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态管理与生态修复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让学生全面掌握以下内容,了解自然保护区 1.??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3. 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生态规划和设计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为主,结合事例剖析 讨论基础上了解原理 幻灯片的使用 重点及难点:难点是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生态规划和设计 重点是生态规划和设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生态管理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一、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管理   (一)自然资源与生物资源   地球上的空气、水、土地、矿物、动物、植物以及其他可被人类利用的物质,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统称为自然资源,即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人类可直接获得的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按其产生的渊源和可用性,自然资源又可分为两大类:   1.原生性自然资源(primary natural resource):这类资源是伴随着地球的产生及其运动而形成和存在的。例如太阳能、空气、风等,基本上是持续稳定的,其数量随地球时空变化而异。   2.后生性自然资源(secondary natural rescourees):这是在地球的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某一阶段形成的一类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此类资源又可分成:   (1)非再生自然资源 也称非更新自然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例如各种矿物、煤、石油、泥炭、天然气等。这种自然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在现阶段生产水平条件下,这种资源是不能更新的。   (2)可再生自然资源 也称可更新自然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是指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能为人类反复利用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这类资源的特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或循环再现。它又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但不管哪一类都可以持续再生、代谢更新。   生物资源(biotic resources)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牧草、家畜、家禽、水生生物、微生物和各种野生动物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群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本节所说的是狭义的生物资源,主要涉及的是非人工驯养、种植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即习惯上所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生物资源与人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资源。野生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肉食和蛋白质以及各种药材和某些工业原料。另外,生物资源还具有各种生态效益,这在前面有关章节中已作了论述。除此,生物资源也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展示我国各种珍稀的动、植物资源,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被誉为“国宝”的大熊猫在世界各地的展出,加深了各国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相互间的友好往来。   (二)我国生物资源的特点   我国地处亚洲中部,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北向南有各温度带的过渡(表6-10)。与气候条件相适应,植被类型齐全,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类型在我国几乎都能见到。东部有大、小兴安岭的针叶林、长白山的针阔混交林直到海南岛的热带雨林。西部和北部则有荒漠、草原灌丛、高山草甸等。动物包括了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区系,即从喜马拉雅经横断山脉,再经秦岭这样一条横行的山脉,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山脉以北属古北界,山脉以南为东洋界。两个动物地理界由于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所分布的动物类群很不相同,各具特色。一个国家包括了两个不同动物地理界的动物类群,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现在,全世界已知的高等植物30多万种,我国就有2700属,3万种之多,占世界已知数的10%左右。在这3万余种高等植物中,森林树种约2800种,世界上现有的被子植物木本属就有95%可见于我国。可作为用材的裸子植物,全世界仅12科近800种,而我国天然分布的就有10科230余种。另外,著名的银杉、金钱松、水松、台湾松、白豆松等都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我国还有许多特有的珍遗的森林树种,如珙桐、伯乐树、香果树、金钱械、杜仲等。而且,在一些特殊的生境中,还有许多具有特殊性质的野生植物,这些野生物种都有很多的科学价值。   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各类脊椎动物3700多种,其中兽类占世界总种的10%左右,鸟类占13.7%(表6-11)。我国陆栖脊椎动物的种类与世界各国相比是最多的国家。其中的不少种是我国特有的或是闻名于世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等。这些珍稀的动物资源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三)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的价值   目前,生物资源的减少,即生物物种的灭绝和许多种类的数量急剧减少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之快更令人担忧。