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闻语言的特点及使用
对于新闻语言,西方新闻学称之为“具有生
命力的职业用语”。这个概括应当说比较准确,
它抓住了新闻语言的两个最基本属性:
首先,它是“职业用语”,亦即为新闻工作
服务,受新闻工作的特点所限制,因此也是新闻
报道所独有。它提醒我们,应当从新闻传播的本
质特点去理解和掌握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其次,它还必须“具有生命力”。这是从
新闻传播效果的角度着眼,指语言的鲜活生动,
喜闻乐见,让读者愿看、爱看。因此它提醒我
们,还应当从新闻报道可读性的角度去理解和
掌握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职业用语”是基础,“具有生命力”是
要求,二者相辅相成,既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受
限制特点,也决定了新闻语言应当具有的一般
特征。
一,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一) 白描 ―― 对新闻叙述语言
的经典概括
如前所云,新闻的本质功能是报道新近发
生(发现)的事实,向受众传播信息,其基本
方法是“用事实说话”,因此服从于这一本质性
点的新闻语言,就应当以叙述事实为其天职。而
“白描”,就是对新闻叙述语言的最经典概括 。
缘于写作手法,一般写作语言主要可概
括为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
“白描”之“描”,不等同于“描写”,而
是“描写”与“叙述”的合称,简称“描
述”,亦即“描写性叙述”。在这里,叙述
是基础,描写则是提高叙述效果的手段,如
增强现场感、提高可读性等。所以从写作语
言来看,虽然各种写作手法及相应语言在新
闻报道中都可以也应当使用,但叙述,则始
终是新闻报道最常用也最重要的语言形式
(新闻言论除外)。
?“白描”之“白”,从语义学的源头看,
等同于古语中所谓的“素”。古时凡本色
而无雕饰的事物均可称之为“素”,如素
色、素绢、素丝、素王、朴素等等。因此
叙述语言中的“白描”,是指洗尽铅华、
质朴平实、没有任何人为雕琢,更没有娇
柔造作,也就是西方新闻学所强调的“展
现”事实。这可说是新闻报道所要求的新
闻语言的最高境界。
?关于“白描”语言对新闻报道所具有的重
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西方新闻学有诸
多评议:
?“优秀的写作 ―― 直接而清晰、平实而直白 ――
是报道的重要成分。优秀的写作没有陈词滥调和
多余的废话。它不会刻意地追求某种效果。它并
不是吸引读者来注意自己,而是让读者注意它所
讲述的故事。” (美梅尔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
写作,70- 71页)
?,记者们知道,写作上乘的报道能帮助人们
目睹事件的经过,能使人物栩栩如生,能使人们
亲临现场。乔治 ·奥威尔说:‘好散文就像一块窗
格玻璃。’与污迹斑斑的玻璃窗户不同,窗格玻
璃不是要唤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优秀的写作要
唤起人们对报道、事件、信息的注意。”(同上,
171页)
?,不要咬文嚼字,不要使讨巧变成你的写作目的。
你的工作是传播信息。”(同上,174页)
?“勒内 ·卡蓬是美联社最著名的撰稿人,他的专著
《词汇》一直是有关用词的最好的指导手册之一。
但如果谈到报道与撰稿哪个更重要,他会毫不犹
豫地阐明自己的想法,‘ 报道是好作品的精髓。
一个报道得精彩的故事,即使是用很平常的手法
写出来,也要比只讲究文法与用词的东西有趣得
多。遣词造句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真正使作品
生辉的是报道的容。 ’”
? ―― (美)杰里 ·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
记者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48页。
?据说当年大作家马克 ·吐温自愿评阅参加布法罗
女子学院写作竞赛的散文,在给该学院的报告中
指出了两篇获奖散文的优点:“最少矫揉造作、
最少刻意雕琢、最为清晰、最有条理,而且表达
最好。”对其中一篇获得一等奖的作品,马
克 ·吐温这样评价:“作者在语言中表现出一种
值得关注的非凡才能 ―― 能够选择恰到好处的词
语,这在整篇作品中都有普遍的表现。这是一种
极高的天赋,正是这种才能赋予描述性写作以准
确、雅致和传神的特点。”马克 ·吐温的这些评
价,西方新闻界称为“马克 ·吐温的原则”,并
奉为新闻语言的楷模,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白描”。
?新闻报道的力量来自于事实本身,即所谓
“事实胜于雄辩”。然而在新闻报道中,
事实总是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为广大受众
所接收,因此“白描”语言之所以被称为
最为有力的语言,是新闻语言的最高境界,
恰恰是因为它以自己的朴实无华,使得新
闻事实能够不受或尽量少受语言载体可能
带来的传播、接受干扰,把事实真相最清
楚无误、最突出鲜明地凸显和“展现”于
读者的眼前。这样的实例在我们前面的所
举例文中已有所反映(例如方秋涛《说不
清的数字》),下面再看一篇:
?余昌旭:《楚米镇 1封村民举报信从垃坡堆回到村
民手中》(《贵州日报,2002年 7月 25日一版。获
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桐梓县楚米镇三座村黄安勤等村民万万没
有想到,他们不久前交到县纪委的一封举
报信,竟意外地被村里一孩子从镇党政办
公楼里的垃圾堆里捡了回来。
?三座村黄安勤等 18个村民认为某些村干部
侵占集体资产,专门凑 20元钱请律师写举
报信,于 6月 15日打印并签名盖手印后交到
县纪委信访室。
?县纪委信访室于 6月 17日认真登记后,按分
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在举报信上加
盖 ? 中国桐样县纪委信字 76号 2002年 6月 17
日 ? 的红章,并写 ? 转楚米镇党委×书记
阅 ? 。本应 6月 19日就摆在楚米镇党政主要
领导案头处理的举报信,大约在 6月 20日却
被三座村不满 10岁的男孩子王尧捡到。王
尧的父亲一看,这不正是村民黄安勤等人
写的举报信吗?
?举报信在垃圾堆中意外 ? 回复 ? 到村民手
中,村民们很气愤。记者采访时,他们问:
镇里的干部就是这样处理老百姓的举报信,
咋谈得上落实 ? 三个代表 ??!
?背景资料:
?稿子见报后,三座村村民打来感谢电话,
也引当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人
详细查实后,予以主要责任人、该镇党委
某书记党内警告处分,并将其调离。县委
宣传部的一个负责同志说,文章的每一个
字,都像一记记警钟,引起党政工作者深
思:当人民公仆,要为群众做什么,怎么
做?(参《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2002 年度 ·第十三届》
239- 240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 1月) 这就是新闻
事实的力量,也是, 白描, 语言的力量!
(二)准确、简洁 ―― 新闻本质
和时效性所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准确是真
实的前提,这在前面已经论及。落实
到新闻语言的环节,我们还可以从新
闻传播的原理角度,在新闻时效性的
要求下,更进一步地认识准确以及简
洁的重要性。
?根据大众传播的原理,新闻传播的完整
过程,是媒介与广泛、分散、隐匿的受
众之间为传递和接收信息而进行的“对
话”。既是“对话”,按照传播学的术
语的来说,就是传者“编码”与受传者
“解码”的互动。在这个互动过程中,
必须遵从合作的原则,才能实现新闻传
播的最佳效果,也就是说,新闻传者必
须时时考虑,如何使受众在解码时尽可
能多地还原出传者的意图,因此,用语
的准确就是唯一的途径。因为没有准确
的语言,记者就无法使报道与事件相符,
更无法使受传者与传者的意图相符。
梅尔文 ·门彻在其《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写道:“对
一些作家来说,词语本身就是目的。但是事实上,
语言的目的是准确地传递信息,而不是用放大镜或
接带器显示技巧的光彩,不是玩弄词藻。技巧有它
自己的位置,它的正确作用是帮助准确传播。正如
电影批评家波林 ·克尔所指出的:‘技巧几乎不值得
说道,除非它被用来做值得做的事情。’”( 184页)
担任美国《哈特福德新闻报》读者意见调查员多年
的亨利 ·麦克纳尔蒂也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
个读者赞扬那种写作”,“他们只对报道的事实和
它们的准确性感兴趣。”而美国,纽约人》的创始
人和长期主编哈罗德 ·罗斯希望,他的杂志决不带有
,一个让具有 14岁智力的人感到迷惑的句子, 。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 ·路易斯 ·斯蒂文写
了多部可读性很强的小说 ――,金银
岛》、《绑架》和《化身博士》,还有
诸多的散文、诗歌和游记。关于语言的
准确,他有如下的论述:,…… 要变得
更聪明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确切。生
动是第二位的品质,它应当以第一位的
品质为先决条件;为了生动而出现表达
错误只会使失败变得显眼 ……,
再从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来看,既然新
闻接收的主要形式是快速阅览,是“一次
性消费”,因此语言的准确如果不能与简
洁联系起来,其传播和接收效果必将大打
折扣。还是这位罗伯特 ·路易斯 ·斯蒂文,他
认为简洁就是在保留“关键构思”的前提
下,“强调一些东西,省略一些东西。他
必须省略那些冗长乏味的或不相关的东
西 ……,这里所谓“可以省略的一些东
西”,如我们前面所述,包括句子、段落、
材料,当然也有语言的成分。
(三) 具体、清晰、鲜明、生动 ―― 新
闻可读性所要求
如前所述,新闻可读性的要求涵盖甚
广,例如在对事实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在
报道的章节构思和笔法上、在句子的结构和
长短上、在加强趣味性和人情味上等等。当
然,也必然要在语言载体上有所反映。因此,
具体、清晰、鲜明、生动等,就不仅是前面
所说新闻报道的一般性要求,也是新闻语言
的使用要求。
?也如同新闻报道的一般性要求一样,新闻
语言的清晰、鲜明、生动等,固然有其各
自的实现技巧,但“具体”仍然是第一位
的。许多时候,有了“具体”,事物的影
像就会清晰,形象就会鲜明,读来自然也
就生动可感,因此这应当成为掌握和使用
新闻语言的重点要求。
?新闻语言的“具体”应当有以下主要特征:
?以具体的细节代替含糊不清的表述。
?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举过这样一
个事例:“一篇报道的内容是:一名明
尼苏达州前选美皇后承认自己在商店中
行窃,该报道称她偷窃了‘好几种’东
西。这篇报道到了美联社主编手里后,
这位主编查清了遭窃的物品,并把这些
商品的名字 ―― 泳衣、丝巾、假发 ――
都放进了报道里。”( 177页)
?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用西方新闻人的话来说就是:“让我
们能看得到。”例如美国《国家地理》
杂志 2001年 9月载登了卡尔 ·齐默的文章
《地球有多远?》文中说:“它的历
史是如此久远,我们几乎无法理解这
种久远。虽然陆地分离,但从我们星
球诞生之日起维系着它生存的原子一
直存在着。如果将一年时间想像成一
条一码长的绳子,那么,与阿卡斯塔
岩时代所对等的绳子足可以在地球和
月球间往返 4次半。”
?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举过这样
一个事例:“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方
法来实现‘展现’,甚至在一句话中,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让我们再看一位科
学记者,她想通过自己的报道描述一只
小虫子的大小。她写道:‘虽然在条款
的末尾,他们极力告诫,不要过多地从
一只不过逗号大小的虫子推断人类的生
命周期,但是他们说,进化 …… ’这就
是展现。如果说,如果说,作者最重要
的目标之一就是让读者亲眼目睹,那么
这个科学记者做到了。”(同上,176页)
?我国新闻报道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例
如获 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
《壮丽的发展诗篇 ―― 从数字看上海巨变》
(作者李蓉,《解放日报,2002年 9月 28日)
中有这样一个小标题:“从一张‘报纸’
到一个‘房间’,上海的绿意浓了”,文
中说:“过去,人们在形容上海缺乏绿化
时惯常的比喻是,每个人拥有的绿地没有
一张报纸大( 1989年市区公共绿地面积为
0,96平方米),而至 2001年底,上海每个
市民已拥有 5,56平方米的绿地,相当于一
个小房间的的面积。”
2003年 9月 3日《中国铁道报》载文《建设
发达铁路网》说:“从新中国成立到 1991年,
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40倍,铁路完成客货周
转量增长近 43倍,而铁路营业里程仅增长 1,4
倍。至 1997年底,中国人均拥有铁路才 5,5厘
米,不及一根香烟长,在世界上排在 100位之
后。”
在上面所举的这些新闻实例中,我们都能
看出,“具体”可以使语言表述清晰,同时也
是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的有效方法。此
外,语言的具体还涉及到概念的使用问题,这
将在下面新闻语言使用的基本技巧一节中详述。
除此之外,新闻语言鲜明生动的另一个
重要特征,是要具有时代气息。新闻总是对
最新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最快报道,最贴
近社会生活的现实情况,因此,新闻语言也
必须是对新近出现的社会词汇的最直接、最
真实、最迅速、最广泛的反映。西方记者就
曾提出:“避免使用那些普通的词汇,去寻
找其他词汇。看着每个词,尝试着用另一个
词来代替它 …… 记者经常对使用新词没有信
心。一些词可能不那么恰当,但是我们要冒
这个险。”(《华盛顿邮报》安妮 ·赫尔,同
上,197页)
?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在各种媒体上经
常有新词出现,词汇的翻新速度很快。我
国最著名的词典之一《新华词典》的修订
周期已准备由原先的 10年一修订改为 5年一
修订。 2001年的修订版,就删除旧词 2000
多个,新增新词汇超过 10000个。所以,作
为新闻工作者,既应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
的敏感,也应时刻保持对新兴词汇的敏感,
并恰当地使用于报道之中,以提高报道的
鲜明性和生动性。当然,新闻报道使用新
词也不能盲目地追求时髦前卫,还要是遵
守语言使用的一些基本规范,这是需要注
意的。
(四) 新闻语言应有不同风格
在新闻语言的一般性要求之下,不同体裁、不
同类型的报道也应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新闻报
道最终的传播效果要求所决定的,强求一律就是机械
论者,并不符合新闻语言的辨证要求。美国新闻学教
科书上说:“事件的性质决定报道推展的节奏。一篇
关于龙卷风或飓风袭击某社区的报道将以风速行文。
但如果是一篇受害者葬礼的文章,那就必须与牧师在
抚慰那些过早应召去见上帝的人时那抑扬顿挫的祈祷
词合拍。”(同上,191页)前面提到西方关于好的
新闻报道的 4个特征,其中第 4个就是:“恰当:风格
自然而不拘谨。用马克 ·吐温的话说就是:‘不矫揉
造作,语言质朴 …… 自然 …… 所选词语恰到好处。’”
( 180页)
决定新闻语言风格不同的主要因素有:
( 1) 新闻报道的不同体裁对于语言的要求
有所不同
消息语言:陈述事实,具体陈述与抽
象概括相结合。
通讯语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
现事实、解释事实,更丰富、更形象、更
具体。
( 2) 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导致新闻语言的
差异
( 3) 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导致
报道语言不同
二,使用新闻语言的基本技巧
(一 ) 少用形容词和形容性描写
1,关于形容词
中外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都毫无例
外地赞成并高举这样一个词语使用大旗:
少用形容词。
?在美国梅尔文 ·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
中,时常可见这样的要求,例如:“下面
是诗人、散文家兼作家约翰 ·西亚迪关于写
作的一些实用性建议:数数形容词和动词。
优秀的写作(积极的写作)几乎总是用更
多的动词 …… 几乎可以坦率地说,如果每
一个名词都伴随着一个形容词而出现,那
么这些遗词用句就糟了。”他甚至列举了
马克 ·吐温这样极端的建议:“一旦你看到
形容词,就消灭它。”( 211页)
?在日常语言中,形容词是描写和形容事物性
质、状态、特点、形貌等的词,具有不可替
代的表达作用,为什么到了新闻语言中,却
变得如此不受人“待见”呢?看看马克 ·吐
温在评价布法罗女子学院写作竞赛一等奖散
文时说的另一段话,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它“用一种不露锋芒的语言讲了一个非常简
单的事件”,具有“罕见的 止于当止之处 的
优点”(黑体为马克 ·吐温所强调的),
