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心脏 ↗ ↘ 胸导管、右淋巴导管 → 静脉 动脉 ↑ ↖ ↙ 淋巴管 毛细血管 ↑ ↑↓ 毛细淋巴管 ← 组织液 一、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1、血岛和胚内、外毛细血管的发生 卵黄囊壁胚外中胚层 → 血岛 (blood island) 周边细胞变扁 → 内皮 → 原始血管 中央游离细胞 → 造血干细胞 2、血管的发生 心管: 1 对 → 1 条 前肠腹侧 动脉:背主 A 1 对 → 1 条(咽以下) 卵黄 A 数对 卵黄囊 脐 A 1 对 绒毛膜 弓 A 6 对 胚体头端 静脉:卵黄 V 1 对,收集来自卵黄囊的血液 脐 V 1对,收集来自绒毛膜的血液 总主 V 1 对,收集胚体的的血液 前主 V 1 对,收集上半身血液 后主 V 1 对,收集下半身血液 (二)心脏的发生 1、原始心脏的形成 1 生心区 围心腔 → 心包腔 生心板 ( 1 对细胞索) → 1 对平行的心管 → 1 条心管 (头、 尾两端各与成对的 A、 V 相接) 内皮 → 内皮 心胶质 → 参与组成心内膜 心肌外套层 → 心肌膜、心外膜 2、原始心脏的外形变化 ⑴ 三个膨大:心球、心室、心房 心球头侧 → 动脉干 心房尾端 → 静脉窦,左右两个窦角,与同侧的卵黄 V、脐 V、总主 V 相接 ⑵ “ U”形弯曲 ⑶ “ S”形弯曲 3、原始心脏的内部分隔 ⑴ 房室管的分隔 背、腹心内膜垫(彼此对向生长,互相融合) ↓ 房室管→左右房室孔(间充质→房室瓣) 右:三尖瓣,左:二尖瓣 ⑵ 原始心房的分隔 原发隔(第 1 房间隔) ,暂留原发孔(第 1 房间孔) 原发隔上部出现继发孔(第 2 房间孔) 原发孔闭合 继发隔(第 2 房间隔)产生,留有卵圆孔 原发隔为卵圆孔瓣 下腔静脉血→右心房→卵圆孔→左心房 出生后,卵圆孔关闭,左右心房完全分隔 ⑶ 静脉窦的演变和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右侧:右窦角扩大,右卵黄静脉的近侧段为下腔静脉的终末部 2 左侧:左脐静脉、左卵黄静脉退化 静脉窦左角退化,为冠状窦和左房斜静脉的根部 左总主静脉变细→左房斜静脉 静脉窦右角并入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原始右心房→右心耳 肺总静脉→左右属支→各两个属支→左心房 原始左心房→左心耳 ⑷ 动脉干和心球的分隔 动脉干、心球内膜增厚→左右球嵴(相对生长螺旋状) ↓ 主动脉肺动脉隔(螺旋形隔膜) ↓ 动脉干、心球→升主动脉、肺动脉干 主动脉干、肺动脉干起始部内膜皱褶→半月瓣 ⑸ 原始心室的分隔 室间隔肌部与心内膜垫间有室间孔 室间隔膜部(三个来源:左、右球嵴延伸,心内膜垫增生) (三)弓 A 的演变 第 1、 2 对退化 第 3 对 分支 → 左右颈外动脉 近侧段 → 左右颈总动脉 远侧段 + 延续的背主动脉 → 左右颈内动脉 第 4 对 左侧 弓动脉 + 动脉囊左半 → 主动脉弓 右侧 弓 A + 相连背主 A + 右第 7 节间 A → 右锁骨下 A 第 5 对 退化 第 6 对 右侧 弓 A 近侧段 → 右肺 A 近侧段,远侧段退化 左侧 弓 A 近侧段 → 左肺 A 近侧段,远侧段 → 动脉导管,连降主 A 3 (四)先天畸形 1、 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 ⑴ 卵圆孔瓣出现穿孔 ⑵ 原发孔过度吸收 ⑶ 继发隔发育不全 ⑷ 原发隔过度吸收,继发隔卵圆孔过大 2、 室间隔缺损 膜性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未与球嵴和室间隔肌部融合。 肌性室间隔缺损:少见,肌性隔形成时心肌膜过度吸收。 3、 动脉干和心球分隔异常 ⑴ 主动脉、肺动脉错位:分隔时主 A-肺 A 隔未呈螺旋方向。 ⑵ 主 A、肺 A 分隔不均 ⑶ 法洛四联症: 肺 A 狭窄、 室间隔缺损、 主 A 骑跨和右心室肥大。 原因动脉干 分隔不均 4、 动脉导管未闭 (五)胎儿血液循环及其出生前后的变化 1、出生前血液循环 上腔 V ← 头、颈、上肢 ↓ 脐 V→ V 导管 → 下腔 V→ 右房 → 卵圆孔 → 左房 ↘ ↑ ↓ ↓ 肝血窦 → 肝 V 右室 左室 → 升主 A ↑ ↓ 胎盘 门 V 肺 A → 肺 → 肺 V ↑ ↓ 内脏 下肢 A导管 ↑ ↑ ↓ 脐 A 降主 A 4 2、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脐 A→脐外侧韧带 脐 V→肝圆韧带 静脉导管→静脉韧带 动脉导管闭锁 卵圆孔关闭 二、毛细血管 (一) 结构:内皮、基膜、周细胞 内皮:细胞衣带阴电荷 周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或平滑肌细胞 (二) 分类 1、 连续毛细血管 (continuous capillary) 内皮细胞薄,无孔,有吞饮小泡 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缝隙连接、桥粒(连接复合体) 基膜完整 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脑等处 2、 有孔毛细血管 (fenestrated capillary) 内皮细胞薄,有孔,孔上有隔膜或无隔膜 细胞间有细胞连接 基膜完整 分布于胃肠黏膜、肾血管球、一些内分泌腺 3、 血窦 (sinusoid) 腔大、壁薄、不规则 细胞间隙大 内皮:有孔或无孔 基膜:连续、不完整或缺如 分布于肝、脾、一些内分泌腺 5 三、动脉 (一) 中动脉(肌性动脉) 内膜 (tunica intima): 内皮: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下层: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弹性蛋白组成 中膜 (tunica media): 环行平滑肌 外膜 (tunica adventitia): 外弹性膜 结缔组织(营养血管、神经) (二)大动脉(弹性动脉) 内皮下层较厚 内弹性膜与中膜弹性膜相延续 中膜由大量环形排列的弹性膜组成 外膜较薄,分界不清 (三)小动脉(肌性动脉) 四、静脉(与动脉比较) 腔大、壁薄、易塌陷 五、心脏壁 (一)结构 1、心内膜 (endocardium) 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束细胞) 2、心肌层 (myocardium) 心肌:内纵、中环、外斜 (心房肌分泌心钠素) 3、心外膜 (epicardium) 6 疏松结缔组织 间皮 (二)心脏传导系统:特殊的心肌纤维 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分支 1、起搏细胞:窦房结、房室结内心肌兴奋起搏点 2、移行细胞:窦房结、房室结周边及房室束,传导冲动 3、束细胞:房室束及其分支,粗大有闰盘,冲动传导到整个心室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