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目标表达和描述版权所有,1997 (c)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Inc.
CHAPTER 8
TARGET EXPRESSION
and DESCRIPTION
§ 1 概述
§ 2 边界表达
§ 3 区域表达
§ 4 边界描述
§ 5 区域描述第八章 目标表达和描述
§ 8.1 概述
一、目标:图像中某些感兴趣的区域,称之为目标。
二、表达:目标常采用不同于原始图像的合适表达形式来表示;
表达侧重于数据结构,分内部表达式和外部表达式。
内部表达式:区域的灰度、颜色、纹理等区域的反射性质;
目标内部特性;
外部表达式:区域的形状等;目标外部特性;
好的表达方法应具有节省存储空间、易于特征计算等优点;
三、描述:较抽象地表示目标;应对目标的尺寸、平移、旋转不敏感;
有边界描述、区域描述、关系描述之分类;
描述侧重于区域特性,以及区域间的联系和差别。
§ 8.2 边界表达
§ 8.2.1 链码一,链码:对边界点的一种编码表示方法,逐点进行;
特点:链码起点用绝对坐标表示 ; 其余点用偏移量表示;
利用一系列具有特定长度和方向的相连的直线段表示目标的边界;
二、常用链码常用的链码有 8方向链码和 4方向链码,链码的直线段长度固定,方向有限;
这种链码中,边界的起点用坐标表示,其余点用接续方向数表示,采用方向数可大大减少数据量;因坐标值 (x,y)至少得两个字节,方向数最多一个字节;( 0-3用 2bits,0-7用 4bits)
使用链码时,起点的选择很关键,
选择自然数最小时的点为起点,归一化解决;
§ 8.2.2 边界段把边界分解成若干段分别表示,可减少边界表达的复杂性;
引出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分段点;
一、凸包概念设包含 S的最小凸形是逼近凸包 H,则 H-S叫做 S的凸残差,用 D
表示;能分开 D的各部分的点就是合适的边界分段点。
H
S
二、实现方法跟踪 H的边界,进入 D或从 D出去的点,就是 1个 D的分段点。
§ 8.2.3 多边形
用多边形近似逼近不规则边界,抗干扰性好,节省数据量;
常用方法有:
一、基于收缩的最小周长多边形法;
二、基于聚合( merge) 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段逼近法;
沿边界依次连接像素,计算拟合误差;
三、基于分裂( split) 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段逼近法;
先连接边界上相距最远的二个像素,再分裂边界,计算拟合误差,
直至满足条件不再分裂;
§ 8.3 区域表达
略。
§ 8.4 边界描述
§ 8.4.1 简单描述符
一、边界的长度
定义:边界点 p,1) p属于 R区域,2) p的邻域中有像素不属于区域 R,p就是边界点;边界点除外的点称为内部点。
边界的长度:边界所包围区域的轮廓的周长就是边界的长度;
是边界的全局特征;
连通性:边界点和内部点要采用不同的连通性来定义,避免歧义性;分别定义 4方向连通边界 B4和 8方向连通边界 B8为:
B4 = { (x,y) ∈ R | N8(x,y)– R≠ 0 }; 内部点用 8方向来判定
B8= { (x,y) ∈ R | N4(x,y)– R≠ 0 };
式中第一个条件表明边界点本身属于区域;
第二个条件表明边界点的邻域中有不属于区域的点;
§ 8.4.1 简单描述符 (续 1)
二、边界的直径边界上相隔最远的 2点之间的 距离,是直线线段长度。
三、曲率斜率的改变率即曲率;
描述了边界上各点沿边界方向变化的情况;
曲率的符号描述了边界在该点的凹凸性。
§ 8.4.2 形状数
形状数是基于链码的一种边界形状描述符。
一、形状数的定义
形状数:值最小的链码的差分码;
阶:定义为形状数序列的长度,即码的个数。
二、计算形状数的步骤
计算链码 计算差分码 循环找出最小值 形状数
循环差分码使其数串值最小,即为形状数。
§ 8.4.3 矩
通过矩来定量描述曲线段,以至描述整个边界(由曲线段组成)。
将包含 L个点的边界段表达成一个 1维函数 f(r) ;
用 m表示 f(r) 的均值,即 m=? ri f(ri),i=1,..,L; r是随机变量;
f(r) 对 m的 n阶矩为,?n(r) =? (r) (ri - m)n f(ri),i=1,..,L;
所以,?n(r) 与 f(r) 的形状有直接联系;
如二阶矩?2(r) 描述曲线相对于均值的分布;
三阶矩?3(r) 描述曲线相对于均值的对称性;
利用矩把曲线的描述映射到 1D函数的描述(解析描述),容易实现,
且对边界的旋转不敏感。
