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主讲 师永红
第一节
? 神经元的损伤与胶质细胞的抗损伤
反应
? 神经原的损伤:
1,细胞元急性坏死,核固缩, 尼氏
体消失;胞体缩小红染;
2,中央尼氏体溶解:神经原肿胀, 核
偏位, 胞体中央尼氏体溶解消失
?胶质细胞的基本反应:
1.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为反应性增生 --胶质瘢痕 --修复
2.少突胶质细胞 --卫星现象
3.小胶质细胞 --噬神经细胞现象
--胶质结节
4.格子细胞 — 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
?原因,细菌 病毒 立克次氏体
螺旋体 真菌 寄生虫
?传染途经:
1.血源性感染 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感染性栓子
病毒血症
2.局部扩散
3.直接感染
4.经神经感染
一、细菌性疾病
脑膜炎 (meningitis):
1.硬脑膜炎 (pachymeningitis):多
由颅骨感染引起 。
2,软 脑 膜 炎 (leptomeningitis)
包括软脑膜, 蛛网膜和脑脊液感染 。
脑膜炎:( meningitis )
实际指软脑膜炎 。 分三种基本类型
1,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病原体引起;
2,淋巴细胞性脑膜炎:多病毒引起;
3,慢性脑膜炎:结核菌, 梅毒, 真菌
等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1.概述
2.病因及机理
(1)大肠杆菌 多见新生儿
(2)流杆杆菌 〈 3岁
(3)肺炎杆菌 多见幼儿和老年
(4)脑膜炎双球菌 ( 流脑 ) 青少年
病人 /带菌者的飞沫 经呼吸道传
播并感染机体
上呼吸道局部炎症 大多数为带
菌者
少数抵抗力低 ( 2-3%)
入血,败血症 脑膜炎
发
生
机
理
1.上呼吸道感染期:黏膜卡他性炎;
2.败血症期:全身中毒, 出血点 /淤斑
( 皮肤, 黏膜, 脏器 ) ;
3.脑膜炎期,( 化脓性炎症 )
镜下,
? 脑膜:血管扩张
? 蛛网膜下腔:炎性渗出物, 病菌
? 脑膜脑炎:神经原变性, 缺血和
梗死 (近脑膜 ) ;
病
理
变
化
及
分
期
?脑膜:血管高度扩张 ;
?蛛网膜下腔:灰黄色脓性渗出物
沿血管分布,严重区域脑回和
脑沟不清;
?脑室不同程度扩张 ;大
体
1) 全身感染症状;
2) 颅内压升高症状;
3) 脑膜刺激症状:
a 颈项强直
b 角弓反张
c kernig征阳性
4) 颅神经麻痹;
5) 脑脊液变化,(外观, 压力, 蛋白,
糖量, 脑膜炎双球菌 ) ;
临
床
表
现
1) 多数痊愈
2) 慢性
3) 并发症:
a 脑积水
b 颅神经受损麻痹
c 脑缺血和梗死
结
局
和
并
发
症
暴发性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 Waterhouse-Friederichsen )
综合征 ;沃 -弗综合征 =华 -弗综合征
特点,多见儿童;
起病急骤 多 24小时内死亡;
脑膜炎病变轻微或不明显;
严重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和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二、病毒性疾病
(一 )虫媒病毒感染
1,流 行 性 乙 型 脑 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2,森林脑炎
?概述,乙脑病毒引起脑实质急性,
变质性, 传染性炎症, 夏秋
季流行;
?病因, 传染途径及发病机理
病原体,乙脑病毒 ;
传染源,病人或家禽 /家畜中间宿
主;
传播媒介,蚊子
乙
型
脑
炎
发病机理:
病毒在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
胞内繁殖,入血形成 病毒血症,
抵抗力降低时,侵入中枢,引
起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
? 病理改变
( 1) 部位
最重:大脑皮质, 基底核,
视丘
其次:小脑皮质, 丘脑和
脑桥
最轻:颈段脊髓
? 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
充血, 血管周围间隙增宽, 淋
巴细胞袖套状浸润;
