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掌握,干扰素的定义及生物学活性 。
2,熟悉,病毒感染的方式与途径;病毒
感染的类型;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涵体的
概念及意义;抗病毒免疫(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的保护作用);病毒标本采集原则;
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方法及特异性预防。
3.了解:病毒的分离培养。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
一、水平传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 通过皮肤传播:如经创伤、叮咬。
■ 通过粘膜传播:如经呼吸道、肠道粘
膜、性接触等。
■ 医源性传播:如经注射 ﹑ 输血、拔
牙等传播。
二、垂直传播:亲代直接传给子代
■ 经胎盘传播
■ 经产道传播
第二节 病毒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一)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力
1.杀细胞感染:
■ 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
■ 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
■ 使溶酶体酶释放,细胞自溶
■ 对细胞的直接损伤
2.非杀细胞感染:
细胞可多次出芽释放病毒,最终仍不
免死亡。
3.细胞融合:
形成多核巨细胞,使细胞寿命缩短。
(二)包涵体形成:有些病毒感染细
胞,在光镜下可见胞浆或胞核内有嗜
酸性、嗜碱性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
结构,称为包涵体。
(三)细胞转化:病毒核酸整合到细
胞核酸中,使细胞遗传特性改变而导
致肿瘤发生。
(四)细胞凋亡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
■ 体液免疫引起的病理损伤:通过 Ⅱ,
Ⅲ 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如登革病
毒、乙肝病毒等。
■ 细胞免疫引起的病理损伤:通过 Ⅳ
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如乙型肝
炎病毒等。
■ 病毒直接损伤淋巴细胞或淋巴器官,
如 HIV。
第三节 病毒感染类型
一、隐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但不引起临床
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二、显性感染(急性感染与持续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引起明显
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 急性感染:
感染时间短,宿主一般能将病毒彻
底消灭而恢复。
◆持续感染,
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
甚至终生,称为持续感染。
▼ 慢性感染
▼ 潜伏感染
▼ 迟发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一、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一 )干扰素 (IFN)
是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单
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
的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二 )种类
1.IFN-α —— 白细胞产生
2.IFN-β —— 成纤维细胞产生
3.IFN-γ —— 致敏 T细胞产生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
细胞
IFN诱生剂
产生特异性因子,
使阻抑蛋白灭活
干扰素 基因解除抑制
IFN基因活化 产生干扰素
(三 )干扰素产生机制
干扰素作用机制示意图
(四) 干扰素抗病毒机制
◆ 干扰素与受体结合
◆ 抗病毒蛋白基因活化
◆ 细胞产生 抗病毒蛋白
蛋白激酶,2’-5’-A合成酶、
磷酸二酯酶
◆ 免疫调节,活化 NK,TC细胞,增强 NK、
TC细胞杀伤能力。
◆ 抗肿瘤作用,调节癌基因表达,抑制细
胞分裂。
◆ 抗病毒作用,出现早,限制病毒扩散。
(五) IFN的生物学活性:
二、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
(一) 中和抗体,由病毒的表面抗原刺激
机体产生,可与表面抗原结合,阻止病毒
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保护细胞免受病毒
感染。
▼ IgM,出现早
▼ IgG,主要抗体
▼ S IgA局部抗病毒
(二)补体的作用:
抗体结合病毒抗原或细胞膜表面病
毒抗原后,通过活化补体,类似溶细胞
作用,破坏有胞膜病毒或溶解病毒寄生
的宿主细胞。
三、细胞免疫:
1,TC的直接杀伤靶细胞作用
2,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发挥的作用
第二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一)采集标本:早期(发病1 –2天),
根据感染部位采集。
(二)标本处理:严格无菌操作。本
身带有杂菌的标本需用抗生素处理 。
(三)冷藏送检:标本采后1 –2小时送到,
不能立即送检者需放入含抗生素的 50﹪ 甘
油缓冲盐水中,低温下保存送检。
(三)血清学检查
二、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查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检查
(二)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四)病毒核酸的检测:
三、病毒的分离培养
(一) 动物接种
(三) 组织细胞培养
(二) 鸡胚培养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一,人工自动免疫
(一)灭活疫苗: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
苗、流感疫苗等。
(二)减毒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
苗,麻疹疫苗等。
(三)新型疫苗:如基因重组疫苗、
基因缺失活疫苗、亚单位疫苗 。
二、人工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胎盘丙种球蛋白、
转移因子等。
(二)蛋白酶抑制剂:
(三)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四)抗病毒基因治疗
