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写 作
绪 言
第一章
中国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素养
--也许并非题外的话
一、政治和政策素养
二、知识和学识素养
三、思维和思想素养
四、新闻业务素养
一、政治和政策素养
(一)认清新闻和新闻活动的本质属性
1.政治属性
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纯客观的新闻。
新闻总是个人观点的,而且也总是要为特
定的国家、团体甚至个人的利益服务,这
就是政治性的集中表现。所以所谓的“自
由”和“公正”都是相对的、有限度的。
新闻依旧是公平和客观的,虽然今天的记者必须在
如实报道事件与发表个人见解之间趟出一条自己的路,。
美联社就是为美国的新闻业带来客观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作为一个被各种性质的报刊所共同拥有的合作团体,它
不能根据某种观点或偏见报道事件,这最终也成为整个
新闻行业的行为标准。
“我的任务就是传送事实,”美联社第一位驻华盛
顿记者劳伦斯 ·格布莱特于 1862年这样写道,“我的工作
规则不准许我对任何事实妄加评判。我的电讯稿被发送
到各类政治性报社,因此我就限定于只报道那些自己认
为合法的内容,并努力做到如实与公正。”
―― (美)杰里 ·施瓦茨著,曹俊、王蕊译:
,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之
,2.什么是新闻”,1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
月。
美国全球发行量最大的, 时代周刊,
在其, 创刊号, 就明确地说:“新闻不应
该追求纯粹的客观公正,也不可能真正做
到。比如共产主义就是绝不能容忍的。”
正因如此,美国的新闻媒体在涉及到所谓
国家利益的时候,时常表现出惊人的一致
性,而不是真正的客观性、公正性,这样
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我驻前南使馆被炸
(众口一辞“误炸”),如伊拉克战争的
理由(众口一辞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
武器”)。因此,如果以为新闻有什么纯
粹的客观、真实、公正,并以此为唯一的
追求,那就太书生气了。
即便是在号称新闻自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
如果违背这种特定的政治利益,结局同样是并不
美妙的。
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不仅限制新闻内
容的发布,还使用多种方法影响新闻舆论的导向。
2003年 5月,因在伊拉克电视台“乱”发战事言
论而被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NBC)解雇的著名战
地记者彼德 ·阿内特,在英国, 每日镜报, 上撰文
说,美国政府对来自巴格达的报道异常敏感,一
些右翼媒体和政客一直寻找机会攻击那些在巴格
达进行战地报道的记者。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一切“感到震惊”。他说,他在 NBC辉煌的职业
生涯一夜间灰飞烟灭,原因只是自己向伊拉克电
视台说了些显而易见的事实。
又如,2003年,美国出版了一部揭露新闻传
媒内幕的著作--, 黑名单, 。法国, 费加罗报,
2003年 5月 8日报道题名, 一些记者揭露美国新闻
界的双重性,,其中说道:
,黑名单, 并不是第一本揭露美国传媒界与
当局, 勾结, 的书。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
是由 15名美国新闻调查记者合力写作的。这些记
者们在书中讲述了他们受到各自编辑部的压力。
,黑名单, 是美国传媒界的一个写照,它揭露了
,新闻自由, 面临的危险。
该文还引用, 黑名单, 的作者之一克里斯蒂
娜 ·伯耶松的话说:, 这本书实际上揭露了对大公
司或者当局提出质疑的新闻调查记者受到的审查
与限制。不要误会,我并不认为整个传媒界都是
一些贪婪的团体。传媒集团与其它公司一样,编
排节目时自然希望获得收益,同样它们也要对股
东负责。但是,当新闻工作者进行的调查工作
―― 我个人认为这属于一项公共事业 ―― 对这些
大公司、对政府或者对相关传媒集团的经济利益
构成威胁时,问题就会出现。我们不能忽视在这
类情况下必然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因此对揭露
问题的新闻记者施加的压力。,
所以,我们今天说媒体要
做“喉舌”、要坚持“正确的
舆论导向”,从新闻的本质属
性来说,并没有什么学理上的
错误。关键是做谁的喉舌,坚
持什么样的舆论导向。
2.功能属性
中外媒体的喉舌作用既然都是毋庸置
疑的,那么喉舌发出的声音来自或应当来
自何方呢?这就是媒体的功能属性问题。
如果使用一个较为形象的比喻,可以说,
主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个:一个是耳朵
的功能,另一个则是眼情的功能。
耳朵的功能是“接听”,亦即传达党
和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的方针、政策,
体现的是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即所谓“上
情下达”,在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主要
是正面宣传。
眼晴的功能是“巡视”,就是发现和
曝光各种违法违纪的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
体现的是自下而上的监督性,即所谓“下
情上达”,在新闻宣传中的具体体现就是
舆论监督。
眼睛和耳朵,亦即指导性与监督性,
本来就是新闻功能属性相辅相成的两个方
面,缺一不可,共同体现着新闻的宣传和
传播的功能价值。用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概
括,可以说,“舆论监督”一词中,“舆
论”与“监督”也是不能分开的:没有
“监督”,就会只剩下“舆论”;同样,
如果没有“舆论”,那也就只剩下“监督”
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完整地体现新闻
的功能属性。
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新
闻的宣传价值,只从指导性和工作性出发取
舍新闻,只注重“上情下达”,因而造成了
新闻功能的单一化,新闻协调社会关系、传
播信息、服务受众生活等多种功能均被不同
程度地忽视。在社会进步和新闻改革的进程
中,我国新闻单向的指导性正逐渐地转变为
双向的指导性和监督性并重,这是大势所趋。
但在这一过程中,在人们的心目中,尤其是
搞新闻的人的心目中,会不会有意无意地又
有另一种片面的认识,即只重监督性而轻视
甚至是鄙视指导性?这种看法是否客观全面,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3.社会属性
新闻作品作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产品,总是要产生传播效果,亦即总
是要产生或期望它产生社会效果、社会影
响。那么,这种效果和影响是什么,是好
还是坏,是大还是小,是长久深远还是过
眼烟云,就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当也必须
考虑的问题。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有句名
言: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
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
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曾造
成一次社会大骚乱。那是在 1938年的 10月
30日,当时正是西方的鬼节 ―― 万圣节的
前夕,本来美国人民欢欢喜喜,一派节日
气氛。可是突然间,数百万美国人惊慌失
措,认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许多人驾车
逃跑,还有许多人纷纷打电话向远方的亲
人作最后的告别。顿时,警察局的电话线
路陷于瘫痪,哭天抢地乱成一片,逃往城
外的道路排起了长长的车队。
原来这些人都是因为听了 CBS电台播
出的一部广播剧, 世界大战, 。本来,这
部广播剧讲述的是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
故事,纯属虚构。但是,这个广播剧为追
求播出效果,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当时广播
新闻里最流行的“现场播报”形式。结果,
正是这种有意混淆新闻与戏剧的手法让许
多没太在意的听众信以为真,因而造成这
场社会恐慌。从此以后,美国的法律里明
文规定,禁止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播报虚构
的故事,以免人们将它们当作真实的新闻。
这虽然是个极端的事例,而且本来与
真正的新闻无关,但却可以凸显出新闻作
品所能造成的巨大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
新闻作品的社会性来源于其信息的公开性,
而所谓的舆论监督的力量就来自于广大受
众知情权得以满足之后所形成的广泛的、
