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Chapter 17
Hydrogen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H
氢是周期表中唯一尚未找到
确切位置的元素,······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了解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了解氢能源(发生、储存、利用)。
4,掌握二元氢化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3,认识氢的三种同位素;
2,了解氢的存在和用途,掌握氢的主要
工业和实验室制法;
本章教学要求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氢是宇宙中丰度最大的元素,按原子
数计占 90%,按质量计则占 75%。
2,氢的三种同位素质量之间的相对差值特别高,并因此而
各有自己的名称,这在周期表元素中绝无仅有。
3,氢原子是周期表中结构最简单的原子。
4,氢化学是内容最丰富的元素化学领域之一。
5,氢形成氢键。如果没有氢键,地球上不会存在液态水!
人体内将不存在现在的 DNA双螺旋链!
6,氢是周期表中唯一尚未找到确切位置的元素。
副篇内容
化学元素中,氢在哪些方面显得独一无二?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7.1 氢的同位素 Isotopes of hydrogen
17.2 天然资源和工业制备方法 Natural
recourses and industrial
preparation methods
17.3 氢的性质 Properties of hydrogen
17.4 氢的用途 Uses of hydrogen
17.5 二元氢化合物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binary hydride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7.1 氢的同位素
Isotopes of hydrogen
1,同位素
主要同位素有 3种, 此外还有瞬间即逝的 4H 和
5H。 重氢以重水 ( D2O) 的形式存在于天然水中, 平
均约占氢原子总数的 0.016%。
中文名 英文名称 表示方法 符号 说明
氕 *(音撇 ) protium 1H H 稳定同位素
氘 (音刀 ) deuterium 2H D 稳定同位素
氚 (音川 ) tritium 3H T 放射性同位素
* 氕这个名称只在个别情况下使用,通常直接叫氢;氘有时又叫, 重氢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同位素效应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同位素形成的同型分子表现为
极为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然而, 质量相对差特大
的氢同位素却表现不同:
H2 D2 H2O D2O
标准沸点 /℃ –252.8 –249.7 100.00 101.42
平均键焓 /(kJ?mol–1) 436.0 443.3 463.5 470.9
相同化学环境下 E- D键焓高
于 E- H键焓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
是由零点能的差别引起的 。 零点
能低时键焓相对比较高, 零点能
高时键焓相对比较低 。

能 H – H 键焓
D – D 键焓
H
2
的零点能
D
2
的零点能
H
2
,D
2
分子的势能曲线
R


键焓
的零点能
的零点能
分子的势能曲线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3,制备
利用重水与水的差别, 富集重水, 再以任一种从水
中制 H2 的方法从 D2O 中获得 D。
慢中子轰击锂产生,H31 HeHnLi 4
2311063 ???
氕 (11H)是丰度最大的氢同位素,占 99.9844%;同位
素 21H叫氘,占 0.0156%。 氚 (31H)存在于高层大气中, 它
是来自外层空间的中子轰击 N原子产生的:
HCnN 3112 61014 7 ???
我国首座重水堆核电站 —
秦山三核用上国产核燃料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7.2 天然资源和工业制备方法
Natural recourses and
industrial preparation
methods
1,存在
氢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
素, 在地球上的丰度排在第 15
位 。 某些矿物 ( 例如石油, 天
然气 )和水是氢的主要资源, 大
气中 H2 的含量很低是因为它太
轻而容易脱离地球引力场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木星结构
根据先锋飞船探测
得知,木星大气含氢
82%,氦 17%,其他
元素 <1%。
★ 氢的存在状态
( s )11000K k P a103( g )H
8
2 金属氢
? H ( s)
7 7 K
k P a102, 5( g )H 8
2
?
金刚石砧
氢的状态 金属氢 (s) 液态氢 (l) 固态氢 (s)
密度 /(g·cm-3) 0.562 0.071 0.089
大 气 层 顶
云 层 顶
液 氢
液态金属氢
岩 石 核 心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制备 (每年估计达 500× 109m3)
● Zn + H3O+ →Zn2+ + 2H2O + H2 ↑
实验室中制氢的主要方法
H2S + Pb2+ + 2H2O →PbS + 2H3O+
AsH3 锌和硫酸中含微
量 As
AsH3+3Ag2SO4+3H2O→
6Ag+H3AsO3+3H2SO4
H2S 锌中含微量 ZnS
SO2 锌还原 H2SO4 产生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
H2
H2 H2
H2
H2
H2
NaHN2
C
1273 K
CH4
1143 K
热解 光解电 解
H2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水蒸气转化法
CH4(g) + H2O(g) 3 H2(g) + CO(g)1 273 K
水 煤 气 反 应
C (s) + H2O(g) H2(g) + CO(g)1 273 K
为了制氢, 必须分离出 CO。 可将水煤气连同水蒸
气一起通过红热的氧化铁催化剂, CO变成 CO2, 然后
在 2× 106 下用水洗涤 CO2 和 H2 的混合气体, 使 CO2
溶于水而分离出 H2 。
CO + H2 + H2O(g) CO2 + 2 H2Fe2O3> 723 K
工业制造方法
indu st rial p repa ration method s
工业制造方法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用焦炭或天然气与水反应制 H2,
为什么都需在高温下进行?
