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配套电子教案第 1章 数字逻辑基础
1.1 普通二极管
1.1.1 PN结
⒈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⑴ 掺杂特性。
⑵ 热敏和光敏特性。
⒉ 数字信号
⑴ N型半导体
⑵ P型半导体
4价元素掺入微量 5价元素后形成。
多数载流子:电子;少数载流子:空穴。
4价元素掺入微量 3价元素后形成。
多数载流子:空穴;少数载流子:电子。
图 1-1 本征半导体与掺杂半导体结构示意图
a) 本征半导体 b) N型半导体 c) P型半导体
⒊ 数字电路的特点图 1-2 PN结的形成
a)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b) 平衡状态下的 PN结
⑴ 形成过程和原理:
① 扩散。
② 形成空间电荷区和内电场。
③ 内电场阻止扩散运动,促进漂移运动。
⑵ PN结内电场电位差:硅材料约 0.5 ~ 0.7V,锗材料约 0.2 ~ 0.3V。
⒋ PN结单向导电性
⑴ 加正向电压 —— 导通。
⑵ 加反向电压 —— 截止。
图 1-3 外加电压时的 PN结
a) 正偏 b) 反偏
1.1.2 二极管
⑴ 正向特性
⒈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① 死区段。
② 导通段。
⑵ 反向特性
① 饱和段。
② 击穿段。
图 1-5 PN结伏安特性
⑶ 数学表达式:
IS,PN结反向饱和电流;
UT为温度电压当量,UT≈26mV( T=300K)。
⒉ 硅二极管与锗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区别
① 硅管的死区电压比锗管大,硅管导通正向压降比锗大。
② 硅管的反向饱和电流 IS比锗管小得多。
图 1-6 硅二极管与锗二极管伏安特性
⒊ 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
① 温度升高后,二极管死区电压 Uth和导通正向压降 Uon下降(正向特性左移)。
温度每升高 1℃,Uon约减小 2~2.5mV。
② 温度升高后,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 IS大大增大(反向特性下移)。
温度每升高 10℃,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一倍。
图 1-7 温度对伏安特性的影响
⒋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参数
⑴ 最大整流电流 IF
⑵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URM
⑶ 反向电流 IR和反向饱和电流 IS
⑷ 最高工作频率 fM
⒌ 理想二极管
⑴ 理想二极管模型
⑵ 恒压降模型图 1-8 理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a) 理想二极管模型 b) 恒压降模型
【 例 1-2】 已知电路如图 1-10a,b所示,VD为理想二极管,
E=5V,ui=10Sinωt( V),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 uO波形。
图 1-10 例 1-2电路解:( 1)图 1-10a电路:
VD导通时,UD=0,按
uO=UD+ E = E =5V。
VD截止时,电阻中无电流流过,
UR=0,按 uO=UR+ui=ui=10Sinωt
( V)。
VD端正极电压大于 5V时,VD导通;小于 5V时,VD截止。画出
uO波形如图 1-10c所示。
例 1-2电路及 ui,uO波形
( 2)图 1-10b电路:
二极管 VD导通时,
uO=UD+ ui=ui
二极管 VD截止时,
uO=UR+(-E)= -E = -5V
VD端正极电压大于 -5V时导通,
小于 -5V时截止,画出 uO波形如图 1-10d所示。 例 1-2电路及 ui,uO波形解题说明,求解含有理想二极管电路时,可先判断二极管导通还是截止。若二极管导通,则用短路导线替代二极管 VD;若二极管截止,则将二极管开路。然后按一般线性电路分析计算。
1.2 特殊二极管
1.2.1 稳压二极管
⒈ 伏安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相似。区别在于反向击穿特性很陡,
反向击穿时,电流虽然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但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变化却很小。
图 1-13 稳压二极管符号及伏安特性
a) 符号 b)伏安特性
⒉ 稳压工作条件
① 电压极性反偏;
② 有合适的工作电流。
⒊ 主要特性参数
⑴ 稳定电压 UZ。
⑵ 稳定电流 IZ。
⑶ 最大耗散功率 PZM和最大工作电流 IZM。
⑷ 动态电阻 rZ。
稳压管的质量参数,rZ越小,稳压管稳压特性越好。
⑸ 电压温度系数 αZ
1.2.2 发光二极管正向压降大多在 1.5V~2V之间;
工作电流为几 mA~几十 mA,亮度随电流增大而增强,典型工作电流 10mA;
