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幻灯 04 A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COTTON
第四章 棉花病害
Prof,& Dr,Li Honglian ——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病系
DISEASES
第四章 棉花病害
COTTON DISEASES
本章学习重点:
1.棉花病害的种类和危害;
2.棉苗病害 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3.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
及防治技术;
4.棉铃病害 的种类、发病因素和防治技术
第一节 棉花病害概述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
积约 8000万亩,其中河南省 1200万亩,居
全国第二位
世界上有 120多种棉花病害,中国有 40多
种,造成严重危害的有 10多种
棉花病害每年损失约 10-20%,严重年份高
达 30-50%,局部地区绝收
棉花病害概述
1.苗期病害:
棉苗根病 (立枯、红腐、炭疽,猝倒等 )
棉苗叶病 (黑斑,轮纹斑、褐斑、角斑、
茎枯等 ),
危害,造成烂种烂芽,黑根死苗,僵苗迟发,
缺苗断垄
棉花病害概述
2.成株期病害
种类,主要有:枯萎病、黄萎病等
危害,造成植株叶片早落,萎焉死亡,产
量低,品质差,甚至毁种绝收。
棉花病害概述
3.铃期病害:
原发性病害,主要有 疫病,红腐病、炭疽、黑果等,
继发性病害,红腐、红粉、曲霉、软腐等
危害,造成烂铃僵瓣,影响产量和品质。
棉花病害概述
4.其他病害:
侵染性病害,角斑病、叶斑病、茎枯病等
非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红叶茎枯病等
? 在局部地区和个别年份也造成一定损失
第二节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
Cotton Fusarium and Verticillium Wilt
? 分布与危害:
? 1892,1891 分别发现于美国, 1934,1935传入
我国,已遍布各产棉区。
? 损失严重( 1993,1995)
棉花枯萎病最早于 1892年在美国发
现,以后随棉种调运而迅速扩散蔓延,
目前在世界各主要产棉国均有发生。
我国于 1934年在江苏南通和上海川沙
等县最早发现此病,20世纪 70~80年代初
期,遍布全国各主要产棉区,并形成严
重危害,估计每年因此病损失皮棉 200万
担。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随大量抗
病品种的推广,枯萎病在我国南北棉区
基本得到控制,但局部棉区发生仍然较
重,其中特别是新疆棉区常造成大片死
亡,目前仍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
题。
棉花黄萎病从 1891年美
国首次发现,我国于 1935年
在由美国引进斯字棉时传入
,截止 20世纪 80年代末,棉
花黄萎病已遍及全国。
进入 90年代,黄萎病扩展
速度更快,尤其 1993,1995
和 1996年连续 3年在全国范围
内连续大发生,损失相当严
重,已成为我国棉花持续高
产稳产的主要障碍。
二,症状 (Symptoms):
? 系统侵染,全株发病,但二者症状不同。
可以从 发病时期、株型、叶片症状、维
管束变色、病征 等方面加以区别
枯萎病症状
整个生长期均可危害 。 出苗后即可被侵染发病, 严重时造成大
片死苗, 到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 。 因生育阶段和气候条件不同,
田间常表现如下几种不同的症状类型 。
1,黄色网纹型,
2,黄化型,
3,紫红型:
4,凋萎型:
5,矮缩型:
同一病株可表现一种症状类型,有时也可出现几种
症状类型。无论那种症状类型,其病株根、茎维管
束均变为黑褐色。
枯萎病株 黄萎病株 健株
黄萎病症状
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才开始发生, 开花结铃期达高峰 。 其
症状主要分为如下类型:
1 普通型,
,掌状斑驳,,, 西瓜皮花叶,, 重病株到后期叶片由
下向上逐渐脱落, 蕾铃稀少 。
2.落叶型, 这种类型症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都已
发现,危害十分严重。主要特点是顶叶向下卷曲褪绿、叶
片突然萎垂,呈水渍状,随即脱落成光秆,表现出急性萎
蔫落叶症状。叶、蕾,甚至小铃在几天内可全部落光,后
植株枯死,对产量影响很大。
黄萎病株的根、茎维管
束均变为褐色,但较枯
萎病变色浅。
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主要区别是:
病害 枯萎病 黄萎病
发病时间 子叶期始发,现蕾期
盛发
3-4叶叶期始发,花铃
期盛发
株型变化 明显矮化 不明显
叶片症状 黄色网纹、黄化、紫
红、皱缩等
西瓜皮状花叶、叶枯,
急性落叶
维管束变色 深褐色或墨绿色 浅褐色或黄褐色
病征 枯死部位潮湿时可见
粉红色霉层
枯死叶片背后在潮湿
时可见白色霉层
三,病原物( Pathogens):