巨大的社会压力。因此时下在某些部门和
个人之中流传这样的话:“不怕通报,就
怕上报”;“不怕上告,就怕曝光”。但
新闻媒体和个人并不总是正确者,因而借
由媒体所形成的压力会起到什么样的社会
影响,也就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考虑
的。
4.创新属性
新闻新闻,不“新”就没有人会
“闻”,因此创新本就是新闻和新闻作品
与生俱来的属性,也是从事新闻工作者应
有的基本素质和精神。但是,任何“新”
都不是绝对的,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
境和社会环境。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事例,
某一事实在这里是“新闻”,换个地方就
不是;在这一时间或阶段是新闻,在另一
时间或阶段就不成为新闻。
因此,“创新”决不等同于“求异”,
甚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求新”。“创”
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不是个
人的刻意行为,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在创新的过程
中,我们既不应墨守于自己的传统和成规,
也不应机械地照搬别人的做法和经验,一
切都应当以在我们当前的社会和历史条件
下,发现、研究、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为
出发点,以找出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切实
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为宗旨。
这就需要真正做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这十六个字很有讲究,既是我们党思
想路线的高度总结,也应视为新闻创新应
当坚持的、也是较全面的思想指导。
(二)了解和认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
条件和社会环境下,新闻工作的特点
及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者。
1.我国现阶段建设和发展的宏伟目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条件和方式
( 1)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
( 2)发展总要逐渐积累,循序渐进
3.如何使新闻工作与我国发展的总目标及
不同时期方式方法及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
并很好地为之服务
( 1)全面认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党和国家现行的新闻宣传基本方针和
要求:
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
传为主的方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地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
一致,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牢
记“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
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
人”这一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任务,制作出
优秀的新闻作品。
所谓正面宣传,就是以“团结、稳定、
鼓劲”为标准,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
? 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以及
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
? 宣传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
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
? 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
旋律;
?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维护社会政
治稳定的主动仗
? ……
但是,如果天天都只唱赞歌,就会
只见“舆论”,而不见“监督”,这当然
不符合客观真实,也就无法取信于民;但
同样,如果天天又只见“监督”,而不见
“舆论”,久而久之又可能会使人对社会
前途失去信心。所以从传播效果的角度考
虑,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就像小
说和戏剧中那样,总是精彩与精彩相碰,
那反而就没有精彩了,因此需要“反衬”;
但“反衬”就是“反衬”,其最终目的,
则是为了烘托主体,烘托精彩,自己却不
能也不可能喧宾夺主。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失范行
为、腐败现象的发生,各个阶层的群众自
然对此有一定的知情权和发言权,非常希
望找到一个公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
地方。如果不满足群众的这个愿望,一概
否定对社会上消极因素和负面问题的揭露
与批判,那么群众将很难相信你正面宣传,
社会上的丑恶行径也会因为缺少新闻舆论
的监督而愈加有恃无恐,胆大妄为。
因此,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
也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之一。正确地
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反映
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加强党和政府同
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端正党风、政风、
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弘扬正
气、针砭时弊、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
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
看待舆论监督,怎样进行正确的舆论监督,
弄清监督的目的,讲究监督的方式,把握
监督的时机,注重监督的效果。
( 2)舆论监督的目的
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什么,要不要“与人为
善”,这是当前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普遍存在
着的一种争论。 2002年第 3期的, 新闻记者, 杂
志上,就曾发表了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一
篇是署名蒋剑翔的, 舆论监督不能“与人为
善”,,另一篇是署名刘唱的, 舆论监督应该
“与人为善”,,反映出这种争论的激烈程度。
前者认为舆论监督“与人为善”,在很多时候实际
上就是拒绝监督的幌子,也严重束缚了新闻工作者的手
脚,甚至使新闻工作者思想麻痹、意志消退、良知丧失,
使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日渐退化,形同虚设。
后者认为舆论监督的“与人为善”,不应是不得罪
人、态度暧昧、文过饰非、推卸责任的代名词,其正确
理解应当是以改造人、教育人、纠正错误、解决问题、
做好工作为目的来组织批评性报道。
这种争论其实就关乎舆论监督的目的和效果问题,
也关乎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问题。
舆论监督是要“揭短”和“亮丑”,但其目
的又不仅仅是“揭”和“亮”,更要督促人家能
把“短”给改了,把“丑”除了,因此出发点必
须是善意的。 1994年中央台创办, 焦点访谈, 节
目时,首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所言很值得我
们参考:,,焦点访谈, 要突出舆论监督的特色,
不过有一点必须明确,尽管我们是做舆论监督的,
但是我们的位置要摆得非常正,我们不能以在野
党的位置来看待监督出来的问题、向政府发难;
也不能像时下粤派比较流行的‘生猛’海鲜,搞
得那么‘生猛’,过把瘾就死。而是要本着一种
建设者的思维,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帮助政府来
工作,而不是添乱。”总结而言,就是要鲜活,
不要“生猛”;要建设,不要破坏。
的确,中西方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报
道是具有指向性差异的,这也可以说是我
们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在从事同类报道中