在人类出现之前,生物物种的消亡都是通过自然过程,如恐龙的灭绝就属此例。但自人类出现之后,人类活动已成为生物物种灭绝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物种灭绝的速度明显加快(表6-12)。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简称IUCN)的资料,自1850年以来,人类已使75种鸟类和哺乳类灭绝,并使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面临灭绝的危险。濒危灭绝的动物中还包括190种两栖类、爬行类和80种鱼类。近三百年来鸟兽灭绝的种数的统计情况见图6-18。许多植物也面临着同样的厄运。据估计,世界上约有2500种被子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威胁,约占被子植物总数的10%左右。在20世纪中期,平均每十年大约有一个种或亚种灭绝,而现在平均每年就有一个种或亚种从地球上消失(《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1980》)。   有些生物虽然没有灭绝,但因其数量急剧减少也面临灭绝的威胁。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本世纪30年代时估计其量为4万多头,但由于人类的大量捕杀,如今已不到1000头。有人认为现在采取保护措施已为时过晚。因为从生态学角度看,有些生物的种族延续需要种群的数量必须保持一个限度,低于这个数量阈值,种群的数量恢复就变得困难。生物资源虽属可更新资源,但如果横加掠夺,过度利用而不加保护,它就会遭到破坏,甚至永远不能再利用。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主要可归纳成两个方面:     1.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这是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一个共性问题。这里所说的过度利用是指没有掌握或无视生物资源可更新特点及规律而采取的各种利用方式。例如,对动物资源的利用,不分季节、不考虑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以及不管资源的多少,“杀鸡取卵”式的“利用”也屡见不鲜。而且越是经济价值高的生物越是惨遭厄运。对植被资源也是如此,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原的超载过牧等均属这方面的例子。在近代,许多物种的灭绝,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这种不科学的利用方式有关。   2.生境的破坏:生境的破坏包括栖息地的破坏和生境的污染。野生生物是组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起着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与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们也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而生存,繁殖。对于野生动物而言,生境的破坏就是使其生存空间缩小,丧失了栖息场所。例如,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面积仅占全国森林面积的0.22%,植物的种类却占全国总数的12%,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复杂多样的生境使这里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雨林的砍伐必然要使许多野生动物都随着森林的消失而绝迹。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以及化学药剂的大量施用,使水域、大气、土壤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害了许多生物的生存,这也是生物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环境中有害物质对生物资源的破坏作用,一是直接使某些生物中毒致死,二是破坏正常生态关系使某些种类无法生存或无法繁衍后代,而第二种影响是更常见的,危害面更大,更深刻。据估计,目前全世界已有2/3的鸟类生殖力下降,栖息地的污染是重要原因。   自然界的生物物种数以万计,每年灭绝几种为何引起人们的如此关注和优虑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它们。生物资源有着极高的经济、科学、文化和生态价值,它们的灭绝或被破坏,都是一种无可弥补的损失。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看,保护生物资源的意义主要是;   (1)维持生物圈的正常功能 生物圈是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因此,其功能的正常运行也同样需物质能源作基础。生物资源就是生物圈结构的生命成分,是生物圈与气圈、水圈发生联系的功能执行者。所以生物资源的减少实质上就意味着生物圈功能的下降,这势必将影响到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例如,全球变温是由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而后者又是由于大气、海洋及生物圈之间CO2循环稍有些不平衡所致(图6-19)。据美国一家海洋研究所的调查(New Sei. No.9,1989)表明,由于采伐森林而造成CO2向大气中的排放量的迅速增加。据估计,每年向大气中排放量约为40亿吨,从而使CO2比其它气体对温室效应的作用增大。近二百年来人为造成的森林的减少是大气中CO2增加的原因。海洋是CO2的主要吸收源,而且吸收量大于释放量。但据尤柯·苏格姆尔(Yukio Sugimur,1989)的研究,海水与大气间CO2交换的推动力,一是由水温与浓度差造成的“溶解泵”,另一个是由基于浮游生物作用的“浮游生物泵”。但在这两种推动力中,“溶解泵”的强度只是“浮游生物泵”的20-40%。海洋的污染将会降低“浮游生物泵”的功能,打乱海洋与大气间CO2交换的平衡。所以,保护生物资源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    (2)减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维持生态平衡 由于生物资源的减少,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失调,致使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数量剧增。例如,近年来世界上和我国的鼠害严重,这就是生物资源减少所造成的生态恶果。据农业部门统计,1981年全国18个省、市、区受鼠害的农田达660万公顷,1985年上升为2600万公顷。由于受鼠害而被老鼠糟蹋的粮食超过每年进口粮食的总和,经济损失不下100亿元。大量研究均证明,老鼠如此猖獗,与森林砍伐、次生杂木林丛生、适于老鼠生存场所扩大有关,而且更与老鼠的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类、狐狸、鹰、貂等野生动物数量的减少密切相关。在农业方面,害虫天敌如各种益鸟数量的减少,大大增加了害虫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靠施用大量的农药来杀死害虫。随着生物资源的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图 6-20)。