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黑胫病 Tobacco Black Shank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896年首先在印尼的爪哇发现,现已遍布世界各产烟国。该病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发生较重。据全国16省市主产烟区调查,在我国除较寒冷的黑龙江省未发现外,其他各产烟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发生最重。一般发病率为10%~15%,重者达30%以上。 症状     主要危害大田,在苗床期发生相对较轻。发病部位以茎基部为主,根部和叶片也可受害。苗床期发病,一般先从苗床低洼处或边缘开始。发病幼苗首先在茎基部出现黑斑,苗床温度低时该病发展较慢,不易引起注意,苗床后期温度升高,湿度大时黑斑很快沿茎扩展,造成全株腐烂,其上布满白色霉状物,严重情况下造成成片死苗。气候干燥时,病苗呈黑褐色枯死。成株期发病,先在茎基部出现黑斑,病斑沿茎向上扩展,病斑有时可扩展至病株的1/3~1/2,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若遇大雨后天晴高温,则全株叶片突然凋萎,全株枯死。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呈褐色,干缩成碟片状,碟片间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雨季,中下部叶片也可受侵染而表现症状,病斑初水渍状,圆形,并有浓淡相间的轮纹。病斑一般较大,直径可达4~5cm,气候干燥时,病斑处出现穿孔。 病原  病原为寄生疫霉烟草变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 (Breda de Haan) Tucker,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菌丝无色透明,无隔膜,有分枝。孢囊梗分化不明显,菌丝状,常从气孔伸出。孢子囊顶生或侧生,梨形或椭圆形,顶部有一乳头状突起,适宜条件下可产生5~30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圆形或肾形,侧生两根不等长的鞭毛。该菌在病残体上或培养6周后可产生圆形的厚垣孢子,自然条件下未发现卵孢子。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产生孢子囊的最适温度为20~28℃,游动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病菌生长的最适pH5.7~7.0。 自然条件下,病菌只侵染烟草,人工接种可侵染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等。据报道,黑胫病菌存在生理分化,国外共报道4个生理小种,分别是0,1,2,3号。山东农业大学 (1987)对山东、河南等8省市菌系进行了鉴定,鉴定出了2个生理小种,0和1号,其中以1号小种分布广,频率高。不同菌系在菌落形状、颜色、生长速度、生长适温以及孢子囊形成数量等性状上有差异。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腐熟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在土壤中主要分布在7.5cm以上的土层中,15cm以下土层含菌量很少,病菌在土壤内一般可存活3~5年。残留在地表的病组织、堆放的烟草秸秆或病田土中的厚垣孢子借雨水和灌溉水进行传播,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寄主。移栽带病的烟苗、施用带菌粪肥等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受初侵染发病的病株上产生的孢子囊或游动孢子经风、雨传播后进行多次再侵染。病株死亡后,病原菌又随病株残体在土壤及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流行取决于寄主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等因素。不同的烟草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差异很大,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烟株不同生育阶段抗病性亦有明显差异,苗期至现蕾期为易感病阶段,而且苗龄越小越易感病。烟草黑胫病菌喜高温高湿,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平均气温低于20℃时病害很少发生,因此苗床期虽然烟株处于感病阶段,但发生危害较轻;在气温达到24.5~32℃时病害发生最快。湿度是影响黑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土壤湿度和降雨量不仅有利于游动孢子的产生释放,而且有利于孢子的广泛传播。据山东观察,夏烟在大雨后相对湿度维持在80%以上3~5d,就会出现发病高峰。烟田长期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发病重。土壤中钙、镁离子浓度高时病害加重。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利用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为中心,辅之以药剂防治。 1.利用抗病品种 目前推广的品种中比较抗病的有中烟90、许金1号、K346、K394、NC82、NC89、G28、G80、K326等,可适当选用。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轮作是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在河南推广的四年两头栽烟制(即间隔2年不栽烟)有较好的防病效果。轮作作物以禾本科或甘薯较好。并提倡超高垄栽培,垄高30~40cm,使地面流水不与茎基部接触,减少病菌侵染机会。适时早育苗早移栽,可使感病期避开雨季,减轻危害。 3.药剂防治 25%甲霜灵,每hm2用药750g(a.i)与干细土拌匀,移栽时穴施,或95%敌克松5.2~6kg(a.i)穴施。移栽前也可喷施25%甲霜灵,做到带药移栽。烟株培土后,发病初期可往茎基部喷施下列杀菌剂:58%雷多米尔-锰锌、72.2%普力克、72%赛露、64%杀毒矾、40%甲霜铜等,隔10~15d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