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内容的介绍,着重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提高马克思主义认识水平。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前面已经谈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是人成为自己主人的科学。但怎么认识马克思主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思想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引起了各种各样的争论,为此,毛泽东的30年代曾无不感慨地说到,马克思主义就是扯皮主义。
人们对一种理论的认识,总是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如人所处在环境、时代、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人的实践经验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利益,人们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需求)来认识某一个问题,甚至某一种理论。现在,我们处在21世纪,在已进行了过去所谓纯粹的社会主义实践,又在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个人主义、私有制)基础上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加上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造的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永恒生命力在哪里?立场(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者)、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终将被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简介和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作
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出生于德国一个律师家庭,犹太人。
小时候被他父亲称为心灵中有一个“魔”,对于“儿子性格中某种像大理石一般坚硬的东西感到恐惧。”
中学阶段,教师对他的评介:“能很好地翻译和解释古典作品中最艰深的地方,特别是那些与其说难在文字的晦涩、无宁说难在内容和思想的逻辑关系的地方;他的拉丁文俄文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和对题义的深刻理解,不过与主题无关的议论往往过多。”另一教师评介他,“闪现着一种思想的火花”,如,马克思说,“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能够对它们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规定了。”
1835年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学习。一年之后,与燕妮订婚。对此,马克思的父亲认为儿子的胜利是不可思议的,直到在燕妮身上也发现她能够作出一般女孩子所做不到的牺牲时,他才理解这次胜利的意义。燕妮美貌、才智、品德俱全,被老马克思称为“为艰险莫测的未来牺牲了所有的一切”。她在理解丈夫的事业方面,是当之无愧的伴侣。
燕妮的美常使马克思引以为自豪,在1863年,他们共同生活二十年后,他回特利尔去安葬母亲时写信给她说:“每天我都去瞻拜那个圣地——威斯特华伦家的旧居:这所小房子比所有的罗马古迹都更能吸引我,因为它使我回忆起幸福的青年时代,曾有一个时期它收藏过我最珍贵的宝物。而且每天从四面八方都有人来问我,特利尔的这位第一美人和舞会上的皇后互什么地方去了。当做丈夫的知道他的妻子在全城人的记忆中仍然是个迷人的公主时,他简直有说不出的高兴。”
1835—1841年,马克思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法律,研究哲学和历史,并获得博士学位。1842—1843年,任《莱茵报》的主编。1843年秋,迁居巴黎,既参加工人运动,又从事广泛的科学研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1895),出生于一个纺织工厂主家庭,自学成才者。1842年,恩格斯遵命去英国经商,一边经商,一边调研(工人阶级状况),一边从事科学研究。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结成终身不渝的革命战友。
2、经典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存在于多部著作中。
(1)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著作有:1844年2月,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在这些文章中,他们主张通过社会革命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并把无产阶级作为完成这一任务的物质力量。
(2)论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1844—1846年合写了《神圣家庭》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时马克思还写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论述“剩余价值理论”的著作,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1847年在布鲁塞尔所作的、1849年发表在《新莱茵报》第264—269号上的关于雇佣劳动和资本的讲演。(《资本论》在1867年出版发行。)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初公开发表,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政党的第一个公开的、周详的纲领性文献。
(3)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论证的著作有: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这部著作不仅标志着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同时也是“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的主要的著作”。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马克思在起义失败的第三天完成了《法兰西内战》,这是一部总结巴黎公社的极为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文献。1871—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在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对各国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写了《论权威》,《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等著作,捍卫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使之更加完备,更加成熟。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系统阐述和重要补充阶段。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时期,其具体特点表现为: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从工地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最为典型的国家,它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30—40年代,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主要工业部门大部分以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当时的英国制造着全世界需要的各种工业品,是“世界工厂”。法国18世纪末开始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左右完成。(美国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在南北战争前基本完成。)德国和欧洲其实国家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也开始了产业革命。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马克思评价道:“资本主义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创造的财富比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财富总和还多。”同时,自由竞争的经济模式,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场全国性的经济危机,以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不断爆发,并在19世纪40—50年代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经济危机,直接后果是无产阶级的贫困),表现在社会领域,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为公开的对抗。到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的工人运动已从产业革命初期破坏机器的自发斗争,发展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至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有着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反对私有制,要求建立与生产的社会化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2)斗争的内容——争夺国家政权。(3)无产阶级以组织的形式出现。