? 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
变性,肿胀, 胞浆内空泡, 尼
氏体消失;
坏死,核固缩, 溶解;(2)
镜
下
?软化灶形成
?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 --噬神经细胞现象;
少突胶质细胞 --卫星现象;
星形胶质细胞 — 纤维瘢痕;
?脑膜充血, 水肿
?脑回变宽, 脑沟变浅;
?脑实质内见粟粒或针尖大小软化灶;
?严重者, 脑实质内见散在出血点;(3)
肉
眼
1) 头痛, 喷射性呕吐
2) 嗜睡, 昏迷
3) 颅神经麻痹
4) 可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
5) 肢体瘫痪
( 上位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 )
(4)
临
床
表
现
(5) 结局:
1) 多数痊愈
2) 少数数月后可恢复
3) 少数遗留后遗症
(二 )肠原病毒感染:
?肠原病毒 分三种
1.脊髓灰质炎病毒
2.柯萨奇病毒
3.ECHO病毒
脊髓灰质炎
( Poliomyelitis)
脊髓前角灰质炎或小儿麻痹
? 1.概述
脑脊髓实质变质性炎
? 2.病因, 传染途径及机理
3.病理改变
( 1) 病变定位分布 ( 好发部位 )
1) 最重 脊髓运动神经元
腰膨大
颈膨大 最重
2)其次 大脑中央前回锥体细胞
3) 其余依次往上越来越轻
延脑 --脑桥 --中脑 --小脑
( 2)镜 下
1)血管改变和炎细胞浸润
2)神经元变性和坏死
晚期噬神经细胞现象明显
3)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增生_泡沫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_胶质瘢痕
( 3 ) 大体
脊髓充血, 可出血, 坏死
晚期可前角萎缩
( 神经元减少, 胶质瘢痕增多 )
前根萎缩, 变细
肌肉萎缩
4.临床表现
( 1) 轻型 C.N.S未受累
( 2) 非麻痹型 病变轻 无瘫痪
( 3) 麻痹型 最少见
( 下位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 )
5,结局
( 1) 可痊愈
( 2) 可留后遗症
神经系统疾病
主讲 师永红
第一节
? 神经元的损伤与胶质细胞的抗损伤
反应
? 神经原的损伤:
1,细胞元急性坏死,核固缩, 尼氏
体消失;胞体缩小红染;
2,中央尼氏体溶解:神经原肿胀, 核
偏位, 胞体中央尼氏体溶解消失
?胶质细胞的基本反应:
1.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为反应性增生 --胶质瘢痕 --修复
2.少突胶质细胞 --卫星现象
3.小胶质细胞 --噬神经细胞现象
--胶质结节
4.格子细胞 — 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
?原因,细菌 病毒 立克次氏体
螺旋体 真菌 寄生虫
?传染途经:
1.血源性感染 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感染性栓子
病毒血症
2.局部扩散
3.直接感染
4.经神经感染
一、细菌性疾病
脑膜炎 (meningitis):
1.硬脑膜炎 (pachymeningitis):多
由颅骨感染引起 。
2,软 脑 膜 炎 (leptomeningitis)
包括软脑膜, 蛛网膜和脑脊液感染 。
脑膜炎:( meningitis )
实际指软脑膜炎 。 分三种基本类型
1,化脓性脑膜炎,多种病原体引起;
2,淋巴细胞性脑膜炎:多病毒引起;
3,慢性脑膜炎:结核菌, 梅毒, 真菌
等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1.概述
2.病因及机理
(1)大肠杆菌 多见新生儿
(2)流杆杆菌 〈 3岁
(3)肺炎杆菌 多见幼儿和老年
(4)脑膜炎双球菌 ( 流脑 ) 青少年
病人 /带菌者的飞沫 经呼吸道传
播并感染机体
上呼吸道局部炎症 大多数为带
菌者
少数抵抗力低 ( 2-3%)
入血,败血症 脑膜炎
发
生
机
理
1.上呼吸道感染期:黏膜卡他性炎;
2.败血症期:全身中毒, 出血点 /淤斑
( 皮肤, 黏膜, 脏器 ) ;
3.脑膜炎期,( 化脓性炎症 )
镜下,
? 脑膜:血管扩张
? 蛛网膜下腔:炎性渗出物, 病菌
? 脑膜脑炎:神经原变性, 缺血和
梗死 (近脑膜 ) ;
病
理
