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
鲁迅文化反思散文论
——鲁迅散文悲剧意识探寻
主讲:李菀 教授
四川教育学院
第一节 忧患与悲怆
—,人肉筵宴”与“厨房”的
象征意义
?鲁迅在, 灯下漫笔, 中一针见血地
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
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
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
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
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
远的诅咒!”
一、“材料”:“奴性”忧
思录
? 1.“材料”的象征意义
?2.“奴性”现状及危害。
?“一定”,奴隶规则”
二、“工具”:“奴性”探
源。
?1.“工具”意象的象征意义
?2.“吃人”意象的象征意蕴,
?( 1) 揭示出“吃人”历史之
所以堂皇华夏几千年的依据 —
—封建等级制度
?( 2)揭示出吃者与被吃者之
间的关系 ——互为转化。
?( 3)揭示了中国人严峻的生
存危机 ——民族文化人格的选
择与重塑。
三,“厨师”:“吃人者”剖

?1.“厨师”,的象征意义
?2.对中国的统治阶级的看法
?( 1)极端残酷。例:, 病后杂
谈,
?( 2)极为狡诈、卑劣。例, 春
末闲谈,
四、“厨房”:启蒙的艰难
与悲怆
?(一).“厨房”的象征意义
?(二).“厨房”的现状
?华夏大概并非地狱,然而“境
由心造”,我眼前总充塞着重
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
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
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
见。
?“厨房”又是极其坚固的。
?鲁迅复调式的思维特点:,希
望” ——“必无”与“可有” 之追

?鲁迅散文中,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忧
患危机感与“无物之阵”、“无物
之物”的悲怆;反传统与“中间物”
清醒的定位;“救赎”与被弃、孤
独;“绝望的抗战”等内涵。它们
使鲁迅的思想总是处在一种不可调
和的分裂、痛苦及矛盾冲突的紧张
状态之中。
?在这里鲁迅提出两个质疑,
?其一,“铁屋子”能够被摧毁吗?
鲁迅的回答是:“万难破毁”,
这是对旧中国黑暗而坚固的绝望。
?其二,你把几个人喊醒之后,又
不能给其指出出路,让他们“梦
醒了无处可走”,怎么办?这是
对“启蒙”的质疑。
?( 1)“必无”,无疑告诉我们,鲁迅
还是坚信他的“铁屋子论”是一个残
酷的现实存在,而且这种“必无”的
坚信贯穿了鲁迅一生。
?,野草 ·这样的战士, 中提出了“无物
之阵”与“无物之物”这两个意象。
?鲁迅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
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
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
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
亡。”
?鲁迅曾经非常沉重而悲凉地说:
“一近漩涡,自然愈卷愈
紧,…… 所得的是疲劳与可笑的
胜利与无进步”。
?“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
命,已经耗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
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
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
?( 2)揭示出吃者与被吃者之
间的关系 ——互为转化。
?( 3)揭示了中国人严峻的生
存危机 ——民族文化人格的选
择与重塑。
?( 2)“可有”,又意味着鲁迅
对自己的希望“必无”的质疑。
?“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
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
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了我
提笔的力量。”
?首先,是“为他人”,是“听
将令”,“遵命文学”。
?其次,“为自己”。我觉得与
其说鲁迅欲纠正自己可能的
“偏执”,毋宁说是为了救出
自己 ——从痛入骨髓的清醒的
“绝望”中拯救出自己。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
同”
第二节 反传统精神与“中
间物”的定位
? 一、鲁迅的文化批判偏激吗?