§ 8.4.4 傅里叶描述符傅里叶描述符将 2D问题简化为 1D问题对边界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表达,可以作为定量描述边界形状的基础;
将 XY平面中的曲线段转换为复平面的 1个复数序列;
s(k)= u(k) + j v(k); k=0,..,N-1;
傅里叶变换 S(?)= (1/N)? s(k) exp (-2jk/N); k=0,..,N-1;
傅里叶变换中的高频分量对应一些细节,低频分量对应总体形状;
所以可用对应低频分量的傅里叶系数来近似地描述边界形状;
近似取 M个系数来描述,M越大,越准确。
优点:傅里叶变换具有旋转不变、变比、平移不变的性质。
§ 8.5 区域描述一、简单描述符
1,区域面积 A
基本特性,描述区域的大小,A=? (x,y) ; (x,y) ∈ R ;
计算区域面积实际上是对区域像素的计数;
2,区域重心 全局描述符,区域重心坐标计算
x’ = (1/A)? x,(x,y)∈ R ; y’ = (1/A)? y,(x,y)∈ R ;
3,区域灰度(密度)
灰度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值、平均值、方差以及高阶矩等统计量,都可以作为区域的描述参数。
§ 8.5 区域描述 (续 1)
二、拓扑描述符(基于拓扑学原理)
令区域内的孔数为 H,区域内的连通组元个数为 C,类似笔划数,
设欧拉数 E = C - H; 则欧拉数可以作为区域的拓扑描述符;
全由直线段构成的区域集合可利用欧拉数简便地描述。
三、形状描述符
1,形状参数 F = ||B||2 /( 4?A);
式中,A为区域的面积,||B||2 为区域的周长;
形状参数描述了区域的紧凑性,但仅靠形状参数,不能区别不同形状的区域;
2,偏心率 亦称伸长度,描述了区域的紧凑性计算边界长轴(直径)、长度与短轴长度的比值,受噪声影响大,方法简单;
3,球状性 圆形性
§ 8.6 纹理描述符纹理描述常用方法,1)统计法; 2)结构法; 3)频谱法一、统计法
1,借助灰度直方图的矩来描述纹理 ;
2,建立区域灰度共生矩阵,利用像素相对位置的空间信息来描述;
二、结构法采用形式语言发方法来定义规则和方式;
三,频谱法借助于傅里叶频谱特性来描述纹理的周期方向性。
§ 8.7 关系描述
描述边界、区域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字符串描述符(形式语言)
三元组 { S,∑,P }; S为开始符; ∑为符号集合,如 {a,b};
P为规则集合,如 {S aA; A bS; A b }
例,S aA abS abaA abab,…,(ab)n
二、树结构描述符 R
a c
b d f
CHAPTER 8
TARGET EXPRESSION
and DESCRIPTION
§ 1 概述
§ 2 边界表达
§ 3 区域表达
§ 4 边界描述
§ 5 区域描述第八章 目标表达和描述
§ 8.1 概述
一、目标:图像中某些感兴趣的区域,称之为目标。
二、表达:目标常采用不同于原始图像的合适表达形式来表示;
表达侧重于数据结构,分内部表达式和外部表达式。
内部表达式:区域的灰度、颜色、纹理等区域的反射性质;
目标内部特性;
外部表达式:区域的形状等;目标外部特性;
好的表达方法应具有节省存储空间、易于特征计算等优点;
三、描述:较抽象地表示目标;应对目标的尺寸、平移、旋转不敏感;
有边界描述、区域描述、关系描述之分类;
描述侧重于区域特性,以及区域间的联系和差别。
§ 8.2 边界表达
§ 8.2.1 链码一,链码:对边界点的一种编码表示方法,逐点进行;
特点:链码起点用绝对坐标表示 ; 其余点用偏移量表示;
利用一系列具有特定长度和方向的相连的直线段表示目标的边界;
二、常用链码常用的链码有 8方向链码和 4方向链码,链码的直线段长度固定,方向有限;
这种链码中,边界的起点用坐标表示,其余点用接续方向数表示,采用方向数可大大减少数据量;因坐标值 (x,y)至少得两个字节,方向数最多一个字节;( 0-3用 2bits,0-7用 4bits)
使用链码时,起点的选择很关键,
选择自然数最小时的点为起点,归一化解决;
§ 8.2.2 边界段把边界分解成若干段分别表示,可减少边界表达的复杂性;
引出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分段点;
一、凸包概念设包含 S的最小凸形是逼近凸包 H,则 H-S叫做 S的凸残差,用 D
表示;能分开 D的各部分的点就是合适的边界分段点。
H
S
二、实现方法跟踪 H的边界,进入 D或从 D出去的点,就是 1个 D的分段点。
§ 8.2.3 多边形
用多边形近似逼近不规则边界,抗干扰性好,节省数据量;
常用方法有:
一、基于收缩的最小周长多边形法;
二、基于聚合( merge) 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段逼近法;
沿边界依次连接像素,计算拟合误差;
