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毒病
Corn Viral Diseases
世界上已经报道的危害玉米的病毒有40多种,在我国发生较广、危害较重的是玉米粗缩病和矮花叶病。
玉米粗缩病(Rough dwarf viral disease of corn)
玉米粗缩病又称“坐坡”,山东各地俗称“万年青”。发病后,植株矮化,叶色浓绿,节间缩短,基本上不能抽穗,因此发病率几乎等于损失率,许多地块绝产失收,尤其春玉米和制种田发病最重,甚至导致玉米种子的短缺,危害相当严重。该病在六、七十年代曾严重危害,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地区发病逐年加重,1996年仅山东发病面积就有66.7万公顷。
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5~6叶期开始表现症状,开始时在心叶中脉两侧的叶片上出现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叶呈细线条状;叶背面主脉及侧脉上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又称脉突;整株叶片浓绿,基部短粗,节间缩短,有的叶片僵直,宽而肥厚,重病株严重矮化,高度仅有正常植株的1/2,多不能抽穗,发病晚或病轻的仅在雌穗以上叶片浓绿,顶部节间缩短,基本不能抽雄穗,即使抽出也无花粉,抽穗的雌穗基本不能结实。
病原
玉米粗缩病由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的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引起。粒体球形,60~70nm。基因组为12条双链RNA,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同源性很高。MRDV寄主范围广泛,除玉米外,还可侵染57种禾本科植物。MDRV主要由灰飞虱传播。
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毒主要在小麦和杂草上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当玉米出苗后,小麦和杂草上的灰飞虱即带毒迁飞至玉米上取食传毒,引起玉米发病。在玉米生长后期,病毒再由灰飞虱携带向高粱、谷子等晚秋禾本科作物及马唐等禾本科杂草传播,秋后再传向小麦或直接在杂草上越冬,构成发病循环。
粗缩病的发生发展与灰飞虱在田间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当田间小麦近于成熟时,第一代灰飞虱带毒传向玉米,所以播种越早,发病越重,一般春玉米发病重于夏玉米。夏玉米套种发病重于纯作玉米,原因是套种玉米与小麦有一段共生期,玉米出苗后有利于灰飞虱从小麦向玉米上转移。山东省5月下旬是第一代灰飞虱迁飞活动高峰,此时正值玉米苗期,所以发病重。
从近2~3年的情况看,山东5月中下旬正值干旱高温,有利于灰飞虱活动传毒,所以发病重。一般6月上旬后播种的,玉米苗期躲过了灰飞虱发生盛期,发病轻。如章丘辛寨乡一农户在相邻的两块地内种植了同一玉米品种,5月25日播种的,病株率为52%,6月10日播种的病株率为3%。另外,玉米靠近树林、蔬菜或耕作粗放、杂草丛生,一般发病都重,主要是这些环境有利于灰飞虱的栖息活动,而且许多杂草本身就是玉米粗缩病毒的寄主。种植感病品种,发病重。如山东近年来种植的掖单13号等不抗粗缩病,也是病毒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选种抗耐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配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 目前没有发现对粗缩病免疫的品种,抗病品种也少,生产上有较耐病的品种,可选择使用。鲁单50、农大108、山农3号对粗缩病抗性较强,中度抗病的有:掖单12、烟单14、中单2号、中单4号、沈单7号、鲁玉2号和鲁玉16号等。京黄113耐病。掖单13、掖单19、掖单20、西玉3号为高度感病,应避免使用。
2.加强和改进栽培管理 调整播期,适期播种,避开5月中下旬灰飞虱传毒高峰。山东春玉米应在4月中旬以前播完,夏玉米应在5月底到6月上旬播种,尽量在麦收后抢茬播种,或麦收前5~7d播种。同时避免抗病品种的大面积单一种植,避免与蔬菜、棉花等插花种植。对早播玉米发病重的,应尽快拔除改种,发病轻的地块应结合间苗拔除病苗,并加大肥水,使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减轻发病。
3.预防措施 改套种为纯作,并在播种前深耕灭茬,彻底清除杂草(包括地头、地边),减少侵染来源。用呋喃丹种衣剂进行包衣防治苗期害虫。对早播玉米,于出苗前和出苗后分别2次喷洒杀虫剂,如抗蚜威,氧化乐果等。
另外还可喷洒植病灵、83-增抗剂、菌毒清等药剂,每隔6~7d喷1次,连喷2~3次。这些药剂应早喷,如出苗后,主要作用是促幼苗生长迅速,减轻发病。
