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扩展的凯恩斯模型一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上一章我们研究 IS一 LM模型时假定价格总水平不变,从而可以采用完全没有弹性的总需求曲线和完全有弹性的总供给曲线 。 如果价格水平不是给定的,而是一个变量,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会发生变化 。 考虑到价格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也就是考虑到要素市场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因此本章将加入要素市场来建立一个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
第一节 可变价格下的总供求曲线一,凯恩斯效应在推导总需求曲线之前,我们先把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与古典学派的理论作一对比,
来说明凯恩斯理论区别于古典学派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 凯恩斯效应 。 在第四章对古典学派货币理论的分折中,曾列出剑桥方程式:
MS = k·Q·P ( 1)
该式表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为了保持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与实际收入的比例 k,会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增加的同比例上升,由于假定 k与 Q是常数,从而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通过 实际现金余额效应 会直接使总需求增加和价格水平提高 。
2
2 与古典学派的理论相对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用 IS--LM
模型来表述,即:
)2()r(I)Q(S?
)3()r,Q(MDPMS?
当货币供应量变动时,并不是直接通过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价格总水平发生变动,
而是通过货币与债券市场的相互作用,使利息率发生变动,从而会使投资发生变动,进而影响总需求和价格水平,而是通过提高对债券的需求和降低利息率,使投资增加,进而提高总需求 。 因此,凯恩斯效应所表明的商品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联系 。 凯恩斯效应的反映过程如下:
货币数量增加导致实际现金余额增加,导致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的市场价格提高导致利息率降低,导致投资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提高 。
凯恩斯效应与剑桥效应的 区别 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利息率和投资的变动完成的,而剑桥效应则直接把货币供应量与总需求联系起来 。
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是由剑桥方程式 MS=kPQ决定的,而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线则是由 IS一 LM模型决定的 。
1 3
3 剑桥方程式怎样决定需求曲线:
因为 MS = k·P·Q,所以在 MS和 k
即定不变的情况下,P下降,就意味着 Q上升。因此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且弹性为 1。
二、凯恩期的总需求曲线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线是由 IS一 LM模型决定的 。 根据 IS一 LM模型,IS
曲线和 LM曲线的交点将决定总需求,从而总需求曲线是价格变动使 IS和
LM曲线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 假定 IS曲线是给定的 (2),LM曲线的方程为
(3)即:
)4(PMS)r,Q(MS?
由于实际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比关系,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将使 LM曲线发生变动,这会与 IS曲线在不同的点相 交,因此,在每一价格水平上都将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总需求点 。 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 如图 6.1所示 。
2 4
P
Q0
AD
4
Q
r
0
IS
LM1
r1
Q1
假定价格为 P1时 LM曲线为 LM1,
利息率为 r1,实际收入为 Q1。 由于实际货币余额为 MS/P,所以当价格下降时,实际货币余额 MS/P会上升,导致 LM曲线向右移动 。
假定价格下降到 P2,LM曲线会向右移动到 LM2,价格下降到 P3,
LM曲线右移到 LM3。
( P1)
LM2( P2)
LM3( P3)
利息率会相应地下降到 r2,r3,产量会上升到 Q2,Q3。
r2
r3
Q2 Q3
以价格为纵轴,以实际收入为横轴,
就可以画出需求曲线 。
P
Q0
P1
P2
P3 AD
AD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当价格下降时,实际货币需求上升,导致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上升,从而总需求上升 。
3 5
5
从以上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这种总需求曲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总需求函数,而是一条均衡轨迹 。 它所表明的并不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使需求减少,即不是表明单独市场上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是价格水平变动对两个市场同时作用,从而使利息率和投资需求发生变动而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 。 由此可见,总需求是由 IS一 LM曲线决定的 。
三、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1.在古典的理论中,由于短期内厂商的资本存量不变,从而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L)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
工资 ( VMPL=W),,,或劳动的边际产量 =
实际工资 ( MPL=W/P),,因此实际工资 W/P
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
P
Q0
AS
AD1P1
AD2P2
Qf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d =L (W/P);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
MC=W/MPL=P,两边同时乘以 MPL和同时除以 P,W/P=MPL:既然实际工资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投入,而劳动的投入 ( 根据生产函数 ) 又决定着总供给,所以总供给函数可以写为,AS= f (W/P),如果劳动投入一旦确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名义工资 W和价格都有完全的灵活性,则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上的完全没有弹性的直线 。
4 6
6
2.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使用生产函数 Q=F(L)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 MC=W/MPL=P,如果假定不变的货币工资率 (即刚性工资 ),即可得到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 6.2所示 。
(a)L
Q
(a)图为生产函数,Q=f (L)
Q=f (L)
(b)
(b)图为劳动市场,Ld为劳动的需求曲线; LS为劳动的供给曲线 。 它们分别是实际工资 W/P的减函数 ( 需求 ) 和增函数 ( 供给 ) 。
W/P
LdL
S
(c) P
(c)为名义工资曲线。
W
假定名义工资为一不变的常量,随着价格水平从 P1上升到 P2和 P3,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从 (W/P)1
下降到 (W/P)2,再下降到 (W/P)3。
W
P1
(W/P)1
P2
(W/P)2
P3
(W/P)3
劳动的投入量会从 L1增加到 L2和 L3,假定劳动的供给曲线为图中所示,到 L3时,
达到充分就业 。
L1
L2
L3根据生产函数,劳动投入为 L
1产量为 Q1,
劳动投入为 L2和 L3时,产量为 Q2,Q3。
Q1 Q2 Q3
于是可以根据价格和产量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 P1和 Q1的组合点 A,P2和 Q2的组合点 B,
及充分就业的产量 Q3和 P3的组合点 C。 于是得到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
A
B
C
但是,超过充分就业的产量 Q3,劳动供给不再增加,所以价格水平再上升到 P4将引起名义工资增加到 W’,结果,在 C点以后,总供给曲线将成为一条直线 。
P4
W’
AS
5 7
7
关于刚性工资的假定可以这样解释,在劳动市场,工人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从而使货币工资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 。
(a)L
Q
Q=f (L)
(b)
W/P
LdL
S
(c) P
W P1
(W/P)1
P2
(W/P)2
P3
(W/P)3
L1
L2
L3
Q1 Q2 Q3
A
B
C
P4
W’
AS
3.工资价格刚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具有
,货币幻觉,,即只注意货币工资而看不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所以他们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但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的价格水平的提高 。
6 8
8 我们在前面曾使用过在充分就业之前具有完全弹性的总供给曲线,这被称为简化的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假定不变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再补充以不变的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假定,即可得到这种简化的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 6·3所示。
Q
L Q=f (L)
W/P
Ld
LS
(W/P)1
W
P
P
L*
Q*
AS
这时,由于边际生产力不变的假定,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于劳动投入轴的直线 。 在充分就业的劳动投入 L*以前,劳动投入与产出 Q正比例上升,但是,价格和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不变,所以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 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
由于劳动供给不再增加,如果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只能引起名义工资的提高,从而总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垂线 。
Ld1
如劳动的需求增加到 Ld1,于是劳动的供给小于劳动的需求,
即 L*<Ld1,名义工资上升到 W’。
价格上升到 P’。
P’
7 9
其含义是,在达到充分就业点之前,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设备,劳动的边际产品并不会减少,从而厂商愿意在这一工资率和价格水平下增加就业和产出,直到充分就业点 。 而达到充分就业点之后,价格水平的提高只能使货币工资上升,而不会使产出增加 。
9
第二节 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三重均衡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是 IS一 LM模型的扩展,它不但包含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而且也通过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上包含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 在上节我们讨论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决定,总需求曲线是由凯恩斯的 IS一 LM模型所决定,而总供给曲线则是由古典学派的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的均衡所决定 。 完全的凯恩斯模型即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从而也就是把古典学派模型与凯恩斯理论结合在一起 。 因而,这里所讨论的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充分体现了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特点 。
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由以下公式组成:
)4(*)PW(*,L)PW(L)PW(L Sd
)5(*Q( L )Q f
)6()r(I)Q(S?