图 1-14 发光二极管符号及电路
a) 符号 b) 应用电路
1.3 双极型三极管
1.3.1 三极管慨述
⒈ 基本结构和符号图 1-18 NPN型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a) 结构示意图 b) 符号图 1-19 PNP型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a) 结构示意图 b) 符号
⒉ 分类
⑴ 按极性分,NPN型和 PNP型;
⑵ 按半导体材料分:硅三极管和锗三极管;
⑶ 按用途分:放大管、开关管、功率管等;
⑷ 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和高频管;
⑸ 按功率大小分:小功率管和大功率管;
⒊ 电流放大原理
⑴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图 1-20 NPN型三极管中载流子运动及各电极电流
⑵ 电流分配关系
⑶ 电流放大功能也可写成:
1.3.2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⒈ 三极管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图 1-21 三极管三种基本组态电路
a) 共射极 b) 共基极 c) 共集电极
⒉ 共发射极特性曲线
⑴ 输入特性曲线
1)定义:
2)特点:
① 是一族曲线,uCE=1 V的那一条可以作为代表。
② 与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相似。
③ 放大工作状态时,硅管 uBE约为 0.6~ 0.7V,
锗管约 0.2~ 0.3V。
图 1-22 NPN型三极管共发射极电路输入特性曲线
⑵ 输出特性曲线
1)定义:
2)特点:
① 是一族曲线,对应于每一 iB都有一条输出特性曲线。
② 当 uCE> 1V后,曲线比较平坦,即 iC不随 uCE增大而增大。
③ 当 iB增加时,曲线上移,表明对于同一 uCE,iC随 iB增大而增大,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图 1-22 NPN型三极管共发射极电路输出特性曲线
⒊ 三极管共射电路工作状态图 1-23 三极管 3个工作区域
⑴ 放大区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特点,iC= βiB,iC与 iB成正比关系。
⑵ 截止区条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特点,iB= 0,iC= ICEO≈0
⑶ 饱和区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特点,iC与 iB不成比例。即 iB增大,iC很少增大或不再增大,
达到饱和,失去放大作用。
⑷ 击穿区 击穿区不是三极管的工作区域。
⒋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⑴ 电流放大系数
⑵ 集 -基反向饱和电流 ICBO和集 -射反向饱和电流 ICEO
是表征三极管质量的重要参数。
ICEO与 ICBO的关系:
图 1-24 三极管极间反向电流
a) ICBO b) ICEO
⑶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
⑷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
⑸ 集 -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U(BR)CEO
⑹ 饱和压降 UCES
⑺ 特征频率 fT
图 1-25 ICEO,U(BR)CEO和 UCES 图 1-26 三极管 PCM曲线
⒌ 三极管安全工作区图 1-27 三极管安全工作区
【 例 1-4】 已测得三极管各极对地电压值为 U1,U2,U3,且已知其工作在放大区,试判断其硅管或锗管? NPN型或
PNP型?并确定其 E,B,C三极。
⑴ U1=5.2V,U2=5.4V,U3=1.4V;
⑵ U1= -2V,U2= -4.5V,U3= -5.2V。
解:⑴ PNP型锗管,U1,U2,U3引脚分别对应 B,E,C极;
⑵ NPN型硅管,U1,U2,U3引脚分别对应 C,B,E极。
分析此类题目的步骤是:
① 确定硅管或锗管,确定集电极 C。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 UBE:硅管约 0.6~ 0.7V,锗管约 0.2~
0.3V。据此,可寻找电压差值为该两个数据的引脚。若为 0.6~
0.7V,则该管为硅管;若为 0.2~ 0.3V,则该管为锗管,且该两引脚为 B极或 E极,另一引脚为 C极。
题⑴中 U1 U2、题⑵中 U2 U3符合此条件,因此可确定:题⑴为锗管,U3引脚对应 C极;题⑵为硅管,U1引脚对应 C极。
② 确定 NPN型或 PNP型。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满足 CB结反偏条件,NPN型 C极电压高于 BE极; PNP型 C极电压低于 BE极。因此比较 C极电压与 BE引脚电压高低,可确定 NPN型或 PNP型。
