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 Corn Gray Leaf Spot 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是一种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叶部病害。1925年最早发现于美国伊利诺斯州,20世纪70年代由于免耕法或少耕法的广泛应用,土表玉米残留物增多,导致该病严重发生。1991,辽宁丹东、庄河等地大发生,目前已蔓延到全国各玉米产区。1996年,辽宁省发生面积20多万公顷,损失玉米2亿多公斤。沿海地区发生更重,减产50%以上。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在感病品种上病斑呈长方形(约2~4mm×1~6cm)。早期坏死斑很小、淡褐色、具褪色晕圈,然后扩展至整个病斑。扩展的病斑初期呈褐色,当病菌在叶背开始产孢时,病斑变成灰色长条病斑,与叶脉平行。该病最典型的特征是成熟病斑具有明显的平行边缘,病斑不透明。这种明显的边缘主要是由于病菌无法穿过叶片主脉的厚壁组织,限制了病斑扩展。病斑不透明则是由于病菌形成了由暗色坚硬菌丝组成的子座组织,填满气孔下室。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叶片枯死,叶片两面产生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叶背产生的多。 病原 无性态为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et Daniels.,属于半知菌亚门尾孢属。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很少见,在病害循环中作用不大。菌落铺散状,菌丝体多埋生,常生小型子座。分生孢子梗3~10丛生,暗褐色,1~4个隔膜,直或稍弯,着生分生孢子处孢痕明显,大小50~140μm ×4~6.5μm。分生孢子倒棍棒形,细长,直或稍弯,无色,具1~8个隔膜,基部倒圆锥形,脐点明显,顶端渐细,稍钝,大小30~135μm ×6~9.9μm。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产生不同类型的菌落。人工培养可形成有性态。在25~28℃,V8汁培养基上能大量形成分生孢子,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在25℃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需要90%以上的湿度。玉蜀黍尾孢菌至少有两个近似种,高粱尾孢玉米变种也可引起灰斑病。 病害循环 此病以菌丝体、子座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的初次侵染来源。该菌在地表病残体上可存活7个月,但埋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的病菌则很快丧失生命力。第二年春季,从子座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分生孢子着落在叶表后萌发产生芽管,芽管在气孔表面形成附着胞,然后通过侵染钉进入气孔。一般在叶背接种4~5d后,在气孔上形成很多附着胞,6~7d侵入,9d后可见褪绿斑点,12d后出现褐色的长条病斑。该病主要在玉米抽雄后侵染植株叶片。玉米幼苗叶片也能侵染发病,3~4d后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比成株叶片早)。目前尚没有直接侵入的报道。温暖湿润条件下,接种16~21d后病斑上可形成大量分子孢子引起再侵染。 发病条件 品种抗性:抗灰斑的自交系通常表现水平抗性;杂交种中抗病品种较少。从美国的78599玉米杂交中选出的沈137、799、3130、丹黄18、武125、9195等,从78641杂交种中选出的丹黄19都高抗灰斑病。 玉米对灰斑病的抗性主要取决于一个主效基因(GLS1)。也有报道认为抗性属数量性状遗传。利用RFLP技术,在玉米的10条染色体上的78个分子标记位点中发现:有三条染色体上(第1、4、8条)具QTL位点,这些位点有不同程度的变异率。抗性位点主要来自抗性亲本Va14。第1~2条染色体上的QTL有加性效应。第4条和第8条染色体的QTL呈显性和隐性。第1和第4条染色体上的QTL互作明显。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该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影响,其中湿度是关键,相对湿度大于90%维持12~13小时,叶片表面湿度在11~13小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该病多在温暧、湿润的山区和沿海地带发生。植株叶片的生理年龄也影响此病的发展,发病初期在抽雄的下部叶片,继而发展到中部和上部叶片。 耕作与栽培措施:国外免耕或少耕的田块发病重,主要由于田间地表残留的病残体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来源。耕作后如残留的病残体超过35%可引起该病的大流行。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已鉴定出的较为抗病的自交系有:9046、C8605-2、丹黄02、138、营851、文黄31413、黄早4、H21、黄428-3、双741、吉444、Q126-1、81515,高度抗病的自交系有:沈137、799、3130、丹黄18、武125、9195、丹黄19等。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有:沈试29、沈试30、丹933、丹3034、丹270、丹408、、丹413、丹286等。掖单13比较感病。 2.农业防治 玉米收获后,及时深翻或轮作,减少越冬菌源数量。播种时施足底肥,及时追肥,防止后期脱肥。搞好轮作倒茬,实行间作套种,改善田间小气候。 3.药剂防治 灰斑病发生偏重的制种田或试验田可采用75%百菌清、50%菌霜(菌核净+福美双)、50%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药防治,间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