但据研究(Essam El-Hinnawi等,1987),农药真正用于毒杀害虫的量通常仅占施用量的1%,其余99%的农药都进入了生态系统,污染了水域、空气和土壤。而且许多残留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了生物体和人体内。所以,保护生物资源以维持生态平衡、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减轻人类对生物圈的干扰,同时也是减少人类对自身的危害。    (3)保留更多的遗传基因库,造福于子孙 当代人类所驯养的各种家禽、家畜以及栽培的各种植物,基本上都是由野生种驯化来的。这些驯化后的生物虽然仅占生物资源的极少部分,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基本保证却都是由它们提供的。迄今为止,我国还保存了部分栽培植物的原生种,如野生稻、野核桃、野苹果、野板栗、野荔枝、野黄瓜等。我国的西藏仅青稞品种就有50多个变品,还有10多个国内未见报到的小麦变种,这些种质材料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本世纪初40年代末期,由雅鲁藏布江畔仁布县流传到海外的被称作“大拇指矮’的小麦品种,后来就成为世界上小麦育种的重要矮源材料。我国杂交水稻的培养成功,野生稻提供的基因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培育新种源或改良现有品种,以创造出供人类需要的更多财富,这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使许多物种甚至连其价值都没有来得及认识就灭绝了,这种损失在热带雨林区内最为显著。据估计,倘若一个森林区的原面积减少10%,可使继续存在的生物品种下降至50%(姚守仁,1989)。所以,我们不仅要从科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生物资源对当代人的价值,而且还应从道义上对我们的子孙万代负责,为他们保留更多的基因资源,使之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四)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管理   1.保护措施:生物资源的保护应根据世界各国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从我国的情况看,应特别强调以下两项措施。   (1)加强法制管理 为了保护生物资源,我国政府和各级政府都颁布了许多法规。1981年4月8日起“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GITES)也在我国正式生效。但是,由于对这些法规宣传的不够以及个别人法制观念不强,对生物资源破坏的现象没有得到杜绝。例如濒临灭绝的珍贵动物朱鹮,据了解迄今全世界仅有15只,4只在日本,我国有11只,就是如此稀少到全世界都关注的鸟类,1982年竟被人枪杀1只。我国的许多珍稀宝贵动物,至今在某些地方仍被偷猎,甚至在餐桌上还可见到。所以,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法制,严惩违法者是生物资源保护非常必要的手段。   (2)保护生境、消除污染 首先要保证生物资源的生存空间。在当前主要是要尽量减少对森林和草场等自然植被的砍伐和开垦。另外,保护栖息地生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保证动物资源多样性的首要条件,这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大。环境污染已是生物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水域生境中,这种危害尤为严重。环境污染应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和组织防治,除治理工业“三废”、慎用或禁用剧毒药物外,对于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的评价,应在注重水、土、气评价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生态影响的评价和预测。 阅读材料 2.科学管理的理论依据:保护是恢复生物资源的重要措施,但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所以,对生物资源的科学管理也是生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根据生物资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增长规律以及其它生态特性对其进行保护管理和永续利用的各种措施。对资源种群的科学管理中比较常用的就是所谓最大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ed Yield,简称MSY)原理。现就这一原理的基本思想作以简要介绍。   对于未被利用的种群,资源量的增加是由自身的生长量(G)和补充量(R)所决定,而减少量则主要是自然死亡率(M)和捕食死亡率(F)。这样: S2=S1+G+R-M-F   式中S2=年末的资源量;S1=年初的资源量。   假如我们要维持持久产量,就要使种群保持平衡,即S2=S1,那么就使 R+G=M+F   这就意味着,在资源未利用时,资源种群大致年复一年地保持平衡,全部生长量和补充量,平均地与自然死亡相平衡。当开始利用资源时,受利用的种群开始变小。人类利用量(种群减少量)必须由以下三种形式得到补偿:更大的补充量;更大的生长量;减少死亡量。否则,资源种群便会因利用而减少。   由此产生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种群水平能保证最大的产量?英国鱼类学家格雷厄姆(Graham,1935)第一个用Logistic增长理论来解决最大持续产量问题。根据Logistic方程    现假设K=200,种群的r=1.0,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就如表6-13。由此可见,当种群增长处于曲线拐点时即S3时增长率最大(dN/dt=50),这时的种群大小相当于K值的1/2。当种群增长处于S4、S5、期时增长率又逐渐减小。    在这个例子中,当种群数量N=50时,种群增长率(dN/dt)=38。如果我们把新增加的这38个个体都捕掉(利用)时,种群数量还保持在N=50的水平上,然后还以同样的速率增长,我们仍可捕其38个新增个体。如此继续下去,种群增加量dN/dt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持续产量。所以种群增加量(dN/dt)可被当作供利用而又不至于危害资源种群大小的持续产量。   假如我们能使种群增长率dN/dt保持最大值,那么就可以得到最大持续产量。用Logistic模型来解决MRY时,就是当种群大小处于K/2点的种群增长率dN/dt,亦就称作最大持续产量(MSY)。而这时的种群大小就是能提供最大持续产量的种群水平(N),记作NMSY。图6-21表示的是持续产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它能说明如何按Logistic增长模型确定最大持续产量。这个关系表现为一个抛物线,抛物线的最高点所对的纵坐标值就是最大持续产量MSY,而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则是能提供MSY的种群水平NMSY。因此,根据Logistic模型,也就不难求出MSY和NMSY了。因为:NMSY=K/2。