? (一)国内外对鲁迅的批评
?,不但反对中国的传统,也反
对西方的东西”,“他没有一
个积极的信仰,他要代表什么,
他要中国怎么样,他从没有说
过,尽是骂这个骂那个的”。
?(二).鲁迅对传统文化彻底、猛
烈的批判
?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
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
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
?(三).鲁迅对“整理国故”观点
的批判
? 1.鲁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时时
出现的复古主义倾向始终持有高度的
警惕。
? 2.鲁迅对,整理国故”的核心的批判
? 1924年 1月,鲁迅开始对“整理国故”
运动进行尖锐地批判了,鲁迅指出
?鲁迅在 1925年,针对当时的复古逆流
和, 京报副刊, 征求“青年备读书”
活动下了措词更为激烈的 一段话
? 3.鲁迅提出“撄人心”概念
?,文化偏至论,,, 破恶声论,
?鲁迅激昂、犀利且不无幽默地更为明
确地宣称,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
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
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
是, 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
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
膏丹,全部踏倒他。”
二、“国粹论”、“染缸”
效应批判
?(一).“国粹论”与“国粹
派”批判
?1.什么是“国粹”论、“国
粹派”
2.“国粹论”的实质及危害
?(二).“特殊国情”论批判
?1.什么是“特殊国情”论
? 2.“特殊国情”论的实质及危害
?( 1).“特殊国情”的消极性功能
?( 2).“特殊国情”论的直接结果
?a,染缸”效应。
? b,染缸”效应表现
?● 宣布一切外来的东西都是中国“古
已有之”。
?● 不仅自己不变,还要“偷天换日”,
使“你”变得符合“我”的“特殊国
情”。
?3.,特殊国情”论者剖析
?(1),保古守旧的文化自崇心理
?(2),源自于中国人的“面子”观。
?鲁迅曾指出:“面子 …… 是中国
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
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
全身都跟着走动了。
? 这种文化自崇心理 ——“要面子”,看似
“自大”,实则缺乏自信,是一种变相的
卑怯和糊涂,它暴露出“国粹”论与“特
殊国情”论的极其愚蠢的虚荣、虚伪及自
欺自骗等特征,其直接恶果是在中国文化
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时刻,在当时人们面临
着政治的强暴和经济入侵所带来的痛苦、
屈辱,面临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之间巨
大的落差造成的心理动荡时期,成为一个
拒绝变革,保护落后的口号,一把戳杀中
国文化现代化的“软刀子”。
三、“拿来主义”
?(一).提出文化的同一性
?(二), 拿来主义, 赏析
四、“中间物”的清醒定位
? (一)鲁迅的文学为什么“可以
称为赎罪文学”
? 竹内好这段话提出了鲁迅有一个
“回心”的过程。“回心”是佛
教术语,“指对于信仰的回心转
意;或指由于悔悟而皈依。这里
指鲁迅走上文学道路的一个关键
性的契机。”
?我认为这“惊惧”的象征意义
有三层,
?第一层,是对以他大哥为代表
的封建宗法制社会统治者的
“惊惧”,因为他们是秉“礼”
杀人的执行者。
?第二层,是对被吃者 ——那些
“看客”、“下层民众”的
“惊惧”。因为,他们自觉不
自觉地加入到“吃者”围剿先
觉者的行列,助写着“吃人”
历史;
?第三层是狂人对自己的“惊
惧”,因为“我”也吃过人。
(二)“中间物”的自我定
位 ? 1,什么是“中间物”
?,中间物”,是指处于光明和黑
