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微分方程模型
5.1传染病模型
5.2经济增长模型
5.3正规战与游击战
5.4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排除
5.5香烟过滤嘴的作用
5.6 人口预测和控制
5.7烟雾的扩散与消失
5.8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动态
模型
? 描述对象特征随时间 (空间 )的演变过程
? 分析对象特征的变化规律
? 预报对象特征的未来性态
? 研究控制对象特征的手段
? 根据函数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关
系,确定函数本身
微分
方程
建模
? 根据建模目的和问题分析作出简化假设
? 按照内在规律或用类比法建立微分方程
5.1 传染病模型
? 描述传染病的传播过程
问题
? 分析受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
? 预报传染病高潮到来的时刻
? 预防传染病蔓延的手段
? 按照传播过程的一般规律,
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模型
已感染人数(病
)(ti
人)
? 每个病人每天有效接触
(足以使人致病 )人数为 λ
假设
模型1
ttititti ?=??+ )()()( λ
建模
0
)0( ii
i
dt
di
=
= λ
t
eiti
λ
0
)( =
∞→?∞→ it
?
必须区分已感染者 (病
人 )和未感染者 (健康人 )
若有效接触的是病人,
则不能使病人数增加
区分已感染者 (病人 )和未感染者 (健康人 )模型2
1)总人数 N不变,病人和健康
人的 比例分别为 )(),( tsti
假设
SI 模型
2)每个病人每天有效接触人数
为 λ, 且使接触的健康人致病
λ ~ 日
接触率
ttNitstittiN ?=??+ )()]([)]()([ λ
建模
si
dt
di
λ=
?
?
?
?
?
=
?=
0
)0(
)1(
ii
ii
dt
di
λ
1)()( =+ tits
t
e
i
ti
λ?
?
?
?
?
?
?
?
?
?+
=
1
1
1
1
)(
0
?
?
?
?
?
=
?=
0
)0(
)1(
ii
ii
dt
di
λ
1/2
t
m
i
i
0
1
0
t
?
?
?
?
?
?
?
?
?=
?
1
1
ln
0
1
i
t
m
λ
Logistic 模型
模型2
t=t
m
, di/dt 最大
?
1→?∞→ it
t
m
~传染病高潮到来时刻
λ (日接触率 )↓→t
m
↑
病人可以治愈!
传染病无免疫性 ——病人治愈成
为健康人,健康人可再次被感染
模型3
SIS 模型
μ ~日治愈率
3)病人每天治愈的比例为 μ
增加假设
ttNittitNstittiN ???=??+ )()()()]()([ μλ
建模
?
?
?
?
?
=
??=
0
)0(
)1(
ii
iii
dt
di
μλ
λ ~ 日接触率
1/μ ~感染期
μλσ /=
σ ~ 一个感染期内每个病人的有效接触
人数,称为接触数。
?
?
?
?
?
≤
>?
=∞
1,0
1,
1
1
)(
σ
σ
σ
i
)]
1
1([
σ
λ ???= ii
dt
di
i
0
i
0
接触数 σ =1 ~ 阈值
μλσ /=
1≤σ ↓? )(ti
形曲线增长按 Sti )(?
感染期内有效接触感染的
健康者人数不超过病人数小
0
1
i
>σ
1-1/σ
i
0
iii
dt
di
μλ ??= )1(
i
di/dt
0
1
σ >1
0 t
i
σ >1
1-1/σ
i
0 t
σ≤1
di/dt < 0
模型3
模型 2(SI模型 )如何看作模型 3(SIS模型 )的特例
传染病有免疫性 ——病人治愈
后即移出感染系统,称 移出者
模型4
SIR模型
1)总人数 N不变,病人、健康人和移
出者的比例分别为
)(),(),( trtsti
假设
2)病人的日接触率 λ , 日治愈率 μ,
接触数 σ = λ / μ
1)()()( =++ trtits
建模
需建立 的两个方程
)(),(),( trtsti
模型4 SIR模型
ttNittitNstittiN ???=??+ )()()()]()([ μλ
很小)通常
000
)0((1 rrsi =≈+
无法求出
的解析解
)(),( tsti
在相平面 上
研究解的性质
is ~
ttitNststtsN ??=??+ )()()]()([ λ
?
?
?
?
?
?
?
?
?
==
?=
?=
00
)0(,)0( ssii
si
dt
ds
isi
dt
di
λ
μλ
SIR模型
?
?
?
?
?
=
?=
= 0
0
1
1
ii
sds
di
ss
σ
0
00
ln
1
)()(
s
s
sissi
σ
+?+=
?
?
?
?
?
?
?
?
?