1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 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
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
? 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大丽轮枝菌
图 6-1 棉花枯萎病菌
1.小型分生孢子梗; 2.大型分生孢子梗
3.大型孢子 ; 4小型孢子
2 病原形态 — 枯萎病菌
病菌可产生 3种类型的孢子, 即小
型分生孢子, 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
子 。
小型分生孢子,无色, 单胞, 卵圆
形, 肾脏形等, 假头状着生 。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 多胞, 镰
刀形, 略弯曲, 两端细胞稍尖, 足胞
明显或不明显, 多数有 3个隔膜;
厚垣孢子,淡黄色, 近球形, 表
面光滑, 壁厚, 间生或顶生, 单生或
串生, 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 。
黄萎病菌 分生孢子梗和微菌核
图 6-2 棉花黄萎病菌
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干燥时分生孢
子着生状 ;
3.湿度大十分生孢子着生状 (假头状着生 )
4.膨胀菌丝 ; 5.厚垣孢子 ; 6.拟菌核
2 病原形态 黄萎病菌
引起棉花黄萎病的病
菌有 2个种, 即大丽轮枝
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和
黑白轮枝菌 Verticillium
albo-atrum 。
经研究我国棉花黄萎
病菌主要属于大丽轮枝
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3,生理分化 — 枯萎病菌
棉花枯萎菌菌株根据其致病力差异将其划分为 3个生理型:
Ⅰ 型:侵染海岛棉、陆地棉和亚洲棉;
Ⅱ 型:侵染海岛棉、陆地棉,但不侵染亚洲棉;
Ⅲ 型:只侵染海岛棉,不侵染陆地棉和亚洲棉。
陈其瑛等人采用国际鉴别寄主,查明我国存在 3,7,8号 3
个生理小种,3号小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和麦盖提地区,8
号小种主要分布在湖北新洲、麻城和江苏南京等地; 7号小种
在全国各棉区均有分布。其中 3号和 8号小种致病力较弱,而 7
号小种致病力强,且分布最广,是我国棉花枯萎病菌的优势生
理小种。
黄萎病菌:
从病害症状类型上将黄萎病菌分为 普通型(非落叶型)和落叶
型菌系。
落叶型菌系( T-9)毒力大于非落叶型菌系 10倍。
普通型黄萎病菌中又存在致病性差异,国际上分为 0,1,2号 3个生理小种
,0号小种致病力弱,2号致病力强,1号致病力中等。
我国根据 10个菌系在海岛棉、陆地棉和中棉三大棉种 9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
力不同,划分为 3个不同的生理型:
生理型 1号,致病力最强,如陕西泾阳菌系,对所有鉴别品种都严重感染。
生理型 2号,致病力最弱,如新疆和田菌系,对所有品种感染都很轻。
生理型 3号,致病力中等,如河南安阳、河北栾城和永年、辽宁辽阳、江苏丰
县等菌系。
4,寄主范围
枯萎病菌,过去认为只为害棉花, 甘薯, 蕹菜和决明 。 近年
发现, 还能侵染小麦, 大麦, 玉米, 高梁, 甜菜, 大豆, 赤
豆, 碗豆, 烟草, 西瓜, 甜瓜, 黄瓜, 笋瓜, 红花, 茄子,
辣椒, 葵花, 芝麻, 红麻, 番茄, 扁豆等作物, 但不显症 。
野苋, 苍耳, 野茄等是杂草寄主 。
黄萎病菌,寄主范围广泛, 可为害 38科 660种植物 。 大田作
物包括向日葵, 茄子, 辣子, 番茄, 烟草, 马铃薯, 甜瓜,
西瓜, 黄瓜, 花生, 菜豆, 绿豆, 大豆, 芝麻, 甜菜等, 一
般禾本科作物不受侵害 。
5,生物学特性
枯萎病菌,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10~35℃ ; 适温 25~30℃ ;大
部分菌株在 25℃ 左右生长最快, 35℃ 以上生长受抑制 。 pH范围
为 2.5~9.0。 最适 pH为 3.5~5.3,也有人认为 pH4~7.5最适 。
黄萎病菌, 大丽轮枝菌在 10~30℃ 均可生长, 生长的最适温度
为 20~25℃, 33℃ 绝大多数菌株不生长 。 微菌核对不良环境的
抵抗力较强, 能耐 80℃ 高温和 -30℃ 低温, 所以一旦定殖下来,
很难根除 。
6,致病机制:
棉花枯萎病镰刀菌对棉花的致病机制,有二种理论:
1,毒素作用,该菌可产生 镰刀菌酸 ( Fusaric acid,FA),
又称萎蔫酸,它是一种非特异性毒素。由于毒素的毒害作用
,使寄主的防卫系统受到破坏,改变了细胞原生原膜的透性
,增加了寄主细胞电解质的渗漏,使植物主动吸水发生困难
,蒸腾作用失去的水分无法补充,从而出现萎蔫;同时镰刀
菌酸又能与寄主体内的铜、铁、镁等螯合,而这些元素又是
合成叶绿素的重要物质,从而造成病叶失绿、枯死等症状。
2,导管堵塞
由于病菌菌丝体和小型分生孢子在导管内大量生长
和繁殖,特别是病菌分泌的果胶酶和甲基脂酶降解了导
管内壁的中胶层和原果胶物质,使高分子多聚糖醛酸和