)7(PMS)r,Q(MD?
r*,P*
)8(*WP)PW(W
方程 (4)是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可以把它看作是两个方程,
它决定劳动的均衡供给量 L*和实际工资率 ( W/P) ;方程 (5)是生产函数,决定均衡产量 Q·;方程 (6)和 (7)
是 IS一 LM模型,决定均衡利息率 r*
与一般价格水平 p*;最后,方程 (8)是货币工资率 W*的决定方程 。
从以上方程组可以看出,完全的凯恩斯模型是由六个方程和六个未知数组成的联立方程组,从而会有唯一的解,即充分就业均衡,方程组中箭头所示的充分就业 (L*)
条件下的产出 (Q*)与价格 (P·)利息率 (r*)和工资率 ((w/p)*,w*表明了模型所趋进的方向 。
8 10
10
上述模型可以用图 6.4表示。
L
Q
Q=f (L)
(a) (b)
(c)
(d) (e)
LS Ld
W/P
P
AS
W
r
Q
IS
LM在图 6.4中,图 (a)为劳动市场,即方程 (3),表明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同时决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 (w/p)*和充分就业水平 L*;
(W/P)*
L*
图 (b)是生产函数,给定劳动市场的充分就业 L*,会有充分就业的均衡实际国民收入 Q*;
Q*
图 (c)是 IS一 LM曲线,与前面的 IS一 LM模型不同,这里价格或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从而在该模型中均衡利息率 r*与均衡价格水平 P*是同时决定的,而且均衡利息率与价格同时反映给定的充分就业收入水平 Q*;
r*
Q*
图 (d)为货币工资率,给定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率 ( W/P)*和均衡价格水平 P*,决定均衡名义工资率 W*。
图 (e)表明商品市场的均衡,是这一模型的核心 。 根据假定,商品供给 是 劳动就业的函数,按照方程 (8),我们 假定,如果价格水平发生变动,货币工资率将随之调整 。
因此,价格水平并不影响实际工资率和就业水平,从而国民收入只决定于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工资率和就业,而与价格水平无关 。 因此,AS曲线为一条垂线 。 这实际上是在价格有充分灵活性的基础上恢复了古典理论 。
P*
W*
AD
9 11总需求曲线 AD取决于 IS一 LM模型,是向下倾斜的曲线。
11
均衡的调整过程
L
Q
Q=f (L)
(b) (a)
(d)
(c) (e)
LS Ld
W/P
P
AS
W
r
Q
IS
LM
(W/P)*
L*
Q*
r*
Q*
P*
W*
AD
任意给定一个价格水平 P0,在图 (d)中会有一条 LM(P0)曲线,与 IS曲线相交得到一个均衡点 (r0,Q0),决定着图 (e)
中的总需求为 Q0,这样,在价格为 P0时,商品市场会有过度供给 ES。
LM( P0)
r0
Q0
ES
但这种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商品市场的过度供给会使价格水平下降,当阶格水平下降到 P*时,会使图 (d)
中 LM曲线向右方移动,即从 LM(P0)移动到 LM(P*),使之与 IS曲线交于 (r*,Q*)点,
从而使商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相等并达到充分就业 。 P0
因此,如果假定价格与工资率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当 IS一 LM模型能够正常运转时,三重均衡模型将有唯一的稳定点,
即充分就业均衡 。
10 12
12
这种完全的凯恩斯模型充分表达了 新古典综合派 的理论观点,即把古典学派的劳动市场与 IS一 LM模型结合起来,从而说明古典学派模型只是一个特例,当市场不存在不完全性时,使用凯恩斯的理论同样可以说明市场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可能性 。 无疑,凯恩斯并没有否认市汤经济存在着实现充分就业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凯恩斯模型却难以说明凯恩斯一再强调的时间和预期的不确定性的作用 。
11 13
在上述凯恩斯模型中,通过良好作用的凯恩斯效应,使古典学派的货币领域与实际领域的两分法复活了,货币重新成为中性的了。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区别只是调整过程的不同。古典学派把现金余额与商品需求直接联系起来,而凯恩斯模型则是通过利息率的变动进行调整。
这两种调整过程是怎样协调起来的呢?实际上,要使二者达到协调,只能抛开时间与预期的不确定性。前面对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稳定性的证明所使用的是一种比较静态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一方面,假定价格水平只影响货币市场,但它是由商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另一方面利息率只影响投资和商品市场,而它是由货币市场的供给与给求决定的。 正是这种比较静态方法,使古典学派模型与凯恩斯的理论综合在一起。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IS一 LM曲线把存量与流量合在一起,从而完全排除掉了时间因素,而利用比较静态方法解释凯恩斯模型的稳定性正是把时间因素完全排除而回避了这种矛盾。如果储蓄与投资是正的,它必然会影响货币市场和利息率,同样货币市场地会影响到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可见,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是通过完全抛掉时间来保持其逻辑上的一致性的。
13
第三节 投资 陷阱 与灵活偏好陷井现在我们来详细分析凯恩斯对资本主义经济中失业问题的诊断 。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的分析中,假定投资是外生给定的,这里的分析则是要说明为什么投资是外生给定的,这一点是通过完全凯恩斯模型的两个特例来给予说明的,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凯恩斯效应并不能有效地起作用 。 因此,这种分析是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所作出的一种,不完全性,的解释 。
一、投资陷阱在凯恩斯模型中,投资是利息率的函数,从而投资的变动取决于投资的利息率弹性 。 然而,在讨论资本主义经济的失业问题时,凯恩斯提出,当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变得不确定时,或对未来的预期非常悲观时,无论利息率怎样下降都不会使投资增加,即投资对利息率完全没有弹性 。 由于投资对利息率完全没有弹性,IS方程成为下列形式:
S( Q) = ( 9) IS曲线为一条直线,如图 6.6。
图 6.6r
Q0
IS
Q0
由于投资完全没有利息率弹性,从而收入被唯一地决定了,即图 6.6中的 Q0。 如果我们把这样一种投资函数代入前面的凯恩斯模型,会得到以下方程:
)10(QI)Q(S 0
)11(L( L )Q 0 f
)12(*)PW(*)PW(PW
)13()r,P(PMS)r,Q(MD
)14(WP)PW(W
12 14
I
14
)10(QI)Q(S 0
)12(*)PW(*)PW(PW
)13()r,P(PMS)r,Q(MD
)14(WP)PW(W
)11(L( L )Q 0 f
方程 (10)是存在投资陷阱的 IS曲线方程,实际收入
Q。 被这一方程所决定,它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收入 Q*。
方程 (11)是生产函数,它清楚地表明了投资陷井的核心,即不是劳动投入决定生产,而是生产决定劳动没入 。
方程 (12)实际上是假设实际工资率等于古典理论的均衡工资率 。 这种假说只是为了说明失业并不是由于工资率过高而引起的 。
方程 (13)是一个含有利息率与价格水平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它没有唯一的解,只是表明利息率与价格水平是相互联系的,方程 (14)表明货币工资率反映给定的价格水平 。
在这一模型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实际部门与货币部门是分离的,是一种新的两分法 。 方程 (10)(11)和 (12)决定实际变量 Q,L和实际工资率 W/P,它们不受货币的影响 。
另一方面,方程 (13)和 (14)是 P,W和 r的各种组合,它们都属于货币部门 。 与古典学派的两分法不同,这里,利息率是由货币部门决定的 。
13 15
15
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在这一模型中是最重要的,由于总需求和收入水平决定于 S(Q)=I,
因此,如果有效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我们将获得一种存在失业的稳定均衡。从纯粹静态的角度来考虑,由于在货币部门中,任何 P,r和 w的组合对实际的产出、就业和实际工资率都不起任何作用,因此,货币部门总是存在着均衡。从动态角度来看,当商品市场存在着非均衡,即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会使商品的价格下降,虽然商品价格的下降会使利息率和货币工资率下降,但利息率和货币工资率的下降并不能提高有效需求,因为投资对利息率完全投有弹性。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古典学派理论认为,价格与工资率的完全伸缩性必然会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但在这种存在投资陷阱的凯恩斯模型中,价格与工资的伸缩性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因为价格与工资率的变动只能影响利息率,而利息率的下降对投资根本不起作用。这样就可能产生 存在失业的均衡状态 。
)10(QI)Q(S 0
)12(*)PW()PW(L)PW(L Sd
)13()r,P(PMS)r,Q(MD
)14(WP)PW(W
)11(L( L )Q 0 f
14 16
16
用图示来解释存在投资陷阱条件下的“失业的均衡”。
(a)L
Q
Q=f (L)
(b)
LS Ld
W/P
P(c)
W1
r
Q0
IS
LM(P1)
r1
Q0
AS
(W/P)*
L*
Q*
需求曲线和国民收入 Q0无论 LM曲线如何变动都对总需求不发生影响 。 因此,商品需求完全不依赖于价格水平 假定价格从 P1 上升到 P2,LM曲线由 LM1上升到 LM2,利息率从 r1
上升到 r2,但是由于投资陷阱,因此总需求不变,仍为 Q0,
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线 。
P1
P2
W2
AD
LM(P2)
r2
这时,总供给为 Q*,总需求为 Q0,因此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Q*>Q0)。
由于商品市场的供大于求,使价格水平从 P2
下降到 P1,在图 (d)中会使 LM曲线向右移动,
从 LM(P2)移到 LM(P1),从而使利息率从 r2下降到 r1,但由于 IS曲线对利息率的变动完全没有弹性,从而并不能使投资增加和总需求增加 。 在这里,凯恩斯效应不起作用了,价格并不影响需求 。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只能卖出 Q0的产品,这迫使企业减少生产和就业,或者说,厂商在流行的工资率 ( W/P) *的条件下,希望生产充分就业的产出 Q*,但由于数量约束,他们只能生产和出售 Q0的产品 。 最后总供给和总需求将在 Q0产量上达到 稳定的均衡 。 这意味着总供给曲线是倒 L型 。 15 17
17
(a)L
Q
Q=f (L)
(b)
LS
Ld
W/P
P(c)
W1
r
Q0
IS
LM(P1)
r1
Q0
AS
(W/P)*
L*
Q*
P1
P2
W2
AD
LM(P2)
r2
再来看劳动市场 。 在工资率 ( W/P) * 的情况下,
家庭愿意供给 L*的劳动,如果在商品市场不存在数量约束,厂商将需要这一数量的劳动,但是,厂商只能雇用生产 Q0产量的劳动,这样,
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下,劳动的需求为 L0,即劳动的需求曲线向里移动了 。 将存在着失业
( L0L*) 。 这种存在失业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也就是说,劳动市场将出现存在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意味着劳动的供给曲线也是一条直角型的曲线 。
