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
第一节 引言
1. 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的含义:
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环境资产(包括组成 环境的要素、环境质量)所提供的
物品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征出来。对环境进行经济价值
评估就是要衡量人们对环境物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
2. 为什么要进行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
2.1 对环境损害和效益进行价值评估则为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技术基础,并
且是将环境问题的经济影响纳入到综合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
2.2 之所以要对环境物品或服务进行货币化评估,是因为通过货币的形式,能够
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费用和效益进行测度。
第二节 环境资源的价值:总经济价值
1. 总经济价值的概念和简单分类
1.1概念:为了有别于传统的忽视环境资源价值的理论和方法,环境经济学家对
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把环境资源的价值称为总经济价值(total
economic value, TEV)。
1.2 分类: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分为两个部分:①使用价值(use value, UV)
或有用性价值(instrumental value);②非使用价值(non use value, NUV)
或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使用价值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直接使用价值(direct use value, DUV)、间
接使用价值(indirect use value, IUV)和选择价值( option value, OV)。
因此,我们可以写成:TEV=UV+NUV=(DUV+IUV+OV)+NUV
2. 使用价值
2.1 概念:使用价值是指当某一物品被使 用或消费的时候,满足 人们某种需要
或偏好的能力。
2.2直接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资源直接满足人们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以森林为
例,木材、药品、休闲娱乐、植物基因、教育、人类住区等都是森林的直接使用
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在概念上是易于理解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经济上易于衡量。
森林产品的产量可以根据市场或调查数据进行估算。 但是药用植物的价值却难于
衡量。
2.3 间接使用价值包括从环境所提供的用来支持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各种
功能中间接获得的效益。间接使用价值类似于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功能。仍以森
林为例,营养循环、水域保护、减少空气污染、小气候调节等等都属于间接使用
价值的范畴。它们虽然不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但却为生产和消费的正常进
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2.4选择价值又称期权价值。选择价值同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资源以备未来之用
的支付愿望的数值有关,包括未来的直接和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被保护
的栖息地等)。选择价值的出现取决于环境资源供应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的存在,
并且依赖于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因此,选择价值相当于消费者为一个未利用的
资产所愿意支付的保险金,仅仅是为了避免在将来失去它的风险。
3. 非使用价值
3.1非使用价值则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认为的某种物品的内在属性,它与人们是否
使用它没有关系。
3.1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价值是人们对环境资源价值的一种道德上的评判,包
括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同情和关注。
3.2人们之所以认为资源或环境具有存在价值,是因为人们具有:
①遗赠动机:同人们愿意把某种资源保留下来遗赠给后代人有关。
②礼物动机;
③同情动机。