其他化合物的降解物堵塞了导管,从而阻滞了水分的输
送。果胶物质的破坏,能使酚类化合物分离出来,为多
元酚氧化酶所氧化,从而使导管变褐。
棉花黄萎病菌:
对棉花的致病性主要是产生致病毒素和导管堵塞所致 。
已经查明黄萎病菌所产 轮枝菌素 ( VD-toxin) 是致萎的主要
原因 。 轮枝菌素对寄主体内 CO2的固定, 水的光解, 辅酶 I的
还原等均起破坏作用, 因而严重影响植株代谢, 导致发病 。
关于 导管堵塞, 一是菌丝及分生孢子大量繁殖, 二是病菌
侵入寄主后, 刺激邻近的薄壁细胞产生凝胶体, 树胶和侵填
体, 三是病菌侵入后产生果胶酶, 分解细胞和细胞壁中的胶
状物质和果胶物质, 引起组织解体, 从而堵塞导管 。
四,病害循环
( Diseases Cycle )
? 病原越冬场所;
? 传播方式;
? 侵染途径;
? 再侵染;
1.初侵染,
病菌主要以 菌丝体 潜伏在 棉籽 的短绒, 种壳和种子内部, 或
以 菌丝体, 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 在 病残体及土壤 中越冬, 成为
来年的初侵染来源 。
另外, 带菌的 棉子饼, 棉子壳及未腐熟的土杂肥和无症状
寄主, 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 。 采用热榨处理 ( 72~80℃, 经 4~5h
) 的 棉籽饼 不带菌, 而冷榨处理的带菌 。
棉花枯萎病菌通过猪, 牛的消化道后并不丧失其致病力, 故
用带菌的棉花病叶, 病秆作为饲料或用其作成未经高温发酵的
土杂肥, 仍可成为初侵染来源 。
2,传播:
种子带菌 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近距离传播主要
与 农事操作 有关,如耕地、灌水、大风及施用未经腐熟的
土杂肥或未经热榨处理的带菌棉籽饼等,都可造成病害近
距离传播。新疆棉田秸秆还田解决了土壤有机质大量下降
的问题,但病田秸秆经机械粉碎后撒到田间,加快了病害
的扩散和传播。
3,侵入:
病菌最易从棉株 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由根梢直接侵入 。在
自然情况下根部所受的各种虫伤及机械伤均有利于病菌侵入
,特别是土壤线虫较多的棉田,它所造成的伤口为病菌侵入
创造了条件。
病菌侵入后其菌丝先在表皮细胞和皮层中扩展,4~5天后
便会穿过内皮层,进入导管。其菌丝沿导管壁生长发育,菌
丝细胞壁与导管壁紧密接触,产生吸胞伸入导管壁内,并在
菌丝上产生小型分生孢子。病菌不仅能通过根、茎木质部较
大的导管向上方扩散,分布到整个棉株,同时还可通过棉铃
铃瓣及种皮内较小的维管束,使种子带菌。
4,再侵染,
两种病害虽有再侵染,但均 以初侵染为主 。
北方及长江流域棉区,逢秋季多雨,重病株枯死后,在
病秆及节部都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但对其作
用研究较少。当年受再侵染的病株,外部没有症状,仅导
管变色。
五 流行因素( Epidemiology)
? 包括气候条件;
? 耕作栽培因素和棉株生育期;
? 品种抗病性:
? 土壤和根际线虫;
( 一 ) 枯萎病,
发生与流行主要与品种抗病性, 气候条件, 栽培措施和耕
作制度密切相关 。
1.棉种和品种抗病性,
棉花的种和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亚洲棉对
枯萎病的抗病性较强, 陆地棉次之, 海岛棉较差 。
20世纪 70年代和 80年代初棉花枯萎病在我国南北棉区危害
较重, 主要是主栽品种抗病性差 。 1972年后, 随着大量抗病
品种如陕 401,86-1,中 12等育成和大面积推广, 于 80年代末
该病在我国南北棉区基本得到控制 。
从生育期来看, 苗期易感病, 后期较抗 。
2,气候条件,一般多雨年份发病重
3,栽培措施和耕作制度,连作病重,缺肥地块重,
4,土壤线虫,正相关,复合侵染
( 二 ) 棉花黄萎病,
与土壤菌量, 气候条件, 病菌的致病性变异, 品种抗病性和
耕作栽培措施密切相关 。
1.土壤菌源数量:
属积年流行病害, 土壤中菌源数量是黄萎病能否流行的先决
条件 。 每克土壤只需含有 0.03个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就可造成
发病, 增加到 0.3~1.0个时, 病株率为 20%~50%,3.5个或更多时
,发病率可达 100%。 另有资料认为土壤中引致棉花发病的临界
菌量为 0.5个 /克土 。 连年种植棉花或与其寄主作物轮种, 使土壤
含菌量逐年增加, 发病日趋严重 。
2..气候条件:
温度在 25℃ 左右,相对湿度 80%以上是该病大发生的关
键因子。低于 22℃,高于 30℃ 发病缓慢,超过 35℃ 即可发
生隐症。
我国南北棉区由于夏季高温对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所以多出现两次发病高峰,北方棉区一般在现蕾初期开始
发病,即播种后 40天出现症状,6月下旬至 7月中旬出现第
一次发病高峰,以后因夏季高温使病害发展受抑制,甚至
出现隐症,8月份后随气温降低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3,种和品种抗病性,
棉花不同种和品种间对黄萎病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以 海岛棉 抗病性最强,陆地棉次之,亚洲棉较弱。