L0
以上分析可见,如果投资需求完全没有利息率弹性,由于凯恩斯效应不能起作用,
商品市场就可能产生有效需求不足,而这又必然会引起失业,因为劳动需求是由商品的需求所决定的 。 这种有效需求不足和失业并不能通过价格与实际工资率的下降而得到缓解,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下降对有效需求的增加完全没有作用 。
16 18
18 二、灵活偏好 陷阱前面所表明的是,在存在投资陷井的情况下会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存在一种非充分就业均衡。灵活偏好陷阱与投资陷阱的结果基本上是相同的。在前面的章节中,
我们已经对灵活偏好陷阱的概念作了介绍,其含义是,当货币需求变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弹性,即在某一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人们预期利息率不会再下降而会上升,
从而持有债券将会遭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变得无限大,因而 无 论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增加也不会使利息率再下降。如图 6·8所示。
r
Q0
LM
r0
Q0
当利息率为 r0时,人们对货币有着绝对的流动性偏好,这使 LM曲线 (在 Q0之前 )变得具有无限的弹性,从而使利息率不能降低到 r0之下,
实际收入在 Q0之前的任何增加都不会影响货币需求,即在 Q0之前所有的收入水平都具有同样的利息率弹性,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无限大,这使得交易用货币余额在全都货币余额中无足轻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在存在流动 陷阱 的条件下,即使投资具有利息率弹性或者说 IS曲线是正常形状的,也可能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失业均衡,即 LM曲线所限定的最低利息率 (如图 6.8中的 r0)与 IS曲线的交点不能满足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所要求的利息率 r*,这会使投资和商品需求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由此会导致 非充分就业均衡 。
17 19
19
可以用下列方程来表示这种情况:
)15(rPMS)r,Q(MD 0
)16(Q)r(I)Q(S 00
)17(L( L )Q 0 f
)18(*)PW()PW(LPWL Sd
)19()W,P(P)PW(W
在方程 (15)中,由于存在着流动偏好陷井,利息率的决定不再依赖于收入与价格水平 。 这样,利息率在资本市场中是被给定的,为 r0。
在方程 (16)中,由于利息率是即定不变的 r0,因而投资被决定了,为 I( r0)。 投资又通过乘数过程决定了收入为 Q0,即只有收入为 Q0,资本市场的储蓄与投资才能相等 。 但是,这一资本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 Q0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Q*。
方程 (17),(18)和 (19)分别决定就业、实际工资率、价格水平与货币工资率,这与存在投资陷井的情况相同,所以不再详细叙述了。
18 20
20 用图示来说明存在流动偏好陷井的非充分就业均衡。
(图 6.9书上的图错了,161页应与 168页调换)
( a)(b)
(c)
(d)
(e)
L
Q(W/P)
Ld
LS
W1
AS
(W/P)*
P1
L*
Q*
P2
W2
r
Q0
r0
Q0
AD
图 (d)的正常的 IS曲线与 LM曲线相交于 A( r0Q0) 点,这一点上 LM曲线存在着流动偏好 陷阱,即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无限大,从而使 LM曲线在这一段具有无限的弹性 。
由此使图 (e)中的 AD曲线成为一条完全没有弹性的直线 。
A
当价格水平从 P2下降到 P1,这会使 LM曲线发生变动,从 LM(P2)移到 LM(P1),但这并不能使利息率下降,因而不能使投资和有效需求增加,
这决定了商品市场的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
LM(P1)LM(P2)
由于产品市场上的总需求为 Q0,同充分就业的产量相比意味着总需求不足,这也就意味着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市场上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即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减少的方向移动。产生 L*L0的失业。 L0
与投资陷阱相同,灵活偏好陷阱也是由于凯恩斯效应不能起作用而引起的 。 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投资没有利息率弹性,而是货币需求的利息率弹性无限大 ( 即灵活偏好陷阱 ),
使得利息率不再下降 。
19 21
21
可以把以上分析归结如下,由于人们心理因素的作用,会产生一种对货币的绝对流动偏好状态,这导致利息率不可能低于某种水平,由此使投资不足和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由于劳动就业取决于商品需求,这种有效需求不足会引起失业。这种需求不足并不能通过价格和实际工资率的下降而得到改善,因此会存在一种非充分就业的稳定均衡。
以上对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陷阱的分析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即使价格与工资率是完全可变的,也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和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产生于凯恩斯效应不起作用,而凯恩斯效应的失灵则根源于人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 以上对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陷阱的表述都是在 IS一 LM模型框架内进行的,这种均衡模型能否准确地表述凯恩斯的思想在经济学家中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尽管如此,这种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陷阱的分析显然与古典学派的理论有着重大的区别 。 与此相对照,我们下面所要分析的刚性工资的模型则与古典学派的理论有着更多的联系 。
20 22
22 第四节 刚性工资刚性工资模型是正统的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综合派 )中的最重要的模型,前面所推导的向上倾斜的凯思斯的总供给曲线即是以刚性工资为基础的 。 关于刚性工资模型在凯恩斯理论中的位置及一些争论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进行分析 。
一、刚性工资与失业刚性工资的假定并不意味着工资率是外生给定的,而是说工资率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劳动的供给与需求,而且不能立即得到调整 。 在讨论刚性工资模型时,一般都使用刚性价格的假定 。 关于刚性价格的分析我们在上一章讨论 IS一 LM模型时已经使用过了 。 如果价格是给定的,实际货币余额 MS/P是不变的,因此,LM曲线的位置是不变的,产出或总需求由 LM曲线与 IS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它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 。 关于刚性工资与价格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
1.不确定性 。 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和不完全的预期,当厂商面临需求变动时,并不能很快判断出这种需求变动是暂时的还是持续的,而频繁变动价格会使交易成本上升,
这会使价格具有某种刚性 。
2.合同 。 由于某些合同的存在,价格在短期被固定了而难于根据市场供求进行调整 。
工资率就是这样的例子 。
3.市场形式和经济权力 。 在一个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由于垄断势力的存在,会使价格具有某种刚性 。 特别是在劳动市场上,由于工会存在,会使工资率具有刚性 。
4.政府对价格与工资的控制。
21 23
23
现在我们假定货币工资率是固定的,即把工资率作为外生给定的,把这一假定如人到前而的完全的凯恩斯模型可得到下面的模型。
)20(PW,L)PW(L)PW(LL 0Sd
)21(Q)(LQ 00 f
)22(r,Q)r(I)Q(S 0
)23(P,rPMS)r,Q(MD 0
)24(W)PW(PW
这一模型由一个外生变量 W和五个内生变量 L,W/P,Q,r和 P组成 。
方程 (20)是劳动市场 。 根据假定,由于货币工资率过高,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从而存在着失业 。 因此,劳动就业由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所决定 。
方程 (21)是生产函数,在劳动投入为 L0
时,产出为 Q0。
方程 (22)和 (23)是 IS一 LM模型,产出 Q0
确定时,决定利率和价格水平。
最后,方程 (24)表明,价格与工资率是相互决定的,由于货币工资率是给定的,实际工资率依赖于价格水平。反过来,就业与生产又依赖于价格水平。显然,工资与价格是相互依赖的,只能同时求解。
刚性工资模型的要点在于名义工资 被假定为只能上升不能下降。W
22 24
24 刚性工资模型可以由图 6.10表示
(a)(b)
(c)
(d)
(e)
L
Q
Q=f (L)
W/P
Ld
LS
P
W
r
Q0
IS
LM
L*
(W/P)*
P*
Q*
r0
Q0
AD
P0
AS
在图 6.10(e)中,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图 (d)中的 IS和 LM曲线是正常的,即不存在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 陷阱 。 总供给曲线 AS是向右上倾斜的,因为在货币工资率给定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和产出取决于价格水平 。
直角的总供给曲线的 解释:当总需求为 Q0
时的均衡意味着对劳动的需求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条件下减少了,于是劳动的需求曲线向里移动,而劳动的供给曲线也是一条直角型的曲线 。 因此在劳动市场就出现了存在失业的均衡 。
L0
两种解释的区别,在图形上,前一种解释的劳动市场劳动的供给大于其需求,存在失业 L*L0,但要用文字说明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因此也是一种存在失业的均衡。
后一种解释则直接说明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处于一种失业的均衡;前者是说实际工资可变,但名义工资不变,后者则是假定名义工资和货币工资都不变。
23 25
25 显然,在这一模型中 ( 包括两种解释 ),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之间没有两分法,价格水平影响产出和就业,刚性的货币工资率使货币和实际领域联系起来 。 这是与前面的投资 陷阱与灵活偏好陷阱模型的不同之处,正是这种货币领域与实际领域的联系,使货币政策成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
二.刚性工资与古典学派的理论古典学派对充分就业的推论是建立在完全可变的价格与工资率的假定之上的 。 如果在古典学派模型中加入刚性工资的假定,也会推论出非充分就业的结论,就是说,刚性工资会产生失业与古典学派的逻辑推论并不是矛盾的,而只是假定上的不同 。 但在形式上,凯恩斯的刚性工资模型与古典学派的模型是不同的,这种区别主要在于凯恩斯效应与剑桥效应的不同 。
24 26