第三节 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
1. 环境经济评价的基础是人们对于环境改善 的支付意愿,或是忍受环境损失的
接受赔偿意愿。
2. 获得人们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途径
一是从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 息中获得;二是从其他事物中
所蕴涵的有关信息中获得;三是通过直接调查 个人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
愿获得。
3. 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的 3 种类型:直接市场评价法、揭示偏好法、
陈述偏好法。
第四节 直接市场评价法
1.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1.1 直接市场评价法有时称常规市场法,又称物理影响的市场评价法。它是根据
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方法 。
1.2 直接市场评价法把环境质量看作是一个生产要素。环境质量的变化会进而导
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变化,而价格和产
出的变化是可以观察到并且是可测量的。市场评价法利用市场价格(如果市场价
格不能准确反映产品或服务的稀缺特征,则要通过影子价格进行调整),赋予环
境损害以价值(环境成本)或评价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效益 。
2. 剂量 -反应方法
2.1 基本内容 : 剂量-反应法(dose-response technique)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评
估环境变化给受者造成影响的物理效果。剂量-反应法的目的在于建立环境损害
(反应)和造成损害的原因之间的关系,评价在一定的污染水平下,产品或服务
产出的变化,并进而通过市场价格(或影子价格)对这种产出的变化进行价值评
估。
2.2 获得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物理效果的有关数据的渠道:
①实验室或实地研究。
②受控试验。
③通常采用统计回归技术试图将某种影响与其他影响分离开, 这在健康影响研究
中较为常见。
④根据实际生活中大量的信息,建立各种关系模型。
3. 生产率变动法
3.1 基本内容:生产率变动法( changes in productivity approach)或称生
产效应法(effect on production approach)认为,环境变化可以通过生产过
程影响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和利润,或是通过消费品的供给与价格变动影响消费
者福利。
3.2 步骤:
( 1)估计环境变化对受者(财产、机器 设备或者人等)造成影响的物理效
果和范围。
( 2)估计该影响对成本或产出造成的影响
( 3)估计产出或者成本变化的市场价值
3.3 方法:
假设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影响( E)体现在受影响的产品的产量、价格和
成本等方面,即净产值的变化上,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式中: p——产品的价格; c——产品的成本; q——产品的数量。
式( 8-2)中共有 i=1, 2,…, k 种产品和 j=1, 2,…, k 种投入,环境变化
前后的情况分别用下标 x、 y 表示。
表 8-2 为环境改变的生产效应。如表 8-2 所示,当产品增加而投入减少时,
对于社会而言,将产生双倍收益;与之相反,则是双倍损失。而另一方面,产品
及投入可能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就会互相抵消一些。
表 8-2 环境改变的生产效应
环境变化 产 出 投 入
土壤质量提高 增加 降低
渔业污染减少 增加 不变
保护森林 增加 增加
工业用水质量提高 不变 降低
土壤侵蚀 降低 增加
渔业污染增加 降低 不变
森林损失 降低 降低
工业用水质量降低 不变 增加
预测市场反应可能会十分复杂。面对 环境变化的影响,生产者与消费者可
能会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例如,消费者将不再购买被污染的粮食;生产者将减
少对污染敏感的谷物的种植面积。如果在这种适应性变化出现之前做出评价,将
会过高估计环境影响的价值;而如果在上述适应性变化之后进行评价,则会对给
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福利带来的真实影响估计不足。
3.4 利用生产率变动法对环境损害或效益进行评估所需的数据与信息有:
①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可交易物品的环境影响证据;
②有关所分析物品的市场价格的数据;
③在价格可能受到影响的地方(时候) ,对生产与消费反应的预测;
④如果该物品是非市场交易品,则需要与其最相近的市场交易品(替代品)
的信息;
⑤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环境损害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需要对可能的
或已经实施的行为调整进行识别和评价。