暗中都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一种意
识状态和处境。然而,它又分明
是连结“光明”与“黑暗”的不
可或缺的桥梁。“中间物”意识,
是鲁迅生命最深层的独特生存体
验、哲学思考与自我选择三者综
合的结晶
?鲁迅在 1926年指出,他自己只是
历史“进化”链子上的“中间
物”,
?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
少中间物的。 …… 在进化的链子
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 他的
任务,是在有些警觉之后,喊出
一种新声,…… 但仍应该和光阴
偕逝,逐渐消亡,至多不过是桥
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
的目标,范本。
?2., 野草 ·影的告别, 赏析
?( 1), 影的告别, 写作背景
?李何林先生认为:“‘影’”是作
者思想的一个侧面,他要摆脱的一
个侧面,解剖他自己的一个侧面”。
李欧梵先生说:“‘影’的形象显
然是代表着诗人的另一个自我。”
李怡先生提出:“‘影’并非一般
意义上的另外一个‘我’,可以说
它就是‘我’的灵魂,或者说就是
‘我’的深层的本质”
?( 2), 影的告别, 的深刻寓意
?在, 影的告别, 中,鲁迅意味深
长地就真假虚实之间的关系,提
出了对对立两者的双重质疑,
?首先,对生命自身追求的“真”
与“非真”提出质疑。
?其次,是对外部现实“真”与
“非真”的又一重质疑。
?鲁迅以“梦”建构真实的生存
体验空间的处理方式,揭示出
鲁迅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
时代,人无法逃避的生存困境。
?(三).鲁迅对自己是“中间物”
清醒定位的深刻意义,
?1,它打破了自我的神话,使鲁迅
真正从带有浪漫色彩的“超人”,
“登高一呼的英雄”梦幻中回到了
坚实的大地,认清了自己的无可避
免的历史局限以及自己在历史长河
中的作用。 例
?海外学者林毓生在其, 中国意识的
危机 ——“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
主义, 一书中,把鲁迅的意识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显示的层次,鲁迅表现
出的是彻底的激烈的反传统;
?第二个是隐示的层次,是虽有意
识但鲁迅没有明言的层次,林毓
生认为在此层次上,鲁迅表现出
“献身于中国知识和道德的某些
传统价值”。即“念旧”。
?第三个是下意识的层次。
?2.鲁迅因“中间物”意识而来
的自我解剖,正是他对黑暗社会
解剖的一种延伸。他因自剖而引
起的痛苦,也正是对社会、历史、
现实的洞察、剖析而引起的痛苦
的一种延伸。
?3.鲁迅的“中间物”意识,
促使他对自己所属于的阶层 —
—中国知识分子,有了更清楚
的认识和更深刻的反省。
第三节,绝望的抗战” —
—散文诗集, 野草, 解读
? 一., 野草, 散文诗集写作背景
? 据鲁迅日记记载,9月 22日,他开始翻译
日本厨川白村的, 苦闷的象征, 。, 影的
告别, 写于 9月 24日,它是鲁迅, 野草,
第一篇以“梦”的形式展示其写作内容及
作家的意图的作品。很明显是受到厨川白
村, 苦闷的象征, 文艺思想的影响,并由
厨川白村而接受了一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
析说。
?弗洛伊德认为:“任何相当繁杂的梦都
是各种精神力量冲突后相互协调的结
果。”而“梦”正是那些有“互相矛盾
思想,但并不互相排斥,反而继续相依
为生,常常会组合而凝缩的产物。”荣
格指出:“人类仍在潜意识地,本能地
以梦的形式创造象征。”
? 那里面充满着荒诞的主题和一组组相互对
立的悖论式的奇特的意象:形影分离
(, 影的告别, );冷气焦灼指头的冰,
结成珊瑚枝般的死火, 死火, ;开口驳诘
人的势利的狗, 狗的驳诰, ;墓穴中,骤
然坐起来的胸腹俱破,中无心肝的死尸,
口唇不动,但吐出谶言(, 墓碣文, );
死后却敏锐地感知外界的一切(, 死后, )
等等。它们充分展示着作者在明与暗,生
与死,爱与恨,希 望与绝望之间痛苦的徘
徊,却又往往倾向于后者的复杂、独特的
心境。
二.“救赎”与被弃、孤
独 ——,野草, 主题之一
?(一)什么是“救赎”?