玉米矮花叶病(Dwarf mosaic viral disease of corn)
玉米矮花叶病又名花叶条纹病、黄绿条纹病等,是国内玉米上发生范围广、危害性大的重要病害。目前在甘肃、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发生严重。轻病田减产10%~20%,重病田减产30%~50%,部分地块甚至绝产。一般发病早的植株结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
症状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抽穗后发病的受害较轻。玉米3叶期即可出现症状,病苗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驳,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扩展至全叶,在粗脉之间形成几条长短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的褪绿条纹。叶脉间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因而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尤以心叶最明显(故称花叶条纹病)。随着玉米的生长,病情逐渐加重,叶绿素减少,叶片变黄,组织变硬,质脆易折,从叶尖叶缘开始逐渐出现淡红色条纹,最后干枯。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株高常不足健株的1/2。病株多不能抽穗而提早枯死;少数病株能抽穗结籽,但穗小籽粒少而秕。有些病株不形成明显的条纹,而呈花叶斑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因此称矮花叶病。
病原
玉米矮花叶病由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 MDMV)引起。病毒粒体线状,750nm×12~15nm。基因组为正单链RNA,编码一个大的多聚蛋白,经自己编码的蛋白酶切割后形成功能蛋白。国外报道的MDMV株系很多,如A、B、C、D、O株系,最主要的是A和B株系。我国MDMV的主要株系是B和O株系。MDMV主要由玉米蚜、麦二叉蚜、棉蚜、桃蚜等以非持久方式传播,也可由种子传播。主要侵染玉米、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及虎尾草、狗尾草、马唐、白草等禾本科杂草。
发病规律
玉米矮花叶病毒主要在田间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寄主上越冬,作为主要初侵染来源。条件适宜时,蚜虫从越冬寄主植物上获毒,迁飞至玉米上取食传毒,发病后的植物作为毒源中心,随着蚜虫的取食活动将病毒传向全田,并在春、夏玉米和杂草上传播危害,玉米收获后蚜虫又将病毒传至杂草上越冬。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程度与品种抗病性、种子带毒率、越冬毒源基数、蚜虫数量和气候条件有关。玉米自交系和品种间对MDMV的抗病性差异可能与品种间抗蚜虫的能力和玉米本身抗病机制有关。玉米种子可以传带MDMV,种子带毒率越高,田间发病率也越高。掖单2号种子带毒率可达3.09%,自交系Mo17的带毒率可达2.35%。一般越冬杂草寄主数量多,毒原基数高,蚜虫密度大,春季传毒几率高,春玉米发病重,夏玉米发病也重。夏玉米发病还直接受田间寄主植物及杂草上病毒的影响,尤其夏玉米苗期正是麦田蚜虫迁飞的高峰,各种寄主植物上病毒毒原数量已经增多,所以夏玉米比春玉米受害重。气候条件主要影响传毒蚜虫的活动。山东6~7月份,正值蚜虫迁飞活动高峰,此阶段若天气干旱,则有利于蚜虫迁飞和传毒,病害发生重。若此阶段雨水较多,则抑制了蚜虫迁飞传毒,同时,玉米生长发育健壮,植株抗病力增强,病害发生轻。在28℃以上,症状减轻或隐症。16℃以下症状不明显或不表现症状。此外,春、夏玉米早播病轻,晚播病重;土质肥沃,保水力强的地块病轻,砂质土、保水力差的瘠薄地病重;田间管理好、杂草少的病轻,管理粗放的病重;套种田比直播田病轻。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以选种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种抗病品种 防治玉米矮花叶病最有效的途径。目前证明较抗病的品种有农大108、鲁单46、鲁单052、东岳11号、13号,丹玉6号等;抗病自交系有黄早四等。
2.栽培防病 春、夏玉米早播是一项增产防病措施,尤其夏玉米要提倡早播。山东套种夏玉米应在麦收前7~10d播完,使苗期提前,减少蚜虫传毒的有效时间。中耕除草,清除毒源寄主。一般应清除玉米田边的杂草或喷药处理,结合中耕等清除田间杂草及病苗病株,以减少毒源,减轻病害。
3.及时治蚜防病 在蚜虫向苗期玉米田迁飞盛期,及时喷药保苗防病。可用氧化乐果或马拉硫磷等药剂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