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严密构造新唯物主义哲学体系阅读书目:
《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致弗 ·凯利 -威士涅威茨基夫人》
《致玛 ·哈克奈斯》
《致约 ·布洛赫》
《致弗 ·梅林》
《致瓦 ·博尔吉乌斯》
一、《反杜林论》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恩格斯《反杜林论》主要的哲学思想:
1、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论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
2、批判杜林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3、批判杜林历史唯心主义的平等观,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4、批判杜林关于自由的谬论,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原著解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88页,关于标题:
先验主义一词来源于康德哲学,他认为时间、空间、因果性、必然性等范畴是先于经验的,只是人们把这些范畴赋予自然界后,自然界才有了这些特性。他把这种建立在先验的认识原则基础上的哲学叫做先验唯心主义。
分类。杜林把哲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类:原则、自然界、
人类社会。这三类排列的顺序是原则在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后。先有原则,后有物质世界。他的哲学是先验唯心的。
这一章揭露批判了杜林哲学的先验主义性质,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反映论。着重说明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以唯物主义反映论对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进行斗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88页第 1,2段:
杜林哲学体系的基本构成。
杜林的基本思想是:哲学的研究对象有三个:存在形式的基本原则、自然界、人类社会。原则在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后,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世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88— 189页第 3段:
阐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有三层意思:
1、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问题:杜林认为原则在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后,那原则从哪里来呢?
2、恩格斯紧接着对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
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3、杜林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应该与原则相适应,
这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翻版。
,杜林先生自己说:纯粹观念的领域只限于逻辑模式和数学形式,。 所谓纯粹观念,不是从客观世界来的,是和客观世界没有联系的。其实,形式逻辑和数学都是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反映。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是有它的客观基础和内容的。如,人是动物,这个判断,就反映了人和动物之间的种和属的关系,即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总之,没有什么纯粹观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89页第 4段说明杜林哲学就是对黑格尔《哲学全书缩写本》的模仿和抄袭。
黑格尔《哲学全书缩写本》分为三部分,1、逻辑学,2、
自然哲学,3、精神哲学。杜林的世界模式论在黑格尔那里叫逻辑学,他们都把它应用于自然界,都叫做自然哲学,最后又都把它应用于人类社会,形成了杜林的历史观,在黑格尔那里叫精神哲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89页第 5段 — 190页第 9段恩格斯阐明了思维和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提出了人和自然界是思维的唯一真实基础的观点。批判了杜林把思维、
意识和存在、自然界对立起来的唯心主义观点。具体说来有两点意思:
1、杜林以一切天体上的有意识的和能思维的生物的名义来思维,因而他一开始就把思维和自然界、人类社会对立起来,认为思维是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这就必然陷入唯心论。
2、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唯心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的思想。最后提出了人和自然界是思维的唯一真实基础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90页第 10段说明杜林所以把现实的基础从现实的世界搬到思维的世界,是为了建立一个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适合于各个天体的绝对真理的哲学体系。具体说来有三点:
1、杜林之所以要把现实基础从现实的世界搬入思维领域,
是要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绝对真理体系。
2、如果从唯物主义出发,以现实世界为基础来研究事物的联系,那得出的就是各门具体的实证科学,而不是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的哲学了。
3、这样,杜林的绝对真理体系就完蛋了,他的整部著作就是徒劳无益的东西了。
杜林企图建立一个绝对真理体系。怎样才能做到呢?首先就要设想一些绝对不变的原则,然后把这些原则往现实上套,在现实中合乎他的绝对原则的就保留,不合的就改变,
变得和他的原则相适应,这样,他的绝对真理体系才能建立起来。否则,从现实出发,从现实中抽象出原则,那么这些原则就是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了。那么绝对真理体系就建立不起来了,杜林的整部著作就是徒劳无益的东西了。这就是杜林从思维原则出发而不是从现实出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91页第 11段批判杜林妄想建立“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哲学体系的谬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有限和无限的辩证法。具体说来有三点:
1、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事物的联系是错综复杂的,企图在人类发展的某一时期建立什么“最终完成的体系”,是不可能的。
2、人类是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着的世界的。人类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一个一个的人来实现的,而每一个人的认识都是受客观上历史状况和主观上肉体状况、精神状况所限制,因而又是有限的。这就组成了认识中有限和无限的矛盾,这种矛盾推动着人们去不断地认识物质世界的联系,但这种认识永远也不会穷尽。
3、杜林宣布自己认识了绝对真理,解决了科学的最终任务,从而也就封闭了一切科学前进的道路。
这样人们就碰到一个矛盾: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
但是,这个矛盾不仅存在于世界和人这两个因素的本性中,
而且还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它在人类的无限的前进发展中一天天不断得到解决,这正象某些数学课题在无穷级数或连分数中得到解答一样。 (原著第 191页第 10至 15行)
1、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客观世界的联系也是无限错综复杂的,那么,人能否完全认识这个无限的客观世界呢?
