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1917——1991,74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
(集体管理财富和集体掌握国家权力)
三个时期:
1917——1924:列宁的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1924——1953:斯大林模式(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3——1991: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困境与解体一、列宁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的,东方,观
1,,东方,不同于,西方,,
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或者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这个整体就是,东方,。
俄国是东方的一员。
2,,东方,式的建立道路 ——革命:
国家落后(农民国家);社会矛盾激化;改革 ——革命;
,仅仅在于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它是唯一的把这个国家最大多数民从所能够理解的、
所向往的那种目标作为自己公开的纲领的政治力量 —— 立即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
‘ 夺回被夺走了的东西 ’,即拥有所有私人财富的权利,而实现这一切的办法则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它将通过 ‘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和无情的阶级斗争而得到体现。在这一纲领中,群众 ‘ 没有理论的潜在的社会主义 ’ 终于找到了它的表现形式。,
3,,东方,式的建设道路 ——自上而下(国家政权 —生产力)
,你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气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创造这种文明的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社会主义呢?你们究竟在哪本书上看到,说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有或不可能有这类变化的呢?,
(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东方式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
1、落后国家内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超出马克思的设想,
( 1) 生产力充分发展为基础;
(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引导 ——越过卡夫丁大峡谷;
(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群众由于资本主义的繁荣而变得冷漠昏沉,令人生厌。其直接后果则是工人运动内部的分裂。
3、面临的难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难后易,相比,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先易后难,
(社会矛盾的尖锐与缓和: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否;生产力创造财富的分配;人们的思想觉悟)
(三),东方,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直接过渡,1917,11——1918,3
( 1)思想:直接按共产主义原则来组织国家的生产与分配
( 2)模式:
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国有(土地、工厂);
国家组织生产;
平均工资政治体制:巴黎公社式的直接民主制:人民管理垂直性的权力结构,党领导政府

人民主权 → 人民代表会议 → 最高人民代表会议 → 政府各机构
2、战时共产主义,1918,3——1921年底
( 1)直接过渡思想与战时紧急政策的结合战时共产党政策是,极度贫困、经济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实行的? 一种临时的办法。,
( 2)内容:
——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同时,实行粮食贸易垄断 。
——在城市扩大国家所有制,国家对工业生产全面控制和监督 。
——对经济生活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废除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实物)配给制和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制)。
1919年 10月,党中央通过了劳动法令,规定: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随身携带,劳动簿,,
上面详细记载他的劳动效率、得到的工资、病假证明以及受到的罚款与其它惩罚。
如果没有,劳动簿,,工人将不得迁移、就业或者领取配给的物品。 1919年 5月建立了劳动集中营,专门收纳那些经常违反劳动纪律和破坏生产的人。
——在分配中实行,阶级口粮制,,居民分为四类,分配口粮。
( 3)评介: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三)迂迥过渡的思想与新经济政策
1、迂迥过渡的思想
——退一步,进两步。 ( 1918年从一战退出时采用过)
( 1)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期。
,资本主义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就愈长。,
(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雄厚的物质基础 ——机器大工业 ——经济建设 ——生产力
——新办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市场),产品经济 —商品经济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小生产 —资本主义 —大生产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政权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2、新经济政策
( 1)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
( 2)全部工业国有化到部分私有化,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 3)自由市场经济的存在;中央地方两级计划
3、评介:
( 1)生产恢复和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社会主义政权稳固。
( 2)党内的争论:
——放弃革命的原则,搞资本主义
( 3)是对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但没有系统化。
——布哈林的问题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斯大林在党内最高领袖地位的确立,1924-1929
1,1922年身兼三职:组织局、政治局、书记处列宁提出削减斯大林的权力:政治建设;斯大林的性格权力斗争,托洛斯基( 1940年)、季洛维也夫、加米涅夫( 1936年)、
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 1938年)
( 1)对马克思阐述的共产主义理想深信不疑,为此而终生奋斗。
( 2)俄国沙皇传统的专制禀性在他身上暴露无遗。
( 3)是一位高效率的、有能力的行政管理者。