==
?=
?=
00
)0(,)0( ssii
si
dt
ds
isi
dt
di
λ
μλ
μλσ /=
消去 dt
}1,0,0),{( ≤+≥≥= isisisD
相轨线 的定义域
)(si
相轨线
1
1
s
i
0
D
在 D内作相轨线
的图形,进行分析
)(si
模型4
s
i
1
01
D
相轨线 及其分析
)(si
?
?
?
?
?
?
?
?
?
==
?=
?=
00
)0(,)0( ssii
si
dt
ds
isi
dt
di
λ
μλ
?
?
?
?
?
=
?=
= 0
0
1
1
ii
sds
di
ss
σ
0
00
ln
1
)()(
s
s
sissi
σ
+?+=
0ln
1
0
00
=+?+
∞
∞∞
s
s
siss
σ
满足
m
iis == ,/1 σ
s(t)单调减 →相轨线的方向
0, →∞→ it
P
1
?
s
0
σ/1
i
m
∞
s
P
3
P
4
P
2
S
0
模型4
SIR模型
P
1
: s
0
>1/ ?→ i(t)先升后降至 0
传染病蔓延
1/ ?~
阈值
P
2
: s
0
<1/ ?→ i(t)单调降至 0
传染病不蔓延
模型4
预防传染病蔓延的手段
SIR模型
传染病不蔓延的条件 ——s
0
<1/σ
降低 σ(=λ/μ)? 提高阈值 1/σ λ ↓, μ↑
λ (日接触率 )↓?卫生水平 ↑
μ(日治愈率 )↑?医疗水平 ↑
? 降低 s
0
提高 r
0
1
000
=++ ris
群体免疫
σ 的估计
∞
∞
?
?
=
ss
ss
0
0
lnln
σ
0ln
1
0
00
=+?+
∞
∞
s
s
sis
σ
0
i忽略
模型4
被传染人数的估计
SIR模型
记被传染人数比例
∞
?= ssx
0
0)1ln(
1
0
??+
s
x
x
σ
i
0
∞
s σ/1
P
1
0
s
s
K
i
0
?0, s
0
?1
0ln
1
0
00
=+?+
∞
∞
s
s
sis
σ
0)
2
1
1(
2
00
???
σσ s
x
s
x
x<<s
0
)
1
(2
00
σ
σ ?≈ ssx
δ2?x
s
0
- 1/σ = δ
提高阈值 1/ ?→降低被
传染人数比例 x
δ 小 , s
0
σ?1
5.2经济增长模型
增加生产 发展经济
增加投资 增加劳动力 提高技术
? 建立产值与资金、劳动力之间的关系
? 研究资金与劳动力的最佳分配,使投资效益最大
? 调节资金与劳动力的增长率,使经济 (生产率 )增长
1. 道格拉斯 (Douglas)生产函数
资金 K(t) 劳动力 L(t)
产值
Q(t)
技术 f(t) = f
0
))(),(()(
0
tLtKFftQ =
F为待定函数
1. 道格拉斯 (Douglas)生产函数
静态模型
),(),(
0
LKFfLKQ =
每个劳动
力的产值
L
Q
z =
每个劳动
力的投资
L
K
y =
z 随着 y 的增加而增长,但增长速度递减
模型假设
10,)( <<= α
α
yyg)(/
0
ygfLQz ==
α
)/(
0
LKLfQ =
y
g(y)
0
Douglas生产函数
αα ?
=
1
0
),( LKfLKQ
0, >
?
?
?
?
L
Q
K
Q
0,
2
2
2
2
<
?
?
?
?
L
Q
K
Q
含
义?
αα ?
=
1
0
),( LKfLKQ
1. Douglas生产函数
αα ?== 1,
Q
LQ
Q
KQ
LK
Q
K
~ 单位资金创造的产值
Q
L
~ 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值
QLQKQ
LK
=+
α ~ 资金在产值中的份额 1-α ~劳动力在产值中的份额
更一般的道格拉斯 (Douglas)生产函数
0,1,0,),(
00
><<= fLKfLKQ βα
βα
2)资金与劳动力的最佳分配(静态模型)
资金来自贷款,利率 r 劳动力付工资 w
wLrKQS ??=
资金和劳动力创造的效益
求资金与劳动力的分配比例 K/L(每个
劳动力占有的资金 ) ,使效益 S最大
w
r
Q
Q
L
K
=
0,0 =
?
?
=
?
?
L
S
K
S
r
w
L
K
α
α
?
=
1
αα ?== 1,
Q
LQ
Q
KQ
LK
α
α
?
