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分层测试主要是测吸水剖面与测分层 (段 )指示曲线。
一,
测吸水剖面 就是在一定注入压力测定沿井筒各射开层段吸收注入量的多少 。 其目的是掌握各层段的吸水能力 。
1.
第三节 注水井分层测试用固相载体 (如:医用骨质活性炭、氢氧化锌或二者的混合物 )吸附已溶解好的放射性同位素 (如:,等 )
离子,再与水配制成一定浓度带放射性的活化悬浮液。
将悬浮液按正常注水注入井内后,利用放射性仪器在井筒内沿吸水剖面测量放射性强度。吸水量越大的层段,
岩层表面滤积固相载体的量就越多。因岩石本身具有不同的自然放射性,在注入活化悬浮液前,必须先测出岩石本身的自然伽马曲线作为基线,如图 12-15所示。
65nZ 100Ag
2.
1) 曲线深度校正 。 由于放射性测井曲线的滞后及电缆的误差,将引起放射性曲线深度与地层实际深度有误差,所以必须进行校正,尽可能使曲线深度与地层深度相符,曲线的放射性异常与地层相对应 。
2) 消除污染,确定叠合线 。 凡是活化悬浮液经过的井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沾污,它使同位素曲线的基值抬高甚至造成假异常,影响资料的准确性 。
3) 绘制叠合图 。 先绘出自然伽马曲线 (基线 ),然后把经过深度,幅度校正的同位素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进行叠合,
使泥岩段及不吸水井段重叠在一起,即得到了叠合图 。
4) 确定吸水层位 。 凡吸水层段在叠合图上均有明显的异常,曲线异常超过泥岩井段叠合图的 1.5倍都为吸水段 。 同时参考其它电测曲线,如自然电位曲线 。
5) 确定相对吸水量 。 由于对应于各层的自然 γ曲线与同位素曲线未重叠部分所包围的面积 (图中阴影部分 )与各层吸水量成正比,因此各层相对吸水量 为:
%100
1

n
i
i
i
r i w i
A
A
q
式中,——第 i层段的相
——第 i层段同位素曲线异常面积 。
riwiq
iA
二,
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主要用偏心管柱测注水井分层指示曲线,当无法用偏心管柱时则可用投球法测注水指示曲线 。
1.
(1)
在偏心管柱测试中主要采用 106浮式井下流量计测试流量,利用与测试管柱配套的密封及定位装置将流量计密封并定位于被测层段配水器上,使注入地层的全部液体通过流量计的锥管,冲动锥管内的浮子,浮子产生位移并带动记录笔,而记录笔与弹簧相连接,当液流冲动浮子向下位移,弹簧被拉长时,笔尖随之下移 。 当冲击力与弹簧扭力平衡时笔尖稳定于这一位置,同时,时钟带动装有记录卡的记录纸筒旋转,这样笔尖就可以在记录卡片上画出一定高度的台阶。不同流量,所划台阶的高度不同,可记录出流量变化。然后根据预先在室内做出的浮子位移与流量关系校对曲线,从记录卡上求出流量值。
( 2)测试方法由下而上逐层测试,仪器在各个层段停留 3~ 5 min,
所测流量等于包括本层在内的以下各层注水量之和 。
用某一个层段处记录的流量减去下一个层段处记录到的流量,即为本层的注水量 。 向井内下一次仪器,
可不停注同时连续测完所有层段的注水量 。
(3) 绘制层段指示曲线根据测得的流量计卡片 (图 12-16)上浮子的位移 (即弹簧的应变值 ),查流量计校对曲线 (图 12-17)求出视流量,
设,,第四层段的注水量;
:第三,
:第二,三,四层段的注水量;
:全井的注水量 。
4q
3q
2q
1q
则:第四层段注水量第三层段注水量第二层段注水量第一层段注水量在进行井下流量测试时,采用相同压降,降压法测试。
压力间隔一般为 0.5~ 1.0 Mpa,每层至少测 3~ 4个压力点 (含正常注水压力 )。绘制各层段在不同注水压力下相应的注水量与注水压力关系曲线,即为该层段指示曲线。
2.
除偏心注水管柱外,我国采用的同心注水管柱均可采用投球法进行分层测试。
44 qq iw?