26 图 6.11是 古典学派的刚性工资模型 。
(a)(b)
(c)
(d)
(e)
L
QW/P
P
r
I.S
Q=F(L)LS Ld
W (W/P)*
L*
Q*
AS
I
S
r*
I*=S*
图 (e)中的 AS曲线与图 6.10相同,由于刚性工资,总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
图 (e)中的 AD曲线与图 6.10不同,它是根据剑桥方程式 MS=k·P·Q作出的 。 当货币供给量为
M0时,AD(M0)与 AS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劳动市场的非均衡,即存在 ES的劳动力失业 。
AD(M0)
L0
Q0
ES
在这种刚性工资的古典学派模型中,同样不存在货币领域与实际领域的两分法 。
如果增加货币供给,从 M0增加到 M1,使 AD曲线从 AD(M0)移动到 AD(M1),这会使实际工资率下降到 (M/P)*,从而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
AD(M1)
这种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价格水平提高是通过剑桥效应完成的,它与储蓄、投资和利率完全无关。
25 27
27 凯恩斯的刚性工资模型与古典学派的刚性工资模型不同,凯恩斯的刚性工资模型是通过 IS一 LM模型即凯恩斯效应建立的 。 如图 6.12:
(a)(b)
(c)
(d)
(e)
L
QW/P
P
i
Q0
Q=F(L)LS Ld
IS
LM(M1)
(W/P)*
L*
Q*
i1
P*
W
ASAD
假定最初实际收入均衡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即 Q*。 与此相应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
M1。 现在,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下降到
M0。 这意味着 LM曲线向左移动 。
LM(M0)
i0
Q0
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从 AD移动到 AD’,
AD’
价格会下降到 P0,产量会减少到 Q0;由于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将上升到 ( W/P)
0,劳动投入量会减少到 L0;产量会减少到
Q0。
P0
(W/P)0
L0 Q0在这一模型中,货币供应量的 减少 首先使LM曲线发生移动,进而使 AD曲线移动,虽然价格水平下降和实际工资率上升了,但重要的是利息率也同时从 r*上升到 r0,利息率的上升使投资支出减少,因而总产出的减少是总需求减少的结果 。 古典学派模型中起作用的是剑桥效应,而这里是凯恩斯效应在起作用 。 26 28
28 三、关于刚性工资假定的争论尽管凯恩斯的刚性工资模型与古典学派的刚性工资模型存在着上述区别,但这两个模型在失业是由于实际工资率过高造成的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 由此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凯恩斯的理论是否只是在假定上与古典学派不同呢?或者说,刚性工资与价格的假定是不是凯恩斯解释失业的必要前提呢?凯恩斯对于这一点是否定的,他认为,刚性工资与价格的假定只是为了表述的便利,其理论的核心是不依赖于这些假定的 。
如果凯恩斯的理论是完全建立在刚性工资和价格的基础上,这与古典学派的逻辑推论是不矛盾的 。 特别是,古典学派并不否认市场机制会出现暂时的失衡,而只是认为在长期能够自动调节到充分就业均衡 。 无疑,凯恩斯强调短期分析,如果古典学派的逻辑是成立的,那么凯恩斯与古典学派之间的争论只是在短期人们能否容忍失业和生产下降,显然,这是凯恩斯所不能接受的 。
凯恩斯理论的宗旨是要阐明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从而彻底推翻古典学派的理论 。 因此,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分歧并不只是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 在前面对投资陷井和灵活偏好陷井的分析中已经表明,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在凯恩斯对失业的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所导致的失业并不能通过工资与价格的变动得到调整,由此可以引伸出这种失业状态并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稳定状态,或称之为非充分就业均衡,因为它没有迸一步变动的倾向 。 这种解释是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相一致的 。 可见,即使价格与实际工资率是完全可变的,一种存在失业的均衡也是可能的 。
27 29
29
第五节 庇古效应在前面所讨论的三个凯恩斯失业理论模型中,刚性工资模型是通过修改古典学派可变实际工资率的假定得出的,而投资陷井和灵活偏好陷井模型则完全可以在可变的工资初价格的假定下推论出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存在,这无疑是对古典学派理论的否定 。 这种否定的基础则是用,凯恩斯效应,取代,剑桥效应,。 凯恩斯效应的核心是债券与货币的相互替代,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仅仅影响到对债券的需求,而与商品的需求无关 。 针对这一点,古典学派采用实际余额效应对凯恩斯的理论提出批评 。
这一节所要讨论的是实际余额效应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庇古效应,
如果货币被人们作为他们全部财富的组成部分,那么当实际货币供应量增加时,或者说当价格水平下降而使实际货币余额 MS/P增加时,会使人们感觉到自己的财富增加了 。
为了重新获得人们以前保持的最优财富存量,他们将储蓄的更少和消费的更多 。 这样,可以得到下列储蓄与消费函数:
S=S(Q,MS/P); C=C(Q,MS/P) (25)
上面的方程表示,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储蓄 S将减少和消费
C将增加,这种实际现金余额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被称为,庇古效应,。
庇古效应的目的在于表明,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均衡不可能是一种稳定均衡 。 凯恩斯的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陷阱所要表明的是,当投资完全没有利息率弹性和人们对货币需求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弹性时,非充分就业均衡或存在失业的均衡是完全可能的 。 因为在上述状态下,价格水平的下降并不能提高对商品的需求 。 如果考虑到庇古效应,这种,陷阱,的状态就不复存在了 。
28 30
30 庇古效应如何否定灵活陷阱如图 6.13,当存在着灵活偏好陷阱时,LM曲线是一条存在着水平段的曲线 。
r
Q0
LM(P1)IS(P1)
r1
Q1
如果价格水平下降,LM曲线将向右移动,在存在着灵活偏好陷阱的情况下,LM曲线移动不会引起利息率的进一步下降,因此就不会使实际收入增加,Q将仍然保持在 Q1的水平上 。
但是,如果庇古效应也同时存在的话,由于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消费的增加,因此会引起 IS曲线向右移动,于是 Q就 可以上升到 Q2的位置 。
IS(P2)
Q2
显然,庇古效应的存在使得灵活偏好陷阱的作用大大削弱或消除了。
29 31
LM(P2)
31 庇古效应如何否定了投资陷阱如图 6.14:
r
Q0
前面已经论证,当存在着投资陷阱时,IS曲线是垂线。
IS(P1)
假定价格为 P1,LM曲线为 LM( P1),均衡点为 E,均衡收入为 Q1,均衡利息率为 r1;LM(P1)
Er1
Q1
假定价格下降,从 P1下降到 P2,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只考虑到投资陷阱,实际收入将不变,保持在 Q1的水平,利息率将下降到 r2;
LM(P2)
r2 但是,如果考虑到庇古效应,当实际货币供给量 MS/P
因价格下降而增加时,消费会增加,这在凯恩斯的模型中相当于自主消费的增加,会引起 IS曲线的右移 。
从而消除投资陷阱的影响,使得 Q增加到 Q2。
IS(P2)
Q2
由此,庇古效应表明,灵活偏好 陷阱 与投资陷阱是不稳定的,当存在需求不足和失业时,价格将持续下降,直到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 。 这样,古典学派的理论依然成立,
即假定完全可变的价格,经济必然会趋向于充分就业均衡 。
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庇古本人都对庇古效应的经验意义持怀疑态度。如果更深入地考虑货币作为财富的组成部分的性质,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除了商品货币 (如黄金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否增加实际财富呢?因为货币只是一种支付手段,中央银行并不能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增加财富。价格水平的下降虽然能使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但并不能使总财富增加,如通货收缩会使货币持有者和债权人的财富增加,但会使商品持有者和债务人的财富同比例地减少。显然,这种庇古效应在现实中能否存在是大有疑问的。然而,庇古效应把货币作为财富的组成部分这一前提假定是与凯恩斯灵活偏好理论的前提假定一致的。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庇古把它称之为“思想练习”。 30 32
32 我们把各种实际余额效应加以比较: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理解,实际余额效应是一种特殊的财富效应,它表明实际现金余额和其他经济变量 —— 如消费或债券需求 —— 之间的联系 。 实际余额效应所要解释的是经济趋向于一般均衡的调整过程 。
货币数量论所表明的是一种特殊的实际余额效应,即,剑桥效应,。 根据剑桥效应,
实际现金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商品需求 。 这里的商品是狭义的,它不包括债券 。 因此,现金余额并不影响利息率 。
与剑桥效应相对照,凯恩斯效应认为,实际现金余额的变动只影响债券的需求,而并不直接影响商品需求,实际现金余额只是通过对利息率和投资的作用才影响到商品需求,从而在投资陷井和灵活偏好陷井的极端情况下,凯恩斯效应会在实际上不起作用 。
庇古效应在结论上与古典学派的理论是一致的,即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会影响商品需求,但这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剑桥效应,而且在实质上是反古典学派逻辑的 。 因为,
第一,它是在 IS一 LM模型框架内运行的 ;第二,它并不否认利息率依赖于货币数量 。
就此而论,庇古效应实际上把古典学派的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综合在一起了 。
31
第一节 可变价格下的总供求曲线一,凯恩斯效应在推导总需求曲线之前,我们先把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与古典学派的理论作一对比,
来说明凯恩斯理论区别于古典学派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 凯恩斯效应 。 在第四章对古典学派货币理论的分折中,曾列出剑桥方程式:
MS = k·Q·P ( 1)
该式表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为了保持手中的实际现金余额与实际收入的比例 k,会导致价格水平与货币增加的同比例上升,由于假定 k与 Q是常数,从而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通过 实际现金余额效应 会直接使总需求增加和价格水平提高 。
2
2 与古典学派的理论相对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用 IS--LM
模型来表述,即:
)2()r(I)Q(S?
