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儒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儒家的环境伦理思想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 和谐共生 的关系
主张尊重自然规律
仁民爱物(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环境道德行为规则,,和,,,节,,
,时,
一,环境价值观
殷周时期,天命思想,如君权天授和以德配天等观念
儒家孔、孟继承天命思想,知天、敬天
孔子: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的范畴来考察,放入审美的视野来欣赏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赞天地之化育,
孟子:,天人合一 ’ 思想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 知其性,则知天矣,
,上下与天地同流,
重视自然规律,相互依存共生
孔子:
,土敝则草木不长,
荀子:
,山林者,鸟兽之居也,
,山林茂而禽兽归之,
,山林险则鸟兽去之,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
,得地则生,失地则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易传 ·说卦传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儒家的环境伦理
不夭其生,不绝其长
树木以时伐焉
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
故谓之礼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此道与物无对
天地之心别无可做,大德曰生,只是生物而已
乾称父,坤称母,…… 民,吾同胞 ; 物,吾与也二、环境道德行为规则
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一致,生态关系的协同进化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 为 美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归化;序,故群物皆别
荀子: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董仲舒: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德莫大于和
节:反对无节制的田猎等娱乐活动,主张对自然资源亡利用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限制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荀子:强又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时:天地之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自然万物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规律,
因而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来对待各种生物,
使它们各安其位、各得其宜
孔子:春秋致其时而万物皆及,王者致其道而万民皆治
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
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荀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第四节 关于环境伦理未来学基础的研究未来是人之价值的核心
环境伦理,正是人类未来价值凸显的结果
人只能通过发展的形式而存在,并通过发展的途径创造自己的本质
发展不仅是人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的一切价值之根本
走向未来是发展的根本方向
通过发展,未来获得了特殊的意味,它既作为发展的目的,又成为发展的出发点,因而是发展的轴心
发展是人的价值之根本
未来也就成为人的价值之核心
有什么样的发展和积累,未来就有了什么样的存在基础,人类也就有了什么样的可能前景
人类还在发展中调整自身的需要,包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从而影响对未来的判断,改变自身的未来观,进而最终决定未来的可能实现程度
人类对环境问题关切的缘起和实质都是出于自身的发展性需求和特性环境伦理的未来学基础
环境伦理或生态伦理的出现是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所提供的一种理论策略
伦理关系是发生在人与人的主体际之间的某种主体关系,它是人在成人过程中所结成的同类间的发展关系,是人为了发展而结成的社会关系
人对自然界尽管存在非常复杂的依存联系但他们毕竟不是同类,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伦理关系,何况自然界并不具备履行伦理责任的主体能力
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去关心自然界
环境道德的根本底线主要是关系人类后代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问题
人与自然的“拟伦理”关系,最终源于未来在类的发展中的价值凸显,是一种
“类价值”
人对自然的态度就主要取决于人对后代的态度第五节 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
一,环境保护政策中的环境伦理
看不见的手
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
政府的政策管理与管制
国家环境政策是一种集体选择的伦理,强制性,
有所限制和最低限度
政策的实施有赖于公民环境伦理意识的提高二,企业行为中的环境伦理
人本主义的立场:为自己和同胞的利益
估量那些与企业没有直接商务往来的人的损失
社会环境利益高于企业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非消费性物品及尽量回收再利用
勿滥用不可再生资源
勿被消费主义左右
自然主义的立场:关心和珍惜自然自身价值
视生态系统为有效率的经济系统而加以尊重
谨慎对待罕见和脆弱的环境
尊重生命
尊重物种
尊重自然
爱地球如同爱自己
三,个人行为中的环境伦理
思想观念上的变革:网络式思维
爱护、保护自然环境成为行为准则与操守
抵制盲目消费,克服铺张浪费
日常生活中的践行
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