(五)中草药
三、病毒感染的治疗:
(一)核苷类药物
1,掌握,干扰素的定义及生物学活性 。
2,熟悉,病毒感染的方式与途径;病毒
感染的类型;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涵体的
概念及意义;抗病毒免疫(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的保护作用);病毒标本采集原则;
病毒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方法及特异性预防。
3.了解:病毒的分离培养。
第二十六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
一、水平传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 通过皮肤传播:如经创伤、叮咬。
■ 通过粘膜传播:如经呼吸道、肠道粘
膜、性接触等。
■ 医源性传播:如经注射 ﹑ 输血、拔
牙等传播。
二、垂直传播:亲代直接传给子代
■ 经胎盘传播
■ 经产道传播
第二节 病毒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一)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力
1.杀细胞感染:
■ 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
■ 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
■ 使溶酶体酶释放,细胞自溶
■ 对细胞的直接损伤
2.非杀细胞感染:
细胞可多次出芽释放病毒,最终仍不
免死亡。
3.细胞融合:
形成多核巨细胞,使细胞寿命缩短。
(二)包涵体形成:有些病毒感染细
胞,在光镜下可见胞浆或胞核内有嗜
酸性、嗜碱性的圆形或不规则的团块
结构,称为包涵体。
(三)细胞转化:病毒核酸整合到细
胞核酸中,使细胞遗传特性改变而导
致肿瘤发生。
(四)细胞凋亡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损伤
■ 体液免疫引起的病理损伤:通过 Ⅱ,
Ⅲ 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如登革病
毒、乙肝病毒等。
■ 细胞免疫引起的病理损伤:通过 Ⅳ
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如乙型肝
炎病毒等。
■ 病毒直接损伤淋巴细胞或淋巴器官,
如 HIV。
第三节 病毒感染类型
一、隐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但不引起临床
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二、显性感染(急性感染与持续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引起明显
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
◆ 急性感染:
感染时间短,宿主一般能将病毒彻
底消灭而恢复。
◆持续感染,
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较长时间,
甚至终生,称为持续感染。
▼ 慢性感染
▼ 潜伏感染
▼ 迟发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一、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一 )干扰素 (IFN)
是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单
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
的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二 )种类
1.IFN-α —— 白细胞产生
2.IFN-β —— 成纤维细胞产生
3.IFN-γ —— 致敏 T细胞产生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
细胞
IFN诱生剂
产生特异性因子,
使阻抑蛋白灭活
干扰素 基因解除抑制
IFN基因活化 产生干扰素
(三 )干扰素产生机制
干扰素作用机制示意图
(四) 干扰素抗病毒机制
◆ 干扰素与受体结合
◆ 抗病毒蛋白基因活化
◆ 细胞产生 抗病毒蛋白
蛋白激酶,2’-5’-A合成酶、
磷酸二酯酶
◆ 免疫调节,活化 NK,TC细胞,增强 NK、
TC细胞杀伤能力。
◆ 抗肿瘤作用,调节癌基因表达,抑制细
胞分裂。
◆ 抗病毒作用,出现早,限制病毒扩散。
(五) IFN的生物学活性:
二、体液免疫的保护作用
(一) 中和抗体,由病毒的表面抗原刺激
机体产生,可与表面抗原结合,阻止病毒
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保护细胞免受病毒
感染。
▼ IgM,出现早
▼ IgG,主要抗体
▼ S IgA局部抗病毒
(二)补体的作用:
抗体结合病毒抗原或细胞膜表面病
毒抗原后,通过活化补体,类似溶细胞
作用,破坏有胞膜病毒或溶解病毒寄生
的宿主细胞。
三、细胞免疫:
1,TC的直接杀伤靶细胞作用
2,TH1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发挥的作用
第二十七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一)采集标本:早期(发病1 –2天),
根据感染部位采集。
(二)标本处理:严格无菌操作。本
身带有杂菌的标本需用抗生素处理 。
(三)冷藏送检:标本采后1 –2小时送到,
不能立即送检者需放入含抗生素的 50﹪ 甘
油缓冲盐水中,低温下保存送检。
(三)血清学检查
二、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查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检查
(二)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
(四)病毒核酸的检测:
三、病毒的分离培养
(一) 动物接种
(三) 组织细胞培养
(二) 鸡胚培养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一,人工自动免疫
(一)灭活疫苗: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
苗、流感疫苗等。
(二)减毒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疫
苗,麻疹疫苗等。
(三)新型疫苗:如基因重组疫苗、
基因缺失活疫苗、亚单位疫苗 。
二、人工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胎盘丙种球蛋白、
转移因子等。
(二)蛋白酶抑制剂:
(三)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四)抗病毒基因治疗
(五)中草药
三、病毒感染的治疗:
(一)核苷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