的本质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西方
传媒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时,更多地考虑
事件本身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及由此产生的
商业价值,至于报道的结果如何,并不是
这些媒体主要关心的问题。但是,我们的
媒体却要强调监督是为了改进工作,对于
任何一个批评性报道,都要考虑报道的效
果怎么样。之所以如此,最终目的还在于
如何为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服务。
其实,世间万物时常会具有某种联系,有时
用更为开阔的眼光看待和认识它,对某一事物的
认识会更为清晰。舆论监督本着“与人为善”的
态度,应当说,其人性基础是建立在“人都会犯
错”的认识之上的。既然我们都不否认这一点,
而且事实也说明世上从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因此
当我们在指出别人的错误时本着善意,希望别人
能予以改正,表现出的就是应有的宽容与从容。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对别人,其实同时也与自己有
关,因为对人厚道之人,人对已也才会厚道。既
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对待舆论监督的对象,除了
那些国法不容、十恶不赦者,就不能以“与人为
善”,非要一棍子打死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做新闻与做人是相通的,先做好人,才能真正做
好新闻。
至于前面提到的知识和学识素养、思
想和思维素养这两项,都是成为一个优秀
的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采写
出优秀新闻作品必备的辅助条件。不过由
于各种新闻业务方面的教科书都会提及,
一般均无大的争议,而且上学期的采访课
中多少已有所了解,今后的新闻写作课上
必然还会涉及,在此就先不做过多的阐述
了。至于第四项“新闻业务素养”,许多
具体内容和环节是要有待这学期的课程和
具体实践逐渐了解和掌握的,因此下面仅
就一些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做些扼要的分析
和提示,而在各种问题中,尤其需要把握
其中的“度”。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度的问
题,度在很多时候是质的规定性的体现,
不到或者超过,都不能最准确反映事物的
最本质特征。所以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
“过犹不及”之训;所以我们也都知道
“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误”的格言。同
样,新闻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也需要
一个度的把握。“度”是一种新闻报道的
艺术,它会渗透于新闻报道的角色、选题、
事实、报道分寸、报道时机等各个方面,
并最终对新闻报道的效果产生影响,也必
然会影响到新闻写作的质量。
1.记者角色
“作为, 焦点访谈, 的一名记者,有时常
常为自己的角色所矛盾。这种角色的矛盾与困惑
也常常为, 焦点访谈, 所有的记者和主持人所体
验,当大量的观众来信涉及腐败及廉政、法制等
这样沉重的话题,有无处诉说的冤情、有无法排
遣的苦恼,想到, 焦点访谈, ‘讨个公道’,有时
候坐在, 焦点访谈, 演播室,我会怀疑自己到底
是谁、到底是干什么的。”
―― 敬一丹:, 声音:一个电视人与观众
的对话,
“我到底是谁”,这其实是每个新闻
工作者都应明确的角色定位,也是需要准
确把握的角色尺度。这里其实涉及两个方
面:
一是自然人与媒体人的区别;
二是媒体及其工作人员社会职责的定位。
作好自然人,“良心”或“良知”可能是第
一位的;而要作好媒体人,责任(在中国首先体
现为“党性原则”)则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
作为自然人,你可以愤世嫉俗、嬉笑怒骂、“路
见不平一声吼”、一凭心意,那图的是情绪发泄,
一时痛快;作为媒体人,你代表的已不是个人,
而是媒体的人性化代表。而媒体的话语权是国家
和人民给的,因此你必须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最大
利益,而不能把个人的情感好恶凌驾于国家和人
民所给的权利和职责之上。这时你就必须考虑传
播效果是否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
其次,作为媒体人,当你考虑自己的社会职
责的时候,同样也存在角色的度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在不少方面法制与相应的社会
职责的不够健全甚至失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有时承载了许多本不该承载的社会职能与负担,
因此不少民众都把媒体看作是自己申冤的地方,
把记者当作了包青天。但作为媒体和记者,却应
始终明白,新闻媒体或栏目,不可能也不允许代
替各级政府及公、检、法等职能部门,记者不应
也不可能扮演政府的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角色。新
闻的作用就是上下沟通,左右串接,为决策提供
事实依据,为政府设置议事日程,以自己的方式
推动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进步,自己却并不
可能真正去解决什么问题。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新闻工作
者都决不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否
则必然会因个人情绪和角色的错位影响到
新闻报道应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更不能
把个人的恩怨、私心杂念、小团体利益掺
杂进去,借新闻报道之力去牟取私利。中
央台, 焦点访谈, 栏目为此曾制定严格的
新闻纪律,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做到“八
不要”,以保证节目报道的客观公正性,
增强新闻宣传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供我
们参考:
? 不要包打官司当法官;
? 不要当信访办主任;
? 不要当所谓的“包青天”;
? 不要把个人的情绪好恶和地区部门的利
益观念带进节目之中;
? 不要借节目之名去谋私利,徇私情,帮
私忙;
? 不要讲哥们义气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 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当裁判;
? 不要好心办坏事,给党和政府添乱帮倒
忙。
2.关于选题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而且是最重
要的一半,这对于任何新闻报道而言都是
如此。选题就是选择报道题材,而选择什
么样的报道题材,就是想报道什么样的新
闻内容,也就是想传播什么媒介观点,和
表达什么样的判断与价值取向。因此,倡
导什么样的选题标准,也就在倡导和坚持
什么样的舆论导向。
时下一些媒体在报道中出现的问题,
往往首先就是在选题标准亦即舆论导向上
出现认识的错误或偏差。如有的乐于寻找
极端的事例,单纯地追求所谓轰动效应
(如啤酒含甲醇的报道);有的乐于选择
能够打政策“擦边球”的题材,使报道显
得很“另类”;还有的千方百计寻找一些
能够连续炒作的事情,以吸引受众的眼球;
等等。但是我们知道,这样做也许可以产
生短暂的轰动效应,但决不可能长久,许
多时候到头来则是得不偿失。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框架内,选择新闻
报道题材首先必须具有三种意识: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鄢烈山在其
,舆论监督不是狗, 一文中曾说,所谓
“政治意识”,就是要立党为公,不忘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谓“大
局意识”,就是从坚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目标出
发;所谓“责任意识”,就是实事求是,
说话负责,经得起任何检验。
在这样三种意识的主导下,选题度的把握应以
目前我国新闻界通称的“三个满意”为准绳,即:
领导满意,群众满意,自己(媒体)也满意。“三
个满意”实则就是政府、民众与媒体三者的有机结
合。而要达到这个境界,首要的便是新闻工作者常
说的“吃透两头”。“上头”是指以“领导”为代
表的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以及党和政府在每一发
展阶段提出的中心工作和中心任务;“下头”则是
指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他们生活密切
相关、也为他们所关心的各种热点问题。新闻报道
的选题如果能做到上下两头的有机结合与和谐统一,
就既能得到党和政府的首肯,又得到人民群众的好
评,那么自己的“满意”自然也就在其中了;始终
坚持,也就能使自己长久满意,而不是“过把瘾就
死”,昙花一现,所以,这是一种境界。
具体而言,选择选题时,应当考虑到以下
几点:
? 与党和政府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
及中心工作是否有不和谐之处;
? 选题事实是否包含可能引起不安定的因
素;
? 对于基本轮廓清楚的选题事实,关键事
实是否存在疑点和不确定性;
? 报道后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当然,新闻有其自己的特性,因
此在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时的具体新闻
实践活动中,又必须遵循和坚持固有
的特性,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比如在具体操作中,就必须注意选题
的宏观性与选材的微观性有机结合;
又比如选题在以党和国家的政策、法
律等为依据的同时,还应注重以事实
为基础,也要以视角独特为目标等。
3.关于事实
新闻不是“事实”,虽然事实是新闻
的基本元素;新闻也不是自己在“说话”,
虽然新闻必须由“说话”来完成;新闻是
“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当然
就不能说假话、说大话,也不能说空话、
说套话、说概念性的话,而最重要也是最
核心的,当然是必须说真话,亦即真实的
话。中央电视台原台长赵化勇曾说,新闻
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的立足基础是“三
个需要”:需要客观,需要公正,需要真
实。其中,客观表明的态度,公正表明的
立场,而真实,则是立足根本,是重中之
重。
事实有时并不等于真实,这是每
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应时常提醒
自己的。因为这就是为什么新闻工作
者每一个人都知道事实的重要,每一
个都追求“用事实说话”,而且时常
以为自己的确是在用事实说话的时候,
新闻报道中却会出现这样那样偏差的
根本原因。
说事实有时并不等于真实,那是因为
事实虽然是种客观存在,但却毕竟是外在
形式或外在形态,而且时常会受事实出现
的时间、地点、条件及完成事实的人当时
的心理、动机、目的等控制,因此并不能
反映本质。只有本质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东
西。例如面对可口的饭菜,有人不吃,这
是呈现的事实;而且说不饿,这是表述的
事实;但却有可能并不是真相。事实的真
相才是真正真实的事实。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说什么“话”?很多时候说的
就是事实之中的真实、真相。
因此,事实虽然是客观呈现的,
但有些事实的真相却是需要发
现它、认识它和把握它的,这
就需要新闻工作者的敏锐和智
慧。
作为新闻工作者,事实的真相,可以从内在纵向
和外在横向两个方面去考虑和把握。内在的纵向,是
指有的真相就是正在或一直被表面的事实有意或无意
遮蔽着:有的是被权力所遮蔽,有的是被利益所遮蔽,
有的则是被固有的道德观念和偏见所遮蔽。如果仔细
分析,这些真相通常呈现着两种主要状态:一种属于
通常所说的内幕或黑幕,那就是主要被权力或利益所
遮蔽的真相;另一种则是事物自身复杂混沌的状态,
那就是被我们的道德观念或认识水平所遮蔽的。对于
第一种状态,需要的是对已存在的事实真相的证明,
也就是一种揭露;对第二种状态,就需要通过不断地
提高和认识过程,对已存在的事实做出某种澄清,并
不断地接近事实真相,而这有时是不能超越其历史阶
段的(例如对艾滋病、同性恋等事物的认识)。
外在的横向,是提醒我们,所谓真实和真相,
是指具有本质属性的东西,而事物的本质属性,
则是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也是需要以量化的标
准来衡量的。所以仅凭一时一地一人的事实,一
叶障目,以偏概全,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大忌。例
如被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党和国家干部的贪污
腐败问题,近些年来的确很严重,这是事实。但
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这种定性就关乎真相。如
果我们因此得出处处都有腐败、党和国家干部人
人都搞腐败的结论,并进而对党和政府丧失信心,
这符合事实真相吗?所以,我们经常说搞新闻的
人要“大气”,写出的新闻作品要“大气”,切
不可“小家子器”,其中最根本的界限,就在于
对事实的度把握得怎样。
4.报道分寸
把握报道分寸的度,首要的是要
认清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抱着“与人
为善”的态度,要坚持客观公正,用
事实说话的原则,要注重报道的实际
效果,而不能只图一己一时之快。具
体操作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 不能只报道一面之词,应当让被批评者也
有说话的机会。
? 不当法官和裁判,不能居高临下,避免用
过激的语言。
? 既要批评人,也要给“梯子”,让犯错误
的部门和人有改正的机会,而且要给予报
道。这样可让受众看到舆论监督的正面效
益,对解决问题充满希望。
5.新闻时效
新闻要追求和讲究时效,这是新闻的
基本属性之一。我们都知道,新闻的时效
性在许多时候体现为时间性,尤其对于突
发性事件的报道,要尽可能把事件发生的
时间与报道发出的时间差压缩到最低值。
世界新闻界过去有句老话:“今天的新闻
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
则是垃圾。”社会发展到今天,这句话也
已过时了,现在新闻报道的时间竞争,已
不是按天计,甚至不是按小时计,而是按
分、按秒来计,最好是现在的新闻现在发
的同步播道。
但对于其他一些新闻的报
道而言,比如以调查报道、深
度报道为主要形式的舆论监督,
时效性有时就并不等同于时间
性,尤其是着眼于所想取得的
报道效果话,时间之快有时并
非第一要素,而会被报道的时
机所取代。
所谓报道的时机,就是从更为广阔和
全面的角度去考虑报道效果,从而相机行
事,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时间,播发最恰当
的新闻或节目,以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对
于新闻本身而言,就是实现新闻价值的最
大化。从这个角度看,有时急就不如缓,
快就不如慢。在这方面,,焦点访谈, 两
期节目播出时机的选择,就很有参考价值。
一期节目名为, 见利枉法,,披露的
是河北省某区、市、县三级法官见利枉法,
收受贿赂,制造冤案的事实。节目原拟于
1998年 12月 4日播出,后中央政法委得知后,
建议推迟播出时间。原因是当年的 12月 5日,
广东省高级人法院将对香港大富豪张子强
做出终审判决并执行死刑。如果此前一天
安排播出一个有关司法腐败的节目,就有
可能会引起境外人士和媒体的联想,甚至
被用作攻击我国司法制度的口实,影响到
国家的根本利益。结果此节目改于当年 12
月 22日播出。
另一期节目名为, 卡式电表卡住了什
么,,披露的是湖南衡阳市电力局强制用
户改装卡式电表,且每表比市价多收二千
元多,严重侵犯消费者利益的事实。节目
制作完成是在 2001年 1月中旬,但当年 1月
下旬就是春节,制片人考虑到此时播出,
春节前各地各单位忙忙碌碌,显然无法立
即纠正,这反倒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安,
使他们对政府产生误解,也影响他们的过
节心情,于是推迟到春节后立即播出。此
时各级政府机关已开始正常上班,结果问
题很快得到解决,播出效果非常之好。
本课所用教材:
刘明华、徐泓、张征著:
,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2,3。
指定参考资料及书目:
? 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宣传和高校教育的重要文件、
讲话,如 2002年 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上的报告;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的意见, (即所谓 04年 3号文件);, 中共中
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
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
>的通知, (即所谓 04年 5号文件)等。
? 中外优秀记者的作品和获奖的优秀新闻作品,
如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编的各届, 中国新闻
奖作品选,,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等。
? 艾丰:, 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3,1。
? 庹震:, 新闻采写艺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96,8。(庹震:现任经济日报社副总编
辑,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 胡端宁:, 新闻写作学,,新华出版社,
2002,1。
? 梁建增:, <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
版社,2002,10。
? (美)杰里 ·施瓦茨著,曹俊、王蕊译:, 如何
成为顶级记者 ――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3,1。
