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源的稀缺原理
2.1 资源稀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资源稀缺的概念
1,概念普遍认为,稀缺 (scarcity)是指资源的一种经济特性。资源稀缺是伴随着资源的自然有限而提出来的。
我们把资源稀缺可大致定义为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 — 种状态,其主要标志是资源市场价格的存在。
2 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的异同区别,资源稀缺由于资源量的有限性而使人们不能无限的占有和使用资源,是引起资源价值存在及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资源短缺则是由于资源在不同部门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而引起的,反映着某一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联系,一般而言,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会发生变化。
3 资源的稀缺是有时间属性
二、边拓模型和李嘉图模型 —— 对资源稀缺的释义
1 李嘉图模型。此模型的基本关系可以描述为:
G( t) =f(L0(t),R0(t)) (2— 1)(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生产 )
R0(t)=g(L1(t)) (2--2) (中间产品的生产 )
L0(t)十 L1(t)=L(t) (2--3)
G表现国民生产总值 。 L0(t)表示劳动资本组合 。 Ro(t)表示自然资源产品的量 。 用 L1(t)量的劳动 。 g(L1(t)) 表示中间产品生产
通过把 (2— 3)代人 (2--2)式导出
Ro(T) =g( L(t)一 Lo(t)) (2-4)
R0(t)
L0(t)
R*0(1)
L*0(1)
扩展路径相对价格线
G4
G3
G2
G1
2 边拓模型
R0( t)
R0( 1)
L*0( 1) L0( t)
结论
李嘉图经济,是指原材料 {自然资源产品 )
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资源可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积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
而边拓模型指国民经济生产不是由于任何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产品稀缺而受限制,而是受劳动或资本的限制。
可见两个模型的前提条件不同,李嘉图模型更切实际。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补充)
( 1)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最早的提出和表述者,是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的后期人物杜尔阁
( 2)李嘉图地租理论
( 3)区位理论
( 4)马克思的相对地租论
( 5)西方经济学者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巳扩大和应用到几乎无所不包的广泛领域。
三、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
1.资源稀缺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2.各种资源稀缺的程度不一
2,2 资源稀缺的度量一般都是通过物理度量和经济度量两方面来进行。
一、资源稀缺的物理度量
(一 )储量的概念
1.已确定资源 (identified resources)
2.已计量资源 (measured resources)
3.已指明资源 (indicated resources)
4.推断的资源 (inferred resources)
5.推测资源 (speculative resources)
6.未发现资源 (undiscovered resources)
7.假设资源 (hypothetical resources)
经济的次经济的副边缘的已计量的已显示的 推断的 推测的假设的已确定的 未发现的地质确定性经济可行性 次边缘的已指明的储 量资源总量
(二 )资源稀缺物理度量的方法尽管储量指标本身可直接衡量一种资源的稀缺程度,但更多情况下是用资源储量与其年开采量或年利用量的比率 (储量用量比 )来表示
S0 / R0=Y(年 )
其中,So是当前的储量 (t),Ro是资源当前一年的开采量或利用量 (t/年 ),因而储量用量比就是该资源储量以当前的利用量预期的利用年限 。
表 2 - 2 世界的石油储量及储量用量比年 储量 (亿
T )
使用年数 Y (储量用量比)
1947
1950
1955
1960
1965
1971
1972
9 4,7 8
1 1 8,1 0
2 5 9,6 9
4 0 7,8 8
4 7 6,8 7
8 5 4,4 2
9 1 3,7 6
22
22
33
37
30
34
35
表 2 - 3 部分资源的耗竭年限储量 / 用量比 ( 年 ) 资源 年用量增长率 最少 最多铝铬煤钴铜金铁
6,4
2,6
4,1
1,5
4,6
4,1
1,8
33
115
118
90
27
6
154
49
137
132
132
46
17
-
二、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
(一 )资源产品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有两种,
一种是资源产品价格或实际价格,另一种是原位资源价格,也叫租金或矿区使用费。
(二)资源开发费用开发成本
(三 ) 租金影子价格说明
举例。某工厂在计划期内要安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及 A、
B两种材料的消耗,如下表,该工厂每生产一件产品甲可获利 2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获利 3元,
问如何安排计划使该工厂获利最多?
乙产品甲产品设备 8台时21
原材料 A 16kg04
原材料 B 12kg40
设 x1,x2分别表示在计划期内产品甲、乙的产量。
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目标函数为,max Z=2x1+3x2
满足约束条件,x1+2x2≤8
4x1 ≤16
4x2≤12
x1,x2≥0
现从另一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假设该工厂的决策者决定不生产产品甲、乙,而将其所有资源出租或外售.这时工厂的决策者就要考虑给每种资源如何定价的问题? 设用 yl,y2,y3分别表示出租单位设备台时的租金和出让单位原材料 a,b的附加额.