是能够的。因为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思想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不承认这一点,就是不可知论。
2、但人类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通过一个一个的人的认识来实现的,而每个人的认识都是受各种条件限制的,因而,认识是有限的。这样,有限和无限就发生了矛盾。
3、矛盾是发展的动力。人们的实践要求完全地把握客观世界,但每一个人、每一代人又不能完全认识客观世界,
这就产生矛盾,这个矛盾就推动着人们不断实践、不断认识,
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逐渐接近无限发展着和错综复杂的物质世界。所以,恩格斯说,这种矛盾,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 。
4、这个矛盾怎样解决呢?恩格斯说:,它在人类的无限的前进发展中每天地、不断地得到解决” 。这就是说,我们这一代解决不了,儿子接下去,孙子接下去,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无限接近绝对真理,就能解决这个矛盾。这个解决,只是说人们的认识逐渐接近于无限发 展的物质世界,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也不能穷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91页九、道德和法。永恒真理本章批判杜林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和永恒道德观,论述真理的辩证性和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节选内容是真理观问题。
第 1段,恩格斯提出问题:思维是至上的吗?真理是永恒的吗?真理和谬误是不是绝对对立的?
第 2— 5段,批判杜林关于“思维的至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论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三点:
1、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人类的认识是绝对的至上的,
是由无限多的有限组成的。绝对真理的认识是在曲折中认识的,在认识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错误,但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认识绝对真理正是不断克服认识中的错误而实现的。
2、人类认识的过程就是相对和绝对的矛盾运动,
解决这个矛盾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3、人类认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杜林“思维的至上性”是割裂了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离开相对讲绝对,是形而上学。
第 6,7段,人类的认识是个无限的发展过程,在某一时候发现的真理,不可能都是永恒真理。
在人类的认识中确实存在着某些不容怀疑的真理。
到底是否存在永恒真理?
第 8,9段,恩格斯用关于非生物界各门科学不断发展的具体事实,说明现阶段人们认识的相对性。
1、指出在非生物界的科学中的确存在某些不容怀疑的真理。强调只是“某些”,如果满足于这些成果,科学就不能发展。
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要找到“永恒真理”,就要费很大力气,而所得极少。
第 10段,恩格斯用生物学不断发展的具体事实,说明现阶段人的认识的相对性。
1、生物领域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要研究这些东西,
要作很多假说,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2、谁想在生物学中寻找“永恒真理”,谁就只能满足于一些陈词滥调。
血液循环的研究,从古希腊的医生开始,经罗马的盖仑,
英国的哈威,到公元 1661年意大利的马尔比基发现了毛细血管,共经历了 1600多年。
第 11段,恩格斯用历史科学发展的具体事实,说明现阶段人的认识的相对性
1、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而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过渡的、暂时的、相对的,因此人的认识在各个阶段本质上是相对的。
2、谁要在这里建立“永恒真理”,也只能满足于一些陈词滥调。
第 12段,恩格斯批判杜林要在人类历史领域里建立
“永恒真理”,这只能说明他的狂妄无知。
1、杜林叫人承认二乘二等于四是“永恒真理”,就是要人承认在人类历史上也存在“永恒真理”。
2、讽刺地批判杜林的狂妄无知。
第 13段,恩格斯指出研究人类思维的科学也在不断发展,
也不是什么“永恒真理”。
第 14段,从本段开始到第 9行“不会犯错误”止,是对上面的小结。
恩格斯指出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本质是都是相对的。
从本段第 9行始到末,批判杜林把真理和谬误绝对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论述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
1、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能混淆,混淆了就变成了相对主义。
2、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在实践中对客观的认识也中不断发展的,所以真理同时具有相对性,和谬误的对立也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3、本来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如果把真理看成是无条件的真理,真理就变成谬误了。
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98页十、道德和法。平等恩格斯本章批判了杜林先验主义的资产阶级平等观,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杜林平等观的错误:他的出发点是两个抽象的、超阶级的人;鼓吹永恒的、超阶级的、抽象的人的平等,表现了资产阶级平等观的虚伪性;以资产阶级平等观冒充无产阶级的平等观,其目的是对抗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对抗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恩格斯的批判:揭露杜林所说的人不是现实的人,而是人的概念;论述了平等要求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批判了他反动的超阶级的平等观;阐明了无产阶级平等观的实际内容,
划清了资产阶级平等观和无产阶级平等观的界限。
第 1段,批判杜林的平等观,并不是否定平等这个观念。平等这一观念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十八世纪卢梭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在反封建斗争中起了理论和思想武器的作用; 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去发动群众,反对封建君主统治,也起了积极作用;同样,无产阶级也利用这一口号,
要求社会平等,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恩格斯向无产阶级提出一个任务,指出必须正确理解平等这一观念,
否则就会混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界限。