?即拯救、赎罪之意,它含有浓厚的
宗教色彩。“救赎”,即意味着有
拯救客体于灾难、危机之中的责任
感、使命感,又有因主体的“原罪”
感和“忏悔意识”而导致的赎罪行
动。拯救与赎罪其本身就具有心甘
情愿去“受难”、“献身”、“毁
灭”的悲剧意蕴
?鲁迅的“救赎”意识体现为,
?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使命感,
将个体生命的全部价值都贡献于救亡
图存、立国强族的奋斗之中;
?另一方面,又如,…… 有一游魂,化
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
其身,终以殒颠”的“长蛇”,无情
地剖析、审判着自我灵魂中的毒气和
鬼气,以赎清自我的罪恶。
?因此,他“自愿”地“将血一滴
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
瘦弱,也以为快活。”这无疑是
具有宗教意味的伟大的牺牲精神
和崇高的拯救意识再现。然而,
鲁迅却悲哀地发现“人们笑我瘦
弱了”,“连饮过我的血的人,
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 ……,这实
在使我愤怒”
?(二), 颓败线的颤动, 赏析
?1.学术上的论争
?2., 颓败线的颤动, 写作背景
?● 1923年 7月 19日,他与周作人决裂,
可说是他内心深处一道永不愈合的伤
痕。
?● 鲁迅甘愿牺牲自己,不惜为他人作
“人梯”的精神还充分体现在他对青
年的无私培养和扶助上。
?● 类似的悲剧甚至延续到鲁迅的晚年。
比如鲁迅与徐懋庸之间的纠葛。
?3., 颓败线的颤动, 复杂而深刻
的内涵
?( 1)是一种鲁迅对自己“肩住黑暗
的阐门”放年轻人“到光明中去”的
历史选择的质疑。
?( 2)这种质疑又是极其愤怒的
?( 3) 场面在这里突然发生了逆转:
牺牲者主动“走出”“遗弃了背后一
切的冷骂与毒笑。”
二、鲁迅的“复仇”观
?(一 ) 吴越文化中“复仇”意识对鲁
迅性格的影响
?1.“复仇”精神是鲁迅的生命哲
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 1)鲁迅对吴越文化中“复仇意
识”的剖析和弘扬,对自己的“复
仇”方式的选择,实际上是要求自
己和国民要做与“造物者的良民们”
相对立的“叛逆的猛士”。
?鲁迅说:“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
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
非藏垢纳污之地!’这对于我们
绍兴人很有光彩,我也很喜欢听
到,或引用这两句话。”
?鲁迅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
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
和他接近。” 这可以说是鲁迅一
生深刻的经验总结。
?鲁迅热切地呼唤着:“叛逆的猛
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
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
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
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
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
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
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
?( 2)鲁迅的“复仇”观充分显示出其
生命哲学的深刻与警省。
?鲁迅“复仇”的哲学观中有一个极为
重要的表现形式:“即在对于他所爱
的民众的压迫者进行复仇和反抗的同
时,一直伴随着他对于中国不觉悟的
精神麻木的群众的‘复仇’,这就是
表现在鲁迅小说、散文诗、杂文中一
贯对国民性中“看客”心态和行为的
揭露和批判。
?,复仇, 与, 复仇, (二)鉴赏
?( 3)“复仇”的选择,揭示出
一个真正的独立的知识分子 ——
鲁迅内心深处极其矛盾、痛苦的
心境
“绝望的抗战”
?, 野草 ·希望, 鉴赏
?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
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
和声音。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
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
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
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
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
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
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
耗尽了我的青春。
? 1.“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
同!”
? 何为“虚妄”?