在陆地棉中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也有明显区别。 80年代中
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育成的中棉 12号,90年代河南农业科学
院经作所育成的 豫棉 19号(春矮早)和豫棉 21号对黄萎病都
具有较好的抗性,对减轻黄萎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但这
些品种都达不到高抗的水平,特别对落叶型黄萎病菌抗病品
种更少。
4,病菌致病性变异及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的出现,
新的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的产生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
行。目前我国棉区黄萎病菌的增强和强致病力落叶型菌
系的出现,是近年来黄萎病多次流行的重要因素。
5,耕作与栽培措施,
连作病重。病田连作年限越长,土壤内病菌积累越
多,发病越重。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高梁、小麦、大
麦等轮作发病轻,特别是水旱轮作防病效果更好。
深耕可以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加速其分解,并
使病菌窒息死亡,发病减轻。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有利于病害发生。
土壤缺肥,尤其缺磷、钾肥或施氮肥过多、大水漫
灌的棉田病重;而肥力充足的棉田,特别是氮、磷、钾
合理配合的棉田发病较轻。以苜蓿作基肥可促进土壤有
益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从而明显减轻病害发生。
缩节胺化控对棉花黄萎病有较显著抑制作用。
六 防治方法 (Control)
? 防治原则,保护无病区, 消灭零星病区,
控制轻病区, 改造重病区;
( 一 ) 枯萎病防治
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
施 。
1.保护无病区
目前我国无病区仍有一定面积, 因此应控制病区棉种向
无病区大引大调 。 必须引种时, 应消毒处理 ( 种子经硫酸
脱绒后, 再在 80%402抗菌剂 55~60℃ 药液中浸 0.5h,或用有
效成分 0.3%的多菌灵胶悬剂在常温下浸泡毛籽 14h) 。
严防随调种将致病力更强的菌株引到新区 。
建立无病留种田, 选留无病棉种 。
2.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目前多数棉花品种均比较抗病。
60年代我国育成以陕 401为代表的 13个抗病品种,70年代
育成了以 86-1为代表的 29个抗病品种,使棉花枯萎病在重病
区的危害初步得到控制。 80年代育成以中棉所 12号为代表
的 48个抗枯耐黄品种,到 1990年全国推广面积 120万 hm2,
由此我国南北棉区的枯萎病基本得到控制。
90年代后,我国南北棉区育成的品种基本上都是抗枯萎病
的,对控制枯萎病的发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轮作倒茬 在重病田采取玉米、小麦、大麦、高梁、
油菜等与棉花轮作 3~4年,对减轻病害有明显作用,实行
稻棉水旱轮作或苜蓿与棉花轮作以及种植绿肥等效果更
佳。
4.加强栽培管理 棉田增施底肥和有机肥、磷钾肥,适
期播种,合理密植,及时定苗,拔除病苗,在棉苗 2~3片
真叶时喷施 1%尿素液有利于棉苗生长发育,可提高抗病
力。在病田定苗、整枝时及时将病株清除,田外深埋,
施用热榨处理的棉饼和无菌土杂肥,均具有减轻发病的
作用。在棉花育苗移栽地区用无病土育苗可明显减轻枯
萎病的危害。液氮的作用 ….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用生防菌和诱导剂防治枯萎病的
报道。( TK7a,菌根菌,BTH等 )
( 二 ) 黄萎病防治
采取加强植物检疫, 种植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的
综合防治措施 。
1.加强植物检疫, 保护无病区 应严格禁止落叶型病区黄萎
病随调种传入无病区和普通黄萎病区 。
2.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自 20世纪 60年代开始, 各地都相继
育成一批适于当地种植的抗耐黄萎病的优良品种 。 如 20世纪
70年代育成耐黄萎病品种辽棉 5号, 20世纪 80年代育成兼抗
枯黄萎病的中棉所 12号, 20世纪 90年代育成兼抗枯, 黄萎病
的豫棉 19号和 21号等, 这些品种的推广, 对减轻当地黄萎病
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
3.药剂防治 在棉花开花期连续 2次喷施 40mg/kg的缩节胺对抑
制黄萎病有明显效果,在 2~5叶期喷施 1.5%的尿素也有减轻发
病的作用。多菌灵、抗枯威、抗菌素 402等有一定效果。
4.消灭病点 对个别零星病区特别是落叶型黄萎病的零星病区
,除拔除病株烧毁外,可采取氯化苦土壤薰蒸,或棉隆、液氮
处理土壤。