)3()r,Q(MDPMS?
当货币供应量变动时,并不是直接通过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价格总水平发生变动,
而是通过货币与债券市场的相互作用,使利息率发生变动,从而会使投资发生变动,进而影响总需求和价格水平,而是通过提高对债券的需求和降低利息率,使投资增加,进而提高总需求 。 因此,凯恩斯效应所表明的商品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间接的联系 。 凯恩斯效应的反映过程如下:
货币数量增加导致实际现金余额增加,导致对债券的需求增加,债券的市场价格提高导致利息率降低,导致投资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提高 。
凯恩斯效应与剑桥效应的 区别 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利息率和投资的变动完成的,而剑桥效应则直接把货币供应量与总需求联系起来 。
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是由剑桥方程式 MS=kPQ决定的,而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线则是由 IS一 LM模型决定的 。
1 3
3 剑桥方程式怎样决定需求曲线:
因为 MS = k·P·Q,所以在 MS和 k
即定不变的情况下,P下降,就意味着 Q上升。因此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且弹性为 1。
二、凯恩期的总需求曲线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线是由 IS一 LM模型决定的 。 根据 IS一 LM模型,IS
曲线和 LM曲线的交点将决定总需求,从而总需求曲线是价格变动使 IS和
LM曲线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 假定 IS曲线是给定的 (2),LM曲线的方程为
(3)即:
)4(PMS)r,Q(MS?
由于实际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比关系,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将使 LM曲线发生变动,这会与 IS曲线在不同的点相 交,因此,在每一价格水平上都将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总需求点 。 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 如图 6.1所示 。
2 4
P
Q0
AD
4
Q
r
0
IS
LM1
r1
Q1
假定价格为 P1时 LM曲线为 LM1,
利息率为 r1,实际收入为 Q1。 由于实际货币余额为 MS/P,所以当价格下降时,实际货币余额 MS/P会上升,导致 LM曲线向右移动 。
假定价格下降到 P2,LM曲线会向右移动到 LM2,价格下降到 P3,
LM曲线右移到 LM3。
( P1)
LM2( P2)
LM3( P3)
利息率会相应地下降到 r2,r3,产量会上升到 Q2,Q3。
r2
r3
Q2 Q3
以价格为纵轴,以实际收入为横轴,
就可以画出需求曲线 。
P
Q0
P1
P2
P3 AD
AD曲线向右下倾斜,表示当价格下降时,实际货币需求上升,导致利息率下降,投资需求上升,从而总需求上升 。
3 5
5
从以上对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可以看出,这种总需求曲线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总需求函数,而是一条均衡轨迹 。 它所表明的并不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使需求减少,即不是表明单独市场上需求与价格的关系,而是价格水平变动对两个市场同时作用,从而使利息率和投资需求发生变动而对总需求产生的影响 。 由此可见,总需求是由 IS一 LM曲线决定的 。
三、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
1.在古典的理论中,由于短期内厂商的资本存量不变,从而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L)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
工资 ( VMPL=W),,,或劳动的边际产量 =
实际工资 ( MPL=W/P),,因此实际工资 W/P
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
P
Q0
AS
AD1P1
AD2P2
Qf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d =L (W/P);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
MC=W/MPL=P,两边同时乘以 MPL和同时除以 P,W/P=MPL:既然实际工资调节着厂商对劳动的投入,而劳动的投入 ( 根据生产函数 ) 又决定着总供给,所以总供给函数可以写为,AS= f (W/P),如果劳动投入一旦确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名义工资 W和价格都有完全的灵活性,则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上的完全没有弹性的直线 。
4 6
6
2.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使用生产函数 Q=F(L)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定 MC=W/MPL=P,如果假定不变的货币工资率 (即刚性工资 ),即可得到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 6.2所示 。
(a)L
Q
(a)图为生产函数,Q=f (L)
Q=f (L)
(b)
(b)图为劳动市场,Ld为劳动的需求曲线; LS为劳动的供给曲线 。 它们分别是实际工资 W/P的减函数 ( 需求 ) 和增函数 ( 供给 ) 。
W/P
LdL
S
(c) P
(c)为名义工资曲线。
W
假定名义工资为一不变的常量,随着价格水平从 P1上升到 P2和 P3,在名义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从 (W/P)1
下降到 (W/P)2,再下降到 (W/P)3。
W
P1
(W/P)1
P2
(W/P)2
P3
(W/P)3
劳动的投入量会从 L1增加到 L2和 L3,假定劳动的供给曲线为图中所示,到 L3时,
达到充分就业 。
L1
L2
L3根据生产函数,劳动投入为 L
1产量为 Q1,
劳动投入为 L2和 L3时,产量为 Q2,Q3。
Q1 Q2 Q3
于是可以根据价格和产量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 P1和 Q1的组合点 A,P2和 Q2的组合点 B,
及充分就业的产量 Q3和 P3的组合点 C。 于是得到一条向右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
A
B
C
但是,超过充分就业的产量 Q3,劳动供给不再增加,所以价格水平再上升到 P4将引起名义工资增加到 W’,结果,在 C点以后,总供给曲线将成为一条直线 。
P4
W’
AS
5 7
7
关于刚性工资的假定可以这样解释,在劳动市场,工人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从而使货币工资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 。
(a)L
Q
Q=f (L)
(b)
W/P
LdL
S
(c) P
W P1
(W/P)1
P2
(W/P)2
P3
(W/P)3
L1
L2
L3
Q1 Q2 Q3
A
B
C
P4
W’
AS
3.工资价格刚性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具有
,货币幻觉,,即只注意货币工资而看不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所以他们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但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的价格水平的提高 。
6 8
8 我们在前面曾使用过在充分就业之前具有完全弹性的总供给曲线,这被称为简化的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假定不变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再补充以不变的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假定,即可得到这种简化的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 6·3所示。
Q
L Q=f (L)
W/P
Ld
LS
(W/P)1
W
P
P
L*
Q*
AS
这时,由于边际生产力不变的假定,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于劳动投入轴的直线 。 在充分就业的劳动投入 L*以前,劳动投入与产出 Q正比例上升,但是,价格和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不变,所以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 达到充分就业点以后,
由于劳动供给不再增加,如果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只能引起名义工资的提高,从而总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垂线 。
Ld1
如劳动的需求增加到 Ld1,于是劳动的供给小于劳动的需求,
即 L*<Ld1,名义工资上升到 W’。
价格上升到 P’。
P’
7 9
其含义是,在达到充分就业点之前,
由于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设备,劳动的边际产品并不会减少,从而厂商愿意在这一工资率和价格水平下增加就业和产出,直到充分就业点 。 而达到充分就业点之后,价格水平的提高只能使货币工资上升,而不会使产出增加 。
9
第二节 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三重均衡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是 IS一 LM模型的扩展,它不但包含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而且也通过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上包含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 在上节我们讨论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决定,总需求曲线是由凯恩斯的 IS一 LM模型所决定,而总供给曲线则是由古典学派的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的均衡所决定 。 完全的凯恩斯模型即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从而也就是把古典学派模型与凯恩斯理论结合在一起 。 因而,这里所讨论的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充分体现了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特点 。
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由以下公式组成:
)4(*)PW(*,L)PW(L)PW(L Sd
)5(*Q( L )Q f
)6()r(I)Q(S?
)7(PMS)r,Q(MD?