? (美)梅尔文 ·门彻著,展江主译:, 新闻报道
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8。
第一章
真实 ―― 新闻及写作的基本原

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要求
一, 真实是对新闻及新闻写作的第一位要求
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而不具备真实性,事实就不可能存在。,达不到
准确,你就是没有得到任何新闻,相反地还会起
到一定的损害作用。” 〖 (美)杰里 ·施瓦茨:
,如何成为顶级记者 美联社新闻报道手册,,
18- 19页 〗 因此,无论对于新闻还是新闻写作,
真实性都是第一位的要求。
号称被美国 300多所大学选用的新闻学
经典教材, 新闻报道与写作, 第 2章, 报道
要素,〖 (美)梅尔文 ·门彻( Melvin
Meneher,旧译, 曼切尔, )著,展江主译,
华夏出版社,2003,8〗 中说:, 主编告诉
新来的记者,新闻工作是从 abc―― 准确
(accuracy)、简洁 (brevily)和清蜥
(clarity)―― 起步的。当然,新闻业对新
闻记者还有更多的要求,但是 abc对于新手
来说格外重要:准确体现在事实和语言
中。,
真实对于新闻及新闻写作之所以成为
基石或铁律,不仅在于新闻的本质就是传
播信息,满足人们, 当知、欲知、未知,
的基本权利,更在于许多时候,新闻还被
赋予指导或帮助人们采取适当行动的职责,
这其实是新闻存在的深层意义和价值。倘
若没有真实而准确的信息,人们和社会的
行动就可能被误导,其后果难以想像。所
以,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报道的真实准
确不仅是必备的实践技巧,更是一种职业
的道德要求。而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就是
其, 安身立命, 的最终所在。
正因如此,国内国际的新闻界都把新
闻的真实性置于首要位置。文革前原中宣
部长陆定一曾对采访他的, 新闻战线, 记
者说:, 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
实性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还是这
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了信用了,有
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 (转引自刘海
贵、尹德刚:,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9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全国记协
1997年第二次修订通过的, 中国新闻工作
者职业道德准则, 第四条是:, 维护新闻
真实性。,
在国外,1948年通过的, 联合国国际新闻信
条, 第一条说:, 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
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
确,不能任意扭曲事实,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
重要的事实。,, 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
第一条也规定:, 真实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美
国普利策奖的奠基人、同时也曾是美国新闻业巨
子的约瑟夫 ·普利策给他的采编人员立下一条最重
要的规则就是:“准确、准确、准确。” 〖 (美)
梅尔文 ·门彻:, 新闻报道与写作,, 45页 〗 人们
常说,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他并不是那么才华横
溢,这是可以被宽容的,但是如果经常出错,那
是不能容忍的。
二,真实性的层次及相关要求
在上面引述的国内外新闻界强调新闻真实的
言论中,时常可见“真实”与“准确”联系在一
起。如果仔细区分,事实的准确固然是真实性的
突出表征,但并不等于真实性要求的全部内容,
这是由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具有不同的层次
所导致的。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可以分为
两个层次:浅表层次要求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
须真实,更深的层次还要求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
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下面分别做
些阐述:
(一)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
具体事实具有真实性的先决要素,当
然是报道的一切事实一定确有其事,不能
无中生有,更不能凭空捏造。这就要求记
者不仅自己决不能凭空虚构,还必须以谨
慎小心的态度,对所有准备报道的事实以
质疑的态度进行认真的验证与核实。中外
新闻史上一些的重大丑闻,无不是因为这
两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因而遗臭久远。西
方新闻史上的四大丑闻就是如此:
( 1) 1928年,美国一对母子伪造了林肯青
年时代的数封情书,在报纸上发表;
( 2) 1957年,意大利一对母子伪造了墨索
里尼的“日记”,并加以发表;
( 3) 1971年,美国一名记者伪造了亿万富
翁霍沃德.休斯的传记加以发表;
( 4) 1983年,西德, 明镜, 画刊发表了
(从, 明星, 周刊重金购买)伪造的希特
勒“日记”,在世界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
此外著名者还有,1980年 9月 28日,美国, 华盛
顿邮报, 发表黑人女记者库克的长篇报道, 吉米的世
界 ―― 八岁的吸毒者靠注射毒品维持生命, 。文章极
其生动地描述了一个黑人孩子吸毒的经历,库克也因
此获得当年美国新闻最高奖 ―― 普利策奖。可是紧接
着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当华盛顿市长巴里紧急
派人四处寻找吉米试图救助时,却始终找不到此人。
原来,这篇报道是库克以自己听到和采访到的若干真
人真事为原型,综合加工写成的,现实生活中并无吉
米此人。因此这篇作品虽然写得很有感染力,也起到
很好的社会效果,但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却是通篇捏造,
是在欺骗读者。因此,库克自己在听到作品获奖消息
时的第一反应是:“我完了。”美国普利策奖评委会
于是不得不宣布取消库克的获奖资格。
我国近些年耸动一时的虚假新闻也不少,如 1997
年的, 一个小保姆和她的一部大书,, 2001年的东
北少女创英国牛津大学历来最佳学习成绩因而越级
获博士学位并得高额奖学金等。
确有其事只是先决条件,要做到新闻报道的真
实可信,还必须做到所报道事实在所有方面和所有
细节上都准确无误。在这里,准确(甚至是精确)
的要求,就是具体事实真实可信的唯一保障:有了
准确,就有了真实;没有准确,真实就要大打折扣。
正是在这个层面和意义上,西方新闻界时常把“准
确”做为“真实”的代名词,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如前述新手 abc、普利策的遗训等)。概括而言,
这些必须做到准确无误的所有方面或细节包括:
? 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5W+ 1H)必
须准确无误
? 新闻报道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
无误
? 新闻报道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过
程、细节、语言、行动等必须真实
准确
? 新闻报道涉及人物的思想、情感和
心理活动等,必须出自当事人所述
以上任何一个微小之处出现差错,
都是新闻报道之大忌,也都会为人所诟病。
梅尔文 ·门彻在其, 新闻报道与写作, 中举
例说:“一家中西部报纸的标题提到华盛
顿州参议院有 22位女性,而图片上显示的
是 23位女性。”,,纽约时报, 的新闻主
编在一篇把加拿大城市萨德伯里称为‘多
伦多郊区’的报道下画了一道线。他核实
了一下地图后,发现萨德伯里在多伦多以
北 250英里。该记者归咎于消息来源 ―― 一
位联邦调查局人员,但是主编认为那构不
成犯错误的理由。他说:‘核实应该成为
记者的第二天性。’”( 46页)
因此,“恢复新闻界作为可信任的、
可靠的信息提供者的地位,或许要从以下
的简单事情开始:正确拼出人名、准确写
出地址、如实引用别人的话、坚持亲眼目
睹。公众的不信任可能从在事件结束之前
离开这类简单的错误开始,例如, 波士顿
环球报, 的一位乐评人所为。他称赞了阿
尔曼兄弟乐队演出的闭幕曲, 复活,,问
题是,,复活, 不是该乐队最后演唱的歌
曲。, 环球报, 的这名乐评人凭借的是排
好的歌曲单,早早地离开去报道交通事
故。”(同上,70页)
(二) 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人们阅读并需要新闻,时常并不满足于仅仅知
道发生了什么,也想知道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为什