Question 1
Solution
CH4(g) + H2O(g) 3 H2(g) + CO(g),
= 206.0 kJ?mol–1
C (s) + H2O(g) H2(g) + CO(g),
= 131.3 kJ?mol–1
要反应得以进行,则需供给热量:
C + O2 CO2,= –393.7 kJ?mol–1
CH4 + 2 O2 CO2 + 2 H2O,= – 803.3 kJ?mol–1
这样靠,内部燃烧” 放热,供焦炭或天然气与水作
用所需热量,无须从外部供给热量。
θmΔH
θmΔH
θmΔH
θmΔH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热化学循环法制 H2
( g )O
2
1
( g )HO ( g )H
( g )I( g )H2 H I ( g )
( g )O
2
1
( g )SOO ( g )H( g )SOH
2 H I ( a q )( a q )SOH( s )ISOO ( l )2H
22
1300K
2
22
873K
242
1073K
42
42
298K
222
??? ??
??? ??
???? ??
??? ????
净 反 应
有文献报道,加热 (383~ 423K)加压 (1013~
3039kPa),效率可提高到 90% 以上。
● 电解 20% NaOH或 15% KOH水溶液,耗能
大,效率也只 32%
4OH- → O 2+2H2O + 4e- (阳极 )
2H2O +2e- → 2OH - + H2 (阴极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配合催化太阳能分解水
2a 既是电子给予体,又是电子接受体,在光
能的激发下,可以向水分子转移电子,使 H+ 变为
H2 放出。
三 (2,2’ —联吡啶 ) 合钌 (Ⅱ )(2a) 2a*(已活化 )

光能
2 ( 2 a )O21HOH2 ( 2 a *) 222 ??? ???
最近, 日本有人把太阳能电池板与水电解槽连
接在一起, 电解部分的材料在产生氢气一侧使用钼
氧化钴, 产生氧气一侧则使用镍氧化钴 。 使用 1平
方米太阳能电池板和 100毫升电解溶液, 每小时可
制作氢气 20 升, 纯度为 99.9%。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从海水中制氢
原理,当可见光照射在半导体 膜上时, 电子被激
发进入导带而留下空穴 (低能级的电子空间 )。 在导带中
电子移动到金属薄膜与海水之间表面上, 水即被还原产
生 H2。 同时, 空穴迁移到半导体与电解质间的表面, 来
自 Fe2+的电子填充空穴 。
H2(g)
海 水Fe(Ⅱ ),Fe(Ⅲ )电解质溶液











● 生物分解水制氢
生物体分解水不需要电和高温, 科学家们试图
修改光合作用的过程来完成这一技术 。 小规模的实
验已成功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氢气储罐群氢气纯化装置
大型制氢站大容量电解槽体 H 2
我国已建成大型制氢设备
equipment
我国已建成大型制氢设备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氢能源 —21世纪的清洁能源
★ 氢燃烧速率快,反应完全, 氢能源是清洁能源,没有环
境污染,能保持生态平衡,
★ 目前,已实验成功用氢作动力的汽车,有望不久能投入
实用
氢作为航天飞机的燃料已经成为现实,有的航天飞机的
液态氢储罐存有近 1 800 m3的液态氢
★ 氢能源研究面临的三大问题:
氢气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氢气的储存 氢气的输送(利用)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H2 反应热力学
17.3 氢的性质
Properties of hydrogen
(1) 元素直接化合 2E + H2(g) 2 EH
例如,2Li(l) + H2(g) 2LiH(s)
(2) Br?nsted 碱的加合质子
E- + H2O(ag) EH + OH-
例如,Li3N(s) + 3 H2O(l) 3Li(OH) (ag) + NH3(g)
(3) 卤化物或拟卤化物与氢化物之间的复分解
E’H + EX E’X + EH
例如,LiAlH4 + SiCl4 LiAlCl4 + SiH4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二元氢化合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是判断氢与其
它元素直接化合反应的重要判据 。 为正值的氢化
合物都不能由单质的反应合成 。
θmG?