?,虚妄”一词,源自于佛家语。
,成唯识论 ·卷九, 释“真如”云: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
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如,于一切
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所
以,所谓“虚妄”即指与“真如”
相反的不真实性和不确定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虚妄”的解
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照
上述解释,“虚妄”即指不真
实的,不确定的,没有事实根
据的。也即意味着虚假、荒谬
不合理
? ( 2)鲁迅的“虚妄”感本身并非一无所有,
而恰是含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 一是“实有”。 这“实有”的存在便是对
“虚无”的否定。它指鲁迅对自己过去的
“黑暗”的埋葬,对未来那种虚幻浪漫想
法的否定,而确证了“我”的存在。正如
鲁迅所说:“以虚无为实有,而又反抗这
实有的精悍痛苦的战叫。”因此,“虚妄”
从某个意义上说,代表着自我存在的清醒
认识。正是这种清醒,促使先觉者在面对
自己的悲剧性存在时,可以用生命去抗击
“绝望”。
?二是“荒谬”。 这是一种有限性
和境遇感,又是对实在性的否定。
?三是“不可判定性。” 是指经验
层面上的不可把握性,因而是对
实有存在者的有限性和确定性的
否定,并指向了无限性和不确定
性。
?这里的“路”既是实指走的路,更是
一种虚指,即用来比喻抽象的希望之
“路”的寻觅。“道路”,是中国文
化中惯用的一种对生活方式、人生态
度的隐喻。
?从字源与词源意义看,“道”的原始
本义是“路”。如, 说文解字, 以
“所行道也”解释“道”,即, 易经,
“履”卦九二爻的“履道坦坦”。
?从哲学概念上看,“道” 的内涵很丰
富,
?其一,指法则、规律。与具体事
物“器”相对,称“道器”。
,周易 ·系辞上,,“形而上者
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
说明“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
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
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制度。
?其二,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
生 ……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
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
王弼注:“吾所以字之曰道者,
取其可言之称最大也。”这说明
“道”是先于天地生,当然不可
能是人能创造或掌握的,且至高
无上,人只能服从它的“大言”
而不可抗拒。
?其三,指一定的人生观,世界
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卫灵公,,“道不同,不相
为谋。”
?路”的最大特征是形而下的,
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的,是可以
由人去寻找,选择和创造的
“实有”。
第四节, 朝花夕拾,,小
憩与反思
?,朝花夕拾, 是鲁迅唯一的一部回
忆性散文集,相比起鲁迅那些“文
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
人,一刀见血”的杂文风格而言,
,朝花夕拾, 显得充满温情,宽厚,
柔和,舒徐。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
永安她的魂灵!”
一,,朝花夕拾, 产生的时
代背景
? 最柔和的触摸
? (一)在, 狗 ·猫 ·鼠, 里,我们看
到了一个充满了神奇、美好的想
象和童真的心灵世界
? (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给我们展现了又一副充满童趣的
画面,
三、过去与现在
?,朝花夕拾, 相比他人的回忆性散文,
有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即“鲁迅式”
的“杂文笔法”对其散文的渗透。
,朝花夕拾, 虽然是回忆过去的时光,
却处处与现实紧紧相连,文章中不断
穿插着对当时的现实社会的讽刺、批
判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仍是贯穿
,朝花夕拾, 十篇回忆性散文的鲜明
主题和独特风格。
?(一 ),朝花夕拾, 的回忆散文中
处处可见现实里“绅士”、“名
教授”、“正人君子”们的阴影
以及鲁迅对他们的辛辣、巧妙的
讥讽和批判。
?,狗 ·猫 ·鼠,, 琐记,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
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
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
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
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
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青,一遇
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