=
1K
L
Q
Q
L
K
w ↑, r ↓, α↑
? K/L ↑
3) 经济 (生产率 )增长的条件 (动态模型 )
要使 Q(t) 或 Z(t)=Q(t)/L(t) 增长 , K(t), L(t)应满足的条件
0, >= λλQ
dt
dK
模型
假设
? 投资增长率与产值成正比
(用一定比例扩大再生产 )
L
dt
dL
μ=
t
eLtL
μ
0
)( =
? 劳动力相对增长率为常数
α
λ Lyf
dt
dK
0
=
)(
0
yLgfQ =
α
yyg =)(
Ly
dt
dy
L
dt
dK
μ+=LyK
L
K
y == ,
α
λ Lyf
dt
dK
0
=
Ly
dt
dy
L
dt
dK
μ+=
α
λμ yfy
dt
dy
0
=+
α
μαα
μ
λ
μ
λ
?
???
?
?
?
?
?
?
?
?
?+=
1
1
)1(
0
1
0
0
)()(
t
e
f
y
f
ty
00
1
0000000
,,/ QKLKfQLKy λ
αα
===
?
&
0
0
0
1
0
K
K
fy
&
λ
α
=
?
Bernoulli方程
α
μα
μ
μ
λ
?
??
?
?
?
?
?
?
??=
1
1
)1(
0
00
])1(1[)(
t
e
K
Kf
ty
&
dQ/dt > 0
产值 Q(t)增长3) 经济增长的条件
dt
dL
ygf
dt
dy
ygLf
dt
dQ
)()(
00
+
′
=
α
yyg
yLgfQ
=
=
)(
)(
0
])1([
1
0
12
0
αα
αμαλ
??
?+= yfLyf
)(
1
1
/
10
)1(
00
Ae
KKdt
dQ
t
α
μ
μα
?
<
?
?
?
?
?
?
?
?
??>
??
&
成立A?> 0μ
成立当 A
KK
t ),
/
1)(1ln(
)1(
1
0
00
&
μ
α
μα
μ ??
?
<?<
3) 经济增长的条件
dZ/dt>0
每个劳动力的产值 Z(t)=Q(t)/L(t)增长
dt
dy
yf
dt
dZ
1
0
?
=
α
α
αα
α
)()(
0
0
0
L
K
fyf
L
Lyf
tZ ===
)(0
/
100
)1(
00
Be
KKdt
dy
dt
dZ
t
>
?
?
?
?
?
?
?
?
??>?>
?? μα
μ
&
成立时当 B
KK
,1
/
0
00
<?>
&
μ
μ成立B?< 0μ
劳动力增长率小于初始投资增长率
第一次世界大战 Lanchester提出预测战役结局的模型
5.3 正规战与游击战
战争分类:正规战争,游击战争,混合战争
只考虑双方兵力多少和战斗力强弱
兵力因战斗及非战斗减员而减少,因增援而增加
战斗力与射击次数及命中率有关
建模思路和方法为用数学模型讨论社会
领域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示例
x(t) ~甲方兵力, y(t) ~乙方兵力一般模型
? 每方战斗减员率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和战斗力
? 每方非战斗减员率与本方兵力成正比
模型
假设
? 甲乙双方的增援率为 u(t), v(t)
?
?
?
>+?=
>+?=
0),(),()(
0),(),()(
ββ
αα
tvyyxgty
tuxyxftx
&
&
模型
f, g 取决于战争类型
正规战争模型
双方均以正规部队作战
? 甲方战斗减员率只取决于乙方的兵力和战斗力
f(x, y)=?ay, a ~ 乙方每个士兵的杀伤率
a=r
y
p
y
, r
y
~射击率, p
y
~命中率
?
?
?
+??=
+??=
)(
)(
tvybxy
tuxayx
β
α
&
&
xx
prbbxg =?= ,
?
?
?
?
?
==
?=
?=
00
)0(,)0( yyxx
bxy
ayx
&
&
? 忽略非战斗减员
? 假设没有增援
)(ty
)(tx
0
ak
0>k
0=k
bk?
0<k
?
?
?
?
?
==
?=
?=
00
)0(,)0( yyxx
bxy
ayx
&
&
ay
bx
dx
dy
=
2
0
2
0
bxayk ?=
kbxay =?
22
000 >=?> yxk 时
甲方胜?< 0k
平局?=0k
yy
xx
pr
pr
a
b
x
y
=>
?
?
?
?
?
?
?
?
