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政学
( 6)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为波
zhangwb@vip.sina.com
张为波 @健身
2
第六章 城市具体行政管理
? 本章知识点:
? 1.城市经济行政。
? 2.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 3.城市环境管理。
? 4.城市住房与土地管理。
? 5.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 6.城市社会保障、治安管理
3
? 思考题,
? 1、试述城市经济行政的涵义与特征。
? 2、试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变革
趋势。
4
第一节 城市经济行政
? 一、城市经济行政的涵义与特征
? 城市经济行政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
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
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便城市经济健康稳
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
? 城市经济行政中协调控制城市经济活动
的主体是城市政府,这是由城市经济的特点
决定的。
5
? 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
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聚性、综合性的经
济。
? 城市是社会各种经济活动集中的地方,
大量的企业、资金、居民、信息都集中在城
市这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城市经济的综合
性是指城市包含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
? 信息服务业等各类经济部门,而且包含
在众多经济部门中的成千上万个经济单位又
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6
根据系统论的原理,城市经济的这种集聚
性和综合性可以产生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
但是,这种聚集经济效益的取得是有一
定的前提条件的,它要求良好的城市经济环境。
要实现这个要求,离开城市政府是不行的。
因此,城市各个经济单位与外部发生的
经济联系虽然并不会完全局限在一个城市的
范围内,但是不可否认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城
市范围内进行的,因此协调这些经济联系的
责任主要应由城市政府而不是上级政府来承担。
7
? 2、城市经济行政的特征
? 城市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的有机综合体,
每个城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
? ①城市经济行政具有区域性
? 因此,城市经济行政具有区域性的特
征,它是城市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对本城市
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
是一种区域经济管理。
8
? ② 城市经济行政具有双重性
? 城市经济行政又具有双重性,即既要
考虑本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
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要服从中央政府的
统一规划、统一政策,服从国家的宪法和
法律,要把国家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利益与
本市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使城市经济发展
既因地制宜,又服从大局,与国家的社会
经济发展战略相一致。
9
? ③ 城市经济行政具有综合性
? 由于城市经济具有综合性,因此,城
市经济行政又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
仅表现为经济部门的多样性要求管理者进
行综合管理,还表现在经济行政与城市其
他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
特征,要求管理者将经济管理与其他事务
的管理(如城市生态、文化教育、社会保
障等)相协调、相统一。
10
? 二、城市经济行政的方法
? 城市经济行政的方法包括经济方法、
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城市经济行政工作
的好坏,既有赖于对城市经济行政主体、
管理对象、管理特点的认识,更有赖于城
市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和完善。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政府对企业
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不再采取直接的行政
干预的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而是采取
间接调控手段,即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方法。
11
? 三、城市经济行政的任务
?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战略、计划和政策
? 在国家的统一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
下,根据本市的城市性质、地理环境、自
然资源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制
定符合本市实际情况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实施步骤和措
施,在此基础上编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
划,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
划的关系。
12
? 2.法理和改善城市的经济环境
? 城市经济环境在此指直接影响城市经
济活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包括, 软,,
,硬, 两个方面。
?, 软, 的因素和条件主要指市场经济
体制和市场秩序,,硬, 的因素和条件主
要指城市基础设施。
? 城市政府应利用经济、法律、技术和
行政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进行调控,使之
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13
? 3.调整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 按照城市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关系,城
市产业分为两种类型:
? 一类是为满足城市外部(区域市场、
全国乃至国际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的输
出型产业。一般而言,城市产业以输出型
产业为主。一个城市输出产品愈多,市场
范围愈大,城市产业发展就愈快,在全国
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就愈加重要。
? 从这个意义上说,输出型产业是决定
城市兴盛与衰退的关键产业。
14
另一类是产品为城市内市场需要(居
民日常活动的需要、与输出活动有关的需
要)而生产的地方型产业(又称内向型产
业),它对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发挥起着重
要作用。因此,发挥城市功能作用,一定
要坚持分工的原则,遵循相对优势原理,
立足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起重大作用的
输出型产业,在此基础上求得行业间、产
业间和部门间的协调发展。
15
? 四、城市经济行政的机构
? 现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经济
的内容和运行形式,决定着城市政府执行
经济职能的形式和机构设臵。
? 城市政府的经济职能在本质上是由城
市的性质、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和城市经济
运行的形式决定的。
? 城市政府的经济职能决定着市政府经
济行政的范围、方式,决定着城市政府经
济行政机构的设臵。
16