4.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
4.1基本内容:疾病成本法(cost of illness approach)和人力资本方法(human
capital approach)就是用于估算环境变化造成的健康损失成本的主要方法,或
者说是通过评价反映在人体健康上的环境价值的方法。
4.2 步骤与方法:
( 1)识别环境中可致病的特征因素(致病动因) :即识别出环境中包含哪些可导
致疾病或死亡的物质。
( 2)确定致病动因与疾病发生率和过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 3)评价处于风险之中的人口规模。
( 4)估算由于疾病导致缺勤所引起的收 入损失和医疗费用:对疾病所消耗
的时间与资源赋予经济价值。
式中: I
c
——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导致的疾病损失成本;
L
i
—— i 类人由于生病不能工作所带来的平均工资损失;
M
i
—— i 类人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医药费、治疗费等) 。
如果实际的医疗费用(例如,药品和医生的工资)存在严重的价格扭曲现象
的话,则需要通过影子价格(或影子工资)进行调整。
( 5)估算由于过早死亡所带来的影响: 利用人力资本法来计算由于过早死
亡所带来的损失,则年龄为 t 的人由于环境变化而过早死亡的经济损失等于他在
余下的正常寿命期间的收入损失的现值。
式中:π
t+i
——年龄为 t 的人活到 t+ i 年的概率;
E
t+i
——在年龄为 t+ i 时的预期收入;
r——贴现率;
T——从劳动力市场上退休的年龄。
4.3 利用疾病成本法或人力资本法对环境损害或效益进行价值评估所需的数
据与信息有:
①致病动因的水平( F) ;
②可致病的环境质量阈值( S) ;
③超过阈值的强度( X) ;
④与强度相对应的持续时间( Y) ;
⑤与上述因素相对应的发病率( N,每百万人口 n 例) ;
⑥暴露人群的评估:分布规律、敏感人群统计等;
⑦剂量 -反应关系为:
N=N( F)
F=( S, X, Y,…)
⑧与上述发病率对应的工时损失数和医疗费用耗费;
⑨单位工时工资、医生工资、设备折旧、药品价格等。
5 机会成本法
5.1 基本内容:
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
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在评估无价格的自然资源方面,运用机会成本
法估算保护无价格的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 可以用该资源作为其他用途时可能获
得的收益来表征。 机会成本法特别适用于对自然保护区或具有唯一性特征的自然
资源的开发项目的评估。
5.2 适用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估算资源保护的机 会成本,然后让决策者或公众来
决定自然资源是否具有这样的价值或是否值得为保护该资源而放弃这些收益。
用机会成本法计算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
法。当某一项目的开发或建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可以同时设计另一个作
为原有环境质量替代品的补充项目, 以便使环境质量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影响保持不变。
6 直接市场评价法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6.1 直接市场评价法主要适用于解决以下问题:
①土壤侵蚀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以及泥沙沉积对流域下游地区使用者造成
的影响(例如,对低地的农民、河水使用者、河流航行等) ;
②酸雨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影响,以及它对材料和设备造成的腐蚀等影响;
③空气污染通过大气中的微粒和其他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④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⑤由于排水不畅和渗漏问题,造成受灌地的盐碱化,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
⑥砍伐森林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
6.2 采用直接市场评价法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①环境质量变化直接增加或者减少商品或服务的产出, 这种商品或服务是市
场化的,或者是潜在的、可交易的,甚至它们有市场化的替代物;
②环境影响的物理效果明显, 而且可以观察出来, 或者能够用实证方法获得;
③市场运行良好,价格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的良好指标。
第五节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
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1揭示偏好法(revealed preference approach)是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