第 2段,论述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和阶级内容
1、从原始的平等观到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经过了几千年。原始的平等观认为大家都是人,所以都应该平等。但后来资产阶级提出了政治和经济的平等。
2、原始社会,平等也是相对的,也只是公社成员之间的平等,公社成员和公社以外的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平等。
3、奴隶社会是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至多是自由民的平等,自由民和奴隶之间根本就谈不上平等。
“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指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四百年的奴隶社会。“北美联邦各蓄奴州”指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侵入北美洲,他们为在北美南部霸占种植园,就从非洲运去大量“黑奴”,
为他们终生劳动。 1776年美国独立后仍保留这种蓄奴制的,
还有 16个洲。只要存在着奴隶主和奴隶的对立,就谈不上平等。
第 3段,说明基督教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和阶级实质。
1、基督教的平等观也是变化的,开始反对奴隶主时是宣扬什么原罪的平等,即认为人都是亚当和夏娃传下来的,
都是有罪的,是平等的。但后来提出选民和弃民,到十六世纪新宗教出现,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时,僧侣成为特权阶层,俗人和僧侣就谈不上平等。
2、封建社会的等级制,是阶级阶层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平等。
“日耳曼人在西欧的横行”,指公元四世纪到六世纪,
日耳曼人入侵西欧,建立了封建社会,实行了非常严格的封建等级制。法国当时分僧侣是一等,贵族是二等,俗人是三等。这是阶级关系的一种形式。
第 4段,在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讲了两件事:
1,15世纪末海上航路的发现。 1492年哥伦布带 90多人,
乘 3只船,经过古巴、海地,以后 3次西航到达南美、中美,
发现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 1497年贾马带 100多人,乘
4只船从葡萄牙出发,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1498年在印度西南海岸登陆,发现了欧洲通往印度的航路。
2、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在欧洲泛滥起来。由于海上航路的发现,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流入欧洲,使物价上涨很快,资产阶级从中获得暴利,财富迅速集中,平民日益破产,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第 5段,当封建的政治制度束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时候,资产阶级提出了平等的要求。
1、大规模的贸易发展,资产阶级提出了商品所有者平等交换的要求。
2、工场和手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地雇佣工人的要求。
3、抽象的人的劳动是平等的,表现在商品的等价交换中。
第 6段,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历史作用和阶级实质。
1、资产阶级用自由、平等的口号动员群众反对封建制度,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2、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恩格斯举出 1787年的美国宪法,揭露资产阶级平等的虚伪性和资产阶级性质。美国宪法一方面承认人权、平等,
另一方面又明文规定 20年内仍允许贩运黑奴。
第 7段,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1、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随着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而提出的。
2、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根本对立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封建阶级特权,
而代之以资产阶级特权;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消灭一切阶级。
3、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发展过程。 16世纪初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无产阶级还不成熟,以宗教的形式提出消灭阶级的要求。如当时德国的宗教改革就是这样。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对当时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闵采尔说:
“闵采尔的纲领是对当时平民中刚刚发展的无产阶级因素的解放条件的天才预见。闵采尔所了解的天国不是别的,只不过是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这样一种社会”。 这就反映了刚刚发展的无产阶级的要求。
为什么“早期基督教为凭借”?因早期基督教是反封建的,以后变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所以闵采尔提出要回到早期的基督教。
平等论的代表法国巴贝夫,提出消灭私有制,主张平均主义,实行经济平等,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这都反映了无产阶级还不成熟时期的要求。
第 8段,这一段讲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就是消灭阶级。平等的要求在无产阶级口中有双重意义:
1、无产阶级在不成熟时反对阶级的不平等,
是它要求革命的自发反映;
2、无产阶级成熟时,利用资产阶级平等的口号,加进消灭阶级的内容,发动无产阶级去反对资产阶级。
第 9段,恩格斯的结论:
1、平等观念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永恒的平等是根本不存在的。
2、揭露杜林的平等观是从 18世纪资产阶级平等观出发的,其阶级实质是资产阶级的。
3、指出杜林和 18世纪的资产阶级臭味相投,杜林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02页十一、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批判杜林在法学方面的错误见解,重点批判他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上的荒谬看法,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第 1— 4段,揭露杜林对自由和必然关系的错误看法杜林认为自由是合理认识和本能冲动的合力,而且是事先可以估计的。这样,“自由”纯粹是主观的东西,和必然完全没有关系了。但是,他又认为自由“以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性起着作用”,就是说自由不能脱离必然,以必然作为基础。
恩格斯揭露杜林的看法是前后矛盾的。