2
0
0
乙方胜
为判断战争的结局,不求 x(t), y(t)
而在相平面上讨论 x 与 y 的关系
正规战争模型
平方律
模型
游击战争模型
双方都用游击部队作战
? 甲方战斗减员率还随着甲方兵力的增加而增加
f(x, y)=?cxy, c~ 乙方每个士兵的杀伤率
c = r
y
p
y
r
y
~射击率
p
y
~命中率
p
y
=s
ry
/s
x
s
x
~ 甲方活动面积
s
ry
~ 乙方射击有效面积
yrxxxx
ssrprddxyyxg /,),( ==?=
?
?
?
?
?
==
?=
?=
00
)0(,)0( yyxx
dxyy
cxyx
&
&
? 忽略非战斗减员
? 假设没有增援
游击战争模型
)(ty
cm
0
dm? )(tx
0>m
0=m
0<m
?
?
?
?
?
==
?=
?=
00
)0(,)0( yyxx
dxyy
cxyx
&
&
00
dxcym
mdxcy
?=
=?
乙方胜
时
?
>=?> 000 yxm
yryy
xrxx
ssr
ssr
c
d
x
y
=>
0
0
甲方胜?< 0m
平局?= 0m
c
d
dx
dy
=
线性律
模型
混合战争模型甲方为游击部队,乙方为正规部队
)(ty
)(tx
0
乙方胜,0>n
平局,0=n
甲方胜,0<n
?
?
?
?
?
==
?=
?=
00
)0(,)0( yyxx
bxy
cxyx
&
&
0
2
0
2
2
2
bxcyn
nbxcy
?=
=?
0
2
0
0
2
cx
b
x
y
>
?
?
?
?
?
?
?
?
乙方 胜
0>n
100)/(
2
00
>xy
0
2
0
0
2
xsr
spr
x
y
ryy
xxx
>
?
?
?
?
?
?
?
?
乙方必须 10倍于甲方的兵力
设 x
0
=100, r
x
/r
y
=1/2, p
x
=0.1,
s
x
=1(km
2
), s
ry
=1(m
2
)
5.4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排除
? 药物进入机体后形成血药浓度
(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药物含量 )
? 血药浓度需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给药方案设计
? 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和排除的过程 ——
药物动力学
? 建立房室模型 ——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步骤
? 房室 ——机体的一部分,药物在一个房室内均匀
分布 (血药浓度 )为常数,在房室间按一定规律转移
? 本节讨论二室模型 ——中心室 (心、肺、肾等 )和
周边室 (四肢、肌肉等 )
? 中心室 (1)和周边室 (2),容积不变
模型假设
? 药物从体外进入中心室,在二室间
相互转移 ,从中心室排出体外
? 药物在房室间转移速率及向体外排除速
率,与该室血药浓度成正比
中心室
周边室
给药
排除
)(
0
tf
1
11
)(),(
V
txtc
2
22
)(),(
V
txtc
12
k
21
k
13
k
)()(
02211131121
tfxkxkxktx ++??=
&
模型建立
2,1
~
~)(
~)(
=i
V
tc
tx
i
i
i
容积
浓度
药 量
2211122
)( xkxktx ?=
&
给药速率~
0
f
?
?
?
?
?
?
?
?=
+++?=
221112
2
1
2
1
0
221
1
2
113121
)(
)(
)()(
ckck
V
V
tc
V
tf
ck
V
V
ckktc
&
&
2,1),()( == itcVtx
iii
线性常系数
非齐次方程
模型建立
?
?
?
+=
+=
??
??
tt
tt
eBeAtc
eBeAtc
βα
βα
222
111
)(
)(
对应齐次
方程通解
?
?
?
=
++=+
1321
132112
kk
kkk
αβ
βα
给药速率 f
0
(t)
和初始条件
几种常见的给药方式
)(
)(
)(
])()[(
)(
)(
2
120
2
2121
1
0
1
tt
tt
ee
V
kD
tc
ekek
V
D
tc
βα
βα
αβ
βα
αβ
??
??
?
?
=
?+?
?
=
0)0(,)0(,0)(
2
1
0
10
=== c
V
D
ctf
?
?
?
?
?
?
?
?=
+++?=
221112
2
1
2
1
0
221
1
2
113121
)(
)(
)()(
ckck
V
V
tc
V
tf
ck
V
V
ckktc
&
&
?
?
?
=
++=+
1321
132112
kk
kkk
αβ
βα
1.快速静脉注射
t=0 瞬时注射剂量 D
0
的药物进入中心室 ,血
药浓度立即为 D
0
/V
1
进入中心室药物以速率
0
0 kTt ≤≤
2.恒速静脉滴注
?
?
?
?
?
?
?
?
?
?+
=
?+
=
≤≤++=
≤≤++=
??
??
