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丝黑穗病 Maize Head Smut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穗部病害,国内外的玉米产区几乎均有发生。1919年中国东北首次报道,现已遍及全国,尤其以东北、西北、华北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作玉米田块发病较重,发病率一般在2%~8%之间,个别重病地块发病率高达60%~70%以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丝黑穗病由过去的零星发生到现在的成片发生,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又上升为主要病害。 症状   此病是苗期的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虽然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6~7叶期就开始表现症状,如病苗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密集,叶色浓绿,株形弯曲,第5叶以上开始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条斑等。但大多品种或自交系苗期症状并不明显,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如病株雌穗短小,基部大而顶端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苞叶通常不易破裂,黑粉不外漏,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病菌冬孢子)。黑粉一般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丝状物在黑粉飞散后才显露,故称丝黑穗病。雄穗受害多数仍保持原来的穗形,仅个别小穗变成黑粉苞;也有以主梗为基础膨大成黑粉苞,外包白膜,当膜破裂后,才露出黑粉,黑粉常黏结成块,不易分散。花器变形,不能形成雄蕊,颖片长、大而多,呈多叶状。 病原 病原为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uhm)Langdon et Full,属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异名为Sphacelotheca reiliana (Kühn) Clinton。病组织中散出的黑粉为冬孢子,冬孢子黄褐色至暗紫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9~14μm,表面有细刺。冬孢子间混杂有球形或近球形的不育细胞,直径7~16μm,表面光滑近无色。冬孢子在成熟前常集合成孢子球并由菌丝组成的薄膜所包围,成熟后分散。成熟的冬孢子遇适宜条件萌发产生有分隔的担子(先菌丝),侧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孢,椭圆形,直径7~15μm。担孢子以芽殖方式可反复产生次生担孢子。冬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25~30℃,适温在25℃左右,低于17℃或高于32.5℃不能萌发;缺氧时不易萌发。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23~36℃,最适温度28℃。冬孢子萌发最适pH4.0~6.0,中性或偏酸性环境利于冬孢子萌发,但偏碱性环境抑制萌发。丝黑粉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侵染玉米的丝黑粉菌,不能侵染高梁;侵染高梁的丝黑粉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很低,这是两个不同的专化型。 发生规律 侵染循环:病菌以散落在土中、混入粪肥或沾附于种子表面的冬孢子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其中土壤带菌在侵染循环中最为重要。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结块的冬孢子比分散的存活时间更长。冬孢子通过牲畜的消化道或病株残体沤粪而未经腐熟,仍能保持活力,施用这些带菌的粪肥可引起田间发病。带菌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子自然带菌量小,田间传病作用显著低于土壤和粪肥。 土壤、粪肥中或种子上越冬的冬孢子经性结合产生侵染丝,当玉米播种后从玉米幼芽和芽鞘、胚轴或幼根侵入。玉米在3叶期以前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时期,7叶期后病菌不再侵染玉米。侵入玉米的病菌很快蔓延到玉米的生长锥,以菌丝随玉米生育而扩展,玉米雌雄穗分化时,病菌进入花芽和原始穗造成系统侵染。病菌菌丝在雌、雄穗内形成大量的黑粉(冬孢子)。据报道,玉米丝黑穗病菌的冬孢子还可从叶片侵入引起局部黄斑症状,病菌在寄主组织间或细胞内扩展,接种后5天在寄主内形成冬孢子。玉米收获时黑粉落入土中越冬。丝黑穗病没有再侵染。 发病条件:该病无再侵染,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品种抗性、菌源数量及土壤环境。 玉米不同品种对丝黑穗病菌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相同环境条件下,抗病品种很少发病,抗性表现为胚根受侵染时间短,且有抵抗菌丝入侵的能力;此外,当病菌侵入胚根后,抗病品种体内能分泌某些抗病物质,抑制菌丝体的扩展。 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发病轻。原因是连作时土壤菌量迅速增加,有人报道,如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每年可增长高达10倍。使用未腐熟的厩肥,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等都会使土壤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为10.6%~11.1%。玉米播种至出苗间的土壤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都利于病菌侵入,以25℃最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以20%的湿度条件发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过弱时病重。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种子处理为主,种植抗病品种,及时消灭菌源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丝黑穗病的根本措施。一些老品种,如野鸡红、辽东白、金皇后等较抗丝黑穗病。现鉴定出的高抗自交系有:辽1311、Mo17、吉63等。杂交种有:丹玉13、中单2号、中单4号、吉单101、辽单16、辽单18等。玉米对丝黑病菌的抗性由微效基因控制,属数量性状遗传。在杂交育种中,不要选用高感亲本。由于丝黑穗病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区一致,故要选用兼抗这两种病害的品种。 2.杜绝和减少初侵菌源 丝黑穗病的发生轻重主要决定于初侵染菌源的多少。因此,减少田间菌源数量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要做到:①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②进行高温堆肥,杜绝生肥下地;厩肥要认真调配,合理堆放,高温发酵,杀死病菌后再用。以切断病菌传播途径。③选不带菌的田块或经土壤消毒后育苗,玉米苗育至3~4叶后再移栽于大田,可有效避免丝黑穗病菌的侵染,防治效果明显。④及时拔除发病幼苗和及早拔除病株都能减少土壤中越冬病菌的数量。忌将病株散放或喂养牲畜、垫圈等。⑤合理轮作是减少田间菌源或减轻发病的有效措施。一般实行1~3年的轮作配合种植高抗品种可有效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和危害。 3.种子处理 在选择抗病良种的前提下,播前要晒种,并精选籽粒饱满、品种纯正、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的种子,再用药剂进行种子处理。拌种的药剂有:12.5%的特谱唑(速保利、烯唑醇),每100kg种子用药量为11.5~16.5g(a.i);50%多菌灵或50%萎锈灵,每100kg种子用药量为250~350g(a.i);5.5%浸种灵II号,每100kg种子用药量为1g(a.i)。种子拌药后,不可闷种或贮藏后播种,否则易发生药害。 4.加强栽培管理 具体措施有:①调整播期。要求播种时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地膜覆盖虽可提早播种,但也不可盲目早播。②提高播种质量。做好整地保墒,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浅播,点水播种或趁墒抢种。春旱地区应抢墒适期播种或坐水浅播;冷凉地区可结合催芽适当迟播或采用塑料薄膜育苗移栽,促使幼苗快速出土,达到避病目的。总之,一切利于种子快发芽快出土快生长的因素都能减少病菌侵染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