时代需要孕育着可能。到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客观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最鼎盛时期,显示其总危机爆发的可能;(2)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表明,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只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4页)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时代背景,任何理论的生命力也存在于时代之中。就目前而言,马克思主义似乎难以解释许多复杂的社会现实,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基础却存在于我国现实之中,并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表现出来。所以在这里,我们仍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代,在我们这个社会仍有生命力。——需要你去认识,只是人们为生存所累,难以去认识;也许有一天,当“生存所累”超过人们的极限时,马克思主义的又会被人们所重新认识。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时——仅仅在于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客观存在是唯一的把这个国家最大多数民众所能够理解的、所向往的那种目标作为自己公开的纲领。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
(一)唯物史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由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1、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人们在劳动生产的过程中所组成的社会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但在怎么发展,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需要人们去认识、归纳和总结。
当人们去认识人类社会时,他必定有一个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或者说意识是从哪里来的?
在西方,从亚里斯多德到今天,思想家们强调人们思想的“天生性”,如亚里斯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天生就要过城邦生活”,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自由主义学说的逻辑起点是“天赋人权”。马克思认为这种认识是一种“头脚倒置”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人的思想和意识从哪里来?首先探讨的是“人是什么?”人是现实的人,是社会的、历史的人,是从事各种具体活动的能动的主体。其次指出,人们的思想和意识都是对人们所从事的各种具体活动的理论总结。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是来自于人的实践。这样,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认识就“从天上到地上”。
2、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是人的劳动。人为什么要劳动?生存所需要。人们在劳动中会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为社会关系,后我们称之为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马克思接着分析,这种社会关系与人们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密切相关,劳动工具体现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生产力。因此,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各样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社会关系就是发生变化。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争权夺利)和经济关系(财富的生产与分配),因此,当生产力发生变化时,人们的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必然发生变化,当它们发生变化时,人们所处的社会就发生的变化。因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也就是说,一种社会关系是适应一种生产力发展水平,当它们不相适应,而且在新的生产力上产生新的社会关系时,人类社会就向前发展进步了。
3、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变化?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自觉地运动着。因此,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现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不能调和,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所代替,这个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到来是必然,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
——解释在资本主义社会,现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什么不能调和,并转变为激烈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展开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1、人的劳动的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为什么先是捣毁机器,后是有组织与资本家进行斗争,如罢工、游行等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意。
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工人的劳动被异化了。怎么理解?在马克思看来,人为生存和发展,进行自觉自由的劳动是人的本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不时自觉自由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变得不自觉不自由的过程,就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相异化的过程:劳动越来越变成对自己的强制和折磨,而且为了生活人们又不得不劳动,自觉自由的劳动本性成为维持自己生活的手段。工人就在劳动的折磨中采取各种方式试图摆脱这一劳动,这种方式由最初的破坏机器等自发活动,走向有组织斗争的自觉的工人运动。
2、人的劳动为什么异化到激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程度——剩余价值工人生产的产品具有两种价值,使用价值在使用的过程被消费掉了,不存在增值问题。发生增值的在产品的“价值”上,工人创造的产品的价值一部分用于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另一部分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在什么时间生产出来的呢?在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不断地采取各种方式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一剥削过程中,劳动压力越来越超出了工人的极限,劳动就越来越被成了对自己的强制和折磨。
剩余价值为什么能发生?工人因为一无所有,自己变成了一种可以卖买的商品。除了到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的工厂劳动以外,他就无法生存。他只要到工厂去劳动,就会生产剩余价值,就受到了剥削。
工人为什么会一无所有呢?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这个制度首先通过圈地的方式将农民从土地上赶到工厂,变为一无所有的工人。