1
221
13121
21
221
13121
2
21321
012
222
113
0
111
)(
,
)(
0,)(
0,)(
B
Vk
kkV
BA
Vk
kkV
A
Tt
Vkk
kk
eBeAtc
Tt
Vk
k
eBeAtc
tt
tt
βα
βα
βα
0)0(,0)0(,)(
2100
=== ccktf
?
?
?
?
?
?
?
?=
+++?=
221112
2
1
2
1
0
221
1
2
113121
)(
)(
)()(
ckck
V
V
tc
V
tf
ck
V
V
ckktc
&
&
t >T, c
1
(t)和 c
2
(t)按指数规律趋于零
3.口服或肌肉注射
相当于药物 ( 剂量 D
0
)先进入吸收室,吸收后进入中心室
0010
xkf =
)(
0
tx
吸收室
中心室
吸收室药量 x
0
(t)
?
?
?
?
?
?
?
?=
+++?=
221112
2
1
2
1
0
221
1
2
113121
)(
)(
)()(
ckck
V
V
tc
V
tf
ck
V
V
ckktc
&
&
?
?
?
=
?=
00
0010
)0(
)(
Dx
xktx&
tk
ekDtxktf
01
0100010
)()(
?
==
tk
eDtx
01
00
)(
?
=
tktt
EeBeAetc
01
)(
1
???
++=
βα
EBAcc ,,0)0(,0)0(
21
?==
各种给药方式下的c
1
(t), c
2
(t)
取决于参数k
12
, k
21
, k
13
, V
1
,V
2
参数估计
t=0快速静脉注射 D
0
,在 t
i
(i=1,2,… n)测得 c
1
(t
i
)
])()[(
)(
)(
2121
1
0
1
tt
ekek
V
D
tc
βα
βα
αβ
??
?+?
?
=
充分大设 t,βα<
tt
Aee
V
kD
tc
αα
αβ
α
??
=
?
?
=
)(
)(
)(
1
210
1
由较大的 用最小二乘法定 A,α)(,
1 ii
tct
tt
BeAetctc
βα ??
=?= )()(
~
11
由较小的 用最小二乘法定 B,β
)(
~
,
1 ii
tct
参数估计
0,,
21
→∞→ cct
进入中心室的药物全部排除
?
?
?
?
?
?
?
?
+=
βα
BA
VkD
1130
∫
∞
=
0
11130
)( dttcVkD
BA
V
D
c +==
1
0
1
)0(
AB
BA
k
βα
αβ
+
+
=
)(
13
?
?
?
=
++=+
1321
132112
kk
kkk
αβ
βα
13
21
k
k
αβ
=
211312
kkk ??+= βα
5.5香烟过滤嘴的作用
?过滤嘴的作用与它的材料和长度有什么关系
问题
?人体吸入的毒物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
哪些因素影响大,哪些因素影响小。
模型
分析
?分析吸烟时毒物进入人体的过程,建立吸
烟过程的数学模型。
?设想一个“机器人”在典型环境下吸
烟,吸烟方式和外部环境认为是不变的。
1) l
1
~烟草长, l
2
~过滤嘴长, l = l
1
+ l
2
,
毒物量 M均匀分布,密度 w
0
=M/l
1
模型
假设
2)点燃处毒物随烟雾进入空气和沿香烟
穿行的数量比是 a′ :a, a′ +a=1
3)未点燃的烟草和过滤嘴对随烟雾穿行的
毒物的 (单位时间 )吸收率分别是 b和 β
4)烟雾沿香烟穿行速度是常数 v,香烟燃
烧速度是常数 u, v >>u
Q ~ 吸一支烟毒物进入人体总量
定性分析
?↑↓?↑ Qu↓?↓↓↓↑↑ QvaMl ,,,,
2
β ?,
1
↓?↑↑ Qlb
ulTdttlqQ
T
/,),(
0
1∫
==
xx ?+
)(xq
)( xxq ?+
x
v
0
x
1
l
l
t=0, x=0,点燃香烟
模
型
建
立
q(x,t) ~ 毒物流量
w(x,t) ~ 毒物密度
0
)0,( wxw =
1) 求 q(x,0)=q(x)
v
x
lxlxq
lxxbq
xxqxq
?
=?
?
?
?
≤≤?
≤≤?
=?+? τ
τβ
τ
,,)(
,0,)(
)()(
1
1
?
?
?
?
?
?
?
≤≤?
≤≤?
=
lxlxq
v
lxxq
v
b
dx
dq
1
1
),(
0),(
β
00
0
)0(
uwH
aHq
=
=
1) 求 q(x,0)=q(x)
?
?
?
?
?
≤≤
≤≤
=
?
??