么发生、它意味着什么,接下来还可能发生什么,
也就是事实产生的原因、意义和可能导致的结果。
因此,在现代社会,新闻报道除了报道具体事件外,
许多时候还要对相关的大量信息进行综合、归纳,
据此进行概括与分析,并得出解释或判断:亦即不
仅传播信息,更要帮助受众处理信息,以便指导他
们行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这方面的要求尤
其强烈,这就是当下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连续
报道等广受关注和欢迎的原因。
而新闻报道一旦包含概括与分析的内容,也
就是从感官可以直接感受的具体事实的层面,上
升到更为抽象的理解和认识事实的层面。这种分
离,就必然会导致概括和分析、理解和认识是否
真的符合客观实际状况的问题,这是新闻报道真
实性的深层内容。正是在这样的层面,新闻报道
的真实性不仅体现于现象的真实,更体现于事物
本质的真实;不仅体现于微观(个体事实)真实,
也体现于宏观(总体事实)真实。只有做到现象
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
有机结合,才真正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这个
层面,正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由具体事实进而
探求和把握事实真相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层面
上,再简单地用“准确”来概括“真实”就显得
不那么太贴切了。
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本质真实就是蕴藏在现象之后、具有
根本性和规律性的真相。对于事件而言,
经常表现为导致事件出现或发生的真实的、
根本的原因。新闻报道中容易犯的毛病,
就是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实升
华或抽象为概括事实时失真,通常表现为
对事实发生的原因、后果等判断失误,以
致于不能反映事实的原貌和真相。
例如 1984年我国粮食丰收,一些地方出现了
“卖粮难”的现象:有的地方农民卖粮要排长队,
有些国营粮站收购不下等。有些记者做报道时,
由这些具体事实进一步概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
出现的原因是“粮食过剩”,并提出“粮食多了
怎么办”的问题。这个概括就并不符合当时的客
观实际,因而是不真实的。因为在那个时代,改
革开放才不过数年,我国的粮食生产远没有到
“过剩”的程度(即便现在也不能说“过剩”)。
当时农民“卖粮难”,真实的、根本的原因是旧
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价格和粮食流通领域与新
的经济体制产生了矛盾,是由于收购粮价不合理
及卖粮渠道不畅通所致。如果政府和广大农民根
据这个概括和判断采取减少粮食生产的对策,那
恐怕就要出大乱子。
又如 1994年 11月 5日,吉林省吉林市博物馆
发生大火,许多珍贵文物毁于一旦。大火是由在
楼内租赁经营的某夜总会电线老化引起的,这似
乎就是事件发生的原因。但经过记者调查得知,
博物馆这样的文化单位本不该将空余房出租从事
商业性经营;而且该夜总会消防手续不齐全,未
获消防部门批准,属非法经营;消防部门还曾提
出 9条火灾隐患和整改措施,但夜总会没有理会,
结果酿成火灾。而对于这些违法经营的情况,具
有出租权和主导权的博物馆各级领导居然毫不知
情,当然也就不会采取什么防患措施。因此,造
成博物馆大火、以至焚毁珍贵文物的根本原因,
是有关部门的见利违规和有关领导的官僚主义。
2,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微观真实是指个体的、个别性事实的真实,宏观真
实是指由若干个体事实组合构成的总体事实的真实。在
新闻报道中容易犯的另一个毛病,就是把并不能代表总
体事实的个体事实或某一个侧面,夸大成为普遍存在,
从而造成对总体事实报道的失真。也就是说,在从报道
个体事实到表现总体事实的过渡中发生“错位”,在微
观上虽然是真实的,但在宏观上却是失实的。这种情况
在报道者戴着有色眼镜、从某种偏见或成见出发观察事
物时,尤其容易出现。现在西方世界时常可见的一些对
我国情况的不实报道,大多就是出于意识形态或所谓的
“中国威胁论”,以至于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以偏概
全,甚至颠倒黑白。(例如某些西方媒体对我国, 反分
裂国家法, 的报道)
第二节 新闻报道的失实及其原因
新闻报道无论在浅表层次的具体事实方面或
更深层次的整体概括和分析方面出现偏差,违背
了新闻真实性的要求,都属于新闻失实的范畴。
在中外新闻实践中,虽然报道失实的现象至今也
时有所闻,即便那些享有盛誉的新闻媒体也未能
彻底铲除,但杜绝新闻失实现象从来都是新闻工
作者的理想和追求。新闻失实有不同的类型,产
生的原因也非常复杂,对此有所了解,有助于我
们在工作中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一,新闻失实的类型
(一 ) 故意失实
指事先知道新闻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或有虚假成
分,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使之见诸报道的失实行为。
由于出自主观故意,而且通常以整篇失实的形式见诸报
道,所以性质通常比较严重,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大。例
如上述西方新闻史上的四大丑闻、美国记者库克的虚假
报道等,都属故意失实。前年最新出现的轰动性事件,
是美国, 纽约时报, 黑人记者杰森 ·布莱尔的造假事件。
,纽约时报, 距今已有 154年历史,其新闻报道经常获普
利策新闻大奖。 2003年 5月 11日,该报刊登一篇长达 7500
字的文章“自曝家丑”,称根据报社内部调查,几天前
才离职的记者杰森 ·布莱尔存在严重作假和抄袭等问题,
这一事件“使这家拥有 152年历史的报纸遭遇低潮”。
据报道,自 2002年 10月底至 2003年 5月 1日,
现年 27岁的布莱尔为, 纽约时报, 报道国内新闻。
其间,他不仅多次剽窃其他记者的文章,杜撰报
道中的直接引语,而且谎报自己的发稿地。根据
调查,布莱尔的 73篇报道中居然至少 36篇存在作
假和抄袭等问题。“从华盛顿郊区致命的狙击手
袭击事件到伊拉克阵亡士兵悲痛的家人”,布莱
尔均“惯于使用技巧凭空捏造感动人心的时刻”。
,纽约时报, 还将布莱尔存在作假、剽窃等问题
的文章一一列举,并有选择地对其中几篇作了分
析,最后还刊登了致读者的道歉信。道歉信援引
,纽约时报, 董事长兼发行人阿瑟 ·奥克斯 ·苏兹
贝格的话说:“这是大大的不名誉。这一事件会
把报纸与读者之间的信任毁于一旦。”
(二) 非故意失实
非故意性失实又称业务性失实。这类失实并无主观故意的
动机,而是因为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
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这类失实虽然不像故意失实的性质
那么严重,但造成的恶果并无本质的不同;而且出现的频率相
对较高,所以决不可忽视。非故意失实通常是由于思想方法片
面、对所认识的事物知识不足、采写作风不严谨等原因造成的,
既有因未加验证核实、勿忙报道造成的通篇失实(如前举小保
姆和一本书、牛津女孩等),而更多的,还是事实的某些方面
和细节失真。如某年两会期间,一位记者到某省代表团采访,
看到在某宾馆的高级房间里住着一位年老的领导,而另一间较
差的房间则住着一位较年青的同志。于是,他就依照常理想像,
未加核实,在报道中称年老者为“省长”,年青者为“副省
长”。见报后,麻烦来了,因为二人的职务给弄颠倒了!又如
前文所举将照片上的 23位女性,错标为 22人;把离加拿大多伦
多以北 250英里的萨德伯里城,说成是多伦多郊区等。
二,新闻失实原因分析
新闻失实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外部
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
面的原因。而且许多时候,这些外部与个
人原因又是错综复杂的纠合在一起,共同
发挥作用,导致失实报道的最终产生。我
们对这些原因有些了解,也就会比较清晰
地知道该如何规避。
(一) 外部原因
1,社会政治原因
当某种或某一时期不正常的政治和社会风气
盛嚣尘上时,某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或迫于压
力,或出于某种需要,就可能放弃对新闻真实性
原则的坚持,以迎合这种政治或社会需要,以至
于或主动、或违心地说假话,说大话。我国解放
以后 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和十年“文革”时
期,可谓典型。
例如 1958年 6月的, 人民日报, 报道河南有
地方水稻亩产 2000多斤,以后便陆续报道各地放
高产“卫星”。同年 8月报道湖北某地水稻亩产
15000斤; 9月又报道某省水稻亩产达 60000斤;
这还不算完,同年 10月 1日, 天津日报, 的消息
称:“毛主席视察过的天津市东郊区新立村公社
新立村水稻试验田获得高额丰产”,“经过严格
的丈量、过磅和验收”,“亩产 124329,5斤”。
而 40多年后的 1999年,新华社报道我国在云南省
永胜县一个乡的小面积实验区里,率先培育成功
了超级稻,亩产 1137,5公斤,亦即 2265市斤,
这是当时的世界最高产量。这时,再回过头去看
当时的虚假报道,荒唐到何种程度(参教材 23
页)!