“它显示出一种摆脱了形容词和大话的自由,
这点很吸引人,虽说不上诱人。但让我们顺
便做个评论,如果不修改原稿,一个人很少
能让他的笔端不充斥着形容词。”
?马克 ·吐温的这段话中,对形容词或直
白或间接的意见可归纳为两条:一是
将形容词与“大话”并列,实质便是
指责它像“大话”一样容易言过其实;
二是用获奖散文“止于当止之处”的
优点来对照形容词的缺陷,那么就是
指责形容词有当止而不止、夸大增饰
的嫌疑了。马克 ·吐温对形容词的厌恶
有些过于极端,指责的内容也未必恰
当,但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对新闻报
道中形容词的使用得出如下相对比较
全面的认识:
( 1) 新闻报道,以“完完全全、原原本
本”地记录事实、反映事实真相为最高境
界,而形容词大多具有较强的修饰意味,
而且这种修饰性大多来自使用者自身的认
识和感觉,有的词义内涵本已难以确定,
而其定性也未必符合客观事实。总之,这
类形容词与事实及其真相有一定距离,容
易违背新闻报道所要求的客观、准确、平
实的语言要求,也就容易对读者造成误导,
因此一定要慎用。这些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修饰性过强的词。例如:“鲜红”、
“血样红”、“雪白”、“黑漆漆”、
“金灿灿”等;
?主观色彩强烈的词。例如:“好”、
“坏”、“善”、“恶”,“伟大”、
“正义”、“低级趣味”等;
?感情色彩强烈的词。例如:“疯狂”、
“残忍”,“惨淡”,“奇妙”等。
( 2) 形容词并非绝对不可以用。尤其是那些
具有简单描述性质的形容词,在新闻报道中还是必
不可少的,如“长”、“短”、“大”、“小”、
“远”、“近”、“黑”、“白”等等,但总体来
说要慎用,尤其要注意客观描述性形容与具有主观
意愿性质的形容之间的差别,哪怕这类差别有时显
得微乎其微。例如我们同学所写关于自闭症学校的
通讯中,有这样一句:“孩子顺从地站了起来,但
他眼睛只是呆呆地盯着墙,脸上也没有表情。”其
中“顺从”和“呆呆地”这两个形容词包含着对所
见事实的认识和概括成分,因此都多少带有主观意
愿的色彩,而且全句也不够简洁。不如改为:“孩
子面无表情地站起来,定定地盯着墙。”
( 3) 形容词的所谓“慎用”,一是指数量
上,二是指程度上。写作时既要注意数量
上的“滥用”,也要注意程度上的“乱
用”,要用得贴切,用得恰当。
?少用形容词这一原则,从本质上分析,其
实就是坚持新闻必须真实这个第一要素的
具体反映。换句话说,新闻固然要追求鲜
明、生动、引人入胜、“抓人眼球”,但
决不能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从这个角度
认识,或许我们对这一原则就会有更加深
入的理解,于是我们也就能对前面曾经引
述过的一个实例有更深的认识:
?“《华尔街日报》的一位新闻主编比尔 ·克
里格会把‘他笑着说’、‘他气急败坏地
说’、‘他一脸苦相地说’等词从文章中
找出来,然后叫来加特纳或其他犯错的记
者。他会把这些句子都改成‘他说’。”
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也许就会在某种程度
上出现新闻失实的问题。下面这个较新的
实例就是很好的证明:
?2005年 4月 7日,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
授、著名画家陈丹青在《南方周末》上有
如下一段对媒体的批评:
?斗胆禀告媒体,采集事相,审慎一
点,用词用语克制一点。对媒体,
我克制而审慎的批评是:个别记者
的语文水准,还得把把关。各报的
形容词,也真看得我心惊肉跳:
?拂袖而去?,那要古人的宽袖这
才拂得起来;?拍案而起?,则我
与领导接谈此事,彼此笑眯眯,谁
也不红脸,国中单位的情面礼数,
大家应该知道的。
?引发陈丹青不得不“禀告”媒体的,是媒体
(其中不乏大报)对他在清华大学辞职事件所
做的不实报道。此事基本情况陈丹青做了如下
叙述:中青报的采访见报后,报道略去“续签”
一节,外间以为事情才刚发生,我已走人。更
不料媒体及网络纷纷起议论,可见书的影响远
不及报刊。近日婉谢廿余家媒体采访,仍难平
复。上海文汇报记者采访不成,竟擅自致电本
院院办,一位接听电话的老师称不知我辞职一
事,记者乃以“经清华权威人士证实,陈并未
提出辞职”为题见报,变得此事子虚乌有,是
我在欺世 ……
?据此,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副主任伍义林写
了篇文章 ――,谨记陈丹青对媒体的“禀
告”》(见北京日报集团《新闻与写作》
2005年 7期)。文中对当下新闻媒介对形容
词的滥用和乱用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用语克制一点,形容词慎用点。新闻毕竟
不是文学,形容词慎用是一铁律,新闻作
品中善用、巧用形容词当以慎用为前提。
?现如今媒体上形容词多得可以溢出来,一些
社会新闻为了抓眼球、抓卖点、拼新闻,似
乎走上了一个死角:靠谁敢用、谁多用、谁
能厚着脸皮把形容词用在标题和行文中去抓
人。君可见:热、疯、狂、惊、速、最等极
具煽感性的形容词频频出现在标题中,如
? … 热捧 … ?、? …… 掀起情感波澜?、
? …… 绝唱 …… ?、? …… 经典 …… ?、
? …… 疯狂 …… ?、? …… 惊出 …… ?、
? …… 惊魂 …… ?、? …… 情迷 …… ?、
? …… 热销 …… ?、? …… 飞涨 …… ?等不
一而足。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就此
而言,后人研究我们这个被形容词所夸张的
时代,不知会得出什么结论。
?关于形容性描写
?形容性描写不是单纯的形容词,而是由形
容词与其他词语组成的语言结构,伍义林
上文所举的许多词语其实就不是形容词,
而是属于形容性描写,如“热捧”、“掀
起情感波澜”、“绝唱”、“飞涨”等。
不过,既然形容性描写中大多都有形容词,
那么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使用注意要点也就
与形容词相同,这里就不专门举例了。
(二) 关于动词的使用
与少用形容词的原则相应,西方的新闻报道历
来重视并极力提倡多用名词和动词。在他们看来,
多用名词和动词,既是新闻报道真实而且扎实的基
础,也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重要方法 ―― 用活生生
的事实去吸引人:“因为导语靠主语和谓语推进,
所以名词和动词的选择对可读性而言至关重要。”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151页)“他的作品总是
闪耀着光辉。他喜欢具体的名词和活跃的动词,他
的每段话都如砖石般坚实。”(选自皮特 ·哈米尔为
《每日新闻》和《新闻日报》的拉斯 ·埃里克 ·内尔森
撰写的讣闻)
?在我国新闻界,这也日渐成为大家认可的
词语使用准则。因此,我们这里先谈谈动
词的使用问题。
?新闻报道之所以应当多用动词,首先与新
闻报道的本质属性有关。既然新闻是对新
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那么事实
总是有着发生、发展的过程,总是更多地
具有动态性质,事件性报道尤其如此。所
以西方新闻学教科书这样说:, 报道必须
具有动感,事件的性质决定报道推展的节
奏 …… 无论是快或是慢,报道必须是动态
的,它不能停下来去探测第二条路。”
?当代西方新闻界对动词的使用尤为重视,还有另
一个具体原因,那就是视觉新闻对文字新闻的强
有力挑战。这类视觉新闻有两大类别:一是电视
新闻;二是各种媒体上越来越多地刊登的新闻照
片。它们之所以对文字新闻造成极大的冲击和挑
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通过极具现场感的形
象,很好地体现了“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原则,
既使得新闻报道真实性大大增加,又使得新闻报
道极具形象感。所以美国《写新闻》一书说:
“一张优秀的现场新闻照片,往往使 1000个形容
相形见绌。”所以前不久台湾某电视台公布了陈
水扁亲信陈哲男与高雄捷运副总裁在韩国赌场赌
博的照片,就逼得陈水扁和民运党无话可说,陈
水扁不得不公开向民众道歉、民进常不得不开除
其党籍。
?因此,在现代社会,文字新闻要想应对来自视
觉新闻挑战,就不得不采取同样的方法:提高
真实性、增强现场感和形象感,而多用动词,
尤其是更具有动作性和支配性的及物动词,就
成为切实可行的主要方法。西方新闻学教材总
结说:“牢记一个句子至少应有一个实体动词,
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
(美联社《编辑手册》中关于新闻写作的第 6
条要求,1974年修订)“动词应该是一个生动
的行为动词,它可以使读者迫不及待地看宾语,
让读者停下来思考。与其说动词的有无很重要,
不如说在及物和不及物动词中做出选择很重
要。”(《新闻报道与写作,152页)
?除了多用动词外,动词使用中要注意的第
二个问题,就是要用准动词,越准确也就
越真实,也就越有现场感。动词和其他词
类一样,都有许多义同或义近的词。如同
我们过去所了解的,在这些同义或近义词
中,相同或近似的是其中的理性义部分,
而不同之处则多在感性义(又叫色彩义)
部分。在新闻报道中,就尤其要注意不同
感性意义之间的区别,选择的标准依然是
不能以损害真实性为前提。所以一般情况
下,大多选择不具太多主观或褒贬色彩的
中性词。
?说到这里,我们又想起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梅尔
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关于动词“说”的
一些意见:
?这些被误用的语言形成了危险的浅滩,许多记
者都曾在那里触礁。如果我们把威胁作者的暗
礁标示出来,那么最危险之处莫过于记者在寻
找动词 ? 说 ? 的同义词失败的地方。
?新闻撰稿人写道:该党派的财务主管 ? 披露 ?,
琼斯曾经接受过外国公司的献金,这触犯了法
律。主编告诉记者,? 披露 ? 这个词 ? 暗示我
们相信这种断言,请用 ‘ 说 ’ 这个中性词 ? 。
?斯蒂芬 ·金在写信给作者的 5个建议中说,? 在
对话中表明某句话的归属时请使用 ‘ 说 ’ 字。 ?
?让 ? 说 ? 这个词立刻说出来,并且要高声而清
晰地说。但是,它在用于交待消息来源时不能
用得过滥。如果你被诱惑使用断言、指陈、声
称、主张、宣布、指出、喊叫、陈述、耳语等
词替代它,首先要查查词典。
?动词的选择和其他词语的选择一样,用得准的
衡量标准就是一个字不能增减,一个字也不能
替换,只有, 这一个, 才恰如其分。下面这篇
报道或许可供我们参考:
?[新华社晋绥 1945年 8月 11日电 ]拂晓听到日
本要求无条件投降消息,晋绥各地完全沸
腾起来了。送号外的骑兵和通信员,把大
小村庄都唤醒了,到处是兴奋的人群,到
处是欢乐和议论。
?其中,,听到,,, 送,,, 唤醒,,
,议论, 等动词和, 拂晓,,, 沸腾,,
,大小村庄,,到处,,, 人群, 等非动
词的使用都非常准确,几乎不可替换。
(三) 关于名词的使用
西方新闻学界主张多用名词,至少有两
个明显的理由:一、事实的发生总离不开具
体的时间、处所、方位、范围、人物或事物
指称、原因、过程、结果、状况、程度等,
没有这些要素就构不成事实内容,而这些要
素落实到语言表述中,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占
据着大部分;二、西方新闻写作最崇尚的
“主-谓-宾”结构中,除去谓语动词,主
语和宾语大多由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充当,在
基本语言成分中也占据多数。
?在新闻写作中,名词使用的基本原则,就是词义
要尽可能地具体。那么,什么才是具体?门彻的
《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如果有可能,主语
就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名词,以便读者可以听见、
看见、品尝到、感觉到或者闻到。它应该代表一
个名字或一种事物。”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还会想到前面曾引用过的他
关于“使用有所指涉的词”的意见:“进步、自
由、爱国主义、大企业、好斗分子、激进分子等
词都会引起麻烦,因为在空间上,它们没有任何
特定的、具体的或确定的东西可以归依,它们飘
浮不定。如果需要引用的消息来源中包含有这些
词语和短语,记者务必要让消息来源明确解释这
些含糊语言的确切意义。”
?如果再要列举实例,我们马上又会想到前引
把原选美小姐偷窃的“好几种”东西,换成
“泳衣、丝巾、假发”等商品名称的例子,
这就是具体,就是没有含糊不清。因为具体,
新闻报道也就更显真实;同样因为具体,新
闻报道也就可能更为生动,这是我们前面已
经讲过的。
?名词使用要具体的原则,转用形式逻辑的术
语来阐述,就是要了解母概念和子概念的差
异,多用子概念,少用母概念。例如“人”
和“男人(或女人)”就是具有母子关系的
一对概念,按照形式逻辑的原理,二者之间
具有背反关系:
?“人”是母概念,其特点是外延大,包括
子概念男人(或女人),但相应地,内涵
也就小,即作为人的具体特征给人的形象
感就少,印象也就越模糊。反之,“男人
(或女人)”是子概念,其特点是外延不
如母概念大,只是“人”中的一部分,但
内涵却比母概念具体生动,包含着可以称
之为男人(或女人)的种种生理和心理特
征。如果再进一步,“小男人”、“中年
男子”、“成功男士”、“老男人”等,
又比“男人”的概念外延小了一层,而同
时概念内涵也就更具象化了一层,会令人
想起各自更多的具体特征。
?由于子概念的内涵总是比相应的母概
念具体、丰富和生动,因此,名词使
用中多用子概念就更加容易引起人们
的形象思维,这就是多用子概念的理
由。这与西方新闻写作提出的“避免
死线上的抽绎”是一个道理。西方学
者认为,语言具有“抽绎阶梯”的特
点,它有不同的抽绎层次,即我们所
说的子概念和母概念。例如小男人
―― 男人 ―― 人 ―― 生灵等,就是
“抽绎阶梯”由低到高的例子。
?随着抽绎层次的提高,原来词语所表现出
的事物的具体特征也就越来越多地消失在
较高一个层次的总体意义之中,因此一般
情况下,越高层次的语言越抽象,理解也
就越困难。所以西方新闻界认为,新闻写
作在语言运用上不能捆死在一条抽绎水平
上,尤其不能捆死在较高层次的抽绎线上,
否则很难引起受众真实而具体形象的感应,
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 多用具体事实,少用抽象概括
新闻写作中子概念与母概念的关系推而
广之,还不仅仅表现在词语的使用上,在许
多时候,在对新闻事实的描述上,同样会出
现类似的问题,这就是具体事实与抽象概括
之间的关系。缘于上述母子概念的同样原理,
新闻写作的一般原则就是:多用具体事实,
少用抽象概括,这也是“用事实说话”的具
体落实。先看下面这两个例子的比较:
1.《百万群众大转移》(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部队官兵上去了,党政干部上去了,电话、传真、
广播、电视等一切手段开始高速运转了。
?人在大堤在?,极左的年代我省发生过上千护
堤群众被台风卷走的惨剧,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
家园可以重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2.《洪水毁家园 灾民也难眠》(美国普利策新闻
奖获奖作品):
家园沉入水底,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黑漆漆的空
无一人,家具漂在水上。
缓慢上涨的洪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森的响声,但
是,这些地区的人民已经撤离,看上去静悄悄的,一
切都很平静。
?资料来源:,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 12期,
吴风华文:《, 以人为本,,大众传播的
新视角》。
?原文评析说:, 同样是写洪水中灾民撤离,
但前者重在宣传干部和官兵,对于生死攸
关的受灾群众并没有作充分报道。而后一
条用视觉和听觉形象展现了在洪水冲击下
的一幕幕灾情,触目惊心,‘ 但是 ’,笔
锋一转,读到人民已安全撤离,读者便松
了一口气。这里没有刻意渲染政府在救灾
工作中的表现,却突出了洪水中百姓的命
运。,
?从写作角度看,,突出了洪水中百姓的命
运, ―― 完全撤离,其实就是突出了, 政府在
救灾工作中的表现,,只不过是用具体事实来
表现而已。
?同样地,“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家园可以
重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是总结、概括,
不是描述,更不是白描语言。而“房子黑漆漆
的空无一人,家具漂在水上。缓慢上涨的洪水
在防护墙上发出阴森的响声,但是,这些地区
的人民已经撤离,看上去静悄悄的,一切都很
平静”则是描述语言,而且是白描的语言,然
而比起前文,不仅意思与上述抽象概括的语言
相同,而且描述更具体、更形象、也更直观。
这种新闻写作方式的最大好处,套用西方新闻学
的一句名言就是:“细节向我们展现的东西比记者概
括的内容更多。”让我们再看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
中所举的几个例子:
1,? 本镇没人能打败我。我是不可战胜的。 ?,洛
杉矶时报》的贝拉 ·斯顿博引用一位政客的话说。她
没有必要直接告诉我们,这个人极度自负。
好作者会让被采访者的语言和动作来做这个工作。
约翰 ·西亚迪说,? 让事情发生,而不要讲它是如何
发生的。 ?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读者就能真正走进报道
中去。本来横亘于事件和读者之间的记者消失了。
2.在报道一个被狙击手杀死的小孩的葬
礼时,记者写道,? 极度悲伤的父母在整个仪
式中一直泪流不止。 ? 另外一位记者写道:
? 这对父母哭得很平静,富兰克林夫人靠在丈
夫身上以支撑自己。 ? 第一个记者告诉我们说,
父母 ? 极度悲伤 ?,而另一位记者则把女人的
悲伤展现在我们眼前。
3.为了表明东北一个奶牛场的消失对人
们造成的影响,记者写道,那些农场主在出售
了农场后仍在附近逗留,人们还可以看到他们
? 在百货店里购买早晨喝的啤酒。 ?
