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伤寒 【传播的昆虫种类】苍蝇、蟑螂 【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开始至恢复期均可由粪便排菌,但以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也最强。病愈后排菌量减少,有2~5%的病人持续3个月以上,称慢性带菌者,3个月以内称暂时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伤寒流行或散发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通过污染病菌的手、餐具、食物、水、苍蝇或蟑螂而传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以儿童及青壮年较高,病后获持久免疫力,仅有2%再次发病。 4.流行特征 终年发病,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多见,夏秋季为主。 5.病理特点 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小结的增生、坏死最显著。 6.典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严重及常见的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相关的诊断技术】 一、诊断依据 ㈠流行病学资料 注意当地有否伤寒的流行、流行季节、患者的生活习惯、既往史、预防接种史及接触史等。 ㈡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1~2周不退,伴有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应高度怀疑伤寒。若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更助于诊断。对不典型病例应注意,以免漏诊。 ㈢实验室检查 血中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氏反应阳性,有助于诊断,确诊的唯一依据是血、骨髓、粪等中培养出伤寒杆菌。 二、鉴别诊断 ㈠病毒感染 主要是上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感染。有持续发热及白细胞减少,但无伤寒中毒症状,无相对缓脉、玫瑰疹、少有肝脾肿大,肥达氏反应及伤寒杆菌培养阴性。且病程短,1~2周可治愈。 ㈡钩端螺旋体病 近期有疫水接触史,有钩体病的“寒热、酸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等三症状、三体征,白细胞计数高,血沉快,血清凝溶试验阳性。 ㈢粟粒型肺结核 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史。呈不规则发热、常伴有盗汗、脉速、气促、紫绀、消瘦等表现,血沉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2周后胸片可见粟粒型病灶。 ㈣疟疾 体温波动大,有寒战、高热、热退时大汗淋漓特点,并有一定的间歇期, 以脾肿大为主,质偏硬,常有贫血,血或骨髓切片可发现疟原虫。 ㈤败血症 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感染者,血中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但中性粒细胞常增高。可有原发病灶。血培养可确诊。 ㈥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季节;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于8~9月。后者症状比前者轻,均有被虱咬史、突起高热、寒战、结膜充血、脉快。皮疹于病程3~5天出现。分布广,数量多、色暗红,压之不退色,退疹后有色素沉着,病程约2周,外斐反应阳性。 ㈦恶性组织细胞病 病情变化快,有不规则高热,进行性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消瘦,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可发现恶性组织细胞。 三、中医辨证: ㈠辨证依据 发病季节多见于夏秋。起病较慢,初起虽有恶寒发热,但热势不扬,并有头身重痛,胸闷脘痞,舌苔垢腻脉濡缓等。辨证时,首先在于分辨湿热的偏盛程度,有无兼挟。其次应辨别病变所属部位,尤其应注重气分的辨证。 ㈡类证鉴别 本病应与风温挟湿和暑温相鉴别,风温多于冬春病,且以肺卫症状多。暑温多见于夏令,多以阳明热盛的证候较多。 ㈢证候鉴别 本证发热恶寒,头痛少汗,有类似风寒表证,但脉不浮紧,项不强,且有胸脘痞闷等湿阻之证,可资鉴别。本证胸闷脘痞,有似食滞,但无嗳气食臭,亦易鉴别。本证多午后身热甚,状如阴虚之证,但无五心烦热、舌红少苔之证。 【如何有效控制生物媒介】 1.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和带菌者,对其排泄物及日常用品进行有效的消毒,对饮食行业定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病人及带菌者。 2.切断传播途径 是预防的关键,搞好“三管一灭”(管粪便、水源和饮食、灭苍蝇、蟑螂),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3.提高人群免疫力, 可进行预防接种伤寒疫苗等。 4.蟑螂的防治技术 一般市面上出售的杀虫剂几乎全属化学农药,包括专业的杀虫公司配制的药物也是化学药物,常见的有喷杀剂、毒饵、烟熏剂、毒药片及灭蟑粉笔等。均采用除虫菊脂类药,最近又出现了新型生物技术灭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灭蟑技术。 5.苍蝇的防治技术 环境治理对蝇类防治来讲主要是控制和管理好孳生地,这是主要的治本措施。消除和处理蝇类孳生地物质(包括粪便、垃圾、废弃的动植物)等,把蝇类赖以孳生的基础清除掉,就从根本上控制了蝇类数量。这是防治工作中关键环节,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另外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仍然是重要的手段。在实施化学防治前应当了解防治场所苍蝇的主要种类,特别是其孳生、活动等习性,找到它们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达到防治目的。蝇类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有滞留喷洒灭蝇和速效空间喷洒灭蝇两类。 还有设置防蝇设施和物理防治。室内蝇类防治必须采取防蝇措施,不能单凭杀虫剂防治。在某些不适宜化学防治的场所,设置防蝇设施加上物理防治方法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副伤寒 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包括副伤寒甲、乙、丙三种,分别由甲、乙、丙副伤寒沙门菌所致。 其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基本与伤寒相似。 其潜伏期短,起病急骤,体温波动大,消化道症状重,皮疹出现早,并发症少,病程短,病死率低。 副伤寒丙肠道病变不明显,常在其他脏器组织形成局限性化脓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