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麦病害 WHEAT DISEASES
Prof,& Dr,Li Honglian ——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病系
第五节 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世界性病害 。 我国过去主要发生于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
20世纪 70年代以后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 。 1985年小麦赤霉
病在河南省大流行, 发病面积达 150多公顷, 减产 8.85亿 kg。
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 而且降低小麦品质, 使
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 出粉率降低, 加工性能受到明显影
响 。 同时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deoxynivalenol) 和玉米赤霉烯酮 ( zearalenon) 等, 可
引起人, 畜中毒, 发生呕吐, 腹痛, 头昏等现象 。 严重感染
此病的小麦不能食用 。
二,症状 (Symptoms):
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 。
苗期形成 苗枯, 成株期形成 穗枯, 以 穗枯 危害最重 。
穗枯, 部分小穗或整穗受害 。 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
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 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
显的 粉红色霉层 。 一个小穗发病后, 不但可以向上, 下蔓延,
危害相邻的小穗, 并可伸入穗轴内部, 使穗轴变褐坏死, 使
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 。 后期病部出
现 紫黑色颗粒状物 。 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 变为苍白色或紫
红色, 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 。
小麦赤霉病病穗和病粒
三,病原物( Pathogens):
1 学名及分类
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 Gibberella zeae, 属于
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
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 Fusarium graminearum,
此外, 黄色镰刀菌 F,culmorum和燕麦镰刀菌
F,auenaceum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
小麦赤霉病菌
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 2.子囊壳
3.子囊 4.子囊孢子
2 病原形态
禾谷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多为镰刀形,稍弯曲,顶端钝,基部有
明显足胞。一般有 3-5个隔膜,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成堆时呈粉红
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有性态产生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感病组织表面,卵圆形或圆锥
形,深蓝至紫黑色,表面光滑,顶端有瘤状突起为孔口。子囊无色
,棍棒状,两端稍细,内生 8个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子囊孢
子无色,弯纺缍形,多有 3个隔膜。
3 病原生物学:
禾谷镰刀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
围为 22-28℃ ;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 24-28℃, 分生孢子
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28℃, 低于 4℃ 萌发缓慢, 高于 37℃ 则不能萌
发 。 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为 15-20℃, 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
适宜温度为 25-28℃ ;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25-30℃ 。
基物湿润是子囊壳形成和发育的基本条件, 在温度满足的前
提下, 田间表土湿度达 70%-80%,处于湿润状态的病残体能很快
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 分生孢子的萌发要求 96%以上的相对湿
度, 子囊孢子释放则要求相对湿度达到 99%以上, 低于 95%很少
释放 。 水滴存在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释放比较有利 。
四,病害循环
( Diseases Cycle )
? 病原越冬场所:
? 传播方式:
? 侵染途径:
? 再侵染:
1越冬 ( Over winter),
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 麦收后可继续在麦秸, 玉
米秆, 豆秸, 稻桩, 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 并以子囊壳,
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 。
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 。 病残体上的子囊
壳和分生孢子以及带病种子是下一个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
染源 。
2 传播与侵染 Spreading and Infection
子囊孢子借 气流和风雨 传播 。 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
受病菌侵染, 乳熟期以后, 除非遇上特别适宜的阴雨天气,
一般很少侵染 。
病菌主要 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 ( 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
缝处直接侵入 ) 。 孢子落在麦穗上后萌发产生菌丝, 先在颖