?以上这些都是用具体事实代替抽象概括的
很好例子,我们不妨仔细品味。
? 除此之外,新闻写作中还要注意多使
用朴实通俗的群众口语(即大白话)、注
意使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语言、也要注意
吸收中国古代语言中那些具有生命力的语
言成分(如成语、民谚、熟语等),这些
问题有些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有些则在
汉语言修养课中有所涉及,这里就不多说
了。
第五章
新闻的角度
第一节
新闻的角度与选择的价值
社会生活总是丰富复杂的,面对事实
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新闻报道只有选
择不同的角度,才能表现出“远近高低各
不同”。新闻的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
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在
新闻报道的实践活动中,新闻角度解决的
是“怎么写”的问题,它关乎新闻写作的
基本思路,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
道的价值高低。
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在其《新闻采访方法论》
中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
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
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
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
角度是为了追求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
在于追求新闻价值。”( 128页)
可以说,角度的选择问题从一开始就伴随着
新闻的出现和发展,无时不存在。在我们今天这
样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全球化浪潮席卷每一
个角落的时代,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没有失去其
应有的价值,而且变得越发重要。
当今时代,媒介的多元化和传播技术
的现代化,推动了全球信息化和全球传播
的飞速发展,它带来最令人欢欣鼓舞的局
面,那就是: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控制和流
通模式受到了直接的挑战。这种挑战意味
着过去那种对新闻事实的生产、解释和传
播的限制已被打破 ―― 无论是时空的限制
(远离信息源,无法获取及快速传播),
还是人为的限制(包括意识形态对事实解
读的专断、舆论领袖和精英对事实的操纵、
政府对新闻信息的准入和流入限制等)。
新闻话语的自由空间变得越来广阔。
如今,在任何有新闻的地方,都会云集着
不止一名的记者,有时甚至是数十、数百
名。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服务于不同
媒体,持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念,差不多
都会最快的速度将这一新闻事件报道出去。
可以说,在今天,任何一个新闻事实及对
它的制作和传播只能由一家控制和垄断已
经成为神话,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使得靠
打时间差来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
不过,这也给现代的新闻与
传播带来新的问题:你看着像我,
我看着像你,大家长得有时难以
分清,这就是新闻甚至媒体的同
质化。在这样的时代,许多时候,
只有新闻角度的不同,才能更好
地凸显新闻不同的个性和其各不
相同的价值。
?即便是当今最炙手可热的全球媒体巨头、也是最
善于利用各种新兴媒体的 鲁珀特 ·默多克,最近在
接受英国《独立报》记者伊恩 ·里夫斯的采访(这
是他 5年来首次接受媒体的正式采访)时,针对记
者提出的, 考虑到所有这些事态发展,他是否认
为传统记者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的问题,
也说:, 根本不必担忧,我们始终需要出色的新
闻记者 …… 优秀的新闻记者和优秀的新闻报道总
会有立足之地。对这些报道的需求也将一直存在
下去。, (《独立报,11月 28日文章,《鲁珀
特 ·默多克娓娓道来》,《参考消息,2005年 11月
30日 12版翻译转载 )
?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默多克说的
是对的,世界上任何一家媒体,或早或晚,
都必然会经历兴盛和衰亡,而那些非同平
常、极其精彩、产生广泛效应、给人们留
下深刻印象的新闻报道,则会长久不朽。
而这样的新闻报道,一定是独辟蹊径,从
一个新的角度,走着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
路,发掘出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闻价值,才
会显得光彩夺目。这就是非时间性独家新
闻,也是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新
闻角度所具有的更加值得珍视的现实意义
所在。
第二节 寻找最佳角度的一般原则
新闻报道有各种角度,如表扬与批评、工作
与生活、正面与侧面、微观与宏观、领导与群
众、中央与地方、对内与对外、专业与通俗、可
读与必读等。但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活动、
人的阅读和人的欣赏,也就是说,离不开新闻阅
读者的意愿和需要。因此,说一千道一万,从某
种意义上说,读者的需要就是新闻应当选择的角
度,读者最需要的,就是最佳角度,这是我们在
新闻写作中应当时刻牢记的。具体说来,新闻报
道和写作中寻找最佳角度的一般原则有:
一、根据不同的媒介定位和读者群体
寻找最佳角度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 60周年,国内各大媒体都纷纷推出自己的
相关报道以示纪念和庆祝。这种重大的新闻题材
谁也不敢放过,这是竞争的需要。在广州城内,
有三大报系鼎足而立,即《广州日报》、《南方
都市报》和《新快报》,因而使得广州成为国内
报业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那么,这三
家报纸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角度,展开报道的呢?
我们看看 8月 15日这天的情况:
?《广州日报》:约 4个版面,用图片 8张,新闻稿
12篇。
?A1版头条是《(引题)胡锦涛参观纪念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主标题)牢
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新
闻开头将胡总书记当时讲话的重要部分以加粗、
加大的形式单独列出,而新闻的主标题四句话也
正是从这一部分抽取出来。这条新闻《南方都市
报》没有报道,《新快报》则放置在 A2版。
?A3和 A4版报道的是幸存老人讲述当年历史的内容。
尤以 A4版的《(主标题)“我登‘密苏里’号见
证日本投降(副题)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92高龄的
中国战地记者 ―― 广东南海人攀秀石》最具特色。
?《南方都市报》,25版,用图片 42张,新
闻稿 17篇。
?25版中,16版是主要由图片组成的日本投
降影像见证特刊 ――,末日》,共分为
“核爆”、“反攻”、“投降”、“狂
欢”、“占领”、“逞凶”、“问斩”七
个主题部分。特刊封面是一幅横贯两上版
面的美国轰炸机飞越富士山对东京实施轰
炸的黑白图片,气势磅礴。其他每一部都
占据两个版面,均由大幅黑白图片和小段
文字说明组成。
?《新快报》:共 9版,用图片 14张,新闻稿
28篇。
?在此日的专题报道中,推出的是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系列纪念特辑的第六
和第七部分,分别为“中共英雄谱”和
“日本访谈录”(实地走访靖国神社的游
记和与日本千叶大学师生及两位长期留居
日本的华人学者的专访)。整个特辑风格
淡雅清新,版面设计新颖。
?由此可以看出三报不同的角度:
?《广州日报》是党报,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它
首先要做好的党的喉舌,因此必须稳重、大气。
结合自 5月份以来,该报就组织两名记者奔赴东北、
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地,途经 20多
个省份和自治区,寻访抗日胜地,搜集大量当年
中华儿女抗日救国的英勇故事,在 8月 15日前已见
报 465篇的情况,可看出它对这个专题报道定位是
全面和深入,与其党报身份相符。而在当天的报
道中,除了 A1版的正面宣传外,其他版面则选择
恰当的角度切入,力图尽量将新闻写“软”,使
之更具可读性,这尤以 A4版的报道最为突出。
?,南方都市报》是一份都市报,主要面对的是广
州城内的一般市民,因此报道内容不宜过于全面
和专深。而且该报一直擅长新闻图片的选择和运
用,于是主要选用大图片、少文字的方式,从强
化视觉感受入手,追求新颖、震撼的传播效果,
可谓在全国报道中都是独树一帜。
?《新快报》面对的读者群体则是知识文化水平比
较高的“白领”和中产阶层,“知情就是力量”
是其办报理念,因此它所采用的新闻稿件是三家
报纸中最多的。而且注重实地采访搜集第一手资
料,力图通过记者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为
读者提供翔实而有深度的报道。在全国铺天盖地
欢庆胜利时,新快报的日本访谈可谓别具一格。
二、根据贴近性原理来寻找最佳
角度
第三节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思路
一、旧中见新
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新
的现实联系起来,在老题材和旧
新闻中找出新的角度,如上述
广州三报的抗战胜利报道。
二、小中见大
古人诗云:“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
红杏出墙来。”只凝笔描绘一枝出墙的红
杏,却能让人领略园内百花盛开的景象。
新闻写作也应如此: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由小故事写出大主题,由一滴水看到太阳
的光辉,做到“善取一枝显春色”。
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最常见的毛病是罗列
一大堆新闻事实,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不加选
择,云山雾罩,而把最有新闻价值、最有新闻特
点的新闻事实淹没了。殊不知,从传播效果和影
响力来看,堆积过多的新闻事实,远不如选取最
有价值、最有特色的新闻事实详加阐述;写整体
一般不如写最具特色的局部更传神;写全景通常
情况下也不如截取一个典型的片段加以描绘更令
人印象深刻。这既是让新闻短些、再短些的需要,
也是增强报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当然,冰冻三
尺非一日之寒。善于捕捉最有价值、最具特色的
新闻事实,是记者发现力的表现,需不断积累,
提高综合素质。
?1994年国庆期间,新华社播发了一篇
《“新中国第一”的更迭》的新闻。这篇
新闻的最大特色,是没有写成各行各业取
得巨大成就的大综合稿,而是选报了新中
国成立 45年来多项令人自豪的“第一”被
更迭的新闻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各条战
线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样不仅节省了篇幅,
而且小中见大,意韵无穷。所以在众多的
国庆成就报道中脱颖而出,至今读来仍令
人无限感奋。
再看消息《汉阳区 14所公办小学拆掉“门
槛”》(原载 2002年 10月 17日湖北日报):
本报讯,昨日是汉阳男孩罗昭有生以来最
难忘的一天,在汉阳区五里村小学他加入了少先
队。抚摸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这个 12岁的孩子
激动得泣不成声,? 我入队了,我和城里的孩子
一样了! ?