Min W= 8y1+16Y2十 12y3
y1+4y2 ≥2
2y1 +4y3≥3
yi≥0,i= 1,2,3
W为出租所有收入
2,3 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一、技术进步在缓解资源稀缺中的作用
(1)技术进步可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
(2)技术进步可以带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3)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过程中对稀缺资源的替代
(4)技术进步可以推动资源利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实现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二,缓解资源稀缺的其他途径除了技术进步之外,缓解局部或区域性资源稀缺还可以通过加大经济开放程度,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制定有效的价格政策等途径加以实现主要案例:关于人类未来的一场论战
1972年,罗马俱乐部 meadows等人联合发表了,增长的极限,( the limits of
growth),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预测了人类发展前景,提出了全球均衡的“零增长”
理论,开始了有关人类未来前景的持旷日久的大论战。
1、论战的起源。
悲观主义基本模型
它是建立在系统动力学技术的基础上,
在麻省理工学院杰 ·福斯特
(JayForrester)教授的发展下,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计算机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世界经济状况。系统动力学的最显著特点是利用反馈循环来解释行为。
模型基本结论
A在一段不少于百年的时间内,传统意义上控制世界发展的物理、经济或是社会关系没有发生主要的变化,我们的社会将用完工业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B用离散的方法去解决单个问题是不会成功的
C这项研究还说明了只有通过立即限制人口的膨胀和减少污染以及停止经济增长来避免过度消耗和社会崩溃。
模型基本假设,(1)这个模型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成倍指数的增长伴随着不变的限制。 (2)系统中有许多大量积极的和消极的反馈意见循环存在,
乐观主义基本模型
基本结论
西蒙通过对未来的展望,得出以下结论:
自有记录以来,生活标准的提高都是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 。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类很少遇到严重的短缺,费用也更低,可用资源也在增长,包括环境的清洁以及更好的自然娱乐区域 。
没有很让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这种生活变好的趋势,以及原材料 (包括食物和能源 )价格降低的趋势不会持续到永远 。
乐观主义模型的实质
西蒙的观点基于两个主要原则:第一,
他掌握的种种证据表明,历史上人类的足智多谋总可以战胜经济行为所带来的资源短缺及环境问题。第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趋势在未来不能持续下去。
2、“悲观派”与“乐观派”的主要分岐概述
( 1)基本世界观
( 2)技术资本的作用
( 3)资源承受力
( 4)当前的经济增长
( 5)贫困与贫富差距
( 6)人类前景
3、论战与资源稀缺理论的关系
4、启示
案例 2:中国资源的总体态势资源相对短缺、人口持续增长及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资源供求矛盾,是我国的一个最基本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特长期存在。
思考:结合本章知识的学习,你认为面对环境污染与资源紧张的压力,我国应采取了哪些对策?
2.1 资源稀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资源稀缺的概念
1,概念普遍认为,稀缺 (scarcity)是指资源的一种经济特性。资源稀缺是伴随着资源的自然有限而提出来的。
我们把资源稀缺可大致定义为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 — 种状态,其主要标志是资源市场价格的存在。
2 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的异同区别,资源稀缺由于资源量的有限性而使人们不能无限的占有和使用资源,是引起资源价值存在及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指一般的、所有的资源而言。资源短缺则是由于资源在不同部门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而引起的,反映着某一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
联系,一般而言,资源稀缺与资源短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有时会发生变化。
3 资源的稀缺是有时间属性
二、边拓模型和李嘉图模型 —— 对资源稀缺的释义
1 李嘉图模型。此模型的基本关系可以描述为:
G( t) =f(L0(t),R0(t)) (2— 1)(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生产 )
R0(t)=g(L1(t)) (2--2) (中间产品的生产 )
L0(t)十 L1(t)=L(t) (2--3)
G表现国民生产总值 。 L0(t)表示劳动资本组合 。 Ro(t)表示自然资源产品的量 。 用 L1(t)量的劳动 。 g(L1(t)) 表示中间产品生产
通过把 (2— 3)代人 (2--2)式导出
Ro(T) =g( L(t)一 Lo(t)) (2-4)
R0(t)
L0(t)
R*0(1)
L*0(1)
扩展路径相对价格线
G4
G3
G2
G1
2 边拓模型
R0( t)
R0( 1)
L*0( 1) L0( t)
结论
李嘉图经济,是指原材料 {自然资源产品 )
生产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加,
资源可用性受目前利用率和累积用量影响的一种状态,
而边拓模型指国民经济生产不是由于任何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产品稀缺而受限制,而是受劳动或资本的限制。
可见两个模型的前提条件不同,李嘉图模型更切实际。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补充)
( 1)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最早的提出和表述者,是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的后期人物杜尔阁
( 2)李嘉图地租理论
( 3)区位理论
( 4)马克思的相对地租论
( 5)西方经济学者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巳扩大和应用到几乎无所不包的广泛领域。
三、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