θmG?
s 区和 p 区元素二元氢化合物的 /(kJ?mol–1) (298 K)
1 2 13 14 15 16 17
LiH(s)
–68.4
NaH(s)
–33.5
KH(s)
–36.0
RbH(s)
–30.0
CsH(s)
–32.0
BeH2(s)
+20.0
MgH2(s)
–35.9
CaH2(s)
–147.2
SrH2(s)
–141.0
BaH2(s)
–140.0
B2H6(g)
+86.7
AlH3(s)
–1.0
GaH3
>0
CH4(g)
– 50.7
SiH4(g)
+56.9
GeH4(g)
+113.4
SnH4(g)
+188.3
NH3(g)
– 16.5
PH3(g)
+13.4
AsH3(g)
+68.9
SbH3(g)
+147.8
H2O(l)
– 237.1
H2S (g)
– 33.6
H2Se (g)
+15.9
H2Te (g)
>0
HF(g)
– 273.2
HCl (g)
– 95.3
HBr(g)
– 53.5
HI (g)
+1.7
θmfΔ H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分子型氢化合物由上而下稳定性降低的趋势与其平均
键焓 (kJ ·mol-1)有关 。 较重元素形成较弱的键, 这一
事实通常归因于相对密实的 H 1s 轨道与较松散的重
元素 s 和 p 轨道重叠能力比较差 。
键能键能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H2反应机理
氢分子与大多数元素和不少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进行
很慢这是因为它的高键焓使反应需要较高的活化能。
能得以进行反应的条件有:
( a) ( b)
(1) H2分子在金属表面 (a,多相催化 ) 或金属配合物上
(b,均相催化 )发生均裂而得以活化: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 H2分子在固体表面 (多相催化 )或金属离子 (均相催
化 )发生异裂而得以活化:
● H2 分子被 ZnO 固体表面吸附:
H2 + Zn—O—Zn —O Zn—O—Zn —O
H– H+
/////////////////////////// ///////////////////////////
● CO 加氢制取甲醇:
CO(g) + 2 H2(g) CH3OH(g)Cu/Zn 催化
● 铜的冶炼中 H2 被用做 Cu2+ 离子的还原剂:
H2(g) + Cu 2 + (aq) [CuH]+(aq) + H+(aq)
H2(g) Cu(s) + H+(aq)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3) 外界条件引发产生 H 自由基
爆鸣气在某种恒定
温度下的反应速率随压
力增大发生不规则变化
的事实说明了反应过程
的复杂性 。
人们将这种复杂性归因于链反应机理:既涉及 简
单键增殖,也 涉及 分支键增殖 。
a b c
平缓区 爆炸区 平缓区 爆炸区
压力增高方向
例如,H2 和 O2 生成水的反应,
2 H2O(g) + O2(g) = 2 H2O(l)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NO 气体加进 H2 和 Cl2 的混合
体系时引起爆炸,试提出机理上的解
释。
NO 自由基与 Cl2 反应形成 Cl自由基:
NO* + Cl2 ClNO + Cl?
产生的 Cl?自由基引发 H2 和 Cl2 之间的快速反应,同
时发生链增长步骤:
H2 + Cl? HCl + H?
H? + Cl2 HCl + Cl?
Question 2
Solution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3,H2 分子配合物
1985年发现了第一个 H2 分子配合物 W(CO)3
[P(C3H7)3]2 (η2-H2),它暗示存在氢键在反应中被活化
而不断裂。
机理中毫无例外地涉及 H—H 键的断裂,是否
存在 H—H 键在反应中被活化而不断裂的情况呢?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H2 分子以 s 成键轨道的电子投入金属空 d 轨道, 而
以其 s 反键空轨道接受金属满 d 轨道电子形成反馈键,
这种协同成键作用使 H2 分子配合物得以稳定 。 简言之,
H2 分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决定于中心金属原子上的电荷密
度 。
这种配合物对烯烃加氢反应、氢加酰化反应等重
要工业过程非常重要。
H2 分子和二氢配合物之间存在中间体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7.4 氢的用途
Uses of hydrogen
燃 料 燃烧值 /(kJ·kg-1)
氢 气 120918
( H2)
戊硼烷 64183
( B5H9)
戊 烷 43367
( C5H12)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7.5 二元氢化合物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binary
hydride
17.5.1 分子型氢化合物
Molecular hydrides
17.5.2 似盐型氢化物 Saline hydrides
17.5.3 金属型氢化物 Metallic hydrides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氢的大多数二元化合物可归入下述三大类中的某一
类 。 但是这种分类的界限也不十分明确, 结构类型并非
非此即彼, 而是表现出某种连续性 。
二元氢化合物在周期表中的分布
hydr ides
二元氢化合物在周期表中的分布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7.5.1 分子型氢化合物
除铝、铋和钋外,第 13至第 17族元素都形成这类
氢化合物。它们以其分子能够独立存在为特征。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 存在形式
(2) 熔沸点低,通常条件下为气体
(3) 因共价键极性差别较大而化学行为复杂
● 缺电子氢化物,如 B2H6
中心原子B未满8电子
构型。
B2H6
● 满电子氢化物,如 CH4
中心原子价电子全部参
与成键。
CH4
● 富电子氢化物,如 NH3,
中心原子成键后有剩余未
成键的孤电子对,
NH3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 电正性高的 s 区金属似盐氢化物是非挥发性,不导
电并具明确结构的晶形固体。
(2) H-的半径在 126 pm(LiH)与 154 pm(CsH) 之间, 如
此大的变化幅度说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控制较松
弛 。 H- 与 X - 所带电荷相同, 半径介于 F-与 Cl-
间, 因此才显示出 NaCl 型 。
(3) H-存在的重要化学证据:电解其与碱金属的熔融
物, 阳极放 H2,2 H- →H2 + 2e-
(4) 与水反应的实质是, H- +H2O → OH- + H2
此时 H- 表现出强还原性、不稳定性和强碱性,
17.5.2 似盐型氢化物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g )Hf2 m o l1 5 0 k JHΔ( g ),HeH2
1 ??? ????