和他一起入队的,还有该校另外 255名外来
打工者的子女。今年 9月,汉阳区取消了辖区 14
所小学的借读费,目前已有 9514名打工者的子女
进入了公办小学就读,占辖区学龄打工者的子女
总数的 70%。
这则新闻在导语部分用了一个普通小
学生的故事,来反映汉阳区政府、教育部
门给打工者的子女平等受教育机会与权利
这件令人高兴的新闻事实。以小见大,从
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把比较重大的事
件具体化,也把新的政策法规人性化,因
而更贴近读者,使新闻一开头就把读者深
深吸引住。(参《新闻与写作,2003年 12
期魏明革文)
三,发散思维
指以一个新闻目标(或新闻事物)为
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展,从不同的方向、
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发现更多的角度
和侧面。例如,依托著名事物写新闻,就
体现着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依托著名的事物写新闻,是报道中常
用而有效的手法。即把新闻事件与大家熟
知的、重要的事物相联系,借以衬托甚至
提高所写新闻的重要性。由于人们对这些
著名事物关注度很高,如果注意到并选择
了与此有关的报道题材,在繁杂的新闻素
材中加以提炼,形成报道主题,就有可能
写出有新意、有特点、影响力大的新闻。
平安大道是北京第二条横穿旧城区的
大街。新华社北京分社常务副总编宗焕平
当年采写这条大街改造的稿件时,总觉得
写一篇类似《北京改建平安大街》的稿件
太地方化,也不足以反映平安大街的重要
性。但北京的长安街却举世闻名,平安大
街又有第二条长安街之称,于是便写了一
条题为《北京建设第二条“长安街”》的
新闻,结果落地效果非常好,美联社和法
新社还作了转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将平安大街与“长安街”作了有机联系,
这就是发散性思维在选择新闻角度时的效
用。
新华社播发的《中国造“哈勃”望远镜将被射
入太空》和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中国地
铁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等稿件,也是善于运用这
一手法的典范。空间望远镜是一个科学术语,一般
读者对此不太了解。空间望远镜领域最有名的是美
国人制造的“哈勃”望远镜。“哈勃”成功观测暗
物质、离地球最远的星系等巨大成果屡次被全球科
学界评为年度最重大科技进。而且,“哈勃”望远
镜 1990年便已发射升空,尽人皆知。于是,记者在
标题和文中借用这一概念,一方面有助于读者的理
解,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事物的重要性。《中国地铁
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则依托“天安门广场”这个
全世界蓍名的广场,凸显了这条新闻的重要性 ――
今天,一条地铁的开通已没有多大新闻性了,但穿
过天安门广场的地铁只有一条。
?四,逆向思维
?五,虚中觅实
?六,高屋建瓴
第六章
关于消息的写作
第一节 消息的体裁与结构
一、消息体裁的特点及报道优势
消息是各种新闻体裁中使用最多、也最
活跃的一种体裁,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一个多世纪以来,消息一直
被认为是新闻报道的主角,在可以预见的
将来,这一地位应当也不会改变。这是由
消息的体裁特点及所具有报道优势决定的。
(一) 消息的体裁特点
1,简括性报道
简要、概括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消息
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最本质特点。在写
作上,消息重在概括性的陈述,所以篇幅
相对较短;而通讯则重在对事实的描写、
展现、解释、分析等,所以篇幅也较长。
即便是描写性或分析性消息,也重在言简
意赅,而不要求娓娓道来,这都是此前已
经谈到过的。
2,更注重报道事实
新闻的各种体裁都必须用事实说话,
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由于消息的本质特点
是简要、概括地报道事实,且篇幅相对短
小,所以比起其他体裁,议论或抒情的成
分更少,亦即提供给读者的是“水分”更
少的事实“干货”,所以一般来说“客观
性”显得更强。
3,相对特殊的结构形态
传统的消息一般采用倒叙的方式,也
就是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它通过标题、
导语和新闻主体,将新闻事件的结果及新
闻事实的要点经过数次的重复,力争尽早
让读者知晓,西方称之为消息写作的“三
度重复”(参教材 145页)。现代消息写作
虽然有些新的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并没
有完全改变倒金字塔的结构。关于这种结
构下面还会较详细的分析。
4,外在标志
消息通常都有外在标志,总称为“消
息头”,包括电头和“本报讯”。而其他
新闻体裁则基本没有。
电头表明电讯稿发出的单位、地点和
时间,加括号或用显著字体标出,置于新
闻稿的开头。由于现代新闻社总以电报、
电传、电话等方式发稿,所以,××社×
地×月×日×时×分×秒电, 就是常见的
形式。有时出于需要,还标明稿件的作者。
,本报讯, 是报社自己的记者或通讯
员采写稿件的标志。如系外地采访,也需
标明发稿的地点、时间和作者。
(二) 消息体裁的报道优势
?发稿速度快,更能体现“新”的特点
?适应范围广
?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更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具有较强的新闻冲击力
二、消息的结构方式
(一 ) 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的核心要点是:重要的
元素放在开头,不那么重要的放在文末。
在写作时就表现为:最重要的材料通常要
放在报道开头,较不重要的素材放在最后。
关于这种报道结构的来历,通常
认为是起源于 19世纪中叶的美国南北
战争时期。当时,由于刚发明不久的
电报机经常出现故障,且费用也太贵,
于是记者不得不将最新和最重要的情
况放在电文的开头尽快发出。
不过,消息的这种特殊结构问世
以来,一百多年间行用不衰,还另有
其自身的合理性。
?首先,在新闻报道版面和播出时间的限制下,这
种结构有利于编辑对新闻稿件进行迅速而有效的
处理:“如果可用的版面突然由 10英寸缩为 8英寸,
播出时间由 40秒减为 20秒,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报道结构允许删去最后两段,而不丧失关键
信息。”(梅尔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161
页)
?其次,这种结构也更好地满足了媒体受众的需求。
人们通常想在报道一开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如
果重要并且有趣,就会吸引他们注意,否则,读
者就会转到其他版面。尤其是当今时代,人们都
太忙,不愿为毫无收获而耽误工夫。
(二) 单一元素结构
在消息的倒金字塔式总体结构之下,缘于一
篇报道的内容重点不一,又可细分为单一元素报
道结构和多元素报道结构。单一元素报道结构是
以一个重要行动为中心,或以一个重要事实或思
想为基础的报道。它也称为单一事件报道。刚走
上新闻工作岗位的记者首先应当掌握好这种较简
单的消息结构。这种结构的组成大致是:
?导语。
?解释性和详述性材料。
?背景(如有必要)。
?次要材料(如果有的话)。
单一元素报道结构
导语(主题)
对导语的解释 背景材料
(最佳引语或事件)
对导语的进一步解释
(支撑性事实、引语、事件、
具体说明和趣闻轶事)
次要主题
(支撑性事实)
单一元素现场报道可能包括许多个主题或理
念,但是在这种类型的报道中,记者确定只有一
个是重要的。这类报道可能具有以下结构:
?导语:理念 A。
?解释性材料。理念 A的详尽细节。
?次要材料。次要主题 B,C,D,E。
?背景。
?理念 A的进一步细节。
?用这种方法写成的短报道在导语或两个段
落之后可以删节,长报道则可以在几个段落
之后删节。
(三) 多元素结构
1,二元素结构
下面是一篇竞选报道中的 11个段落,
刊登在美国《每日新闻》上。这篇报道看
上去有些复杂,其实结构也很简单:
休斯州长输掉了债券和州立法机关
约瑟夫 ·麦克纳马拉
( 1) 新泽西州州长理查德 ·J,休斯昨天在全
州范围的选举中一败涂地。选民拒绝了他押上很
大政治声誉的发行 7,5亿美元债券的提案,而且
共和党人获得了参众两院的控制权。
( 2) 休斯在竞选期间曾经警告说,如果债
券发行受挫,他将在 1月份要求州立法机关征收
一项州所得税和销售税,以满足州财政需求。休
斯在今天早些时候宣布,他 ? 或许不得不重新考
虑 ? 这种需求的规模。他清楚地表明,? 重新考
虑 ? 将增加他对需求数量的估计。
( 3) ? 我接受人民做出的决定。 ? 他在一
份书面声明中说。
开票背后
( 4) 债券发行提案从晚 8点投票结束起就处于落
后地位。该提案包括两个问题:一个关于公共机
构,一个关于公路。根据该州 4533个选区中的
4238个的点算结果,今早的得票情况为:
( 5) 公共机构:反对,868586票;赞成,
736967票。
( 6) 公路:反对,866204票;赞成,681059票。
( 7) 休斯失败的一个明证是,在民主党堡垒哈
得孙县,这位州长期望得到 15万张选票的大多数。
但是只有 100501票对 64752票赞成公共机构债券,
93654票对 66099票赞成公路债券。
( 8) 其他 4项付诸表决的提案没有遭到多少反对,轻而
易举地通过了。它们是:对选民居民身份的要求、对农
场土地实行租税优待措施以及在免税方面对退伍军人和
老年人从按比例征税改为定税。
( 9)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共和党控制着州参议院,昨
天又在至关重要的埃塞克斯、伯灵顿和卡姆登 3个县取得
了压倒性的胜利。将他们的多数地位 ―― 曾经缩减为区
区 11,10―― 扩大到 2/ 3。
( 10) 民主党兵败如山倒,包括休斯州长的连襟、来自
伯灵顿县的参议员爱德华 ·J,赫尔斯在内。赫尔斯的议席
被获得令人信服的 6000张多数票的共和党人埃德温 ·B,福
塞斯所取代。
( 11) 在人口稠密的埃塞克斯县,共和党人 C,罗伯特 ·萨
科恩击败了民主党人埃尔默 ·M,马修斯,后者未及最终计
票结果出来就在晚 11点刚过时承认失败。在卡姆登县,
共和党人弗雷德里克 ·J,斯科尔兹夺走了约瑟夫 ·W,考吉
尔的席位 …… --《每日新闻》
分 析
?这篇消息以两个主要事实为基础:( 1)债券发行计划遭
否决;( 2)共和党控制立法机关。结构就以这两个事实
要点构建。
?导语( 1)第一句有一个记者相信会吸引读者的口语短语
(指俚语 shellasking,意为“一败涂地”)。第二句概述
了 A和 B两个主题。
?从( 2)到( 7)这七段讲的是主题 A。 在第二段里,记者
给出了不能发行债券的可能后果。
?在任何选举中,投票结果都是至关重要的,记者在第五段
和第六段提供了这些数字,这为第七段讲述州长的惨败提
供了一个好例证。在第八段,记者为主题 A提供了一些背
景。
?( 9)到( 11)展开了主题 B,提供了各项投票的具体例
证。
2,三元素结构
下面是一篇以三元素导语开始的报道。如果
记者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可以把那个元素单
独挑出来,写成单一元素的消息。但本文记者认
定三个元素同等重要:
研究将三个因素与心脏病相联系
简 ·E,布罗迪
( 1) 大纽约健康保险计划的一项研究再次表明,
抽烟、超重和缺乏锻炼与大大增加的心脏病所导
致的死亡和残障有关联。这项研究是在该计划的
11万名成人成员中展开的。
( 2) 这项研究发表在昨天出版的《美国公众健
康杂志,6月号上。它说,男女烟民面临的首次
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是非烟民的 2倍。
( 3) 该研究还发现,在抽烟斗和雪茄的烟民中,
一年里首次心脏病发病率高于非烟民,但是不如
吸卷烟的烟民高。
( 4) ? 活动最少 ? 的人,无论有无工作,首次
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是 ? 适度活动 ? 的人的 2倍,
而且患致命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是后者的 4倍。
( 5) 在心脏病发病率方面,被归入 ? 最爱活动 ?
一类的男性并不比那些被认为 ? 适度活动 ? 的男
性具有优势。作者们报告说,活动和不活动界男
性之间的其他差异,例如他们的吸烟量,不能解
释他们不同的心脏病发病率。
( 6) 在该项研究中,与较小体重的男性相
比,较大体重男性首次心脏病发作的机率
高出 50%。该研究还发现,自 25岁起体重
增加的女性面临的危险加大了。
( 7) 作者称,根据吸烟和运动习惯上的差
异解释不了与体重相关的风险的差异。
( 8) 这项研究还发现,在心脏病发病率方
面,男性白人要高于非白人,男性犹太人
要高于白人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但是女性
犹太人与女姓非犹太人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纽约时报》
分 析
?上文的导语( 1)包括了 3个主题:一项研究结果指出,吸
烟( A),超重( B) 和缺乏锻炼( C) 增大了患心脏病的
风险。
?( 2)中向读者交代了这份材料的来源,它出自何处,然
后提供了更多关于主题 A的信息。
?( 3)交代了关于主题 A的更多细节。
?( 4)跳到了主题 C―― 缺乏锻炼。如果按照 A,B,C的
顺序,效果可能会更好。
?( 5)交代了关于缺乏锻炼的更多事实。
?( 6)转向了主题 B―― 超重。
?( 7)关于主题 B的更多信息,B与 A和 C的关系。
?( 8) 被布罗迪认为是次要的信息。
一些记者可能会在本篇消息的最后一段信息
中发现一个新闻点,并且考虑将它放入导语,即
,这项研究还发现,在心脏病发病率方面,男性
白人要高于非白人,男性犹太人要高于白人新教
徒和天主教徒,但是女性犹太人与女姓非犹太人
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 这虽然也很有些新意,但
却很难从科学的角度得出合理解释,而且还有可
能带来种族或宗教方面的麻烦。所以记者布罗迪
的安排是很合适的:既没有付之阙如,但也并不
作为重要信息。这就给我们面对众多的新闻素材
如何选择重点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这篇报道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或
借鉴是:当一篇报道中有不止一个主
题时,在写作时要切记:将关于同一
主题的所有内容放在一处(即“同类
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是西方新闻
界所强调的“经验法则”,这样有利
于报道写作清晰而简洁。
第二节 导语的类型与写作
一、什么是导语
关于导语的定义,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和通
用的解释。可能只有两点是得到大家公认的:
1,它是消息所特有的结构特点。
2.,引导阅读”是它的基本作用。
除此之外,它是不是一定要提示新闻事实的
核心内容、是不是一定只是消息的第一段,甚
至是不是一定在报道的开头部分,都是有所争议
的。
二、导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梅尔文 ·门彻在其《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
“导语让读者知道下文的内容。”“有效的导语
满足两个要素:它抓住了事件的实质;它吸引读
者或听众为该报道停留。”( 126页)
据此而言,对于新闻事实的报道,导语有两
个主要作用:
1,抓住新闻事实的本质,开门见山地加以
揭示,以便让读者尽快知道下文的内容,即所谓
“一眼便知”;
2,恰当使用各种有效的报道手法,吸引读
者或听众“一见钟情”,为该报道停留。这在当
今各种媒体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昨晚我们睡在了敌人的营地里。
――,孟斐斯每日呼声报》一位驻外记者写
于南北战争夏洛战役(战于 1862年 4月 6日和 7日)
第一天后。
百万分之一的机会出现了。地狱全面结冰。
星期日全在一张日历上。在今天的世界职业棒球
联赛上,唐 · 拉森在一场比赛中投出了一个无安
打、无跑垒得分和无人赢得第一局的球。
――,华盛顿先驱邮报》雪莉 · 波维奇。该
导语描写的是 1956年这位扬基队投手痛击布鲁克
林道奇队的完美比赛。
? 我感觉自己仿佛被肮脏的手抓了一下。 ?
