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区和p区元素化学引言 Introduction of the Chemistry of s and p Elements 周期系中的主族元素(the elements in the main subgroups)即为s区和p区元素。每一周期(period)以两种s区元素开始,后面是六种p区元素(第一周期例外,只有两种元素)。 一、原子半径(Atomic Radii)、电离势(Ionization Energy)、电子亲和能(Electron Affinity)和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的周期性变化    (见第七章) 二、s和p区元素的氧化态(Oxidation State of s and p Element)  1.外层s和p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The Energy Difference (eV) of the Outer s and p Orbital in the Main Subgroups 2nd period Li Be B C N O F Ne    1.9 2.8 4.6 5.3 6.0 14.9 20.4 26.8   3rd period Na Mg Al Si P S Cl Ar    2.1 2.7 4.5 5.2 5.6 9.8 11.6 12.5   4th period K Ca Ga Ge As Se Br Kr    ( ( 5.9 6.7 6.8 10.4 12.0 13.2   5th period   In Sn Sb Te I Xe      5.2 5.8 6.6 8.8 10.1 (   6th period   Tl Pb Bi Po At Rn      (7) (9) (10) (12) (16) (   (1) 同一周期元素的最高氧化态的稳定性从左到右降低,这是由于s和p轨道之间的能级差增大,因此失去ns2电子的机会减少,例如第三周期: ΔE3s~3p:Si(5.2eV),P(5.6eV),S(9.8eV),Cl(11.6eV) ∴ 的稳定性从左到右降低 (2) ΔE3s~3p<ΔE4s~4p>ΔE5s~5p可以解释实验上发现如下稳定性序列: PCl5>AsCl5<SbCl5,SF6>SeF6<TeF6,>< (3) ΔE6s~6p的值特别大,所以6s2电子很难参与形成化学键,这种效应称为“6s2惰性电子对效应”(inert 6s pair effect)  2.通常周期系中奇数族元素的氧化数为奇数,偶数族元素的氧化数为偶数  三、s和p区元素的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s of s and p Elements)  1.Fluoro and oxy complexes of selected elements) 2nd period         3rd period         4th period         2nd period         3rd period         4th period         5th period         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配位数增大;同种元素与不同配体配位,配体体积越小,配位数越大。  2.共价化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The theory of molecular orbital of covalent compounds) (1) s、p区元素的价轨道(valence orbital)是外层能级,即ns、np轨道.虽然从第三周期开始,元素有相应的nd空轨道,但计算表明nd轨道所处能态相当高,以致形成化学键的可能性相当小。 (2) 以SF6为实例  Fig. 1 Energy diagram of the orbitals of the octahedral SF6 molecule 分子轨道中SF6十二个价电子为 (σs) (σp)6(σ non)4 (3) 为了解释s、p区元素共价化合物的性质,提出了两中心轨道和三中心轨道模型。 a.两中心两电子键(two centre two electron):由中心原子(A)轨道上的未成对电子与配位原子(L)轨道上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即为电子配对法中的共价键和分子轨道中的σ键。 由分子轨道理论可知: Fig. 2 Diagram of the molecular orbitals of a Fig. 3 Diagram of the molecular orbitals of a two-centre two-electron reaction three-centre four-electron interaction b.三中心四电子键(tree centre four electrons):是由中心原子的一对成对电子对和二个配体(直线排列)的两个未成对电子形成的 再如:BeH2 (a) (b) Fig. 4 (a) Energy diagram of the orbitals of (a) BeH2 molecule and (b) a scheme of their formation BeH2   Fig. 5 Three-centre orbitals in the XeF2 molecule c.三中心四电子键又称为超共价键(hypervalence bond) (i) 可以解释VA → 零类主族元素形成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配位体数目,即解释配位数高于中心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例如ClF3、ClF5、XeF2、XeF4、XeF6 (ii) 超共价键的形成使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密度向配体上移动,电负性越强的原子作为配体越有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高氧化态的氟化物、含氧化合物稳定。 (iii) 若中心原子的电离势越低,则共价键越强,即中心原子的电子密度越易移向配体。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SF4、SF6,而没有OF4,更无OF6;有PF5和NF3,而无NF5。 d.第二周期共价键的另一个特点是形成p-pπ键,但这种键不是第三周期以及后面周期元素的特性。这是因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哑呤形的边变得更陡,使重叠几率变得更小。     由于p-pπ键稳定性不同,是三角形,是正四面体  3.IA和IIA族元素主要形成离子化合物,其配位数取决于正、负离子半径比和其它一些因素(如离子极化等),配位数高,一般为6,8。