1、我国城市经济行政机构从其管理的范
围和自身的职能来看,长期以来分为综合经
济管理部门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前者主要
负责本地区经济的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后
者则主要对本行业进行直接管理。
2、明确并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职能,是
合理设臵经济管理机构的基础。城市政府应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和经济运行机制的
需要,把按行政隶属关系、条块分割、以直
接指挥企业为主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为用
多种调节、监督手段,以组织和控制市场为
主的间接管理职能。
17
使政府的管理由调控企业转变为控制市
场,使企业的经营发展由依赖政府转变为依
赖市场,使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由单一
领导、指挥型转向综合指导服务型。
在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下,城市政府各
级管理机构的设臵应采取集中统一、精简效
能、分工合作的原则。城市经济管理机构的
设臵,可分为决策、执行、咨询、监督这几
个系统。
18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 一、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的现状
?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从总体上看比
较混乱,产业化程度较低。具体表现在:
? 1.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制度不统一,法
律规定不明确
? 基础设施应该根据其性质是经营性还是
非经营性等决定是实行有偿使用还是无偿使
用,还是采取优惠和补贴。
19
? 2.管理机构和部门不统一,造成各自
为政
? 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大系统,涉及很多
门类,分属不同条块的部门管理并且缺乏统
一协调,造成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政策不
一、争权夺利、推委责任等弊端。
? 3.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效率不高
? 如投资渠道单一,竞争机制较少,垄断
经营和行政干预过分等,造成城市基础设施
的服务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影响其社
会综合效益的发挥。
20
? 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变革趋

? 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应该
根据确立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原则,对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管
理,健全机构,理顺权责,改革体制等,
从而使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达到服务水平
和质量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城市
公众满意的水平,确保城市基础设施有效
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和生活发展中的作用。
21
? 1、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
?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是城市基础设
施管理的主体。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涉及的
行业较多,内容十分复杂,所以城市基础
设施的管理机构也相应地呈现出多样性和
复杂性的特点。但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不一
定意味着混乱。
? 当前,针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较
为无序的特点,必须建立健全以下机构:
22
( 1)专业管理机构。城市基础设施由
各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本身又由许
多环节和方面组成。从事各个子系统或子
系统内部构成部分的专门设施管理的机构
就被称为专业管理机构。
( 2)综合管理机构。城市基础设施虽
然由各专业管理机构管理,但整个基础设
施的协调有序运转的任务是专业管理机构
承担不了的,这个职能应该由市政府来承
担,但市政府本身职能较多,不能直接管
辖,所以就有必要设臵综合管理机构对城市基础设施统一管理。
23
( 3)协调机构。由于城市基础设施系
统性较强,一个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其他
各方面的配合。但是,各专业管理机构本
身的权威性不够,要求其他专业管理机构
的协调时往往力不从心。
? 2.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职责
? 城市管理机构确立后,就要用法规制
度的形式对其权力职责和权益明确划分,
从而避免各机构之间相互扯皮,增加内耗,
降低效率 。
24
? 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职责,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 1)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方针和
规划。根据国家关于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
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要求,结合本市
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通过政策制
定程序使之合法化,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发
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5
( 2)拟定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各项法
规。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也要运用法律,
依法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应当根
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结合基础设施的
特点,通过立法建立起法律、条例等一系
列法规,规定经营者和用户在城市基础设
施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的权力和义务,规定
各种管理机构在各项基础设施管理活动中
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规定所要承担的
责任。
26
? ( 3)组织和协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和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牵涉
到方方面面,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机构应
当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分配,做
到综合开发建设,统一管理;协调城市基
础设施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城市基础
设施内部的关系,协调长期规划和近期目
标、宏观和微观的关系等等。
? ( 4)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决策的信
息系统。
27
信息系统对决策至关重要,它收集的
情报和提供的咨询是正确决策的保证。城
市基础设施要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
就必须建立信息系统,增强信息系统的功
能。
( 5)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管
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城市
基础设施的规划,都需要严格执行 。
28