第 5段,恩格斯论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1、自由不是脱离客观规律,而是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利用客观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哲学史上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关系,唯心主义否认必然的客观性,认为自由是脱离必然的绝对自由,这就是唯意志论。机械唯物论承认必然的客观性,但否认人有任何意志自由,只能做必然的奴隶,这种观点只能导致宿命论。
黑格尔把自由和必然联系起来,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但他所讲的必然,是指“绝对观念”的一种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必然”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之前,是受规律支配的,是没有自由的;一旦认识了客观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这时人才有一定的自由。
2、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上,自由是随着人在实践中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谈得上有人的真正的自由;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地由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
第 6— 10段,批判杜林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杜林的观点,1、以往的历史都是谬误、无知和野蛮、
暴力和奴役的历史。他把历史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物质的自身等同的状态到法国革命;二是从法国革命到杜林先生。意思是从现在起历史就要按杜林的观点去发展了。 2、
人类历史还很年轻,将来的人们看我们这个时代,将被看作是没有意义的、幼稚的太古时代。
恩格斯阐明,以往的历史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不能割断历史。同时又揭露杜林一方面说现在的时代是幼稚的时代,可是又想在这个幼稚的时代为今后的人类建立永恒的真理。这是自相矛盾的。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阐述的唯物史观一八八四年写成并出版。
当时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
无产阶级为未来革命斗争而积蓄力量的时期。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公社起义和一八七三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矛盾已暴露出来。
国际工运中心已由法国转移到了德国。工人阶级队伍扩大了,
许多国家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
工人运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
资产阶级除了加强国家机器和颁布反动的特别法律镇压无产阶级外,还从思想理论方面来对抗马克思主义。
他们力图从家庭、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国家这三个资本主义的重要社会关系方面去论证它的永恒性。他们宣扬私有制从人类出现那一天就产生了,从原始人用来投掷野兽的第一块石头,用来打落树上果实的第一根木棍就发现了资本的起源;声言没有私有制,没有土地和资本就不可能有任何劳动。他们还硬说以父权为中心的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一夫一妻制家庭,自有人类以来就是如此。在国家问题上,把国家说成是超阶级的、永恒存在和不可侵犯的东西。德国资产阶级为了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打起,国家社会主义,
招牌,把德意志帝国装扮成为,全民,谋福利的国家,
借以散布对国家的迷信,解除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
工人阶级队伍中加入了大批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带来了许多非无产阶级思想。同时,
欧美各国无产阶级主要是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行合法斗争,而资产阶级又加紧收买工人上层,培植,工人贵族,。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思想滋长起来了。混在工人政党内部的一些机会主义分子把国家说成是超阶级、
超历史的东西,迷信议会斗争,对,国家社会主义,唱赞歌,宣称通过资产阶级的,国家帮助,来实现社会主义。当时各国工人政党的领导人还缺泛理论上和政治上的锻炼,在国家问题上也受到了资产阶级的影响。这种对资产阶级国家的迷信,势必导致否认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否定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必要性。因此,
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间题的基本观点,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武装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就成为一项迫切任务。
恩格斯写作本书也有理论研究方面的需要。十九世纪六十 —— 七十年代,对原始社会的研究有了显著进展,
发表了大量新的调查材料和专著。特别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的出版,为马克思恩格斯多年来所关注的史前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一些重要的科学成果,
从而就需要系统地分析研究,作出理论上的概括。本来马克思准备利用上述成果,运用唯物史观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问题的基本观点,但未能实现。恩格斯在整理遗稿时发现了马克思在一八八 0年到一八八一年间写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在研究了这个摘要之后,恩格斯确信古代社会一书证实了唯物史观和对原始社会的看法,认为有必要利用马克思的摘要和摩尔根的某些结论与实际材料,来写一部专门著作。正是适应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的迫切需要,恩格斯在一八八四年三月底至五月二十六日仅用了两个月就写成了这本书。
恩格斯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基本观点,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规律,
阐述了在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阶级对抗,分析了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指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历史性质,科学地论证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科学地论证了两种生产的理论。
2、科学地说明了私有制、阶级的产生与发展。
3、科学地分析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趋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63页第一段至 264页第一段恩格斯以雅典国家、罗马国家、日耳曼国家为典型研究了国家的起源和发展问题。
