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 (方刚)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存在与时间》是其代表著作,它不仅对20世纪的哲学,而且对本世纪的神学、心理学、文学批评、政治学、法学、人类学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海德格尔其人其事 这样一位哲学大师,其生平却是十分简单的。有一件轶闻,说是海德格尔在一次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讲座中,并没有对哲学家作通常的生平介绍,一开始就说,“亚里士多德出生,工作,去世”。用这句话来叙述海德格尔一生也差不多,应该说,他是生活在他的哲学之中。 海德格尔1889年9月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邦的农村小镇默斯基尔希,其父是一位桶匠,并在小镇的天主教堂任司事。海德格尔早年主攻神学,准备将来以牧师为业。1911年,他放弃神学而专门学习哲学。在弗莱堡大学学习期间,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逻辑研究》是他的主要兴趣所在,他同时还广泛阅读了谢林、黑格尔、克尔凯郭尔、尼采、狄尔泰、里尔克、陀斯妥也夫斯基等人的著作。1916年4月,胡塞尔到弗莱堡大学继承利科的讲座,海德格尔才得以亲聆胡塞尔的教导。 1923年,海德格尔到马堡大学任教。这期间,他开始了《存在与时间》的写作。他在托特瑙堡自筑的小屋中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前两篇。1927年,此书正式发表,很快便为他带来广泛声誉。1928年11月,海德格尔回到弗莱堡大学继承了胡塞尔的哲学讲座。 30年代的德国,纳粹主义登上政治舞台。作为学者的海德格尔,或许因为对民主政治的失望而把德国的重新崛起寄托在希特勒身上。1933年4月,海德格尔被选为弗莱堡大学校长,并在5月27日发表了就职演说《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声称只有元首本人才是今天的与未来的德国现实及其法规。后来,他说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战后,海德格尔受到审查并被禁止授课直至1951年。不过,这以后他的哲学却对思想界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海德格尔一生除了1923~1928年在马堡工作外,基本上都是在德国西南部的弗莱堡和托特瑙堡度过的。1976年5月26日,他在自己的故乡默斯基尔希逝世。 海德格尔著述甚多,除了《存在与时间》以外,主要著述还有《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荷尔德林与诗歌的本质》、《形而上学导论》、《尼采》、《关于人道主义的信》、《林中路》、《走向语言之路》、《面向思的事情》、《同一与差异》、《路标》、《现象学的基本问题》等。 《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基本概念 海德格尔的著作以艰深晦涩著称。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哲学上的独创性,另一方面是其表述上的独特性,他使用的一些概念都有与众不同的新的含义。所以,要领会其思想,必须先把握一些基本概念。 《存在与时间》一书的最基本的概念是“存在”(Sein, das Sein), “Sein”是德语的系词,相当于英语的“be”。“das Sein”是把“Sein”名词化。与“存在”相对的一个名词是“存在者”(das Seiende)。这是由“Sein”的现在分词形式“Seiend”转化而来,它用来指具体存在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对于“存在”是不能通过科学的、逻辑的方式去把握的,只能在“存在者”的存在中去体验它,可以用现象学方法描述它。“存在”会显现在追问存在意义的人的意识中。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此在”(Dasein),又译作“亲在”、“定在”。海德格尔用这一概念来指人的存在。因为哲学要研究存在,而存在又是存在者的存在,要抓住存在,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本质上不断地“去存在”的存在者。在海德格尔看来,只有人才是这种对自己的存在能有所作为的存在者——此在。 “此在”生存就叫“在世”(In\|der\|Welt\|Sein)。此在在世的本质就是“烦”(Sorge),其德文本意是担心、忧虑之义,主要指人生在世与人与物打交道过程中面对繁杂多样的可能性进行选择时的状态。 海德格尔称某种平均化的、无个性的、一般的人为“常人”(Das Man),个人在常人的统治下失去自己的本真的在就是此在的“沉沦”(Verfallen)。这是个人丢失本我的一种异化状态。 以上所列举的一些属于海德格尔的独特的用语在其哲学表述中更带有隐喻的色彩。今天,这样一些词汇已被滥用,离开了海德格尔的哲学,这些词也就失去了其生命力,而僵化枯萎了。 《存在与时间》的主要内容 海德格尔本来是计划分两个部分来写《存在与时间》一书的。第一部分分三篇:(1)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2)此在与时间性;(3)时间与存在。第二部分包括:(1)康德关于时间性问题的图式说;(2)笛卡尔我思我在的存在论基础及在能思之物这一提法中对中世纪本体论的继承;(3)亚里士多德论时间——从中揭示古代本体论的范围和界限。但是,实际发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只有第一部分的第一、第二篇和放在前面的导论。 《存在与时间》一书的核心问题是对“存在”的探讨。海德格尔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都把“存在”的问题作为“存在者”的问题来处理了,就是在没有弄清存在者如何存在前就先验地肯定了它们的存在,从而导致对“存在”的遗忘。这样建立起来的哲学本体论是“无根的本体论”。 那么,什么是“存在”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不同类型的存在者。有些存在者不能发展与自身的关系,比如木头、石子等非人的存在者莫不如此。