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
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1.2我们通常会发现,在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商品,它们可以作为环境所提供服务
的替代品。例如,游泳池可以看作是洁净湖泊或河流具有的休闲功能(例如,游
泳)的替代物;私人公园可以看作是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替代物。如果这种
替代作用可以成立,则增加环境物品或服务的供应所带来的效益,就可以从替代
它们的私人商品购买量的减少测算出来,反之亦然。
必须注意的是环境的某些服务功能是能够被有些私人物品完全替代的, 但有些
只能是部分替代,甚至是无法替代的。
2. 内涵资产定价法
基本内容:
内涵资产定价法( hedonic property pricing)又称内涵价格法( hedonic price
method) ,它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理论,即人们赋予环境的价值可以从他们购买的
具有环境属性的商品的价格中推断出来。
内涵资产定价法通常选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 它通过揭示不同的房地产价格
与不同的房地产的环境属性, 采用多重回归方法来研究房地产价格与可能影响房
价的许多变量的关系。
工资差额比较法是用工资水平的差异(工时和休假的差异可以折合成工资)来衡
量环境质量的货币价值的方法。但是,工资差额法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仍然
是令人质疑的。
2.1 步骤与方法:
假设:买主了解决定房价的各种信息;所有变量都是连续的;这些变量的变
化都影响住房价格;房地产市场处于或接近于均衡状态。我们就可以通过下述步
骤和方法来进行价值评估。
( 1)建立房产价格与其各种特征的函数关系:
P
h
= f( h
1
, h
2
,…, h
k
) ( 8-5)
式中: P
h
——房产价格;
h
1
, h
2
,…——住房的各种内部特性和住房的周边环境特性;
h
k
——住房附近的环境质量。
假设上述函数是线性的,其函数形式为:
P
h
=α
0
+α
1
h
1
+α
2
h
2
+… +α
k
h
k
( 2)求出边际隐价格:把房产价格函数 对特定的使用特性求导,可以求得
每种特性的边际隐价格。边际隐价格表示在其他特性不变的情况下,特性 i 增加
1 单位,房产价格变动幅度。
对空气污染而言,假设空气污染的边际隐价格是常数:
空气污染的边际隐价格为常数的含义是房产特征的每一边际增加的隐价格
是固定不变的。
图 8-2表示边际隐价格曲线。 该曲线也表示买主的需求曲线或支付意愿函数。
现在假设通过调查已知两个或两个以上买主购买 h
k
的数量,通过式( 8-6)
可以求出相应的隐价格, h
k
和隐价格的组合可以看作该买主的最大效用平衡点,
即边际支付意愿等于边际机会成本时的购买量和其隐价格的交点。
图 8-3 表示已知两个买主的最大效用平衡点的情况。曲线 D
1
和 D
2
分别是买
主 1 和买主 2 的需求曲线或边际支付意愿曲线。 R 是边际机会成本曲线。 A 和 B
是买主 1 和 2 的最大效用平衡点,可以通过调查获得。
2.3 内涵资产定价法适合评价下述的环境变化与问题:
①局地空气和水质量的变化;
②噪声,特别是飞机和交通噪声;
③舒适性对于社区福利的影响;
④工厂选址、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选线规划;
⑤评价城市中比较贫困的地区改善项目的影响。
采用内涵资产定价法,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①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
②人们认识到而且认为环境质量是财产价值的相关因素;
③买主比较清楚地了解当地的环境质量或者环境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④房地产市场不存在扭曲现象,交易是明显而清晰的。
3. 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
基本内容:
防护支出法( preventive expenditure approach)有时也称防务支出法
( defensive expenditure approach 或防护行为法 preventive behavior approach) ,它
根据人们为防止环境退化所准备支出的费用多少推断出人们对环境价值的估价,
属于揭示偏好法。而重置成本法( replacement cost approach)则是估算环境被破
坏后将其恢复原状所要支出的费用,属于直接市场评价法。
面对环境变化,人们可能会采取的防护行为主要包括:
( 1)采取防护措施
( 2)购买环境替代品
( 3)迁移
( 4) “影子 /补偿”项目
3.2 步骤与方法:
( 1)识别环境危害
( 2)界定受影响的人群
3.3 信息来源:
①直接观察
②对所有受到危害的人进行广泛的调查
③对感兴趣的人抽样调查
④专家意见
3.4 适用范围与条件:
①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
②土壤侵蚀,滑坡以及洪水风险;
③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
④海洋和沿海海岸的污染和侵蚀。