此后“文革”的十年,极左思潮又给我国的
新闻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仅大多数的报纸、
杂志停刊(只有中央和各省机关报出版),电视
停播(只有上海和广州两省电视台工作),仅存
的新闻媒介,也完全成为为阶级斗争服务的狂热
的宣传工具,新闻的基本原则被粗暴践踏,假话、
大话、空话满天飞,以至于形成一种“新八股”、
“党八股”的文风(一定要断章取义地引用革命
导师的只言片语,作为赞颂或批判的依据;无论
赞颂或批判,完全不必顾忌言之有据的原则,武
断定性,引申发挥 …… 可参单波, 20世纪中国新
闻学与传播学 ―― 应用新闻学卷, 193- 200页的
3个例子)
2,意识形态原因
意识形态原因可以由宗教、民族、文化、社会制度、
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构成,其特点是以自己情感的接近
性为唯一标准,于是放弃了新闻报道应当公平、公正、
客观的原则,对不符合自己价值观或自己不喜欢的国家
或民众的成就视而不见,有意挑刺找碴,用放大镜放大
报道对象的不足或缺点。现在不少西方媒体对发展中国
家,包括对我们中国,就经常使用这种手法只报忧,不
报喜,企图达到使对方“妖魔化”的目的,为他人的发
展设置障碍。前面提到西方对我国, 反国家分裂法, 的
攻击,此外如对我国的人权状况、计划生育政策、经济
发展、军事发展等等,也时常指手画脚,喋喋不休,误
导世界舆论。
3,商业利益原因
在当代社会,大多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商
业机构,是自负赢亏的企业,因此,它们和通
用汽车、微软、可口可乐等商业公司没什么两
样,也都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
有不少因素可能使新闻追求真实性的原则受到
干扰或侵害。其中影响最大的应当来自广告商
和媒体所有者。
在当代社会,广告是支撑媒体系统的主要财
政来源。而广告商是以他们称为“暴露机会”为
标准来评价媒体的,这就与广大受众要求了解事
实的新闻标准产生了差异。一些媒体有时就可能
放弃报道真实性的原则,以牺牲公众知情权为代
价,去满足广告商的要求,以维持自己的生存。
因而导致所谓“销售与事实真相之争”。
同样,一些媒体所有者把握着媒体的生杀大
权(如默多克帝国),又以追逐更大的商业利益
为目标,于是便会对属于自己的媒体施加极大的
影响,让它们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也与受众对
媒体的需求产生了矛盾,所以西方有句名言说:
“新闻自由只属于媒体所有者。”
4,媒体竞争原因
例如:在 19世纪末古巴人民起义反抗西班牙
统治期间,美国的普利策和威廉 ·伦道夫 ·赫斯特
( William Ran-dof Hearst)为争夺纽约的读者展
开了发行大战。西班牙当时极力镇压起义,纽约
的报纸则不间断地报道。赫斯特的, 新闻报, 尤
其善于想像虚构。 1898年,美国宣战,美军逐渐
接近古巴。赫斯特称一支 5000人的军队正在路上,
他用这样虚张声势的新闻报道为战争推波助澜。
在, 本来该当国王的记者, 一书中,阿瑟 ·卢
鲍( Artbur Lubow)写道:“在第 2周,,新闻报,
以令人兴奋的顺序报道了美军登陆、炮击和舰队
作战,所有细节完整得令人叹为观止,但都是虚
构的。由于, 新闻报, 以假乱真的胡编乱造,它
的销量很好,于是竞争对手开始纷纷仿效,它们
常常改写极富创造力的, 新闻报, 记者的报道。”
(参梅尔文 ·门彻, 新闻报道与写作,, 77页)现
代社会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和残酷,这也
是为什么有时不少媒体对失实报道不加核实就一
哄而上、趋之若鹜,唯恐被人拉下的原因。“如
果竞争需要它,我便需要它。”这是当代西方新
闻界中流行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充分表明了媒
体间的竞争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冲击。
(二) 个人原因
1,思想意识原因
一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放弃了对新闻真实性原则
的坚持;二是本来就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及组成
内容认识不清,因而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贯彻。
2,工作能力原因
一是思想理论素养欠缺,加之缺少必要的思想和思
维训练,分析和认识问题不够全面、深入;二是新闻
采访与写作的基础不够扎实,因而出现报道失实情况。
3,工作态度原因
主要是因为缺少谨慎、小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
工作作风,马马虎虎,致使各种业务性失实时常出现 。
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坚持独立思考
坚持独立思考,首先就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
和道德素质,排除可能来自社会方方面的诱惑和干
扰,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既不“跟风”,
也不“跟钱”。在这里,应当从新闻报道与社会发
展、受众需求之间的本质关系层面,认清长远利益
与眼前利益、持久发展与昙花一现之间的关系。
2,在报道内容方面坚持完整、平衡的原则
新闻报道要想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
须铲除思想观念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倾向,这就需要力
争正确地交代事实的因果关系和发生、发展状况,避
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夸大一点,不及其余的情况
出现。尤其对于那些相对复杂的事物,更要注意多角
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报道,因此在具体操作上,
就要懂得并坚持完整、平衡的报道写作原则。完整是
指全面了解事实真相,并在报道中力争全面地反映;
平衡是指赞美时不要过头,而且最好也要提及差距和
不足;批评时不要一无是处,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在
舆论监督报道中,完整平衡的原则体现在一定要了解
双方的情况,记录双方的陈述,否则就有可能失实,
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例如 1984年就曾发生哄动一时的南京博物院
院长姚迁因失实新闻报道导致自缢身死的事件。
大致情况是,1984年 8月 26,27日,光明日报连
续刊登两篇报道:, 南博院长姚迁以权谋私侵占
科研人员学术成果,,, 姚迁在执行知识分子政
策方面在严重问题,,并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
,知识分子的智力成果不容侵占,,结果导致姚
迁精神压力过大,情绪反常,于 1984年 11月 8日
在家中自缢而死。为此,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
会专门派出调查组,结果查明,姚迁入党四十余
年,六十年代初即任南京博物院院长。他学习刻
苦,事业心强,是位懂行的领导干部,在国内外
博物馆界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工作作风简单,人
际关系不是很好。
1982年冬,有人说他在文章署名中有侵占他
人学术成果的问题。 1983年的 3月和 7月,光明日
报社对此进行了两次调查,但是都是只找了控告
方了解情况,从未向本人核实并听取意见,随后
便勿忙地发表上述文章,造成新闻失实,结果导
致悲剧的发生。虽然后来光明日报社以编辑部名
义公开登报检讨致歉,可是,无辜死去的生命是
再也无法挽回了。因此西方一项对 550新闻记者
关于新闻价值的理解的调查显示,列举最高的是:
( 1)把事实搞清楚。
( 2)记录双方的陈述。
(梅尔文 ·门彻, 新闻报道与写作, 46- 47页)
三,陈述事实的情节和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新闻报道陈述事实一切情节和细节,
必须坚持采访第一的原则。只有采访做扎
实了,才能避免写作时的想当然。这里尤
其需要注意的是对人物思想、情绪、内心
活动等描写不能使用合理想像的方法。早
在上世纪的 1953年,新华社就曾以郑大凡
(藩)一篇著名的朝鲜战地通讯, 马特洛
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 为例进行过一次大
讨论。文中写到黄继光持爆破筒冲向敌人
碉堡时,有这样一段话:
“一阵阵冷雨落在黄继光的脖子上。
敌人的机枪仍然嘶叫。他从极度疼痛中醒
来了。他每一次呼吸都会引起胸膛的剧烈
的疼痛 …… 黄继光又醒过来了,这不是敌
人的机枪把他吵醒的,而是为了胜利而战
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 …… 后面坑道里