5.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育苗移栽,适当密
植,增施 P,K肥和有机肥,田间卫生 。
6,生物防治,
5406、木霉菌、棉康宁、放线菌、
弱致病株系等
第三节 棉花苗期病害
Cotton seedling diseases
1.分布与危害:
? 各个产棉区普遍发生;
? 苗期低温多雨易发生,种类多,危害大;
河南以红腐病、炭疽病、立枯病、黑斑病为主
棉苗病害种类很多, 大约 40余种, 广泛分布于
世界各产棉区, 常造成严重损失 。 我国棉区分布
很广, 已发现的棉苗病害有 20余种, 但由于各地
自然条件不同, 其棉苗病害种类和为害程度也存
在差别 。
北方棉区过去以立枯病和炭疽病为主, 红腐病发
生也比较普遍, 近年来, 红腐病发生更加严重,
已占第一位 。
2 症状 Symptoms:
? 危害部位
? 症状类型
? 症状特点
? 病征
( 1)立枯病,
症状类型,烂种、烂芽、烂根、死苗。
幼苗出土后,被病菌感染的幼苗,则在根部和近地面茎基
部出现黄褐色长条形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呈黑褐色,并包围
整个根茎部位,形成黑褐色环状缢缩,病苗很快萎蔫枯死,
即烂根。有时病斑凹陷不明显,但上下扩展较快,并产生长
短不等的纵裂。
拔出病苗,在病部可见由菌丝体和小土粒纠结在一起。
( 2)红腐病,
棉苗出土前感染也可造成烂籽和烂芽。
出土后感病,一般先侵入根尖,使根尖呈黄褐色,以后
扩展到全根和茎基部,病部变褐腐烂;病斑一般不凹陷,
其土面以下受害的嫩茎常略肥肿,后呈黑褐色干腐,群众
称“大脚苗”,也可产生褐色纵向的条纹状病斑,有时侧
根坏死形成肿胀的“光根”。
子叶感病,多在叶缘产生半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高湿
条件下,在病部可见粉红色霉状物。
( 3)炭疽病:
出土前可造成烂芽;出土后感染,则在幼苗根茎部或茎基
部产生黑褐色条纹,以后扩展成黑褐色、稍凹陷的梭形大斑
,严重时纵裂、下陷,四周缢缩,幼苗枯死。
子叶受害,多在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天气
潮湿时可扩展到整个子叶。
真叶被害初为褐色小型斑点,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暗
褐色大斑。
3 病原菌 Pathogens
立枯 Rhizoctonia solani
红腐 Fusarium moniliforme F,spp.
炭疽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C,indicum
立枯病菌, 有性态为瓜亡革菌 Thanatepephorus cucumeris,属担子菌亚门亡
革菌属。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菌丝发达,初期无色、较细,近似直角分枝,离分枝点不远处生有一个隔
膜;经染色观察,一般每个细胞内有 3~16个细胞核,多为 4~5个。老熟菌丝黄
褐色,较粗壮,宽 8~12μm,常形成一连串的桶形细胞,分枝处也多呈直角分
枝。菌核不规则形,褐色至暗褐色由许多桶状细胞交织而成。
立枯丝核菌寄主范围极广,可寄生 50科 200余种植物。近年来经融合群测
定,我国立枯丝核菌在不少棉区以 AG4融合群 为主,该融合群在我国棉区分
布最广,致病力较强。
红腐病菌, 由多种镰刀菌 ( Fusarium spp) 侵染
所致, 它们都属半知菌亚门镰刀属 。
我国为害棉苗的镰刀菌主要有 8种, 即串珠镰刀菌
F.moniliforme,茄病镰刀菌 F.solani, 半裸镰刀菌
F.semitectum,木贼镰刀菌 F.eguiseti,禾谷镰刀菌
F.graminearum,锐顶镰刀菌 F.acuminatum,燕麦镰
刀菌 F.avenaceum和三线镰刀菌 F.tricinctum,它们所
占比例在不同地区, 不同年份间有较大差别, 总的
来看以串珠镰刀菌为主, 其次为茄病镰刀菌 。
串珠镰刀菌可产生大小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 大型
分生孢子新月形, 大多 3~4隔, 少数 5个隔膜, 小型
分生孢子量大, 卵形, 梭形或椭圆形, 无色, 单胞
,少数有 1个隔膜, 串生于分生孢子梗上 。 不产生厚
垣孢子 。
寄主范围较广, 除棉花外, 还为害水稻, 麦类,
玉米, 高梁, 甘蔗, 甜菜等作物 。 但对棉苗致病性
较丝核菌弱 。
炭疽病菌,
有性态为棉小丛壳菌 Glomerella
gossypii.,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 。 无性
态为棉刺盘孢 Colletotrichum gossypii.,
属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 。
病菌的无性态产生分生孢子盘, 盘
上生有许多单胞, 无色, 棍棒状的分生
孢子梗 。 梗端着生分生孢子 。 分生孢子
长椭圆形或短棒形, 无色, 单胞, 孢子
大量堆集时多呈粉红色黏质物 。 在分生
孢子盘周围生有许多暗褐色, 且有 2~3个
分隔的刚毛, 有时在刚毛顶端也可产生
分生孢子 。
印度炭疽菌 ( C,indium ), 也危害棉
花, 较前者少见 。
图 6-5 棉花炭疽病菌
1.分生孢子盘; 2.分生孢子梗; 3.