? 3.深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
? ( 1)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转
型。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目标是要实
现管理体制的转型,具体是从事业型转为
企业型;
? 从福利型转为营利性;
? 从保险型转为竞争型;
? 从人治转为法治。
29
( 2)改革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
城市基础设施在生产和消费上的特征同
私人设施不同,因此传统上一般由政府来
组织供给、投资和经营。
政府直接投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注
重社会效益,筹措资金通过税收进行,不
受私人资本数量的影响;
另外,在消费上基本不限制,可以充
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潜在效用。
30
但它缺乏投资竞争压力和投资破产风险
机制,所以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具体表现为:投资成本高、效益差、亏
损较为严重;投资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
品种不多。供给质量低,使消费者处于无选
择余地的被动地位;基础设施使用过程中缺
乏维修保养,损耗较为严重;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已经不能满足
城市基础设施大发展的要求和公众的需求。
因此,改革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势在必
行。
31
第三节 城市环境管理
?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发展,在显示出对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不断暴露出一
系列由它引发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城
市环境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 本节概括了城市生态环境的要素和特征,并在
此基础上着手论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管理
的理论。
? 一、城市环境的分类和特征
?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包括城市经济、
城市社会和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三个方面。
32
? 从广义上来说,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的
经济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
但在一般的概念意义上讲,城市环境通常
是指城市生态环境。本章中所提到的, 城
市环境,,, 环境管理, 等也是在这样一
种语义上使用, 环境, 来指代, 生态环
境, 。按照通常的环境要素,我们可以把
城市生态环境分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 ( 1)城市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主要是
由氮、氧、氢、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33
? ( 2)城市水环境。城市水环境指的是
江、河、湖、海、地下水等贮水体,并包
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以及水
生生物在内的生态系统。
? ( 3)城市土壤环境。土壤是自然界中
的复杂系统。它与大气、水体、生物等自
然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
然资源和物质基础,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
展的基本条件。
34
? ( 4)城市生物环境。种类繁多的生物
群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环境是
自然环境的主要部分。
? 作为整体的城市复合系统具有下列两
个方面的特征:
? ( 1)城市中的人及其经济社会活动使
得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 2)城市中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不独立
的、需要与外部有输出输入关系的生态系
统。
35
? 二、城市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也在迅
速地向城市聚集。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
城市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态
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致使城市生态环境系
统超负荷运作,城市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 当前我国主要的城市环境问题表现在
下列四个方面:
? 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36
我国城市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城市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
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占全部大气污染的
85%,其中烟尘占城市大气污染总排放镇
的 80%左右,而二氧化硫又占城市烟尘污
染排放量的 90%左右。
? 2.城市水环境污染
? 当前我国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
并呈恶化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工业和
生活用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的。
37
? 3.城市固体废物排放
? 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工业废渣和生活
垃圾。
? 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处理不仅要
占用大量城市和农村用地,加剧已经非常
紧张的人口与居住、绿地、城市空间的矛
盾,同时固体废弃物的处臵还会给地下水、
地表水、空气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 4.城市噪声污染
? 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城市交通和区域
噪声。
38
? 三、城市环境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 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城市环境管理
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 例如,1973年美国环保局邀请城市管
理协会为其做地方环境质量调查,并将城
市环境问题进行了排队。
? 1974年日本制定了国土利用计划法和
全国的国土利用规划,并把城市环境规划
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之中。
39
? 我国也是在 20世纪 70年代开始从城市
污染源调查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入手进行
城市环境管理,到 1979年成都环境保护会
议提出, 以管促治,管治结合, 的方针,
使城市环境管理走上综合防治的轨道。
? 自从 20世纪 80年代特别是 1992年在里
约热内卢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人们
对城市环境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
? 由于从系统的角度看,所谓城市环境
管理就是通过调整城市环境中的物质流和
能量流,使城市生态环境得以良好运行。
40
第四节 城市土地管理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土地由于特殊的区
位决定了其愈加凸显的意义,人们常用
,寸土寸金, 来形容城市土地的稀缺和
珍贵。那么,对于土地这一城市存在和
发展的依托和宝贵的资源,应该如何进
行管理呢?
