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
范围划分
第四节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一、相互作用的分类
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三、空间扩散
相互作用的分类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
第二类,各种不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
实现的交易过程;
第三类,信息的流动和创新(新思维、
新技术)的扩散等。
海格特( P,Haggett,1972 )借用物理学中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把空间相互作用的形式
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类型。
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1.互补性
对应的供需关系
2.中介机会
货物输送的 A和 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
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 C地,引起货物运
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的现象。
3.可运输性
货物的可运输性由单位重量的价值所决定。
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
空间扩散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物质流、货币流或信息流在特定的时间和
空间中从源生地产生,经过若干时间后扩
散到承受者身上。
传染扩散( P156)
等级扩散( P157)
重新区位扩散( P157)
空间扩散的障碍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自然障碍,如河流、湖泊、山脉、沙漠等;
文化障碍,如语言、种族、宗教上的差异等;
社会障碍,反映在阶级、年龄、性别、社会
经济地位等;
政治障碍,如民族性、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精神障碍,观念、态度、个性等。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一)背景
(二)有关的概念和术语
(三)理论假设
(四)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
(五)对克氏理论的验证与讨论
(六)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七)廖、克学说的比较与评价
背景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 Walter Christaller):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 1933年)
地理学主要用描述方法研究城市区位、形态、
经济特征等外部表现。克氏把地理学的空间观
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
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以抽象演绎的方
法创立了主要根据城市向它周围的腹地所提供
的服务来解释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理论。
奥古斯特 ·廖什( August L?sch):, 经济
的空间分布, ( 1940年 )
有关概念和术语 ( P161-162)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1.中心职能( Central Place Function)
中心地 ( Central Place)
2.企业单位( Establishment)
职能单元( Functional Unit)
3.中心地的等级和中心性 ( Centrality)
4.门槛值( Threshold)和服务范围
理论假设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 1)一片没有明显起伏的、无边的大平原;
“理想地表,,均质平原和经济人
( 2)土壤肥力和水份供应等环境几乎一样;
( 3)平原上的初始人口分布是均匀的;
( 4)运输条件完全一样,全部活动通过陆路,
影响这种运输的唯一因素就是距离;
( 5)人们的活动都是有理智的。消费者遵循距
离最小化原则;经营者会寻找最佳位置,
以取得最大的市场,使其利润最大化。
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 1)基于长时期周期农业市场服务中心的演化,
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同一等
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
或附属区,市场区的范围是六边形的。
( 2)整个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
网络,相互嵌套而成。
( 3)在市场原则下 (K= 3)的中心地空间结构。
( 4)在交通原则( K=4)和行政原则( K=7)下
的中心地空间结构。
克氏模型的特点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具有严格的等级体系,市场原则、
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
形成,使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
不同等级的中心在数量上,从大到小按
一定的倍数增加,同等级别的中心地应
有相似的人口、相似的职能类型、相似
的职能数和相似的市场区范围,从而在
市场供应上从低级到高级形成逐级依赖
的嵌套关系。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呈阶
梯状特点的等级体系结构。
对克氏理论的验证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主要通过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及其等级差异,中
心地的人口与职能数、企业数、职能单元数之
间的关系,中心地的人口和市场区大小、城市
间距的关系等论证一个区域的中心地是否确实
存在着克氏所描述的等级体系。
斯梅尔斯( A.E.Smailes)( 1944年)
布雷西 (H.E.Bracey).布拉什 (J.E.Brush)(1953年 )
贝里 (B.J.L.Berry)和加里森 (W.L.Garrison)
(1958,1962,1967年 )
斯金纳( G.W.Skinner)( 1964年)
克氏模式的变形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 1)集聚变形,现实中,在大城市附近有比
较稠密的低级城镇聚落。中心城市越大,围绕
着它的较低级的中心就越稠密。
( 2)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变形,城市中
心直接或间接依赖的资源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
也影响城市的空间组织。
( 3)时滞变形,这是由于聚落体系发展中的
时间差造成的。
诺瑟姆 ( Ray.M.Northam)(美)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需求圆锥体 ( P169-170)
决定消费者购买某种货物的数量的实际价格
随货物提供点的距离长短而变化。距离越远,
运费越高,货物的实际价格越高,对该货物
的需求也就越少。
六边形能容纳尽可能多的企业,成为市场区
最理想的形状。聚落的形成从最低级货物的
门槛需求开始,向上建立中心地体系。通过
不断改变六边形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得到不
同规模的市场区。
市场网
廖士景观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在重叠不同大小的六边形网络时,使它们至少
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该中心点由于能提供所有
地方需求而成为最高级中心地。而后把各六边
形网络绕大城市旋转,使各中心地在中心地体
系内所集中的活动数量尽可能地大。换言之,
使其它中心地的位置尽可能地相互重合。通过
六边形网的旋转,从中心城市放射出 6个 60° 的
扇面。每一个扇面由两个 30° 的扇面组成:一
个是, 城市密集, 的扇面;另一个是, 城市稀
少, 的扇面。总共有 6个, 城市密集, 扇面和 6
个, 城市稀少, 扇面,形成所谓廖士的, 经济
景观, 。
廖、克学说的比较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均质平原的假设:人口的均匀分布是否连续。
市场区的概念:服务中心与生产中心。
关于六边形结构的最理想形式,最大服务
范围与最低级职能的门槛需要。
关于 K值的含义,K值的确定;不同的商品的
不同市场区。
关于城市分布的均匀性。
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 6)是现代城市地理学形成的标志。
( 1)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
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
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
( 2)中心地理论仅较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而
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
( 3)克氏忽视了制造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 4)强调城市间的等级联系而忽视横向联系。
( 5)许多理论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
