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贮藏期病害
Sweet Potato Storage Diseases
甘薯贮藏期病害在我国有10余种。其中,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低温引起的冻害;侵染性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茎线虫病、软腐病、干腐病等。贮藏期病害可造成甘薯烂窖,其损失约占贮藏量的10%。
冻害
冻害是甘薯贮藏期腐烂的主要原因之一。薯块在受冻一周内,与健薯无明显区别,薯皮略带暗色,失去光泽,用手指轻压有弹性感觉,剖开冻薯可见薯皮附近的薯肉迅速变褐,受冻越严重变褐速度越快。受冻部分水浸状,用于挤压,有清水渗出。受冻薯块往往形成硬心、硬皮,且发苦。冻害造成的腐烂,一般从薯堆表层开始。
甘薯在9℃以下的低温环境贮藏时间较长,就会破坏薯块的生理机能,产生冻害。受冻以后,需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腐烂。一般在4~5℃时,冻害持续半个月开始腐烂;6~7℃时,持续一个月后才开始腐烂。低温持续的时间越长,遭受冻害越重。
甘薯遭受冻害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收获过晚,窖外受冻,入窖后15d左右开始腐烂,称窖外冻害;二是在贮藏中期和后期,由于窖浅或防寒保暖条件差发生冻害造成腐烂。薯块受冻后,易被弱寄生菌侵染,造成腐烂,所以甘薯贮藏期生理性冻害与侵染性病害密切相关。
侵染性病害
黑斑病:病薯可来源于田间侵染,但主要由入窖前的伤口受侵染所致。伤口处先出现灰白色霉斑,后变灰褐,薯块表面变黑,继而病斑凹陷,扩大,出现刺毛状物,形成典型黑斑病症状。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et Halsted。甘薯生长期、贮藏期均可受害,病菌主要由伤口侵入,田间病薯及旧窖遗留的病菌是初侵染来源。10~30℃均能引起发病,35℃时则不侵染。
软腐病:俗称水烂,是贮藏期的重要病害。薯块发病后,患病组织软化,呈淡褐色水浸状,破皮后流出黄褐色汁液,带有酒味。病部表面长出白色棉状菌丝,并生出灰黑色小粒,即病菌孢子囊。病情扩展迅速,环境条件适合时,4~5d全薯即腐烂。病原为接合菌亚门的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Ehr.ex.Fr) Vuill.。菌丝及孢囊梗白色,孢子囊黑色,孢子囊内含大量褐色、单胞、圆形的孢囊孢子。病菌的有性态产生接合孢子,只有存在可亲和的两种交配型菌丝时,才可产生。病菌在23~25℃发育最好,6.5℃以下,30℃以上则不发育。孢子萌发适温范围为26~29℃。病菌腐生性较强,从伤口侵入,由死的寄主组织提供营养。侵染一般自薯块两端或死蔓和毛根相连处开始,侵入后,病菌产生果胶酶、淀粉酶和纤维素分解酶,分解寄主细胞中胶层及其他成分,使细胞离析,组织溃散而形成腐烂症状。病原菌以孢子囊随气流传播。病菌除危害甘薯外,还可危害多种作物的果实和贮藏器官。病害的发生与薯块的生活力强弱关系密切,薯块受冻,生理机能衰退,病菌易于侵入。薯块伤口多,环境条件不利于伤口愈合等,都是加重病害的因素。
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毛霉的一些种(Mucor spp.)也可引起软腐病。
干腐病:甘薯贮藏期干腐病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薯块上散生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的病斑,内部组织呈褐色海绵状,后期干缩变硬,在病薯破裂处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这类干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的尖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Snyd.& Hans.,腐皮镰刀菌F.solani (Sacc.)Mart.及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 (Sheldon)Snyd.& Hans.的一些株系引起。尖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除产生大、小型分生孢子外,还可产生厚垣孢子。小孢子假头状着生。串珠镰刀菌不产生厚垣孢子,小孢子念珠状串生。尖孢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宽度大于4μm,而腐皮镰刀菌小于4μm,3种镰刀菌培养性状及产生的色素也有区别。