3、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希望通过斗争变革这种制度,建立使自己不再受剥削、使自己的劳动成为自觉自由劳动的新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最根本的特征是“私有制”,“私有制”在剥削、压迫工人的同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已和生产力处于激烈的矛盾过程中,这种矛盾在生产领域的表现就是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消除经济危机要求整个社会的有组织的生产,这种有组织的生产必须建立在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掌握国家权力的制度之上。而且,由于无产阶级使用劳动工具,生产劳动产品,因此,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掌握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一定会成为建立在新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的主体。
从中,马克思得出如下的结论: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引起社会对抗。这种社会对抗演化为激烈的政治斗争,在斗争中,资本主义必须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三、社会主义如何代替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阶级斗争:这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1、逻辑起点——利益:人的基本需求——生存需求——集体生产(在生产力水平较低)——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社会:社会是在物质生产中人们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整体,它是同国家(政府)相对的,是社会主义的中心词,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为主义,为社会而主义;社会解决的是人与物质的关系,国家(政府)解决的是人、国家权力与物质的关系。——当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时,就必须出现这样的结果:人的需求的满足不仅需求自身的努力,而且更多依赖于这个社会提供的满足需求实现的条件——人的需求有了社会性质,这种有社会性质的人的需求就是利益——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要素,是整个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2、阶级:阶级的区分取决于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是由不同利益的人构成的集团。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社会里,合作生产的产品只能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自下而上需求(或者无法满足)——人们结成平等的利益关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合作生产的产品不仅能满足社会成员的生存需求,而且有了剩余时,人们的利益关系就发生了分化: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出现了分工;分工来自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一部分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另一部分无生产资料或只有极少生产资料的人。在这个分别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需求,也就是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和无生产资料的人在需求上是不一样的,同时,双方都努力营造一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社会结构。比如,拥有生产资料的人需要分配大部分甚至全部劳动产品(成为经济上的剥削者),这种需要的满足需要建立一个社会结构:只是把它在劳动生产中的地位与对劳动产品的分配诉诸于强制力,这个强制力就是国家权力。经济上的剥削者为保证自己的利益,必须诉诸于国家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自己的财富和获得财富的方式,从而成为政治上的统治者。阶级就这样出现了。阶级是产生于利益差别的,利益差别来自于人们在生产中的分工,生产分工来自于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阶级作过阐述(从物质的生产条件来区分阶级,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阶级),但没有给阶级下一个完整的概念。马克思在晚年曾预备详细论证并给阶级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他写了不到一千字就离开了人间。给阶级下一个完整的、经典性的定义的是列宁。他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统治与被统治的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统治阶级占有全部或大部分生产资料,被统治阶级完全丧失或只有极少数生产资料),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统治和管理者—服从者和被指挥的地位),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富—贫)。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的最后的一段话,是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总结,指出了阶级关系的本质就是生产资料占有者与不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根源在于剥削者占有了被剥削者的劳动,使得两者在利益上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这也是阶级斗争不调和的根本原因。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1)有阶级的社会我们称之为阶级社会,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即不同的阶级基于自己的需求,要求建立一个能满足或保证自己需求实现的社会结构。
(2)阶级斗争是围绕国家权力进行的。要建立一个满足自己需求的社会结构,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权力是核心。谁掌握了国家权力,谁就会建立满足自己需求的社会结构和秩序。任何一种社会秩序和结构,总会维护或代表某些阶级的利益,抑制另一些阶级力量的发展。不管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要使自己的意志得到实现,或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在所有阶级斗争形式之后,都必须诉诸对国家权力的争夺。谁夺得了国家权力,谁就同时得到了本阶级意志实现的权利。因此,恩格斯说:“过去的全部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全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总是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
4、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相互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必然灭亡。在这个过程中,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是“实现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无产阶级承担着消灭资本主义的重任,完成这一任务的首要一步是夺取国家政权。《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必须首先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使自己在政治上成为统治阶级,才能实现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只有夺取政权,利用政权的力量,才能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要取得最后胜利,必然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5、无产阶级国家是新型国家