但是,人不仅存在,而且能够发展与自身的关系、与他人及其他非人的存在者的关系。所以人不是单纯的存在者,而是有待实现的东西,按海德格尔的说法,就是人还肩负着存在的使命。 所谓“存在”是使存在者得以成为自身的那种过程和先决条件,一切存在者都必须先存在,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者。没有存在,也就没有存在者,所以只有先探讨“存在”的意义,然后才能明白存在者的意义。而作为人的存在的“此在”恰好符合“存在”的这种条件。海德格尔声称其基本本体论就是建立在对“此在”存在的分析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此在的存在,也就不存在如此这般的世界。 “此在”的存在即人的生存的最基本结构和意义就是此在“在世”,这是此在最根本的状态。人生在世总是要不断地与外部世界的人和物打交道,这种过程并非仅以认知为目的,更是以操作和利用为目的。正是这种目的决定了事物的存在。比如,一支笔之所以成为笔就在于人们用它来书写,离开书写这种活动,笔也不成其为笔了。由此可知,用具的存在是以此在对它们使用的活动为前提。此在的这种活动对此在本身和用具的存在都是一种揭示。当然,此在对用具的使用也会与相关的他人发生关系,比如制造笔的人。 海德格尔称上述的此在在世的状态为“烦”,与外物打交道是“烦忙”,与他人打交道是“烦神”。在烦中,此在不断地筹划着、领会着自身,又不断超出自身。所以,归根到底,此在的“烦”,是为着此在自身的存在而烦。此在在世,就不可避免地被抛入这种状态之中。此在既然筹划着自身,就必须作出选择,成为本真的自我,还是非本真地存在下去。 非本真地存在就是成为无个性的“常人”中的一员,浑浑噩噩,“常人”怎样,我就怎样,个人无需对事情作出判断,对行动作出选择,一切依公共舆论为准则。这种状况就是此在的沉沦。当然,沉沦不是指道德上的堕落,而是指对此在的本真的存在的偏离。个人在人群中生活,必然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日常生活必然会带来此在的沉沦。 但是此在的存在在时间上是有限的,人们一方面试图摆脱制约,而任由自己选择本真的存在,另一方面又会在自由状态下茫然失措,这就是由烦展开的“畏”(Angst)的情绪。畏启示着虚无,怯懦的人逃避它而沉沦。可是,此在的有限性却使此在终究无法逃避生死大限。死是此在在世无法融入“常人”之中最本己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会使此在失去其他所有可能性,从而失去此在本身而永远出局。死的可能性无时无处不在,又绝对无法代替,最大的畏就是畏死了。正是人有一死,对死的必然性的领悟又会使此在从沉沦中醒来。这就是所谓“先行到死中去”、“为死而存在”。此在一旦领悟了死的意义,畏就会变成无畏了,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良心的呼声,它会使此在不执着于过去,也不畏惧死亡,而是积极地筹划,实现此在的本真的存在。 《存在与时间》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存在与时间》一书的主题就是探讨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但是实际上本书已出版的部分还只是为探索存在的意义问题所作的准备工作。况且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本来就不是要建立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在此在的存在过程中达到所谓“存在的澄明”,从而达到追问真理的目的。《存在与时间》一书并没有最终完成,海德格尔在1927年以后也没有再续写,只是有些部分比如关于康德哲学的部分曾以《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为书名独立出版过。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在这以后有了不小的转变,但对“存在”问题的求索却是一生都没有改变的。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批判了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把哲学变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同时他抛弃了近代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研究中以认识为起点的方法。其哲学是从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对“存在”的追问中达到存在的意义的澄明。他在对人的存在状况的分析中为现代人的根本情绪提供了一种把非理性的东西理性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解释。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奠基的存在哲学无论在研究宗旨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意味着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但是,由于其行文与用语的晦涩与独特性,使其对人的存在的研究有别于一般心理学、伦理学而成为一种哲学本体论,同时也造成人们理解的困难甚至导致对以往哲学的否定而造成思想上内在的狂妄。我们在阅读原著时既要努力发现和领会其中对人的存在所阐述出来的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也要努力避免某些词汇如烦、畏、向死的存在等给我们头脑中造成一种虚假情绪的幻象。 思考题: 1海德格尔是如何分析人的存在的状况的? 2海德格尔哲学对后世有哪些重大影响? 推荐阅读书目: 1《存在与时间》,[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2《海德格尔》,[德],比梅尔著,刘鑫,刘英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形而上学导论》[德],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当代哲学主流》第四章,[德]施太格穆勒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