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阅读书目: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的必然
1、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根源和阶级基础。
2 2
霍尔巴赫爱尔维修 拉美特里狄德罗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3
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论尤其是阶级斗争学说梯叶里 基佐
4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黑格尔把历史描写为一个过程的辩证法,则是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前提。
5
2、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过程马克思主编《莱茵报》期间,遇到了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等一系列尖锐的现实问题,看到了物质利益和客观的社会关系对国家和法律的支配作用;
他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开始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6
布鲁诺 ·鲍威尔发表文章,反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的观点,1844年 8月,恩格斯正好在巴黎,于是,
两人决定合著还击鲍威尔的著作,并借机总清算自己与青年黑格尔派及其伙伴的思想,以便从思想上与他们划清界限。 1844年 9— 11月间,合著了《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对鲍威尔兄弟以绝对精神自居、将自己与广大群众相对立的观点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神圣家族”本来是意大利著名画家安得列阿 ·曼泰尼雅所作的一幅画的名称,
内容是圣母玛丽娅抱着圣婴耶稣,旁边有圣母玛丽娅的丈夫和其他一些圣徒、天使。马克思恩格斯借用这一名称来比喻鲍威尔兄弟及其伙伴,以此来讽刺鲍威尔一伙人自命不凡地将自己看作是上帝在人间的传道者。
7
《神圣家族》是马恩合著的第一部著作。 22个印张,
3— 4个月完成,可以想见他们的创作激情。马克思总是把自己所研究的问题不断引向深处,在创作手法、风格和思路的发展上没有约束,行文显得非常洒脱。
8
马克思恩格斯所称的“批判”是指鲍威尔兄弟及其同伴,他们以“批判”的化身出现,对现实社会进行精神上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正是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这看起来有些象是文字游戏的书名,后来经书商的提议,保留作为书的副标题,书的正名改为更有讽刺色彩的名字《神圣家族》。
马克思恩格斯确立认识社会历史的基本方法,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从事物质生产的群众便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恩格斯从劳动人民身上去寻找变革现实社会的因素。鲍威尔则把变革现实社会看作是理性批判的使命,这是他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们的肉体存在、人们的社会存在中解释人们的精神,以此来论证改造现实社会是从人们的现实社会关系入手。这样,他们就把自己从思想上与鲍威尔兄弟及其一伙区别开来了,并且基本上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9
3、唯物史观的形成和系统阐述
1845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
9月至 1846年 8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诞生,同时也是新唯物主义的形成。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简短大纲中表达了新哲学的基本立场。恩格斯把这一提纲看作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公开发表。马克思这篇提纲写在 1844— 1847年的笔记本中,恩格斯公开发表时作了些文字上的修改。这十一条提纲,以高度浓缩的形式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新的哲学观点。
10
二、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彻底批判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11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他非常熟悉黑格尔的哲学方法,当他接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时,敏感地感觉到费尔巴哈在方法上的贫乏和直观。由于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它的内在矛盾,当唯物主义者用直观的思维方法去理解社会历史时,就自然要陷入困境,因此马克思决定从思维方法上对旧唯物主义来一个清算,这就是为什么他在转向费尔巴哈不久,就又开始了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人类历史发展由人唱主角,因此历史发展是一个主体的、能动的过程。黑格尔看到了这种人的能动作用,
但把它加以无限夸大;旧唯物主义者则从客体的、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思维方法很容易导致机械论而看不到人的能动作用的意义,如很难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以辩证方法来看,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是在实践中得到统一的。
12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在对英法唯物主义的继承、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英法唯物主义者以感性的人为出发点,比德国哲学更接近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受其影响,从人的自然存在入手去论述人的基本属性,他不仅把人的肉体看作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认为思维器官也是这样的产物。因为,自然界作用于人的表面、皮肤、身体,也作用于人的灵魂,这样他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否定了那种把精神的因素作为彼岸的、外在于人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观点,把抽象的人还原为现实的人。但是他所理解的人缺乏现实规定性,
对人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自然本质的直观,
因而他对人的认识也是抽象的。
13
这一直观论证的弊病:费尔巴哈认识人的本质,
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人性的东西是理性、意志、
心。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这就是完善性,就是最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费尔巴哈的认识对象虽是尘世的人,但对人的认识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他对人的基本属性的论述脱离了人们的对象性活动,他对人的本质的论证脱离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使得在上帝那儿解脱出来的人仍然是赤裸裸的纯粹抽象。
14
马克思要从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仅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前提是不够的,机械的、直观的唯物主义观点也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因此也须批判。他在批判费尔巴哈哲学观点同时,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点,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
‘ 市民 ’ 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在确立了新的哲学立场以后,马克思提出了新哲学观的实践意义,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在马克思看来,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
15
(一)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 1— 3条)
1、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阐明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第 1条)
2、批判旧唯物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阐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第 2条)
3、批判旧唯物主义在人与环境相互关系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阐明实践是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现实基础(第 3条)
(二)批判费尔巴哈的历史唯心主义( 4— 7条)
1、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宗教观,阐明革命实践是消除宗教的根本途径(第 4条)
16
2、批判费尔巴哈对感性的抽象理解,阐明感性是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第 5条)
3、批判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 6,7条)
(三)阐明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 8— 11条)
1、阐明新旧唯物主义的不同认识功能(第 8,9条)
2、阐明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第 10条)
3、阐明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历史使命(第 11条)
类:费尔巴哈在其宗教批判中提出并系统发挥的概念,