?
2
5 7 3 K423
2
6 2 3 K
2
Δ
2
C a HHCa
2 N a HH2 N a
2 L i HH2 L i
???? ???
?? ???
? ???
?
⑴ 制备
⑵ 物理性质

LiH
NaH
KH
RbH
CsH
CaH2
SrH2
BaH2
生成焓
△ fH/(kJ?mol-1)
-91.2
-56.5
-57.7
~ -54.4
-49.8
-174.3
-177
-189.9
MH
核间距 /pm
204
244
285
302
319
232 ~ 285*
249 ~ 306*
267 ~ 328*
H- 实测
半径 /pm
137
146
152
154
152
138
138
138
晶格焓 /(kJ?mol-1)
(实验值 )
911.3
806.2
711.7
646.0
695
2 426.7
2 259.4
2 167.3
作为试剂的氢化物
Sa line hy drides
作为试剂的氢化物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还原性强 2, 2 3 V)/H(HE
2 ???
● 钛的冶炼
L i O H 2TiTi OL i H 2 2 ?? ???
24 H 2N a C l 4TiTi C lN a H 4 ??? ???
⑶ 化学 性质
● 剧烈水解
( g )HM O HOHMH 22 ?? ???
( g )2HC a ( O H )O2HC a H 2222 ?? ???
氢化钙 剧烈水解
● 形成配位氢化物
3 L i C l]L i [ A l HA l C l4 L i H 43 ???? ??? 无水乙醚
受潮时强烈水解
23 4H A l ( O H )L i O H ??
+4H2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7.5.3 金属型氢化物 (Metallic hydrides)
1,在周期表中的分布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 大部分是用单质直接化合的方法制备。
(2) 都有金属的电传导性和显有其他金属性质如磁性。
(3) 除 PbH0.8 是非整比外,它们都有明确的物相。
(4) 过渡金属吸氢后往往发生晶格膨胀,产物的密度比母
体金属的大。
(5) 成键理论
● 氢以原子状态存在于金属晶格中。
● 氢以 H+存在于氢化物中,氢将电子供入化合物的导带中。
● 氢以 H-形式存在,每个氢原子从导带取得 1个电子。
(6) 金属 Pt 具有催化作用,可以被解释为表面 Pt 原子形
成 Pt–H 键的 键 焓大得足以使键断开,却不足以补偿
Pt –Pt 金属键断裂所需的能量。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 可逆储氢材料
1体积 金属 Pd 可吸收 700 体积 H2,减压或加热可使其分解:
2 Pd + H2 2 PdH U + 3/2 H2 UH3减压,327 K常况 523 K573 K
LaNi5 + 3 H2 LaNi5H6,含 H2量大于同体积液氢
微热
(2~3) × 105Pa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3
将下列化合物归类并讨论其物理性质:
HfH1.5 PH3 CsH B2H6
HfH1.5 和 CsH 两个氢化物为固体 前者是金属型氢
化物显示良好的导电性,d 区金属和 f 区金属往往形
成这类化合物 。后者是 s 区金属似盐氢化物,是具有岩
盐结构的电绝缘体。 p 区分子型氢化物 PH3 和 B2H6具
有低的摩尔质量,可以预料具有很高的挥发性(标准状
况下实际上是气体)。
Lewis结构表明 PH3 的 P 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
因而是个富电子化合物,乙硼烷是缺电子化合物。
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