41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了解和掌握西
方国家在城市土地的买卖、开发及管理诸
方面的制度、规则,了解我国的城市管理
在实现了由城市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向土地
有偿使用制度的转变后仍面临着的制度和
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结
构优化框架下的城市土地公共政策和城市
的旧城改造问题,力图在解决我国关于城
市土地管理问题上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
42
? 一、城市土地概述
? 1.土地的含义
? 土地是一种供给有限但用途多样的特
殊经济资源。对土地的理解,一般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地包括地球表面的
陆地及各种自然资源,如土壤、水。大气、
矿物、森林、草地等,狭义的土地仅指地
球表面的陆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在其, 经济学原理, 一书中把土地定义为:
大自然无偿地资助人们的地上、水中、空
中、光和热等物质和力量。
43
? 城市土地是一个与城市人口、城市经济
活动相关联的地域性概念,它是城市形成
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城市人口和城市各种
活动的基础。在我国,城市土地一般是指
城市市区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 2.城市土地的特性
? 研究城市土地问题,必须对城市土地
的特性有所了解,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分析:
? ( 1)城市土地与其他地区的土地一样,
有其自然特性:
44
? l)土地的稀缺性。土地的面积是有限
的,作为一种资源,土地和阳光、森林等
不一样,是不可再生的。一般说来,同一
土地同时只能有一种用途,而且人们不能
创造出比原来更多的土地。当然,这并不
是指土地资源的绝对稀缺,而是指随着经
济的发展,那些适合于人们使用的土地相
对缺乏了。
? 2)土地的固定性。
45
? 土地是一种天然形成的自然物,在一
个可度量的历史时期内,它总是固定在地
球的某个位臵上,不可以移动。
? 3)土地的耐久性。土地是一种不容易
损耗的、可以反复使用的财富。土地能够
被人类长久地利用,而不会丧失其利用价
值。
? 4)土地的差异性。土地在地基条件方
面具有差异性。
46
? 在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没有两
块土地是绝对一样的。土地的差异性对土
地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方向有很大影响。
? ( 2)从城市土地的社会特性来看:
? l)城市土地价值的密集性。人类对城
市土地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因而同数量的
城市土地比农业用地价值要高得多。这种
劳动可以分为直接附加劳动和间接附加劳
动。
47
2)城市土地区位的效益性。即地理位
臵的差异性,位臵与城市中心、交通枢纽
和道路网等要素相互联系,它常常是决定
城市土地租金和价格的关键。
3)城市土地报酬的递减性。这涉及到
西方经济学中的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4)城市土地的保值性。城市土地能够
起到一种银行储蓄的作用。
5)城市土地利益的复杂性。城市土
地的价值具有异质性,它可以分为三类。
48
? 6)城市土地利用适应价格变动具有缓
慢性。这是因为土地及其地面建筑物的固
定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
一种用途转到盈利更大的用途上。
? 二、城市土地管理
? 1.城市土地管理的含义
? 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在国家有关
土地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为调整土地关
系,组织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所进行的各项
工作的统称。
49
? 2.城市土地管理问题的提出
? 土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必然会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在国外早期著
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的著作及手稿中多
涉及这一问题,且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了
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 从城市土地的功能来看,城市土地承
受着庞大的城市人口和生产生活的全部设
施,对人类具有巨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50
? 城市土地又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牛
的资源,位臵固定,这些都要求城市政府
必须以生态效益为前提对土地进行科学的
管理。
? 对城市土地管理的理论研究也有很大
进展,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
其中 1928年美国人阿尔伯特 ·T·希曼的, 城
市土地经济学, 一书,是有关城市土地问
题最早的专著之一。
51
该书对城市土地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以
及土地市场的运行,政府有关城市用地管理措施
等进行了阐述,这表明对城市土地管理的研究有
了一个飞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郊区化等城市新
问题的出现,西方学者对城市土地经济的研究进
一步完善起来。
该时期拉特克利夫的, 城市土地经济学, 被
西方学术界视为二战以来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最重
要的一部著作,其中的理论体系对其后,乃至 80
年代西方土地经济学的著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2
? 同时,伴随着城市土地管理理论的发
展,城市政府关于城市土地管理方面的措
施和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演变。今天,随
着城市中各种新问题的出现,对城市土地
管理的研究更加活跃。
? 3.政府加强对城市土地管理的必要性
? 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政府加强对城市
土地管理的原因在于:
? ( 1)提供公共物品用地。
53
政府作为公共设施的提供者,势必要
对公共设施项目的用地进行科学的设计和
管理。
因为一旦建筑物完工后再进行街道拓
宽、安臵给排水系统将会导致高昂的成本
和严重的浪费。
( 2)在经济生活中,往往存在外部性
的问题,即一个决策者会给其他决策者带
来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
54
? ( 3)政府有关城市用地的相关政策,
可以为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私人交易提
供良好的、有秩序的外部环境。
? ( 4)城市政府通过相关的土地政策加
强对城市土地的管理有助于城市土地资源
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公平合理地分配。
55
第五节 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
在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
移曾经被严格地限制,,城市户口, 意
味着更多的优待和社会保障。
那么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社会保障
管理是如何进行的呢?目前存在哪些问
题?如何进行改革?城市人口管理、城
市社会保障管理、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和
城市社区管理等城市社会管理是城市职
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56
? 一、城市人口管理概述
? 1.城市人口的含义
? 城市人口是相对于农村人口而言的,
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既包括拥有一
个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也包括来自其他
城市和农村的暂住的流动人口。
? 城市人口管理,就是指相关市政部门
对城市常住人口的户籍、人口变动、数量、
质量的管理,以及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57
? 2.城市人口管理的主要内容
作为城市社会的主体,城市人口对于城
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的提高,是城
市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现代化发展的
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城市人口管理作为市政主体的
一项重要职能,在城市的发展、城市功能
的发挥和维护城市正常生活秩序等方面的
作用和意义越来越突出。
58
? 总体来看,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主要
有:
? ( 1)进行城市计划生育管理、户政管
理、人口普查与预测工作,控制常住人口
的自然增长和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的
机械变动。
? ( 2)对城市流动人口进行全面管理。
? ( 3)促进城市人口质量的提高,即逐
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贡献能力,促进城市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59
? 二、城市常住人口的管理
? 城市常住人口是指拥有城市户籍的城
市人口。
? 对常住人口的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生育