壳外侧蔓延后经颖片缝隙进入小穗内并侵入花药, 引起小穗
凋萎 。
小穗被侵染后, 条件适宜, 3-5d即可表现症状 。 尔后菌丝
逐渐向水平方向的相邻小穗扩展, 也向垂直方向穿透小穗轴
进而侵害穗轴输导组织, 导致侵染点以上的病穗出现枯萎 。
3 再侵染 re-infection
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 借气流和雨水传播,
进行再侵染 。 但再侵染次数有限, 作用也不大 。 穗枯的发
生程度主要取决于花期的初侵染量和子囊孢子的连续侵染 。
四 流行因素( Epidemiology)
气象条件, 菌源数量, 寄主抗病性及生育时
期, 栽培条件等因素与赤霉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
充足的菌源, 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和小麦扬
花期相吻合, 就会造成赤霉病流行 。
1,气象条件:
气候因素对小麦赤霉病的影响, 在前期主要是影响基物
上接种体的产生, 后期则主要影响病原菌的侵入, 扩展
和发病 。
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 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是病害
流行的主导因素, 小麦抽穗期后降雨次数多, 降雨量大,
相对湿度高, 日照时数少是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尤其开花到乳熟期多雨, 高温, 穗腐严重 。
2,菌源数量,
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田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十
分密切。具有充足菌源的重茬地块和距离菌源近的麦田发病严
重。
另外,影响苗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带菌量,种子带菌
量大,或种子不进行消毒处理,病苗和烂种率高。
在我国北方麦区,菌源量较多,一般不是流行的限制因素。
3,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
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差异, 但尚未发现
免疫和高抗品种, 特别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
赤霉病抗性均较差 。 我国育种工作者在抗小麦赤霉病育种方面
作了大量工作, 曾选育出苏麦 3号, 扬麦 4号, 华麦 6号, 宁
7840,万年 2号等抗病品种 。
从生育期来看,小麦整个穗期均可受害,但以开花期感病
率最高,开花以前和落花以后则不易感染,说明病菌的侵入时
期受到寄主生育期的严格限制。
4,栽培条件,
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 或开花期灌水过多, 造成田间湿
度较大, 有利于发病;麦田施氮肥较多, 植株群体大, 通风
透光不良或造成贪青晚熟, 也能加重病情 。
作物收获后不能及时翻地, 或翻地质量差, 田间遗留大
量病残体和菌源, 来年发病重 。
此外, 小麦成熟后因雨不能及时收割, 赤霉病仍可继续
发生;或收割后如遇多雨年份不能及时脱粒, 病害可继续在
垛内蔓延, 以致造成 霉垛 ;或籽粒因雨不能及时晒干, 发热
而引起 霉堆 。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 充分利用
抗病品种, 及时喷洒杀菌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
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如苏麦 3号, 扬麦 4号, 华麦 6号,
宁 7840,万年 2号等 。 但总的来说其抗病性和丰产性还不够
理想 。 目前可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 。
河南省,豫麦 34,豫展 9705,郑农 16,郑麦 9023,中育 8号
比较抗病
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
? 播种时要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
? 适量播种,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于密集和通风透光不良;
? 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
也不能太晚;
? 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
意排水降湿。
? 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
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
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菌源数量。
? 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脱粒晒干,减少霉垛和霉
堆造成的损失。
3.药剂防治
在当前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的情况下, 药剂防治仍是小麦
赤霉病防治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
① 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 。 可用 50%多菌
灵, 每 100kg种子用药 100-200g( a.i) 湿拌 。 亦可用适乐时
和烯唑醇拌种 。
② 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 。 各地应根据菌源情
况和气象条件, 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 并及时进行喷药防
治 。 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 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 施药
应宁早勿晚 。 比较有效的药剂是 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 等内吸
杀菌剂 。 每 hm2用药 ( a.i) 450-600g兑水喷雾 。
第六节 小麦黑穗(粉)病
Wheat Smuts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
小麦秆黑粉病
小麦散黑穗病( loose smut) 普遍发生于各国产麦区。
一般发病比较轻,在 1%-5%之间,个别发生较重的地区发病
率在 10%以上。
小麦腥黑穗病 (Stinking Smut,Bunt)在世界各国麦区均
有发生。我国主要是光腥黑穗和网腥黑穗,矮腥黑穗病在我