(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下了关于什么是国家的著名论断:“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在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三层含义:国家的产生是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国家权力始终是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2)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一步是,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历史上国家现象的探讨,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并且在一切场合在本质上都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并没有提出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的问题。后来,通过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总结,尤其是对巴黎公社的革命经验总结,得出了“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结论,即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之后,在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时,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为什么?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一最自由、最进步的资产阶级国家形式也丝毫不能消除这个事实,而只是改变了这个事实的形式。为了维护统治,不断地强化国家机器。马克思对法国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描述为:“俨如密网一般缠住法国社会全身并阻塞其一切毛孔的可怕的寄生机体”。但旧政权的某些合理职能,要夺取过来,为无产阶级所用。
(3)无产阶级国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后,代替它的应是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仍然具有国家的一般特征,如它仍需要运用国家机器来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掌握这些国家机器的机构仍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就这些方面来讲,无产阶级国家仍然是国家。但马克思主义者同时认为:无产阶级国家虽然具有国家的一般特征,但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为什么?从两方面进行理解,其一,掌握国家机器的是大多数劳动者,被镇压的对象是过去少数的剥削者。这种国家已不再是阶级剥削的工具,不再是少数剥削者压迫多数劳动者的工具,这一切都与以往的国家有本质的不同。所以说,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新型民主指无产阶级民主是多数人享有的民主;新型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对少数敌对分子的镇压和限制。是一种民主的统治。
其二,无产阶级国家具有过渡性,它是从国家到无国家的过渡形式,是过渡型国家。其目的在于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人们之间的利益平等关系,在实现利益平等关系中,国家将回归到产生它的社会中去,从而再无存在的必要了。恩格斯指出:“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之所以需要国家,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再存在了。”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
1、论述:马克思、恩格斯以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背景,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发展将经历三个大的阶段:
(1)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剥夺剥夺者”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国家功能。由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形成,也不可能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以后立即实现,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革命转变时期,对整个社会进行革命的改造,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具体措施为:采取革命暴力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剥夺剥夺者、改造小农和其它小私有者。
(2)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阶段的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更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第二,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一切私有制,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全体成员在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没有差别;
第三,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是分配的唯一尺度,此外不承认别的尺度,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
第四,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已经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阶级压迫工具的性质,只具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第五,实行产品经济,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很显然,社会主义社会要达到这样的发展程度,具备上述这些基本规定性,需要经过很长很长的历史过程。
(3)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自由人的联合体。”
2、认识:
(1)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来社会时,实际上强调了两个重要前提,
一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他们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发展的较快或较慢,要视这个国家是否工业发达、财富积累的多不多,生产力高不高而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新的社会制度的必要前提,否则,“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因此,社会主义的胜利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资本主义所造就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系的充分发展;二是无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当时最满足这个条件的是英国,因为英国是“国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成果最多,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最突出,实现社会主义所依靠的无产阶级力量最强大。”其次是法国、德国。直到1892年,恩格斯还认为,欧洲工人阶级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有保证”。
二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生产力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上述五个特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实践是超越这两个前提的。
(2)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预测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但其中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如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商品、货币和市场持否定态度;对国家消亡的论断。
(3)重在夺取国家政权,但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后,如何建设国家政权,只提出一些抽象原则。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切实际的因素?
( 客观上——缺少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工人运动的总结,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科学研究基础上,推绎出社会主义的、和资本主义以及其它的剥削制度相对的一般特征的。
( 主观上——人们的认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人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主义也不能避免其历史的局限性。
(3)启示:
( 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词句,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 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服从和服务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