有西方学者评价道:正因为斯大林是从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中站起来,而且遇到太多阴险狡诈和卑鄙龌龊、寡廉鲜耻和残酷无情的人,以及由于他的精神、
道德和社会方面的孤独,斯大林为了共同的事业,从不怜惜自己,也不许自己怜惜别人。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
1,,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像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国家取得胜利,
但取得彻底的胜利,则需要他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寄望于西方转向寄望于东方)。
斯大林认为,依靠自力更生,从内部积累资金,同时努力争取国际革命力量的支持,在一国内是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
——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2,,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
( 1)无产阶级专政
( 2)国内社会阶级结构虽发生变化,但,我们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
被击溃了的剥削阶级残余也愈加凶恶,他们愈要采用更加尖锐的斗争形式,他们愈要危害苏维埃国家,他们愈要抓紧最绝望的斗争手段来作最后的挣扎。,
——1934年开始的大清洗
3、经济思想
( 1)公有制:集体、全民(国家)
( 2)指令性计划经济:,我们的计划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不同,
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
( 3)两个平行市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造成的经济后果: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现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总危机加深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互相帮助: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
( 4)优先发展重工业:
全民所有制 ----产品交换 ----发展重工业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 ---工业化
——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把它视为权宜之计,迂回的退却,
积聚进攻的力量。 1929年 12月,斯大林在,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了,。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1、经济 ——高度集中的经济建设模式
( 1)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工业全民(国有),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机构来执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功能,因此,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全民所有制。
农业集体:集体农庄,用强制手段把农民赶进公社
( 2)计划经济:
——计划由中央到地方层层下达:年、季、月、旬、日
——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行政隶属关系
(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路线客观原因:苏联的安全
——投资 30%; 1936年,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家
2、政治 ——高度集权的政治建设模式民主集中制:
( 1)国家权力集中于个人 ——集权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 ← 党领导苏维埃 ← 俄共布全国代表
(部长会议)
大会(常委会) ← 政治局 ← 书记处 ← 总书记在 1941年以后,斯大林集党的总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政府)、
国防委员会主席于一身,独掌党政军大权。
( 2)社会权力集中于国家 ——极权社会,物质生产领域;自治性;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权力国家,权力领域;强制性苏联为什么会走向国家极权?
——社会主义的原因:
社会(个人;资本主义) ——国家(集体;社会主义)
社会与国家的同质性:国家的权力是人民的权力
——落后国家如何现代化、工业化列宁认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习德国人的国家资本主义,全力效仿这种国家资本主义,要不惜采用独裁的方法加紧效仿。,
——俄国极权主义的传统当西欧人已经对国家与社会、政治事务与私人事务划出明确的不能轻易逾越的界线时,俄国民众依然不过是沙皇陛下忠顺的臣民。到俄国十月革命之时,对于普通的俄国人而言,集权、专制是比民主更为熟悉得多的东西。
——斯大林个人的原因
3、评价
( 1)如何评介:客观环境;要解决什么问题
( 2)积极意义:
经济上:
——符合当时的国情和世情,,灭亡,,小生产,推动苏联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而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必须集中人力、
物力和财力;而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管理体制。
——推动了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1929——1937年,
苏联工业以每年平均 20%的速度向前发展,同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 0.3%。
——迅速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接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验。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消灭了失业,摆脱了贫困,实际收入增长。
政治上:国家政权的稳定
( 3)存在的问题:
经济上,增长(生产力) ——人的劳动的积极性 ——劳动的异化
——单一的所有制形式阻碍生产力发展
——高度计划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重视重工业影响民众生活政治上,政权稳定 ——人与政权异化 ——信任危机(民主流于形式)
——国家极权导致的国家权力的无处不在,机构膨胀:
布哈林写道:我在万恶的机器面前无能为力,这台机器居然使用了中世纪的办法,
拥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大量炮制有组织的谎言,他们这些行动非常果断及自信;
它能把任何一个中央委员、任何一名党员研成粉末,变成叛徒、恐怖分子、颠覆分子和间谍。
——不受控制的个人集权导致滥用权力,漠视法律
30年代的,大清洗,,,根据最谨慎的估计,1936——1939年受迫害的政治犯不少于四五百万,其中至少 50万人被很快处决,,1934年联共布十七大代表
1966人,有 1108人因反革命罪被捕; 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有 98人被捕、
处决;几乎所有的州委书记都被消灭。
——特权阶层:社会基础服从上级、从现有体制中得利的阶层
——教条主义:思想基础总之,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问题更多,