是《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中心范畴。按他的观点,宗教无非就是人的本质的启示和表达,而上帝无非就是人格化的,类,概念。,类,被赋予两种含义:一是指与特定的个体相对立的其他一切个体;二是指人的自然、
本性或人的本质。他通过,类存在,,,类意识,,
,类本能,等一系列概念对,类,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与自然属性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他把作为人的本质的,类,的构成要素规定为,理性、意志和心
(爱),。
从总体上说,费尔巴哈对,类,,人的本质只从精神、意识方面去加以界定,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性质。
他也希冀去揭示这些精神规定的物质内容和物质基础,
但他所发现和阐明的人们之间的现实的物质关系,主要是两性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的自然关系和联系。 18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这部著作,写于 1845— 46年。共分两卷。他们生前仅发表第 2卷第 4章。 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他们在本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1、关于书名
19
意识形态一词当时有特殊含义,即用来指谎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出来的,没有任何根据、没有生动内容的理论和幻想。简言之,就是被歪曲了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这一术语来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所代表的德国思辨哲学,以及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先知,
是和这个流行的看法有关的。
鲍威尔的哲学虽然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基础上形成的,
但是他仍然囿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也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他对社会历史的理解显得过于苍白;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早就引起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反感。因此,他们决定将自己的哲学思路与整个德国的哲学思想界来一个全面清算,他们将自己这一著作的全名定为《德意志意识形态 —— 对费尔巴哈、布 ·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20
本书最伟大的贡献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作了全面阐述,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把社会主义学说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2、本书主要贡献第 1卷(研读重点),主要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观点。
第 2卷,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各种各样的代表性思想。
21
3、主要内容:是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科学论述。
[Ⅰ]
( 1)人类历史的前提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基础)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22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5
页)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1、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第 5页),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 2、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 生产 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第 6页) 3、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们是 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第 6页) 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三者的统一。 23
24
(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 3)个人和社会。
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 4)意识和存在。
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
交往。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第 8页)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和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
25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第 7页)
这是说,意识、思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不能把意识、思维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
26
27
[Ⅱ ]
( 1) 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实践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 2)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要素或四个方面: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家庭,社会关系。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 3)意识与语言。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只是由于人们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4)分工。分工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矛盾的根源。分工和私有制是同义语。分工是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矛盾的根源。分工也是人的实践活动异化的根源。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明显标志。由于分工的模式不同,
相应有不同的所有制关系。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 是 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与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第 13— 14页)
这表明,意识是内在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思想就是语言的内容。
人们为了生活,就要生产,要生产就要交往,交往中就要有语言和思维,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由于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
28
29
( 5)异化及其扬弃。人的实践活动的异化,是指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相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异化扬弃的根本前提是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异化才能成为革命对象,才能避免贫困的普遍化,才能建立普遍交往;个人才能由地域性的个人变成世界历史性的个人。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普遍交往为前提的。它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而是消灭现实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 6)市民社会。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 7)世界历史。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 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 理想 。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 现实的 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 19页)
这是说,共产主义已不是一种道德要求和人为方案,
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之上的科学。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他们在《手稿》中自称是人道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而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在《形态》中,他们自称共产主义者,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30
( 8)第 18段的四点结论。①在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已成为破坏的力量。②阶级统治的条件是利用一定的生产力的条件。
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决定于财产状况,并表现为相应的国家形式。③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奴役劳动,消灭阶级统治和阶级本身。④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推翻统治阶级,而且在于改造无产阶级自身。