那么,只要把N=K/2代入Logistic方程式,就得到     因此,求最大持续产量MSY的公式即为: MSY=rK/4   我们只要知道某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和瞬时增长率r两个参数值,就能从理论上求出最大持续产量MSY和提供MSY的NMSY。   如南极的蓝鲸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50000头,而种群的r值为0.053头/头·年。根据上式, NMSY=150000/2=75000(头)    如果面对的是一个人类还没有开发利用的资源种群,其数量稳定并接近于K值,从理论上讲这个种群的dN/dt=0,因此也就没有持续产量可言。对于这样的种群首先应猎取,方能使其数量由K值降下来,以使dN/dt>0,这才有所谓的“剩余生产”可供持续猎取。   上述分析中可看出,种群的增长率是提高持续产量的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资源的适当猎取正是利用了使种群数量从K值降下来而“诱导”出的种群增长率。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它说明,人类利用资源引起的种群数量减少并非都属过渡利用。问题不在于种群数量的减少,而在于减少到何种程度。按Logistic模型所作的估计,种群数量下降到K/2时,才是能提供MSY的最适种群水平(NMSY)。   从图6-21的抛物线图型还能看到,凡满足猎取量恰好等于种群增长率这个条件时,种群就能稳定在K值以下的任何一个点上。也就是说,持续产量并不是一个值,而是对应每一个N值,理论上就有一个持续产量。因抛物线左右是对称的,所以,相当于同一个值的持续产量就有两个种群水平,一个在K/2的左侧,一个在右侧(图21中a,b线),但二者的生态含义并不相同。左侧的持续产量出现在N<K/2处,其含义表示的是出现了生物学过捕以后稳定下来的持续产量;右侧的持续产量则出现在N>K/2处,表示在未出现生物学过捕之前就稳定下来的持续产量。   Logistic增长的抛物线变化轨迹还告诉我们,由K值向左到K/2的范围内,随着种群数量的下降,抛物线则逐渐上升,这意味着,种群数量的减少程度越大,由此“诱导”出的增率也就越大,持续产量也就越大。但种群数量下降的界限为K/2,超过K/2以后,如果再进一步下降,不但种群增长率和持续产量变得越来越少,而且出现走向灭亡的危险。因此,N=K/2不但是一个能提供最大持续产量的种群水平,而且也是种群是否能趋向灭绝或衰退的临界种群水平。   MSY原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用其来指导资源管理,往往成本很高,为把MSY原理没估计到的一些问题加以考虑,某些学者提出用“最适产量”来代替MSY。此外一些学者还采用了更复杂的模型来估计MSY。尽管如此,MSY原理仍然是资源科学管理的一项原则,尤其在防止资源过渡利用方面仍有用途,而且也是作为最适持续产量的基础原理。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一)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自然保护(Conservation of nature)是指人类自觉和有意识地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保护的中心是保护、增殖(可更新资源)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开展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之一。它是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然地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植物自然栖息地及其他自然历史遗产和重要水源地划出界限、加以特殊保护的自然地域的总称,也指某一特定的保护区。   目前全世界约有3000个保护区,实行生境保护的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4%。世界发达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较大,科类敢比较齐全。如美国的自然保护区已占国土总面积的10%,日本高达15%,英国为8%。发展中国家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较少,只有个别国家(如肯尼亚)占到国土面积的10%,其余大都较低,有的甚至没有保护区。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较差的原因之一。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1956年,到1985年已有自然保护区274处(不包括台湾省),总面积1600多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69%。我国自然保护区以森林保护为多,在274处保护区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为263处,其余11处为草地类型、水产保护、风景名胜保护区等。此外,到1985年,我国尚有森林公园7处,面积达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0.02%。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自然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划,1990年我国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74处,总面积可达28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到2000年将达到500处,总面积可达36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此外,还将使森林公园的面积比1985年扩大10倍,使其达到18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0.2%。届时自然保护生境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为4.2%。   建立自然保护区并非只是保护某些生物资源免遭厄运的权宜之计,而是涉及到人类生存发展根本利益的战略措施。通过它可使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以便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这种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自从人类出现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多地遭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目前保存下来受干扰较少的生态系统,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后果,提供了评价的准绳,同时也给建立合理的、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指明了途径。   2.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贮存库:迄今为止人类对生物种的知识仍是极不完备的。目前我们甚至不清楚世界上物种的确切数目,至于对这些生物的经济或其它方面用途的认识就更加不充分了。