分生孢子 4.刚毛
4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1,以土传为主 (立枯、猝倒、红腐 ):菌丝菌核
厚垣孢子在土壤粪肥病残体上越冬为主,田
间靠耕作流水等方式传播,伤口或直接侵入 ;
2,以种传为主 (炭疽、黑斑、红腐 ),菌丝分
生生孢子等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主,田间
靠雨水昆虫等方式传播,直接或伤口侵入 ;
1,初侵染来源:
棉花苗期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 土壤, 病株残体和种子 。
? 立枯丝核菌 属土壤习居菌, 能在土壤及其病残体上存活 2~3年之久 。 土壤
及其病残体是其主要侵染来源 。
? 炭疽病菌 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外越冬, 病铃种子带菌
率可达 30%~80%,棉种内部带菌率可达 2.1%,其分生孢子在棉子上可存活
1~3年, 故种子带菌是主要侵染来源, 但病菌也可在病残体上存活 。
? 红腐病菌 既能在土壤及其病残体上越冬, 也可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潜伏
在种子内外越冬 。 棉子上红腐病菌的带菌率可高达 30%,种子内部带菌率可
达 1.6%。
另外立枯病菌和红腐病菌寄主范围较广, 田间罹病植物也可成为初侵染
来源 。 次年播种后, 带菌种子或土壤中的病菌也随之萌动, 进行初侵染 。
2.传播,红腐病菌和炭疽病菌 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
孢子可随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 立枯
丝核菌 则通过流水、耕作活动等传播。
3,侵入,直接侵入或伤口侵入
4,再侵染,多次
5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 气候因素,
? 棉种质量,
? 栽培措施,
? 种植方式等
气候条件:
棉花是喜温作物, 播种后一个月内若遇持续低温多雨, 特别
是遇寒流, 常诱发棉苗病害严重发生 。 多数棉苗病菌都是土壤
及病残体上生活的半腐生菌, 它们多在幼苗抗性降低的情况下
乘虚而入, 由腐生转为寄生 。 若土壤温度较长时间处在 15℃ 以
下, 土壤湿度又较高, 特别是温度先高骤然降温, 气候剧烈变
化时, 幼苗易受损伤, 生活力明显降低, 抗病性明显下降, 苗
病易大量发生 。
种子质量,
成熟度好、子粒饱满、纯度高的种子,生活力强,
播种后出苗迅速、整齐而茁壮,不易遭受病菌侵染,故
发病轻。质量差的种子,特别是具有较多秕子、破子的
种子,播后很易被病菌侵染,并向周围扩散,形成发病
中心,从而造成缺苗断垄,甚至随补随烂,多次重播的
现象。
播期和播种深度, 播种过早或过深,使出苗延迟,棉苗弱
小,抵抗力差,容易感病。露地栽培播深以 4~5cm为宜,
地膜覆盖以 2~3cm为宜。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与发病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黄河和
长江流域棉区均报道黏土发病重
耕作栽培措施,多年连作会使土壤中病菌越积越多,
加重病害的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较高
,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温度偏低,通气性差,棉苗出
土时间延长,长势弱,发病较重。
地膜与发病 的关系主要依土壤湿度而定,若播种时
土壤湿度偏低,铺膜后有提墒促苗的作用,会减轻棉
苗病害的发生;若播种时土壤湿度偏高,铺膜后会加
重棉苗病害的发生。
6 防治方法 Control
1.种子处理 (1)选种晒种
(2)温汤浸种
( 3)硫酸脱绒
( 4)药剂拌种 棉花保苗剂 甲基立枯磷
(5)药剂浸种 多菌灵
(6)种子包衣 适乐时 卫福
2.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轮作,适期播种,
育苗移栽,田间管理 等
3.喷药保护:甲托,代森锰锌等
棉苗病害的防治应采取, 以栽培管理为基础, 种子处理和喷药保护为
辅助, 的策略 。
1 选种晒种,一定要选种子饱满, 发芽率高和发芽势强的良种做为种用
。 生活力强的种子会明显降低棉苗病害的发生 。 播种前应晒种 。
2,种子处理
( 1) 拌种 选用种子量 0.5%的 70%五氯硝基苯
0.5%的 50%多菌灵,
0.5%的甲基立枯磷,
1%的棉花保苗剂