三、基于分裂( split) 的最小均方误差线段逼近法;
先连接边界上相距最远的二个像素,再分裂边界,计算拟合误差,
直至满足条件不再分裂;
§ 8.3 区域表达
略。
§ 8.4 边界描述
§ 8.4.1 简单描述符
一、边界的长度
定义:边界点 p,1) p属于 R区域,2) p的邻域中有像素不属于区域 R,p就是边界点;边界点除外的点称为内部点。
边界的长度:边界所包围区域的轮廓的周长就是边界的长度;
是边界的全局特征;
连通性:边界点和内部点要采用不同的连通性来定义,避免歧义性;分别定义 4方向连通边界 B4和 8方向连通边界 B8为:
B4 = { (x,y) ∈ R | N8(x,y)– R≠ 0 }; 内部点用 8方向来判定
B8= { (x,y) ∈ R | N4(x,y)– R≠ 0 };
式中第一个条件表明边界点本身属于区域;
第二个条件表明边界点的邻域中有不属于区域的点;
§ 8.4.1 简单描述符 (续 1)
二、边界的直径边界上相隔最远的 2点之间的 距离,是直线线段长度。
三、曲率斜率的改变率即曲率;
描述了边界上各点沿边界方向变化的情况;
曲率的符号描述了边界在该点的凹凸性。
§ 8.4.2 形状数
形状数是基于链码的一种边界形状描述符。
一、形状数的定义
形状数:值最小的链码的差分码;
阶:定义为形状数序列的长度,即码的个数。
二、计算形状数的步骤
计算链码 计算差分码 循环找出最小值 形状数
循环差分码使其数串值最小,即为形状数。
§ 8.4.3 矩
通过矩来定量描述曲线段,以至描述整个边界(由曲线段组成)。
将包含 L个点的边界段表达成一个 1维函数 f(r) ;
用 m表示 f(r) 的均值,即 m=? ri f(ri),i=1,..,L; r是随机变量;
f(r) 对 m的 n阶矩为,?n(r) =? (r) (ri - m)n f(ri),i=1,..,L;
所以,?n(r) 与 f(r) 的形状有直接联系;
如二阶矩?2(r) 描述曲线相对于均值的分布;
三阶矩?3(r) 描述曲线相对于均值的对称性;
利用矩把曲线的描述映射到 1D函数的描述(解析描述),容易实现,
且对边界的旋转不敏感。
§ 8.4.4 傅里叶描述符傅里叶描述符将 2D问题简化为 1D问题对边界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表达,可以作为定量描述边界形状的基础;
将 XY平面中的曲线段转换为复平面的 1个复数序列;
s(k)= u(k) + j v(k); k=0,..,N-1;
傅里叶变换 S(?)= (1/N)? s(k) exp (-2jk/N); k=0,..,N-1;
傅里叶变换中的高频分量对应一些细节,低频分量对应总体形状;
所以可用对应低频分量的傅里叶系数来近似地描述边界形状;
近似取 M个系数来描述,M越大,越准确。
优点:傅里叶变换具有旋转不变、变比、平移不变的性质。
§ 8.5 区域描述一、简单描述符
1,区域面积 A
基本特性,描述区域的大小,A=? (x,y) ; (x,y) ∈ R ;
计算区域面积实际上是对区域像素的计数;
2,区域重心 全局描述符,区域重心坐标计算
x’ = (1/A)? x,(x,y)∈ R ; y’ = (1/A)? y,(x,y)∈ R ;
3,区域灰度(密度)
灰度的最大值、最小值、中值、平均值、方差以及高阶矩等统计量,都可以作为区域的描述参数。
§ 8.5 区域描述 (续 1)
二、拓扑描述符(基于拓扑学原理)
令区域内的孔数为 H,区域内的连通组元个数为 C,类似笔划数,
设欧拉数 E = C - H; 则欧拉数可以作为区域的拓扑描述符;
全由直线段构成的区域集合可利用欧拉数简便地描述。
三、形状描述符
1,形状参数 F = ||B||2 /( 4?A);
式中,A为区域的面积,||B||2 为区域的周长;
形状参数描述了区域的紧凑性,但仅靠形状参数,不能区别不同形状的区域;
2,偏心率 亦称伸长度,描述了区域的紧凑性计算边界长轴(直径)、长度与短轴长度的比值,受噪声影响大,方法简单;
3,球状性 圆形性
§ 8.6 纹理描述符纹理描述常用方法,1)统计法; 2)结构法; 3)频谱法一、统计法
1,借助灰度直方图的矩来描述纹理 ;
2,建立区域灰度共生矩阵,利用像素相对位置的空间信息来描述;
二、结构法采用形式语言发方法来定义规则和方式;
三,频谱法借助于傅里叶频谱特性来描述纹理的周期方向性。
§ 8.7 关系描述
描述边界、区域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字符串描述符(形式语言)
三元组 { S,∑,P }; S为开始符; ∑为符号集合,如 {a,b};
P为规则集合,如 {S aA; A bS; A b }
例,S aA abS abaA abab,…,(ab)n
二、树结构描述符 R
a c
b d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