1.资源稀缺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2.各种资源稀缺的程度不一
2,2 资源稀缺的度量一般都是通过物理度量和经济度量两方面来进行。
一、资源稀缺的物理度量
(一 )储量的概念
1.已确定资源 (identified resources)
2.已计量资源 (measured resources)
3.已指明资源 (indicated resources)
4.推断的资源 (inferred resources)
5.推测资源 (speculative resources)
6.未发现资源 (undiscovered resources)
7.假设资源 (hypothetical resources)
经济的次经济的副边缘的已计量的已显示的 推断的 推测的假设的已确定的 未发现的地质确定性经济可行性 次边缘的已指明的储 量资源总量
(二 )资源稀缺物理度量的方法尽管储量指标本身可直接衡量一种资源的稀缺程度,但更多情况下是用资源储量与其年开采量或年利用量的比率 (储量用量比 )来表示
S0 / R0=Y(年 )
其中,So是当前的储量 (t),Ro是资源当前一年的开采量或利用量 (t/年 ),因而储量用量比就是该资源储量以当前的利用量预期的利用年限 。
表 2 - 2 世界的石油储量及储量用量比年 储量 (亿
T )
使用年数 Y (储量用量比)
1947
1950
1955
1960
1965
1971
1972
9 4,7 8
1 1 8,1 0
2 5 9,6 9
4 0 7,8 8
4 7 6,8 7
8 5 4,4 2
9 1 3,7 6
22
22
33
37
30
34
35
表 2 - 3 部分资源的耗竭年限储量 / 用量比 ( 年 ) 资源 年用量增长率 最少 最多铝铬煤钴铜金铁
6,4
2,6
4,1
1,5
4,6
4,1
1,8
33
115
118
90
27
6
154
49
137
132
132
46
17
-
二、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
(一 )资源产品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有两种,
一种是资源产品价格或实际价格,另一种是原位资源价格,也叫租金或矿区使用费。
(二)资源开发费用开发成本
(三 ) 租金影子价格说明
举例。某工厂在计划期内要安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及 A、
B两种材料的消耗,如下表,该工厂每生产一件产品甲可获利 2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获利 3元,
问如何安排计划使该工厂获利最多?
乙产品甲产品设备 8台时21
原材料 A 16kg04
原材料 B 12kg40
设 x1,x2分别表示在计划期内产品甲、乙的产量。
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目标函数为,max Z=2x1+3x2
满足约束条件,x1+2x2≤8
4x1 ≤16
4x2≤12
x1,x2≥0
现从另一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假设该工厂的决策者决定不生产产品甲、乙,而将其所有资源出租或外售.这时工厂的决策者就要考虑给每种资源如何定价的问题? 设用 yl,y2,y3分别表示出租单位设备台时的租金和出让单位原材料 a,b的附加额.
Min W= 8y1+16Y2十 12y3
y1+4y2 ≥2
2y1 +4y3≥3
yi≥0,i= 1,2,3
W为出租所有收入
2,3 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一、技术进步在缓解资源稀缺中的作用
(1)技术进步可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
(2)技术进步可以带动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3)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过程中对稀缺资源的替代
(4)技术进步可以推动资源利用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实现资源利用的规模经济二,缓解资源稀缺的其他途径除了技术进步之外,缓解局部或区域性资源稀缺还可以通过加大经济开放程度,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制定有效的价格政策等途径加以实现主要案例:关于人类未来的一场论战
1972年,罗马俱乐部 meadows等人联合发表了,增长的极限,( the limits of
growth),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预测了人类发展前景,提出了全球均衡的“零增长”
理论,开始了有关人类未来前景的持旷日久的大论战。
1、论战的起源。
悲观主义基本模型
它是建立在系统动力学技术的基础上,
在麻省理工学院杰 ·福斯特
(JayForrester)教授的发展下,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计算机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世界经济状况。系统动力学的最显著特点是利用反馈循环来解释行为。
模型基本结论
A在一段不少于百年的时间内,传统意义上控制世界发展的物理、经济或是社会关系没有发生主要的变化,我们的社会将用完工业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B用离散的方法去解决单个问题是不会成功的
C这项研究还说明了只有通过立即限制人口的膨胀和减少污染以及停止经济增长来避免过度消耗和社会崩溃。
模型基本假设,(1)这个模型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成倍指数的增长伴随着不变的限制。 (2)系统中有许多大量积极的和消极的反馈意见循环存在,
乐观主义基本模型
基本结论
西蒙通过对未来的展望,得出以下结论:
自有记录以来,生活标准的提高都是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 。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类很少遇到严重的短缺,费用也更低,可用资源也在增长,包括环境的清洁以及更好的自然娱乐区域 。
没有很让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为什么这种生活变好的趋势,以及原材料 (包括食物和能源 )价格降低的趋势不会持续到永远 。
乐观主义模型的实质
西蒙的观点基于两个主要原则:第一,
他掌握的种种证据表明,历史上人类的足智多谋总可以战胜经济行为所带来的资源短缺及环境问题。第二,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趋势在未来不能持续下去。
2、“悲观派”与“乐观派”的主要分岐概述
( 1)基本世界观
( 2)技术资本的作用
( 3)资源承受力
( 4)当前的经济增长
( 5)贫困与贫富差距
( 6)人类前景
3、论战与资源稀缺理论的关系
4、启示
案例 2:中国资源的总体态势资源相对短缺、人口持续增长及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资源供求矛盾,是我国的一个最基本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特长期存在。
思考:结合本章知识的学习,你认为面对环境污染与资源紧张的压力,我国应采取了哪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