参谋长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
人民在望着他,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马
特洛索夫的英雄行动在鼓舞着他 ……”
本文作者郑大凡,时为志愿军第 15军, 战场
报, 记者,1948年淮海战役时任 9纵 26旅 77团 4连
宣传员,当战斗惨烈、连领导阵亡时挺身而出,
率领战士们击毙敌 14军军长熊绶春,战后获“一
等人民功臣”荣誉。因此,他的这段描写应当是
溶入了自己的战斗经历和战时某些真实思想情感,
比一般人的想像当然更加合理。但问题是黄继光
当时只有一个人在前面,而且后来牺牲,你怎么
会了解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呢?没有或不可能进行
采访,那么再合想像也是毕竟是想像。所以当时
讨论的结果是,新闻不是文学,不能虚构描述,
所以这段心理描写虽然很生动,但却是不真实的。
新闻事实中离不开人物,而人物的感
情、情绪和心理活动,有时是报道中极有
价值的内容和细节,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
题呢?我们可看下面这段国外的新闻报道,
题为, 这就是马尔维纳斯,,其中描写了
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向议会宣布
对阿根廷宣战那一刻的心理活动:
“她扫视全场。事后她回忆那一刻的
情况时说:‘忽然,一个念头攫住了我,
我想见到丹尼斯。这个念头是那么强烈,
以至于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不仅是生活上的
伴侣,而且也是她政治生涯最坚定的支持者。在
这么重要的时刻,撒切尔夫人忽然这么强烈地想
见到他,就是想得到亲人的抚慰和支持。这个细
节对于这位素有“铁娘子”之称的人物而言,可
谓神来之笔。它运用对比的手法,不仅写出了人
情味儿,还写出了女人味儿,极大地丰富了人物
的性格和形象。而作为新闻报道,最值得称到的
是使用娴熟而有技巧的手法,既自然地刻画了人
物的心理活动,又不动声色地交待了采访依据,
使得新闻在真实性上也无懈可击。这就给我们一
个提示:新闻报道中如果要有人物内心情感或心
理活动方面的描写,只有在采访环节下功夫,获
得第一手的资料,然后如实表述,而不能有任何
的合理想像内容。
四,培养质疑意识,认真验证事实、核实
引用的所有资料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听说了
什么,未必确有其事;看到了一点,未必是事
实的全貌。因此,要避免新闻报道的失实,就一
定要有质疑意识,要认真验证你所听到、看到的
东西,这样才不会在基本事实方面失实。美国比
尔 ·科瓦奇和汤姆 ·罗森斯蒂尔合著的, 新闻要素,
中说:“验证原则把新闻与娱乐、宣传、小说、
艺术区分开来 …… 只有新闻最关注准确地记录发
生了什么事 …… 现在新闻中的断言泛滥成灾,破
坏了古老的新闻验证,验证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
的良药 ……”
怎样实施对事实的验证?西方新闻界
有一个规则,就是必须通过与所报道的事
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
源来证实。这其实与前面所说的坚持完整、
平衡的报道原则有某些相通,其核心就是
不要偏听偏信。
除了基本事实需要验证外,报道中引
用的各种资料也要注意核实,才能避免那
些细节上的非故意失实,如人名、时间、
地点、数字等等。正如前面引述的, 纽约
时报, 新闻主编对于记者把犯错的理由归
于消息来源时所说:,核实应该成为记者
的第二天性。”
五、语言不仅要准确,而且要有分寸
前文介绍 美国梅尔文 ·门彻, 新闻报道与写作,
中关于新闻, 新手 abc”的言论时,曾引用过这样
一句话:, 准确体现在事实和语言中。, 这其实
就已经说明,作为新闻报道,事实必须有赖于语
言来阐述,事实的真实必须依赖于语言的准确才
能体现。门彻在其著作的第 2章, 报道要素, 中
又进一步阐述说:,准确性还体现在语言的问题
上。要精心选择与局势、事件或个人相匹配的词
语。一个撰稿人如果遗词用字不求准确,满足于
词不达意,他就生活在危险之中,在被误解或误
导读者和听众的边缘摇摇欲坠。”
在这一章中,他甚至对语言的使
用提出“精确”的要求,并且举例说:
“我们不说他是‘高得出奇’,我们
把他写成是‘ 6英尺 1英寸高’。无论
我们的广播电视新闻有多简洁,我们
都不会写成是‘船撞坏了码头’,我
们会这样写:‘油轮(货轮、战列舰
或渡船)给码头造成了 50万美元的损
害。’”
这也就是说,新闻报道要求的语言准确,首
先着眼于语词表达的概念要清晰、直接,不要在
让人在理解时感到模糊不清甚至产生歧义。为此,
西方新闻界提出一个原则:“使用有所指涉的
词”。门彻在, 新闻报道与写作, 的第 7章, 写
作者的艺术, 中举例说:“进步、自由、爱国主
义、大企业、好斗分子、激进分子等词都会引起
麻烦,因为在空间上,它们没有任何特定的、具
体的或确定的东西可以归依,它们飘浮不定。如
果需要引用的消息来源中包含有这些词语和短语,
记者务必要让消息来源明确解释这些含糊语言的
确切意义。”( 182页)
其次,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有分寸感。所谓
分寸感主要是指语词的感性意义方面:一是指
轻重度(程度),二是指色彩感(情感色彩)。
轻重度是指写作用词对事实的描绘要轻重合
适,既不要溢美,也不要贬低,所以西方有的教
科书中说,滥用“非常”、“最”、“绝对”、
“很”之类的词,是对新闻语言的污染。色彩感
则主要指不要把记者个人的判断或好恶,有意无
意地带入到事实的陈述中去。由于语词中的形容
词是最具情感色彩的,所以西方新闻界和教科书
总在强调:“少用形容词”、“要像挑选宝石与
情人一样挑选形容词”、“只有懒惰而蹩脚的记
者才会在报道中堆砌形容词”。
这些问题我们在后面在讲, 新闻语言,
一章时再详述,这里只举一个实例,即关
于“说”这个意义的常见词使用:
“艾奥瓦州埃姆斯, 每日论坛报, 主编迈
克尔 ·加特纳曾讲述过他还是一位年轻记者
时与他的主编交往的经历。, 华尔街日报,
的一位新闻主编比尔 ·克里格会把‘他笑着
说’、‘他气急败坏地说’、‘他一脸苦
相地说’等词从文章中找出来,然后叫来
加特纳或其他犯错的记者。他会把这些句
子都改成‘他说’。”(梅尔文 ·门彻, 新
闻报道与写作, 187页)
此外,披露、断言、指陈、声称、
主张、宣布、指出、喊叫、陈述等与
“说”同义或近义的词,其实都暗含
着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者无意中似乎
暗示记者相信某种断言,或者包含某
种同情成分(如喊叫),所以西方新
闻界的作法是:“请用‘说’这个中
性词。”
六、注明消息来源
新闻报道注明消息来源主要涉及两方
面内容:
1.引用语言陈述要交待陈述者;
2.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如果不是记者亲眼所
见,通常应交待信息的提供者。
严格地说,注明消息来源其实与报道
内容的真实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至
少表明这个消息的信息来源是真实的。这
在新闻报道中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新闻报道应以真实性为第一原
则,但记者通常不是所报道事实的直接参
与者,也不可能是报道所涉及的所有问题
的专家,因此,报道注明消息来源,对于
受众而言,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判断信息提
供者的权威程度,进而自己推断信息的真
实性和可信度。
是帮助他们通过判断信息提供者的权威程度,进而自己推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第二,对于记者而言,并非报道中的
每句话、每个事实都需要注明消息来源,
根据西方新闻界的总结,比如大家公认的
常识、众所周知事实、环境、背景等就是
不需要注明的。而不加注明的背后,则意
味着你认可这是真实的。因此,当需要注
明消息来源的时候不加注明,给予受众的
感觉,就是你当作真实的事实来报道,那
么,你就要对其真实性负责。相反,如果
注明消息来源,那么应当对事实的真实性
负责的,就是这个消息来源自身了。
所以西方新闻学教材有这样的阐述:
– 交待消息来源并不能保证报道的准确
性或材料的真实性。它所能做的只是
把责任转嫁给消息来源。
? 假如结果证明信息是不准确的,出版物
或广播电视台对错误信息就不负责任,
需要对此负责任的是消息来源。
? 假如你不交待消息来源,读者或听众将
猜测,站在陈述后面的是我们记者,因
为我们认为它们是真实的。
七、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稿作送审,主要指让被采访者审阅。
这样不仅有助于纠正稿作中的失实之处,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二次采访,有时
受访者会在审稿时对报道的内容、事实、
观点等做进一步的补充修正,这可使报道
更为完善。此外,稿件还需经媒体内部的
主管者审阅,一些重要稿件按规定还要送
上级有关部门审阅,严格坚持这些制度,
有助于防止在政策层面或宏观把握上出现
失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