国尚未发生,是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对象。腥黑穗病病菌孢
子因含有毒物质三甲胺,使面粉不能食用。如将混有大量菌
瘿和孢子的麦粒作饲料,会引起家禽和牲畜中毒 。
小麦秆黑粉病( Flag Smut) 过去在我国曾普遍发生于
黄淮海冬麦区,以河南、山东等省发生较重。解放后经大力
防治,已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危害。但 20世纪 70年代后,在
一些地区又有所回升。
小麦散黑穗病,系统性侵染病害,病株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一
般病株较矮而直立,抽穗早。起初,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里面
充满黑粉。抽穗后不久,薄膜破裂,黑粉飞散,剩下穗轴。一般病
株比健株提早几天抽穗。
一 症状 Symptoms
小麦腥黑穗病,主要在穗部表现症状。病株一般较健株稍矮,
分蘖增多,矮化程度及分蘖情况依品种而异。病穗短直,颜色较健
穗深,初为灰绿色,后变灰黄色,病粒较健粒短而胖,因而颖片略
开裂,露出部分的病粒 (称菌瘿 ),初为暗绿色,后变灰黑色,如用
手指微压,则易破裂,内有黑色粉末 (即病菌的冬孢子 )。菌瘿因含
有挥发性三甲胺,有鱼腥气味,所以称, 腥黑穗病, 。
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危害麦秆、叶和叶鞘,拨节期以后症状最明
显。主要症状为:病斑初淡灰色条纹,逐渐隆起,转深灰色,最后寄
主表皮破裂,露出黑粉(冬孢子)。病株显著矮小,分蘖增多,病叶
卷曲,病穗很难抽出,多不结实,甚至全株枯死。
小麦黑穗(粉)病症状特点比较
病害名称 散黑穗病 腥黑穗病 秆黑粉病
危害部位 整穗 籽粒 茎杆、叶片、穗
株型 正常或稍矮 正常或稍高,但矮腥黑穗病 植株明显矮化,分蘖增多 植株矮化,常扭曲,枯死
茎秆 正常 正常 产生条纹状黑褐色冬 孢子堆
叶片 正常 正常 产生条纹状黑褐色冬孢 子堆,易扭曲、干枯
穗部 整穗或多数小 穗变为黑粉 穗形正常,颖壳外张 多不抽穗,或穗小畸 形
籽粒 无籽粒 籽粒变为菌瘿 粒少粒秕
二 病原菌 Pathogens
小麦散黑穗病菌:
有 性 态 为 散 黑 粉 菌 Ustilago
nuda,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 。
冬孢子略呈球形或近球形, 浅黄色
至茶褐色, 表面生有微细突起 。 冬
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 先菌丝四
个细胞可分别长出单核分枝菌丝,
但不产生担孢子 。
小麦腥黑穗病菌
我国病原主要有 2种, 即网腥黑粉菌
Tilletia caries, 光腥黑粉菌
Tilletia foetida 。 网腥黑粉菌的冬
孢子多为球形或近球形, 褐色至深褐色
,孢子表面有网纹 。 光腥黑粉菌的冬孢
子圆形, 卵圆形和椭圆形, 淡褐色至青
褐色, 孢子表面光滑, 无网纹 。
小麦秆黑粉病菌:
病菌以 1-4个冬孢子为核心, 外围
以若干不孕细胞组成孢子团 。 孢子团圆
形或长椭圆形 。 冬孢子单胞, 球形, 深
褐色 。 冬孢子萌发产生圆柱状先菌丝,
先菌丝无色透明, 顶端轮生出担孢子 3-4
个 。 担孢子长棒状, 顶端尖削, 微弯 。
三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1,小麦散黑穗病,
散黑穗病菌属花器侵染类型, 一年只有一次侵染 。
病穗散出冬孢子时期, 恰值小麦开花期, 冬孢子借风力传送到
健花柱头上, 冬孢子发芽产生先菌丝和单核分枝菌丝, 亲和性单核
菌丝结合后产生双核侵染菌丝, 多在子房下部或籽粒的顶端冠基部
穿透子房壁表皮直接侵入, 并穿透果皮和珠被, 进入珠心, 潜伏于
胚部细胞间隙 。 当籽粒成熟时, 菌丝体变为厚壁休眠菌丝, 以菌丝
状态潜伏于种子胚里 。
带病种子播种后, 胚里的菌丝随着麦苗生长, 直到生长点, 以
后并随着植株生长而伸展, 形成系统侵染 。 在孕穗期到达穗部, 在
小穗内继续生长发育, 到一定时期, 菌丝变成冬孢子, 成熟后散出,
被风传到健穗的花器上萌发侵入, 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内越冬,
造成下一年发病 。
2.小麦腥黑穗病,
此病是一种单循环系统侵染的病害, 其侵染来源有 3个方面:
① 种子带菌,小麦在脱粒时, 碾碎了病粒, 使冬孢子附着在种子
表面, 或菌瘿及菌瘿的碎片混入种子间 。
② 粪肥带菌,打麦场上的麦糠, 碎麦秸及尘土混入肥料, 或用带
菌麦草饲喂牲畜及带菌种子饲喂家禽, 通过消化道后, 冬孢子没有
死亡, 而使粪肥成为侵染来源 。
③ 土壤带菌,病粒落入田间, 或靠近打麦场的麦田, 在打场时,
由风吹入冬孢子, 而造成土壤传染 。
上述 3种情况, 以种子带菌为主 。
小麦种子播种后, 当种子发芽时, 冬孢子也随即萌发, 由胚芽鞘
侵入幼苗, 并到达生长点, 菌丝随小麦生长而发展, 到小麦孕穗期
,病菌侵入幼穗的子房, 破坏花器, 形成黑粉, 使整个花器变成菌
瘿 。
3,小麦秆黑粉病,
秆黑粉病菌以土壤传播为主, 种子和粪肥也能
传播 。 小麦收获后, 冬孢子散落于土壤中或随病残
体进入土壤中越冬 。
越冬的冬孢子, 在小麦种子播种发芽后, 也开始
萌发并从幼苗胚芽鞘侵入, 并进入生长点, 为系统
侵染病害 。
单循环病害, 一年只能侵染一次 。
四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1,小麦散黑穗病:
散黑穗病发病率高低, 与上一年病菌侵入率有直接关系, 上
一年开花期的气象条件与病菌数量对下一年的发病影响很大 。
小麦开花期遇有细雨和多雾, 温度高的环境, 有利冬孢子萌
发和侵入, 种子带菌率就高;相反, 如开花期干旱, 孢子难以发
芽, 种子带菌率就低 。 此外, 开花期遇有暴风雨, 可将冬孢子淋
于地下, 不利于传播, 发病亦少 。
品种抗病性对病害也有一定影响, 抗病性强的品种发病轻,
一般颖片开张大的品种较感病 。
2,小麦腥黑穗病:
腥黑穗病属幼苗侵入系统侵染的病害, 凡是影响小麦幼苗出土快慢的因
素, 如土温, 墒情, 通气条件, 播种质量, 种子发芽势等均影响此病发生的
轻重 。 但最主要的是地温和墒情 。
温度低不利于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 延长了幼苗出土时间, 增加了病菌
侵染的机会, 因而发病重 。 土壤过于干燥, 由于水分不足而影响孢子的萌发
。 土壤过湿, 由于供氧所不足, 也不利于孢子萌发 。 一般含水量 40%以下的
土壤, 适于孢子萌发, 有利于病菌侵染 。
此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地势, 播种期及播种深度有密切关系 。 高山发病重
,浅山丘陵次之, 平原最轻;阴坡发病重, 阳坡发病轻 。 冬小麦晚播或春小
麦早播发病都较重 。 播种过深, 覆土过厚, 麦苗不易出土, 也增加病菌侵染
的机会, 加重病害的发生 。
3,小麦秆黑粉病,
发病轻重与土壤带菌量, 土壤条件, 耕作制度有关 。
与土壤带菌量呈正相关 。
播期土壤温度对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 土壤
温度以 14-21℃ 最适宜侵染 。 土壤干旱, 小麦出苗慢, 有利
于病菌侵染 。