雅典国家是直接从氏族制度内部的发展建立的典型。
在氏族内部,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工业和商业的分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分工,造成了各个氏族的杂居,引起了居民新的划分,即不是按氏族而是按每个人的活动类型来划分。这样,氏族之间的明确界限消失了,氏族机关的作用也相应消失。代替它的是中央机构来管理事务,并迅速地把过去的希腊部落联合成为统一的部族。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希腊部族又分化为富有者、农民和手工业者。而富有者担任着执行公共权力的职务,并逐渐成为世袭的、享有特权的阶级。他们手中掌握了大批畜群和货币,占有的奴隶人数也越来越多,
于是,阶级对抗日益尖锐。为了对付贫民反抗和防御外来侵犯,起初建立军事组织,继之建立暴力机关。
罗马氏族和希腊氏族相同。但在这里,由于非罗马氏族公社的平民对氏族贵族的胜利,加速了罗马国家的产生。
平民是罗马的一个阶层,是由外来居民的不断增加形成的。
他们有自己的居住区,有土地,应缴纳捐税,要服兵役。
但他们只能尽义务,却不能享受公民权利。譬如,他们既不能参加胞族大会,也不能参与征服得来的国有土地的分配,更不能担任任何官职。然而,由于他们的人数不断增加,受过军事训练并有武装,手中掌握商业和工业财富,
这样,外地平民和本地居民之间出现了尖锐的斗争,这导致了氏族制度的崩溃。平民在斗争中的胜利,产生了公共权力机关。这种公共权力机关是以地区的划分和财产的差别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
日耳曼国家的建立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的。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发生了危机,一方面帝国内部不断发生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另一方面帝国又遭到包括处于野蛮时期高级阶段的日耳曼人在内的外族的进攻。在内外夹攻下,罗马帝国走向崩溃。当日耳曼部族占领了罗马帝国的三分之二的领土时,就把这些土地分配给各个部落、
各个氏族,而在氏族内部又按照家庭分配土地。但森林和牧场仍然是公有财产,不进行分配。由于日耳曼人作为胜利者同罗马人杂居,这样,以前部族间的血统性质的联系逐渐被地域性质的联系代替了。由于日耳曼部族要实现战胜者对被征服者的统治,就要建立一种能够巩固日耳曼征服者统治的公共权力机关。这样,过去的罗马帝国的公共权力机关,就变成了日耳曼的权力机关,日耳曼国家建立起来了。
恩格斯通过三种国家形式的分析,说明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原始社会,各社会成员平等,奴隶社会已不存在这种平等。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剥削者手里。
随着阶级分化,社会矛盾日益加深。这样,社会上需要有一个新的组织,以便实现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
但是过去的氏族组织已不能起这种作用了。社会分工和社会分裂为各阶级,就摧毁了只适应于没有阶级对抗的氏族制度。依据客观的需要,国家代替了氏族制度。
至于国家的不同形式,只能表明产生国家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内外条件的不同,又只能说明它们或者是促进国家的产生,或者是使国家的产生复杂化。
三、恩格斯《费尔巴哈论》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 40年发展成果
1、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2、首次阐明哲学基本问题。
3、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4、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自然科学基础。
5、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68页第二章恩格斯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分析批判了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以及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共
28个自然段,可分 3个问题:
1、主要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批判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第 1— 6段);
2、主要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 7— 21段);
3、主要是批判了《费尔巴哈论》的作者施达克,指出了他在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标准问题上的错误( 22— 28
段)。
第 268页第 7行“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产生了一神教的惟一的神的观念”。
宗教和唯心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远古时候,由于生产和人类思维都非常不发展,所以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就错误地认为都是神的力量,产生了风神、雨神等各种神怪观念。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就认为各种自然现象是相联系的,神与神之间可能也是联系的,
想到神当中也有一个最高的统治者,这们就逐渐地抽象出一个全职全能的上帝,即产生了一神教的想法。,蒸馏过程”,
是比喻人们从很多神当中逐渐抽象出一个全职全能的上帝,
变成了一神教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77页第四章恩格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基本原理。讲了两个问题:
1、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1— 8段);
2、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基本原理( 9— 26段)。
第四章后面的两段结束语,是恩格斯通过对 1848年革命后德国理论界状况的描述,阐明了哲学的党性问题。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成了一般人的意识,以致它在这种一般形式中未遭到反对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79页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并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加以根本的改造和发挥,这就是彻底的唯物辩证法。这段话是恩格斯对这个伟大基本思想的经典概括。客观世界和人的思想是一个永恒的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世界不是孤立的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个发展过程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以及它的映象即概念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一切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在变化中,表面上充满着各种偶然现象,在本质上却受着必然规律的支配,后退是暂时的,前进是不可抗拒的。