题⑴中 U3低于 U1 U2,为 PNP型;题⑵中 U1高于 U2U3,为
NPN型。
③ 区分 B极和 E极。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NPN型各极电压高低排列次序为
UC> UB> UE; PNP型各极电压高低排列次序为 UC< UB<
UE。
题⑴中 U1为 B极,U2为 E极;题⑵中 U2为 B极,U3为 E极。
【 例 1-5】 已测得电路中几个三极管对地电压值如图 1-31,已知这些三极管中有好有坏,试判断其好坏。若好,则指出其工作状态(放大、截止、饱和);若坏,则指出损坏类型(击穿、
开路)。
图 1-31 例 1-5电路解,a)放大; b)饱和; c)截止; d)损坏,BE间开路; e)
BE间击穿损坏或外部短路;或三极管好,处于截止状态; f)
饱和; g)放大; h)截止。
分析此类题目的判据和步骤是:
① 判发射结是否正常正偏。
凡满足 NPN硅管 UBE=0.6~ 0.7V,PNP硅管 UBE= -0.6~ -0.7V;
NPN锗管 UBE=0.2~ 0.3V,PNP锗管 UBE= -0.2~ -0.3V条件者,
三极管一般处于放大或饱和状态。不满足上述条件的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或已损坏。
a),b),f),g)满足条件;
c),d),e),h)不满足条件。
② 区分放大或饱和。
区分放大或饱和的条件是集电结偏置状态:
集电结正偏,饱和,此时 UCE很小,b),f)满足条件 ;
集电结反偏,放大,此时 UCE较大,a),g)满足条件 。
但若 NPN管 UC< UE,PNP管 UC> UE,则电路工作不正常,
一般有故障。
若 UC=VCC(电路中有集电极电阻 RC),说明无集电极电流,C极内部开路。
③ 若发射结反偏,或 UBE小于①中数据,则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或损坏。
c),e),h)属于这一情况。
④ 若满足发射结正偏,但 UBE过大,也属不正常情况,如
d) 。
1.4 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只有一种载流子(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称为单极型晶体管。
⒈ 分类
⑴ 从结构上可分为结型和 MOS型 (绝缘栅型 )。
⑵ 从半导体导电沟道类型上可分为 P沟道和 N沟道。
⑶ 从有无原始导电沟道上可分为耗尽型和增强型。
⒉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电场效应原理,用输入电压开启、夹断或改变导电沟道宽窄,从而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
⒊ 特性曲线
⑴ 转移特性
1)定义:
2)特点:
① 为一族曲线。 |uDS|> |UGS(off)|后,曲线族基本重合。
② 也有死区,分别称为夹断电压 UGS(off) (结型、耗尽型
MOS适用 )和开启电压 UGS(th) (增强型 MOS适用 )。
③ IDSS一般为场效应管最大电流。增强型 MOS无 IDSS参数。
3)数学表达式
① 结型、耗尽型 MOS:
② 增强型 MOS,图 1-32 N沟道场效应管转移特性
⑵ 输出特性
1)定义:
图 1-33 N沟道场效应管输出特性曲线
a) 结型 b) 耗尽型 MOS c) 增强型 MOS
2)特点:
① 类似于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② N沟道结型、耗尽型 NMOS最下面一条输出特性曲线 (最靠近横轴 )和 P沟道结型、耗尽型
PMOS最上面一条输出特性曲线的参数为,uGS= UGS(off)。 N沟道结型最上面一条 (P沟道结型最下面一条 )输出特性曲线的参数为,uGS= 0。
⒊ 场效应管三个工作区域图 1-34 场效应管 3个工作区域划分
⒋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⑴ 夹断电压 UGS(off) 或开启电压 UGS(th)
⑵ 饱和漏极电流 IDSS
⑶ 低频垮导(互导) gm
gm反映了 uGS对 iD控制能力,单位西 (门子 ),用 S表示 (S=1/Ω)。
⑸ 由于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结构对称,因此漏、
源极可互换使用。
⒌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性能比较
⑴ 输入电阻大大高于三极管。
结型场效应管输入电阻约 107Ω;
MOS场效应管输入电阻可高达 1015Ω。
⑵ 场效应管热稳定性比三极管好。
⑶ 场效应管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集成。
⑷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用栅源电压 uGS控制输出电流 iD(相当于三极管用 iB控制 iC)。反映场效应管放大控制能力的是低频垮导 gm(相当于三极管的 β)。
② 测试:不能用万能表测试 MOS场效应管,必须用测试仪。任何时候,栅极不能是悬空。
