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粗肌丝的分子结构
① 能在一定条件下,与细肌丝中的肌动蛋白可逆结合,并随之发生构型改变。
横桥的主要功能
② 当它与肌动蛋白结合后,可被激活而具有 ATP
酶活性,能分解 ATP供能。
2.细肌丝的分子结构
3.肌管系统肌管系统由两套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膜质管状系统组成:即横管系统又称横管或 T管,以及纵管系统也称纵管或 L管,又称肌质网。
横管是兴奋传递的通路。兴奋时出现在肌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能沿着横管系统迅速传进细胞内部。纵管系统是肌细胞内的 Ca2+库,膜上有钙泵,能通过对 Ca2+
的贮存、释放和回收,触发和终止肌原纤维收缩。三联管是横管和纵管衔接的部位,能使横管系统传递的膜电位变化与纵管终池释放回收 Ca2+的活动耦联起来。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理根据骨骼肌的微细结构的形态特点以及它们在肌肉收缩时的改变,Huxley 等在 50年代初就提出了用肌小节中粗、细肌丝的相互滑行来说明肌肉收缩的机制,
被称为滑行理论。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3
Andrew Fielding Huxley
Sir John Carew Eccles Alan Lloyd Hodgkin London University London,Great Britai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Australia
Cambridge University
Cambridge,Great Britain
(三)骨骼肌兴奋 — 收缩耦联把从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肌膜发生兴奋,与肌原纤维中的肌丝活动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叫兴奋 — 收缩耦联( excitation contraction coupling)。
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三联管部位的信息传递纵管系统对 Ca2+贮存、释放和再聚集动画第三节 躯体运动一、运动的力学装置二、躯体运动的类型
(一)站立
(二)就地运动
(三)地面运动三、运动时机体的生理变化
(三)消化机能的变化
(四)体温和排泄机能的变化
(一)循环系统的变化
(二)呼吸机能的变化
(五)骨骼和肌肉的变化
(六)血液成份的变化四、疲劳
(一)疲劳及其发生的机理动物在持久的肌肉活动过程中,出现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叫做疲劳( fatigue)。
肌疲劳传递性疲劳中枢性疲劳
(二)疲劳的防止与延缓
① 首先要有适宜的负重和运动速度。
② 调教和训练也是延缓疲劳发生的有效措施。
③ 锻炼可增强体力。
④ 大脑皮质兴奋性的提高有助于防止或减轻疲劳。
1.试述骨骼肌的收缩机理。
2.简述骨骼肌兴奋 — 收缩耦联。
3.如何防止与延缓疲劳的发生。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