433 qqq iw
322 qqq iw
211 qqq iw
② 向管柱中投入第一个小球,小球座在最下一级球座上,
封堵最下一个层段,同样再测 4~ 5个不同注入压力下的注水量,每个控制点的注入压力应与全井测试时相同;
③再向管柱中投入第二个小球,封堵最下两个层段,进行类似测试,直至结束。
④如果有五个层段,则需从下至上逐级投入由小直径到大直径的四个球。采用与偏心管柱测试相同的方法处理所测得的资料,即可绘出分层指示曲线。
① 先测 4~ 5个不同注入压力下的全井注水量;
三,井下流量计测试成果及应用对于偏心配水管柱常用 106井下浮子式流量计配合测试,
可得到测试卡片,如图 12-18所示 。 通过分析卡片曲线的形状能比较准确地判断井下管柱或仪器存在的问题 。
图 12-18(a)表明,测第三层水量时,该层水嘴被脏物堵死或装死水嘴停注 。 对此,应先洗井,
待注水稳定后再测试或捞出第三层段水嘴解堵 。
图 12-18(b)表明,第二或第三段水嘴直径过大,造成嘴损压差过小,第二级封隔器失效;若缩小水嘴后依然如此,则说明第二级封隔器已坏 。 对此,应按嘴损曲线选择水嘴,保证封隔器密封或换封隔器 。
图 12-18(c)表明,第三,四段吸水能力差,水嘴过大,造成第三级封隔器不密封,应按嘴损曲线缩小水嘴 。
图 12-18(d)表明,油压低或大部分层段水嘴过大,造成全井封隔器都不密封 。 对此,应提高注水压力或检查水嘴,并重新选水嘴 。
图 12-18(e)表明,管柱洗井阀严重漏失或脱落,或撞击筒以下管柱脱落 。 需投死水嘴验漏,如果水量不变化应起管柱检查 。
如图 12-18(f)所示,测第三层段时,流量计未坐入工作筒内,管柱有油污;或第三层工作筒通道被腐蚀直径变大,对此,应大排量 (大于 25 m3/h)洗井,带加重杆使流量计坐工作筒的速度加快,或起管柱更换工作筒 。
第四节 注聚合物工艺聚合物驱油主要是利用其使水增稠增粘的特性,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因此,注聚合物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护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以发挥其效能 。
一,
目前使用的聚合物地面配注工艺系统为集中配制,分散注入工艺,如图 12-19所示 。
聚合物集中配注系统可分为配制站和注入站两部分 。 在配制站中配制聚合物母液,
注入站中以分散注入方式注入各井 。
配制站首先将聚合物干粉与清水加入分散装置中,进行初步润湿与溶解,然后用泵将溶液打入熟化罐中,使其进一步溶解,这一过程称为聚合物的“熟化”。熟化后的聚合物溶液称为“母液”,再由转输泵将母液经不同粘度的过滤器除去杂质,送到储罐中,用外输泵将其以稳定压力输送到各注聚合物站,通过配比稀释成所需浓度注入地层。
集中配制、分散注入工艺可满足大规模注聚合物的要求,方便管理,但一次性投资大。
二,
注聚合物试验区的矿场先导试验表明,当采用双层笼统注聚合物与单层注入相比,各层吸入量很不均衡,如某油田萨 Ⅰ 1~ 3层吸入量由 32.5%降为 9.5%,而葡 Ⅰ 1~ 4
由 67.5%上升为 90.5%,采油井萨 Ⅱ 1~ 3 层的产液量有降低的趋势,层间矛盾仍然存在 。 为了减小层间矛盾,发挥聚合物的驱油作用,采用了分层注入工艺 。
如图 12-20所示,该管柱与注水管柱不同,采用同心双管与两种不同内径的封隔器形成了两条独立的无水嘴控制注入通道,以避免水嘴对聚合物溶液的剪切降解。整套管柱由两部分组成,即可钻式丢手部分与插入管柱部分。
可钻式丢手部分由上、下可钻封隔器延伸工作筒组成,
与内外插入密封段配套使用,
实现双层分隔,并封堵射孔段以上环空,为防止铁离子对聚合物降解作用,采用涂料或镍磷镀处理油管 。 插入部分内管径 50 mm内外表层涂料油管,
洗井滑套开关,伸缩器,定位器,内插入密封段等组成;外管由 89 mm内表面涂料油管及外插入密封段组成 。 双层注入时,内管注下层,内,外管环空注上层实施分注;上层洗井由内管下入新型定位器将滑套开关打开后直接进行,下层可连续油管洗井,并为下层测地层压力和测吸入剖面提供足够大的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