玛莎 · 格雷厄姆( 1894- 1991,美国现代舞运动
的中心人物)说。
――,纽约先驱论坛报》舞蹈批评家沃尔
特 · 特里撰写。此前,两名国会议员公然将格雷
厄姆的舞蹈贬为“色情的”。
光荣的代价是什么?两只眼睛,两条腿、一
只胳膊 ―― 每月 12美元。
――,华盛顿先驱报》圣克莱尔 · 麦凯你维
所写的关于一名一战残废老兵一贫如洗的报道。
下雪了,小男孩们坐上雪橇。
――,纽约世界电讯报,H,艾伦 ·史密斯所
写的天气预报。( 126- 127页)
?这些导语几乎否定了被那些规定新闻写作
标准的人奉为圭臬的每一条规则。然而,
这些导语却令人难忘。它们之所以有这样
的效果,是因为适应了导语写作的要求:
用白描手法将事件核心形象化了,吸引读
者继续阅读。
?除此而外,西方的新闻编辑室里还流传着
一句悠久的格言:“报道由导语延展而
出。”这就提示我们,对于新闻报道的写
作而言,导语还有组织报道内容,为全篇
奠定基调的作用。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托马斯 ·博斯韦尔
说:“写报道最重要的是寻找中心思想。
一件事物被给予一个主题,但是你必须在
那个主题内找到思想或概念。一旦你发现
了那个思想或思路,剩下的所有奇闻轶事、
阐述说明与引语便是串在这条思路上的珍
珠。串珍珠的线可能微不起眼,珍珠可能
光耀夺目,但仍然是线造就了项链。”
(《新闻报道与写作,129- 130页)
对于新闻语言,西方新闻学称之为“具有生
命力的职业用语”。这个概括应当说比较准确,
它抓住了新闻语言的两个最基本属性:
首先,它是“职业用语”,亦即为新闻工作
服务,受新闻工作的特点所限制,因此也是新闻
报道所独有。它提醒我们,应当从新闻传播的本
质特点去理解和掌握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其次,它还必须“具有生命力”。这是从
新闻传播效果的角度着眼,指语言的鲜活生动,
喜闻乐见,让读者愿看、爱看。因此它提醒我
们,还应当从新闻报道可读性的角度去理解和
掌握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
“职业用语”是基础,“具有生命力”是
要求,二者相辅相成,既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受
限制特点,也决定了新闻语言应当具有的一般
特征。
一,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一) 白描 ―― 对新闻叙述语言
的经典概括
如前所云,新闻的本质功能是报道新近发
生(发现)的事实,向受众传播信息,其基本
方法是“用事实说话”,因此服从于这一本质性
点的新闻语言,就应当以叙述事实为其天职。而
“白描”,就是对新闻叙述语言的最经典概括 。
缘于写作手法,一般写作语言主要可概
括为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
“白描”之“描”,不等同于“描写”,而
是“描写”与“叙述”的合称,简称“描
述”,亦即“描写性叙述”。在这里,叙述
是基础,描写则是提高叙述效果的手段,如
增强现场感、提高可读性等。所以从写作语
言来看,虽然各种写作手法及相应语言在新
闻报道中都可以也应当使用,但叙述,则始
终是新闻报道最常用也最重要的语言形式
(新闻言论除外)。
?“白描”之“白”,从语义学的源头看,
等同于古语中所谓的“素”。古时凡本色
而无雕饰的事物均可称之为“素”,如素
色、素绢、素丝、素王、朴素等等。因此
叙述语言中的“白描”,是指洗尽铅华、
质朴平实、没有任何人为雕琢,更没有娇
柔造作,也就是西方新闻学所强调的“展
现”事实。这可说是新闻报道所要求的新
闻语言的最高境界。
?关于“白描”语言对新闻报道所具有的重
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西方新闻学有诸
多评议:
?“优秀的写作 ―― 直接而清晰、平实而直白 ――
是报道的重要成分。优秀的写作没有陈词滥调和
多余的废话。它不会刻意地追求某种效果。它并
不是吸引读者来注意自己,而是让读者注意它所
讲述的故事。” (美梅尔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
写作,70- 71页)
?,记者们知道,写作上乘的报道能帮助人们
目睹事件的经过,能使人物栩栩如生,能使人们
亲临现场。乔治 ·奥威尔说:‘好散文就像一块窗
格玻璃。’与污迹斑斑的玻璃窗户不同,窗格玻
璃不是要唤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优秀的写作要
唤起人们对报道、事件、信息的注意。”(同上,
171页)
?,不要咬文嚼字,不要使讨巧变成你的写作目的。
你的工作是传播信息。”(同上,174页)
?“勒内 ·卡蓬是美联社最著名的撰稿人,他的专著
《词汇》一直是有关用词的最好的指导手册之一。
但如果谈到报道与撰稿哪个更重要,他会毫不犹
豫地阐明自己的想法,‘ 报道是好作品的精髓。
一个报道得精彩的故事,即使是用很平常的手法
写出来,也要比只讲究文法与用词的东西有趣得
多。遣词造句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真正使作品
生辉的是报道的容。 ’”
? ―― (美)杰里 ·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
记者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48页。
?据说当年大作家马克 ·吐温自愿评阅参加布法罗
女子学院写作竞赛的散文,在给该学院的报告中
指出了两篇获奖散文的优点:“最少矫揉造作、
最少刻意雕琢、最为清晰、最有条理,而且表达
最好。”对其中一篇获得一等奖的作品,马
克 ·吐温这样评价:“作者在语言中表现出一种
值得关注的非凡才能 ―― 能够选择恰到好处的词
语,这在整篇作品中都有普遍的表现。这是一种
极高的天赋,正是这种才能赋予描述性写作以准
确、雅致和传神的特点。”马克 ·吐温的这些评
价,西方新闻界称为“马克 ·吐温的原则”,并
奉为新闻语言的楷模,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白描”。
?新闻报道的力量来自于事实本身,即所谓
“事实胜于雄辩”。然而在新闻报道中,
事实总是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为广大受众
所接收,因此“白描”语言之所以被称为
最为有力的语言,是新闻语言的最高境界,
恰恰是因为它以自己的朴实无华,使得新
闻事实能够不受或尽量少受语言载体可能
带来的传播、接受干扰,把事实真相最清
楚无误、最突出鲜明地凸显和“展现”于
读者的眼前。这样的实例在我们前面的所
举例文中已有所反映(例如方秋涛《说不
清的数字》),下面再看一篇:
?余昌旭:《楚米镇 1封村民举报信从垃坡堆回到村
民手中》(《贵州日报,2002年 7月 25日一版。获
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桐梓县楚米镇三座村黄安勤等村民万万没
有想到,他们不久前交到县纪委的一封举
报信,竟意外地被村里一孩子从镇党政办
公楼里的垃圾堆里捡了回来。
?三座村黄安勤等 18个村民认为某些村干部
侵占集体资产,专门凑 20元钱请律师写举
报信,于 6月 15日打印并签名盖手印后交到
县纪委信访室。
?县纪委信访室于 6月 17日认真登记后,按分
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在举报信上加
盖 ? 中国桐样县纪委信字 76号 2002年 6月 17
日 ? 的红章,并写 ? 转楚米镇党委×书记
阅 ? 。本应 6月 19日就摆在楚米镇党政主要
领导案头处理的举报信,大约在 6月 20日却
被三座村不满 10岁的男孩子王尧捡到。王
尧的父亲一看,这不正是村民黄安勤等人
写的举报信吗?
?举报信在垃圾堆中意外 ? 回复 ? 到村民手
中,村民们很气愤。记者采访时,他们问:
镇里的干部就是这样处理老百姓的举报信,
咋谈得上落实 ? 三个代表 ??!
?背景资料:
?稿子见报后,三座村村民打来感谢电话,
也引当地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人
详细查实后,予以主要责任人、该镇党委
某书记党内警告处分,并将其调离。县委
宣传部的一个负责同志说,文章的每一个
字,都像一记记警钟,引起党政工作者深
思:当人民公仆,要为群众做什么,怎么
做?(参《中国新闻奖作品选 ――2002 年度 ·第十三届》
239- 240页,新华出版社,2004年 1月) 这就是新闻
事实的力量,也是, 白描, 语言的力量!
(二)准确、简洁 ―― 新闻本质
和时效性所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准确是真
实的前提,这在前面已经论及。落实
到新闻语言的环节,我们还可以从新
闻传播的原理角度,在新闻时效性的
要求下,更进一步地认识准确以及简
洁的重要性。
?根据大众传播的原理,新闻传播的完整
过程,是媒介与广泛、分散、隐匿的受
众之间为传递和接收信息而进行的“对
话”。既是“对话”,按照传播学的术
语的来说,就是传者“编码”与受传者
“解码”的互动。在这个互动过程中,
必须遵从合作的原则,才能实现新闻传
播的最佳效果,也就是说,新闻传者必
须时时考虑,如何使受众在解码时尽可
能多地还原出传者的意图,因此,用语
的准确就是唯一的途径。因为没有准确
的语言,记者就无法使报道与事件相符,
更无法使受传者与传者的意图相符。
梅尔文 ·门彻在其《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写道:“对
一些作家来说,词语本身就是目的。但是事实上,
语言的目的是准确地传递信息,而不是用放大镜或
接带器显示技巧的光彩,不是玩弄词藻。技巧有它
自己的位置,它的正确作用是帮助准确传播。正如
电影批评家波林 ·克尔所指出的:‘技巧几乎不值得
说道,除非它被用来做值得做的事情。’”( 184页)
担任美国《哈特福德新闻报》读者意见调查员多年
的亨利 ·麦克纳尔蒂也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
个读者赞扬那种写作”,“他们只对报道的事实和
它们的准确性感兴趣。”而美国,纽约人》的创始
人和长期主编哈罗德 ·罗斯希望,他的杂志决不带有
,一个让具有 14岁智力的人感到迷惑的句子, 。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 ·路易斯 ·斯蒂文写
了多部可读性很强的小说 ――,金银
岛》、《绑架》和《化身博士》,还有
诸多的散文、诗歌和游记。关于语言的
准确,他有如下的论述:,…… 要变得
更聪明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确切。生
动是第二位的品质,它应当以第一位的
品质为先决条件;为了生动而出现表达
错误只会使失败变得显眼 ……,
再从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来看,既然新
闻接收的主要形式是快速阅览,是“一次
性消费”,因此语言的准确如果不能与简
洁联系起来,其传播和接收效果必将大打
折扣。还是这位罗伯特 ·路易斯 ·斯蒂文,他
认为简洁就是在保留“关键构思”的前提
下,“强调一些东西,省略一些东西。他
必须省略那些冗长乏味的或不相关的东
西 ……,这里所谓“可以省略的一些东
西”,如我们前面所述,包括句子、段落、
材料,当然也有语言的成分。
(三) 具体、清晰、鲜明、生动 ―― 新
闻可读性所要求
如前所述,新闻可读性的要求涵盖甚
广,例如在对事实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在
报道的章节构思和笔法上、在句子的结构和
长短上、在加强趣味性和人情味上等等。当
然,也必然要在语言载体上有所反映。因此,
具体、清晰、鲜明、生动等,就不仅是前面
所说新闻报道的一般性要求,也是新闻语言
的使用要求。
?也如同新闻报道的一般性要求一样,新闻
语言的清晰、鲜明、生动等,固然有其各
自的实现技巧,但“具体”仍然是第一位
的。许多时候,有了“具体”,事物的影
像就会清晰,形象就会鲜明,读来自然也
就生动可感,因此这应当成为掌握和使用
新闻语言的重点要求。
?新闻语言的“具体”应当有以下主要特征:
?以具体的细节代替含糊不清的表述。
?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举过这样一
个事例:“一篇报道的内容是:一名明
尼苏达州前选美皇后承认自己在商店中
行窃,该报道称她偷窃了‘好几种’东
西。这篇报道到了美联社主编手里后,
这位主编查清了遭窃的物品,并把这些
商品的名字 ―― 泳衣、丝巾、假发 ――
都放进了报道里。”( 177页)
?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用西方新闻人的话来说就是:“让我
们能看得到。”例如美国《国家地理》
杂志 2001年 9月载登了卡尔 ·齐默的文章
《地球有多远?》文中说:“它的历
史是如此久远,我们几乎无法理解这
种久远。虽然陆地分离,但从我们星
球诞生之日起维系着它生存的原子一
直存在着。如果将一年时间想像成一
条一码长的绳子,那么,与阿卡斯塔
岩时代所对等的绳子足可以在地球和
月球间往返 4次半。”
?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举过这样
一个事例:“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方
法来实现‘展现’,甚至在一句话中,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让我们再看一位科
学记者,她想通过自己的报道描述一只
小虫子的大小。她写道:‘虽然在条款
的末尾,他们极力告诫,不要过多地从
一只不过逗号大小的虫子推断人类的生
命周期,但是他们说,进化 …… ’这就
是展现。如果说,如果说,作者最重要
的目标之一就是让读者亲眼目睹,那么
这个科学记者做到了。”(同上,176页)
?我国新闻报道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例
如获 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
《壮丽的发展诗篇 ―― 从数字看上海巨变》
(作者李蓉,《解放日报,2002年 9月 28日)
中有这样一个小标题:“从一张‘报纸’
到一个‘房间’,上海的绿意浓了”,文
中说:“过去,人们在形容上海缺乏绿化
时惯常的比喻是,每个人拥有的绿地没有
一张报纸大( 1989年市区公共绿地面积为
0,96平方米),而至 2001年底,上海每个
市民已拥有 5,56平方米的绿地,相当于一
个小房间的的面积。”
2003年 9月 3日《中国铁道报》载文《建设
发达铁路网》说:“从新中国成立到 1991年,
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 40倍,铁路完成客货周
转量增长近 43倍,而铁路营业里程仅增长 1,4
倍。至 1997年底,中国人均拥有铁路才 5,5厘
米,不及一根香烟长,在世界上排在 100位之
后。”
在上面所举的这些新闻实例中,我们都能
看出,“具体”可以使语言表述清晰,同时也
是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的有效方法。此
外,语言的具体还涉及到概念的使用问题,这
将在下面新闻语言使用的基本技巧一节中详述。
除此之外,新闻语言鲜明生动的另一个
重要特征,是要具有时代气息。新闻总是对
最新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最快报道,最贴
近社会生活的现实情况,因此,新闻语言也
必须是对新近出现的社会词汇的最直接、最
真实、最迅速、最广泛的反映。西方记者就
曾提出:“避免使用那些普通的词汇,去寻
找其他词汇。看着每个词,尝试着用另一个
词来代替它 …… 记者经常对使用新词没有信
心。一些词可能不那么恰当,但是我们要冒
这个险。”(《华盛顿邮报》安妮 ·赫尔,同
上,197页)
?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在各种媒体上经
常有新词出现,词汇的翻新速度很快。我
国最著名的词典之一《新华词典》的修订
周期已准备由原先的 10年一修订改为 5年一
修订。 2001年的修订版,就删除旧词 2000
多个,新增新词汇超过 10000个。所以,作
为新闻工作者,既应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
的敏感,也应时刻保持对新兴词汇的敏感,
并恰当地使用于报道之中,以提高报道的
鲜明性和生动性。当然,新闻报道使用新
词也不能盲目地追求时髦前卫,还要是遵
守语言使用的一些基本规范,这是需要注
意的。
(四) 新闻语言应有不同风格
在新闻语言的一般性要求之下,不同体裁、不
同类型的报道也应当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新闻报
道最终的传播效果要求所决定的,强求一律就是机械
论者,并不符合新闻语言的辨证要求。美国新闻学教
科书上说:“事件的性质决定报道推展的节奏。一篇
关于龙卷风或飓风袭击某社区的报道将以风速行文。
但如果是一篇受害者葬礼的文章,那就必须与牧师在
抚慰那些过早应召去见上帝的人时那抑扬顿挫的祈祷
词合拍。”(同上,191页)前面提到西方关于好的
新闻报道的 4个特征,其中第 4个就是:“恰当:风格
自然而不拘谨。用马克 ·吐温的话说就是:‘不矫揉
造作,语言质朴 …… 自然 …… 所选词语恰到好处。’”
( 180页)
决定新闻语言风格不同的主要因素有:
( 1) 新闻报道的不同体裁对于语言的要求
有所不同
消息语言:陈述事实,具体陈述与抽
象概括相结合。
通讯语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
现事实、解释事实,更丰富、更形象、更
具体。
( 2) 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导致新闻语言的
差异
( 3) 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导致
报道语言不同
二,使用新闻语言的基本技巧
(一 ) 少用形容词和形容性描写
1,关于形容词
中外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都毫无例
外地赞成并高举这样一个词语使用大旗:
少用形容词。
?在美国梅尔文 ·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
中,时常可见这样的要求,例如:“下面
是诗人、散文家兼作家约翰 ·西亚迪关于写
作的一些实用性建议:数数形容词和动词。
优秀的写作(积极的写作)几乎总是用更
多的动词 …… 几乎可以坦率地说,如果每
一个名词都伴随着一个形容词而出现,那
么这些遗词用句就糟了。”他甚至列举了