?
lxleeaH
lxeaH
xq
v
lx
v
bl
v
bx
1
)(
0
10
,
0,
)(
11
β
2) 求 q(l,t)
),()( tutuwtH =
t时刻,香烟燃至 x=ut
?
?
?
?
?
≤≤
≤≤
=
?
?
?
?
?
?
lxleetaH
lxutetaH
txq
v
lx
v
utlb
v
utxb
1
)()(
1
)(
,)(
,)(
),(
11
β
v
l
v
utlb
eetutauwtlq
21
)(
),(),(
β
?
?
?
=
3) 求 w(ut,t)
t
v
txq
btxwttxw ?=??+
),(
),(),(
?
?
?
?
?
=
=
?
?
?
?
0
)(
)0,(
),(
wxw
etutauw
v
b
t
w
v
utxb
aaae
a
w
tutw
v
buta
?=
′
?
?
?
?
?
?
?
′
=
?
1,1),(
'
0
?
?
?
?
?
?
?
′
=
?
v
buta
ae
a
w
tutw
'
0
1),(
4) 计算 Q
v
l
v
utlb
eetutauwtlq
21
)(
),(),(
β
?
?
?
=
?
?
?
?
?
?
?
?
?
′
=
????
v
abut
v
but
v
l
v
bl
aeeee
a
auw
tlq
21
0
),(
β
?
?
?
?
?
?
?
?
?
′
==
??
∫
v
bla
v
l
ul
ee
ba
vaw
dttlqQ
12
1
'
/
0
0
1),(
β
r
e
r
v
bla
r
r?
?
=
′
=
1
)(,
1
?
),(
2
raMeQ
v
l
?
β
?
=
),(
2
raMeQ
v
l
?
β
?
=
r
e
r
v
bla
r
r?
?
==
1
)(,
'
1
?
结果
分析
1) Q与 a,M成正比, aM是毒物集中在 x=l 处的吸入量
2) ~过滤嘴因素, β, l
2
~ 负指数 作用
v
l
e
2
β
?
v
l
aMe
2
β
?
是毒物集中在 x=l
1
处的吸入量
烟草为什么有作用 ?3) ?(r)~ 烟草的吸收作用
1
1
<<
′
=
v
bla
r 2/1)( rr ?=
&
?
?
?
?
?
?
?
′
?=
?
v
bla
aMeQ
v
l
2
1
1
2
β
& b, l
1
~ 线性 作用
4) 与另一支不带过滤嘴的香烟比较, w
0
, b,
a, v, l 均相同,吸至 x=l
1
扔掉
结果
分析
?
?
?
?
?
?
?
′
=
??
v
bla
v
l
ee
ba
vaw
Q
12
'
0
1
1
β
带过滤嘴
?
?
?
?
?
?
?=
??
v
bla
v
bl
ee
ba
vaw
Q
12
'
0
2
1
'
不带过滤嘴
v
lb
e
Q
Q
2
)(
2
1
?
?
=
β
21
QQb <?>β
提高 β-b 与加长 l
2
,效果相同
5.6 人口预测和控制
? 年龄分布对于人口预测的重要性
? 只考虑自然出生与死亡,不计迁移
的人口)年龄人口分布函数 rtrF <(~),(
人口
发展
方程
人口总数~)(tN
人口密度函数~),( trp
最高年龄~)( ∞→
m
r
)(),(,0),0( tNtrFtF
m
==
r
F
trp
?
?
=),(
死亡率~),( trμ
人口发展方程
drtrp ),(
人数
年龄
]
,[,
dr
rrt
+ 死亡人数
内),( dttt +
人数
年龄
]
,[,
1
1
drdrr
drrdtt
++
++
1
drdt =
drdttrptr ),(),(μ=drdttdrrp ),(
1
++?
1
1
,),(),(
)],(),([)],(),([
drdtdttrptr
trpdttrpdttrpdttdrrp
=?=
?+++?++
μ
),(),( trptr
t
p
r
p
μ?=
?
?
+
?
?
一阶偏微分方程
?
?
?
?
?
?
?
≥=
≥=
?=
?
?
+
?
?
0),(),0(
0),()0,(
),(),(
0
ttftp
rrprp
trptr
t
p
r
p
μ
~已知函数(人口调查)
~生育率(控制人口手段)
0
t
r
)(
0
rp
rt =
)(tf
rt <
rt >
)(),( rtr μμ =
?
?
?
?
?
>?
≤≤?
=
∫
∫
?
?