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①人们能够了解和理解来自于环境的威胁;
②人们能够采取措施保护他们自己免受影响;
③能够估算并支付这些保护措施的费用。
4. 旅行费用法
4.1 基本与理论基础:
旅行费用法( travel cost approach)常常被用来评价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
或者环境资源的价值。 它要评估的是旅游者通过消费这些环境商品或服务所获得
的效益,或者说对这些旅游场所的支付意愿(旅游者对这些环境商品或服务的价
值认同) 。
4.2 步骤与方法
( 1)定义和划分旅游者的出发地区:以 评价场所为圆心,把场所四周的地
区按距离远近分成若干个区域。距离的不断增大意味着旅行费用的不断增加。
( 2)在评价地点对旅游者进行抽样调查。
( 3)计算每一区域内到此地点旅游的人次(旅游率)
( 4)求出旅行费用对旅游率的影响:根 据对旅游者调查的样本资料,用分
析出的数据,对不同区域的旅游率和旅行费用以及各种社会经济变量进行回归,
求得第一阶段的需求曲线即旅行费用对旅游率的影响。
Q
i
=f( C
Ti
, X
1
, X
2
,…, X
n
) ( 8-7)
Q
i
=α
0
+α
1
C
Ti
+α
2
X
i
( 8-8)
式中: Q
i
——旅游率, Q
i
=V
i
/ P
i
;
V
i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出的 i 区域中到评价地点的总旅游人数;
P
i
—— i 区域的人口总数;
C
Ti
——从 i 区域到评价地点的旅行费用;
X
i
——包括 i 区域旅游者的收入、受教育水平和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经济
变量, X
i
=( X
1
,…, X
n
) 。
通过回归方程( 8-7)和( 8-8)确定的是一个所谓的“全经验”需求曲线,
它是基于旅游率而不是基于在该场所的实际旅游者数目。 利用这条需求曲线来估
计不同区域中的旅游者的实际数量,以及这个数量将如何随着门票费(或称入场
费)的增加而发生的变化情况,来获得一条实际的需求曲线。
( 5)确定对该场所的实际需求曲线:根 据第一步的信息,对每一个出发地
区第一阶段的需求函数进行校正可求出每个区域旅游率与旅行费用的关系:
与式( 8-8)不同,式( 8- 9)共有 k 个等式,每个等式中的β值不同。每个
区域有一个等式。
( 6)计算每个区域的消费者剩余。
( 7)将每个区域的旅游费用及消费者剩 余加总:得出总的支付愿望,即是
评价景点的价值。
4.3 旅行费用法适用于评价以下场所:
①休闲娱乐场地;
②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用于娱乐的森林和湿地
③水库、大坝、森林等兼有休闲娱乐及其他用途的地方等。
旅行费用法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①这些地点是可以到达的,至少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到达;
②所涉及的场所没有直接的门票及其他费用,或者收费很低;
③人们到达这样的地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或者其他开销。
第六节 陈述偏好法
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contingent valuation,简称 CV 法)是典型的陈述偏好
法。意愿调查评估法试图通过直接向有关人群样本提问来发现人们是如何给
一定的环境变化定价的。
1.2 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中有两个广泛应用的概念,即对某一环境改善效益的
支付意愿和对环境质量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
1.3 与直接市场评价法和揭示偏好法不同,意愿调查法不是基于可观察到的或间
接的市场行为,而是基于调查对象的回答。他们的回答告诉我们在假设的情
况下,他们将采取什么行为。调查过程一般通过问卷或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
行。直接询问调查对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是意愿调查法的特点。
1.4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分类:
直接询问支付意愿
投标博奕法
比较博奕法
询问选择的数量
无费用选择法
优先评价法
征询专家意见 专家调查法 (Delphi 法 )
2. 投标博奕法
2.1 基本内容:投标博奕法( bidding game approach)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假
设的情况,说出他对不同水平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投
标博奕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估方面。
2.2 使用方法:
投标博奕方法又可分为单次投标博奕和收敛投标博奕。
在单次投标博奕中, 调查者首先要向被调查者解释要估价的环境物品或服务
的特征及其变动的影响,以及保护这些环境物品或服务(或者说解决环境问题)
的具体办法,然后询问被调查者,为了改善保护该热带森林或水体不受污染他最
多愿意支付多少钱(即最大的支付意愿) ,或者反过来询问被调查者,他最少需