马克 ·吐温这样极端的建议:“一旦你看到
形容词,就消灭它。”( 211页)
?在日常语言中,形容词是描写和形容事物性
质、状态、特点、形貌等的词,具有不可替
代的表达作用,为什么到了新闻语言中,却
变得如此不受人“待见”呢?看看马克 ·吐
温在评价布法罗女子学院写作竞赛一等奖散
文时说的另一段话,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它“用一种不露锋芒的语言讲了一个非常简
单的事件”,具有“罕见的 止于当止之处 的
优点”(黑体为马克 ·吐温所强调的),
“它显示出一种摆脱了形容词和大话的自由,
这点很吸引人,虽说不上诱人。但让我们顺
便做个评论,如果不修改原稿,一个人很少
能让他的笔端不充斥着形容词。”
?马克 ·吐温的这段话中,对形容词或直
白或间接的意见可归纳为两条:一是
将形容词与“大话”并列,实质便是
指责它像“大话”一样容易言过其实;
二是用获奖散文“止于当止之处”的
优点来对照形容词的缺陷,那么就是
指责形容词有当止而不止、夸大增饰
的嫌疑了。马克 ·吐温对形容词的厌恶
有些过于极端,指责的内容也未必恰
当,但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对新闻报
道中形容词的使用得出如下相对比较
全面的认识:
( 1) 新闻报道,以“完完全全、原原本
本”地记录事实、反映事实真相为最高境
界,而形容词大多具有较强的修饰意味,
而且这种修饰性大多来自使用者自身的认
识和感觉,有的词义内涵本已难以确定,
而其定性也未必符合客观事实。总之,这
类形容词与事实及其真相有一定距离,容
易违背新闻报道所要求的客观、准确、平
实的语言要求,也就容易对读者造成误导,
因此一定要慎用。这些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修饰性过强的词。例如:“鲜红”、
“血样红”、“雪白”、“黑漆漆”、
“金灿灿”等;
?主观色彩强烈的词。例如:“好”、
“坏”、“善”、“恶”,“伟大”、
“正义”、“低级趣味”等;
?感情色彩强烈的词。例如:“疯狂”、
“残忍”,“惨淡”,“奇妙”等。
( 2) 形容词并非绝对不可以用。尤其是那些
具有简单描述性质的形容词,在新闻报道中还是必
不可少的,如“长”、“短”、“大”、“小”、
“远”、“近”、“黑”、“白”等等,但总体来
说要慎用,尤其要注意客观描述性形容与具有主观
意愿性质的形容之间的差别,哪怕这类差别有时显
得微乎其微。例如我们同学所写关于自闭症学校的
通讯中,有这样一句:“孩子顺从地站了起来,但
他眼睛只是呆呆地盯着墙,脸上也没有表情。”其
中“顺从”和“呆呆地”这两个形容词包含着对所
见事实的认识和概括成分,因此都多少带有主观意
愿的色彩,而且全句也不够简洁。不如改为:“孩
子面无表情地站起来,定定地盯着墙。”
( 3) 形容词的所谓“慎用”,一是指数量
上,二是指程度上。写作时既要注意数量
上的“滥用”,也要注意程度上的“乱
用”,要用得贴切,用得恰当。
?少用形容词这一原则,从本质上分析,其
实就是坚持新闻必须真实这个第一要素的
具体反映。换句话说,新闻固然要追求鲜
明、生动、引人入胜、“抓人眼球”,但
决不能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从这个角度
认识,或许我们对这一原则就会有更加深
入的理解,于是我们也就能对前面曾经引
述过的一个实例有更深的认识:
?“《华尔街日报》的一位新闻主编比尔 ·克
里格会把‘他笑着说’、‘他气急败坏地
说’、‘他一脸苦相地说’等词从文章中
找出来,然后叫来加特纳或其他犯错的记
者。他会把这些句子都改成‘他说’。”
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也许就会在某种程度
上出现新闻失实的问题。下面这个较新的
实例就是很好的证明:
?2005年 4月 7日,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
授、著名画家陈丹青在《南方周末》上有
如下一段对媒体的批评:
?斗胆禀告媒体,采集事相,审慎一
点,用词用语克制一点。对媒体,
我克制而审慎的批评是:个别记者
的语文水准,还得把把关。各报的
形容词,也真看得我心惊肉跳:
?拂袖而去?,那要古人的宽袖这
才拂得起来;?拍案而起?,则我
与领导接谈此事,彼此笑眯眯,谁
也不红脸,国中单位的情面礼数,
大家应该知道的。
?引发陈丹青不得不“禀告”媒体的,是媒体
(其中不乏大报)对他在清华大学辞职事件所
做的不实报道。此事基本情况陈丹青做了如下
叙述:中青报的采访见报后,报道略去“续签”
一节,外间以为事情才刚发生,我已走人。更
不料媒体及网络纷纷起议论,可见书的影响远
不及报刊。近日婉谢廿余家媒体采访,仍难平
复。上海文汇报记者采访不成,竟擅自致电本
院院办,一位接听电话的老师称不知我辞职一
事,记者乃以“经清华权威人士证实,陈并未
提出辞职”为题见报,变得此事子虚乌有,是
我在欺世 ……
?据此,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副主任伍义林写
了篇文章 ――,谨记陈丹青对媒体的“禀
告”》(见北京日报集团《新闻与写作》
2005年 7期)。文中对当下新闻媒介对形容
词的滥用和乱用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用语克制一点,形容词慎用点。新闻毕竟
不是文学,形容词慎用是一铁律,新闻作
品中善用、巧用形容词当以慎用为前提。
?现如今媒体上形容词多得可以溢出来,一些
社会新闻为了抓眼球、抓卖点、拼新闻,似
乎走上了一个死角:靠谁敢用、谁多用、谁
能厚着脸皮把形容词用在标题和行文中去抓
人。君可见:热、疯、狂、惊、速、最等极
具煽感性的形容词频频出现在标题中,如
? … 热捧 … ?、? …… 掀起情感波澜?、
? …… 绝唱 …… ?、? …… 经典 …… ?、
? …… 疯狂 …… ?、? …… 惊出 …… ?、
? …… 惊魂 …… ?、? …… 情迷 …… ?、
? …… 热销 …… ?、? …… 飞涨 …… ?等不
一而足。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就此
而言,后人研究我们这个被形容词所夸张的
时代,不知会得出什么结论。
?关于形容性描写
?形容性描写不是单纯的形容词,而是由形
容词与其他词语组成的语言结构,伍义林
上文所举的许多词语其实就不是形容词,
而是属于形容性描写,如“热捧”、“掀
起情感波澜”、“绝唱”、“飞涨”等。
不过,既然形容性描写中大多都有形容词,
那么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使用注意要点也就
与形容词相同,这里就不专门举例了。
(二) 关于动词的使用
与少用形容词的原则相应,西方的新闻报道历
来重视并极力提倡多用名词和动词。在他们看来,
多用名词和动词,既是新闻报道真实而且扎实的基
础,也是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重要方法 ―― 用活生生
的事实去吸引人:“因为导语靠主语和谓语推进,
所以名词和动词的选择对可读性而言至关重要。”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151页)“他的作品总是
闪耀着光辉。他喜欢具体的名词和活跃的动词,他
的每段话都如砖石般坚实。”(选自皮特 ·哈米尔为
《每日新闻》和《新闻日报》的拉斯 ·埃里克 ·内尔森
撰写的讣闻)
?在我国新闻界,这也日渐成为大家认可的
词语使用准则。因此,我们这里先谈谈动
词的使用问题。
?新闻报道之所以应当多用动词,首先与新
闻报道的本质属性有关。既然新闻是对新
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那么事实
总是有着发生、发展的过程,总是更多地
具有动态性质,事件性报道尤其如此。所
以西方新闻学教科书这样说:, 报道必须
具有动感,事件的性质决定报道推展的节
奏 …… 无论是快或是慢,报道必须是动态
的,它不能停下来去探测第二条路。”
?当代西方新闻界对动词的使用尤为重视,还有另
一个具体原因,那就是视觉新闻对文字新闻的强
有力挑战。这类视觉新闻有两大类别:一是电视
新闻;二是各种媒体上越来越多地刊登的新闻照
片。它们之所以对文字新闻造成极大的冲击和挑
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通过极具现场感的形
象,很好地体现了“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原则,
既使得新闻报道真实性大大增加,又使得新闻报
道极具形象感。所以美国《写新闻》一书说:
“一张优秀的现场新闻照片,往往使 1000个形容
相形见绌。”所以前不久台湾某电视台公布了陈
水扁亲信陈哲男与高雄捷运副总裁在韩国赌场赌
博的照片,就逼得陈水扁和民运党无话可说,陈
水扁不得不公开向民众道歉、民进常不得不开除
其党籍。
?因此,在现代社会,文字新闻要想应对来自视
觉新闻挑战,就不得不采取同样的方法:提高
真实性、增强现场感和形象感,而多用动词,
尤其是更具有动作性和支配性的及物动词,就
成为切实可行的主要方法。西方新闻学教材总
结说:“牢记一个句子至少应有一个实体动词,
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
(美联社《编辑手册》中关于新闻写作的第 6
条要求,1974年修订)“动词应该是一个生动
的行为动词,它可以使读者迫不及待地看宾语,
让读者停下来思考。与其说动词的有无很重要,
不如说在及物和不及物动词中做出选择很重
要。”(《新闻报道与写作,152页)
?除了多用动词外,动词使用中要注意的第
二个问题,就是要用准动词,越准确也就
越真实,也就越有现场感。动词和其他词
类一样,都有许多义同或义近的词。如同
我们过去所了解的,在这些同义或近义词
中,相同或近似的是其中的理性义部分,
而不同之处则多在感性义(又叫色彩义)
部分。在新闻报道中,就尤其要注意不同
感性意义之间的区别,选择的标准依然是
不能以损害真实性为前提。所以一般情况
下,大多选择不具太多主观或褒贬色彩的
中性词。
?说到这里,我们又想起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梅尔
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关于动词“说”的
一些意见:
?这些被误用的语言形成了危险的浅滩,许多记
者都曾在那里触礁。如果我们把威胁作者的暗
礁标示出来,那么最危险之处莫过于记者在寻
找动词 ? 说 ? 的同义词失败的地方。
?新闻撰稿人写道:该党派的财务主管 ? 披露 ?,
琼斯曾经接受过外国公司的献金,这触犯了法
律。主编告诉记者,? 披露 ? 这个词 ? 暗示我
们相信这种断言,请用 ‘ 说 ’ 这个中性词 ? 。
?斯蒂芬 ·金在写信给作者的 5个建议中说,? 在
对话中表明某句话的归属时请使用 ‘ 说 ’ 字。 ?
?让 ? 说 ? 这个词立刻说出来,并且要高声而清
晰地说。但是,它在用于交待消息来源时不能
用得过滥。如果你被诱惑使用断言、指陈、声
称、主张、宣布、指出、喊叫、陈述、耳语等
词替代它,首先要查查词典。
?动词的选择和其他词语的选择一样,用得准的
衡量标准就是一个字不能增减,一个字也不能
替换,只有, 这一个, 才恰如其分。下面这篇
报道或许可供我们参考:
?[新华社晋绥 1945年 8月 11日电 ]拂晓听到日
本要求无条件投降消息,晋绥各地完全沸
腾起来了。送号外的骑兵和通信员,把大
小村庄都唤醒了,到处是兴奋的人群,到
处是欢乐和议论。
?其中,,听到,,, 送,,, 唤醒,,
,议论, 等动词和, 拂晓,,, 沸腾,,
,大小村庄,,到处,,, 人群, 等非动
词的使用都非常准确,几乎不可替换。
(三) 关于名词的使用
西方新闻学界主张多用名词,至少有两
个明显的理由:一、事实的发生总离不开具
体的时间、处所、方位、范围、人物或事物
指称、原因、过程、结果、状况、程度等,
没有这些要素就构不成事实内容,而这些要
素落实到语言表述中,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占
据着大部分;二、西方新闻写作最崇尚的
“主-谓-宾”结构中,除去谓语动词,主
语和宾语大多由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充当,在
基本语言成分中也占据多数。
?在新闻写作中,名词使用的基本原则,就是词义
要尽可能地具体。那么,什么才是具体?门彻的
《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如果有可能,主语
就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名词,以便读者可以听见、
看见、品尝到、感觉到或者闻到。它应该代表一
个名字或一种事物。”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还会想到前面曾引用过的他
关于“使用有所指涉的词”的意见:“进步、自
由、爱国主义、大企业、好斗分子、激进分子等
词都会引起麻烦,因为在空间上,它们没有任何
特定的、具体的或确定的东西可以归依,它们飘
浮不定。如果需要引用的消息来源中包含有这些
词语和短语,记者务必要让消息来源明确解释这
些含糊语言的确切意义。”
?如果再要列举实例,我们马上又会想到前引
把原选美小姐偷窃的“好几种”东西,换成
“泳衣、丝巾、假发”等商品名称的例子,
这就是具体,就是没有含糊不清。因为具体,
新闻报道也就更显真实;同样因为具体,新
闻报道也就可能更为生动,这是我们前面已
经讲过的。
?名词使用要具体的原则,转用形式逻辑的术
语来阐述,就是要了解母概念和子概念的差
异,多用子概念,少用母概念。例如“人”
和“男人(或女人)”就是具有母子关系的
一对概念,按照形式逻辑的原理,二者之间
具有背反关系:
?“人”是母概念,其特点是外延大,包括
子概念男人(或女人),但相应地,内涵
也就小,即作为人的具体特征给人的形象
感就少,印象也就越模糊。反之,“男人
(或女人)”是子概念,其特点是外延不
如母概念大,只是“人”中的一部分,但
内涵却比母概念具体生动,包含着可以称
之为男人(或女人)的种种生理和心理特
征。如果再进一步,“小男人”、“中年
男子”、“成功男士”、“老男人”等,
又比“男人”的概念外延小了一层,而同
时概念内涵也就更具象化了一层,会令人
想起各自更多的具体特征。
?由于子概念的内涵总是比相应的母概
念具体、丰富和生动,因此,名词使
用中多用子概念就更加容易引起人们
的形象思维,这就是多用子概念的理
由。这与西方新闻写作提出的“避免
死线上的抽绎”是一个道理。西方学
者认为,语言具有“抽绎阶梯”的特
点,它有不同的抽绎层次,即我们所
说的子概念和母概念。例如小男人
―― 男人 ―― 人 ―― 生灵等,就是
“抽绎阶梯”由低到高的例子。
?随着抽绎层次的提高,原来词语所表现出
的事物的具体特征也就越来越多地消失在
较高一个层次的总体意义之中,因此一般
情况下,越高层次的语言越抽象,理解也
就越困难。所以西方新闻界认为,新闻写
作在语言运用上不能捆死在一条抽绎水平
上,尤其不能捆死在较高层次的抽绎线上,
否则很难引起受众真实而具体形象的感应,
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 多用具体事实,少用抽象概括
新闻写作中子概念与母概念的关系推而
广之,还不仅仅表现在词语的使用上,在许
多时候,在对新闻事实的描述上,同样会出
现类似的问题,这就是具体事实与抽象概括
之间的关系。缘于上述母子概念的同样原理,
新闻写作的一般原则就是:多用具体事实,
少用抽象概括,这也是“用事实说话”的具
体落实。先看下面这两个例子的比较:
1.《百万群众大转移》(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部队官兵上去了,党政干部上去了,电话、传真、
广播、电视等一切手段开始高速运转了。
?人在大堤在?,极左的年代我省发生过上千护
堤群众被台风卷走的惨剧,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
家园可以重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2.《洪水毁家园 灾民也难眠》(美国普利策新闻
奖获奖作品):
家园沉入水底,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黑漆漆的空
无一人,家具漂在水上。
缓慢上涨的洪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森的响声,但
是,这些地区的人民已经撤离,看上去静悄悄的,一
切都很平静。
?资料来源:,新闻与写作,2004年第 12期,
吴风华文:《, 以人为本,,大众传播的
新视角》。
?原文评析说:, 同样是写洪水中灾民撤离,
但前者重在宣传干部和官兵,对于生死攸
关的受灾群众并没有作充分报道。而后一
条用视觉和听觉形象展现了在洪水冲击下
的一幕幕灾情,触目惊心,‘ 但是 ’,笔
锋一转,读到人民已安全撤离,读者便松
了一口气。这里没有刻意渲染政府在救灾
工作中的表现,却突出了洪水中百姓的命
运。,
?从写作角度看,,突出了洪水中百姓的命
运, ―― 完全撤离,其实就是突出了, 政府在
救灾工作中的表现,,只不过是用具体事实来
表现而已。
?同样地,“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家园可以
重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是总结、概括,
不是描述,更不是白描语言。而“房子黑漆漆
的空无一人,家具漂在水上。缓慢上涨的洪水
在防护墙上发出阴森的响声,但是,这些地区
的人民已经撤离,看上去静悄悄的,一切都很
平静”则是描述语言,而且是白描的语言,然
而比起前文,不仅意思与上述抽象概括的语言
相同,而且描述更具体、更形象、也更直观。
这种新闻写作方式的最大好处,套用西方新闻学
的一句名言就是:“细节向我们展现的东西比记者概
括的内容更多。”让我们再看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
中所举的几个例子:
1,? 本镇没人能打败我。我是不可战胜的。 ?,洛
杉矶时报》的贝拉 ·斯顿博引用一位政客的话说。她
没有必要直接告诉我们,这个人极度自负。
好作者会让被采访者的语言和动作来做这个工作。
约翰 ·西亚迪说,? 让事情发生,而不要讲它是如何
发生的。 ?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读者就能真正走进报道
中去。本来横亘于事件和读者之间的记者消失了。
2.在报道一个被狙击手杀死的小孩的葬
礼时,记者写道,? 极度悲伤的父母在整个仪
式中一直泪流不止。 ? 另外一位记者写道:
? 这对父母哭得很平静,富兰克林夫人靠在丈
夫身上以支撑自己。 ? 第一个记者告诉我们说,
父母 ? 极度悲伤 ?,而另一位记者则把女人的
悲伤展现在我们眼前。
3.为了表明东北一个奶牛场的消失对人
们造成的影响,记者写道,那些农场主在出售
了农场后仍在附近逗留,人们还可以看到他们
? 在百货店里购买早晨喝的啤酒。 ?