病田连作, 施用带菌肥料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小麦黑穗 ( 粉 ) 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加强检疫和种子处理为
主, 农业防治和抗病品种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
1.加强检疫工作 小麦矮腥黑穗病是我国的进境检疫对象,
应加强检疫工作, 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传入我国 。
2.种子处理
药剂种类和使用方法:
① 12.5%烯唑醇,每 100kg种子用药 20g( a.i)拌种。
② 2%立克秀, 每 100kg种子用药 20g 拌种。
③ 3%敌畏丹,按 1:500-1000(药,种)进行种子包衣。
3.建立无病留种田, 繁育和使用无病种子
繁殖无病种子是消灭小麦黑穗 ( 粉 ) 病的有效方法 。 留种
田要与生产田隔离 200m以上, 播种的种子要在精选后严格进
行消毒, 田间管理时应注意施用无病肥, 及时拔除病株等 。
发现检疫对象的种子田, 应进行销毁 。
4.栽培防病
播种前要作好整地和保墒工作, 适期播种, 冬春播种不宜
过迟, 播种不宜过深, 促进幼苗早出土, 减少病菌侵染的机
会而减少发病 。
播种时用硫铵等速效肥作种肥, 每 hm2用硫铵 225kg,掺 5倍
细土, 混匀后与麦种一起播下, 也可获得良好的防病效果 。
以土壤和粪肥传播为主的病害, 可采用与非寄主作物实行
1-2年轮作, 或 1年水旱轮作, 并要施无病肥 。
5,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
国内外在选育抗小麦黑穗(粉)病品种方面都取得
了一定成绩。如我国吉林扶余县曾推广合作1号,控制了
腥黑穗病的危害。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1959年育成 Burt、
Omar和 Gaines等冬麦品种,能抗光、网、矮三种腥黑穗病,
而 P.L.178383具有三个高抗腥黑穗病的 Bt基因,可用来作
杂交亲本。
第七节 小麦纹枯病
Wheat Sharp Eyespot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 发
生非常普遍 。 我国 80年代以来, 由于小
麦品种更换, 农业栽培制度的改变以及
肥水条件的改善, 发病逐年加重 。 目前
已成为河南省发病面积最大的病害 。
小麦纹枯病对产量影响很大, 一般使
小麦减产 10%-20%,严重地块减产 50%
左右, 个别地块甚至绝收 。
2 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病斑最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
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
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扩展,
并向内扩展到小麦的茎秆,在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 眼
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两端稍尖。田间湿
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
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小麦茎秆上的云纹
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
一 症状 Symptoms
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 造成烂芽, 病苗死苗, 花秆烂
茎, 倒伏, 枯孕穗等多种症状 。
1 烂芽和死苗,种子发芽后, 芽鞘受侵染变褐, 继而烂芽
枯死, 不能出苗 。 主要在小麦 3-4叶期发生, 在第一叶鞘上
呈现中央灰白, 边缘褐色的病斑, 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
成死苗 。
3 倒伏,由于茎部腐烂, 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
4 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 形成
,枯孕穗,, 有的虽能够抽穗, 但结实减少, 籽粒秕瘦,
形成, 枯白穗, 。 枯白穗在小麦灌浆乳熟期最为明
显, 发病严重时田间出现成片的枯死 。 此时若田
间湿度较大, 病植株下部可见病菌产生的菌核,
菌核近似油菜籽状, 极易脱落到地面上 。
白穗症状
二 病原菌 Pathogens
1 学名及分类:
无性态,禾谷丝核菌 Rizoctonia cerealis ( CAG-1 菌丝融合群)
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有性态,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 (Cenatobasidium),自然情况下不常见。
立枯丝核菌( Rizoctonia solani AG-5等)也能引起小麦纹枯病。
病原形态:
初生菌丝无色较细,菌丝分枝呈锐角或近直
角,分枝处大多缢缩变细。菌丝以后变褐色,分
枝和隔膜增多,分枝与母枝之间几乎呈直角。部
分菌丝膨大成念珠状。
菌核初为白色,后变成不同程度的褐色,表
面粗糙,不规则,菌核之间有菌丝连接,大小如
油菜籽。
禾谷丝核菌菌丝细胞双核,菌核较小,色泽
较浅,菌丝生长速度慢,较细 (直径 2.9-5.5μ m);
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多核 (3-25个,多数 4-8个核 ),
菌核色泽较深,菌丝生长较快,较粗 (5-12μ m)。
病原生物学:
菌丝生长的适温为 22-25℃, 13℃ 以下,35℃ 以上生长
受抑制。病菌生长 10-11d开始形成菌核。
菌核萌发无休眠期,适温下 4d即可萌发。 菌核抗干热
能力强, 80℃ 下处理 3h仍能萌发。干热条件下,菌丝体致
死温度为 75℃ 1h 。但在湿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
49℃ 10min,菌核致死温度为 50℃ 10min 。
病原菌生理分化:
小麦纹枯病菌种下根据菌丝融合划分为不同的菌丝融合
群 (anastomosis group,简称 AG)。 我国小麦纹枯病菌的优势
菌群是禾谷丝核菌的 CAG-1群, 约占 90%;立枯丝核菌 AG-5群
数量较少 。 AG-5虽也有一定的致病力, 但较 CAG-1弱, 同时
病害扩展较慢 。
小麦纹枯病菌除侵染小麦外,对大麦也表现强致病力;还
能侵染玉米、水稻,但致病力不及对小麦强,对大豆和棉花
不致病。
三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1 越冬场所及初侵染来源,
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 作
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 。 试验表
明, 菌核在干燥条件下保存 6年仍可以萌发 。 菌核具有多次
萌发的特性 。
传播:
此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带菌土壤可以传播病害,
混有病残体和病土而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传病。
侵染与发病:
土壤中的菌核和病残体长出的菌丝接触寄主后,形成附着胞或侵染垫
产生侵入丝直接侵入寄主,或从根部伤口侵入。冬麦区小麦纹枯病在田间
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 5个阶段:
1冬前发病期
2 越冬静止期
3 病情回升期
4 发病高峰期
5 病情稳定期
再侵染,
小麦纹枯病靠病部产生的菌丝向周围蔓延扩展引起再侵
染。田间发病有两个侵染高峰,第一个是在 冬前秋苗期 ;第
二个则是在春季小麦的 返青拔节期 。
四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性, 气候因
素, 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等 。
1.品种抗病性 河南, 山东, 江苏等省对各地推广的品
种进行抗纹枯病鉴定的结果表明,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
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 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 缺乏
免疫和高抗品种 。 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 是当前小麦纹
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 。
据调查, 矮早 4110,濮优 938,郑 11,豫麦 34比较抗病;
9023,豫农 026,高优 505,新原 9312,郑麦 98,豫麦 49 感病
2,耕作与栽培措施,
纹枯病是一种, 高产病害,, 随着水肥条件改善, 产量提
高而加重 。
灌溉条件的改善, 播种密度的增高, 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
施用量的增加是纹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 播种早, 播量大
,施氮肥多, 田间群体过大, 植株郁闭, 相对湿度增加, 纹枯
病加重 。
小麦地连作年限长, 土壤中菌核数量多, 有利于菌源积累,
发病重 。
3,气候条件:
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 春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
生的要求, 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 。 3月 -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
程度密切相关 。 河南省 1997,1998,1999年继续三年纹枯病大流行
就与当年春季多雨有关;而 2000年冬春季干旱, 直到 4月上旬调查
小麦纹枯病, 仅在下部叶鞘危害, 尚未扩展到茎秆, 当年小麦纹枯
病为轻发生年 。
4,土壤条件,
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 。 沙壤土地区纹枯病
重于黏土地区, 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 。 中性编酸性土壤
发病较重 。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1.种植抗 ( 耐 ) 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缺乏高抗纹枯病品种, 重病
地块选用耐病品种明显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 研究表明, 选用当
地丰产性能好, 耐性强或轻度感病品种, 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病
情 20%-30%。 我省鉴定出了一批耐病品种如 偃 4110,濮优 938,
豫麦 34,新麦 18,郑麦 9023等, 均可考虑选种 。
2.加强栽培管理
平衡施肥, 避免大量施用氮肥, 返青期追肥不宜过重 。
重病地块适期晚播, 控制播量, 做到合理密植 。
灌溉时忌大水漫灌, 防止麦田积水 。
3.药剂防治
拌种,如可用 15%三唑酮 (粉锈宁 )WP或 12.5%的烯唑醇等药剂用量
一般为种子量的 0.02%-0.03%( a.i)。
包衣,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 2%立克秀悬浮种衣剂包衣, 田间
防效试验效果较好 。
喷雾,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进行喷雾防治 。 喷
雾可使用 12.5%的烯唑醇等, 还可兼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 。
4.生物防治
目前,人们 正在积极探讨一些生物方法防治小麦纹
枯病。麦丰宁 B3在江苏等地试验效果达 70%左右。
S024抗生素对小麦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S024抗生素 井冈霉素
CK
第八节 小麦全蚀病
Wheat Take-all
小麦全蚀病是世界性病害 。 1884年英国最早记载, 我
国于 1931年前后在浙江省发现, 目前已扩展到西北, 华北
,华东等地 。 全蚀病是小麦上的毁灭性病害, 引起植株成
簇或大片枯死, 降低有效穗数, 穗粒数及千粒重, 造成严
重的产量损失 。
一 症状 Symptoms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 以乳熟期症状最为明显 。
黑根,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 地下茎, 使之 变黑
腐烂, 部分次生根也受害 。 病苗基部叶片黄化, 分蘖减少, 生
长衰弱, 严重时死亡 。
黑脚,拔节后茎基部 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
下形成肉眼可见的 黑褐色菌丝层, 称为, 黑脚,, 这是全蚀病
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 。
白穗,由于茎基部发病, 植株早枯形成, 白穗, 。 田间病
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 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
在潮湿情况下, 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
色颗粒状突起, 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
黑根
黑脚
白穗
颗粒状物
二 病原菌 Pathogens
1 学名及分类,
禾顶囊壳 Gaeumannomyces gramims,
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真菌;
