻跳笔中
必不可少。而在新闻写作的实践中,初学者有时
恰恰是因为没能熟练地掌握句子或段落过渡的技
巧,在使之自然衔接时感到困难,于是必须借助
更多的语句来完成衔接,句子也就短不起来。
新闻跳笔中常用的过渡方式,有的西方新闻
写作教材总结出以下 4种:
1,代词,用代词代替前面的句子和段落中提到
的名词:
1977年,布劳恩博士 开始教历史。那一年他
获得了他的博士学位。 他的 论文主题是法国印象
派。
2,关键词和意思,在后面的句子和段落中重复某些
词和某些意思:
他曾经被指责为? 学术纯化论者 ?。那些词让他战
栗。
? 学术纯化论者 这个称谓听上去像个绰号。?他说。
3,过渡词,使用连接句子的衔接词。下面是主要的
常用连词的分类以及每种分类的例子,它们可以用作过
渡词:
附加,又、也、并且、最终、而且、另外、接下去、
于是、因而、同样。
对照,但是、可是、不过、反之、另一方面、否则、
然而、虽然、此外。
比较,同样地、类似地。
地点,临近的、在远处、这里、附近、对面。
时间,此后、同时、后来、其间、很快。
他两次试图获准到私人展鉴馆里参观
那些画。 最终,他放弃了。
布劳恩博士 下一 个计划主要围绕柏辽
兹(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
代表作有《幻想交响曲》、《浮士德的沉
沦》等)的音乐展开。 但是 他的运气还是
很差。他试图找到流失的手稿,结果却 同
样 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他继续研究西班牙语,这
样他就能去西班牙从事研究工作。
4,排比句,句子和段落通过重复来连接:
没有人 敢在他的课上讲话,没有人 敢斗胆用不是
最正式的方式跟他打招呼,没有人 有勇气在班上提问。
他的课就像从不间断的独角戏。
还可以补充的是,在新闻报道中,对于一个人物、
事件多方面特征的描述,不必像一般写作常见的那样,
在某一处(通常是第一次出现或提到的时候)务求交
待清楚,而是可以有意识地分折开来,先说一些,其
他留待其他地方再说。这样不仅可使每一句段变得简
短,而且也是跳笔间自然过渡的常用方式。
此时再回过头去看一遍《我们是法国
人,但不是, 真正的, 法国人》这篇报道,
就会发现跳笔中各种自然过渡方式,都运
用得非常娴熟,于是我们应当对其行文快
捷、阅读流畅的特点形成,有更多的感悟。
此外,用排比句来实现跳笔连接的用
法,可能我们还不是很熟悉,下面还可再
举一个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例子,是
《解放军报,2002年 2月 12日- 18日假日系
列专稿《春节,在鲜为人知的地方》中的
一篇,名为《列车与哨所, 一分钟情缘》:
迎着马年第一缕阳光,记者来到六盘山深处,陪伴
守护隧道的武警官兵过年。
这是个不起眼的哨所,一条隧道,7名官兵,一
只名叫 ? 黄虎 ? 的狗。
这是个遥远哨所,山路弯弯,野岭荒原,离最近
的固源城还有 49公里。
这是个特别的哨所,宁夏银川与甘肃平凉间对开
的 8783/ 4次列车,在这个不是车站的执勤点,破例每
天停车 1分钟。
哨所 就在隧道口,营房就在半山腰。 ? 黄虎 ? 见了
穿军装的人格外亲。过年了,营房贴了大红春联,上联:
? 列车隆隆辞旧岁 ? ;下联,? 隧道平安迎新春 ? 。横
批,? 忠于职守 ? 。对联算不上工整,但很真诚,作者
是哨所的中尉警官 曹永胜 。
曹永胜 跟记者聊起了哨所掌故 ……
可以说,自然的过渡和衔接是把跳笔
中的段落及更小句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
一体的粘合剂。与一般写作相比,如果要
总结出什么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那么最重
要的就是:把事实的叙述与句段的过渡衔
接统一起来,尽量用事实内在的前后呼应
或之间的左右照应,包括与之关联的时空
转换来实现主要的连接;不到迫不得已的
时候,不使用事实描述之外的、仅起连接
作用的过渡词。这样才能显现跳笔快速、
流畅、清晰、简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