⒍ 场效应管安全使用常识
① 保存:应将各极短路保存。
③ 焊接:电烙铁应良好接地。
1.1 普通二极管
1.1.1 PN结
⒈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⑴ 掺杂特性。
⑵ 热敏和光敏特性。
⒉ 数字信号
⑴ N型半导体
⑵ P型半导体
4价元素掺入微量 5价元素后形成。
多数载流子:电子;少数载流子:空穴。
4价元素掺入微量 3价元素后形成。
多数载流子:空穴;少数载流子:电子。
图 1-1 本征半导体与掺杂半导体结构示意图
a) 本征半导体 b) N型半导体 c) P型半导体
⒊ 数字电路的特点图 1-2 PN结的形成
a)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b) 平衡状态下的 PN结
⑴ 形成过程和原理:
① 扩散。
② 形成空间电荷区和内电场。
③ 内电场阻止扩散运动,促进漂移运动。
⑵ PN结内电场电位差:硅材料约 0.5 ~ 0.7V,锗材料约 0.2 ~ 0.3V。
⒋ PN结单向导电性
⑴ 加正向电压 —— 导通。
⑵ 加反向电压 —— 截止。
图 1-3 外加电压时的 PN结
a) 正偏 b) 反偏
1.1.2 二极管
⑴ 正向特性
⒈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① 死区段。
② 导通段。
⑵ 反向特性
① 饱和段。
② 击穿段。
图 1-5 PN结伏安特性
⑶ 数学表达式:
IS,PN结反向饱和电流;
UT为温度电压当量,UT≈26mV( T=300K)。
⒉ 硅二极管与锗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区别
① 硅管的死区电压比锗管大,硅管导通正向压降比锗大。
② 硅管的反向饱和电流 IS比锗管小得多。
图 1-6 硅二极管与锗二极管伏安特性
⒊ 温度对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影响
① 温度升高后,二极管死区电压 Uth和导通正向压降 Uon下降(正向特性左移)。
温度每升高 1℃,Uon约减小 2~2.5mV。
② 温度升高后,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 IS大大增大(反向特性下移)。
温度每升高 10℃,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一倍。
图 1-7 温度对伏安特性的影响
⒋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参数
⑴ 最大整流电流 IF
⑵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URM
⑶ 反向电流 IR和反向饱和电流 IS
⑷ 最高工作频率 fM
⒌ 理想二极管
⑴ 理想二极管模型
⑵ 恒压降模型图 1-8 理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a) 理想二极管模型 b) 恒压降模型
【 例 1-2】 已知电路如图 1-10a,b所示,VD为理想二极管,
E=5V,ui=10Sinωt( V),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 uO波形。
图 1-10 例 1-2电路解:( 1)图 1-10a电路:
VD导通时,UD=0,按
uO=UD+ E = E =5V。
VD截止时,电阻中无电流流过,
UR=0,按 uO=UR+ui=ui=10Sinωt
( V)。
VD端正极电压大于 5V时,VD导通;小于 5V时,VD截止。画出
uO波形如图 1-10c所示。
例 1-2电路及 ui,uO波形
( 2)图 1-10b电路:
二极管 VD导通时,
uO=UD+ ui=ui
二极管 VD截止时,
uO=UR+(-E)= -E = -5V
VD端正极电压大于 -5V时导通,
小于 -5V时截止,画出 uO波形如图 1-10d所示。 例 1-2电路及 ui,uO波形解题说明,求解含有理想二极管电路时,可先判断二极管导通还是截止。若二极管导通,则用短路导线替代二极管 VD;若二极管截止,则将二极管开路。然后按一般线性电路分析计算。
1.2 特殊二极管
1.2.1 稳压二极管
⒈ 伏安特性与普通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相似。区别在于反向击穿特性很陡,
反向击穿时,电流虽然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但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变化却很小。
图 1-13 稳压二极管符号及伏安特性
a) 符号 b)伏安特性
⒉ 稳压工作条件
① 电压极性反偏;
② 有合适的工作电流。
⒊ 主要特性参数
⑴ 稳定电压 UZ。
⑵ 稳定电流 IZ。
⑶ 最大耗散功率 PZM和最大工作电流 IZM。
⑷ 动态电阻 rZ。
稳压管的质量参数,rZ越小,稳压管稳压特性越好。
⑸ 电压温度系数 αZ
1.2.2 发光二极管正向压降大多在 1.5V~2V之间;
工作电流为几 mA~几十 mA,亮度随电流增大而增强,典型工作电流 10mA;
图 1-14 发光二极管符号及电路