变
化
及
分
期
?脑膜:血管高度扩张 ;
?蛛网膜下腔:灰黄色脓性渗出物
沿血管分布,严重区域脑回和
脑沟不清;
?脑室不同程度扩张 ;大
体
1) 全身感染症状;
2) 颅内压升高症状;
3) 脑膜刺激症状:
a 颈项强直
b 角弓反张
c kernig征阳性
4) 颅神经麻痹;
5) 脑脊液变化,(外观, 压力, 蛋白,
糖量, 脑膜炎双球菌 ) ;
临
床
表
现
1) 多数痊愈
2) 慢性
3) 并发症:
a 脑积水
b 颅神经受损麻痹
c 脑缺血和梗死
结
局
和
并
发
症
暴发性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 Waterhouse-Friederichsen )
综合征 ;沃 -弗综合征 =华 -弗综合征
特点,多见儿童;
起病急骤 多 24小时内死亡;
脑膜炎病变轻微或不明显;
严重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和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二、病毒性疾病
(一 )虫媒病毒感染
1,流 行 性 乙 型 脑 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2,森林脑炎
?概述,乙脑病毒引起脑实质急性,
变质性, 传染性炎症, 夏秋
季流行;
?病因, 传染途径及发病机理
病原体,乙脑病毒 ;
传染源,病人或家禽 /家畜中间宿
主;
传播媒介,蚊子
乙
型
脑
炎
发病机理:
病毒在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
胞内繁殖,入血形成 病毒血症,
抵抗力降低时,侵入中枢,引
起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
? 病理改变
( 1) 部位
最重:大脑皮质, 基底核,
视丘
其次:小脑皮质, 丘脑和
脑桥
最轻:颈段脊髓
? 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
充血, 血管周围间隙增宽, 淋
巴细胞袖套状浸润;
? 神经细胞变性, 坏死:
变性,肿胀, 胞浆内空泡, 尼
氏体消失;
坏死,核固缩, 溶解;(2)
镜
下
?软化灶形成
?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 --噬神经细胞现象;
少突胶质细胞 --卫星现象;
星形胶质细胞 — 纤维瘢痕;
?脑膜充血, 水肿
?脑回变宽, 脑沟变浅;
?脑实质内见粟粒或针尖大小软化灶;
?严重者, 脑实质内见散在出血点;(3)
肉
眼
1) 头痛, 喷射性呕吐
2) 嗜睡, 昏迷
3) 颅神经麻痹
4) 可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
5) 肢体瘫痪
( 上位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 )
(4)
临
床
表
现
(5) 结局:
1) 多数痊愈
2) 少数数月后可恢复
3) 少数遗留后遗症
(二 )肠原病毒感染:
?肠原病毒 分三种
1.脊髓灰质炎病毒
2.柯萨奇病毒
3.ECHO病毒
脊髓灰质炎
( Poliomyelitis)
脊髓前角灰质炎或小儿麻痹
? 1.概述
脑脊髓实质变质性炎
? 2.病因, 传染途径及机理
3.病理改变
( 1) 病变定位分布 ( 好发部位 )
1) 最重 脊髓运动神经元
腰膨大
颈膨大 最重
2)其次 大脑中央前回锥体细胞
3) 其余依次往上越来越轻
延脑 --脑桥 --中脑 --小脑
( 2)镜 下
1)血管改变和炎细胞浸润
2)神经元变性和坏死
晚期噬神经细胞现象明显
3)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增生_泡沫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_胶质瘢痕
( 3 ) 大体
脊髓充血, 可出血, 坏死
晚期可前角萎缩
( 神经元减少, 胶质瘢痕增多 )
前根萎缩, 变细
肌肉萎缩
4.临床表现
( 1) 轻型 C.N.S未受累
( 2) 非麻痹型 病变轻 无瘫痪
( 3) 麻痹型 最少见
( 下位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 )
5,结局
( 1) 可痊愈
( 2) 可留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