r*,P*
)8(*WP)PW(W
方程 (4)是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可以把它看作是两个方程,
它决定劳动的均衡供给量 L*和实际工资率 ( W/P) ;方程 (5)是生产函数,决定均衡产量 Q·;方程 (6)和 (7)
是 IS一 LM模型,决定均衡利息率 r*
与一般价格水平 p*;最后,方程 (8)是货币工资率 W*的决定方程 。
从以上方程组可以看出,完全的凯恩斯模型是由六个方程和六个未知数组成的联立方程组,从而会有唯一的解,即充分就业均衡,方程组中箭头所示的充分就业 (L*)
条件下的产出 (Q*)与价格 (P·)利息率 (r*)和工资率 ((w/p)*,w*表明了模型所趋进的方向 。
8 10
10
上述模型可以用图 6.4表示。
L
Q
Q=f (L)
(a) (b)
(c)
(d) (e)
LS Ld
W/P
P
AS
W
r
Q
IS
LM在图 6.4中,图 (a)为劳动市场,即方程 (3),表明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同时决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 (w/p)*和充分就业水平 L*;
(W/P)*
L*
图 (b)是生产函数,给定劳动市场的充分就业 L*,会有充分就业的均衡实际国民收入 Q*;
Q*
图 (c)是 IS一 LM曲线,与前面的 IS一 LM模型不同,这里价格或实际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从而在该模型中均衡利息率 r*与均衡价格水平 P*是同时决定的,而且均衡利息率与价格同时反映给定的充分就业收入水平 Q*;
r*
Q*
图 (d)为货币工资率,给定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率 ( W/P)*和均衡价格水平 P*,决定均衡名义工资率 W*。
图 (e)表明商品市场的均衡,是这一模型的核心 。 根据假定,商品供给 是 劳动就业的函数,按照方程 (8),我们 假定,如果价格水平发生变动,货币工资率将随之调整 。
因此,价格水平并不影响实际工资率和就业水平,从而国民收入只决定于劳动市场的均衡实际工资率和就业,而与价格水平无关 。 因此,AS曲线为一条垂线 。 这实际上是在价格有充分灵活性的基础上恢复了古典理论 。
P*
W*
AD
9 11总需求曲线 AD取决于 IS一 LM模型,是向下倾斜的曲线。
11
均衡的调整过程
L
Q
Q=f (L)
(b) (a)
(d)
(c) (e)
LS Ld
W/P
P
AS
W
r
Q
IS
LM
(W/P)*
L*
Q*
r*
Q*
P*
W*
AD
任意给定一个价格水平 P0,在图 (d)中会有一条 LM(P0)曲线,与 IS曲线相交得到一个均衡点 (r0,Q0),决定着图 (e)
中的总需求为 Q0,这样,在价格为 P0时,商品市场会有过度供给 ES。
LM( P0)
r0
Q0
ES
但这种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商品市场的过度供给会使价格水平下降,当阶格水平下降到 P*时,会使图 (d)
中 LM曲线向右方移动,即从 LM(P0)移动到 LM(P*),使之与 IS曲线交于 (r*,Q*)点,
从而使商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相等并达到充分就业 。 P0
因此,如果假定价格与工资率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当 IS一 LM模型能够正常运转时,三重均衡模型将有唯一的稳定点,
即充分就业均衡 。
10 12
12
这种完全的凯恩斯模型充分表达了 新古典综合派 的理论观点,即把古典学派的劳动市场与 IS一 LM模型结合起来,从而说明古典学派模型只是一个特例,当市场不存在不完全性时,使用凯恩斯的理论同样可以说明市场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可能性 。 无疑,凯恩斯并没有否认市汤经济存在着实现充分就业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凯恩斯模型却难以说明凯恩斯一再强调的时间和预期的不确定性的作用 。
11 13
在上述凯恩斯模型中,通过良好作用的凯恩斯效应,使古典学派的货币领域与实际领域的两分法复活了,货币重新成为中性的了。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区别只是调整过程的不同。古典学派把现金余额与商品需求直接联系起来,而凯恩斯模型则是通过利息率的变动进行调整。
这两种调整过程是怎样协调起来的呢?实际上,要使二者达到协调,只能抛开时间与预期的不确定性。前面对三重均衡的凯恩斯模型稳定性的证明所使用的是一种比较静态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一方面,假定价格水平只影响货币市场,但它是由商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另一方面利息率只影响投资和商品市场,而它是由货币市场的供给与给求决定的。 正是这种比较静态方法,使古典学派模型与凯恩斯的理论综合在一起。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IS一 LM曲线把存量与流量合在一起,从而完全排除掉了时间因素,而利用比较静态方法解释凯恩斯模型的稳定性正是把时间因素完全排除而回避了这种矛盾。如果储蓄与投资是正的,它必然会影响货币市场和利息率,同样货币市场地会影响到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可见,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是通过完全抛掉时间来保持其逻辑上的一致性的。
13
第三节 投资 陷阱 与灵活偏好陷井现在我们来详细分析凯恩斯对资本主义经济中失业问题的诊断 。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的分析中,假定投资是外生给定的,这里的分析则是要说明为什么投资是外生给定的,这一点是通过完全凯恩斯模型的两个特例来给予说明的,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凯恩斯效应并不能有效地起作用 。 因此,这种分析是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的理论所作出的一种,不完全性,的解释 。
一、投资陷阱在凯恩斯模型中,投资是利息率的函数,从而投资的变动取决于投资的利息率弹性 。 然而,在讨论资本主义经济的失业问题时,凯恩斯提出,当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变得不确定时,或对未来的预期非常悲观时,无论利息率怎样下降都不会使投资增加,即投资对利息率完全没有弹性 。 由于投资对利息率完全没有弹性,IS方程成为下列形式:
S( Q) = ( 9) IS曲线为一条直线,如图 6.6。
图 6.6r
Q0
IS
Q0
由于投资完全没有利息率弹性,从而收入被唯一地决定了,即图 6.6中的 Q0。 如果我们把这样一种投资函数代入前面的凯恩斯模型,会得到以下方程:
)10(QI)Q(S 0
)11(L( L )Q 0 f
)12(*)PW(*)PW(PW
)13()r,P(PMS)r,Q(MD
)14(WP)PW(W
12 14
I
14
)10(QI)Q(S 0
)12(*)PW(*)PW(PW
)13()r,P(PMS)r,Q(MD
)14(WP)PW(W
)11(L( L )Q 0 f
方程 (10)是存在投资陷阱的 IS曲线方程,实际收入
Q。 被这一方程所决定,它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收入 Q*。
方程 (11)是生产函数,它清楚地表明了投资陷井的核心,即不是劳动投入决定生产,而是生产决定劳动没入 。
方程 (12)实际上是假设实际工资率等于古典理论的均衡工资率 。 这种假说只是为了说明失业并不是由于工资率过高而引起的 。
方程 (13)是一个含有利息率与价格水平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它没有唯一的解,只是表明利息率与价格水平是相互联系的,方程 (14)表明货币工资率反映给定的价格水平 。
在这一模型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实际部门与货币部门是分离的,是一种新的两分法 。 方程 (10)(11)和 (12)决定实际变量 Q,L和实际工资率 W/P,它们不受货币的影响 。
另一方面,方程 (13)和 (14)是 P,W和 r的各种组合,它们都属于货币部门 。 与古典学派的两分法不同,这里,利息率是由货币部门决定的 。
13 15
15
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在这一模型中是最重要的,由于总需求和收入水平决定于 S(Q)=I,
因此,如果有效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我们将获得一种存在失业的稳定均衡。从纯粹静态的角度来考虑,由于在货币部门中,任何 P,r和 w的组合对实际的产出、就业和实际工资率都不起任何作用,因此,货币部门总是存在着均衡。从动态角度来看,当商品市场存在着非均衡,即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会使商品的价格下降,虽然商品价格的下降会使利息率和货币工资率下降,但利息率和货币工资率的下降并不能提高有效需求,因为投资对利息率完全投有弹性。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古典学派理论认为,价格与工资率的完全伸缩性必然会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但在这种存在投资陷阱的凯恩斯模型中,价格与工资的伸缩性并不能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因为价格与工资率的变动只能影响利息率,而利息率的下降对投资根本不起作用。这样就可能产生 存在失业的均衡状态 。
)10(QI)Q(S 0
)12(*)PW()PW(L)PW(L Sd
)13()r,P(PMS)r,Q(MD
)14(WP)PW(W
)11(L( L )Q 0 f
14 16
16
用图示来解释存在投资陷阱条件下的“失业的均衡”。
(a)L
Q
Q=f (L)
(b)
LS Ld
W/P
P(c)
W1
r
Q0
IS
LM(P1)
r1
Q0
AS
(W/P)*
L*
Q*
需求曲线和国民收入 Q0无论 LM曲线如何变动都对总需求不发生影响 。 因此,商品需求完全不依赖于价格水平 假定价格从 P1 上升到 P2,LM曲线由 LM1上升到 LM2,利息率从 r1
上升到 r2,但是由于投资陷阱,因此总需求不变,仍为 Q0,
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线 。
P1
P2
W2
AD
LM(P2)
r2
这时,总供给为 Q*,总需求为 Q0,因此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Q*>Q0)。
由于商品市场的供大于求,使价格水平从 P2
下降到 P1,在图 (d)中会使 LM曲线向右移动,
从 LM(P2)移到 LM(P1),从而使利息率从 r2下降到 r1,但由于 IS曲线对利息率的变动完全没有弹性,从而并不能使投资增加和总需求增加 。 在这里,凯恩斯效应不起作用了,价格并不影响需求 。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只能卖出 Q0的产品,这迫使企业减少生产和就业,或者说,厂商在流行的工资率 ( W/P) *的条件下,希望生产充分就业的产出 Q*,但由于数量约束,他们只能生产和出售 Q0的产品 。 最后总供给和总需求将在 Q0产量上达到 稳定的均衡 。 这意味着总供给曲线是倒 L型 。 15 17
17
(a)L
Q
Q=f (L)
(b)
LS
Ld
W/P
P(c)
W1
r
Q0
IS
LM(P1)
r1
Q0
AS
(W/P)*
L*
Q*
P1
P2
W2
AD
LM(P2)
r2
再来看劳动市场 。 在工资率 ( W/P) * 的情况下,
