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没落》 (李国山) 斯宾格勒其人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德国哲学家、史学家、政论家。青年时期,斯宾格勒在柏林、慕尼黑、哈雷等地游学。1904年,他以一篇论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的论文获哈雷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在一所中学任教。1911年,斯宾格勒移居慕尼黑,靠一小笔遗产维持生计,并开始构思和撰写《西方的没落》一书。该书第一卷《形式与实际》于1818年问世,第二卷《世界历史透视》出版于四年之后。这部著作的出版,一方面为一直身处权威学术中心之外的斯宾格勒赢得了声名,另一方面又让他卷入了两战之间德国复杂的政治争斗之中。纳粹当政后,斯宾格勒的日子愈来愈不好过。1936年,这位博学而深刻的思想家于孤寂中辞世。 《西方的没落》一书的写作动机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宏篇巨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的中译本只包括导论和第二卷的内容,第一卷完全没有译出。 关于本书的写作动机,斯宾格勒在导言中开门见山地写到:“这本书是第一次的大胆尝试,想去预断历史,想去研究一种文化宿命中的迄今未被人经历过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关于那在我们这一时代和我们为一星球上唯一正处于完成状态的文化,即西欧美洲文化的各个阶段”。在导言的结尾处,斯宾格勒又道出了该书更高一级的目标,并简要地概括出了该书两部分的主要内容:“狭义的题目虽然是关于现在散布全球的西方文化的没落的分析,但希冀的目标却是要去发展一种哲学,发展这种哲学所特有而我们就将试用的工作方法,就是,世界历史中的比较形态学方法。这本书自然而然地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形式与实际”,从各大文化的形式语言入手,试图深入它们的起源的最深处,这样去使它自己具备一种象征科学的基础。第二部分,‘世界历史的透视’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入手,在高级人类的历史实际中去寻找历史经验和精髓,以便我们能去形成我们自己的未来。” 斯宾格勒独特的历史研究的方法 斯宾格勒历史哲学中最富特色的部分就是他所谓的“比较形态学方法”了。他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世界历史呢?斯宾格勒认为,我们人类身处的世界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的世界,另一方面又是作为历史的世界。以往的哲学所研究的多是作为自然的世界,而这是片面的、陈腐的。当务之急是将目光转向作为历史的世界,进而发展出一种崭新的历史哲学。一旦我们以一种历史的、运动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及其历史,就不难发现,“世界历史的表现形式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时代、纪元、情境、人物都是符合类型地重复出现的。”基于此,斯宾格勒主张以类比的方法来揭露历史的有机结构,亦即在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性、区别出不同的文化类型,并进一步发现其隐含的象征意义。斯宾格勒为自己制订的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正如伽利略在他所著《试金者》一书的名句中所说的,哲学是自然的一本大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期待着一位能告诉我们历史是用什么语言写成的和应该怎样去读它的哲学家。”他显然是以这样的一位哲学家自居的,因为他紧接着便断言,数学和因果法则导致现象世界的自然安排,年代学和宿命观导致现象世界的历史安排。 斯宾格勒认为,笼统地谈论世界的历史或整个人类的历史没有任何意义,深奥的意义仅寓于个别文化的生活历程中。他在书中提及了八大文化体系,即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墨西哥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自存的整体。它们各有自己生长的土壤,自己的人群,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感情,自己的死亡。此外,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从发生到成熟,再到衰落,永不复返。 历史研究与文化研究 研究一种文化及其历史,就是去发现把这种文化的各个部门的表现形式内在地联系起来的形态关系。严格地说,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对待人类发展史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不把任何观点看成是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真理只能是相对的。因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真理势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斯宾格勒明确反对“欧洲中心论”。他宣布:“这种使各大文化都把我们当作全部世界事变的假定中心,绕着我们旋转的流行的欧洲历史体系的最恰当的名称可以叫做历史的托勒密体系。这本书里用来代替它的体系,我认为可以叫做历史领域中的哥白尼发现,因为它不承认古典文化或西方文化比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等占有任何优越地位——它们都是动态存在的个别世界,从分量看来,它们在历史的一般图景中的地位和古典文化是一样的,从精神上的伟大和上升的力量看来,它们常常超过古典文化。” 斯宾格勒因此不主张采用传统的“古代—中古—近代”历史划分法。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把相继发生的历史事件看成同一条直线上的不同的点。直线型的世界历史是不存在的。应把世界历史看成一幅无止境地形成、无止境地变化的图景,看成一幅有机形式惊人地盈亏相继的图景。专业的历史家却相反,他们把世界历史看作绦虫一类的东西,勤敏地把历史时代一节节地往自己身上增加。