2 病原形态,
病菌的匍匐菌丝粗壮,粟褐色,有隔。老化菌丝多呈锐角分
枝,分枝处主枝与侧枝各形成一隔膜,呈现, ∧, 形。匍匐菌
丝 3-4根聚集在一起,在寄主根茎和叶鞘表面形成网纹,在根
部多与根轴平行生长。
子囊壳黑色,球形或梨形,顶部有一稍弯的颈。子囊无色,
棍棒状。子囊内有 8个平行排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
线状稍弯曲。
1
图 2-5 小麦全蚀病菌
1.子囊壳 2.子囊 3.子囊孢子
3 病原生物学,
病菌生长温度范围 3-33℃ 。子囊形成适温 20℃ 左右,子囊
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20-25℃, 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 12-18℃ 。
病菌生长发育要求 较高的空气和土壤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80%-90%为适宜条件,低于 50%则生长减慢,也不易产生子囊壳。
病菌对 pH的适应范围较广,以 pH5.5-8.5为最适。
4 病原菌生理分化,
Walker( 1975) 根据病菌附着枝的形态及病原菌的致病性将
禾顶囊壳划分为 3个变种, 即:
小麦变种 G.graminis var,tritici,
禾谷变种 G.graminis var,graminis
燕麦变种 G.graminis var,avenae 。
我国小麦全蚀病菌主要为小麦变种 。
5 寄主范围,
病菌除危害小麦外, 还能危害大麦, 黑麦, 玉米, 谷
子, 燕麦等禾木科作物及禾木科杂草 。
3个变种寄生范围有一定区别:
小麦变种 寄主范围较广, 但不侵染燕麦, 能侵染高梁
根但不造成发病;
燕麦变种 主要侵染燕麦属, 小麦属和大麦属, 对禾本
科杂草的致病性较小麦变种和禾谷变种强;
禾谷变种 主要侵染稻属, 狼尾草属及其他禾本科杂草,
致病性较弱 。
三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1 越冬和初侵染,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 成
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 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
可作为初侵染源 。 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 杂草或其他作
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 。
小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 病原在土壤中存活 1-5年不
等, 一年轮作可使病害减轻 。
2 传播:
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
肥也可传播病害。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
距离的扩散。
种子间混杂的病残体的具有传病作用。 无病区应禁止从
病区调运种子。
3,侵染:
病菌菌丝或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多 3-4根聚集在一起在
寄主和根茎表面形成菌丝网,分支菌丝形成附着枝,其端
部又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
4 病害自然衰退现象( TAD ):
,全蚀病自然衰退, (Take-all Decline,TAD) 是指全蚀
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
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国内外均发现
了全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 其原因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
活动有关。
四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1 耕作措施,
小麦 -玉米 -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病害
逐年加重, 合理耕作能减轻发病, 但轮作不当则不一
定减轻发病 。 实施免耕或少耕, 降低土壤的通气性,
能减轻发病 。 早播较适期迟播发病重 。
2 土壤肥力,
主要营养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 但营养元素对
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 一般认为土壤缺氮引起全蚀
病严重发生, 施用氮肥后全蚀病严重度降低 。 也有报道称
施用铵态氮 (NH4-N)能减轻小麦发病;施用硝态氮 (NO3-N)
能增加全蚀病菌的侵染, 降低产量 。
增施有机肥, 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能明显减轻发病是
非常明确的 。
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
重要原因之一 。 施用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 减轻发病
,减少白穗, 保产作用明显 。
3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
沙土保肥水能力差, 利于发病 。 黏重土壤, 病害较轻 。 偏
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 。 冬麦区冬季温暖, 晚秋
早春多雨发病重 。 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 。 夏季高温多雨有利
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 降低菌量, 能减轻冬麦发病 。
4 品种抗病性,
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种, 小麦属和大麦属也
缺乏可利用的抗源, 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异 。
豫展 9705,偃 4110,新麦 11号, 豫麦 18号, 豫麦 49号 发病
较轻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 充分利用生
物, 化学的防治手段达到保护无病区, 控制初发病区, 治
理老病区的目的 。
1.保护无病区 无病区严禁从病区调运种子, 不用病区麦秸作
包装材料外运 。 从病区调进种子要严格检验, 播前用 0.1%甲基硫
菌灵浸种 10min,或用适乐时种衣剂包衣, 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
菌 。
2.合理轮作 因地制宜, 与非寄主作物轮作 1-2年, 如花生, 烟
草, 蕃茄, 甜菜, 蓖麻, 绿肥等, 可有效地控制病害 。