?以上这些都是用具体事实代替抽象概括的
很好例子,我们不妨仔细品味。
? 除此之外,新闻写作中还要注意多使
用朴实通俗的群众口语(即大白话)、注
意使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语言、也要注意
吸收中国古代语言中那些具有生命力的语
言成分(如成语、民谚、熟语等),这些
问题有些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有些则在
汉语言修养课中有所涉及,这里就不多说
了。
第五章
新闻的角度
第一节
新闻的角度与选择的价值
社会生活总是丰富复杂的,面对事实
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新闻报道只有选
择不同的角度,才能表现出“远近高低各
不同”。新闻的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
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在
新闻报道的实践活动中,新闻角度解决的
是“怎么写”的问题,它关乎新闻写作的
基本思路,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
道的价值高低。
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在其《新闻采访方法论》
中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
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
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
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
角度是为了追求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
在于追求新闻价值。”( 128页)
可以说,角度的选择问题从一开始就伴随着
新闻的出现和发展,无时不存在。在我们今天这
样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全球化浪潮席卷每一
个角落的时代,新闻角度的选择不仅没有失去其
应有的价值,而且变得越发重要。
当今时代,媒介的多元化和传播技术
的现代化,推动了全球信息化和全球传播
的飞速发展,它带来最令人欢欣鼓舞的局
面,那就是: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控制和流
通模式受到了直接的挑战。这种挑战意味
着过去那种对新闻事实的生产、解释和传
播的限制已被打破 ―― 无论是时空的限制
(远离信息源,无法获取及快速传播),
还是人为的限制(包括意识形态对事实解
读的专断、舆论领袖和精英对事实的操纵、
政府对新闻信息的准入和流入限制等)。
新闻话语的自由空间变得越来广阔。
如今,在任何有新闻的地方,都会云集着
不止一名的记者,有时甚至是数十、数百
名。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服务于不同
媒体,持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念,差不多
都会最快的速度将这一新闻事件报道出去。
可以说,在今天,任何一个新闻事实及对
它的制作和传播只能由一家控制和垄断已
经成为神话,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使得靠
打时间差来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
不过,这也给现代的新闻与
传播带来新的问题:你看着像我,
我看着像你,大家长得有时难以
分清,这就是新闻甚至媒体的同
质化。在这样的时代,许多时候,
只有新闻角度的不同,才能更好
地凸显新闻不同的个性和其各不
相同的价值。
?即便是当今最炙手可热的全球媒体巨头、也是最
善于利用各种新兴媒体的 鲁珀特 ·默多克,最近在
接受英国《独立报》记者伊恩 ·里夫斯的采访(这
是他 5年来首次接受媒体的正式采访)时,针对记
者提出的, 考虑到所有这些事态发展,他是否认
为传统记者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的问题,
也说:, 根本不必担忧,我们始终需要出色的新
闻记者 …… 优秀的新闻记者和优秀的新闻报道总
会有立足之地。对这些报道的需求也将一直存在
下去。, (《独立报,11月 28日文章,《鲁珀
特 ·默多克娓娓道来》,《参考消息,2005年 11月
30日 12版翻译转载 )
?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默多克说的
是对的,世界上任何一家媒体,或早或晚,
都必然会经历兴盛和衰亡,而那些非同平
常、极其精彩、产生广泛效应、给人们留
下深刻印象的新闻报道,则会长久不朽。
而这样的新闻报道,一定是独辟蹊径,从
一个新的角度,走着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
路,发掘出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闻价值,才
会显得光彩夺目。这就是非时间性独家新
闻,也是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新
闻角度所具有的更加值得珍视的现实意义
所在。
第二节 寻找最佳角度的一般原则
新闻报道有各种角度,如表扬与批评、工作
与生活、正面与侧面、微观与宏观、领导与群
众、中央与地方、对内与对外、专业与通俗、可
读与必读等。但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活动、
人的阅读和人的欣赏,也就是说,离不开新闻阅
读者的意愿和需要。因此,说一千道一万,从某
种意义上说,读者的需要就是新闻应当选择的角
度,读者最需要的,就是最佳角度,这是我们在
新闻写作中应当时刻牢记的。具体说来,新闻报
道和写作中寻找最佳角度的一般原则有:
一、根据不同的媒介定位和读者群体
寻找最佳角度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 60周年,国内各大媒体都纷纷推出自己的
相关报道以示纪念和庆祝。这种重大的新闻题材
谁也不敢放过,这是竞争的需要。在广州城内,
有三大报系鼎足而立,即《广州日报》、《南方
都市报》和《新快报》,因而使得广州成为国内
报业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那么,这三
家报纸是如何选择自己的角度,展开报道的呢?
我们看看 8月 15日这天的情况:
?《广州日报》:约 4个版面,用图片 8张,新闻稿
12篇。
?A1版头条是《(引题)胡锦涛参观纪念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主标题)牢
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新
闻开头将胡总书记当时讲话的重要部分以加粗、
加大的形式单独列出,而新闻的主标题四句话也
正是从这一部分抽取出来。这条新闻《南方都市
报》没有报道,《新快报》则放置在 A2版。
?A3和 A4版报道的是幸存老人讲述当年历史的内容。
尤以 A4版的《(主标题)“我登‘密苏里’号见
证日本投降(副题)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92高龄的
中国战地记者 ―― 广东南海人攀秀石》最具特色。
?《南方都市报》,25版,用图片 42张,新
闻稿 17篇。
?25版中,16版是主要由图片组成的日本投
降影像见证特刊 ――,末日》,共分为
“核爆”、“反攻”、“投降”、“狂
欢”、“占领”、“逞凶”、“问斩”七
个主题部分。特刊封面是一幅横贯两上版
面的美国轰炸机飞越富士山对东京实施轰
炸的黑白图片,气势磅礴。其他每一部都
占据两个版面,均由大幅黑白图片和小段
文字说明组成。
?《新快报》:共 9版,用图片 14张,新闻稿
28篇。
?在此日的专题报道中,推出的是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系列纪念特辑的第六
和第七部分,分别为“中共英雄谱”和
“日本访谈录”(实地走访靖国神社的游
记和与日本千叶大学师生及两位长期留居
日本的华人学者的专访)。整个特辑风格
淡雅清新,版面设计新颖。
?由此可以看出三报不同的角度:
?《广州日报》是党报,作为当地的主流媒体,它
首先要做好的党的喉舌,因此必须稳重、大气。
结合自 5月份以来,该报就组织两名记者奔赴东北、
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地,途经 20多
个省份和自治区,寻访抗日胜地,搜集大量当年
中华儿女抗日救国的英勇故事,在 8月 15日前已见
报 465篇的情况,可看出它对这个专题报道定位是
全面和深入,与其党报身份相符。而在当天的报
道中,除了 A1版的正面宣传外,其他版面则选择
恰当的角度切入,力图尽量将新闻写“软”,使
之更具可读性,这尤以 A4版的报道最为突出。
?,南方都市报》是一份都市报,主要面对的是广
州城内的一般市民,因此报道内容不宜过于全面
和专深。而且该报一直擅长新闻图片的选择和运
用,于是主要选用大图片、少文字的方式,从强
化视觉感受入手,追求新颖、震撼的传播效果,
可谓在全国报道中都是独树一帜。
?《新快报》面对的读者群体则是知识文化水平比
较高的“白领”和中产阶层,“知情就是力量”
是其办报理念,因此它所采用的新闻稿件是三家
报纸中最多的。而且注重实地采访搜集第一手资
料,力图通过记者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为
读者提供翔实而有深度的报道。在全国铺天盖地
欢庆胜利时,新快报的日本访谈可谓别具一格。
二、根据贴近性原理来寻找最佳
角度
第三节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思路
一、旧中见新
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新
的现实联系起来,在老题材和旧
新闻中找出新的角度,如上述
广州三报的抗战胜利报道。
二、小中见大
古人诗云:“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
红杏出墙来。”只凝笔描绘一枝出墙的红
杏,却能让人领略园内百花盛开的景象。
新闻写作也应如此: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由小故事写出大主题,由一滴水看到太阳
的光辉,做到“善取一枝显春色”。
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最常见的毛病是罗列
一大堆新闻事实,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不加选
择,云山雾罩,而把最有新闻价值、最有新闻特
点的新闻事实淹没了。殊不知,从传播效果和影
响力来看,堆积过多的新闻事实,远不如选取最
有价值、最有特色的新闻事实详加阐述;写整体
一般不如写最具特色的局部更传神;写全景通常
情况下也不如截取一个典型的片段加以描绘更令
人印象深刻。这既是让新闻短些、再短些的需要,
也是增强报道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当然,冰冻三
尺非一日之寒。善于捕捉最有价值、最具特色的
新闻事实,是记者发现力的表现,需不断积累,
提高综合素质。
?1994年国庆期间,新华社播发了一篇
《“新中国第一”的更迭》的新闻。这篇
新闻的最大特色,是没有写成各行各业取
得巨大成就的大综合稿,而是选报了新中
国成立 45年来多项令人自豪的“第一”被
更迭的新闻事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各条战
线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样不仅节省了篇幅,
而且小中见大,意韵无穷。所以在众多的
国庆成就报道中脱颖而出,至今读来仍令
人无限感奋。
再看消息《汉阳区 14所公办小学拆掉“门
槛”》(原载 2002年 10月 17日湖北日报):
本报讯,昨日是汉阳男孩罗昭有生以来最
难忘的一天,在汉阳区五里村小学他加入了少先
队。抚摸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这个 12岁的孩子
激动得泣不成声,? 我入队了,我和城里的孩子
一样了! ?
