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中的氮和磷的浓度的关系 
来源:Redfield,1934 
 
 
 
 
 
 
 
 
 
 
 
 
 
 
 
 
 
 
 
  
来源:Redfield,1934 
单位:  
[NO
3
]=10
-3
毫摩尔每升 
[CO
3
]=10
-2
毫摩尔每升 
西大西洋 
西大西洋 
 
 
 
 
 
 
 
 
 
 
 
 
 
 
 
 
 
 
 
 
深海 
水样
利用的O
2 
单位:  
[NO
3
]=10
-3
毫摩尔每升 
来源:Redfield,1934  
 
 
 
 
 
 
 
 
 
 
 
 
 
 
 
 
 
深海 
CO
2
 + PO
4
 + NO
3
          死的生物体  + O
2 
NO
3
 + PO
4
 + O
2
      活的生物体  + O
2
大气和海洋中的元素的比例由生物地
化循环控制。 
REDFIELD 假设:
如果深海的元素组成可以由植物植株体的组成支配,不同地方的元素的固
定比例会有差异。 
2) 在海中央,海面和深海的不同时
间测定 N:P:C 比 
1) 海面和最少处的Δ O
2
约等
于它们生活于透光层以外时用
于氧化有机物的 O
2
量。 
100%饱和 
混合 
层  
O
2
最少 
水深 
 
 
 
 
 
 
 
 
 
 
 
 
 
 
 
 
 
 
 
 
 
 
 
 
 
 
 
 
 
 
 
 
 
 
 
 
 
 
 
 
 
 
改编自 
Krebs Fig.23.3 
食蟹海豹 
更小的 有齿 鲸
抹香鲸 
美洲海豹 
海象 
鸟  
鱼  乌贼 
euphausia superba 
(磷虾)  
肉食浮游生物  其它植食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 
须鲸 
人  
分解者食物网  
大型(顶层)肉食动物  
( 供垂钓的鱼 , 吃鱼的鸟 )
小型肉食动物  
(鲤科小鱼,小型的供垂钓的鱼等) 
碎屑消费者  
糖虾绵羊头鲤鱼 
草虾  
片脚类动物
线虫
双壳类软体动物 
昆虫幼虫
捕食的桡脚类蟹类  
+真菌 
细菌 
原生动物  
浮游植物和 
底栖藻类 
建立在掉落在南佛罗
里达的河口浅水中的
红树林树叶基础上的
碎屑食物链 
红树林树叶 
 
 
 
 
 
 
 
 
 
 
 
 
 
 
 
 
 
 
 
 
 
捕食食物链  碎屑食物链  
 
 
净初级生产力  
碎屑 
分解者 
植食动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肉食动物 
 
 
 
 
 
 
 
 
 
 
 
 
 
 
 
 
 
 
引自 Smith 和
Smith,2001 
 
捕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  
R=呼吸 
不同类型的生物体的同化效率 (A/I)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食微生物者  腐生生物 
无脊椎动物  40% 80% 30% 20% 
脊椎动物 50% 80% —  —  
 
引自Heal 和 Mac Lean, 1975  
 
 
你与你的食物越类似,同化食物的效率也越高。  
食微生物者= 以微生物为食的生物体 
腐生生物 = 以碎屑为食的真菌  
 
不同动物组群的生产量效率 
(按效率增加的顺序排列) 
组群 P/A% 
1 食虫动物 0.86 
2 鸟  1.29
3 小哺乳动物群落  1.51 
4 其他哺乳动物 3.14
5 鱼和社会性昆虫  9.77 
6 非昆虫类无脊椎动物 25.0 
7 非社会性昆虫 40.7 
非昆虫类无脊椎动物  
8 植食动物  20.8 
9 肉食动物 27.6 
10 食碎屑动物 36.2 
非社会性昆虫  
11 植食动物 38.8 
12 食碎屑动物 47.0 
13 肉食动物 55.6 
                                                           
 来源:Begon(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