这在斯大林去世后,给苏联留下的是一个问题成堆的、受到巨大创伤的、病态的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后斯大林时代的改革与困境后斯大林时期的根本任务在于,,治愈斯大林主义在苏联造成的病态社会,实现社会生活的健康化和正常发展,(俄罗斯学者语)
——改革,但怎么改革?改革什么?则是首要问题。
斯大林留给苏联的是什么?斯大林的遗产是一个正反结合的、
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借用一个苏联式的比喻,历史上的斯大林主义是一座双峰并峙紧密相联的大山,既有国家成就的高峰,也有血腥罪恶的高峰。
对任何一个继任者来讲,改革并非易事:社会稳定与发展并存
——大清洗 ——斯大林 ——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去)
我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革命与建设的过去)
一方面是不得不改;另一方面需要改革者具有巨大的政治勇气、
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驾驭局势能力。
(一)赫鲁晓夫时代( 1953-1964)
1、成长背景:根红苗正;斯大林体制的产物(第二代);
理论素养不高,但重实践;
幕后权力斗争与交易中上台( 1958年)
马林科夫、布尔加宁、贝利亚、朱可夫
2、改革
( 1)平反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数百万人平反
( 2)改变斯大林时期不正常的工作制度,废除一些特权。
( 3)非斯大林运动。
——1956后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斯大林不再是革命导师。
——社会的反斯大林高潮。
( 4)经济改革
——农业改革,开垦荒地;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产品价格等
——重工业的发展路线
——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增加地方的生产自主权
( 5)外交:与美国关系的缓和与斗争两次柏林危机;一次古巴导弹危机
3、评介:
( 1)是一个改革者:政治上创造一定的民主环境(松动)
在倒赫斗争中,赫鲁晓夫给唯一支持他的米高扬说:“既然他们不想要我,
就这样算了。我不会反抗的。”“我已经老了,疲惫了。现在一切都听从自然吧。主要的事情我已经做了。我们之间的关系,领导作风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难道有谁能设想,我们能向斯大林说,我们不想要他,并建议他辞职吗?那我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现在一切都有不同了。恐惧消逝了,谈话可以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这是我的功绩。”
( 2)有历史局限性的改革者,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没有解决人与政权的异化问题,加重人们对政权的信任危机一位前苏联学者(布尔拉茨基)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它的体制。至于抱怨斯大林的个人品质和残暴性格,这是小孩子的政治思考水平。,
(二)勃列日涅夫时代( 1964-1982)
1、成长背景:
工作接触面广,但才能平庸。,权力是作为命运的礼物落到勃列日涅夫身上的,。
2、新斯大林主义
( 1)思想方面重返斯大林主义
( 2)谨慎的经济改革
——保守性:对斯大林模式的修补
——不坚决,遇到阻力就退缩
——缺乏综合性:
带来的问题:经济停滞不前苏联逐渐成为一个依靠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和进口大量粮食和制成品维持的超级大国,除了国防工业和军事技术外,其它方面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
( 3)发展国防和军事工业:对外推行霸权主义
( 4)政治问题:
——干部老龄化
——官僚特权阶层的发展:
——民众价值观念的变化 ——信仰危机 ——体制内外的反对者苏联解体的三大矛盾:
——,左,的路线和过于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与自由的矛盾;
——党政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同各族人民的矛盾。
(三)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时期,1982—1985
这是一个短暂的过渡时期。斯大林当总书记时是 42岁,
赫是 59岁,勃是 57岁,安是 68岁,契是 73岁。病夫治国,老人治国,
空有满腔热情和雄心,但不可能有所作为。
安德罗波夫 1982年 10月上台,1984年 2月去世,有一年的时间是靠血液透析在专设的病房里进行工作的。
契尔年科当上总书记后,由于病体不支,基本上没有主持过政治局会议。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1985.3—1991.12
1、成长背景:精力充沛、党性强和经验丰富 ;
斯大林体制的产物
2、改革与错误:
( 1)思想的改革:还历史以清白 ——波罗的海三国危机
(邓小平:对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这样不至于引导人们去算旧帐,而集中力量解决现实问题。)
( 2)经济改革:经济危机,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以上短缺;
( 3)政治改革:
——党政分开: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多党制、总统制、三权分立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五)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体制问题邓小平的评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
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斯大林模式长期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
( 1)领导核心:改革需要苏共充当改革的核心力量,但苏共由于多年的官僚主义、腐化和内部的意见分歧又难以起到这种作用。
( 2)方向: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坚持传统。,左,的教条主义对改革构成了很大的思想阻力。
( 3)与旧体制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党内外保守势力(主要是官僚特权集团)对改革的抵制。
( 4)人民中长期积累的对苏共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危机,也使苏联的改革面临着复杂的因素,广大群众欢迎改革,但一旦改革不能给他们带来看得见的实际效果,人们很容易对苏共更加失去信心。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1),社会主义,以社会为中心,社会的中心是人,人的核心问题是生存与发展。
( 2)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解决需要高速发展的生产力和稳定的维护个人权利的社会环境。
( 3)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 4)改革是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改革,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方向:
——在集体管理财富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 (资料的占有、生产与劳动产品的分配)
——在集体管理权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内,如何保证人的权利:政治体制 (广大人民能够参与政治生活中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