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尿的生成过程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球囊腔内,形成滤过液,
称之为 原尿 。
两肾在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原尿量称 肾小球滤过率,
每分钟两肾的血浆流量称 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叫做 滤过分数 。
决定肾小球的滤过率大小的因素
1.滤过膜的通透性肾小球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的脏层细胞构成。
组成肾小球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存在有大小不同的小孔或裂隙。这些小孔和裂隙只能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对大分子物质滤出有阻止作用,即对大分子物质起机械屏障作用。
在滤过膜的三层结构中,每层都覆盖着薄层带负电的唾液蛋白,带正电荷的分子较易通过,而带负电荷的分子则较难通过,这种现象叫电学屏障作用。
机械屏障作用电学屏障作用
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
(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肾小球滤液(原尿)进入肾小管后称为 小管液 。
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量和质都要发生很大变化:小管液中全部氨基酸、葡萄糖(包括漏出的少量蛋白质),大部分水、无机盐(钠、钾、
氯,HCO3- 等),部分其它物质(如氨、肌酐等),
被重吸收入血液,剩余不到原尿 1%的液体从肾乳头管流入肾盂,这就是 终尿 。
重吸收 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回血液的过程。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至管腔中的过程称为 分泌 。
同向转运 指两种物质与细胞膜上的同向转运体特殊蛋白结合,以相同方向通过细胞膜的转运。 逆向转运 是两种物质与细胞膜上的逆向转运体(又称交换体)
结合,以相反方向通过细胞膜的转运。带不同电荷
(一正一负)的两种物质的同向转运,或电荷相同的两种物质的逆向转运都不会造成电位(差)的改变,
这种转运称 电中性转运 ;相反,则称 生电性转运 。
1.近球小管小管液中全部葡萄糖、氨基酸,85%的 HCO3-,
67% 的 Na+,Cl-,K+和水在近球小管中被重吸收,
而且不受神经体液的调节。
钠泵是近球小管重吸收的关键动力。在近球小管前半段,由于钠泵的作用,带动了 Na+与葡萄糖,Na+
与氨基酸的同向协同转运,以及 Na+与 H+逆向转运而被主动重吸收;在后半段,Na+和 Cl- 主要通过细胞旁路而被被动重吸收。水随其它物质重吸收造成的渗透压而吸收,故该段是等渗重吸收。
在近球小管后半段,NaCl通过 细胞旁路 被重吸收。
由于 HCO3— 是以 CO2的形式重吸收的,而 CO2是脂溶性的,易透过管腔膜,因此 HCO3— 的重吸收比 Cl— 快。在近球小管后半段 Cl— 的浓度比管周组织高 20~40%。 Cl—
顺浓度梯度经细胞旁路(通过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
被动重吸收。 Cl— 带负电荷,Cl— 重吸收产生的电位差促进 Na+沿细胞旁路被动重吸收。
肾糖阈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中葡萄糖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 160~180mg/100ml)
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达到极限而使尿中出现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renal glucose
threshold)。
2.髓袢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Na+,Cl— 的重吸收和分泌 H+,K+的作用受神经体液的调节而变化,这对维持体内水、盐、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髓袢升支粗段髓袢升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