要多少钱才愿意接受该森林被砍伐或水体污染的事实(即最小接受赔偿意愿) 。
在收敛投标中, 被调查者不必自行说出一个确定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
的数额,而是被问及是否愿意对某一物品或服务支付给定的金额,根据被调查者
的回答,不断改变这一数额,直至得到最大支付意愿或最小的接受赔偿意愿。
通过上述调查得来的信息被用于建立总的支付意愿函数或接受赔偿意愿函
数。
3. 比较博奕法
基本内容:比较博奕法(trade-off game)又称权衡博奕法,它要求被调查者在
不同的物品与相应数量的货币之间进行选择。
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就某一小区的公园扩建计划, 调查小区居民对公园扩建计划的支付
意愿。 我们从对小区居民的调查中需要获得的信息是居民对公园面积边际增量的
支付意愿。假设公园的现有面积为 1km
2
,小区居民总数为 20 000 人。
第一步,选定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必须具有代表性。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我
们选择了 6 个具有代表性的人。
第二步,详细介绍要评价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属性,这里我们要介绍公园的
属性。
第三步,向被调查者提供两套选择方案:①公园仍然保持 1km
2
的面积,因
而居民也不需要付钱;②扩大公园面积,同时支付若干数额的货币。
表 8-7 利用比较博奕法估算小区居民对公园扩建的支付意愿
支出方案Ⅰ 支出方案Ⅱ
捐赠金额 /元
公园面积 /km
2
0
1
10
2
在表 8- 7 的支出方案Ⅱ中任意给出一个捐赠的钱数(比如说 10 元) ,询问被
调查者愿意选择哪一种支出(方案Ⅰ还是方案Ⅱ) ;如果被调查者选择了支出方
案Ⅱ,那么就逐步提高捐赠水平(比如说 11 元) ,如果选择了支出方案Ⅰ,那么
就逐渐降低捐赠水平(比如 9 元) 。反复询问被调查者直到他认为两种支出方案
没有差异为止。假设在捐赠水平为 15 元时,被调查者对支出方案Ⅰ和Ⅱ的选择
无差异(即认为选择Ⅰ也行,Ⅱ也可以) 。则我们就可以把它解释为被调查者对
公园面积扩大 1km
2
的支付意愿为 15 元。
表 8- 8 为被调查者对扩大公园面积的不同方案的支付意愿。在表 8- 8 中保
持表 8- 7 中的支出方案Ⅰ不变,只改变支出方案Ⅱ中公园面积和相应的捐赠金
额。
假设我们对 6 个被调查者都重复进行了上述过程,并获得了相应的信息,其
结果见表 8- 8。
表 8-8 被调查者对扩大公园面积的不同方案的支付意愿
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 /元
公园
面积
/1km
2
被调
查者 1
被调
查者
2
被调
查者
3
被调
查者
4
被调
查者
5
被调
查者
6
平均
总支
付意
愿 /万
元
扩建
成本 /
万元
净效
益 /万
元
1 0 0 0 0 0 0 0 0 0 0
2 15 18 11 8 22 13 14.5 29.0 2.0 27.0
3 22 27 15 12 33 20 21.5 43.0 4.0 39.0
4 26 32 18 15 40 26 26.2 52.4 6.0 46.4
5 20 36 20 17 45 31 29.7 59.4 8.0 51.4
6 31 39 21 18 48 34 31.8 63.6 10.0 53.6
7 32 40 21 18 50 35 32.7 65.4 12.0 53.4
第四步,选择净效益最大的扩建方案。假设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的平均值可以
代表该小区每个居民的支付意愿。 则该小区居民对公园扩建的不同方案的总支付
意愿为某一方案的平均支付意愿乘以 20 000 人。同时我们假设公园扩建的成本
随着公园面积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每平方公里的扩建费用为 20 000 元) ,则把每
一个方案的支付意愿总值减去相应的扩建成本, 就可以获得每一个扩建方案的净
效益。将计算结果列于表 8- 8 中。由表 8- 8 可见当公园面积为 6km
2
时,或者说
再扩建 5km
2
时,其净效益最大,为 536 000 元。
4. 无费用选择法
4.1 基本内容:无费用选择法(co stless choice)通过询问个人在不同的物品
或服务之间的选择来估算环境物品或服务的价值。
4.2举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假设太湖湖水严重污染,已经影响了湖边居民的生活。要对湖边的居民进行
随机抽样调查,并通过无费用选择法进行试验。这里我们介绍的是两方案的无费
用选择法。
首先向被调查者详细介绍太湖水污染的影响, 然后提出两个方案供被调查者
选择。方案Ⅰ:每年赠给被调查者一笔款项。方案Ⅱ:清除 90%的湖水污染。
每人只有一次选择赠款的机会。如果选择减少 90%的污染,就意味着减少 90%
污染的价值至少等于被放弃的款项。进一步给出更高的赠款额,对另一组被调查
者调查,直至被调查者选择赠款,这就意味着减少 90%的污染的价值低于最后
一个款项。将调查结果列于表 8- 9。
表 8-9 减少太湖水污染的无费用选择法调查结果
选择本项方案的人数 /人
调查人数 /人
减少 90%湖水污染 接受赠款 (括号后为赠款
数 )
20 20 0(10 元 )
20 14 6(20 元 )
20 10 10(30 元 )
20 4 16(40 元 )
20 0 20(50 元 )
表 8-9 表明, 对每一套方案都随机选取 20 人进行调查。 当赠款额为 10 元时,