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是彻底革命、不断革命的思想,是永不停留地推动世界持续进步、永远进步的思想。
四、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恩格斯 1888年 12月 28日《致弗。凯利 -威士涅威茨基夫人》的信反对教条主义,阐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 1888年 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的信阐述了文艺美学观的现实主义原则。
恩格斯 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信 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客观规律与个人意志的关系问题。
第 1段,论述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最终起决定作用,但决定历史发展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它们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二是它们可以决定历史斗争的具体形式(是政治的还是宗教的、
和平的还是武装的)和政权的具体组织形式(是君主的还是共和的)。不管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作用有多大,仍然属于反作用的范畴。
历史发展是在一切因素交互作用中进行的。虽然经济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积极因素。经济运动作为支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现象表现出来,并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
第 2,3段,分析在历史发展中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关系
( 1)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有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的。
( 2)历史是通过无数单个的意志形成一个总的合力而创造的。
第 4段,提出要根据原著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针对一些人对唯物史观的曲解和误解,提出,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99页倒数第 3行) 。
第 5段,就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的原因作了说明。指出他们在实际运用中从来没有忽视非经济因素的作用,要求全面准确地掌握新理论并能够运用。
在北德意志的许多小邦中,勃兰登堡成为一个体现了北部和南部之间的经济差异、语言差异,而自宗教改革以来也体现了宗教差异的强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99页第 1— 3行)
勃兰登堡原是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300多个小邦中的一个,
在德意志北部,境内河流多,是南德和中德对外通商的交通要道,工农商业都较发达。 1618年勃兰登堡从波兰获得了过去条顿骑士团的领地 — 普鲁士公国,从此卷入了波兰问题和国际政治关系。 1655— 1660
年波兰同瑞典战争期间,勃兰登堡先同瑞典同盟打击波兰,后当俄国、
奥地利、丹麦、荷兰和波兰结成强大同盟反对瑞典时,它又加入了反瑞典阵营。战后,普鲁士公国摆脱了对波兰的藩属地位,合并于勃登堡,并于 1701年建立了普鲁士王国。 1740年,普鲁士王国参加奥地利争夺王位的战争,夺取了奥地利的主要工业区西里西亚。 1772年,它与俄、奥两次共同瓜分波兰,使普鲁士领土增至 30。 5万平方公里,
人口达 860万,成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勃兰登堡之所以能强大起来,不仅仅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政治上的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299页第二段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论,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发展中个人意志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可理解如下:
1、历史的发展是由许多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这些意志和愿望的根源在于人们所处的特殊的生活条件(如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不同的经历和传统习惯等)。
2、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有如无数的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无数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就好象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邻边,无数单个人的意志和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就好象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无数个合力的交错,最后形成总的合力,即历史的结局。
3、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及其趋势,归根到底是受经济运动的必然性支配的。
一方面,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有目的有意识的个人的活动,
许多人的意志和愿望形成无数交错的力量,从这些力量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出历史的结果。
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意志和愿望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源于人们所处的特殊的生活条件,人的活动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在历史事变背后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运动的必然性。
恩格斯 1893年 7月 14日,《致弗。梅林》的信论述了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恩格斯 1894年 1月 25日,《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 1,2段,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是生产方式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包括全部技术在内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生产技术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和分配方式,从而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此外,经济关系也包括地理基础、旧的经济残余等。