?
rtertf
rtetrp
trp
r
r
tr
dss
dss
,)(
0,)(
),(
0
)(
)(
0
μ
μ
∫
=
r
dstsptrF
0
),(),(
∫
=
m
r
dstsptN
0
),()(
人口发展方程
性别比函数女性 )(~),( trk
生育数女性 )(~),( trb
育龄区间~],[
21
rr
生育率的分解
∫
=
2
1
),(),(),()(
r
r
drtrptrktrbtf
)(),( rhtrh =
0 1
r
2
r
r
),()(),( trhttrb β=
∫
=
2
1
1),(
r
r
drtrh
生育模式
∫
=
2
1
),()(
r
r
drtrbtβ
总和生育率
∫
=
2
1
),(),(),()()(
r
r
drtrptrktrhttf β
人口发展方程和生育率
∫
=
2
1
),(),(),()()(
r
r
drtrptrktrhttf β
)(tβ
~总和生育率——控制生育的多少
),( trh
~生育模式——控制生育的早晚和疏密
?
?
?
?
?
>?
≤≤?
=
∫
∫
?
?
?
rtertf
rtetrp
trp
r
r
tr
dss
dss
,)(
0,)(
),(
0
)(
)(
0
μ
μ
),(),( trptr
t
p
r
p
μ?=
?
?
+
?
?
)(tf
)(
0
rp
),( trp
)(tβ
? 正反馈系统
? 滞后作用很大
人口指数
∫
=
m
r
drtrptN
0
),()(
1)人口总数
∫
=
m
r
drtrrp
tN
tR
0
),(
)(
1
)(
∫
∞
?
∫
?
=
t
drtr
detS
t
τ
τ
μ
0
),(
)(
2)平均年龄
3)平均寿命
t时刻出生的人,死亡率按 μ(r,t) 计算的平均存活时间
)(/)()( tStRt =ω
4)老龄化指数
控制 N(t)不过大
控制生育率
控制 ω(t)不过高
5.7烟雾的扩散与消失
炮弹在空中爆炸,烟雾向四周扩散,形成圆形
不透光区域。
现象
和
问题
不透光区域不断扩大,然后区域边界逐渐明
亮,区域缩小,最后烟雾消失。
建立模型描述烟雾扩散和消失过程,分析消失
时间与各因素的关系。
无穷空间由瞬时点源导致的扩散过程,用二阶偏
微分方程描述烟雾浓度的变化。
问题
分析
观察的烟雾消失与烟雾对光线的吸收,以及仪
器对明暗的灵敏程度有关。
1)烟雾在无穷空间扩散,不受大地和风
的影响;扩散服从热传导定律。
模型
假设
2)光线穿过烟雾时光强的减少与烟雾浓
度成正比;无烟雾的大气不影响光强。
3)穿过烟雾进入仪器的光线只有明暗之
分,明暗界限由仪器灵敏度决定。
模型
建立
1)烟雾浓度 的变化规律
),,,( tzyxC
gradCkq ??=
r
热传导定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法
向面积的流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
?+
?=
tt
t
s
dtdnqQ σ
rr
1
?
V
S
n
r
1
Q
q
r
流量通过 ??+ ],[ ttt
1)烟雾浓度 的变化规律
),,,( tzyxC
21
QQ =
∫∫∫
?+?=
V
dVttzyxCtzyxCQ )],,,(),,,([
2
内烟雾改变量?
∫∫ ∫∫∫
=?
sV
dVqdivdnq
rrr
σ
曲面积分的奥氏公式
gradCkq ??=
r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
z
C
y
C
x
C
kgradCdivk
t
C
1)烟雾浓度 的变化规律
),,,( tzyxC
0,,,,
2
2
2
2
2
2
>∞<<∞?
?
?
?
?
?
?
?
?
?
?
+
?
?
+
?
?
=
?
?
tzyx
z
C
y
C
x
C
k
t
C
),,()0,,,( zyxQzyxC δ=
初始条件
Q~炮弹释放的烟雾总量 δ ~单位强度的点源函数
kt
zyx
e
kt
Q
tzyxC
4
2
3
222
)4(
),,,(
++
?
=
π
? 对任意 t, C的等值面是球面 x
2
+y
2
+z
2
=R
2
; R↑→C↓
? 仅当 t→∞, 对任意点 (x,y,z), C→0
2)穿过烟雾光强的变化规律
方向的烟雾浓 度沿
方向的光强沿
llC
llI
~)(
~)(
光强的减少与烟
雾浓度成正比
)()( lIlC
dl
dI
α?=
00
)( IlI =
00
)( Ill 的光强为未进入烟雾 ≤
∫
?
=
l
l
dssC
eIlI
0
)(
0
)(
α
3)仪器灵敏度与烟雾明暗界限
∫
?