管理和户政管理,以达到控制城市人口的
自然增长,全面掌握和调控城市人口规模、
结构及布局等目的。
? 1.城市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60
? 城市计划生育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城市
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提高人口的质量,
使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社会发展状况相
适应。
? 城市计划生育的主管机构,是城市政
府的常设机构 ——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及其
所属区、县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街道办事
处的计划生育办公室。
?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
6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政
策;
制定并实施本辖区人口生育规划和年度计划;
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
组织和推进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等。
鉴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困难性和
复杂性,各市政主体和宣传、公安、民政、医药
卫生等部门需要通力合作,积极配合计划生育部
门的工作。
62
? 城市计划生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 1)开展深入持久的计划生育宣传教
育工作,使计划生育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一般而言,由于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
于农村,市民的文化程度、组织程度较高,
城市计划生育管理相对于农村来说更容易
一些,在一些大城市甚至已经出现人口零
增长或负增长的趋势,但是重男轻女等传
统的封建生育观念仍然广泛存在于城市居
民当中。
63
? ( 2)根据人口生育规划,制定城市人
口生育控制指标并层层落实。
? ( 3)组织城市医药卫生部门的力量,
做好计划生育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技术服务
工作。
? ( 4)组织公安、民政等部门,对流入
城市躲避计划生育的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
? 2.城市常住人口的户政管理
64
? 城市常住人口的户政管理机构是城市
公安局或公安分局的派出所,它是城市常
住人口户政管理的基层单位,也是户口登
记的专门机关。派出所管辖区即为户口管
辖区,辖区内所有常住人口的户政管理工
作由辖区派出所统一负责。户口登记以户
为单位,户口分为集体和家庭两种。
? 户政管理机构对城市常住人口的户口
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65
? ( 1)进行户口登记。城市户口登记实
行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
变更更正七项登记制度,由户口登记机关
用其设立的户口登记簿进行登记。
? ( 2)建立人口卡片。在户口登记的基
础上,户口登记机关应以人为单位建立具
有户口登记项目的人口卡片,以便于管理
和查找。
? ( 3)进行居民身份证管理。
66
? 我国于 1985年 9月正式公布的, 中华人
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 规定,居民身
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印制、颁发和管理。
? ( 4)进行人口统计。城市户口管理部
门应在户口登记和资料调查的基础上,按
公安部统一制发的人口统计报表进行统计,
逐级汇总上报,并向城市政府和有关部门
提供人口统计资料。
? 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67
? 1.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和发展趋

?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没有城市常住户
口而暂住或逗留在城市的人口。
? 按照我国公安部的标准,城市暂住人
口是指在一个城市居住三天以上的非常住
人口。城市流动人口可以分为正常流动人
口和非正常流动人口两大类。
? 前者包括探亲访友、旅游、求学、公
务、劳务等外地来市人员;
68
? 后者包括盲目流入城市的无业游民、
乞丐、逃避计划生育的夫妇,以及流窜作
案分子和逃犯等。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是
正常流动人口。
? 城市流动人口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客
观现象和必然结果,城市流动人口的增长
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增大,
一些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常住
人口。
69
?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是:
? ( 1)流动人口的构成主体呈现两极化。
一端是在传统行业为了低工资而工作的农
村人口,一端是相当比例的来自于其他城
市的受过初、高等教育的城市人口。进城
务工的农民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部分,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有越来越多的
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进入城市打工。
同时,城市之间的移民已经开始占据越来
越重要的地位。
70
? ( 2)流动人口在城市停留的时间普遍
变长,有的甚至成为, 永久居留者, 而非
,暂住者, 。
? 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除
非受到强迫,相当多的人都不打算再回到
农村。
? 尽管许多人在家乡还有耕地,但多数
家庭都由在农村的其他劳动力来耕种或者
转租甚至撂荒。
? ( 3)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
71
? 有的城市流动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程
度的比例已经接近本地出生的居民,甚至
已经超过了当地居民。与此相适应,流动
人口的社会层次将不断提高,就业领域将
逐步进入到城市的重要产业部门。
? ( 4)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为政治、经
济、文化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作用的加强,
将会更加强烈地吸引更多的和不同类型的
流动人口。随着交通的发达,信息的畅通,
过境中转人口也将增多,这部分人口的流
速将加快。
72
? 2.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影响
? 城市正常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的发展与
繁荣起着积极作用。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一
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外来人口就
业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补充了城市某些行
业劳动力的不足,扩大了城乡之间、城市
之间科技、文化、信息等的交流,增加了
城市收入,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注入了活力。
73
同时,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也给城市
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给城市
的交通、住房、环境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是加大了城市治安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
的难度。城市流动人口由于其工作、住所等的不
固定性,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他们的就业
条件、合法权益、子女的义务教育等往往得不到
保障,导致流动人口犯罪逐年增长,违反计划生
育政策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给城市居民的正常
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74
? 3.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
? 城市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及其对城市的双重影
响,使得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成为城市社会管理中
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难点问题。城
市有关部门必须齐抓共管,协调一致,根据, 因
势利导,宏观控制,加强管理,热情服务,兴利
除弊, 的指导思想,引导人口特别是农村剩余劳
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
和法制教育,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混
迹其中的各种违法犯罪人员,更好地为城市的改
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75
? 四、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 1.我国现行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特点
和弊端
? 我国现行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