家庭愿意供给 L*的劳动,如果在商品市场不存在数量约束,厂商将需要这一数量的劳动,但是,厂商只能雇用生产 Q0产量的劳动,这样,
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下,劳动的需求为 L0,即劳动的需求曲线向里移动了 。 将存在着失业
( L0L*) 。 这种存在失业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也就是说,劳动市场将出现存在失业状态下的均衡,这意味着劳动的供给曲线也是一条直角型的曲线 。
L0
以上分析可见,如果投资需求完全没有利息率弹性,由于凯恩斯效应不能起作用,
商品市场就可能产生有效需求不足,而这又必然会引起失业,因为劳动需求是由商品的需求所决定的 。 这种有效需求不足和失业并不能通过价格与实际工资率的下降而得到缓解,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下降对有效需求的增加完全没有作用 。
16 18
18 二、灵活偏好 陷阱前面所表明的是,在存在投资陷井的情况下会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存在一种非充分就业均衡。灵活偏好陷阱与投资陷阱的结果基本上是相同的。在前面的章节中,
我们已经对灵活偏好陷阱的概念作了介绍,其含义是,当货币需求变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弹性,即在某一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人们预期利息率不会再下降而会上升,
从而持有债券将会遭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变得无限大,因而 无 论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增加也不会使利息率再下降。如图 6·8所示。
r
Q0
LM
r0
Q0
当利息率为 r0时,人们对货币有着绝对的流动性偏好,这使 LM曲线 (在 Q0之前 )变得具有无限的弹性,从而使利息率不能降低到 r0之下,
实际收入在 Q0之前的任何增加都不会影响货币需求,即在 Q0之前所有的收入水平都具有同样的利息率弹性,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无限大,这使得交易用货币余额在全都货币余额中无足轻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在存在流动 陷阱 的条件下,即使投资具有利息率弹性或者说 IS曲线是正常形状的,也可能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失业均衡,即 LM曲线所限定的最低利息率 (如图 6.8中的 r0)与 IS曲线的交点不能满足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所要求的利息率 r*,这会使投资和商品需求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由此会导致 非充分就业均衡 。
17 19
19
可以用下列方程来表示这种情况:
)15(rPMS)r,Q(MD 0
)16(Q)r(I)Q(S 00
)17(L( L )Q 0 f
)18(*)PW()PW(LPWL Sd
)19()W,P(P)PW(W
在方程 (15)中,由于存在着流动偏好陷井,利息率的决定不再依赖于收入与价格水平 。 这样,利息率在资本市场中是被给定的,为 r0。
在方程 (16)中,由于利息率是即定不变的 r0,因而投资被决定了,为 I( r0)。 投资又通过乘数过程决定了收入为 Q0,即只有收入为 Q0,资本市场的储蓄与投资才能相等 。 但是,这一资本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 Q0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Q*。
方程 (17),(18)和 (19)分别决定就业、实际工资率、价格水平与货币工资率,这与存在投资陷井的情况相同,所以不再详细叙述了。
18 20
20 用图示来说明存在流动偏好陷井的非充分就业均衡。
(图 6.9书上的图错了,161页应与 168页调换)
( a)(b)
(c)
(d)
(e)
L
Q(W/P)
Ld
LS
W1
AS
(W/P)*
P1
L*
Q*
P2
W2
r
Q0
r0
Q0
AD
图 (d)的正常的 IS曲线与 LM曲线相交于 A( r0Q0) 点,这一点上 LM曲线存在着流动偏好 陷阱,即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无限大,从而使 LM曲线在这一段具有无限的弹性 。
由此使图 (e)中的 AD曲线成为一条完全没有弹性的直线 。
A
当价格水平从 P2下降到 P1,这会使 LM曲线发生变动,从 LM(P2)移到 LM(P1),但这并不能使利息率下降,因而不能使投资和有效需求增加,
这决定了商品市场的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
LM(P1)LM(P2)
由于产品市场上的总需求为 Q0,同充分就业的产量相比意味着总需求不足,这也就意味着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市场上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即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减少的方向移动。产生 L*L0的失业。 L0
与投资陷阱相同,灵活偏好陷阱也是由于凯恩斯效应不能起作用而引起的 。 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投资没有利息率弹性,而是货币需求的利息率弹性无限大 ( 即灵活偏好陷阱 ),
使得利息率不再下降 。
19 21
21
可以把以上分析归结如下,由于人们心理因素的作用,会产生一种对货币的绝对流动偏好状态,这导致利息率不可能低于某种水平,由此使投资不足和产生有效需求不足。由于劳动就业取决于商品需求,这种有效需求不足会引起失业。这种需求不足并不能通过价格和实际工资率的下降而得到改善,因此会存在一种非充分就业的稳定均衡。
以上对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陷阱的分析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即使价格与工资率是完全可变的,也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和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产生于凯恩斯效应不起作用,而凯恩斯效应的失灵则根源于人们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 以上对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陷阱的表述都是在 IS一 LM模型框架内进行的,这种均衡模型能否准确地表述凯恩斯的思想在经济学家中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尽管如此,这种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陷阱的分析显然与古典学派的理论有着重大的区别 。 与此相对照,我们下面所要分析的刚性工资的模型则与古典学派的理论有着更多的联系 。
20 22
22 第四节 刚性工资刚性工资模型是正统的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综合派 )中的最重要的模型,前面所推导的向上倾斜的凯思斯的总供给曲线即是以刚性工资为基础的 。 关于刚性工资模型在凯恩斯理论中的位置及一些争论问题我们将在后面进行分析 。
一、刚性工资与失业刚性工资的假定并不意味着工资率是外生给定的,而是说工资率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于劳动的供给与需求,而且不能立即得到调整 。 在讨论刚性工资模型时,一般都使用刚性价格的假定 。 关于刚性价格的分析我们在上一章讨论 IS一 LM模型时已经使用过了 。 如果价格是给定的,实际货币余额 MS/P是不变的,因此,LM曲线的位置是不变的,产出或总需求由 LM曲线与 IS曲线的交点所决定,它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 。 关于刚性工资与价格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
1.不确定性 。 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和不完全的预期,当厂商面临需求变动时,并不能很快判断出这种需求变动是暂时的还是持续的,而频繁变动价格会使交易成本上升,
这会使价格具有某种刚性 。
2.合同 。 由于某些合同的存在,价格在短期被固定了而难于根据市场供求进行调整 。
工资率就是这样的例子 。
3.市场形式和经济权力 。 在一个非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由于垄断势力的存在,会使价格具有某种刚性 。 特别是在劳动市场上,由于工会存在,会使工资率具有刚性 。
4.政府对价格与工资的控制。
21 23
23
现在我们假定货币工资率是固定的,即把工资率作为外生给定的,把这一假定如人到前而的完全的凯恩斯模型可得到下面的模型。
)20(PW,L)PW(L)PW(LL 0Sd
)21(Q)(LQ 00 f
)22(r,Q)r(I)Q(S 0
)23(P,rPMS)r,Q(MD 0
)24(W)PW(PW
这一模型由一个外生变量 W和五个内生变量 L,W/P,Q,r和 P组成 。
方程 (20)是劳动市场 。 根据假定,由于货币工资率过高,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从而存在着失业 。 因此,劳动就业由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所决定 。
方程 (21)是生产函数,在劳动投入为 L0
时,产出为 Q0。
方程 (22)和 (23)是 IS一 LM模型,产出 Q0
确定时,决定利率和价格水平。
最后,方程 (24)表明,价格与工资率是相互决定的,由于货币工资率是给定的,实际工资率依赖于价格水平。反过来,就业与生产又依赖于价格水平。显然,工资与价格是相互依赖的,只能同时求解。
刚性工资模型的要点在于名义工资 被假定为只能上升不能下降。W
22 24
24 刚性工资模型可以由图 6.10表示
(a)(b)
(c)
(d)
(e)
L
Q
Q=f (L)
W/P
Ld
LS
P
W
r
Q0
IS
LM
L*
(W/P)*
P*
Q*
r0
Q0
AD
P0
AS
在图 6.10(e)中,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是因为图 (d)中的 IS和 LM曲线是正常的,即不存在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 陷阱 。 总供给曲线 AS是向右上倾斜的,因为在货币工资率给定时,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和产出取决于价格水平 。
直角的总供给曲线的 解释:当总需求为 Q0
时的均衡意味着对劳动的需求在实际工资不变的条件下减少了,于是劳动的需求曲线向里移动,而劳动的供给曲线也是一条直角型的曲线 。 因此在劳动市场就出现了存在失业的均衡 。
L0
两种解释的区别,在图形上,前一种解释的劳动市场劳动的供给大于其需求,存在失业 L*L0,但要用文字说明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因此也是一种存在失业的均衡。
后一种解释则直接说明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处于一种失业的均衡;前者是说实际工资可变,但名义工资不变,后者则是假定名义工资和货币工资都不变。
23 25
25 显然,在这一模型中 ( 包括两种解释 ),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之间没有两分法,价格水平影响产出和就业,刚性的货币工资率使货币和实际领域联系起来 。 这是与前面的投资 陷阱与灵活偏好陷阱模型的不同之处,正是这种货币领域与实际领域的联系,使货币政策成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