斯宾格勒认为,研究世界历史一方面要试图弄清各种文化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对不同文化的发展轨迹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到它们变化发展的共同规律。他认为,每一种文化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沿着既定的路线朝向既定的归宿行进。斯宾格勒还把整个人类文化的存在分为两大时代。第一时代是原始文化的时代,这一时代开始于冰河时期。第二时代是高级文化的时代,这一时代最早发端于尼罗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这两类文化在精神方面大异其趣,但不能说原始文化就是支离破碎、缺乏生气的。只是我们现在无法再对这些远古文化进行系统的考察了。至于诸高级文化,则都可区分出早期、晚期和文明时期三个阶段。斯宾格勒以人类从乡村生活走向城市生活这条线索来勾画文化演进的历程:“如果早期的特点是城市从乡村中诞生出来,而晚期的特点是城市同乡村作斗争,那么,文明时期的特点就是城市战胜乡村,因之,它使自己从土地的掌握中解放出来,但走向自己最后的毁灭。”斯宾格勒在使用“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时是非常慎重的。他把文明定义为“一种文化的有机的和逻辑的结果、完成和结尾”,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文明,文明是文化的不可避免的归宿,同时又是它的终结。斯宾格勒之所以把他的著作定名为《西方的没落》,就是要明确表示自己所关注的是文明问题。他的主要论点是:西方文化业已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即文明阶段。从文化到文明的过渡,在古典世界是公元前四世纪时完成的,在西方世界是十九世纪完成的。不过,根据斯宾格勒的理论,“没落”并不等于“死亡”。相反,一种文化从开始没落到最终死亡还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斯宾格勒当成一个悲观主义者。在论述西方文化文明化的问题时,他总是参照古典文化的演化过程。他写到:“一句话,希腊的心灵——罗马的才智;这一对照就是文化与文明的区别素。它不只适用于古典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进程,纯粹的文明就是要不断地摧毁那些业已变成无机的或僵死的形式。”看来,斯宾格勒指出西方文化在走向没落,倒不是让西方人自暴自弃,反而是要他们做好准备,迎接一个新的“罗马时代”的来临。新的世界帝国的诞生将不再是神话,因为文明人类的精力是向外的。扩张倾向是一件劫数,是一件有魔力的大事,它抓紧着、强使着、耗尽着世界城市阶段的晚期人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觉得不觉得。斯宾格勒甚至向年轻人发出了这样的劝告:“我只希望新的一代能被这本书所打动,从而委身于技术而不委身于抒情诗,委身于海洋而不委身于画笔,委身于政治而不委身于认识论。” 斯宾格勒认为各种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都是相互类似的。在书后的三个附表中,他把各个文化在精神、文化与政治方面的几个阶段进行了排列。他认为,不同文化的不同历史时期尽管时空差距巨大,却仍可看作是“同时代的”。例如,中国的战国时期与西方的十九世纪就被看作是“同时代的”。从精神方面,斯宾格勒列表比较了印度文化、古典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他认为这四种文化的精神历程都包括春、夏、秋、冬四个阶段。春夏阶段的特点为:“乡野的和直觉的。初醒的、满怀梦想的心灵的伟大创造。超个人的统一和完满。”夏季阶段的特点为:“成熟的意识。最早期的城市的和批判的活动。”秋季阶段的特点为:“城市的智慧。严密的理智创造性的顶点。”冬季阶段的特点为:“大城市文明的破晓。精神创造力的消失。生活本身成问题。一种非宗教与非形而上学的世界主义的伦理与实践倾向。”从文化方面,他对比了埃及、古典、阿拉伯和西方四种高级文化。这四者都有自己的前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统一特征是:“原始的表现形式的混乱。神秘的象征主义和朴素的模仿”。文化时期的特征是:“一种由整个内部存在形成的风格的生命史。最深刻的象征的必然性的形式语言”。文明时期的特征是:“无内在形式的生存。作为一种寻常事物的大城市艺术:奢侈、享乐、神经刺激:艺术式样的迅速改变(旧式的复兴、新式的任意发明、各种剽窃)。”从政治方法,他比较了埃及、古典、中国和西方四种文明。前文化时期的政治特点是:“原始民族。部落及其首领。尚无‘政治’,也无‘国家’。”文化时期的政治特点是:“具有确定风格与特殊世界感情的民族集团。‘民族’。内在的国家观念的发生作用。”文明时期的政治特点是:“此时组织上基本是城市的民族实体,解体为无形式的群众。大城市与行省。第四等级(‘群众’),无机的、世界都市的。” 《西方的没落》一书的影响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晦涩难读的著作。一方面是因为该书涉及到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斯宾格勒的渊博学识在其中得以充分展现;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在行文中运用了大量隐喻、创造了一批新词汇,同时使用了一些思辩手法。尽管如此,《西方的没落》一书仍然是值得深入研读的。 由于斯宾格勒不大注重史料搜集工作、不愿作艰苦细致的史实考证,所以他的著作没有引起严肃的历史学家们的重视。相反,许多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却深受斯宾格勒的影响,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社会学家索罗金、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等。 斯宾格勒的其他著作有:《普鲁士精神与社会主义》、《人与技术》、《决定的时刻》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斯宾格勒的历史观与唯物史观是完全对立的? 2联系二十世纪国际形势谈谈你对斯宾格勒历史理论的理解与看法 推荐阅读书目: 1《西方的没落》,[德]奥斯瓦个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美]麦克尼尔,芝加哥1963年版 3《历史研究》,[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失去控制:二十一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美]布热金斯基著,潘佳玢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