的。
?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人口管理
制度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特别严格的户
籍管理,尤其是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76
1958年公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
记条例, 及一系列补充规定,以法律的形
式限制农民进入城市,以及城市间的人口
相互流动,形成了城乡分离的, 二元结
构,,即以供应市镇居民定量粮为依据划
分, 农业户口, 和, 非农业户口,,并实
行户口二元管理。
这种人口管理制度适应了计划经济时
代,特别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劳
动力、消费品等实行计划分配,以及控制
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的需要,促进了城乡经
济的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77
? 但是,这种制度人为地把人口分割为
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缺乏科学性和合理
性。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原有户籍管理
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 ( 1)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口结构的
户籍管理制度产生了, 城里人, 与, 乡下
人, 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78
( 2)阻碍了人口合理、自然流动。城
乡人口间、城市人口间的流动本来是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现象,但是在原有的城
市人口管理制度下,农村劳动力因不具有
城市户口而不能顺利地进入城市,而城市
人口更不愿放弃城市户口或大城市户口离
开城市或到中小城市,从而限制了劳动力
的合理的和自然的流动,限制了城市和农
村经济的发展。
79
? ( 3)给城市人口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
程度的混乱。如城市人口统计失实。, 户
籍崇拜, 造成公开买卖户口的不正常现象。
,农转非, 政策诱发人口管理工作中的腐
败现象等。
? 2.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 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包括多
方面的内容。
80
如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法制建设,在适当
控制城市人口数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人口质量、
有计划地发展卫星城镇,疏松人口密度等,其核
心则在于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对于原有户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近年
来国家和有关部门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不断地
进行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差别的缩小和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
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将逐渐深化,从而为城
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81
第六节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与
社会保障管理
? 一、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 1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内容
?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是指城市主体
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城市社会公共
秩序进行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打
击和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它是城市
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项建设及管理顺
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82
城市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社会治
安管理内容的多样性。
? 我国城市社会治安管理主要包括以下
内容:
? ( 1)打击和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执行和
实施国家有关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
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打击刑事犯罪分
子,保护城市人民的利益。
? ( 2)处理各种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行
为。
83
( 3)预防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突发
事件是指由于某种不特定原因引起的、突
然爆发的、较大规模的群众性活动。
( 4)预防和处理治安灾害事故。治安
灾害事故是指人为原因弓 l起的火灾、车祸、
爆炸、中毒等各种事故,对于此类事故的
预防和及时处理,是社会治安管理中交通
管理、消防管理。危险物品管理等的内容
和任务。
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机构与职责
84
? 1)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
? 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是指国家政权体系
中依法行使城市社会治安管理职权的专门机关。
这些机构包括城市区划内的各级各类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
机关。
? 2)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的职责
? ( 1)执行和实施国家有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
罪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城市社会治
安秩序,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社
会公有财产和其他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合法权
益不受侵犯,保卫城市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85
? ( 2)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政
策和法规草案。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构肩
负着研究制定适合本市特点的政策,使国
家法律和政策具体化的责任。
? 同时,还要根据需要负责或参与起草、
制定有关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法规。
? ( 3)研究制定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规
划及其实施措施。
86
( 4)组织和开展城市社会治安的综
合治理。
? 3、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基本制度
? ( 1)户口管理制度
? 户口管理既是城市人口管理的一项基
本内容,也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一项基
础工作。户口管理的基本制度包括户口登
记、户口迁移、人口卡片、户口调查、人
口统计、居民身份证制度等。
87
? ( 2)社会治安秩序管理制度
? 社会治安秩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公共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特种行业管理制度、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巡警制度等四项内容。
? 公共娱乐场所指供公众使用的影剧院、
礼堂、录像厅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
歌厅等歌舞娱乐场所以及其他具有娱乐功
能的公共场所。
88
特种行业指旅馆业、刻制业、废品收
购业等易于被犯罪分子用来藏身、伪造印
信或销赃的行业。
特种行业管理制度包括:
经营特种行业要先在县级以上公安机
关登记、接受审查和领取许可证,再向工
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
随时接受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和安全
检查制度;坚持登记制度等。
89
? 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
杀伤、放射线等性质的、容易酿成危害公共安全
事故或案件的物品。
? 危险物品管理制度主要有:
? 登记、审批、发证制度;对危险物品的生产、
储存、销售、运输、使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的制
度;
? 收缴和即时追查流散或丢失的危险制品制度
等。
? 城市人民警察巡逻值勤制度,是我国城市人
民警察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制度和警务方式。