和他一起入队的,还有该校另外 255名外来
打工者的子女。今年 9月,汉阳区取消了辖区 14
所小学的借读费,目前已有 9514名打工者的子女
进入了公办小学就读,占辖区学龄打工者的子女
总数的 70%。
这则新闻在导语部分用了一个普通小
学生的故事,来反映汉阳区政府、教育部
门给打工者的子女平等受教育机会与权利
这件令人高兴的新闻事实。以小见大,从
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把比较重大的事
件具体化,也把新的政策法规人性化,因
而更贴近读者,使新闻一开头就把读者深
深吸引住。(参《新闻与写作,2003年 12
期魏明革文)
三,发散思维
指以一个新闻目标(或新闻事物)为
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展,从不同的方向、
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发现更多的角度
和侧面。例如,依托著名事物写新闻,就
体现着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依托著名的事物写新闻,是报道中常
用而有效的手法。即把新闻事件与大家熟
知的、重要的事物相联系,借以衬托甚至
提高所写新闻的重要性。由于人们对这些
著名事物关注度很高,如果注意到并选择
了与此有关的报道题材,在繁杂的新闻素
材中加以提炼,形成报道主题,就有可能
写出有新意、有特点、影响力大的新闻。
平安大道是北京第二条横穿旧城区的
大街。新华社北京分社常务副总编宗焕平
当年采写这条大街改造的稿件时,总觉得
写一篇类似《北京改建平安大街》的稿件
太地方化,也不足以反映平安大街的重要
性。但北京的长安街却举世闻名,平安大
街又有第二条长安街之称,于是便写了一
条题为《北京建设第二条“长安街”》的
新闻,结果落地效果非常好,美联社和法
新社还作了转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将平安大街与“长安街”作了有机联系,
这就是发散性思维在选择新闻角度时的效
用。
新华社播发的《中国造“哈勃”望远镜将被射
入太空》和获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中国地
铁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等稿件,也是善于运用这
一手法的典范。空间望远镜是一个科学术语,一般
读者对此不太了解。空间望远镜领域最有名的是美
国人制造的“哈勃”望远镜。“哈勃”成功观测暗
物质、离地球最远的星系等巨大成果屡次被全球科
学界评为年度最重大科技进。而且,“哈勃”望远
镜 1990年便已发射升空,尽人皆知。于是,记者在
标题和文中借用这一概念,一方面有助于读者的理
解,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事物的重要性。《中国地铁
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则依托“天安门广场”这个
全世界蓍名的广场,凸显了这条新闻的重要性 ――
今天,一条地铁的开通已没有多大新闻性了,但穿
过天安门广场的地铁只有一条。
?四,逆向思维
?五,虚中觅实
?六,高屋建瓴
第六章
关于消息的写作
第一节 消息的体裁与结构
一、消息体裁的特点及报道优势
消息是各种新闻体裁中使用最多、也最
活跃的一种体裁,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一个多世纪以来,消息一直
被认为是新闻报道的主角,在可以预见的
将来,这一地位应当也不会改变。这是由
消息的体裁特点及所具有报道优势决定的。
(一) 消息的体裁特点
1,简括性报道
简要、概括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消息
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最本质特点。在写
作上,消息重在概括性的陈述,所以篇幅
相对较短;而通讯则重在对事实的描写、
展现、解释、分析等,所以篇幅也较长。
即便是描写性或分析性消息,也重在言简
意赅,而不要求娓娓道来,这都是此前已
经谈到过的。
2,更注重报道事实
新闻的各种体裁都必须用事实说话,
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由于消息的本质特点
是简要、概括地报道事实,且篇幅相对短
小,所以比起其他体裁,议论或抒情的成
分更少,亦即提供给读者的是“水分”更
少的事实“干货”,所以一般来说“客观
性”显得更强。
3,相对特殊的结构形态
传统的消息一般采用倒叙的方式,也
就是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它通过标题、
导语和新闻主体,将新闻事件的结果及新
闻事实的要点经过数次的重复,力争尽早
让读者知晓,西方称之为消息写作的“三
度重复”(参教材 145页)。现代消息写作
虽然有些新的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并没
有完全改变倒金字塔的结构。关于这种结
构下面还会较详细的分析。
4,外在标志
消息通常都有外在标志,总称为“消
息头”,包括电头和“本报讯”。而其他
新闻体裁则基本没有。
电头表明电讯稿发出的单位、地点和
时间,加括号或用显著字体标出,置于新
闻稿的开头。由于现代新闻社总以电报、
电传、电话等方式发稿,所以,××社×
地×月×日×时×分×秒电, 就是常见的
形式。有时出于需要,还标明稿件的作者。
,本报讯, 是报社自己的记者或通讯
员采写稿件的标志。如系外地采访,也需
标明发稿的地点、时间和作者。
(二) 消息体裁的报道优势
?发稿速度快,更能体现“新”的特点
?适应范围广
?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更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具有较强的新闻冲击力
二、消息的结构方式
(一 ) 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的核心要点是:重要的
元素放在开头,不那么重要的放在文末。
在写作时就表现为:最重要的材料通常要
放在报道开头,较不重要的素材放在最后。
关于这种报道结构的来历,通常
认为是起源于 19世纪中叶的美国南北
战争时期。当时,由于刚发明不久的
电报机经常出现故障,且费用也太贵,
于是记者不得不将最新和最重要的情
况放在电文的开头尽快发出。
不过,消息的这种特殊结构问世
以来,一百多年间行用不衰,还另有
其自身的合理性。
?首先,在新闻报道版面和播出时间的限制下,这
种结构有利于编辑对新闻稿件进行迅速而有效的
处理:“如果可用的版面突然由 10英寸缩为 8英寸,
播出时间由 40秒减为 20秒,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报道结构允许删去最后两段,而不丧失关键
信息。”(梅尔文 ·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161
页)
?其次,这种结构也更好地满足了媒体受众的需求。
人们通常想在报道一开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如
果重要并且有趣,就会吸引他们注意,否则,读
者就会转到其他版面。尤其是当今时代,人们都
太忙,不愿为毫无收获而耽误工夫。
(二) 单一元素结构
在消息的倒金字塔式总体结构之下,缘于一
篇报道的内容重点不一,又可细分为单一元素报
道结构和多元素报道结构。单一元素报道结构是
以一个重要行动为中心,或以一个重要事实或思
想为基础的报道。它也称为单一事件报道。刚走
上新闻工作岗位的记者首先应当掌握好这种较简
单的消息结构。这种结构的组成大致是:
?导语。
?解释性和详述性材料。
?背景(如有必要)。
?次要材料(如果有的话)。
单一元素报道结构
导语(主题)
对导语的解释 背景材料
(最佳引语或事件)
对导语的进一步解释
(支撑性事实、引语、事件、
具体说明和趣闻轶事)
次要主题
(支撑性事实)
单一元素现场报道可能包括许多个主题或理
念,但是在这种类型的报道中,记者确定只有一
个是重要的。这类报道可能具有以下结构:
?导语:理念 A。
?解释性材料。理念 A的详尽细节。
?次要材料。次要主题 B,C,D,E。
?背景。
?理念 A的进一步细节。
?用这种方法写成的短报道在导语或两个段
落之后可以删节,长报道则可以在几个段落
之后删节。
(三) 多元素结构
1,二元素结构
下面是一篇竞选报道中的 11个段落,
刊登在美国《每日新闻》上。这篇报道看
上去有些复杂,其实结构也很简单:
休斯州长输掉了债券和州立法机关
约瑟夫 ·麦克纳马拉
( 1) 新泽西州州长理查德 ·J,休斯昨天在全
州范围的选举中一败涂地。选民拒绝了他押上很
大政治声誉的发行 7,5亿美元债券的提案,而且
共和党人获得了参众两院的控制权。
( 2) 休斯在竞选期间曾经警告说,如果债
券发行受挫,他将在 1月份要求州立法机关征收
一项州所得税和销售税,以满足州财政需求。休
斯在今天早些时候宣布,他 ? 或许不得不重新考
虑 ? 这种需求的规模。他清楚地表明,? 重新考
虑 ? 将增加他对需求数量的估计。
( 3) ? 我接受人民做出的决定。 ? 他在一
份书面声明中说。
开票背后
( 4) 债券发行提案从晚 8点投票结束起就处于落
后地位。该提案包括两个问题:一个关于公共机
构,一个关于公路。根据该州 4533个选区中的
4238个的点算结果,今早的得票情况为:
( 5) 公共机构:反对,868586票;赞成,
736967票。
( 6) 公路:反对,866204票;赞成,681059票。
( 7) 休斯失败的一个明证是,在民主党堡垒哈
得孙县,这位州长期望得到 15万张选票的大多数。
但是只有 100501票对 64752票赞成公共机构债券,
93654票对 66099票赞成公路债券。
( 8) 其他 4项付诸表决的提案没有遭到多少反对,轻而
易举地通过了。它们是:对选民居民身份的要求、对农
场土地实行租税优待措施以及在免税方面对退伍军人和
老年人从按比例征税改为定税。
( 9)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共和党控制着州参议院,昨
天又在至关重要的埃塞克斯、伯灵顿和卡姆登 3个县取得
了压倒性的胜利。将他们的多数地位 ―― 曾经缩减为区
区 11,10―― 扩大到 2/ 3。
( 10) 民主党兵败如山倒,包括休斯州长的连襟、来自
伯灵顿县的参议员爱德华 ·J,赫尔斯在内。赫尔斯的议席
被获得令人信服的 6000张多数票的共和党人埃德温 ·B,福
塞斯所取代。
( 11) 在人口稠密的埃塞克斯县,共和党人 C,罗伯特 ·萨
科恩击败了民主党人埃尔默 ·M,马修斯,后者未及最终计
票结果出来就在晚 11点刚过时承认失败。在卡姆登县,
共和党人弗雷德里克 ·J,斯科尔兹夺走了约瑟夫 ·W,考吉
尔的席位 …… --《每日新闻》
分 析
?这篇消息以两个主要事实为基础:( 1)债券发行计划遭
否决;( 2)共和党控制立法机关。结构就以这两个事实
要点构建。
?导语( 1)第一句有一个记者相信会吸引读者的口语短语
(指俚语 shellasking,意为“一败涂地”)。第二句概述
了 A和 B两个主题。
?从( 2)到( 7)这七段讲的是主题 A。 在第二段里,记者
给出了不能发行债券的可能后果。
?在任何选举中,投票结果都是至关重要的,记者在第五段
和第六段提供了这些数字,这为第七段讲述州长的惨败提
供了一个好例证。在第八段,记者为主题 A提供了一些背
景。
?( 9)到( 11)展开了主题 B,提供了各项投票的具体例
证。
2,三元素结构
下面是一篇以三元素导语开始的报道。如果
记者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可以把那个元素单
独挑出来,写成单一元素的消息。但本文记者认
定三个元素同等重要:
研究将三个因素与心脏病相联系
简 ·E,布罗迪
( 1) 大纽约健康保险计划的一项研究再次表明,
抽烟、超重和缺乏锻炼与大大增加的心脏病所导
致的死亡和残障有关联。这项研究是在该计划的
11万名成人成员中展开的。
( 2) 这项研究发表在昨天出版的《美国公众健
康杂志,6月号上。它说,男女烟民面临的首次
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是非烟民的 2倍。
( 3) 该研究还发现,在抽烟斗和雪茄的烟民中,
一年里首次心脏病发病率高于非烟民,但是不如
吸卷烟的烟民高。
( 4) ? 活动最少 ? 的人,无论有无工作,首次
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是 ? 适度活动 ? 的人的 2倍,
而且患致命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是后者的 4倍。
( 5) 在心脏病发病率方面,被归入 ? 最爱活动 ?
一类的男性并不比那些被认为 ? 适度活动 ? 的男
性具有优势。作者们报告说,活动和不活动界男
性之间的其他差异,例如他们的吸烟量,不能解
释他们不同的心脏病发病率。
( 6) 在该项研究中,与较小体重的男性相
比,较大体重男性首次心脏病发作的机率
高出 50%。该研究还发现,自 25岁起体重
增加的女性面临的危险加大了。
( 7) 作者称,根据吸烟和运动习惯上的差
异解释不了与体重相关的风险的差异。
( 8) 这项研究还发现,在心脏病发病率方
面,男性白人要高于非白人,男性犹太人
要高于白人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但是女性
犹太人与女姓非犹太人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纽约时报》
分 析
?上文的导语( 1)包括了 3个主题:一项研究结果指出,吸
烟( A),超重( B) 和缺乏锻炼( C) 增大了患心脏病的
风险。
?( 2)中向读者交代了这份材料的来源,它出自何处,然
后提供了更多关于主题 A的信息。
?( 3)交代了关于主题 A的更多细节。
?( 4)跳到了主题 C―― 缺乏锻炼。如果按照 A,B,C的
顺序,效果可能会更好。
?( 5)交代了关于缺乏锻炼的更多事实。
?( 6)转向了主题 B―― 超重。
?( 7)关于主题 B的更多信息,B与 A和 C的关系。
?( 8) 被布罗迪认为是次要的信息。
一些记者可能会在本篇消息的最后一段信息
中发现一个新闻点,并且考虑将它放入导语,即
,这项研究还发现,在心脏病发病率方面,男性
白人要高于非白人,男性犹太人要高于白人新教
徒和天主教徒,但是女性犹太人与女姓非犹太人
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 这虽然也很有些新意,但
却很难从科学的角度得出合理解释,而且还有可
能带来种族或宗教方面的麻烦。所以记者布罗迪
的安排是很合适的:既没有付之阙如,但也并不
作为重要信息。这就给我们面对众多的新闻素材
如何选择重点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这篇报道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或
借鉴是:当一篇报道中有不止一个主
题时,在写作时要切记:将关于同一
主题的所有内容放在一处(即“同类
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是西方新闻
界所强调的“经验法则”,这样有利
于报道写作清晰而简洁。
第二节 导语的类型与写作
一、什么是导语
关于导语的定义,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和通
用的解释。可能只有两点是得到大家公认的:
1,它是消息所特有的结构特点。
2.,引导阅读”是它的基本作用。
除此之外,它是不是一定要提示新闻事实的
核心内容、是不是一定只是消息的第一段,甚
至是不是一定在报道的开头部分,都是有所争议
的。
二、导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梅尔文 ·门彻在其《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说:
“导语让读者知道下文的内容。”“有效的导语
满足两个要素:它抓住了事件的实质;它吸引读
者或听众为该报道停留。”( 126页)
据此而言,对于新闻事实的报道,导语有两
个主要作用:
1,抓住新闻事实的本质,开门见山地加以
揭示,以便让读者尽快知道下文的内容,即所谓
“一眼便知”;
2,恰当使用各种有效的报道手法,吸引读
者或听众“一见钟情”,为该报道停留。这在当
今各种媒体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昨晚我们睡在了敌人的营地里。
――,孟斐斯每日呼声报》一位驻外记者写
于南北战争夏洛战役(战于 1862年 4月 6日和 7日)
第一天后。
百万分之一的机会出现了。地狱全面结冰。
星期日全在一张日历上。在今天的世界职业棒球
联赛上,唐 · 拉森在一场比赛中投出了一个无安
打、无跑垒得分和无人赢得第一局的球。
――,华盛顿先驱邮报》雪莉 · 波维奇。该
导语描写的是 1956年这位扬基队投手痛击布鲁克
林道奇队的完美比赛。
? 我感觉自己仿佛被肮脏的手抓了一下。 ?
玛莎 · 格雷厄姆( 1894- 1991,美国现代舞运动
的中心人物)说。
――,纽约先驱论坛报》舞蹈批评家沃尔
特 · 特里撰写。此前,两名国会议员公然将格雷
厄姆的舞蹈贬为“色情的”。
光荣的代价是什么?两只眼睛,两条腿、一
只胳膊 ―― 每月 12美元。
――,华盛顿先驱报》圣克莱尔 · 麦凯你维
所写的关于一名一战残废老兵一贫如洗的报道。
下雪了,小男孩们坐上雪橇。
――,纽约世界电讯报,H,艾伦 ·史密斯所
写的天气预报。( 126- 127页)
?这些导语几乎否定了被那些规定新闻写作
标准的人奉为圭臬的每一条规则。然而,
这些导语却令人难忘。它们之所以有这样
的效果,是因为适应了导语写作的要求:
用白描手法将事件核心形象化了,吸引读
者继续阅读。
?除此而外,西方的新闻编辑室里还流传着
一句悠久的格言:“报道由导语延展而
出。”这就提示我们,对于新闻报道的写
作而言,导语还有组织报道内容,为全篇
奠定基调的作用。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托马斯 ·博斯韦尔
说:“写报道最重要的是寻找中心思想。
一件事物被给予一个主题,但是你必须在
那个主题内找到思想或概念。一旦你发现
了那个思想或思路,剩下的所有奇闻轶事、
阐述说明与引语便是串在这条思路上的珍
珠。串珍珠的线可能微不起眼,珍珠可能
光耀夺目,但仍然是线造就了项链。”
(《新闻报道与写作,129- 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