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
的爱抚。”
(二)对传统文化中的虚伪的“吃人”
的伦理道德进行辛辣的讽刺、批判的
是, 二十四孝图, 。
? 1.写作背景
?鲁迅写作此文的时间是 1926年 5月
10日,此时期正值以章士钊为代表
的“甲寅”派复古逆流甚嚣尘上。
这是新文学史上第三次复古浪潮的
疯狂反扑
?陈西滢在 1926年 1月 1日出版的, 现
代评论第一周年纪念增刊, 上发表
了, 做学问的工具, 一文,重弹他
们“整理国故”的老调,宣扬只有
看过“百十种书”,才能做“做一
个小小的题目”。并在 1月 2日, 现
代评论 ·闲话, 上,又把矛头暗指鲁
迅。鲁迅于 1月 3日写, 杂文管闲
事 ·作学问 ·灰色等, 杂文予以尖锐
的反击。
?1月 16日,章士钊在出版的, 甲
寅, 周刊上发表, 再答稚辉先生,
一文,提出一个荒谬的论点:必
须“读破几百万卷书”才能做好
白话文;陈西滢接着在 1月 23发
表, 闲话, 中加以吹捧。
?鲁迅于 1月 16日作杂文, 古书与
白话, 痛加批判
作品鉴赏
?文章开头便是一段诅咒:“我
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
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
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
话者”。
?“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
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
丝乐趣。”这便是当时那些叫嚣复古
的所谓学者、文人们。鲁迅把他们比
喻为蒸吃小儿的麻叔谋,认为其危害
甚于麻叔谋。因麻叔谋“吃小孩究竟
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
话者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
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
叔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三、吴越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对吴越文化中落后、愚昧的民
风民俗进行深刻地揭示、讽刺、
批判,进而对传统文化进行反
思,这是, 朝花夕拾, 中又一
道独特的风景。
?(一)鲁迅对吴越文化民俗中的
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种种表现,
予以无情的揭露和针砭,这在
,朝花夕拾, 中随处可见,
?,阿长与 <山海经 >》, 父亲
的病,, 琐记,
?(二)从吴越传统文化中发掘民族
精神,又重新在新文艺中使之发扬
光大,是, 朝花夕拾, 中最亮丽的
一道风景。
?,会稽郡故书杂集, 。
?1.小说, 故事新编, 中的, 理水,
和, 铸剑, 就出自于吴越文化传说。
? 在他逝世前一年,以, 理水, 为题,创作历
史小说,弘扬大禹精神。之所以称为“新
编”,就因为鲁迅舍弃了有损大禹的一些迷
信传说,突出了大禹坚苦卓绝,勤劳为民的
精神和为人民利益奋不顾身的形象。这里已
经超出了这个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范围,而隐
含着对“现在”正在为人民而战斗的革命力
量及其领袖人物的赞颂。, 铸剑, 主要取材
于, 吴越春秋, 和, 越绝书, 小说。鲁迅特
别推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身焦
思”、“身自耕作”的艰苦奋斗,复仇雪耻
的精神,认为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
?他要向两种势力复仇,
?一是向统治人类的暴君复仇。这
便是, 铸剑, 中眉间尺与黑色人
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刺杀暴君,
为民除害,为民复仇的行为和精
神。
?二是向“暴君的臣民” ——那些
“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他却看
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
‘他人的苦’做赏玩” 的人复仇。
这集中体现在, 野草, 散文诗集
,复仇, 和, 复仇, (二)两篇,
以及小说中的, 祝福,,, 药,,
,阿 Q正传, 等作品中。因此,伸
张正义,复仇雪耻,几乎成为鲁迅
创作的一个母题。这一点也充分体
现在回忆性散文, 女吊, 和, 朝花
夕拾, 中的, 无常, 这两篇散文。
2.回忆性散文, 女吊,,
,无常, 鉴赏
?( 1), 女吊, ——塑造的是一
尊复仇女神的话
?鲁迅在逝世前一个月写的回忆性散
文, 女吊, 中,很动情地写道:
“不过一般的绍兴人,并不像上海
的‘前进作家’那样憎恶报复,却
也是事实。单就文艺而言,他们就
在戏剧上创造了一个带复仇性的,
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
这就是‘女吊’。我以为绍兴有两
种特色的鬼,一种是表现对于死的
无可奈何,而且随随便便的‘无
常’”。可见,“女吊”和“无常”是鲁迅最喜爱的两种“鬼”了
?( 2), 无常, 一个“鬼而人,
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鬼。”
?● 他是与“下等人”处于同一
层次的鬼。
?● 鲁迅赞赏“无常”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