90
? ( 3)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 我国城市交通安全由公安交通管理局或公安
机关的交通管理处、科进行管理,并向市民进行
交通安全宣传。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车辆
和驾驶人员发证、验证的管理制度,以及交通违
章事故的处理制度。
? ( 4)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我国城市消防组织由公安消防队、较大的企事业
单位自己支付开支的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三
支队伍组成,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设立消防监督
机构。
91
? 4、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 1)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含义
? 城市社会治安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
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 ( 2)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任务和原则
? 我国在 1981年 5月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的概念。
?
92
1991年 3月,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
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以下简称做
定, ),成为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纲领性文
件。
根据, 决定,,我国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方针应当是, 打防并举,标本兼冶,重在治本,,
即既要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又要采取多种措
施加强防范;既要解决目前的治安问题,又要针
对违法犯罪原因从根本上进行治理,并在治本上
下更大功夫。
93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任务是:
打击各种危害城市社会的违法犯罪活
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
罪分子,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
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堵塞违法犯罪活动的
漏洞;
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
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
增强法制观念,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
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94
? 积极调解、疏导民间纠纷,缓解社会予盾,
消除不安定因素;
? 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改造工
作,妥善安臵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减少重
新违法犯罪。
?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有:
?, 谁主管,谁负责, 原则,即一个地区、一
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对本地区、本部门、
本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
95
? 属地管理原则,是指按行政区划划分
的城市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领导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或法规性文件,
对所管辖区域内的综合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全面管理;
? 依法进行原则;
? 依靠群众原则;
? 激励制约原则等。
? ( 3)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
构与职责
96
? 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体包括参
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党政部门、专门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和公
民,其领导机构是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是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工作的具体领导机构,是协助各
级党委、政府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常
设机构。
97
地方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是
所辖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
是同级党委、政府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其主要职责是:结合本地实际,贯彻
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
针和政策;
对本地区一个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监督实施;
98
? 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措施;
? 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
后进等。
? ( 4)加强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社会治安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加强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是城市管理者的一项重大任务。
99
? ( 5)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进一步落
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措施,在城
市中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
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 ( 6)严格执行责任制,确保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 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
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等各项制度。
100
? 二、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 1,城市社会保障的含义、作用与管

? 1)城市社会保障的含义
? 城市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
律和规定建立起来的、对城市社会成员的
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安全
制度。
? 对城市社会保障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
方面理解:
101
? 城市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
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保证其在收入
中断或不能工作时,能获得最基本的生活
费用;
? 城市社会保障是维护城市社会安定的
经济措施,它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
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 城市社会保障通过国家立法或行政措
施实行,带有强制性。
? 2)城市社会保障的作用
102
? 社会保障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它既是保障
社会安全,使社会成员具有安全感的稳定
机制,又是确立机会均等、效率优先的调
节机制。城市社会保障对于改革时期城市
的稳定和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 一方面,社会保障是维持社会公平的
重要手段,城市社会保障能够使城市社会
成员有安全、稳定感,减轻改革时期由于
失业、职工收人差距拉大等问题带来的社
会动荡。
103
另一方面,城市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
劳动力的再生产,使劳动者获取和提高竞
争能力。
一些在竞争中暂时失利的劳动者及其
家属,既能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又可
得到职业培训、接受教育,获取新的知识
技能。使失业的劳动者重新得到参与竞争、
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社会财富的机会,使
劳动力后备力量的素质不断提高,保证整
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104
? 3)城市社会保障的管理
? 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指城市的社会
保障职能机构贯彻落实国家的社会保障法