0.5%的 50%甲基硫菌灵
0.5%的拌种双等
( 2) 浸种,80%抗菌素, 402”1500倍, 50%多菌灵 800— 1000倍
( 2) 包衣,采用种衣剂 ( 适乐时 卫福 ) 包衣或生防菌拌种等措施 。
3.加强栽培管理
( 1) 减少菌源,秋季应进行秋耕冬灌, 并尽量深翻 25~30cm,将表层病
菌和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 使其腐烂分解, 减少表层病原, 利于出苗 。
冬灌还可避免春灌造成的土壤过湿, 地温较低 。 播前耙地整地, 使其达
到, 齐, 平, 松, 碎, 净, 墒,, 可促使出苗整齐迅速, 减少病菌侵染

( 2) 适期播种,过早播种容易引起烂种死苗,早而不全;过晚播种又全
而不早,不能发挥应有的增产作用,所以掌握适期早播非常重要。确定
最佳播期取决于地温和终霜期,一般当平均气温稳定在 12℃,即可露地
播种;当平均气温稳定在 10℃,则膜下 5cm地温可达 12℃ 以上,即可铺膜
播种。
( 3) 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应及早 中耕松土,雨后注意中耕,破除板
结,使土壤通气良好,提高地温,可减轻发病。棉苗病害发生较重的条
田应增加中耕次数;间苗时应 剔除病苗和弱苗 ;重病田定苗时应增加留
苗密度。低洼棉田应注意 开沟排水,重病田应进行水旱轮作,或与禾本
科作物轮作等,都可减轻病害发生。
4.药剂防治 若苗期发病,可用 50%福美双,50%多
菌灵,70%代森锰锌和 70%甲基硫菌灵喷雾,以控
制病害扩展和蔓延。
5, 田间卫生,及时剔除病死苗,减少传染。
第四节 棉铃病害
Cotton Boll Rot Diseases
为害棉铃的病菌有 40余种, 常见的有 10余种 。
我国棉铃病害发生也比较普遍 。 黄河流域棉区以棉铃疫病, 红腐病
,炭疽病为主 。
铃病常年的发病率在 10%~30%,严重田块达 40%,不仅造成严重减产
,还使纤维品质变坏, 衣分下降, 种子质量变劣, 给棉花生产带来较大
损失 。
我国棉铃病害主要是棉铃疫病, 炭疽病, 红腐病和红粉病 。 棉铃病害
流行年份, 产量损失可高达 30%以上 。
棉铃疫病,
主要为害棉株下部的大铃。发病时多先从棉铃基
部、铃缝和铃尖侵入,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不
断扩散,使全铃变青褐色至黄褐色,3~5d整个铃面
呈青绿色或黑褐色,一般不发生软腐。潮湿时,铃
面生出一层稀薄的白色至黄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
子囊和孢囊梗 。
炭疽病,
棉铃被害后,在铃面
初生暗红色小点,以
后逐渐扩大并凹陷,
呈边缘暗红色的黑褐
色斑。潮湿时病斑上
生橘红色或红褐色黏
质物,即病菌的分生
孢子盘。严重时可扩
展到铃面一半,甚至
全铃腐烂,使纤维成
黑色僵瓣。
红腐病,
病菌多从铃尖、铃面裂缝或青铃
基部易积水处侵入,发病后初成
墨绿色、水渍状小斑,迅速扩大
后可波及全铃,使全铃变黑腐烂
。潮湿时,在铃面和纤维上产生
白色至粉红色的霉层(大量分生
孢子聚积而成)。
重病铃不能开裂,形成僵瓣。
红粉病,在不同大小铃上都可发生,病菌多从铃面裂
缝处侵入,发病后先在病部产生深绿色斑点,7~8d后
产生粉红色霉层,后随病部不断扩展,可使铃面局部
或全部布满粉红色厚而紧密的霉层。高湿时腐烂,铃
内纤维上也产生许多淡红色粉状物,病铃不能开裂,
常干枯后脱落。
黑果病, 棉铃被害后僵硬变黑,铃壳表面密生突起
的黑色小点,后期表面布满煤粉状物。病铃内的纤维
也变黑僵硬。
软腐病,棉铃被害后变软腐烂,铃上产生大量灰黑
色霉层。
病原
棉铃疫病, 病原为苧麻疫霉 Phytophthora boehmeriae,属鞭毛
菌亚门疫霉属。孢囊梗无色,单生或呈假轴状分枝。孢子囊
初无色,成熟后无色或淡黄色,卵圆形或近球形,顶端有一
个明显的半球形乳头状突起,偶尔 2个,遇水后释放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肾脏形,侧生 2根鞭毛。静止孢子球形或近球形。
红腐病, 同棉苗红腐病菌。
炭疽病,同棉苗炭疽病菌。
图 6-5 棉花炭疽病菌
1.分生孢子盘; 2.分生孢子梗; 3.分生孢子 4.刚毛
红粉病, 病原为玫红复端孢 Cephalothecium roseum,属半知菌亚门复
端孢属。分生孢子梗细长,直立而不分枝,顶端略弯曲,有 2~3个隔
膜,分生孢子簇生于梗端。分生孢子梨形或卵形,无色至淡粉色,双
胞,分隔处略缢缩。有资料报道,粉红聚端孢 Trichothecium roseam
也可危害棉铃。
黑果病, 病原为棉色二孢 Diplodia gossypina,属半知菌亚门色二孢属
