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家畜繁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专业、学制、总学分数课程名称:家畜繁殖学专 业:畜牧专业学 制:四年总学分数:50学时(理论学时:40学时,实验课10学时)
二,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
学 时 分 配 表顺序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学 时 分 配
课外时数
讲课
实验
习题
上机
1
绪论与家畜生殖器官
2
2
2
家畜生殖器官的机能
4
2
2
3
激素
8
8
4
公畜生理
4
4
5
母畜发情
4
4
6
发情控制
4
4
7
人工授精
6
4
2
8
受精
2
2
9
胚胎移植与生物技术
8
4
4
1
0
妊娠与妊娠诊断
6
4
2
1
1
繁殖力的评定
2
2
合 计
50
40
10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
《家畜繁殖学》是畜牧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与家畜生殖生理学、家畜产科学、家畜育种学等课程密切相关,通过把这些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产生出服务于生产实践的一门新学科。
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家畜的繁殖生理学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了解生殖激素的种类、性质与机能。并掌握公畜的生理特点与精液的组成等有关内容。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掌握家畜冷冻精液的制作、胚胎移植技术在现场的应用,以便为生产服务。并使学生了解胚胎培养、动物核移植等目前家畜繁殖领域的前沿科学,为培养更高级人才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绪论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家畜繁殖学的主要内容,相关学科,目前国内外家畜繁殖学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第一章家畜生殖器官的解剖与机能教学内容:介绍各种家畜生殖器官的解剖、部位与功能,其中以牛、羊、猪的生殖器官的功能为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是使学生记住家畜生殖器的部位;重点是掌握公畜的睾丸和母畜的卵巢的机能以及公畜附睾的机能。
激素教学内容:讲授生殖激素与家畜繁殖的关系;生殖激素的特点与作用机理;介绍丘脑下部激素、垂体激素、性腺激素和胎盘激素的来源、性质与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主要掌握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素、孕酮、雌激素、催产素、孕马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公畜的生殖生理教学内容:介绍公畜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与配种年龄,了解精子的发生与成熟的机理与过程,掌握精子与精液的结构与组成以及精子的代谢过程,并且掌握外界因素对精子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掌握精子及精液的组成,掌握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对精子的影响。
母畜的发情教学内容:介绍母畜的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适配年龄与各种家畜繁殖年龄的停止期;了解各种母畜发情的及发情周期特点,掌握各种家畜乏情、产后发情、异常发情的规律与特点以及各种家畜发情鉴定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母畜发情周期的机理与各种家畜发情周期的特点,并能加以区别。
发情控制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各种家畜诱发发情、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的意义、方法、和机理。并阐述对其影响的各种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奶牛、棉山羊的超数排卵的方法,猪、羊、黄牛同期发情的方法;
人工授精
教学内容:介绍人工授精的优点,各种家畜的采精方法与技术,使学生掌握精液检查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各种家畜精液保存的机理与方法。特别是牛、羊冷冻精液的制作与解冻技术。掌握牛、羊、猪的输精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应使学生熟练地进行家畜的采精和输精过程,并全面掌握冷冻精液的制作与应用。
受精教学内容:介绍家畜的射精部位、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的运行,卵子的运行与其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掌握精子的获能、卵子在受精前的准备等;并讲授顶体反应、皮质反应以及受精的全过程。
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难点为精子的获能方法,重点应掌握配子在母畜生殖道内具有受精能力的时间、受精过程等内容。
胚胎移植与生物技术
教学内容:讲授胚胎移植的概况、意义以及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原则;胚胎移植的技术程序和方法。并介绍体外受精、克隆技术等目前比较前沿的生物技术。
教学难点与重点:使学生学会羊和家兔的胚胎移植的手术方法。
妊娠与妊娠诊断教学内容:介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运行的机理,受精卵的发育,阐述母体对妊娠的识别和建立,胎盘的作用,胚胎在各阶段对应用的需要,妊娠母畜各器官在妊娠时的各种变化。各种家畜妊娠的诊断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胎膜的形成和作用,各种家畜妊娠诊断的方法。
家畜的繁殖力教学内容:.介绍介绍繁殖力的概念,讲述繁殖力的各种指标,强调提高家畜繁殖力的措施。掌握家畜各种繁殖力的各项指标的意义与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种家畜繁殖力各项指标的应用,提高家畜繁殖力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手段及教学过程的建议本课程是一门畜牧专业课,教学上一方面要注意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更要注意实践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实践经验。教学中可以利用影碟、幻灯片、CAI等现代化手段及归纳、分类教学法。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毕业论文答辩或座谈会等。
六、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
本课程是畜牧专业课,与其它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如生理、生化、育种、繁殖、营养等有密切关系。涉及到其他学科内容不重复讲授。主要为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能适应畜牧饲养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