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 有关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
● 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
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二、生长极理论
三、核心 -边缘模式
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 P179)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 R.Nurkse)为代表。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 A.O.Hirschman)为代表。
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在空间上建立许多据
点,平衡投资,互为顾客,提高购买力,扩
大生产。
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集
中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横向关
联效应,吸引相同产业的发展和集中;通过前
向关联效应,利用主导部门的产品发展再加工
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效应诱发原材料生产,
扩大经济效果。
生长极理论 (P180)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
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
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
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
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
生长极。
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 F.Perroiix)
于 1950年提出。
生长极的空间度量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赫希曼首先将空间度量引进到生长极的概念中。
他指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每一地区,
但是,一旦经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了
主导工业 ( Master Industry) 或发动型工业时,
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
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该地区必然成为一种
核心区域 ( Core Region),而每一核心区均
有一影响区 ( Zone of Influence) 。约翰 ·弗
里德曼 ( JohnFriedmann) 称这种影响区为边
缘区 ( Peripheral Region) 。
核心 -边缘模式( P181)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
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
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
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
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与边缘
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核心 -边缘模式要点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 核心和边缘间的控制依赖关系是模式的基
础,是内部(空间的)发展变化的根源;
◆ 连续不断地产生的革新,是空间系统发展
的动力;
◆ 模式中包含革新的扩散、决策、移民和投资
四个不平衡的基本空间作用过程,而每一个动
态过程都会影响整个空间系统中的次系统;
◆ 各种空间类型结合可形成空间组织,空间组
织又与外生核心区相关联。
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一)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
(二)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
(三)应用示例
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结节点、结节区域和城市等级体系 ( P150)
城市联系所及的范围可称之为城市的绝对影
响范围。城市对外影响力的大小一般随距离
而衰减。
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 (直接腹地) 是一个城
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
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换句话
说,城市直接吸引范围的形成是区域内同级
城市空间交互作用力量平衡的结果。
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一类是 经验 的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
加以确定的方法;一类是 理论 的方法,即通
过若干理论模式进行推算的方法。
调查的类型
( 1)线上的调查
( 2)面上的调查
( 3)点上的调查
若干中心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分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 1)确定同级别的中心城市
所谓中心城市,指的是在政治经济、文教科
技、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等方面
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
性城市。
( 2)确定职能调查的指标体系
资本流、信息流和客流是 3个可以综合反映城
市对外社会经济联系的比较理想的指标。
结节性与中心性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C = N - L
C是城市的中心性,即为城市以外区域
服务的相对重要性; N是城市的结节性,
即城市为本地和外地服务的总的绝对重
要性; L为城市自身作为地方消费和服
务的一个单元的重要性。
普雷斯顿( R E.Preston)在 70年代提出。
普雷斯顿的实际操作模式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C = R + S - aMF
R:城市零售总额;
S:经选择的几种服务业的经营总额;
a:中等家庭收入中用于零售和几种服
务支出的百分比;
M:某城市的中等家庭收入;
F:某城市的总家庭数。
理论方法( P151)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赖利( W.J.Reilly)提出零售引力定律;
康弗斯( P.D.Converse)分界点(断裂点)
公式:
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
成正比,与离它的距离成反比。
第四节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
(一)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二)中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
组织
(三)中国的城市经济区
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第四节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
中国市镇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集聚分布型;
我国市镇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半部,并形成辽
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四
个大的城市集聚区;
城市沿铁路干线、沿江、沿海呈线状集中分
布现象明显。
中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组织
第四节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
城市经济影响区,城市经济活动影响能力能够
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
确定城市影响区的基本方法,首先构造城市经
济影响力的复合指标,然后按复合指标将各城
市分成不同的等级,最后按城市间影响力交互
作用的原理,主要用新断裂点公式求解各级城
市影响区。
分析结果( P190-193)
中国的城市经济区
第四节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
城市经济区,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
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
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
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它是为了发挥中心城
市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一
种综合性的城市地域的空间组织形式。
顾朝林:两大经济地带、三条经济开发轴线、
九大城市经济区和 33个 Ⅱ 级区。( P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