3.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底肥,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每 hm2施用腐熟有机肥 10万 kg左右 。 无机肥施用应注意氮,
磷, 钾的配比, 土壤速效磷达 0.06%,全氮含量 0.07%,有
机质含量 1%以上, 全蚀病发展缓慢;速效磷含量低于
0.01%发病重 。
4.推广抗耐品种,豫展 9705,偃 4110,新麦 11号, 豫
麦 18号, 豫麦 49号
5.生物防治
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 要推行小麦两作
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 以维持土壤颉抗菌的防病作用 。 美
国用荧光假单胞菌防治全蚀病, 大田增产 30%,但效果不够
稳定 。 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发的生防菌, 山东农科院开发的生
防菌剂, 蚀敌,,, 消蚀灵, 均有防效 。
6.药剂防治
用全蚀净按种子重量 0.2%( 1,500) 拌种, 防病效果很
好 。 2.5%适乐时种衣剂按 1:300-500包衣处理, 对小麦全蚀
病有一定防效 。
第九节 小麦病毒病
Wheat virus diseases
世界上有 10多种小麦病毒病,
我国主要是:
黄矮病
丛矮病
土传花叶病等 。
小麦黄矮病,又称大麦黄矮病( Barley yellow dwarf
disease)。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华
中、西南及华东等冬麦区、春麦区及冬春麦混种区。从
1966年到 1984年曾先后有 6次大的流行。受害小麦,一般
减产 5%-10%左右,严重的可达 40%以上,个别地块可
造成绝产。
小麦丛矮病,又称“小蘖病”,在我国分布较广。 20世
纪 60年代曾在我国西北、河北和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流
行。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轻病田减产 10%-
20%,重病田减产 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土传花叶病:
是一类病害的总称,包括土传花
叶病、黄花叶病和梭条斑花叶病,
在世界主要产麦国如美国、加拿大
、巴西、阿根廷、意大利、日本、
埃及等国均有分布。我国分布也比
较广泛,以河南、山东、四川等省
受害较重。
一 症状 Symptoms
黄矮病,秋苗期和春季返青后均可发病 。 典型症状是新叶从
叶尖开始发黄, 植株变矮 。 叶片颜色为金黄色到鲜黄色, 黄化
部分约占全叶的 1/3-1/2。 秋苗期感病的植株矮化明显, 分蘖
减少, 一般不能安全越冬 。 即使能越冬存活, 一般也不能抽穗 。
穗期感病的植株一般只旗叶发黄, 呈鲜黄色, 植株矮化不明显,
能抽穗, 千粒重减低 。
丛矮病:
典型症状是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分蘖显著增多,
植株矮缩,形成明显的丛矮状。
秋苗期感病,在新生叶上有黄白色断续的虚线条,以后发
展成为不均匀的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感病的植株
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表现
细弱,叶部仍有明显黄绿相间的条纹,病株严重矮化,一般
不能拔节抽穗或早期枯死。拔节以后感病的植株只上部叶片
显条纹,能抽穗,但穗很小,籽粒秕,千粒重下降。
小麦土传花叶病
受害植株心叶上产生褪绿斑块或不规则的黄色短条斑,
返青后叶片上形成黄色斑块,拔节后下部叶片多变黄枯死,
中部叶片上产生大量黄色斑驳或条纹。 病田植株发黄,似缺
肥状。病株常矮化,分蘖枯死,成穗少,穗小粒秕,千粒重
明显下降。
二 病原物 Pathogens
黄矮病, 由大麦黄矮病毒(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引起。
病毒粒体为等轴对称的正二十面体,直
径 26-30nm。病毒致死温度为 70℃,稀释
限点为 1:1000。
BYDV主要侵染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
物及野燕麦、鹅冠草等 100多种禾本科杂
草。
BYDV只能由蚜虫传播。主要传毒蚜虫有:麦二叉蚜、
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及玉米蚜等。不同
种类的蚜虫传播 BYDV的能力不同。
丛矮病:
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 (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
病毒颗粒弹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稀释限点为
1:10-100,体外存活期 2-3天。
病毒可危害小麦、大麦、黑麦、粟(谷子)、燕麦、
高粱及狗尾草、画眉草、马唐等 24属 65种作物及杂草。
小麦土传花叶病的病原有 3种: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 (Wheat soil-borne mosaic virus,WSBMV):病毒粒
体为短棒状, 病毒致死温度为 60-65℃, 稀释限点为 10-2-10-3,在干燥病叶
中病毒能存活达 11年之久 。 此病毒只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 。 寄主除危害小
麦, 大麦, 黑麦, 燕麦等禾谷类作物外, 尚可侵染早雀麦, 藜等杂草 。
2.小麦黄花叶病毒 ( 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病毒粒体
为线状, 病毒致死温度为 55-60℃, 稀释限点为 10-3。 此病毒可由禾谷多黏
菌传播, 也可汁液摩擦传播 。 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 。
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 ( Wheat spindle spot mosaic virus,WYMV)
:病毒粒体为线状, 病毒致死温度为 50℃, 稀释限点不详 。 病毒可由禾谷
多黏菌传播, 汁液摩擦也可传播 。 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 。
三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1,黄矮病:
冬麦区 5月中下旬, 各地小麦渐进入黄熟期, 麦蚜因植株
老化, 营养不良, 产生大量有翅蚜向 越夏寄主 ( 次生麦苗,
野燕麦, 虎尾草等 ) 迁移, 在越夏寄主上取食, 繁殖和传播
病毒 。
秋季小麦出苗后, 麦蚜又迁回麦地, 特别是田边的小麦
上取食, 繁殖和传播病毒, 并以有翅成蚜, 无翅成若蚜在麦
苗基部越冬, 有些地区也产卵越冬 。 冬前感病的小麦是第二
年早春的发病中心 。
小麦丛矮病:
病毒不经土壤, 汁液及种子传播 。 灰飞虱是主要的传毒介体 。