a) 符号 b) 应用电路
1.3 双极型三极管
1.3.1 三极管慨述
⒈ 基本结构和符号图 1-18 NPN型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a) 结构示意图 b) 符号图 1-19 PNP型三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a) 结构示意图 b) 符号
⒉ 分类
⑴ 按极性分,NPN型和 PNP型;
⑵ 按半导体材料分:硅三极管和锗三极管;
⑶ 按用途分:放大管、开关管、功率管等;
⑷ 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和高频管;
⑸ 按功率大小分:小功率管和大功率管;
⒊ 电流放大原理
⑴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过程图 1-20 NPN型三极管中载流子运动及各电极电流
⑵ 电流分配关系
⑶ 电流放大功能也可写成:
1.3.2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⒈ 三极管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图 1-21 三极管三种基本组态电路
a) 共射极 b) 共基极 c) 共集电极
⒉ 共发射极特性曲线
⑴ 输入特性曲线
1)定义:
2)特点:
① 是一族曲线,uCE=1 V的那一条可以作为代表。
② 与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相似。
③ 放大工作状态时,硅管 uBE约为 0.6~ 0.7V,
锗管约 0.2~ 0.3V。
图 1-22 NPN型三极管共发射极电路输入特性曲线
⑵ 输出特性曲线
1)定义:
2)特点:
① 是一族曲线,对应于每一 iB都有一条输出特性曲线。
② 当 uCE> 1V后,曲线比较平坦,即 iC不随 uCE增大而增大。
③ 当 iB增加时,曲线上移,表明对于同一 uCE,iC随 iB增大而增大,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图 1-22 NPN型三极管共发射极电路输出特性曲线
⒊ 三极管共射电路工作状态图 1-23 三极管 3个工作区域
⑴ 放大区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特点,iC= βiB,iC与 iB成正比关系。
⑵ 截止区条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特点,iB= 0,iC= ICEO≈0
⑶ 饱和区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特点,iC与 iB不成比例。即 iB增大,iC很少增大或不再增大,
达到饱和,失去放大作用。
⑷ 击穿区 击穿区不是三极管的工作区域。
⒋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⑴ 电流放大系数
⑵ 集 -基反向饱和电流 ICBO和集 -射反向饱和电流 ICEO
是表征三极管质量的重要参数。
ICEO与 ICBO的关系:
图 1-24 三极管极间反向电流
a) ICBO b) ICEO
⑶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ICM
⑷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PCM
⑸ 集 -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U(BR)CEO
⑹ 饱和压降 UCES
⑺ 特征频率 fT
图 1-25 ICEO,U(BR)CEO和 UCES 图 1-26 三极管 PCM曲线
⒌ 三极管安全工作区图 1-27 三极管安全工作区
【 例 1-4】 已测得三极管各极对地电压值为 U1,U2,U3,且已知其工作在放大区,试判断其硅管或锗管? NPN型或
PNP型?并确定其 E,B,C三极。
⑴ U1=5.2V,U2=5.4V,U3=1.4V;
⑵ U1= -2V,U2= -4.5V,U3= -5.2V。
解:⑴ PNP型锗管,U1,U2,U3引脚分别对应 B,E,C极;
⑵ NPN型硅管,U1,U2,U3引脚分别对应 C,B,E极。
分析此类题目的步骤是:
① 确定硅管或锗管,确定集电极 C。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 UBE:硅管约 0.6~ 0.7V,锗管约 0.2~
0.3V。据此,可寻找电压差值为该两个数据的引脚。若为 0.6~
0.7V,则该管为硅管;若为 0.2~ 0.3V,则该管为锗管,且该两引脚为 B极或 E极,另一引脚为 C极。
题⑴中 U1 U2、题⑵中 U2 U3符合此条件,因此可确定:题⑴为锗管,U3引脚对应 C极;题⑵为硅管,U1引脚对应 C极。
② 确定 NPN型或 PNP型。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满足 CB结反偏条件,NPN型 C极电压高于 BE极; PNP型 C极电压低于 BE极。因此比较 C极电压与 BE引脚电压高低,可确定 NPN型或 PNP型。