第一组的所有 20 个人都选择了减少 90%湖水污染的方案,说明被调查者认为减
少 90%污染的最低价值为 10 元(或者说最低的支付意愿) 。当赠款额提高到 50
元时,第五组的所有 20 个人全部选择了接受赠款,表明被调查者认为减少 90%
的湖水污染的最高价值(或者说最高的支付意愿)小于 50 元。该实验可以测定
出被调查者对减少污染的最低和最高支付意愿, 但是无法求出被调查者对减少污
染的平均支付意愿。
5. 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样本数目。一般要求样本数要足够多,以便能反映出被调查区域的人群的
情况。第二,对偏差较大的答案(或答卷)的处理。通常情况下要把那些特别极
端的答案从有效问卷中剔除, 因为这些出价可能是不真实的或是对问题的错误回
答。第三,与汇总有关的问题。
6.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局限性
6.1各种偏差的存在:
1.信息偏差
2.支付方式偏差
3.起点偏差
4.假想偏差
5.部分 - 整体偏差
6.策略性偏差
6.2 支付意愿与接受赔偿意愿的不一致性
6.3 抽样结果的汇总问题
7.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适于评价下述物品或服务:
①空气和水质量;
②休闲娱乐(包括钓鱼,狩猎,公园,野生生物) ;
③无价格的自然资产的保护,如,森林和原始区域;
④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⑤生命和健康影响或风险;
⑥交通条件改善;
⑦供水、卫生设施和污水处理。
当具备以下条件时,可以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①环境变化对市场产出没有直接的影响;
②难以直接通过市场获取人们对物品或服务的偏好的信息;
③样本人群具有代表性,对所调查的问题感兴趣并且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④有充足的资金、人力和时间进行研究。
8.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
迄今为止, 在发展中国家还很少有把意愿调查评估法应用于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
实例。
被调查者的环境意识以及政府对环境信息的公开程度等都会影响到评估结果的
准确性。
发展中国家通常都比较缺乏对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的传统。
第七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1. 方法选择的规律
我们可以把环境影响的方面分为 4 大类:生产力、健康、舒适性和环境的存
在价值。针对不同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估。
当环境变化对生产力产生影响时,首选的方法就是直接市场评价法,它能够
对因环境变化而导致对生产的影响(如,酸雨造成的作物减产)赋予一个市场价
值。如果这些影响会引致采用一些防护性措施时,也可以采用防护支出法、机会
成本法以及重置成本法。
对健康影响(包括安全)而言,由于人力资本法和疾病费用法是基于收入的
减少以及直接的医疗费用进行估算的, 所得的数值是环境质量变化价值的最低限
值。防护行为(如,气喘病人迁移以避免空气污染)和防护支出(如,采取私人
水处理措施防止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也可以用来评估健康影响。目前,对健康影
响的研究越来越多地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它度量人们对避免或者减小伤害
(或者风险)以及经济损失的支付意愿以及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对于舒适性的影响, 旅行费用法和财产内涵价格法分别基于到达某地的旅行
费用以及因环境原因造成的财产价值的差别来进行评估。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也
可以用于评估人们对舒适性的偏好。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唯一的能够揭示环境资源存在价值的方法, 因为其他
方法考虑的都是使用者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与效益。
对不同环境影响方面的评价技术选择可参见表 8-10。
表 8-10 环境影响及其价值评估技术选择
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选择
生产力
直接市场价值评估法
防护支出法
重置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
健康影响
人力资本法
疾病费用法
防护支出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舒适性
旅行费用法
内涵资产价值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2. 方法选择的依据
①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②信息的可得性
③研究经费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