另一类干腐病多在薯块两端发病,表皮褐色,有纵向皱缩,逐渐变软,薯肉深褐色,后期仅剩柱状残余物,其余部分呈淡褐色,组织坏死,病部表面生出黑色瘤状突起,似沙鱼皮状。引起这类干腐病的病原物为子囊菌亚门间座壳属的甘薯间座壳菌Diaporthe batatatis Harter et Field.。假子座发达,黑色,生于基物内,部分突出,子囊壳埋生于子座基部,有长颈伸出子座外。子囊短圆柱形,顶壁厚。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双胞,无色。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拟茎点霉属甘薯拟茎点霉Phompsis batatae Ell.et Halst。分生孢子器中产生二种类型分生孢子,甲型:无色、单胞,纺锤形,直,通常含2个油球;乙型:无色,单胞,线形,一端弯曲呈钩状,不含油球。干腐病菌从伤口侵入,贮藏期扩大危害,收获时过冷、过湿、过干都有利于贮藏期干腐病的发生。
灰霉病:薯块在窖内受冻后易发生,危害程度较轻。初期与软腐病症状相似,但水烂现象较轻,纵切病薯可见许多暗褐色或黑色线条,后期病薯失水干缩形成干硬的僵薯。当窖温在17℃以上时,病部表面生出灰色霉层。甘薯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该菌腐生性强,寄主范围广,薯块有冻害造成的伤口时极易受侵染。发病适温为7.5~13.9℃,20℃以上发病缓慢。
黑痣病:主要危害薯块的表层。初生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形成黑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病重时,病斑硬化,产生微细龟裂。受害薯逐渐失水干缩。潮湿时病部生出灰黑色霉层。甘薯黑痣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甘薯毛链孢Monilochaetes infuscans Ell.et Halst.ex harter。菌丝初期无色,后变为黑色。分生孢子梗不分枝,基部略膨大,具隔膜,长为40~175μm。分生孢子无色或稍着色,单胞,圆形至长圆形,大小为12~20μm×4~7μm。病原菌可直接从表皮侵入,在6~32℃温度范围均可发病,高温利于发病。甘薯生长期和贮藏期都可受害。
其他贮藏病害:甘薯贮藏期病害种类较多,除以上几种病害外,还有半知菌亚门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ala (Berk.et Br.)引起的拟黑斑病;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 (Maubl.)Ashby引起的炭腐病;链格孢霉的一些种Alternaria spp.造成的坚腐病;青霉菌的一些种Penicillium spp.引起的青霉病;接合菌亚门总状毛霉Mucor recemosus Fres.引起的毛霉病;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造成的茎线虫病等,都可在甘薯贮藏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病害控制
1.适时入窖 甘薯要适期收获,一般掌握在当地旬平均气温14~15℃左右,降霜之前为宜,尽量避免薯块受冻,以减少病原菌侵染。
2.旧窖消毒 甘薯入窖前,铲去旧窖窖壁的土,上一年发病的旧窖最好进行消毒处理,药剂及方法有:抗菌剂“401”或“402”熏蒸;硫磺在盆内点燃,置于窖内;甲醛喷洒。用药后,封闭两天,打开通气后再使用。
3.精心选薯,细心窖藏 入窖时,精心选择健薯,剔除病薯以及虫伤薯、霜冻薯、机伤薯等,以减少病原菌侵染。在收获、运输、贮藏时,轻拿轻放,防止造成伤口。
4.入窖前的处理 薯块收获后最好在35~37℃下处理4d,以促进伤口愈合,或用70%甲基硫菌灵浸薯,滴干药液后趁湿入窖。
5.加强薯窖管理 甘薯入窖后,根据不同窖型掌握好窖内温度、湿度及适当的通风换气。入窖初期的15~20d内,薯块水分大,呼吸作用强,要敞开窖门,散去水分,通风换气,晚上或雨天应关闭窖门,待窖温稳定在10~14℃时,关闭窖门。这一阶段如能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就可防止黑斑病引起烂窖。冬季应注意保温,窖温仍应保持在10~14℃之间,尤以11~13℃为好,最低不能低于9℃,为此应封严窖口,必要时在薯堆上加盖麦秸等。春季气温回升后,应随气温变化,开门降温通风,闭门保温保湿。
6.选择适当窖型 大量贮藏鲜薯适于选用大屋窖;丘陵地区则采用窑窖;黄河中下游地区常用井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