自然保护区则能够保存多种生物、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3.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在自然保护区里通常保存有较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和它们赖以生存的、较接近自然状态的环境以及其它自然历史遗迹,这就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其它地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4.活的自然博物馆:除少数绝对保护不许触动的地域外;一般保护区(包括专供科研的部分)每年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参观访问者和从事教学活动的师生。通过精心设计的路线和视听工具,可以普及生物学、地学以及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5.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持地区生态平衡;保存完好的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有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使生态过程正常进行,对地区环境的改善起着良好作用。特别是在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对于环境保护更有重要的意义。   6.开展旅游活动: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有条件的地方,在自然保护区中划出一定的地域开展旅游活动是必要的。   (二)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根据保护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可分为五种类型:   以保护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这类保护区的特点是,面积较大,包括了所在地带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吉林省的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以保护某类特有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某类生态系统及其中的一些珍贵动、植物种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其特点是面积不很大,保护目标明确。如四川王朗大熊猫等珍贵动物保护区,湖南莽山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伊春红松母树林自然保护区等可属这种类型。   以保护某些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辽宁蛇岛和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扎龙丹顶鹤水禽自然保护区,陕西佛坪、甘肃白水江等地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   以保护特殊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如四川九寨沟、娥媚山、广东鼎湖山、安徽黄山等自然保护区。其特点是多半与名胜古迹结合在一起,有零散小片天然森林和古树,风景优美。除此而外,这类自然保护区有的还具有教学和科研价值。   以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产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它包括一些特殊的地质剖面,冰川遗迹、化石产地、瀑布、温泉等。如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甘肃省玛雅雪山古冰川遗迹和恐龙古化石产地等。   (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首先是保护区的选择,选择自然保护区应考虑以下的条件:   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原生类型已消失的地区,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次生类型)和自然综合体;   属于特产的或珍贵的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而濒危的动植物的生存区。具有一种或几种有代表性的典型群落地段、特别是典型基因库;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等地;   有特殊意义的水源涵养地、地质剖面、冰川遗迹、化石产地等自然历史遗迹地,以及科学、文化教育上有必要保护的地区。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要结合国情特点,妥善协调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与当地群众暂时利益间的关系。在建设和具体管理上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要合理,可将保护区作进一步的划分,通常自然保护区可分为:   核心区:这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本底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它是取得自然本底资料所在地。区内严禁一切干扰活动,故又称为绝对保护区。但是,为保护资源永续利用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如母树林、禁猎区、禁渔区等,它们既要保护自然环境或物种,又要满足社会的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这类保护区一般可不设置绝对保护区。   缓冲区: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段,它是试验性和生产性的科研基地,也是对该保护区进行研究的重点地区,但该区一般不开展旅游活动。   外围区:位于缓冲区外的一个多用途地区,这个区内除可进行缓冲区的工作外,还可进行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置。   另外,要做好基本工作,发挥自然保护区应有的功能,包括。   常规性工作,主要是对保护区基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观察外围区生态环境变化动态对保护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专题性工作,即保护区基础研究工作,如保护区内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研究,生态系统主物生产过程和生产力的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等。   作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保证自然保护区不致受到人为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