( 9)唯物史观的本质。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它与唯心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形成。
( 10)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 31
[Ⅲ ]
阐述意识形态的本质。
( 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既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既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
( 2)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 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
(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
( 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
32
[Ⅳ]
( 1)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的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交往形式代替旧的形式。新旧交往形式更替的实现,必须通过革命。革命的内容是一个阶级代替另一个阶级,以实现一种交往形式代替另一种交往形式。这种革命就构成了人类数千年的阶级斗争史。
( 2)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 个人的个性是由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偶然的东西。因此,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共产主义将是偶然的个人的扬弃和有个性的个人的实现。
33
( 3)劳动和自主活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已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成为摧残生命的方式,成为自主活动的否定方式,成为手段。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个人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实现自主活动同物质生活的一致,实现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
(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的、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个,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第 40,41页)
34
研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以上内容,重点研究和掌握下述基本原理:
1、现实的个人与物质生产
2、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3、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国家以及观念(上层建筑)
4、人们的社会存在与他们的意识
5、分工及其作用
6、世界历史
7、共产主义
35
4、概念解释
( 1)生产关系,1843年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而转向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发现了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私有财产,并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宗教、
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在《神圣家族》中通过“实物关系”的研究,
初次接触到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
并使用了“生产方式”术语。接着在评李斯特的手稿中,剖析了“工厂制度”,把工业劳动本身中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区分开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标志生产关系的独立范畴。生产关系还多用
“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来表达。 36
( 2)异化问题: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使用并肯定了异化概念。他把现象,理解为本质的异化,。 1843年夏,
他开始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
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用异化概念分析了国家,提出国家、政治制度表现出来的彼岸性是一种异化,是人们本质的异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沿着,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这样一条线索发展,并把异化概念作为自己学说的中心范畴和主要方法。用异化分析政治、经济、意识等各领域,确立了异化理论的完备形式。
在唯物史观形成前,异化理论曾推动青年马克思去研究现实问题,但他越深入社会实践,就越感到异化理论无力。
1845年发表的《神圣家族》表明了他对异化理论的动摇。
他已经主要从现实生活条件中分析异化的本质,提出了人的,实物本质,和,实物性,的概念,把,非人性,,
,人性的异化,理解为生活资料的丧失。
37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分析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的命题,超越了带有思辨和人本主义性质的“异化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清算了自己早期的异化理论。唯物史观确立后,异化概念已不再是马克思学说的出发点和基本范畴。不用或很少使用,即便用,也是作为描述特定现象的概念。异化概念是个旧哲学用语,具有某种抽象的思辨的性质,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和人本主义烙印。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异化产生的根源和克服异化的途径。科学地说明人的本质和社会历史发展。
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即逐步摆脱抽象的思辨,转向对经验事实的具体研究的过程,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异化概念在他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了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唯物史观产生前后是截然不同的。 38
资产阶级思想家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个异化问题。
新黑格尔主义奠基人法国人让 ·伊波利特不再把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对立起来,而是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性就在于马克思始终如一地坚持了异化观点。这一观点完全体现在马克思晚期著作,尤其是《资本论》中。他在《马克思和黑格尔研究》中说:“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来源是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接受过来的异化思想。我认为,从这一思想出发,并把人的解放看作是人在历史过程中为了反对他的本质的任何异化(不论异化采取何种形式)而积极进行斗争,这就能更好地解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解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的结构”。
39
西方“马克思学家”表面上维护马克思的异化学说,
并以“青年马克思”的坚决保卫者自居,实际上是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他们把全部人类历史解释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否认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否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在实际中用人的异化程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按照经济地位对社会阶级的划分,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甚至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
也被他们归结为追求精神上的解放,使“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复”。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也就被他们歪曲成“人本学的历史观”。
40
四、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经典表述
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时,马克思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重点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41
1,怎样认识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怎样理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3.《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怎样认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
5,简述社会形态范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2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