恩格斯还论述了生产技术和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第 3,4段,说明上层建筑诸因素的作用及其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在经济必然性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尽管政治的思想的关系对经济关系有很大影响,但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有决定性意义,
“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第 5,6段,论述伟大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历史上出现某一个伟大人物,具有偶然性,但这样的人物一定会出现,却是由历史发展的需要决定的,是必然的。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强调在研究历史时必须注意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
尽管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在发展中表现为偶然性的曲线,
但是如果划出这个曲线的平均轴线,它总是同经济发展的轴线(必然性)平行的。
第 7,8段,指出为了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解释,一定要重视对于经济史的研究;强调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中学习唯物史观。
例如,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自由贸易、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所谓保护关税就是国家对进口货物课以重税的政策,目的是保护本国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使之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比如,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抵御英法两国的竞争,
保护本国大工业的发展,从 1879年起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保证了大企业的优势地位,大大加快了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过程。
所谓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权力不加干涉而由企业自由经营对外贸易的政策。 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使英国工业获得了廉价的原料的农产品,有利于资本家降低工资和产品成本,提高商品竞争能力,确立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所谓财政制度,指国家规定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制度。
财政制度的好坏,对国民经济起着不同的作用。比如 19世纪初的英国政府,为了转嫁战争负担,大量增加间接税,
把财政负担完全压在人民身上。这种坏的财政制度,使劳动人民陷入饥寒境地,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和工农业的发展。相反,18世纪法国革命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政府颁布的第三个土地法令规定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
豁免农民的各种义务,包括地租和其它封建苛税等。这个法令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状况,使过去缴纳年贡地租的广大农民都成了小土地私有者,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国家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经济制度和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301— 302页第三段这里,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是指注意了内容决定形式,而忽略了形式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所谓,内容,,即社会的经济发展或物质生活条件,所谓,形式,,是指政治、法权、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社会历史发展中,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要承认经济基础决定并产生相应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一元论历史观。
但是对于政治、法权、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殊的发展规律等,即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问题,也必须给予全面阐述,这样才能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有更加具体的认识。但是这后一方面,恰恰是梅林所没有加以充分注意的地方。这个没有得到应有的全面阐述的问题,成了巴尔特之流歪曲和伪造唯物史观的一个,理由,。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304页第第二段:
恩格斯分析了生产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关系。针对博尔吉乌斯片面强调技术依赖科学发展的观点,指出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着重阐明了科学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如关于流体静力学。奠基人托里拆利根据十六、
七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了流体的运动,发现了水的压力与流速成正比等流体静力学的原理。此例说明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来决定的。又如电被应用于生产技术上后,人们对它才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两千五百多年前,
古希腊人已注意到磨擦生电现象,我国东汉王充也对类似现象作过记载。十七世纪人们发现同电相斥,异电相吸现象,
对电的本质仍然缺乏认识。十八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发展,
在生产实践中发明了电池、发电机等,人们才开始对电的本质有所认识。这说明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
1,恩格斯是怎样在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基础上论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与我国现阶段的平等要求。
3,怎样认识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制定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4,恩格斯国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5,恩格斯是怎样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6,怎样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