冬麦区 灰飞虱 秋季从病毒的 越夏寄主 上大量迁入麦田危害,造成
早播麦田秋苗发病的高峰。越冬代若虫主要在麦田、杂草上及其根际
土缝中越冬。丛矮病毒也随之在越冬寄主和灰飞虱体内渡过冬季,成
为第二年的毒源。
春季随气温的升高,秋季感病晚的植株陆续显病,形成早春病情
的一次小峰。此时越冬代灰飞虱也逐渐发育并继续危害小麦、大麦,
传播病毒,造成病情的高峰。
夏季灰飞虱世代重叠,在生长茂盛的秋作物田间杂草上或荫蔽的
水沟边杂草丛中越夏。自生麦苗、谷子、狗尾草、画眉草等是病毒的
主要越夏寄主,小麦、大麦等是病毒的主要越冬寄主。
土传花叶病:
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 Polymyxa graminis)。另据报道,病株汁液摩
擦也可传病,但是对发病影响不大。
禾谷多黏菌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种严格寄生菌,病毒在其
休眠孢子囊越夏,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侵入小
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多黏菌在小麦根部细胞内可发
育成变形体并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
小麦近成熟时多黏菌在小麦根内形成休眠孢子囊,随病根残留在土壤中
存活。在干燥条件下,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可存活 3年以上。
土壤中的休眠孢子囊可随耕作、流水等方式扩大危害范围。
四 发病规律
1,小麦黄矮病
栽培条件,早播重, 适期迟播轻 ( 冬麦 ) ;点播稀植重, 条播密植轻;阳
坡地重, 阴坡地轻;旱地重, 水浇地轻;路边地头重, 精耕细作, 小麦长
势好的轻;缺肥, 缺水, 盐碱瘠薄地重 。
气候因素,发病适温 16-20℃, 25℃ 以上逐渐潜隐, 30℃ 以上不易显症 。
如头年 10月的平均气温高, 降雨量小, 当年 1,2月的平均气温高, 则对麦
蚜取食繁殖, 传播病毒, 安全越冬及早春提早活动等均较有利, 这样就容
易导致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的大发生和流行 。 小麦在拔节孕穗期遇低温, 倒
春寒, 生长发育爱影响, 抗, 耐病性减弱, 也容易发生黄矮病 。
与蚜虫发生呈正相关,蚜虫尤其是麦二叉蚜的发生早晚和数量,影响黄
矮病发生早晚和程度。
丛矮病:
凡对介体昆虫繁殖和保存病毒有利的种植制度, 栽培管理措施及气象
条件, 对小麦丛矮病的发生也有利 。
杂草多, 发病重 。 田边地头重 。 秋作物收获后不耕地, 田间杂草多,
或者直接在秋作物行间套种小麦, 这样的地块飞虱数量大, 小麦出苗后
受其取食和传毒, 发病往往很重 。
早播麦田发病重, 适期播种的发病轻 。 早播麦田出苗早, 正是越冬前
虫害集中活动危害期, 感病机会多, 同时温度高, 有利于病毒增殖, 积
累, 发病重而且毒源充足, 这种情况下冬前发病重, 冬后发病也重 。 临
近灰飞虱栖息场所的麦田病重 。
夏秋多雨, 冬暖春寒的年份病重 。 夏秋多雨年份, 气候潮湿, 杂草大
量滋生, 有利于飞虱繁殖越夏;冬暖春寒有利于飞虱越冬, 不利于麦苗
的生长发育, 降低抗病力 。
小麦土传花叶病:
此病的发生与土壤温度和湿度, 质地, 栽培条件和品种抗
病性等因素有关 。
土壤 低温高湿 有利于病害发生, 8-12℃ 最适于病害发生 。
春季多雨低温, 地势低洼, 重茬连作, 土质沙壤, 播种偏早
等条件均会使病情加重 。
不同小麦品种对各种土传花叶病毒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
,如阿夫和泰山 1号高感土传花叶病毒, 博爱 74-22,信阳 751
,繁 6等则比较抗病; 7023,郑引 1号等对小麦梭条斑花叶病
毒高感, 而济南 13号, 小偃 6号则比较抗病 。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1,黄矮病:
防治策略:以抗 ( 耐 ) 病丰产良种为主, 结合治蚜防病和改进栽培技术 。
1 选用抗病丰产品种 小麦品种之间抗病性的差异比较明显, 尤其是耐病性较
强的品种较多, 应注意选用 。
2 栽培防病 重病区应着重改造麦田蚜虫的适生环境, 清除田间杂草, 减少毒
源寄主 。 增施有机肥, 扩大水浇面积, 创造不利于蚜虫繁殖, 而有利于小麦
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 以减轻危害 。 适期播种, 避免早播 。
3 药剂治蚜防病 a药剂拌种,甲基异硫磷 按种子量的 0.1%进行拌种, 堆闷 3-
5h播种 。 b 药剂喷雾:秋苗期喷雾重点防治未拌种的早播麦田, 春季喷雾重
点防治发病中心麦田及蚜虫早发麦田, 可喷施 40%氧乐果, 啶虫脒和抗蚜威

2.丛矮病:
防治策略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药剂治虫为辅的综合控
制策略 。
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种植制度, 尽量避免棉麦间套作 。 所
有大秋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 减少虫源 。 秋播前及时清除
麦田周边的杂草 。 适期播种, 避免早播 。
2.药剂治虫防病 a,药剂拌种, 甲基异硫磷 0.1%拌种 。 b,喷雾
治虫,播种后, 出苗前喷药 1次, 重点是麦田四周 5m的杂草及向
麦田内 5m的麦苗和杂草 。 返青期, 重点喷洒靠近路边, 沟边,
场边, 村边的麦田, 以阻止和消灭侵入麦田的飞虱 。 小麦出苗
后和返青至孕穗期普遍喷药防治控制田间传播 。 可用药剂有:
40%氧化乐果等 。
3,小麦土传花叶病:
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 结合栽培防病和土壤处理的综合防治
技术 。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 小麦品种中存在着丰富的抗病资源, 在生产
上使用抗病品种后取得了良好的防病效果 。
2.栽培防病 具体措施,a 轮作倒茬 。 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 3-5年,
可明显减轻危害 。 b 适当迟播 。 根据当地气候, 适当晚播, 避开病
毒侵染的最适时期, 减轻病情 。 c 增施肥料 。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发病初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 促进植株生长, 减少危害和
损失 。 d 田间卫生 。 麦收后应尽可能清除病残体, 避免通过病残和
耕作措施传播蔓延 。
3.土壤处理 在小面积发病时, 可用溴甲烷, 二溴乙烷处理土壤,
用量为 60-90ml/m2。
课程论文(每人一篇)
1.某种作物病害研究进展
2.某种类型病害研究进展
3.某种病害研究进展
4.某种病害的一个方面研究进展
5.植物病理学某个领域、某个问题研究进展
综述性文章,概括前人研究结果,指出问题和对策。
3000字以上,参考文献 30篇以上,要求有一些外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