题⑴中 U3低于 U1 U2,为 PNP型;题⑵中 U1高于 U2U3,为
NPN型。
③ 区分 B极和 E极。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NPN型各极电压高低排列次序为
UC> UB> UE; PNP型各极电压高低排列次序为 UC< UB<
UE。
题⑴中 U1为 B极,U2为 E极;题⑵中 U2为 B极,U3为 E极。
【 例 1-5】 已测得电路中几个三极管对地电压值如图 1-31,已知这些三极管中有好有坏,试判断其好坏。若好,则指出其工作状态(放大、截止、饱和);若坏,则指出损坏类型(击穿、
开路)。
图 1-31 例 1-5电路解,a)放大; b)饱和; c)截止; d)损坏,BE间开路; e)
BE间击穿损坏或外部短路;或三极管好,处于截止状态; f)
饱和; g)放大; h)截止。
分析此类题目的判据和步骤是:
① 判发射结是否正常正偏。
凡满足 NPN硅管 UBE=0.6~ 0.7V,PNP硅管 UBE= -0.6~ -0.7V;
NPN锗管 UBE=0.2~ 0.3V,PNP锗管 UBE= -0.2~ -0.3V条件者,
三极管一般处于放大或饱和状态。不满足上述条件的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或已损坏。
a),b),f),g)满足条件;
c),d),e),h)不满足条件。
② 区分放大或饱和。
区分放大或饱和的条件是集电结偏置状态:
集电结正偏,饱和,此时 UCE很小,b),f)满足条件 ;
集电结反偏,放大,此时 UCE较大,a),g)满足条件 。
但若 NPN管 UC< UE,PNP管 UC> UE,则电路工作不正常,
一般有故障。
若 UC=VCC(电路中有集电极电阻 RC),说明无集电极电流,C极内部开路。
③ 若发射结反偏,或 UBE小于①中数据,则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或损坏。
c),e),h)属于这一情况。
④ 若满足发射结正偏,但 UBE过大,也属不正常情况,如
d) 。
1.4 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只有一种载流子(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称为单极型晶体管。
⒈ 分类
⑴ 从结构上可分为结型和 MOS型 (绝缘栅型 )。
⑵ 从半导体导电沟道类型上可分为 P沟道和 N沟道。
⑶ 从有无原始导电沟道上可分为耗尽型和增强型。
⒉ 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电场效应原理,用输入电压开启、夹断或改变导电沟道宽窄,从而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
⒊ 特性曲线
⑴ 转移特性
1)定义:
2)特点:
① 为一族曲线。 |uDS|> |UGS(off)|后,曲线族基本重合。
② 也有死区,分别称为夹断电压 UGS(off) (结型、耗尽型
MOS适用 )和开启电压 UGS(th) (增强型 MOS适用 )。
③ IDSS一般为场效应管最大电流。增强型 MOS无 IDSS参数。
3)数学表达式
① 结型、耗尽型 MOS:
② 增强型 MOS,图 1-32 N沟道场效应管转移特性
⑵ 输出特性
1)定义:
图 1-33 N沟道场效应管输出特性曲线
a) 结型 b) 耗尽型 MOS c) 增强型 MOS
2)特点:
① 类似于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② N沟道结型、耗尽型 NMOS最下面一条输出特性曲线 (最靠近横轴 )和 P沟道结型、耗尽型
PMOS最上面一条输出特性曲线的参数为,uGS= UGS(off)。 N沟道结型最上面一条 (P沟道结型最下面一条 )输出特性曲线的参数为,uGS= 0。
⒊ 场效应管三个工作区域图 1-34 场效应管 3个工作区域划分
⒋ 场效应管主要参数
⑴ 夹断电压 UGS(off) 或开启电压 UGS(th)
⑵ 饱和漏极电流 IDSS
⑶ 低频垮导(互导) gm
gm反映了 uGS对 iD控制能力,单位西 (门子 ),用 S表示 (S=1/Ω)。
⑸ 由于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结构对称,因此漏、
源极可互换使用。
⒌ 场效应管与三极管性能比较
⑴ 输入电阻大大高于三极管。
结型场效应管输入电阻约 107Ω;
MOS场效应管输入电阻可高达 1015Ω。
⑵ 场效应管热稳定性比三极管好。
⑶ 场效应管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集成。
⑷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用栅源电压 uGS控制输出电流 iD(相当于三极管用 iB控制 iC)。反映场效应管放大控制能力的是低频垮导 gm(相当于三极管的 β)。
② 测试:不能用万能表测试 MOS场效应管,必须用测试仪。任何时候,栅极不能是悬空。
⒍ 场效应管安全使用常识
① 保存:应将各极短路保存。
③ 焊接:电烙铁应良好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