,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黑褐色,分生孢子开始无色、单胞,后
变为深褐色双胞。
图 6-6 棉花红粉病菌
(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侵染循环
1,越冬 棉铃病害种类较多,但多数寄生性较弱,除炭疽病菌、红腐病菌
等可在种子上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来源外(见棉苗病害),其他多在土
壤及其病残体上越冬,所以土壤及其病残体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另
外有些棉铃病菌寄主范围较广,田间一些感病寄主植物也可成为初侵染
来源。
2,侵入,棉铃疫菌、炭疽病菌和红腐病菌都可在苗期感染幼苗,前期感染
也可为中后期的铃病发生提供菌源。其侵染途径与病菌种类及其寄生性
有关:寄生性较强的,如炭疽病菌、棉铃疫菌等,除伤口侵入外,还可
直接侵入,其他多由伤口或棉铃裂缝等处侵入。
3,传播和再侵染, 发病后,病菌则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
。湿度大,再侵染次数多,铃病便会严重发生。
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尤以气候条件影响最大。 8,9月份如温度偏
低,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有利棉铃病害发生,通
常平均气温 25~30℃,相对湿度 85%以上,易造成铃病流
行;特别是骤然降温、阴雨连绵的天气,对铃病的发生
更为有利。
2,虫害,虫害严重的棉田,因造成大量伤口,棉铃病害较
重,特别是棉铃虫、红铃虫、金刚钻等钻蛀性害虫为害
棉铃造成蛀孔、伤口能诱发多种棉铃病害的发生,刺吸
式口器害虫如棉蚜等造成的伤口,也能导致病菌入侵,
加重铃病发生。
3,铃期与结铃部位,铃期与棉铃病害的发生也有一定关
系,如炭疽病菌较易侵染 25~30d以上的棉铃,25d以内的
幼铃受害较少,特别是吐絮前 10~15d的棉铃最易受害。
疫霉菌也是多侵染棉株下部的大铃。
4,栽培措施,过量施用氮肥或氮肥施用过迟,导致中后
期棉花徒长,棉田荫蔽,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高
,有利于多种棉铃病害的发生。氮、磷、钾肥配合适当
的棉田,棉株生长健壮,发病率较低。适时整枝打顶,
既可促使上部结铃,防止旺长,又可加强通风透光,从
而减轻铃病的发生。采取浅水沟灌的棉田发病较轻,大
水漫灌的棉田和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良的棉田发病较
重,多年连作也有利于棉铃病害的发生。
防治策略: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及时化控。各地都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
留合适的密度。 及时化控,以防棉株徒长、棉田荫蔽,诱发
棉铃病害发生。
合理施肥和灌水。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轻施苗肥,重
施花铃肥的原则,同时氮、磷、钾要配合施用,使棉株生长
稳健,不徒长,不早衰,通风透光好,并采取浅水沟灌,切
忌大水漫灌,地下水位高的棉田要注意排水,均可减轻铃病
的发生。
及时打顶、整枝、摘叶。生长过旺的棉田,打顶时要
剪除空枝、老叶,并结合打边心,推株并拢等措施,使棉
田通风透光,可减轻铃病发生。巧用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
棉株生长,减少烂铃危害。
及时采摘烂铃,减少损失。棉田铃病发生后,应及时
采摘,并将烂铃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减少再侵染来源。
轮作也有减轻铃病发生的作用。
2.药剂防治
棉田铃病发生初期,应及时防治。根据具体病害种
类,可选用以下药剂,0.5%的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
,50%多菌灵,50%福美双,80%大富丹,64%杀毒矾,
40%乙磷铝,25%瑞毒霉,25%甲霜灵等,后几种药剂
主要针对棉铃疫病。另外要加强对棉铃虫、红铃虫和金
钢钻等害虫的防治,减轻这些害虫的为害,可以达到治
虫防病的目的。
3.选育抗病品种
一般具有窄卷包叶,小苞叶或无苞叶、无蜜腺(没有
花外蜜腺)以及早熟性好的的品种,铃病发生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