=
l
l
dssC
eIlI
0
)(
0
)(
α
烟雾浓度连续变化
烟雾中光强连续变化
不透光区域有扩大、
缩小、消失的过程
穿过烟雾进入仪器的光线只有明暗之
分,明暗界限由仪器灵敏度决定。
μ
α
?=
∫
∞
∞?
?
1
),,,( dztzyxC
e
观测结果为暗仪器灵敏度,当 ,1/~
0
μμ ?<II
仪器
z
-∞
∞
设光源在 z=-∞, 仪器在 z=∞,则观测到的明暗界限为
~不透光区域边界
4)不透光区域边界的变化规律
kt
zyx
e
kt
Q
tzyxC
4
2
3
222
)4(
),,,(
++
?
=
π
μ
α
?=
∫
∞
∞?
?
1
),,,( dztzyxC
e
tk
Q
kttr
μπ
α
4
ln4)( =
α
μ
π
=
+
?
kt
yx
e
kt
Q
4
22
4
∫
∞
∞?
?
= adxe
a
x
π
2
很小)μ
α
μ
(≈
μα ?
=
∫
∞
∞?
1
1
ln
1
),,,( dztzyxC
kt
yx
e
kt
Q
dztzyxC
4
22
4
),,,(
+
?
∞
∞?
∫
=
π
222
ryx =+
对任意 t, 不透光区域边界是圆周
不透光区域
边界半径
)(
4
1
最大值,
e
Q
rr
ek
Q
tt
m
πμ
α
μπ
α
====
0,
4
2
=== r
k
Q
tt
μπ
α
r(t)
r
m
0
t
1
t
2
t
tk
Q
kttr
μπ
α
4
ln4)( =
112
7.2 tett =?=
&
结果分析
观测到不透光区域边界达到最大的
时刻 t
1
,可以预报烟雾消失的时刻 t
2
↑↑↓?↑↑
m
rtQ ,,,
1
μα
↑↓?
1
tk
5.8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地心说 ”动摇
航海业发展 天文观测精确
背景
哥白尼: “日心说 ”
伽里略:落体运动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变速运动的计算方法
牛顿:一切运动有力学原因 牛顿运动三定律
牛顿:研究变速运动,发明微积分(流数法)
开普勒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运动第二定律
《自然科学之数学原理》 (1687)
模型假设
太阳 (0,0)极坐标系 (r,θ)
行星位置:向径 ))(),(()( ttrtr θ
r
O (太阳 )
θ
P (行星 )
r
r
r
1. 行星轨道
a~长半轴 , b~短
半轴 , e~离心率
)1(,,
cos1
222
2
eab
a
b
p
e
p
r ?==
+
=
θ
2. 单位时间 扫过面积为常数 A
r
r
Ar =2/
2
θ
&
32
aT λ=
3. 行星运行周期 T λ ~ 绝对常数
rmf
&&
r
r
=
4. 行星运行受力
f
r
m ~ 行星质量
O (太阳 )
θ
P (行星 )
r
r
r
向径 的基向量
r
r
jiu
jiu
r
rr
r
rr
r
θθ
θθ
θ
cossin
sincos
+?=
+=
r
u
r
θ
u
r
r
urr
rr
=
r
r
uu
uu
r
&&
r
r
&&
r
θ
θ
θ
θ
?=
=
θ
θ
θθθ
θ
urrurrr
ururr
r
r
r
&
&
&&
r
&
&&
&&
r
r
&
r
&
&
r
)2()(
2
++?=
+=
模型建立
Ar =2/
2
θ
&
32
4
,
2
r
rA
r
A
&
&&&
?
== θθ
02 =+ θθ
&
&
&&
rr
r
urrr
r
&
&&
&&
r
)(
2
θ?=
θcos1 e
p
r
+
=
3
2
)(4
,
sin2
pr
rpA
r
p
Ae
r
?
==
&&&
θ
r
u
pr
A
r
r
&&
r
2
2
4
?=
rmf
&&
r
r
=
r
r
rr
pr
mA
f
r
rr
r
=?=
00
2
2
,
4
r
urr
rr
=
模型建立
r
r
rr
pr
mA
f
r
rr
r
=?=
00
2
2
,
4
万有引力定律
0
2
r
r
kMm
f
r
r
?=
需证明 4A
2
/p =kM
(与哪一颗行星无关)
A~单位时间 扫过面积r
r
abTA π=
32
aT λ=
)1(,,
cos1
222
2
eab
a
b
p
e
p
r ?==
+
=
θ
λπ //
22
=pA
O (太阳 )
θ
P (行星 )
r
r
r
kM=λπ /4
2
(习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