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马铃薯的生物学基础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的草本植物。
(一)根
马铃薯用种子繁殖的为直根系,用块茎繁殖的为须根系。
须根系






直根系

根 侧根
(二)马铃薯的茎
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只有地
上茎,无地下茎,匍匐茎从近
地表的叶腋处抽出结块茎。
无性繁殖的有地下茎、地上茎、
匍匐茎和块茎。
地下茎:是主茎的地下茎节。
地上茎:是由块茎芽眼中生长出土
的枝条。
匍匐茎:是主茎地下节腋芽伸长形
成的侧枝。
块茎,是着生于匍匐茎顶端的变
态茎。是收获的器官。
上属茎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
转化。
块茎的构成:
(三)叶
马铃薯最先长出的几片叶为单叶,
逐步长出复叶,复叶为奇数羽状复叶。
(四)花
马铃薯为自花授
粉作物,花序为
分枝型的聚伞花
序。
(五)果实和种子
马铃薯果实为浆果,每个果实中有 100~300粒种子,种子千粒重
为 0.4~0.6克。
二、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与发育
生长发育过程
根据马铃薯的生育过程中的植株形态、生理指标将马铃薯
生长分为五个阶段。
( 1)块茎的萌发与出苗
从种薯解除休眠,芽眼处开始萌芽、抽生压条,直到幼苗
出土。生长中心为芽条和根系。
( 2)幼苗的生长和匍匐茎的伸长(出苗至孕蕾)
( 3)块茎形成与茎叶生长(孕蕾至开花初期)
( 4)块茎增长与茎叶繁茂(开花盛期至茎叶衰老)
( 5)淀粉积累与成熟(茎叶衰老至茎叶枯萎)
(二)块茎的形成、生长与休眠
1、马铃薯块茎的形成
马铃薯块茎是由于匍匐茎茎尖细胞的分裂及膨大形成的。
2、影响块茎形成的因数
( 1)环境条件
A、低温促进结薯,高温抑制结薯
B、短日促进结薯,长日延迟结薯
( 2)内源激素
A、赤霉素( GA3)推迟和抑制块茎发生
B、细胞分离素能促进块茎的膨大
C、茉莉酸甲酯( JA-Me)能促进结薯
( 3)营养水平
碳氮比
氮肥过多抑制结薯,
高浓度碳源促进结薯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 2 3 4 5





(%

诱导时间(周)
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块茎形成的影响
◆ ;0%,■ ;3%,▲ ;6%,● ;9%
3、块茎的休眠
刚收获的块茎即使放置于最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
象称为块茎的休眠。
块茎休眠的原因:
休眠的打破:
用赤霉素 5~10ppm处理 20~30分钟。
(三)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环境关系
1、温度
马铃薯是喜冷凉作物,不耐高温,生长期间以昼夜平
均温 17~21 oC最为适宜。块茎萌发最低温为 4~5 oC,茎叶
最生长低温为 7 oC,块茎形成膨大最适温为 16~18 oC,
2、光照
马铃薯的光饱和点为 30000~40000lx,光强度高块茎形
成早。
短日促进结薯,长日延迟结薯
3、水分
马铃薯的蒸腾系数为 400~600,整个生育期保持田间最
大持水量的 60~80%为宜。
4、土壤
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质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
的沙壤土为好,pH在 5.5~6.5为宜。
5、养分
生产 1吨块茎需要氮 5~6kg,磷 1~3kg,钾 12~13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