律和政策,依法建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筹集和运行保障资金、调节保障分配、维
持保障秩序等一系列活动。
? 城市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主要是城市
的社会保险局以及民政、劳动、人事、卫
生等政府部门。
105
? 此外,工会、各种社会团体和社区组
织也是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力量。
? 2.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 1)城市社会保险制度
? 城市社会保险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
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
下,从国家、社会或有关部门获得物质帮
助和补偿的制度。
106
( 1)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建国初
期建立的。
1984年起,各地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
1997年,国务院制定了, 关于建立统
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制度。
107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
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义务。
( 2)医疗保险制度。 1988年,我国开
始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
企业的劳保医疗制度进行改革。 1998年,
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城
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08
( 3)失业保险制度。建国初期,我国
曾实行短暂的失业救济制度。
1999年,国务院颁布, 失业保险条
例,,失业保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
,条例规定,,失业保险覆盖城镇所有
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缴
纳失业保险费。
109
( 4)工伤保险制度。 20世纪 80年代末,
我国开始对工伤保险进行改革。
1996年,有关部门出台了, 企业职工
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开始在部分地区建
立工伤保险制度。
同年,我国有关部门还制定了, 职工
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为鉴
定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提供了依据。
110
( 5)生育保险制度。 1994年,我国有
关部门制定了,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
法,,规定生育保险费由企业缴纳,职工
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支付待遇主要包括:
因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和产假期间按月发
放的生育津贴等。
2001年底,全国平均生育保险费率为
0,7%,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达 3455万人。
111
? 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前身是针对
城市贫困居民的社会救济制度。
? 1993年,我国开始对城市社会救济制
度进行改革,尝试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到 1999年,全国所有城市和有建制镇
的县城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年,
我国正式颁布了,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条例,,为城市所有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
活保障。
112
? 3)城市社会福利制度
? 我国城市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出资
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
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
? 国家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
保障法, 等法律法规,为保障城市特殊困
难群体的生活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113
国家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
保障法, 等法律法规,为保障城市特殊困
难群体的生活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 4)城市优抚安臵制度
? 优抚安臵制度是指对国家和社会有功
劳的特殊社会群体给予补偿和褒扬的一种
制度。
? 5)城市灾害救助制度
114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大的水灾、旱灾、风灾、冰雹灾等自然灾
害不断,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为做好灾
民的救助工作,我国建立了针对突发性自
然灾害的社会救助制度。城市各级政府每
年都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救灾支出,用于安
臵和救济灾民,有力地保障了受灾城市人
民的基本生活。
6)城市社会互助制度
115
邻里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999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
事业捐赠法,,对社会捐赠活动的经常化、
制度化进行了立法规范和鼓励。
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还
有组织地帮助和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并
通过兴办社区服务业,为城市贫困对象提
供照顾和服务。
3、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体制
的改革
116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为发展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已初步建立的市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
系,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城市就
业矛盾依然突出,结构性失业更加严峻,
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化,人口老龄化和失业
人员的增加对社会保障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强。
117
? 1)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
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
的社会保障体系。
? 其主要特征是:
? 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
步统一。
?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强制建
立的基本保障主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
要;
118
? 社会保障逐步覆盖全体公民;
? 在基本保障之外,国家积极推动其他
保障形式的发展,力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
保障体系;
? 通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实行全国统一
的社会保障制度。
? 2)城市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主
要内容是:
119
? ( 1)把过去由多个行政部门分别管理
的社会保险转变为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
部门统一管理,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
部门也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
担社会保险具体事务的管理工作。
? ( 2)把过去由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事
务逐步转变为由社会机构管理,即社会保
险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险对象实
行社区管理。
120
? ( 3)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行政管理
和社会监督工作。社会保险基金被纳入财
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专门设立了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负责对社会保险
基金的征缴、管理和支付进行检查、监督,
对违法违现问题进行查处。
? ( 4)通过强化基金征缴和提高社会保
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等一系列措施,
努力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
121

20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