二.刚性工资与古典学派的理论古典学派对充分就业的推论是建立在完全可变的价格与工资率的假定之上的 。 如果在古典学派模型中加入刚性工资的假定,也会推论出非充分就业的结论,就是说,刚性工资会产生失业与古典学派的逻辑推论并不是矛盾的,而只是假定上的不同 。 但在形式上,凯恩斯的刚性工资模型与古典学派的模型是不同的,这种区别主要在于凯恩斯效应与剑桥效应的不同 。
24 26
26 图 6.11是 古典学派的刚性工资模型 。
(a)(b)
(c)
(d)
(e)
L
QW/P
P
r
I.S
Q=F(L)LS Ld
W (W/P)*
L*
Q*
AS
I
S
r*
I*=S*
图 (e)中的 AS曲线与图 6.10相同,由于刚性工资,总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
图 (e)中的 AD曲线与图 6.10不同,它是根据剑桥方程式 MS=k·P·Q作出的 。 当货币供给量为
M0时,AD(M0)与 AS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劳动市场的非均衡,即存在 ES的劳动力失业 。
AD(M0)
L0
Q0
ES
在这种刚性工资的古典学派模型中,同样不存在货币领域与实际领域的两分法 。
如果增加货币供给,从 M0增加到 M1,使 AD曲线从 AD(M0)移动到 AD(M1),这会使实际工资率下降到 (M/P)*,从而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
AD(M1)
这种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价格水平提高是通过剑桥效应完成的,它与储蓄、投资和利率完全无关。
25 27
27 凯恩斯的刚性工资模型与古典学派的刚性工资模型不同,凯恩斯的刚性工资模型是通过 IS一 LM模型即凯恩斯效应建立的 。 如图 6.12:
(a)(b)
(c)
(d)
(e)
L
QW/P
P
i
Q0
Q=F(L)LS Ld
IS
LM(M1)
(W/P)*
L*
Q*
i1
P*
W
ASAD
假定最初实际收入均衡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即 Q*。 与此相应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
M1。 现在,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下降到
M0。 这意味着 LM曲线向左移动 。
LM(M0)
i0
Q0
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从 AD移动到 AD’,
AD’
价格会下降到 P0,产量会减少到 Q0;由于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将上升到 ( W/P)
0,劳动投入量会减少到 L0;产量会减少到
Q0。
P0
(W/P)0
L0 Q0在这一模型中,货币供应量的 减少 首先使LM曲线发生移动,进而使 AD曲线移动,虽然价格水平下降和实际工资率上升了,但重要的是利息率也同时从 r*上升到 r0,利息率的上升使投资支出减少,因而总产出的减少是总需求减少的结果 。 古典学派模型中起作用的是剑桥效应,而这里是凯恩斯效应在起作用 。 26 28
28 三、关于刚性工资假定的争论尽管凯恩斯的刚性工资模型与古典学派的刚性工资模型存在着上述区别,但这两个模型在失业是由于实际工资率过高造成的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 由此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凯恩斯的理论是否只是在假定上与古典学派不同呢?或者说,刚性工资与价格的假定是不是凯恩斯解释失业的必要前提呢?凯恩斯对于这一点是否定的,他认为,刚性工资与价格的假定只是为了表述的便利,其理论的核心是不依赖于这些假定的 。
如果凯恩斯的理论是完全建立在刚性工资和价格的基础上,这与古典学派的逻辑推论是不矛盾的 。 特别是,古典学派并不否认市场机制会出现暂时的失衡,而只是认为在长期能够自动调节到充分就业均衡 。 无疑,凯恩斯强调短期分析,如果古典学派的逻辑是成立的,那么凯恩斯与古典学派之间的争论只是在短期人们能否容忍失业和生产下降,显然,这是凯恩斯所不能接受的 。
凯恩斯理论的宗旨是要阐明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从而彻底推翻古典学派的理论 。 因此,凯恩斯与古典学派的分歧并不只是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 在前面对投资陷井和灵活偏好陷井的分析中已经表明,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在凯恩斯对失业的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所导致的失业并不能通过工资与价格的变动得到调整,由此可以引伸出这种失业状态并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稳定状态,或称之为非充分就业均衡,因为它没有迸一步变动的倾向 。 这种解释是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相一致的 。 可见,即使价格与实际工资率是完全可变的,一种存在失业的均衡也是可能的 。
27 29
29
第五节 庇古效应在前面所讨论的三个凯恩斯失业理论模型中,刚性工资模型是通过修改古典学派可变实际工资率的假定得出的,而投资陷井和灵活偏好陷井模型则完全可以在可变的工资初价格的假定下推论出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存在,这无疑是对古典学派理论的否定 。 这种否定的基础则是用,凯恩斯效应,取代,剑桥效应,。 凯恩斯效应的核心是债券与货币的相互替代,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仅仅影响到对债券的需求,而与商品的需求无关 。 针对这一点,古典学派采用实际余额效应对凯恩斯的理论提出批评 。
这一节所要讨论的是实际余额效应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庇古效应,
如果货币被人们作为他们全部财富的组成部分,那么当实际货币供应量增加时,或者说当价格水平下降而使实际货币余额 MS/P增加时,会使人们感觉到自己的财富增加了 。
为了重新获得人们以前保持的最优财富存量,他们将储蓄的更少和消费的更多 。 这样,可以得到下列储蓄与消费函数:
S=S(Q,MS/P); C=C(Q,MS/P) (25)
上面的方程表示,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储蓄 S将减少和消费
C将增加,这种实际现金余额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被称为,庇古效应,。
庇古效应的目的在于表明,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均衡不可能是一种稳定均衡 。 凯恩斯的投资陷阱和灵活偏好陷阱所要表明的是,当投资完全没有利息率弹性和人们对货币需求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弹性时,非充分就业均衡或存在失业的均衡是完全可能的 。 因为在上述状态下,价格水平的下降并不能提高对商品的需求 。 如果考虑到庇古效应,这种,陷阱,的状态就不复存在了 。
28 30
30 庇古效应如何否定灵活陷阱如图 6.13,当存在着灵活偏好陷阱时,LM曲线是一条存在着水平段的曲线 。
r
Q0
LM(P1)IS(P1)
r1
Q1
如果价格水平下降,LM曲线将向右移动,在存在着灵活偏好陷阱的情况下,LM曲线移动不会引起利息率的进一步下降,因此就不会使实际收入增加,Q将仍然保持在 Q1的水平上 。
但是,如果庇古效应也同时存在的话,由于价格下降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消费的增加,因此会引起 IS曲线向右移动,于是 Q就 可以上升到 Q2的位置 。
IS(P2)
Q2
显然,庇古效应的存在使得灵活偏好陷阱的作用大大削弱或消除了。
29 31
LM(P2)
31 庇古效应如何否定了投资陷阱如图 6.14:
r
Q0
前面已经论证,当存在着投资陷阱时,IS曲线是垂线。
IS(P1)
假定价格为 P1,LM曲线为 LM( P1),均衡点为 E,均衡收入为 Q1,均衡利息率为 r1;LM(P1)
Er1
Q1
假定价格下降,从 P1下降到 P2,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只考虑到投资陷阱,实际收入将不变,保持在 Q1的水平,利息率将下降到 r2;
LM(P2)
r2 但是,如果考虑到庇古效应,当实际货币供给量 MS/P
因价格下降而增加时,消费会增加,这在凯恩斯的模型中相当于自主消费的增加,会引起 IS曲线的右移 。
从而消除投资陷阱的影响,使得 Q增加到 Q2。
IS(P2)
Q2
由此,庇古效应表明,灵活偏好 陷阱 与投资陷阱是不稳定的,当存在需求不足和失业时,价格将持续下降,直到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 。 这样,古典学派的理论依然成立,
即假定完全可变的价格,经济必然会趋向于充分就业均衡 。
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庇古本人都对庇古效应的经验意义持怀疑态度。如果更深入地考虑货币作为财富的组成部分的性质,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除了商品货币 (如黄金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否增加实际财富呢?因为货币只是一种支付手段,中央银行并不能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增加财富。价格水平的下降虽然能使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但并不能使总财富增加,如通货收缩会使货币持有者和债权人的财富增加,但会使商品持有者和债务人的财富同比例地减少。显然,这种庇古效应在现实中能否存在是大有疑问的。然而,庇古效应把货币作为财富的组成部分这一前提假定是与凯恩斯灵活偏好理论的前提假定一致的。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庇古把它称之为“思想练习”。 30 32
32 我们把各种实际余额效应加以比较: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理解,实际余额效应是一种特殊的财富效应,它表明实际现金余额和其他经济变量 —— 如消费或债券需求 —— 之间的联系 。 实际余额效应所要解释的是经济趋向于一般均衡的调整过程 。
货币数量论所表明的是一种特殊的实际余额效应,即,剑桥效应,。 根据剑桥效应,
实际现金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商品需求 。 这里的商品是狭义的,它不包括债券 。 因此,现金余额并不影响利息率 。
与剑桥效应相对照,凯恩斯效应认为,实际现金余额的变动只影响债券的需求,而并不直接影响商品需求,实际现金余额只是通过对利息率和投资的作用才影响到商品需求,从而在投资陷井和灵活偏好陷井的极端情况下,凯恩斯效应会在实际上不起作用 。
庇古效应在结论上与古典学派的理论是一致的,即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会影响商品需求,但这并不是简单地恢复剑桥效应,而且在实质上是反古典学派逻辑的 。 因为,
第一,它是在 IS一 LM模型框架内运行的 ;第二,它并不否认利息率依赖于货币数量 。
就此而论,庇古效应实际上把古典学派的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综合在一起了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